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橋梁工程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橋梁工程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橋梁工程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橋梁工程考核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單元劃分為 單位工程 、 分部工程 、 分項工程 、 檢驗批 。2、施工單位明挖基礎基底地質條件及承載力檢測方法為 標準貫入 、 觸探儀檢測 。3、基坑頂有動載時,基坑頂緣與動載之間應留有大于 1 m的護道?;由疃却笥?5 m時,應將坑壁坡度適當放緩或加作業(yè)平臺。4、澆筑水下混凝土前清底,當設計無要求時孔底沉渣厚度為 柱樁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 、 摩擦樁沉渣厚度不大于200mm 。5、樁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混凝土的初存量應滿足首批混凝土入孔后,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小于 1 m并不宜大于 3 m。6、鉆孔樁泥漿三項指標分別是 比重 、 稠度 、 含砂率 。7

2、、樁身混凝土應全部進行 無損 檢測 ,對樁身混凝土的質量和設計要求有疑問時應采用 鉆心取樣 進行檢測。8、墩臺混凝土澆筑分層厚度宜按 30 cm控制。振搗過程中應將振搗器上下抽動,并應插入下層混凝土 510 cm,使下層混凝土上下層結合密實。9、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梁體混凝土澆筑應連續(xù)澆筑、一次成型;混凝土澆筑時模板溫度宜在 535 ,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溫度宜在 530 。10、梁體混凝土蒸汽養(yǎng)護分為 靜停 、 升溫 、 恒溫 、 降溫 四個階段;混凝土養(yǎng)護期間及拆除保溫設施時,混凝土芯部與表層、表層環(huán)境溫度之差不應超過 15 。11、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梁型按照預應力張拉次序可分為 先張法預應力混

3、凝土簡支梁 、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12、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螺旋向宜為 右 旋。金屬波紋管折疊咬口的重疊部分寬度不小于鋼帶厚度的 8 倍,且不小于 2.5 mm。13、千斤頂配套使用的壓力表宜采用 防震型 ,其精度等級不低于 級最小刻度值不大于 1.0 mpa,表盤直徑不小于 15 cm,表盤量程應在工作最大油壓的 1.252.0 倍之間。14、預應力筋的張拉應力達到張拉控制應力后,宜持荷 2 min,當成孔管道為塑料波紋管時,宜持荷 25 min。15、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梁體混凝土澆筑應 一次 成形,并應在最先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一般可采取斜向分段、水平分層的澆筑方法,斜向分

4、段長度宜為 45 m,水平分層厚度不宜大于 30 cm。16、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的預應力張拉工藝,除設計有特別規(guī)定之外,宜按照 預張拉 、 初張拉 、 終張拉 三個階段進行;帶模預張拉時,端模板應 拆除 ,內模應 松開 ,不對梁體 壓縮 造成阻礙。17、支架法制梁可分為 原位澆筑 、 旁位澆筑 、 高位澆筑 三種。18、使用碗扣式鋼管支架時,必須嚴格控制可調底托、頂托的范圍,留在立桿內長度不應少于 30 cm。施工用腳手架和便道不應與支架相連接。19、簡支梁橋上支座安裝原則為 同一座橋梁上固定支座和縱向活動支座應安裝在梁的同一側,橫向活動支座與多向活動支座應安裝在另一側。20、后張法預

5、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孔道壓漿宜在預應力筋張拉完成后 48 h內進行。壓漿時漿體溫度應在 530 之間,壓漿時及壓漿后3d內,梁體及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 5 。21、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連續(xù)鋼構施工應編制詳細的 施工方案 、 施工設計 、 安全操作細則 。22、懸臂澆筑所用掛藍使用前應進行 安裝 、 行走性能 工藝試驗和 載重試驗。23、連續(xù)梁預應力筋張拉順序應復核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先 縱向 再 豎向 后 橫向 。24、縱向預應力筋應 兩端同步左右對稱 張拉,最大不平衡束不得超過 1 束。張拉順序應為先 腹板 再 頂板 后 底板 ,從 外 向 內 左右對稱進行。25、橫向和豎向預應力筋張拉滯后縱

6、向預應力筋不宜大于 3 個懸臂段。26、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孔道壓漿方法應 符合設計要求 ??椎缐簼{應在預應力筋張拉完成后 24 h內完成,特殊情況時必須在 48 h內完成,并應按先 縱 再 豎 后 橫 順序施工。同一孔道壓漿應連續(xù)進行一次完成。27、鋼管混凝土拱橋拱角施工時必須采取有效的定位、固定措施,確保拱弦管的軸線位置、縱向仰角、橫向垂直度等安裝精度滿足設計和后期鋼管拱節(jié)段安裝精度要求。28、鋼桁梁的節(jié)點板、拼接板和桿件預拼時,穿入的臨時螺栓和沖釘數(shù)量不得少于安裝總數(shù)的 1/3 ,沖釘穿入數(shù)量不宜多余臨時螺栓的 30% ;對于螺栓孔較少的栓群,臨時螺栓數(shù)量不得少于 2 個。29、支座中心縱

7、向位置偏差允許 20 mm,支座中心橫向位置偏差允許 10 mm。30、涵洞施工前,應對涵洞進行施工放線,并對 涵位、孔徑、涵長、涵身分節(jié)、水流方向、出入口高程以及排灌系統(tǒng)或道路的連接 等進行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施工。31、涵洞與路基過渡段填筑應在涵身結構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填筑應從涵身兩側 同時對稱、水平、分層 填筑,并碾壓密實,涵身兩側1 m范圍內的填土不得用大型機械施工,應采用 人工配合小型機械 方法夯填密實。32、鋼筋彎曲成型時,應按設計彎曲角度 一次 彎曲成型,不得反復彎折。33、冬期鋼筋閃光對焊宜在 室內 進行,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 0 ,電弧焊應有防風、雪及保護措施,焊接后嚴禁立即解除

