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實驗(shyn)內容1、谷物條播機(1)觀察谷物播種機的一般構造(guzo)及工作過程。 1.種子箱 2.地輪 3.升降(shngjing)機構 4.開溝器 5.機架 6.傳動裝置 7.排種器第1頁/共26頁第一頁,共27頁。第2頁/共26頁第二頁,共27頁。視頻(shpn)第3頁/共26頁第三頁,共27頁。(2)觀察研究外槽輪式離心式等排種裝置的構造工作原理 及播量調節(jié)(tioji)方法。 外槽輪式排種器的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1.1.排種杯排種杯 2. 2.阻塞阻塞(zs)(zs)輪輪 3. 3.檔圈檔圈 4. 4.清清種方軸種方軸 5. 5.彈簧彈簧 6. 6.排種舌排種舌 7. 7.排
2、種軸排種軸 8. 8.外槽輪外槽輪第4頁/共26頁第四頁,共27頁。排量調整:通過改變(gibin)外槽輪的有效工作長度來實現。第5頁/共26頁第五頁,共27頁。工作(gngzu)原理 外槽輪轉動時,種子逐次充滿于凹槽內,隨之轉動,種子在排種輪槽齒的強制推動(tu dng)下經排種口排出(強制層)。同時處于槽輪外緣的厚度為C的一層種子利用種子之間的摩擦力和槽齒凸尖對種子的間斷性沖擊,以較低的速度被帶出,該層種子被稱為帶動層。強制層帶動層 帶動層以外帶動層以外(ywi)(ywi)的種子被的種子被稱為靜止層。所以,外槽輪排種稱為靜止層。所以,外槽輪排種器每轉排量是強制層和帶動層的器每轉排量是強制層
3、和帶動層的迭加。迭加。 視頻第6頁/共26頁第六頁,共27頁。離心式排種器的結構特點(tdin)和工作原理1.種子(zhng zi)筒 2.開溝器 3.劃行器 4.輸種管第7頁/共26頁第七頁,共27頁。第8頁/共26頁第八頁,共27頁。1.種子(zhng zi)筒 2.輸種管 3.出種口 4.隔錐 5.進種口 6.葉片 7.排種錐筒工作原理工作原理(yunl):離心式排:離心式排種器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個高種器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個高速回轉的排種錐筒。種子從進速回轉的排種錐筒。種子從進種口進入錐筒后,受離心力作種口進入錐筒后,受離心力作用而從排種口排入輸種管內。用而從排種口排入輸種管內。因排種口
4、是按圓周切向均布的,因排種口是按圓周切向均布的,所以一個排種器可播多行。所以一個排種器可播多行。離心式排種器的工作(gngzu)原理第9頁/共26頁第九頁,共27頁。1.驅動輪 2.種子箱 3.排種槽輪 4.噴射口 5.風機(fn j) 6.增壓管 7.氣流分配器 8.輸送管 9.開溝器 10.覆土器氣流集排條播(tiob)機的結構特點和工作原理第10頁/共26頁第十頁,共27頁。 工作時,系統電機帶動旋進軸移式種子定量排種槽輪轉動,按照畝播量需要定量排出種子流。在噴射口處,種子流與離心風機產生的氣流交匯并混合成種子與空氣的混合物,沿垂直氣送增壓管路(un l)向上輸送,經褶皺式擴壓管增壓進入
5、氣流分配器進行按行分配排種,統一的粗大種子流均等的分為若干細種子流,沿各種子輸送管輸送至開溝器,實現氣流統一輸送的一器多行排種。 離心風機排種定量器種子箱增壓管氣流分配器輸種管第11頁/共26頁第十一頁,共27頁。錐盤式排種器工作原理(yunl):種子在錐面型孔盤的旋轉帶動下,靠重力和離心力作用沿斜面下滑。充滿圓周的平面環(huán)帶,一部分進入型孔隨圓盤轉動,多余的種子被刮種器推下,沿輸種管排出。第12頁/共26頁第十二頁,共27頁。(5)觀察星輪式排肥器的構造工作原理(yunl)及排肥量調節(jié)方法。第13頁/共26頁第十三頁,共27頁。(6)觀察圓盤式鋤鏟式開溝器的構造起落(qlu)機構及其 深淺調節(jié)
6、機構的構造及播深調節(jié)方法。 鋤鏟式開溝器第14頁/共26頁第十四頁,共27頁。a.普通(ptng)雙圓盤開溝器 b.窄行雙圓盤開溝器1.圓盤 2.導種板 3.導種管 4.開溝器體 5.拉桿圓盤式開溝器第15頁/共26頁第十五頁,共27頁。播種機開溝器起落(qlu)機構第16頁/共26頁第十六頁,共27頁。2、中耕作物播種機(1)觀察四行通用機架播種機的一般(ybn)構造第17頁/共26頁第十七頁,共27頁。單體(dn t)仿形播種施肥機第18頁/共26頁第十八頁,共27頁。機架種肥箱排肥器排種器傳動裝置開溝器行走裝置覆土鎮(zhèn)壓器國外中耕作物(zuw)播種機的基本構成第19頁/共26頁第十九頁,共
