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寶山區(qū)顧村鎮(zhèn)C-5單元C2-3、C2-5地塊總承包工程B1、B2基坑抽水試驗報告上海弘韜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2015年5月3日*;目 錄前 言2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況4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6第一節(jié) 區(qū)域地質條件6第二節(jié) 水文地質條件(地勘報告)7第三章 抽水試驗8第一節(jié) 水文地質鉆探8第二節(jié) 抽水試驗9第三節(jié) 抽水試驗觀測孔動態(tài)10第四節(jié) 抽水試驗參數(shù)計算11附件14第四章 基坑底板的穩(wěn)定性計算19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21附圖23前 言擬建上海寶山顧村鎮(zhèn)C-5單元C2-3、C2-5地塊項目總承包工程位于寶山顧村鎮(zhèn),北臨潘廣路,東臨丹霞山路,南接滬聯(lián)路,西臨陸翔路。本項目分為A1、A2、B
2、1、B2、C1、C2六個區(qū)域,其中A2區(qū)為地下1層區(qū)域,其余均為地下2層區(qū)域。A2區(qū)基坑面積為4515m2,挖深為6.4m;A1區(qū)基坑面積為16663m2,挖深為10.25m;B1區(qū)基坑面積為3675m2,挖深為10.25m;B2區(qū)基坑面積為2139m2,挖深為10.25m;C1區(qū)基坑面積為2540m2,挖深為10.25m;C2區(qū)基坑面積為4171m2,挖深為10.25m;地下1層區(qū)域的圍護采用鉆孔灌注樁結合水泥攪拌樁+一道鋼筋混凝土支撐的形式;地下2層區(qū)域的圍護采用鉆孔灌注樁結合水泥攪拌樁+二道鋼筋混凝土支撐的形式,支撐形式以對撐為主輔以邊絎架。各分區(qū)的地下室及基坑開挖深度表分區(qū)基坑面積(m
3、2)需降水基坑面積(m2)地下層數(shù)普通挖深(m)最大挖深(m)A1區(qū)16663166632層10.2513.75A2區(qū)451515001層6.40-B1區(qū)367536752層10.25-B2區(qū)213921392層10.25-C1區(qū)254025402層10.25-C2區(qū)417141712層10.2513.75我公司于2014年11月1日對該工程B1和B2區(qū)進行減壓井抽水試驗。根據(jù)該地區(qū)水文地質條件,進行了定流量非穩(wěn)定流的單井抽水試驗,共采用了4個抽水孔(Y22、Y23、Y25和Y29)和2個坑內觀測孔(Y24和Y30)、4個坑外觀測井(K12、K13、K5、K7),其中Y29為主觀測孔。抽水試驗
4、工作于2015年4月25日開始,于4月30日結束;水位回復2015年5月1日開始,于5月3日結束。一、目的、任務(一)目的根據(jù)本工程勘察報告第層地基土層面埋深較淺,且土層含砂性較強、富水量豐富,且承壓水對基坑大底板有突涌危險。因而本次抽水試驗的目的是:1、通過抽水試驗和調研,查明第層承壓含水層埋深及試驗期間承壓水水頭高度,提供本場地不需要降承壓水的臨界開挖深度;2、通過抽水試驗,求取第層水文地質參數(shù)(包含滲透系數(shù)、導壓系數(shù)、導水系數(shù)等);3、測定單井實際涌水量,測定涌水量與水位降深的關系曲線;4、通過抽水試驗,計算減壓降水時降壓井影響半徑及降壓井的插入深度;5、通過抽水試驗,為基坑圍護結構及降
