翰林謫仙劍客──析李白的思想_第1頁
翰林謫仙劍客──析李白的思想_第2頁
翰林謫仙劍客──析李白的思想_第3頁
翰林謫仙劍客──析李白的思想_第4頁
翰林謫仙劍客──析李白的思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翰林謫仙劍客析李白的思想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韓愈調(diào)張籍)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李白的,因為李白是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為大詩人,在中國詩歌的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他堪稱中國詩壇第一人。 "李白斗酒詩百篇'體現(xiàn)了李白善飲和善寫的特點,重在展現(xiàn)李白的善寫,也就是對他的詩才的稱贊??捎腥藚s并不這樣來理解此句詩。他認為李白的詩是李白酒醉后的言語,并且也自認為找到了寫詩的捷徑醉后言語就是詩。于是就讓家人準備好文房四寶來記錄他的詩,他就抱著酒壇開懷暢飲,恰有李白"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情,不久便大醉

2、。第二天醒來,他急問家人:"我的詩作如何?'家人回答:"簡直是驚天地,泣鬼神!'他大喜而說"念來聽聽!'家人說"呼呼'他說"快念,別在呼,快念!'家人說:"除了你的呼嚕聲,我什么也沒聽到。'這個故事說明,有酒量而無詩才是作不出好詩來的,而李白則是二者兼有。 李白的詩才從何而來呢?是天上掉下來的嗎?不,是來自于他少年時的勤奮好學。 李白少年時期是在蜀中(四川)渡過的,這是李白讀書習劍、學道漫游的時期。他"五歲誦六甲(泛指道教典籍),十歲觀百家(泛指各派的學說)常橫經(jīng)籍書,制作不倦

3、'(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司馬相如)'(贈張相鎬其二),學習內(nèi)容十分廣泛,不拘于儒學一家。他曾師從"任俠有氣,善為橫縱學'的趙蕤,對形成他的縱橫家思想、豪放不羈的性格和詩風有所影響。他"十五游神仙'(感興其五),還漫游過青城、峨眉等山,與東巖子隱于岷山之陽,謝絕過綿州太守的薦舉。這一時期李白的詩歌今存不多,而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白頭吟等詩已顯現(xiàn)出他的卓越才能和飄逸詩風。所以詩人蘇廷稱他"天才英麗',再加努力,"可與相如比肩'(上安州裴長史書)。 李白豪放不羈,從小接

4、受的就不是嚴格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又有習劍任俠、學道求仙的經(jīng)歷,所以他的思想極其駁雜矛盾:"儒、仙、俠實三,不可以合,合之以為氣,又自白始也。'(龔自珍最錄李白集)這在歷代詩人中,也是極為突出的。 的確,年少時的博學,導致了他思想的復雜,但儒家思想對他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學而優(yōu)則仕'、"安社稷'、"濟蒼生'、"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他的政治抱負,并為這理想而奮斗一生,最終未能實現(xiàn)這一抱負。這在他早年的詩歌可看出這一理想:"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怒無所搏,雄無所爭'(

5、大鵬賦),"丈夫賭命報天子,當斬胡頭衣錦回'(送外甥鄭灌從軍)。他被放還山后,他仍高唱:"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上李邕),"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三首其二)。直至臨終絕筆,他雖已如大鵬"中天摧兮力不濟',卻還堅信其"余風激兮萬世'??梢娝谋ж摎飧?,老而不衰。儒家思想造就了李白的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當他直面現(xiàn)實的人生和生活現(xiàn)實時"俯視洛陽川',看到"茫茫走胡兵,流血涂草萊,豺狼盡冠纓'(西上蓮花山)的情景,痛

