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 -百度PPT課件_第1頁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 -百度PPT課件_第2頁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 -百度PPT課件_第3頁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 -百度PPT課件_第4頁
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17年) -百度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背景背景2021年11月19日1 20世紀60年代后期,可彎曲支氣管鏡首次應用于臨床。 隨著臨床診治及檢測水平的提高,進一步發(fā)現(xiàn)從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可以獲取細胞學、可溶性蛋白、酶類、細胞因子、生物活性介質(zhì)等多種信息,因此支氣管肺泡灌洗技術成為診斷某些肺疾病如支氣管肺癌、間質(zhì)性肺疾病、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為規(guī)范支氣管肺泡灌洗的操作技術,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根據(jù)我國具體情況于2002年制定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細胞學檢查技術規(guī)范(草案)”。 美國胸科醫(yī)師學會2012年頒布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的細胞學分析在間質(zhì)性肺疾病中

2、的臨床應用”。第1頁/共28頁背景背景近年來,BALF中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作為非培養(yǎng)性檢測手段診斷侵襲性肺曲霉病,因其良好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成為美國感染病學會(IDSA)和歐洲癌癥研究和治療侵襲性真菌感染協(xié)作組及美國變態(tài)反應和感染性疾病協(xié)會制定的真菌病研究組(EORTC/MSG)推薦的診斷標準之一。目前國內(nèi)外應用BALF檢測病原體的具體操作及處理流程不同。為了更充分利用BALF的檢測價值、增加BALF病原體的檢出率、提高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診治成功率,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支氣管肺泡灌洗的操作流程及標本處理,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為此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感染學組組織專家撰寫了

3、“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氣管肺泡灌洗病原體檢測中國專家共識”。2021年11月19日2第2頁/共28頁定義定義2021年11月19日3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定義支氣管肺泡灌洗術定義 支氣管肺泡灌洗術是指通過支氣管鏡向支氣管肺泡內(nèi)注入生理鹽水并進行抽吸,收集肺泡表面液體(診斷性)及清除充填于肺泡內(nèi)的物質(zhì)(治療性),進行炎癥與免疫細胞及可溶性物質(zhì)的檢查,達到明確診斷和治療目的的技術,本共識適用于診斷性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第3頁/共28頁適應證適應證2021年11月19日4 肺部感染,特別是免疫受損患者肺部機會性感染的病原體診斷。 肺部不明原因陰影、疑似肺部感染或需與其他疾病鑒別。第4頁/共28頁禁忌證禁忌證20

4、21年11月19日5u 嚴重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且未采用有效呼吸支持。建立人工氣道并非禁忌證,患者可經(jīng)臨床醫(yī)生全面評估并在密切監(jiān)護下進行。u 新近發(fā)生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未控制的嚴重高血壓及惡性心律失常。u 主動脈瘤和食管靜脈曲張有破裂危險。u 不能糾正的出血傾向,如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大咯血或消化道大出血等。出血高風險:血小板計數(shù)1.5倍正常值。對于操作前血小板低下的患者,可考慮通過輸注血小板后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減少出血風險。u 多發(fā)性肺大皰有破裂危險。u 嚴重消耗性疾病或狀態(tài)及各種原因?qū)е碌幕颊卟荒芰己门浜?。?頁/共28頁操作流程操作流程術前準備 支氣管肺泡灌洗操作前需要進行常

5、規(guī)的臨床狀態(tài)評估,排除出血等風險,嚴格對照支氣管鏡檢查的適應證及禁忌證;在支氣管鏡常規(guī)氣道檢查后且在活檢、刷檢前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局部麻醉劑為2%利多卡因。有條件開展靜脈復合麻醉的醫(yī)院,應盡量在靜脈復合麻醉下進行,以獲得支氣管鏡嵌頓較好、增加BALF回吸收量的效果,但需嚴格篩選患者,術前應評估有否靜脈麻醉的禁忌證,年老體弱及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用。術中應常規(guī)進行心電及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監(jiān)測。2021年11月19日6第6頁/共28頁操作流程操作流程灌洗操作1.1.部位選擇:病變局限者選擇病變段;彌漫性病變者選擇右肺中葉或左上葉舌段。2.2.局部麻醉:在灌洗的肺段經(jīng)