5、水設計提供設計依據(jù)或建議。(二)任務根據(jù)抽水試驗目的和試驗要求,本次工作主要任務有:1、抽水井的抽水量;2、層承壓含水層的實測水頭;3、抽水試驗水文地質參數(shù)的計算;4、分層沉降監(jiān)測點的布置及抽水期間沉降監(jiān)測;5、回灌井是否啟用;二、完成工作量及工作方法(一)完成工作量。1、完成擬建場地承壓水位變化調研;2、完成單井抽水求參試驗。(二)工作方法1、試驗場地的抽水試驗孔采用正循環(huán)鉆機。2、通過本工程觀測井實測,結合對周邊工程承壓水位調研,測得本場地承壓水位埋深值。3、水文地質參數(shù)計算,根據(jù)試驗資料采用非穩(wěn)定流求參方法應用Aquifer Test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水文地質參數(shù)的求解,根據(jù)各試驗場區(qū)的補給
6、排泄邊界條件、地下水類型、抽水試驗井的性質、布井方式等一系列水文地質條件,結合規(guī)范中有關計算公式的適用條件進行含水層水文參數(shù)和相應的等效影響半徑的計算。三、抽水試驗執(zhí)行的技術標準1、基坑圍護設計的有關資料;2、本項目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027-2001);4、供水管井技術規(guī)范(GB50296-99);5、建筑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guī)范(JCJ/T111-98)。四、完成成果本次工作成果主要為寶山顧村鎮(zhèn)C-5單元C2-3、C2-5地塊項目抽水試驗報告。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況一、地理位置擬建寶山顧村鎮(zhèn)C-5單元C2-3、C2-5地塊項目工程位于位于上海市寶山顧村鎮(zhèn),北臨潘
7、廣路,東臨丹霞山路,南接滬聯(lián)路,西臨陸翔路。基坑平面如下圖:基坑剖面 二、地形地貌上海位于東海之濱,長江入海口,屬長江三角洲沖淤積平原。本場地地貌類型屬濱海平原地貌。進場勘探時,場地較平整,本工程自然地面相對標高-0.70m。第二章 區(qū)域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第一節(jié) 區(qū)域地質條件1、地質條件:經本次勘察揭露,本區(qū)間地基土在勘探深度范圍內均為第四紀松散沉積物,屬第四系濱海平原地基土沉積層,主要由飽和粘性土、粉性土以及砂土組成,一般具有成層分布特點。擬建場地地層分布具體有以下特點:1)、第1層雜填土,含大量碎石、磚塊等建筑垃圾,局部有塊石分布,土質不均,局部有多層原地坪和地梁老基礎分布。第2層浜填土,
8、含有機質,位于暗浜底部。2)、第1層褐黃色粉質粘土,含氧化鐵斑點和有機質,土質不均,隨深度增加土質逐漸變軟,呈可塑軟塑狀。第2層灰黃色粘質粉土,含云母,局部夾粘性土,土質不均,呈軟塑狀,高等壓縮性。3)、第層灰色淤泥質粉質粘土,含云母、有機質,局部夾粉土,土質不均,呈流塑狀態(tài),高等壓縮性。4)、第層灰色淤泥質粘土,含云母、有機質、貝殼碎屑,局部夾粉砂質團塊,土質較均勻,呈流塑狀,高等壓縮性。5)、第層暗綠-草黃色粉質粘土,含氧化鐵斑點結核,土質較均,呈可塑狀態(tài),中等壓縮性。6)、第1層草黃色砂質粉土,含云母,局部夾薄層粘性土,土質不均,呈飽和狀態(tài),中等壓縮性。第2層灰黃-灰色粉砂,含云母夾石英
9、,砂性土為主,土質不均,呈密實(可塑)狀態(tài),中等壓縮性,土質較好。該層普遍分布且厚度較大。第二節(jié) 水文地質條件(地勘報告)一、地下水上海地區(qū)的地下水,主要有淺部土層的潛水、部分地區(qū)中部土層中的微承壓水和深部粉性土、砂土層中的承壓水,對于本工程擬建場地內各種類型含水層的分布特征詳述如下:A:潛水上海地區(qū)淺部土層中的潛水,年平均地下水位離地表面0.50.7m,低地下水埋深為地表面下1.5m。由于潛水與大氣降雨關系十分密切,故水位呈季節(jié)性波動,因此潛水水位高低主要取決于降雨量的大小和雨期持續(xù)時間。本次勘察期間測得鉆孔中地下水穩(wěn)定水位埋深約1.001.80m,相應絕對高程為3.103.42m,設計可按
