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2-任務指導書-(子網劃分與RIP路由配置)20頁_第1頁
實驗2-任務指導書-(子網劃分與RIP路由配置)20頁_第2頁
實驗2-任務指導書-(子網劃分與RIP路由配置)20頁_第3頁
實驗2-任務指導書-(子網劃分與RIP路由配置)20頁_第4頁
實驗2-任務指導書-(子網劃分與RIP路由配置)20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二:子網劃分以及路由算法【實驗目的】:1 熟悉子網劃分的基本方法,以及網絡參數的配置2 熟悉靜態(tài)路由算法的設置過程;3. 熟悉RIP算法的配置和運行過程?!緦嶒灉蕚洹浚? 安裝Packet Tracer 5.2軟件,全部采用默認安裝步驟。2. 啟動軟件:3. 從“File-Open”菜單打開文件“Experiment_2.pkt”。 看到如下的網絡拓撲結構。其中,所有計算機和網絡設備均未配置?!救蝿找弧浚鹤泳W劃分假設擁有一個的網絡號(B類地址),為每一個子網分配網絡地址。設全部子網的掩碼為則可以為每一個子網分配網絡地址(子網劃分的結果):1.

2、 子網1: /242. 子網2: /243. 子網3: /244. 子網4: /245. 子網5: /246. 子網6: /247. 子網7: /241. 配置主機和服務器的IP地址。雙擊“PC0”,在彈出窗口內選擇“Config”屬性頁,配置PC0的IP地址,子網掩碼。(我們假定子網1內, 主機PC0的IP為00)配置PC0的默認路由器(網關)。拓撲圖上,router 0顯然是子網1的網關,其與子網1相連的接口的IP地

3、址為: 類似的對PC1 進行類似的配置: IP地址:00 (網關一致)配置子網2下的主機PC2,PC3的IP地址,網關為。配置子網3下的主機PC4,PC5的IP地址,網關為。配置子網4下的主機PC5, Server 0的IP地址,網關為。2 配置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 注意,對于每一個路由器,均有多個類型的網絡接口,因此需要多個IP地址。其中,與以太網(子網1,2,3,4)相連的接口是“FastEthernet0/0”接口; 而路由器之間則通過串口(Serial0/3/0)連接。對于路

4、由器“Router 0”,配置其接口:(1) 以太網(子網1)接口: 其中,on選項表示啟動該接口。(2) 串行接口(子網5): 該接口要求進行時鐘同步,因此設置Clock Rate=64000Hz配置成功以后,把鼠標放在路由器Router 0上一段時間后,可以在提示信息里看到兩個接口的IP地址都已經配置成功了。并且,路由器和子網1之間的線路也變成綠色了(暢通)。實際的路由器上,配置其參數時,大多是以文本界面的方式進行配置,注意看Config頁面下方的Equivalent IOS Commands(等價的命令)。例如,剛才我們對路由器1的操作,也可以用如下的命令實現:對于路由器“Router

5、1”,配置其接口:(1) 以太網(子網2)接口:(2) 串行接口(子網5):(3) 串行接口(子網6):配置完成后,發(fā)現更多的鏈路變成了綠色。對于路由器“Router 2”,配置其接口:(1) 以太網(子網3)接口:(2) 串行接口(子網6):(2) 串行接口(子網7):對于路由器“Router 3”,配置其接口:(1) 以太網(子網4)接口:(2) 串行接口(子網7):配置全部完成后,觀察網絡拓撲,所有的鏈路已經變成綠色(暢通)。但此時僅是物理聯通,路由表并沒有配置。無法跨在子網之間進行IP數據報的傳遞。3 查看路由表:在Packet Tracer主窗口的右側,找到按鈕“Inspect”,即

6、放大鏡圖標,點擊后,在路由器Router 0上單擊,選擇“Routing Table”,查看其路由表。發(fā)現路由表只有兩項,都是Router0直接相連的子網。4 測試與服務器(00)之間的連通性:(肯定是不通的,測試一下再說)(1) 雙擊PC0的圖標,在彈出窗口中,選擇“Desktop”頁面,上面放置了該主機可以提供的應用程序(當然也是模擬出來的)(2) 選擇“command prompt”圖標,彈出類似于Windows的CMD命令行窗口。(3) 輸入: ping 00,發(fā)現服務器無法連通(因為沒有配置路由)【任務二】:配置靜態(tài)路由(為每一個路由器人為