8、冰雪。34、受拉熱軋帶肋鋼筋的末端應采用直角型彎鉤,其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 2.5 倍(hrb225)或 3.5 倍(hrb400),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 3 倍(hrb335)或 5 倍(hrb400)的直線段。35、機械連接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以同一施工條件下同批材料、同等級、同規(guī)格、同形式的每 500 個接頭為一批,不足 500 個也按一批計。36、“同一連接區(qū)段”長度: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為 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于500mm ,綁扎接頭為 1.3倍搭接長度且不小于500mm 。37、接觸網(wǎng)支柱預埋螺栓距橋橋面中心線允許偏差為0,+10mm。38、混凝土的

9、入模溫度不宜高于 30 。冬期施工時,混凝土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 10 ,入模溫度不應低于 5 。39、新澆筑的混凝土入模溫度與臨街的已硬化的混凝土或巖土介質表面溫度的溫差不得大于 15 。與新澆筑的混凝土接觸的已硬化混凝土、巖土介質、鋼筋和模板的溫度不得低于 2 。40、在施工縫處新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對已硬化混凝土的表面進行鑿毛處理并充分潤濕,但不得有積水。鑿毛后露出的新鮮混凝土面積不得低于總面積的 75% 。人工鑿毛時混凝土強度不低于 2.5 mpa,機械鑿毛時混凝土強度不低于 10 mpa。41、普通混凝土結構表面的非受拉裂縫寬度不得大于 0.2mm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預應力區(qū)域混凝土表面

10、不得出現(xiàn)裂縫。42、孔道壓漿水泥漿試件應在壓漿地點隨機抽樣制作,施工單位每工作班至少留置 3 組尺寸 40×40×160mm 試件,必要時增加留置一組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43、橋梁遮板、聲屏障基礎上預埋螺栓間距的允許偏差為 ±3 mm、外露長度的允許偏差為 ±2 mm。44、連續(xù)梁墩頂梁段、邊跨現(xiàn)澆梁段可采用 支架 進行現(xiàn)澆施工,在施工前必須進行靜載實驗,預壓荷載為施工最大荷載的 1.1 倍。45、連續(xù)梁、連續(xù)鋼構的合攏順序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合攏順序應為 先邊跨,后次中跨,再中跨 ,多跨一次合攏時必須 同步、對稱進行 。46、鉆孔樁施工前應根據(jù)設

11、計的地質資料確定鋼護筒的層數(shù)、長度及每層護筒的直徑,外層護筒的內徑應比相鄰內層護筒的外徑大 1020 cm,最后一層護筒的內徑宜比設計樁徑大 510 cm。47、轉體發(fā)施工連續(xù)梁,轉體系統(tǒng)主要由上轉盤、下轉盤、轉軸、轉體滑道、輔助支腿、轉體牽引索及動力系統(tǒng)組成。48、施工作業(yè)指導書內同主要為 使用范圍,作業(yè)準備,技術要求,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施工要求,勞動組織,材料要求,設備機具配置,質量控制及檢驗,安全及環(huán)境要求 。49、土圍堰使用于 水深在2m以內,流速小于0.3m/s,沖刷作用很小,且河床為滲水性較小的土層 。50、擋板支撐基坑每層開挖深度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一般不宜超過 1.5 m。5

12、1、移動模架拼裝完成,主梁應順直無旁彎,外側模順橋向位置偏差不應大于 10 mm,底模中線及高程偏差應小于 5 mm52、土袋圍堰,裝填量約為袋容量的 60% 。53、鋼筋需要代換時,應經(jīng)過 設計單位 同意,并符合國家相關規(guī)定。54、凡涉及機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單位應進行檢驗, 監(jiān)理單位 應按規(guī)定進行檢驗或見證取樣。55、模板拆除順序設計無規(guī)定時,應遵循 先安裝的后拆,后安裝的先拆 的順序進行。56、鋼板樁插打合攏時楔形樁上下口寬度差不應大于樁長 2% ,到達設計高程后傾斜度不應大于1%。57、鋼護筒頂面中心與設計裝位允許偏差不得大于 5 cm,傾斜度不得大于 1% 。58、鉆孔樁縮孔的原

13、因和預防措施是什么? 答:縮孔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鉆錐焊補不及時,嚴重磨耗的鉆錐往往鉆出較設計樁徑稍小的孔,另一種是由于底層中的軟塑土,遇水膨脹后使孔徑縮小。為防止縮孔,前者要及時修補磨損的鉆頭,后者要使用失水率較小的優(yōu)質泥漿護壁并必須快轉慢近,并復轉兩三次;或者使用卷揚機吊住鉆錐上下、左右反復掃孔擴大孔徑,直至使發(fā)生縮孔部位達到設計孔徑要求為止。59、簡述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時,鋼筋籠上浮的防治措施。 答:施工流動性較大的混凝土進行澆注;當混凝土面接近和初步進入鋼筋骨架時,應使導管底口處于鋼筋籠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的位置,并減慢澆注混凝土速度,以減小混凝土從導管底口出來后向上的沖擊力;當孔內混凝土進圖鋼筋骨架4-5m以后,適當提升導管,減小導管埋置長度,以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