10、安全原則選擇相應的水位埋深。B:承壓水含水層經勘察,擬建場地內分布第、層砂土層,該二層土層賦存地下水水量豐富。據(jù)上海地區(qū)已有工程的長期水位觀測資料,承壓含水層水位低于潛水位,年呈周期性變化,承壓水的水位埋深一般在3.0m12.0m。本工程根據(jù)實測的承壓水水位(W1孔)觀測資料, 測得的承壓水穩(wěn)定水頭埋深約為3.653.86m。本工程擬建地下車庫基坑開挖時,賦存在層中的地下水存在突涌可能性,而深部2-1層所含承壓水對基坑開挖一般無影響,層土中所含承壓水對基坑開挖一般也無影響。二、地下水的補給、徑流、排泄條件對本場地有影響的承壓水主要賦存于第層土中,該地區(qū)承壓含水層,含水層富水性較豐富,水力坡度較
11、小,地下水滲流速度較快。含水層的補給以側向徑流補給為主,排泄主要是人工開采和側向徑流流出。第三章 抽水試驗第一節(jié) 水文地質鉆探一、井孔選擇根據(jù)甲方要求及對本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中水文地質條件的分析,抽水試驗井及場地盡量選在具有一定水文地質特點的、有施工條件的、不影響未來施工場地部位設置,其次布置在建設場地內,不會對重要保護建筑和文物產生不良地質作用,最后布置在排水便利范圍內。根據(jù)以上原則,在場地內外共計選擇3眼試驗井,以三角型分布??紤]完整井非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要求、水文地質條件和工程實際情況:在基坑有相對性地選擇布置一組試驗井。各試驗井的井身結構見下表(表3.1)。試驗井性質含水層編號井深(m)
12、濾水管位置井徑(mm)抽水井層Y22261925650Y23261925650Y25261925650Y29261925650觀測井層Y24261925650Y30261925650K5261925650K7261925650K12261925650、水文地質鉆探工作抽水試驗井采用正循環(huán)鉆機開鑿成井,成井后用310m3/h潛水泵進行洗井,洗至水清砂凈。第二節(jié) 抽水試驗一、試驗場情況試驗井位于場地內,主抽水井和觀測井直線形排列(見附圖),試驗場地內排水、用電基本正常,滿足試驗要求,可以很好的開展試驗工作。二、試驗場水文地質概況根據(jù)工程詳勘資料和在鉆探過程中采取的巖心進行
13、綜合分析,試驗目的層為第層為黃-灰色砂質粉土層,埋深19.026.0m;三、試驗設備本次抽水試驗采用QDX3-32/1.1型深井潛水泵,額定流量為3m3/h,潛水泵在井內深度為井口以下23m,出水量測量采用小口徑水表,水位觀測采用水位計。四、試驗項目(一)單孔抽水試驗第一次在單井抽水試驗中,以Y25井和Y29井為主抽水井,Y24和Y30為坑內主觀測井、K5和K12為坑外主觀測孔,分別進行2個流量的抽水試驗,每個流量抽水時間不小于24小時,期間觀測K12、K13、K5、K7的水位變化。水位恢復時間24小時,利用抽水試驗中觀測孔資料求取水文地質參數(shù)。 (二)群井抽水試驗在群井抽水試驗中,以Y22、
14、Y23、Y24和Y29井為抽水井,K13和K5為觀測井,分別進行3個流量的抽水試驗,每個流量抽水時間不小于24小時,水位恢復時間24小時,利用抽水試驗中觀測孔資料求取水文地質參數(shù)。 (三)試驗要求上述觀測過程中,抽水井和觀測井的測量頻率均滿足非穩(wěn)定流抽水的規(guī)范要求,在主孔抽水開始的同一時間使用水位計記錄觀測孔數(shù)據(jù),記錄頻率為30秒一次,恢復試驗的觀測頻率相同,抽水孔動水位觀測按抽水開始后的1、2、3、4、6、8、10、15、20、25、30、40、50、60、90、120、150、180、210、240分鐘進行觀測,240分鐘后每隔1小時觀測一次,960分鐘后每隔2小時觀測一次。采用獨立水表進
15、行抽水井水量測量。上述試驗均按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guī)范進行。五、抽水試驗本次抽水試驗的主要任務是計算場地內含水層的滲透系數(shù)K、導水系數(shù)及彈性釋水系數(shù),為基坑設計和工程降水設計提供依據(jù)。抽水試驗情況介紹:本次抽水試驗從2015年4月29日8時開始4月30日8時結束,從2015年4月30日8時開始5月1日8時進行了落程和恢復試驗,然后即轉入室內進行資料整理、數(shù)據(jù)計算和編寫報告工作。第三節(jié) 抽水試驗觀測孔動態(tài)本工程的抽水試驗主要任務是計算該地區(qū)水文地質參數(shù),為工程設計、降水設計提供參數(shù)。一、初始水位量測抽水試驗之前,在4月2124日測量含水層的水位詳見表3-2:表3-2. 含水層
