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謂、書信中的禮儀(第七、八篇)_第1頁
稱謂、書信中的禮儀(第七、八篇)_第2頁
稱謂、書信中的禮儀(第七、八篇)_第3頁
稱謂、書信中的禮儀(第七、八篇)_第4頁
稱謂、書信中的禮儀(第七、八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七篇 稱 謂人與人之間要交往,就要有稱謂。這個稱謂因輩分、年齡、男女、職業(yè)身份而異。動不動大呼小叫,不分對象,亂呼其名,就顯得不知高下三等和天高地厚,被人指教為“無傳授”。作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人,是很注重稱謂的。一、 家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 父曾祖父之 母父高祖母玄孫 伯曾祖父之 父 叔伯高 祖叔玄侄孫 伯曾祖父之 母 叔伯高 祖母叔玄侄孫 父祖父之 母父曾祖 或太爺母曾孫 伯祖父之 父 叔伯曾 祖 或太爺叔曾侄孫 伯祖父之 母 叔伯曾祖 母叔 曾侄孫 父父親之 母父祖 或爺母 孫 伯父親之 父 叔伯 祖叔 侄孫 伯父親之 母 叔伯 祖母叔侄孫 兄父親之 弟伯 父叔侄 嫂子父親之 弟媳伯 母叔侄父

2、歿母改嫁之夫繼 父 男繼 女父之繼妻繼 母 男繼 女同母異父之兄弟 兄外 弟 弟外兄同母異父之姐妹 姐外 妹 弟外 兄 伯同祖之 叔 伯堂 叔堂侄 兄姐同祖之 弟妹兄 兄堂 或從 弟 弟弟妹 弟妹堂 或從 兄姐 兄姐兄姐同族之 弟妹 兄姐族 弟妹 弟妹族 兄姐 兄姐同宗之 弟妹兄姐宗弟妹 弟妹宗 兄姐叔伯之女姐 姐堂 (從 ) 妹 妺弟妹 弟妹堂 或從 兄姐 兄姐 兄姐同父母之 弟妹兄姐胞弟妹 弟妹胞 兄姐 兄 母由別氏帶來之 弟兄如弟 弟如 兄 姐母由別氏帶來之 妹姐如妹 妹如 姐兄弟之妻兄嫂、弟婦(媳)夫弟、夫兄自己之妻子愛妻夫自己之丈夫夫君、良人妻家族長輩之稱呼上,不得加名與號,可以行次

3、別之,如“二爺”“大爺”“大伯”“二伯”等。對家族幼輩的稱呼可直呼名,也可在名字前加“賢”字,如賢侄、賢婿、賢妻等。曾祖父母可稱謂太爺、太太;祖父母可稱謂爺爺、奶奶;父母可稱謂家父、家母;叔之妻可稱謂嬸或嬸娘;在父親之兄弟面前可自稱謂血侄;同父異母的子女,謂之隔山弟兄或姊妹;同母異父之子女,謂之隔水兄弟或姊妹。最早的祖先叫鼻祖。也叫始祖,如唐朝李氏王朝追老子為鼻祖。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名老聃,為道教始祖。自李姓追老子為鼻祖后。每年的李姓宗親會上,都要懸掛李耳畫像,加以祭奠。玄孫之子謂來孫,來孫之子謂晜孫,晜孫之子謂仍孫,仍孫之子謂雲(yún)生,雲(yún)生之子謂耳孫,但不屬九族之列。所謂九族,宋時王其麟

4、所著三字經(jīng)曰“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是說從高祖到曾孫謂之九族?!叭酥畟悺?,“倫者序也,尊卑老幼定而有序。凡此親族兄弟,諸父子侄,皆出天倫一本之源,所當(dāng)敦敬睦愛不衰也”。凡尊輩已歿者,自稱其已歿的祖父曰“先祖考”,祖母曰“先祖妣”。 已歿之父曰“先考”,母曰“先妣”。二、祖父母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 姐祖父之 妹祖姑母侄孫 姐祖父之表 夫 妹祖姑丈內(nèi)侄孫 兄祖父之 弟伯親 祖叔侄孫 兄 祖父之 之子 弟 伯親叔侄父祖母之母 父外曾祖 母外曾孫伯祖母之 父叔 伯外曾 祖 叔外曾侄孫兄祖母之弟舅祖外甥孫兄祖母 之妻弟舅祖母外甥孫姐祖母之妹祖姨母姨甥孫姐祖母之

5、夫妹祖姨丈襟侄孫 兄祖母之表 弟表舅公或表舅祖表外甥孫祖母之姑母外曾祖姑母外甥侄孫兄祖母 之子弟伯表叔表侄兄祖母 之女弟表姑表侄祖母之侄婿表姑丈表內(nèi)侄祖母侄兒之子兄表弟弟表兄兄祖母 之親家弟姻誼翁姻誼晚生父祖母之繼 母 父外繼曾祖 母外繼曾孫伯祖母之 母 叔伯外曾 祖母叔外曾侄孫三、父母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 姐父親之 妹姑母侄 姐父親之 夫 妹姑丈或姑父內(nèi)侄 兄父親之表 弟 伯表 叔表侄 姐父親之表 妹表姑表侄 伯父親之表 叔伯表 祖叔表侄孫 兄父親表 之子 弟 兄表 弟 弟表 兄 父母之祖 母 父外曾祖 母外曾孫 父母之 母 父 外公外祖 或 母 外婆外孫 兄母之堂 弟從舅或堂舅外甥 伯母之