6、心疾首地呵問:"白骨成丘山,蒼生竟何罪!'并怒斥公卿將帥的無能"長戟三十萬,開門納兇渠。公卿如犬羊,忠黨醢與菹,二圣出游豫,兩京遂丘墟。'(贈江夏韋太守)他再也無法逍遙世外,也早已捐棄了個人的恩怨得失。安史之亂升化了他的愛國主義熱情,而且給了他幾十年等待尋覓而不得的施展抱負才能的機會,可以斷言,即使不參加永王麟的兵馬,也會參加別的平叛隊伍。在參加平叛軍隊后所寫的詩歌都充滿著昂揚的愛國激情:"浮云在一決,誓欲清幽燕。'"齊心戴朝恩,不惜微軀捐。'(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也表達了必勝的信心:"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

7、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其二)這些詩歌既有高昂奮發(fā)的盛唐時代精神,又有李白豪邁自信的個性特征。 李白的儒家思想,經(jīng)自身變形走樣,已帶有他鮮明的個性色彩。他對自己才能的自負自信,對不世之功的渴求以及他為達到這一目的而采取的游說干謁方式,都有縱橫家的印記。為了討好玄宗,他曾做了清平調(diào)三首來夸贊楊貴妃,這也是為了實現(xiàn)他的理想而走的一條捷徑??筛吡κ壳獯嗽?,引來了楊貴妃的憎恨,她向玄宗進讒言,讓玄宗疏遠了李白。他所向往的儒家至治境界"寬猛相濟,弦韋適中,然后青衿向訓,黃發(fā)覆禮。耒耜就役,農(nóng)無游手之夫;杼軸和鳴,機罕顰哦之女。物不知化,陶然自春。權(quán)豪鋤縱

8、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任城縣廳壁記),也雜有道家無為而治的成分。他尊孔,卻是借以自許自慰:"君看我才能,何似魯仲尼?大圣猶不遇,小儒安足悲。'(書懷贈南陵常贊府)而他的嘲圣譏儒似乎更多,如"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廬山謠),"魯叟談五經(jīng),白發(fā)死章名句。問以經(jīng)濟策,茫如墜煙霧'(嘲魯儒),這些離經(jīng)叛道之處,是他對儒家傳統(tǒng)束縛的突破。 李白擁有一腔熱血和一身才藝,卻不能得以施展,這就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哀。李白一生為理想而奮斗,卻失敗得一次比一次慘,這是因為他志在安社稷、濟蒼生,而玄宗卻需要歌功頌德,點綴升平

9、;他致力于勘亂殺敵,而肅宗卻專心于剪除異己,兄弟戕賊。他在詩中憤怒地抗議封建社會對人才的摧殘扼殺:"我不棄世人,世人自棄我。'(贈蔡山人)"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二)這從一個側(cè)面揭示了天寶末期社會政治的黑暗和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李白剛正不阿,愿曲意逢迎:"松柏本孤直,難為桃李顏。'(古風其十二)他也不屑于與俗沉?。?quot;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設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辭),他"自稱臣是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杜甫飲中八仙歌)卑視那些庸才貴仕的權(quán)要:"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

10、侯。'(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理想屢遭挫折,失敗打擊接踵而至,所以李白的詩歌交織著自信與絕望、追求與頹放、眷念與怨恨、崇高與庸俗等思想感情的復雜矛盾,代表作有行路難三首、梁園吟、將進酒等。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是身在江湖,心懷魏闕;而"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則是怨恨中又有企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現(xiàn)得是何等的自信,而"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卻顯得十分迷茫。"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應未晚'他志濟蒼生,"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11、39;卻又狂飲自昏。"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憂愁悲憤何等深重,"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又是何等的曠放灑脫。這些都是李白的崇高理想與黑暗現(xiàn)實相撞擊后迸發(fā)的電閃雷鳴,具有驚心動魄的力量。它們曲折地反映出時代的矛盾,又有鮮明的個性特征。 對現(xiàn)實黑暗的大膽揭露,對時弊的猛烈抨擊是李白叛逆精神的體現(xiàn),也是他詩歌的重要內(nèi)容。玄宗晚年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文臣武將便滋釁生事,希旨邀寵。李白指出"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以而用之'(戰(zhàn)城南),楊國忠為邀功請賞,兩次出兵南詔,并隱瞞了死傷十