16、初始水位井 號Y24Y30K5K13初始水位深度(m)-1.58-1.62-1.54-1.78二、大流量抽水試驗抽水試驗孔成井后,抽水井下入QDX3-32/1.1型深井潛水泵進行抽水,該泵額定出水量3m3/h,實際出水量約2.52 m3/h。抽水同時對Y25、K13觀測孔進行地下水位動態(tài)觀測,抽水試驗數(shù)據(jù)成果見圖3-1。 圖3-1抽水試驗觀測孔降深時間圖三、小流量抽水試驗抽水試驗孔成井后,抽水井下入QDX1.5-26/0.55型深井潛水泵進行抽水,該泵額定出水量1.5m3/h,實際出水量約1.2m3/h。抽水同時對Y25、K13觀測孔進行地下水位動態(tài)觀測,抽水試驗數(shù)據(jù)成果見圖3-2。圖3-2抽
17、水試驗觀測孔降深時間圖從抽水井和各觀測孔s-t歷時曲線(圖3-1、圖3-2)可看出,抽水時水位明顯下降,24小時以后地下水位趨于穩(wěn)定,然后進行恢復水位觀測,地下水位恢復24小時左右已趨于穩(wěn)定,經過24小時后水位基本能恢復到靜止水位。從以上降深時間圖歷時曲線可看出,在一定時間后觀測孔和抽水井的水位基本達到穩(wěn)定,該井獲得了理想的抽水試驗資料。第四節(jié) 抽水試驗參數(shù)計算水文地質參數(shù)是根據(jù)穩(wěn)定流與非穩(wěn)定流抽水試驗數(shù)據(jù)計算求得。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是根據(jù)試驗井抽水試驗的具體水文地質條件,選擇相應方法進行計算對比確定。影響半徑通過觀測孔用穩(wěn)定流計算公式求得。一、參數(shù)計算原則1、利用現(xiàn)場實際觀測資料計算水文地質參數(shù)
18、;2、參數(shù)計算方法符合降水場地的水文地質條件;3、綜合考慮多個觀測孔的計算結果,取平均值。二、參數(shù)計算內容1、流量與降深關系;2、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shù);3、不同流量的影響半徑。三、計算理論本次抽水試驗的含水層較薄,布井設計時使用了完整井,因此水文參數(shù)計算應該采用定流量、完整井、非穩(wěn)定流的承壓含水層Theis方法。1、理論公式Theis推導解析法的降深方程為:以上給定u的具體定義,積分部分稱為井函數(shù),W(u)用Taylor級數(shù)表示如下:使用函數(shù),方程變?yōu)椋篩軸的w(u)和X軸上的1/u的雙對數(shù)曲線通常稱為泰斯曲線,根據(jù)X軸上的t或者t/r2和Y軸上的降深s繪制曲線,通過觀測數(shù)據(jù)繪制的降深線與泰斯曲
19、線匹配完成數(shù)據(jù)分析(見泰斯曲線示意圖32)。圖3-2 泰斯曲線示意圖 泰斯公式適用條件如圖3-3所示:圖3-3泰斯公式適用條件示意圖泰斯公式假設如下:承壓含水層,側向無限延伸;抽水影響區(qū)域含水層等厚、均質、各項同性,井徑無限?。怀樗皾撍嫠?;完整井、定流量抽水;水頭下降引起的地下水從儲存量中的釋放是瞬間完成。數(shù)據(jù)需求:觀測井的降深時間數(shù)據(jù);抽水井到觀測井的有限距離;抽水量(恒定)。四、Aquifer Test軟件介紹根據(jù)抽水試驗所用的公式,本次應用Aquifer Test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水文地質參數(shù)的求解,Aquifer Test軟件是目前最流行對抽水試驗進行圖形分析和報告的軟件。Aquif