6、父 叔 伯外 祖 叔外侄孫 伯母之 母 叔 伯外 祖母 叔外侄孫 兄母之 弟舅父外甥母之兄弟之妻舅母外甥 姐母之 妹姨母姨甥 姐母之 夫 妹姨丈襟侄 兄母之 之子弟 兄表 弟 弟表 兄母之舅父外祖舅父外甥孫母之舅母外祖舅母外甥孫 母之姑丈(父)外祖姑丈(父)外甥孫母之姑母外祖姑母外甥孫母之表舅外表舅祖外表甥孫 伯母之表 叔 伯外表 祖 叔外表孫 兄母之表 弟外表舅表外甥 姐母之表 妹外表姑母外表甥 姐母之表 夫 妹表姨丈(父)表外甥 姐母 之子 妹 兄、姐姨表 弟、妹 弟、妹姨表 兄、姐 姐母 之孫 妹姨表侄 伯姨表 叔 父母之寄 母 父寄外祖母寄外孫 父母相認(rèn)之 母 父如外祖 母如外孫據(jù)考察

7、辭海及辭源等辭書,“寄父”,應(yīng)屬認(rèn)作的父,但有些地方又稱“契父”。據(jù)此,“寄父”我們可以理解為,通過契約形式或口頭約定,將孩子交給他人寄養(yǎng),其父母稱為寄父母。2,外祖父母,有的地方稱“姥公”“ 姥爺”和“姥姥”;有的地方又稱“外爺”和“婆婆”。 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姥” ,方言讀作“尕,”“外” ,方言讀作“魏” 。四、姑丈(父)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 父姑丈(父)之 母 父姻祖 母姻再晚生 伯姑丈(父)之 父 叔伯姻 祖叔姻眷再晚生伯姑丈(父)之 母叔伯姻 祖母叔姻眷再晚生 兄姑丈(父)之 弟伯姻叔姻眷侄或姻眷晚兄姑丈(父) 之妻 弟伯姻 母叔姻眷侄或姻眷晚姑丈(父)之子兄表弟弟表兄姑丈(父)

8、之女姐表妹弟、妹表兄、姐姑丈(父)之女婿姐表 夫妹弟表內(nèi)兄姑丈(父)之侄兄姻表 弟 弟姻眷 兄 姐姑丈(父)之 夫 妹 姻姑丈(父) 姻眷侄 姐姑丈(父)之 妹 姻姑母姻眷侄姑歿,姑丈(父)再娶之妻如姑母或繼姑母如內(nèi)侄荊山地區(qū)有把姑母叫“娘兒”的,也有將姨母叫“娘兒”的。這種叫法雖屬習(xí)俗,卻不規(guī)范,應(yīng)糾正為“姑” 和“姨” 。五、妻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 父妻之祖 母 父太岳 母孫婿 父妻之伯祖 母 父太岳伯 母侄孫婿 父妻之叔祖 母 父太岳叔 母侄孫婿 父妻之 母 父 舅岳 (外 ) 母 姑子婿、女婿 父妻之伯 母 父岳伯 母侄婿 父妻之叔 母 父岳叔 母侄婿 兄妻之 弟 兄內(nèi) 弟 姐 夫 妹

9、兄妻之 之妻 弟 兄 弟內(nèi) 嫂 媳 姐 夫 妹 兄妻之 之子 弟內(nèi)侄姑丈(父) 姐妻之 妹 姐內(nèi) 妹妹 夫姐 姐妻之 夫 妹 兄襟 弟 弟襟 兄妻之姑丈(父)內(nèi)姑丈(父)內(nèi)侄婿妻之姑母內(nèi)姑母內(nèi)侄婿姐妻 之子妹襟侄姨丈(父)父妻之繼母 父繼岳 母繼子婿 兄妻之堂 弟兄 兄內(nèi)堂 (內(nèi)從 )弟 弟姐 夫 妹 父妻之外祖 母 父內(nèi)外祖 母外甥孫婿 父妻之舅 母 父內(nèi)舅 母甥婿 兄妻之表 弟 兄內(nèi)表 弟 姐表 夫(丈)妹 姐妻之表 妹 姐內(nèi)表 妹妹表 夫(丈)姐 姐妻之表 夫 妹姐內(nèi)表 婿妹姐內(nèi)表 夫(丈) 妹 兄妻 之女 弟內(nèi)侄女姑丈(父) 兄妻 之婿 弟內(nèi)侄婿內(nèi)姑丈(父) 父妻之寄 母 父內(nèi)寄 母寄

10、女婿 父妻相認(rèn)之 母 父內(nèi)如外 母如婿 姐妻相認(rèn)之 妹 姐如內(nèi) 妹 姐如 夫(丈)妹 姐妻 之女 妹襟侄女姨父(丈) 姐妻 之婿 妹襟侄婿內(nèi)姨父(丈)妻之姨父內(nèi)姨父(姨丈)姨甥婿妻之姨母內(nèi)姨母甥婿 兄妻之寄 弟兄內(nèi)寄弟 姐寄 夫(丈)妹據(jù)考辭海、辭源,姑舅之子及從母之子,古時稱為外兄弟;同母異父之子,亦稱外兄弟。六、姐妹夫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 父姐妹夫之祖 母 父姻祖 母姻再晚生 伯姐妹夫之 祖 叔 伯姻 祖 叔姻眷再晚生 父姐妹夫之 母姻翁母姻侄 伯姐妹夫之 父 叔 伯姻 叔姻眷侄 兄姐妹夫之 弟姻眷兄或姻家弟姻眷弟或姻家兄 兄姐妹夫之弟姻眷兄或姻家兄姻眷弟或姻家弟 兄姐妹夫 之妻弟姻眷嫂或姻