6、活檢孔注入2%利多卡因12 ml,行灌洗肺段局部麻醉。靜脈復合麻醉的患者如仍有強烈的氣道反應,同樣可注入2%利多卡因12ml。3.3.注入生理鹽水:支氣管鏡頂端嵌頓在目標支氣管段或亞段開口后,經(jīng)操作孔道快速注入37或室溫滅菌生理鹽水,總量為60120 ml,分次注入(每次2050 ml)。4.4.負壓吸引:注入生理鹽水后,立即用合適的負壓(一般推薦低于100 mmHg)吸引獲取BALF,總回收率30%為宜。5.BALF5.BALF收集:用于病原學分析的標本需用無菌容器收集;細胞學分析需選擇塑料容器或硅化的玻璃容器以減少細胞的黏附。如考慮為大氣道疾病時,建議第1管回吸收液單獨處理;非大氣道疾病時

7、,可將所有標本混合后分送。2021年11月19日7第7頁/共28頁注意事項注意事項2021年11月19日8 支氣管肺泡灌洗時支氣管鏡頂端要緊密嵌頓于段或亞段支氣管開口,防止大氣道分泌物混入或灌洗液外溢。 灌洗液一般可從支氣管鏡操作孔道直接注入,也可先置入導管再從導管注入進行遠端肺泡灌洗,可減少灌洗液的反流,且灌洗量可適當增多; 也可置入前端帶氣囊的導管,灌洗時將氣囊充氣并緊密嵌頓于段或亞段支氣管開口,進行保護性支氣管肺泡灌洗。 灌洗過程中,麻醉要充分,咳嗽反射必須得到充分抑制,防止因劇烈咳嗽引起的支氣管黏膜損傷出血,影響B(tài)ALF的回吸收量和檢測結果。 回吸收時注意負壓不宜過大,一般推薦低于10

8、0 mmHg,也可根據(jù)情況進行調(diào)整,以吸引時支氣管腔不塌陷為宜。第8頁/共28頁并發(fā)癥并發(fā)癥2021年11月19日9 目前認為支氣管肺泡灌洗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檢查方法,在支氣管鏡操作技術熟練及準確評估患者適應證及禁忌證的情況下,較少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常見的術中和術后并發(fā)癥主要有:(1)支氣管痙攣或哮喘發(fā)作;(2)氣道黏膜損傷及出血;(3)心律失常,但發(fā)生率較低,且與患者基礎心臟疾病有關;(4)灌洗后數(shù)小時出現(xiàn)寒戰(zhàn)、發(fā)熱,多為吸收熱,需注意排除感染擴散的可能;(5)灌洗肺野術后影像學檢查可見短暫性磨玻璃影,偶可發(fā)生肺不張;(6)術中PaO2一過性降低,部分延續(xù)至術后,肺功能(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氣容

9、積、呼氣峰值流速)可有短暫性降低;(7)氣胸少見,一般僅見于同時行經(jīng)支氣管鏡肺活檢時。第9頁/共28頁標本送檢標本送檢2021年11月19日10用無菌容器收集BALF標本,送檢量一般需要1020 ml(5 ml),貼好標本信息標簽,應在室溫2 h內(nèi)送至微生物實驗室。若延遲送檢,可將標本放置于28保存,并在報告中說明并提示可能對培養(yǎng)結果造成的影響。標本送檢及保存條件見下。第10頁/共28頁標本送檢標本送檢2021年11月19日11檢測目的檢測目的轉(zhuǎn)運條件轉(zhuǎn)運條件保存條件保存條件檢測方法檢測方法細菌細菌無菌容器,室溫,2h 4,24h 革蘭染色定量培養(yǎng)奴卡菌奴卡菌革蘭染色弱抗酸染色培養(yǎng)軍團軍團菌菌

10、培養(yǎng)(BCYE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GVPC及MWY篩選培養(yǎng)基)核酸檢測抗原檢測(DFA)真菌真菌無菌容器,室溫,2 h 4,24 h KOH壓片、熒光白染色真菌培養(yǎng)曲霉曲霉KOH壓片或熒光白染色真菌培養(yǎng)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試驗(GM)肺孢子菌肺孢子菌六胺銀染色核酸檢測抗原檢測隱球菌隱球菌墨汁染色真菌培養(yǎng)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分枝桿菌分枝桿菌無菌容器,室溫,2 h4,24 h涂片抗酸染色(萋-尼染色、熒光染色)分枝桿菌培養(yǎng)核酸檢測(Xpert MTB/RIF)病毒病毒病毒轉(zhuǎn)運培養(yǎng)基,室溫,2 h4,5 d;-70,5 d核酸檢測病毒抗原檢測(DFA、膠體金法)分離培養(yǎng)寄生蟲寄生蟲無菌容器,室溫,2 h4,24