20、er Test軟件具有使用靈活、界面友好特點,對于水文地質學家,由水文地質專家設計的Aquifer Test軟件能提供用來有效處理水文抽水試驗結果所需的所有工具,并且對數(shù)據(jù)分析能選擇所有解析法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Aquifer Test有以下功能:能在Windows 95/98/2000 32位應用環(huán)境中運行;容易使用,界面友好;能處理在潛水、承壓水、滲漏的承壓水和裂隙含水層中的試驗數(shù)據(jù);規(guī)范的報告模塊,并且能嵌入用戶設計的報告;解析方案向導幫助用戶選擇適當?shù)臄?shù)據(jù)分析方法對于同一數(shù)據(jù)集,容易創(chuàng)建和比較多個分析方法;能以ASCII文件插入井位置和圖形;支持.dxf和*.bmp圖像的位置圖;支持W
21、indows剪貼板的剪切和粘貼數(shù)據(jù)和直接向工程報告中輸出圖形;以圖形文件(.bmp,.jpg,.wmf,.eml)導出分析圖形;無數(shù)的快捷鍵來加快程序定位;單位轉換;對于抽水試驗,能提供以下解決方法:Theis(1935);Cooper-Jacob Time-Drawdown(1946);Cooper-Jacob Distance-Drawdown(1946);Cooper-Jacob TimeDistance-Drawdown(1946);Hantush-Jacob(1955);Neuman(1975);Moench(1993);Moench Fracture Flow(1984);Thei
22、s Steptest (1935);Theis Recovery (1935);Hantush-Bierschenk Well Loss;Specific Capacity Test;Theis Prediction;附件附件1:大流量Theis擬合曲線圖Y24觀測井擬合曲線Y24觀測井擬合曲線K5觀測井擬合曲線K5觀測井擬合曲線附件2:小流量Theis擬合曲線圖Y24觀測井擬合曲線Y24觀測井擬合曲線K5觀測井擬合曲線K5觀測井擬合曲線五、水文地質參數(shù)計算1、流量與降深關系距離抽水井不同距離的降深與流量的關系是設計降水方案的重要依據(jù)。本次抽水試驗的降深與流量關系曲線見圖3-3:表3-3.抽水
23、井的降深與流量關系Q(t/h)井號水位降深(m)備注大流量試驗2.52Y13-4.93觀測井K4-2.13觀測井K1-2.21觀測井小流量試驗1.2Y13-4.60觀測井K4-2.01觀測井K1-2.11觀測井2、水文地質參數(shù)根據(jù)Theis方法計算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shù)平均值見表3-4表3.4 含水層水文地質參數(shù)試驗類型井號滲透系數(shù)K貯水率Ss1/m導水系數(shù)T m2/d導壓系數(shù)a m2/d(m/d)(cm/s)大流量Y131.25E+001.45E-033.43E-031.74E+013.64E+021.29E+001.49E-031.81E+01K41.28E+001.48E-031.25E-0
24、31.79E+011.02E+031.30E+001.50E-031.82E+01小流量Y131.43E+001.66E-032.33E-031.71E+016.14E+021.40E+001.62E-031.84E+01K41.34E+001.55E-031.20E-031.88E+011.12E+031.35E+001.56E-031.74E+00平均值1.33E+001.54E-032.05E-031.60E+017.80E+023、影響半徑理論上在無限延伸的無越流補給的承壓含水層中是不存在“影響半徑”的,但是習慣上引入穩(wěn)定流的影響半徑概念,本工程布置了兩個以上的觀測孔,計算影響半徑R時
25、采用以下公式:其中:R:影響半徑(m) r1 、r2兩個觀測孔距離抽水井間距(m) s1、s2對應兩個觀測孔處的水位降深(m)根據(jù)計算不同流量影響半徑為下表:表3.6不同流量下的影響半徑流量Q(t/h)2.521.2影響半徑R(m)150100六、分層沉降數(shù)據(jù)大流量單井抽水試驗階段對抽水試驗區(qū)外分層土體沉降監(jiān)測點進行監(jiān)測,由于分層沉降點離抽水井距離較遠,且單井抽水實驗時間較短,則分層沉降監(jiān)測點基本上沒有變化,其沉降曲線如下圖3-43-5。圖3-4 F1分層土體沉降隨時間變化曲線圖3-5 F2分層土體沉降隨時間變化曲線第四章 基坑底板的穩(wěn)定性計算一、基坑底板穩(wěn)定性驗算 在基坑內需對第層承壓含水層