11、眷室姻夫眷弟姐妹之子女外甥母舅姐妹夫之婿甥婿外母舅姐妹夫之孫賢再甥外母舅祖姐妹夫之親家姻世兄姻世弟姐妹夫親家之妻姻世室姻世嫂姻世夫弟姐姐妹歿 夫再娶之妻妹姐 姐如 或繼妹 妹 弟如 兄姐妹夫之父母姻翁母,有叫“親爺”、“親媽”的,有叫“干老子、干媽”的。七、女婿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 父女婿之祖 母 翁姻 母姻侄 伯女婿之 祖 叔 伯姻 翁 叔姻眷侄 伯女婿之 祖母 叔 伯姻 母 叔姻眷侄女婿之父姻兄或親家姻弟或親家女婿之母姻嫂、姻室或親家母姻夫弟或親家 伯女婿之 父 叔姻眷兄姻眷弟 伯女婿之 母 叔姻眷嫂或姻眷室姻眷夫弟 兄女婿之 弟姻侄姻侍生 兄女婿 之妻 弟姻侄室姻夫侍生女婿之子女外孫外祖父

12、女婿之女婿外孫婿再外祖父女婿之孫外曾孫外曾祖父女婿之親家姻侄姻伯叔八、姻戚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 父親家之 母 翁姻 母姻侄或姻晚 伯親家之 叔 伯 姻 叔姻眷侄或姻眷晚 伯親家之 母 叔 伯姻 母 叔姻眷夫侄姻眷夫晚親家對親家姻兄姻弟親家之妻姻嫂或姻室姻夫弟 兄親家之 弟 姻眷兄或姻家兄 姻眷弟或姻家弟親家兄弟之妻姻眷嫂或姻眷室姻眷夫弟兄弟之親家姻眷兄姻眷弟侄之親家姻侄臺姻眷生或姻侍教生子之親家姻再侄臺姻眷生或姻侍教生孫之親家姻眷侄臺姻眷侍教生親家之親家姻姻兄姻姻弟親家之親家之妻姻姻嫂(室)姻姻夫弟親家之同庚姻庚兄庚姻弟女方尚未過門之親家姻眷兄忝姻眷弟1、同庚,就是同齡人。2、如親戚長輩中,無一

13、定稱呼者,則用“姻伯”、“姻叔”或“姻丈”。3、據(jù)辭海所釋,兩家結(jié)為婚姻后,對于長輩者稱眷翁,自稱眷晚生;對平輩者稱眷兄,自稱眷弟;對于幼輩者稱眷侄,自稱眷生和眷侍生。另據(jù)酬世萬有寶庫及模范文件大全等應(yīng)酬書記載:男宅與女宅確定婚姻后,對于長輩者稱姻眷翁,自稱忝姻眷愚弟;對于幼輩者稱姻眷侄,自稱忝姻眷生或忝姻眷侍生。忝姻,自稱謙詞也,謂忝辱姻親眷屬也。 九、寄(契)父母族稱呼 項目稱人自稱父寄父之祖母父寄太祖母寄再侄父寄父之母父寄祖母寄再侄子寄父之女兄寄姐寄弟寄父之孫寄侄寄叔寄父之姐妹寄姑寄侄父寄母父寄母寄男兄寄父之弟伯寄叔寄侄兄妻寄父之弟媳伯寄 母叔寄侄子之寄父寄世兄寄世弟子寄父之妻寄世嫂(室

14、)寄世夫弟父子寄父之祖母父寄世祖母寄世晚父子寄父之母父寄世母寄世晚兄子寄父之弟兄寄世眷弟寄世眷弟子寄父之兄弟之妻寄世眷嫂(室)寄世眷夫弟子子寄父之女寄世侄寄世叔子寄父之孫寄世再侄寄世翁伯子寄父之 叔伯寄世叔寄世侄伯子寄父之 母叔伯寄世 母叔寄世侄還有一種情況,就拜某某認(rèn)父母,通常稱謂干爹干媽或義父義母。 其義族稱呼,可依據(jù)寄(契)父母族稱呼而定。十、世誼族稱呼項目稱人自稱父業(yè)師之祖母夫子太師母門下晚生伯業(yè)師之 祖 叔伯太 夫子叔門下晚生父業(yè)師之 祖母 母伯太 師母叔門下晚生父業(yè)師之 母夫子老師母門下生伯業(yè)師之 父 叔伯夫子叔世侄生兄業(yè)師之 弟伯師 大人叔世侄 兄業(yè)師之 之妻 弟伯師 母叔世侄業(yè)