7、27頁。(2)觀察(gunch)水平圓盤式排種器磨盤式排種器及棘輪式排種器 的構 造工作原理和播量調節(jié)方法。 水平圓盤式排種器結構示意圖1.種子箱 2.推種器 3.水平圓盤 4.下種口 5.底座 6.排種立軸(lzhu) 7.水平排種軸 8.大錐齒輪 9.小錐齒輪 10.支架 11.萬向節(jié)軸第20頁/共26頁第二十頁,共27頁。 水平型孔盤排種器主要用于播種玉米、豆類等大粒種子的穴播,它的主要工件部件是一個們于種子筒底部的水平排種圓盤(yun pn),盤的周邊可根據種子粒型制成沒的型孔,圓盤(yun pn)在地輪驅動下旋轉,將充入型孔內的種子帶到排種口排出,通過導種管播入土中。在排種盤上方裝有
8、刮種器和推種器,前者將型孔上多余的種子刮去,后者將型孔內的種子推出落入排種口,以防型孔堵塞,完成排種過程。 1.投種器 2.刮種器 3.排種盤水平圓盤式排種器的工作(gngzu)原理視頻(shpn)第21頁/共26頁第二十一頁,共27頁。磨盤式排種器結構(jigu)示意圖1.種子筒 2.立軸 3.磨紋盤 4.排種孔盤 5.排種器底座 磨盤與種子筒底座之間留有一定間隙,磨盤回轉時,在離心力及磨紋推力作用下,使種子由中心向外移動,從種子筒底座上的排種口處強制排種。多余種子在磨盤邊緣(binyun)處按螺旋線方向上升,再通過磨盤上的喂入口進入排種間隙。第22頁/共26頁第二十二頁,共27頁。1.棘輪
9、(jln) 2.種子箱 3.插板 4.排種舌棘輪式排種器:結構及工作(gngzu)原理與外槽輪式排種器基本一致,利用釘輪的轉動將種子排出 。 第23頁/共26頁第二十三頁,共27頁。(3)氣吸式排種器結構及工作(gngzu)原理視頻(shpn)工作原理:它由吸種盤、攪拌輪、吸氣管、吸氣室和風機等組成(z chn)。吸氣室通過吸氣管道與風機相連。當風機吸氣時,在吸種盤的兩面便形成壓力差,吸種盤上的吸種孔便成為氣流通道。種子受吸力的作用被吸附在吸種孔處,吸種盤轉動,帶有吸附種子的吸種孔在通過刮種器時,多余的種子被刮去,并保證吸種孔吸住一粒種子。當帶有種子的吸種孔轉到吸氣室以外之后,種子失去了吸附力,靠自重經輸種管落入種溝內。 第24頁/共26頁第二十四頁,共27頁。滑刀式開溝器芯鏵式開溝器(4)觀察(gunch)滑刀式開溝器的構造返回返回(fnhu)目錄目錄第25頁/共26頁第二十五頁,共27頁。感謝您的觀看(gunkn)!第26頁/共26頁第二十六頁,共27頁。NoImage內容(nirng)總結三、實驗內容。(2)觀察研究外槽輪式離心式等排種裝置的構造工作原理。帶動層以外的種子被稱為靜止層。所以,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題申報參考:金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考古學觀察
- 課題申報參考: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和策略優(yōu)化研究
- 二零二五版環(huán)保項目臨時工勞動合同4篇
- 基于2025年度計劃的環(huán)保項目合作協議3篇
- 2025年智能水電表更換與數據采集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退房協議書范本(適用于商業(yè)地產)4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公司資質借用與施工監(jiān)督服務協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綜合體場地租賃合同范本6篇
- 專利授權事務全權委托合同書版B版
- 2025年度排水溝施工安全協議書范本
- GB/T 45107-2024表土剝離及其再利用技術要求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1月期末物理試題(含答案)
- 商場電氣設備維護勞務合同
- 2023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行政執(zhí)法)及答案解析
- 2024智慧醫(yī)療數據字典標準值域代碼
- 年產12萬噸裝配式智能鋼結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立項備案
- 【獨家揭秘】2024年企業(yè)微信年費全解析:9大行業(yè)收費標準一覽
- 醫(yī)療器械經銷商會議
- 《±1100kV特高壓直流換流變壓器使用技術條件》
- 1-1 擁抱夢想:就這樣埋下一顆種子【2022中考作文最熱8主題押題24道 構思點撥+范文點評】
- 《風電場項目經濟評價規(guī)范》(NB-T 31085-201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