12、多萬人的敗績,李白予以揭露:"渡瀘及五月,將赴云南征。怯卒非戰(zhàn)士,炎方難遠行。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古風其三十四)在古風其五十一中,他更大膽地以殷紂王、楚懷王比玄宗:"殷后亂天紀,楚懷亦已昏。夷羊滿中野,蘆施盈高門。比干諫而死。屈平竄湘源。虎口何婉孌,女須空嬋娟。彭咸久淪沒,此意與誰論。'對忠賢遭斥、奸邪當?shù)乐率箛覟l臨危亡的狀況作了尖銳的揭露。天寶年間,李林甫排除異己,李白在梁甫吟中則以"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隱喻李林甫之流的

13、歹毒陰謀。 由于李白生活的局限,我們?nèi)阅芨惺艿剿麑碾y戰(zhàn)亂中勞動人民命運的關(guān)注。如"云南五月中,頻喪渡瀘師至今西洱河,流血擁僵尸。將無七擒略,魯女惜園葵。咸陽天下樞,累歲人不足。雖有數(shù)斗玉,不如一盤粟。'(書懷贈南陵常贊府)安史之亂暴發(fā)后,他痛惜民生涂炭:"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亂入麻。'(扶風豪土歌)那生離死別的場面令人心碎:"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對人民群申明大義、為國犧牲的精神,詩人予以歌頌和勉勵:"豈惜戰(zhàn)斗死,為君掃兇頑。精感石沒羽,豈云憚艱險。'(豫章

14、行)其矛盾痛苦的心情同于杜甫的新婚別、無家別。同時還對廣大婦女的命運表示關(guān)切和同情。他的詩歌成功塑造了身份不同、性格各異的許多婦女形象。寫了她們的天真:"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長干行)贊美她們的純情:"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子夜吳歌其三)表現(xiàn)她們的忠貞:"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春思)理解她們相思的悲苦:"寒苦不忍言,為君奏絲桐。腸斷弦亦絕,悲心夜忡忡。'(怨歌行)同情她們被遺棄的不幸:"覆水再收豈滿杯

15、,棄妾已去難重回。古來得意不相負,只今唯見青陵臺。'(白頭吟)熱情地歌頌她們的剛勇和反抗:"東海有勇婦,何慚蘇子卿。學劍越處子,超騰若流星。捐軀報夫仇,萬死不顧生。'(東海有勇婦)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關(guān)注,也得到他們真誠而淳樸的回報:"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款待的不過是粗茶淡飯,卻令他想到"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在王公大人面前"未嘗一日低顏色'(任言雜言寄李白)的李白,竟"三謝不能餐'。從中我們也能體

16、會到李白傲岸倔強的另一面。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對李白自然有不小的影響。他的"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贈韋秘書子春)的人生價值觀念就來自儒家用世濟時的思想。為實現(xiàn)"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理想,李白"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贈江夏韋太守書)。他實現(xiàn)理想的努力雖屢遭挫折,卻矢志不渝:"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誓欲斬鯨鯢,澄清洛陽水。'(贈張相鎬二首之二)直至晚年他還壯志不衰,希望為平叛靖亂效力。所以劉熙載認為:"太白云日為蒼生憂,即少陵窮年思黎元之

17、志也。'(藝概詩概) 可以這樣說,儒家思想造就了李白,讓李白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這也是他繼承了先秦時"憂國憂民'的傳統(tǒng)和屈原的風范。愛國和愛民都是他們的共同特點,不同點在于屈原是為忠君而愛國,而李白則是為愛國而愛國。正是這一點,才讓李白敢于譏諷玄宗、肅宗二位皇帝,才敢于傲睨權(quán)貴,蔑視封建等級。 李白或許是歷代著名詩人中受道家和道教思想影響最深的一個。"家本紫云山,道風未淪落'(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興八首之五)由于家風和社會習氣的濡染,李白自幼崇信道教,學仙求道、服食煉丹,幾乎貫穿其一生。他曾