15、師之子世兄或師兄世弟或師弟業(yè)師之妻師母門生 徒弟業(yè)師之姐妹世姑世侄業(yè)師之媳世嫂(室)夫世弟門生或徒弟賢弟或賢友弟友生或友兄父門生之祖母伯世 母叔通家眷世侄父門生之母兄世嫂通家眷弟門生之兄弟賢臺通家眷侍教生祖父之執(zhí)友世伯翁通家眷晚生父親之執(zhí)友世伯通家眷侄父友之母父世伯母世侄友之兄弟友兄友弟友之妻嫂夫人夫友弟朋友對朋友仁友友弟同學(xué)對同學(xué)硯兄硯弟十兄弟蘭兄蘭弟世交之兄弟世兄世弟1、凡有世誼人之,如其年長于祖與父者,可稱為“太世伯”、“世伯”;如年少,則稱“太世叔”、“世叔” 。若世誼而兼姻誼者,應(yīng)稱“太姻世伯”、“姻世伯”或“太姻世叔”、“姻世叔”。倘未確悉輩行而有姻誼、世誼者,則稱“姻丈”、“世丈

16、”或“仁丈”。2、稱人應(yīng)分班輩,對于長輩應(yīng)冠以“尊”字,對于平輩和幼輩應(yīng)冠以“賢”字,自稱除晚輩外則一律冠以“愚”字。十一、同志、師友稱呼項目稱人自稱長輩老師老師的妻子老師師母學(xué)生父、母親的同志 朋友老伯(伯伯)、叔叔(叔)、姨(阿姨)(概從習(xí)慣)侄、侄女同志、朋友的父親。 同志、朋友的母親老伯(伯伯)、叔叔(叔)、老伯母(伯母)、嬸嬸(嬸)。侄、侄女朋友同志,友(雙方都是男性,也可尊稱對方為兄,自己謙稱為弟;雙方都是女性,也可尊稱對方為姐,自己謙稱為妹)只寫名字不用自稱平輩同學(xué)同學(xué),(或?qū)懨?。雙方都是男性,也可尊稱對方為窗或硯兄,自己謙稱為窗或硯弟;雙方都是女性,也可尊稱對方為姐,自己謙稱

17、為妹)同學(xué)(或只寫名字,不用自稱)晚輩學(xué)生同學(xué)師,師母(或只寫名字,不用自稱)兒子、女兒的同志、朋友侄、侄女(對不太熟悉的可稱“同志”)只寫名字,不用自稱(或自稱“伯”、“ 叔”、“伯母”、“叔母”。)同志、朋友的兒子、女兒同上同上十二、交友稱謂布衣之交 是普通百姓交親密朋友。忘年之交 年齡差別很大而交情深厚的朋友。刎頸之交 哪怕砍頭都不變心的朋友。生死之交 榮辱與共,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莫逆之交 心志向通,情投意合的交情。杵臼之交 交友不嫌貧賤??偨侵?自幼朋友,到老還是朋友。竹馬之交 自幼天真無邪,交朋結(jié)友直至今日。十三、 舊時尊稱陛下 “陛”指帝王宮臺階。“陛下”原指站在臺階下的侍者。

18、臣子向天子進(jìn)言時,不敢直呼天子,必須先呼臺階下的侍者而告之。后來“陛下”就成為對帝王的敬辭。殿下 “殿下”和“陛下”是一個意思。原是對天子的敬稱。但稱謂對象隨著歷史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漢朝以后演變?yōu)閷μ?、親王的敬稱。唐朝以后只有皇太子、皇后、皇太后可以稱為殿下。閣下 “閣下”是舊時對一般人的敬稱。常用于書信之中。足下 在古代下稱謂上或同輩相稱。令尊、令翁、尊公、尊大人 均是對人稱其父的敬詞。令堂 是對人稱其母的敬詞。先生 使用于老師、醫(yī)生、丈夫以及有德行的老人。公子 舊時用來稱呼豪門貴族的子弟。后也作為對別人兒子的敬稱。令郎 令子 對別人兒子的敬稱。令愛 令媛 對別人女兒的敬稱。令兄 令弟 稱

19、對方兄弟的敬詞。令妹 稱對方妹妹的敬詞。令正 稱對方妻子的敬詞。令坦 令婿 稱對方女婿的敬詞。賢兄 賢弟 同輩人稱對方的敬詞。還有一些稱呼,如父母稱高堂、椿萱、雙親。自稱父母兄妹為家父、家嚴(yán)、家慈、家兄、舍妹。稱別人庭院為府上、尊府;自稱為寒舍、舍下、草堂、茅舍。妻父俗稱丈人,雅稱岳父、泰山;妻母俗稱丈母,雅稱岳母、泰水。凡年齡小、輩分小的家人稱舍弟、舍妹、舍侄。兄弟稱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婦女稱巾幗;男子稱須眉;老師稱恩師、夫子和先生;學(xué)生稱門生、受業(yè)、弟子、桃李;學(xué)堂稱寒窗;同學(xué)又稱同窗等。父母死后稱呼上加“先”字。父死稱先父、先嚴(yán)、先考;母死稱先母、先慈、先妣;同輩人

20、死亡后加“亡”字,如亡妻、亡兄、亡妹等。夫妻一方亡故叫喪偶,夫死妻為寡孀;妻死夫為鰥。父母雙亡兒謂之孤;老年無子謂之獨。十四、古時的等級稱謂君 自秦朝統(tǒng)一天下后,“君”就成了皇上的別號了,人世間除了天和地之外,就是“君”最大了。臣 皇帝的部僚,上至三品大夫,下至七品縣令均可稱臣。士 是知識分子的通稱。但原先的“士”,都是古時諸侯國大夫們管家,因為他們有知識,有才能,因而叫“士”。現(xiàn)在把“士”都看成當(dāng)官了。古時把“士”分作四類:一是真才實學(xué)的學(xué)士,如莊子、荀子;二是策士,即謀士,如蘇秦、張儀有經(jīng)世濟國之才華;三是方士或術(shù)士,如行醫(yī)、行巫的;四是食客,有士之實卻無士之名。民 又叫黎民、庶民、庶人。