11、h直接鏡檢核酸檢測抗原檢測(ELISA、ICT)第11頁/共28頁備注:BCYE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活性炭酵母浸出物營養(yǎng)培養(yǎng)基;GVPC軍團菌篩選培養(yǎng)基:甘氨酸-萬古霉素-多黏菌素-放線菌酮軍團菌篩選;MWY軍團菌篩選培養(yǎng)基:甘氨酸-萬古霉素-多黏菌素B軍團菌篩選培養(yǎng)基;DFA:直接免疫熒光試驗;KOH:氫氧化鉀;GM:半乳甘露聚糖;ELISA: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ICT:免疫層析法標本送檢標本送檢第12頁/共28頁臨床意義臨床意義2021年11月19日13 微生物學涂片檢查:BALF中的沉淀物進行革蘭染色、抗酸染色及真菌的特殊染色,對細菌、分枝桿菌、真菌及寄生蟲的檢出有較大意義。 微生物學培養(yǎng):在嚴格

12、無菌操作下采集的BALF進行直接接種培養(yǎng)或取其沉淀物進行培養(yǎng),對檢測細菌及真菌具有較大的臨床意義,BALF細菌培養(yǎng)計數(shù)104CFU/ml或無菌防污染BALF103CFU/ml時具有臨床診斷意義。 灌洗液中GM測定:取510ml灌洗液置于無菌容器中,4 h內(nèi)送檢;對于早期快速診斷侵襲性肺曲霉病,特別是氣道曲霉感染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對于某些特殊病原體,如病毒、肺孢子菌及寄生蟲等可通過BALF中的抗原或核酸測定進行診斷。第13頁/共28頁臨床意義臨床意義2021年11月19日14 細胞學分類:本共識主要用于規(guī)范利用BALF標本進行下呼吸道病原學檢測,在回吸收的肺泡灌洗量足夠的情況下,也可進

13、一步行細胞學分析。灌洗液中以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為主時,見于各種細菌或真菌等感染;以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為主時,見于病毒性肺炎、結節(jié)病或過敏性肺炎,還可根據(jù)BALF中淋巴細胞的亞群,區(qū)分不同間質(zhì)性肺疾??;以嗜酸粒細胞比例增高為主時,見于嗜酸粒細胞浸潤癥、支氣管哮喘或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等。第14頁/共28頁常見問題說明常見問題說明n 灌洗部位的選擇: 可參考近期的胸部CT,遵循“灌洗病變?nèi)~段”的原則,特別是出現(xiàn)新的或進展性的浸潤性病變的葉段;影像學提示雙肺彌漫性病變時,推薦選擇右肺中葉或左肺舌段,這2個部位的灌洗操作便利且回吸收量較多(與下葉比較可增加約20%)。對于肺外周病變,有條件的單位可考慮采

14、用徑向超聲支氣管鏡技術進行更準確的定位。第15頁/共28頁常見問題說明常見問題說明2021年11月19日16n 灌洗液量的選擇: 灌洗量的多少可影響標本檢測的結果,包括細胞比例、蛋白含量及GM水平等。具體灌洗多少生理鹽水是合適的,不同文獻甚至指南的推薦均有差異。Rennard等發(fā)現(xiàn),灌入20ml液體后獲得的回吸收標本內(nèi)含有更多的上皮細胞和鐵蛋白,表明該標本更可能是支氣管灌洗液。研究結果表明,在灌入60 ml或120 ml液體時所回吸收標本的檢測結果差異明顯,至少灌入120 ml生理鹽水時所回吸收的標本結果才相對穩(wěn)定。上述文獻主要集中于健康成人及間質(zhì)性肺疾病患者的觀察,對于肺部感染性疾病患者,基

15、于查找病原體的目的,又要防止在灌洗過程中感染的擴散,本共識認為采用60120 ml的灌洗劑量,且分次灌洗,是比較好的方法。第16頁/共28頁常見問題說明常見問題說明2021年11月19日17n 吸引負壓的選擇: 過大的負壓會引起支氣管壁塌陷或黏膜損傷,從而影響灌洗液的回收量和質(zhì)量。但負壓過小時,回吸收量亦會受到影響。美國胸科協(xié)會發(fā)布的指南中推薦采用100 mmHg的負壓。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可以參考但不局限于這一數(shù)值,選擇合適的負壓(如100-150 mmHg),盡可能多的收集標本。n BALF的預處理: 對獲取的BALF,特別是含有黏液成分時,是否需要無菌紗布過濾?本共識認為不需要常規(guī)過濾,因