7、地設置到達每一個子網的路由)1 Router 0的靜態(tài)路由:(1) 雙擊路由器router 0, 在Config窗口里,選擇route -> static。為每一個子網增加靜態(tài)路由。(2) 在彈出的窗口內輸入,到達子網2的靜態(tài)路由,然后單擊“add”加入路由表。注意: 這里Next Hop指的是下一跳路由器中距離靠近當前路由器(因為要配它的路由表)最近的一個接口的IP地址。(3)按照類似的方式,配置到達子網, , , 的靜態(tài)路由。配置的結果如下:(用Inspect查看Router0的路由表)2 Ro

8、uter 1的靜態(tài)路由:按類似的方法配置,最后結果為:3 Router 2的靜態(tài)路由:按類似的方法配置,最后結果為:4 Router 4的靜態(tài)路由:按類似的方法配置,最后結果為:5 測試主機之間的連通性(1) 連接Server 0主機上的Web服務器。雙擊Server 0主機,在Config窗口內,查看http服務器的配置:雙擊客戶主機PC1,在Desktop窗口內,點擊“Web Browser”虛擬應用,在瀏覽器的地址欄內,輸入00, 以便連接http服務器。結果表明,PC1和Server 0之間可以通信。當然,也可以用ping命令測試任意兩臺計算機之間的連

9、通性?!救蝿斩浚号渲肦IP動態(tài)路由動態(tài)路由協議采用自適應路由算法,能夠根據網絡拓撲的變化而重新計算機最佳路由。RIP的全稱是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IGP,采用Bellman-Ford算法。RFC1058是RIP version 1標準文件,RFC 2453是RIP Version 2的標準文檔。針對實驗任務一劃分的子網,配置路由器執(zhí)行RIP算法,動態(tài)產生路由表。1 配置路由器router 0執(zhí)行RIP算法,并標明其直接相連的網絡;單擊router 0的圖標,點擊Config窗口。選擇左側的ROUTING下面的RIP項,出現如下的窗口,允許配置路由器執(zhí)行R

10、IP算法。把router 0直接相連的網絡號添加到路由表內,如下的所示:注意觀察,隨著配置RIP算法的操作(我們用的是圖形界面的方式),“Equivalent IOS Commands”窗口中顯示的等價操作命令。如果是在cmd窗口中采用文本命令配置路由器的RIP算法,則應該用以下命令完成:2 配置路由器router 1執(zhí)行RIP算法,并標明其直接相連的網絡;3 配置路由器router 2執(zhí)行RIP算法,并標明其直接相連的網絡;4 配置路由器router 2執(zhí)行RIP算法,并標明其直接相連的網絡5 檢查每一個路由器的路由表。配置完成后,每一個路由器均執(zhí)行RIP算法,相互交換路由信息,可以用INS

11、PECT放大鏡查看它們的路由表(方式一)也可以用路由命令進行查看(方式二,以router 0為例),如下:(1) 單擊路由器router0的圖標,選擇CLI命令行窗口。(2) 輸入en命令進入路由器配置狀態(tài);系統提示符變成“Router0#”(之前,可以按鍵盤的回車鍵,以便出現Router0>提示符);(3) 輸入sh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注意觀察查詢的結果,路由項分成C, R兩類,分別代表直接交付路由,和由RIP生成的路由。其中,120/1中的120表示管理距離(對于RIP為固定值),用于度量RIP產生路由的可信度。OSPF的管理距離為110。120/1中的1表示,距離該子網的metic(距離),自己驗證一下。思考: 路由器如何通過相互交換信息獲得(更新)自己的路由表?6. 查看路由器交換RIP報文的過程:(1)選中Packet Tracer主窗口右下角的“Simulation”按鈕,進入模擬模式:該模式下,能夠查看報文的交換過程。(2)選中“Edit Filter”按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