21、古代泛指被統(tǒng)治的人;又說專指農(nóng)民。君子 古時貴族男子通稱。常常是對有道德、有教養(yǎng)、品行風(fēng)操好的男人們的尊稱。布衣 即“平民”。古時貴族穿絲穿綢,平民只能穿粗布麻衣,故稱“布衣”。庶民 普通老百姓。十五、年齡的代稱古人對于不同的年齡,都有不同的代稱??偨牵?幼年的兒童,頭發(fā)上綰成小髻,也稱毀齒、黃口、黃童。七歲時曰悼或齠齔。垂髫: 也指兒童的幼年。古時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發(fā)下垂,所以“垂髫”代稱兒童的幼年。又稱幼學(xué)、弱年、弱齡。束發(fā): 古代男子成童時把頭發(fā)束成髻,盤在頭頂,后來就把“束發(fā)”代稱成童的年齡。成童: 古時稱男子年達(dá)十五為“成童”或“童子”、“男子”。 但范寧則認(rèn)為“成童,八歲以上

22、”。可見,成童到底是幾歲,也有不同的說法。及笄: 古時稱女子年達(dá)十五為“及笄”,也稱“笄年”。 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齡了。破瓜: 舊時文人把“瓜”字拆開,成為兩個“八”字,稱十六歲為破瓜,在詩文中多用于女子。女子到了十六歲以后就屬于待年待守之時,即待嫁的年齡。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就以“弱冠”代稱二十歲。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帽子,還要舉行大禮。論語·為政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之語。后來就以“而立”代稱三十歲;以“不惑”代稱四十歲;以“知命”代稱五十歲;以“耳順”代稱六十

23、歲。古人又以五十歲為“艾”,六十歲為“耆”?!鞍薄瓣取币部煞褐咐夏?。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六十歲又稱花甲 源出計有功唐詩紀(jì)事:“趙攸大中咸通中敦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循落落如弄珠。花甲之年又稱“丈鄉(xiāng)” “耳順”之年。古稀 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人處,人生七十古來稀?!焙髞砭鸵浴肮畔 ?為七十歲代稱。古稀之年又稱“丈國” 之年。耄: 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薄?桓寬鹽鐵論·孝養(yǎng)亦稱“七十為?!薄q螅?詩·秦風(fēng)·車鄰:“逝者其耋”。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杜預(yù)有認(rèn)為“七十曰耋”。 “耄耋”之年又稱“

24、丈朝”之歲。鮐背: 指九十歲老人,又稱九秩。期頤: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yǎng)也”。孔希旦集解:“百年者飲食、居處、動作,無所不待于養(yǎng)”。后來就拿“期頤”代稱“百歲”。另有“皓首”、“白首”、 “黃發(fā)、”“丁年”之說,“皓首”、“白首”是指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黃發(fā)”是長輩對晚生的稱呼。如“黃發(fā)小兒” ,帶蔑視的態(tài)度?!岸∧辍狈褐赋啥≈?,即壯年。成丁各朝代規(guī)定不同,隋朝以二十歲為成丁,唐玄宗天寶年間以二十三歲為成丁。十六、有關(guān)其他稱謂高堂、椿萱、雙親均為父母的稱謂。公公、公婆是兒媳對丈夫父母親的稱呼,一般不直接喊“公公” 、“婆婆”。 兒媳隨丈夫一樣稱呼

25、其父母。岳父、岳母: 又叫泰山、泰水,丈人、丈母,是女婿對妻子父母的稱謂。一般不直接喊“岳父”、“岳母” ,“泰山”、“泰水” 或丈人、丈母。女婿隨妻子一樣稱呼其妻父母。親爺、親媽 是兄弟的岳父岳母,有的地方則喊“干老子”、“干媽”。外公、外婆 有的 地方則喊“外爺”、“婆婆”。有的則喊姥(方言讀尕)爺、姥姥或姥奶奶。大伯子 是丈夫的兄長,一般不喊,隨丈夫而叫。小叔子 是丈夫的弟弟,一般不喊,隨丈夫而叫。昆仲、棠棣、手足 皆兄弟之稱。伉儷、配偶、伴侶、鴛鴦、連理 皆夫妻之譽稱。大小姑子 是丈夫的姐妹,一般也不直接稱呼,隨丈夫而叫。妯娌 是兄嫂和弟媳之間的關(guān)系稱謂。連襟兄弟 是姐夫和妹夫之間關(guān)系

26、的稱謂。俗叫“兩老姨”、“老姨伙的”或“一擔(dān)挑”。舅官、舅母子 是妻子兄弟夫妻的稱謂,一般不直接稱呼,隨妻子而叫。夫人 古時候?qū)Φ弁鯆邋椭T侯之妻的稱謂。后來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和下人對主人妻妾的稱呼。現(xiàn)在多用于正式場合對年長女性和一般人妻子的稱呼。太太 舊時候當(dāng)官和有錢有勢人的妻子為“太太”?,F(xiàn)在為了尊重他人,也稱謂“太太”。媳婦子、屋里人、老婆、老伴 均屬口頭語,是對妻子的俗稱。一般用作向別人介紹自己妻子時的稱謂或別人在說明該女人與某男人夫妻關(guān)系時使用。婆娘 是丈夫厭惡妻子時,稱謂妻子的粗陋語言。有時也罵別人的妻子為“婆娘”。糟糠 同甘苦共患難的妻子。內(nèi)人、內(nèi)助、內(nèi)當(dāng)家 是對自己妻子的稱謂