18、受道錄于齊,一生交往過不少道徒。 道教鼓吹的神仙世界,投合李白熱愛自由、向往自然的性格?,F(xiàn)實生活的黑暗齷齪使他更強烈地幻想和追求美好的神仙世界。道教給李白安上了精騖八極、神游四方的想象翅膀,使他的詩歌增加了恍惚飄逸、光怪陸離的神異浪漫色彩。"李太白古風兩卷,近七十篇,身欲為神仙者,殆十三四'(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一一),并非夸張。學道問仙是李白求官入仕的"終南捷徑';仕途失意,被放還山后,則是他傲世自高、排遣憤懣的方式:"明主倘見收,煙霞路非賒。時命若不會,歸應煉丹砂。'(早秋贈裴十七仲堪)其實對神仙之有無,他也是心存疑惑的:"仙人殊

19、恍惚,未若醉中真。'(擬古十二首其三)但為寄托精神、宣泄憤懣,它寧可信其有,不愿疑其無,所謂"好神仙非慕其輕舉,將不可求之事求之,欲耗壯心,遺余年也'(范傳正李公新墓碑)的說法,不無道理。 李白傲睨權(quán)貴,蔑視封建等級制度:"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追求個性自由,曠放不羈:"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陪侍御叔華登樓歌);糞土富貴榮華:"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江上吟)。他的這些思想性格深受莊

20、子叛逆精神的影響。而他的隱逸頹放,及時行樂一生死、齊萬物等消極思想,如"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難其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也都源于老莊思想。 正因為現(xiàn)實社會給李白帶來了了矛盾和痛苦,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于是他只能到山林、醉鄉(xiāng)和仙境中尋找精神寄托,寫了不少詩歌吟詠隱居學道和放情縱酒,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陪侍御叔華登樓歌)。這才有了李白"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謠),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他把大自然當作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努力去探索和發(fā)掘其中的美,用

21、他的神來之筆描繪、用他的滿腔激情謳歌祖國的錦秀江山。他筆下的巍巍群山上摩蒼天,下亙四域,氣勢磅礴,如"西岳崢嶸何壯哉!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西岳云臺歌),"廬山秀出南斗傍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峰凌蒼蒼。'(廬山謠)這是詩人的壯志凌云和崇高氣節(jié)的象征。他筆下的滔滔江河,波如雪涌,潮似山傾,匯納百川,奔瀉萬里。如"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角龍門'(公無渡河),"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這猶如詩人沖決羈絆、追求自由的精

22、神不可阻擋。這些確實是以"五岳為辭鋒,四海作胸臆'(皮日休七愛詩)寫就的。它們?nèi)坭T了詩人的性格,傾注了的感情,體現(xiàn)了李白的審美理想,也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風采,能激勵人們奮發(fā)進取,具有雄奇的崇高美。李白也還有不少詩篇描繪大自然的明媚、幽靜、秀麗、清新,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桔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里'(清溪行)。它們體現(xiàn)了李白性格的另一側(cè)面:他對光明寧靜、純凈和諧的憧憬,以及李白詩歌的陰柔之美。 道教和道家思想不僅滲透了李白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也直接影響了李白詩歌的風格特點飄逸,也是后人贊譽李白為"詩仙'的一個原因。李白作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創(chuàng)作風格受莊子散文風格的影響比較大,這與道家思想有很大的關(guān)系。, 李白"性倜儻,好縱橫術(shù)'(劉全白李君碣記),"十五好劍術(shù),遍干諸侯'(與韓荊州書)。年輕時曾"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贈從兄襄陽少府皓)。東游揚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萬,周濟落魄公子。游洞庭時,為客死途中的友人營穴遷葬。隨著入世漸深,他"輕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