16、為在過濾過程中,細胞會黏附于紗布,會損失部分細胞及其他成分,如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i)更多的存在于黏液成分。過濾過程會使標本的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且存在污染的可能性。第17頁/共28頁常見問題說明常見問題說明2021年11月19日18n 第1管回吸收液的處理: 研究結果顯示,第1管回吸收液與后續(xù)回吸收的標本中細胞成分有較大差異,有學者建議第1管回吸收的灌洗液需單獨處理或舍棄。美國胸科協(xié)會推薦混合所有的灌洗液包括第1管的灌洗液進行常規(guī)的細胞學分析。本共識認為,如果考慮氣道的疾病,第1管的回吸收標本需單獨處理。而對于大多數(shù)疾病,可考慮混合所有的標本進行檢測。第18頁/共

17、28頁常見問題說明常見問題說明nBALF的儲存與轉(zhuǎn)運: BALF的儲存對于GM的檢測結果非常重要。獲取BALF標本后,應盡快送至實驗室完成檢測。BALF的GM水平在4條件下24 h內(nèi)保持穩(wěn)定。血清和BALF的GM水平在零下20條件下可以存放11個月保持相對穩(wěn)定。如果標本在采集后立即送到實驗室檢測,可在室溫下轉(zhuǎn)送,要求送檢時間4 h。如果送檢時間超過4 h,應在4下保存,可以儲存24 h;超過24 h的標本,不適合再送檢。2021年11月19日19第19頁/共28頁常見問題說明常見問題說明2021年11月19日20n BALF-GM的解讀: 作為非培養(yǎng)檢測手段診斷侵襲性肺曲霉病,BALF-GM已

18、被列入IDSA和EORTC/MSG推薦的診斷標準之一。但在臨床診治工作中,不能僅憑BALF-GM的結果進行抗真菌治療,需要結合臨床資料及影像學表現(xiàn)等進行綜合分析,來判斷BALF-GM陽性結果的意義。第20頁/共28頁BALFBALF標本病原體實驗室檢測標本病原體實驗室檢測2021年11月19日21顯微鏡檢查 革蘭染色及BALF質(zhì)量評價:建議使用細胞離心機制片,取適量BALF標本6001 000 r/min離心1020 min,進行革蘭染色。低倍鏡下若鱗狀上皮細胞占全部細胞(不包括紅細胞)比例1%,提示標本被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柱狀上皮細胞5%時,提示BALF并非來自于遠端氣腔。BALF標本質(zhì)量

19、不合格也可以檢驗,但應在報告單中注明。觀察革蘭染色結果及白細胞情況,如果見到噬菌現(xiàn)象,須報告吞噬細菌的中性粒細胞占或全部中性粒細胞的比例,通常數(shù)值為5%時可作為肺炎診斷的閾值。第21頁/共28頁BALFBALF標本病原體實驗室檢測標本病原體實驗室檢測2021年11月19日22抗酸染色: 用于檢測分枝桿菌,弱抗酸染色可用于檢測奴卡菌。氫氧化鉀(KOH)壓片: 用于真菌,特別是絲狀真菌的形態(tài)學觀察。六胺銀染色: 常用于肺孢子菌的檢測。墨汁染色: 用于隱球菌的檢測。免疫熒光顯微鏡: 可用于軍團菌、肺孢子菌及病毒的檢測。第22頁/共28頁BALFBALF標本病原體實驗室檢測標本病原體實驗室檢測2021年11月19日23培養(yǎng)一般細菌培養(yǎng)(定量培養(yǎng)):(1)渦旋震蕩BALF標本3060s。(2)定量接種:用經(jīng)校準的加樣器(或定量接種環(huán))取10l 的BALF標本,分別點種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且密集劃線,有條件時最好采用滅菌L型玻棒涂布平板。還可取100lBALF接種于麥康凱或中國藍培養(yǎng)基。(3)孵育:將接種的平板放在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5%10%CO2)中,35培養(yǎng)48 h。(4)結果判定:分別對不同形態(tài)的菌落進行計數(shù),乘上稀釋倍數(shù)即為此細菌的菌落數(shù)。菌落計數(shù)BALF104 CFU/ml或無菌防污染BALF103CFU/ml時認為是可能的病原菌,但不能機械使用該閾值,還要結合患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