27、,有時也稱別人妻子叫“賢內(nèi)助”、“內(nèi)掌柜”。室人 多數(shù)是對別人妻子的稱呼。拙荊、山荊: 源出“荊釵布裙”,本指東漢梁鴻妻子孟光的樸素服飾,后用作妻子的謙稱。荊妻、荊室 對妻子的稱呼,除表示自謙外,還含貧寒之意。繼室、續(xù)弦 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關(guān)系,所以將妻歿再娶稱“續(xù)弦”或“繼室”。妾、姬、小妻、如妻、如夫人、側(cè)室、偏房等等 均為舊時對小老婆的稱呼。官人、郎君、外當(dāng)家的、老公、老頭子、那口子、娃子他爹 均是妻子對丈夫的稱謂。東床 是女婿的別稱,對人說時稱“賢婿”。家父、家嚴(yán)、家母、家慈、家叔、家兄、家嫂等 是用于對別人稱自己本家長輩和年長的平輩的謙辭。舍弟、舍妹、舍侄等是用于對外人稱比自己小的

28、家人的謙辭。舍,本是房屋的意思,如說“茅庵草舍”、“寒舍”、“ 茅舍”,都是自謙之詞。令尊、令堂、令親、令兄、令妹、令郎、令愛等,是對別人家的人的稱謂;令尊令堂是對別人的父母的稱謂。對別人家的人無論輩分大小,男女老少都冠以“令”字,是表示尊敬的意思。小兒、小女 是父母對自己子女的謙辭,有時也稱“犬子”。師傅又叫師父 是老師的通稱,又是各種有生產(chǎn)技能人的一般稱呼。弟子學(xué)徒對師傅稱謂師父,并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說法,這是對師傅的尊敬和褒揚。先生 舊時對私塾(請在家里教子的老師)一種敬稱。對醫(yī)生,道者,也稱先生。女士 原意是謂女有男隨行即女子和男子,后用作對女子的稱呼。小姐 是對未婚女子的稱謂

29、。老板(闆) 舊時對商店、作坊、工廠所有者的稱呼;佃農(nóng)對地主,雇工對雇主,有時也稱老板。云臺師又稱云臺師傅 是對紅白喜事中敲打吹奏者們的尊稱。黃壇師 是對祭奠活動中的道師的尊稱。都管 又叫總管、都總管、總執(zhí)事、禮賓師、知客 是對紅白喜事中主持禮儀活動的人的尊稱。紅娘 撮合男女婚姻的人,又稱媒人,紅娘、月老和月下老人。郎中 對鄉(xiāng)間走村串戶的醫(yī)生的尊稱。貨郎 是對在鄉(xiāng)間走村串戶的商販的稱呼。大姐、大嫂、大娘、老太、老太婆 是分別對女性四十以上,五十以上,六十以上,七十以上,八十以上者的稱謂。老哥、老兄、老人家、老爺子、老爺爺是分別對男性四十以上,五十以上,六十以上,七十以上,八十以上者的稱謂。鄙人

30、 是居住在郊野的人,固而地位不高,見識淺陋,后便成了人們的謙稱之詞。小人 西周時是一種被統(tǒng)治的生產(chǎn)者的稱謂,西周時統(tǒng)治階級稱為“君子”,被統(tǒng)治的生產(chǎn)者稱為“小人”。春秋末年“君子”與“小人”逐漸成為“有德者”和“無德者”的稱謂。后逐漸成為地位低下的人對上的自謙辭。小生 對后輩使用,表示輕蔑,用于自稱時表示謙稱。晚生 晚輩在尊長面前的謙辭。屬下、再下 在職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所使用的謙辭。先父、先嚴(yán)、先考 是對已故父親的稱呼。先母、先慈、先妣 是對已故母親的稱呼。附錄1 直系親從高祖到玄孫表親系直旁親系旁親系高祖父 母旁親系曾伯 叔祖母曾祖父 母旁系親曾伯 叔祖母旁系親唐伯 叔祖母伯 叔祖母祖父

31、母伯 叔祖父旁系親堂伯 叔祖父旁系親再堂堂伯叔母伯叔母父母伯叔父堂伯叔父再堂旁系親伯叔母伯叔父三堂姐妹二堂姐妹堂姐妹胞姐妹已身胞兄弟堂兄弟二堂兄弟三堂兄弟再堂侄女堂侄女胞侄女子胞侄男堂侄男再堂侄男堂侄孫女胞侄孫女孫胞侄孫男堂侄孫男曾侄孫女曾孫曾侄孫男玄孫附錄2 岳父岳母稱呼的由來古代帝王常臨名山絕頂設(shè)壇祭祀天地山川,晉封公侯百官,史稱“封禪”。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禪”泰山,中書令張說作“封禪”使。張把女婿鄭鎰由九品一下提成五品。后來玄宗問鄭鎰的遷升事,鄭鎰支支吾吾,無言以對。在旁的黃蟠綽譏道:“此乃泰山之力也?!毙诜街獜堈f徇私,很不高興,馬上把鄭鎰降為原職。后來人們知道此事,就把妻子的父親稱

32、為“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故稱為“岳父”,同時妻母說成“岳母”。附錄 3 婆娘的由來傳說據(jù)傳,荊軻喪父后,婆婆(奶奶)對其管教很嚴(yán)。有一天,荊軻上墻越脊,婆婆得知,極為惱怒,舉起手中的拐杖使勁抽打,使荊軻跪地求饒。從此,荊軻一見到拐杖就老實了。祖母年老,臨死前將拐杖交給了荊軻的娘,娘遵照婆婆教誨,對荊軻嚴(yán)加管教。荊軻對母親說,“婆婆死了,你就別管我這么緊了?!蹦赣H立即舉起拐杖,生氣的說:“你敢,婆婆雖然死了,但她的靈魂仍在這里?!鼻G軻見了拐杖,如同見了婆婆,也就老實了。數(shù)年之后,母親病故,臨終前,母親將拐杖交給了荊軻妻子,一天,荊軻欲到街上看熱鬧,妻子怕荊軻鬧事,不讓去,荊軻大吵大鬧,妻

33、子急中生智,拿起拐杖,荊軻見了拐杖如同見了婆婆和親娘。急忙跪地,口稱,“婆、娘,軻兒一定聽從教諭?!睆拇耍拍镆簿统闪似拮拥拇~,但含有貶義。附錄 4 東床的由來東床是女婿的別稱,這個緣由來自大書法家王羲之。傳說東晉時代,有個叫郗鑒的員外郎,讓門人到王導(dǎo)家去物色女婿。門人去后,回來說,“王家少爺都不錯,個個都是出類拔萃的,能文能武的好兒子,只有一個年輕人袒腹東床,只顧吃東西,好像不把選女婿當(dāng)回事的樣子?!臂b一聽忙說,“這個人就是我要選的女婿”。從此,東床就成了女婿的代名詞了。附錄 5 “囍”字的傳說 傳說王安石20歲那年上京趕考,途中在馬家鎮(zhèn)歇息。飯后在街上閑步,偶然看見馬員外家掛的走馬燈

34、上寫著一句上聯(lián):“走馬燈,燈走馬,燈息馬停步”。但沒有下聯(lián),也無人對岀。由于趕考心急,王安石無心應(yīng)對,便直奔赴考場了。第二天王安石在考試中因交頭卷而相對,受到主考官的賞識,便傳他面試??脊僦钢T前的飛虎旗出對說:“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走馬燈,燈走馬,燈息馬停步”主老官見他對得快而工正,贊嘆不已??荚囃戤叄醢彩丶彝局杏纸?jīng)過馬家鎮(zhèn),想起走馬燈對他的幫助,就信步走到馬員外家門前,去見馬員外。員外一見,拿出文房四寶,請他對出下聯(lián)。王安石信手寫到:“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馬員外見對得好,遂將自己的女兒許以婚配,并擇日在馬府完婚。原來,走馬燈的對子是馬小姐為選婿而出的。成

35、婚那天,正當(dāng)新郎新娘拜天地時,報子來報:“王大人金榜題名,明日請赴瓊林宴”。馬員外大喜,重開酒宴。王安石喜不自勝,不免三分醉意,在紅紙上揮筆寫了一個雙喜字貼在門上,并吟道:“巧對聯(lián)成雙喜歌,馬燈飛虎結(jié)絲羅”。從此,雙喜字便傳開了。附錄 6 父母為何稱為“椿萱”?椿萱是兩種植物,椿即是香椿;萱俗稱金針菜或黃花菜。香椿的嫩芽可食用,用椿木蓋房可“扶正鎮(zhèn)邪”。莊子·逍遙游載:“大椿長壽”。由此用“椿齡”做祝壽之辭,又蓋房時用“椿”做大梁,故以“椿”為父親的代稱,亦稱父親為“椿庭”。古人把萱草當(dāng)忘憂草來看待。相傳古人遠(yuǎn)行時為免母親惦念,行前要在北堂階下種些萱草,所以又把母親的居室稱作“萱堂”

36、,并把“萱”當(dāng)作母親的代稱。唐代牟融有一首送徐浩詩中說:“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滿頭”。即把“椿萱”并列作為父母的代稱。第八篇 書信中的禮儀 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相互見面的時候總是免不了問候寒暄,分手的時候,還要互道珍重,如果家人、親戚、朋友、同事等在空間上受到阻隔,不能直接見面,這時候書信就成了人們交流感情,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那么書信應(yīng)該怎樣寫,又有哪些需要掌握的禮儀和規(guī)范呢,這里我們簡略予以介紹。一、傳統(tǒng)書信在傳統(tǒng)書信里,一般開頭第一行稱呼父母親,要頂格寫,即比以下各行文字高出一格(二字),這就叫做“雙抬”。在信的正文中,凡提及到高祖、曾祖、雙親、或者慈顏、尊體、起居,桑梓,墳壟等與之

37、相關(guān)的字樣時,就要另起一行,即都要比第一行低一格(二字)。下面我們來看一封家信即知:父母親大人膝下,謹(jǐn)稟者:男離家后,一路順利,平安抵達(dá)學(xué)校,可紓廑念 惟思雙親年齡漸高,男在千里之外,有缺孺子之職,伏望訓(xùn)令弟妹,俾知料理家務(wù),或有以補乃兄之過。王阿姨家已去看望過,家中老幼平安,矚筆問好。專此謹(jǐn)稟,恭請福安。男某某謹(jǐn)稟某月某日上面這封信件中,凡涉及父母親的詞語,如廑念(猶言掛念)、雙親、訓(xùn)令、福安等,都采取平抬的方式,唯第一行稱呼父母的卻采取雙抬方式。下面再舉一例:敬稟者:謹(jǐn)訂于2012年10月2226日假座湖北省??悼h臘梅大酒店八樓會議室舉行“荊楚民間文化研討會”,素仰 先生學(xué)術(shù)湛深,著述宏富

38、,謹(jǐn)邀 出席大會。倘蒙 俯允。請于9月15日前將回執(zhí) 擲下,以便會務(wù)作業(yè)。屆時,若 先生駕車進(jìn)去酒店,請 向門衛(wèi)出示會議正式邀請。此敬邀,順祝大安!湖北荊楚文化研究協(xié)會2010年元月15日請注意上面邀請信中正文,有六個地方出現(xiàn)空一字格,如“素仰 先生”等,這些空格不是讓你填寫上什么,而是書信格式,叫做“闕”。這里的“闕”與空缺的“缺”通用。為了表達(dá)對被邀請人的敬意,信中凡出現(xiàn)被邀請人的代稱,例如“先生”,以及與被邀請人有關(guān)的動詞前一律空一字格。從以上兩例可以看出“闕”與“雙抬”以及“平抬”,是傳統(tǒng)書信最重要的書寫方法。書信開頭是稱謂,但只有稱謂不足表達(dá)我們的敬意。所以,稱謂之后,一般要加上寫信

39、人與收信人之間關(guān)系的詞語,這類詞語叫“提稱語”。比較常用的提稱語有:用于父母:膝下、膝前、慈鑒、尊前。用于長輩:幾前、尊前、尊鑒、鈞鑒。用于師長:函丈、壇席、講座、尊鑒、道席、道鑒、撰席、史席。用于平輩:閣下、臺鑒、大鑒、足下、執(zhí)事、左右、道兄、有道。用于同學(xué):硯右、文幾、臺鑒。用于晚輩:如晤、如面、如握、青及。用于女性:妝次、妝閣、惠覽、雅鑒、懿座。提稱語之后,緊接著是“起事語”,如前“謹(jǐn)稟者”。比較常見的“起事語”有:用于父母:謹(jǐn)稟者、敬稟者,敬復(fù)者(回信使用)。用于長輩:謹(jǐn)肅者、敬復(fù)者(回信使用)。用于請示請求:敬懇者,茲懇者。起事語之后是“思慕語”,如前“廑念”。歷代文人書信的思慕語相

40、當(dāng)豐富,現(xiàn)略舉如下:云天在望,心切依馳。寒暑交替,相思日切。斗山重望,羔雁無緣。寤寐高賢,匪伊朝夕。風(fēng)雨晦明,時殷企念。寒打夜雨,殊切依馳。朗月清風(fēng),輒思玄度。書信正文結(jié)束后,不能直接落款,要先寫“祝愿語”。比較常用的祝愿語有:用于父母:恭請 福安;叩請 金安;敬叩 禔安;恭請 萬福金安。用于長輩:恭請 崇安;敬請 福祉;敬頌 鈞安;敬頌 壽祺。用于師長:敬請 教安;敬請 教祺;敬頌 道安。用于平輩:順祝 時綏;即問 近安;敬祝 時祺。用于同學(xué):即頌 文祺;順頌 臺安;恭候 學(xué)安。用于女性:敬頌 繡安;即祝 壺安,恭請 妝安。祝愿詞寫畢之后,就是落款了。傳統(tǒng)書信大有講究,一般需要在自己的名字之

41、前注明身份,如兒、女、學(xué)生、私淑等,這樣還不夠,還要依據(jù)彼此關(guān)系綴上“啟稟詞”。如:對長輩:叩稟、敬叩、拜上、叩拜、叩上對平輩:謹(jǐn)啟、鞠啟、手書。書信寫好后裝入信封,在信封的正面書寫上收信人的詳細(xì)地址和收信人姓名。例:父親 賜啟寄 湖北??悼h城關(guān)鎮(zhèn)東街51號湖南省長沙市和平路68號緘收信人對象不同,其寫法也不同,一般對于長輩要寫“賜啟”;對于平輩或長輩對晚輩就寫“收”、“啟”、“來啟”、“來收”便可。二、現(xiàn)代書信格式簡介現(xiàn)代書信大致可分為社交書信(又稱一般書信)和公務(wù)書信(又稱專用書信)。社交書信,指私人間來往的信件;公務(wù)書信,指用于公務(wù)的介紹信、證明信、建議書、申請書、倡議書等。在這里我們僅僅只介紹社交類書信。一封完整的書信,包括稱呼、問候語、正文、祝頌語、署名、日期以及信封等幾個部分。 稱呼,稱呼表明收信人與寫信人的關(guān)系,應(yīng)頂格寫于信的第一行,在稱呼之后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寫罷稱呼就是問候語,問候語寫在稱呼下一行,前面空兩字格,常自成一段。問候語之后緊接著就是正文,包括啟始語。正文寫在問候語的下一行,與問候語對齊。正文結(jié)束后是祝頌語,可以緊接正文寫,也可以獨占一行,空上兩個字寫。然后是署名和日期,橫式信箋寫在右下側(cè),直式信箋寫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