26、進行驗算。 基坑底板的穩(wěn)定條件:基坑底板至承壓含水層頂板間的土壓力應大于承壓水的頂托力,即:si·h / Fsw·H 式中:h 基坑底至承壓含水層頂板間距離(m);si 基坑底至承壓含水層頂板間的各層土的重度(kN/m3),取16.6kN/m3;H 承壓水頭高度至承壓含水層頂板的距離(m); w 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Fs 抗承壓水頭穩(wěn)定性安全系數(shù),按照基坑工程設計規(guī)程(DGJ08-61-97)取1.05。二、穩(wěn)定性計算本工程基坑開挖深度較大,地下二層(A2區(qū)除外),基坑開挖深度約為10.25米和13.75米(電梯井暫定深度),需考慮承壓水頂托力對基坑
27、底板穩(wěn)定性的影響,進行穩(wěn)定性驗算,防止高水頭承壓水從最不利點產生突涌,對基坑造成危害。基坑底板安全穩(wěn)定性,可按下式進行驗算。hs·s > F·w·hw式中:F基坑底面突涌安全系數(shù)(取1.05);hs基坑底面至承壓含水層頂板之間的距離(m),計算時,承壓含水層頂板埋深取最小值(m);hw承壓含水層頂板以上的承壓水頭高度(m);s基坑底面至承壓含水層頂板之間的土的層厚加權平均重度,取18.0N/m3;w地下水的重度(取10.0kN/m3)。 根據(jù)本工程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承壓水含水層層頂最淺埋深為18.80m,承壓水頭取3.65米。當承壓含水層頂板處上覆土壓力等于
28、承壓水的頂托壓力(安全系數(shù)為1.05)時,可計算出臨界開挖深度(即需要開始降壓的開挖深度),即:F·w·hw hs·s 基坑挖深為10.25米和13.75米(電梯井),承壓含水層埋深取最不利工況的18.8m,承壓水頭取3.65米(取最不利工況的數(shù)據(jù)組合)。當挖深10.25米普通區(qū)域時承壓含水層上覆土壓力計算:H·s(18.8 10.25)×18153.9kPa承壓水的頂托力:h·w(18.8 3.65)×10151.5kPa安全系數(shù):153.9kPa/151.5kPa1.01(1.01<1.05)故本標高區(qū)域的基坑開挖
29、時是不安全的,驗算出的安全系數(shù)1.01小于標準的1.05。當電梯井深坑挖深13.75米區(qū)域時承壓含水層上覆土壓力計算:H·s(18.8 13.75)×1890.9kPa承壓水的頂托力:h·w(18.8 3.65)×10151.5kPa安全系數(shù):90.9kPa/151.5kPa0.60(0.60<1.05)故本標高區(qū)域(電梯井處)的基坑開挖時是不安全的,驗算出的安全系數(shù)0.60小于標準的1.05。對于承壓水含水層,本工程開挖臨界深度確定: 1.05×10× (18.8-3.65)(18.8-h0)×18.0則 h09.9
30、6m即:靜止承壓水位埋深在3.65m的情況下,當基坑開挖深度大于9.96m時,需降低承壓水水位,深坑水位最深應降至10.14米以下,即可確?;拥陌踩_挖。根據(jù)地勘報告提供的資料,層初始水位埋深按3.65m考慮,根據(jù)上式計算,開挖深度hs對應的承壓水安全水位埋深D,詳見下表: 表 基坑開挖深度hs與安全水頭埋深D對應關系表序號開挖區(qū)域基坑開挖深度(相對標高)(m)安全水位埋深(m)水位降深(m)1第一道支撐底1.90(-2.60)/2第二道支撐底6.90(-7.60)/3墊層底10.25(-10.95)4.150.504塔樓電梯井13.75(-14.45)10.146.49在開挖到最后一層土前
31、要開啟減壓井,將水位控制在10.14m以下,能夠確保不會突涌。降水時必須注意一些不確定性的風險:坑內深層承壓水勘察孔,圍護的滲漏事故,坑內深層監(jiān)測孔等,所以要求坑內降水最大能力能夠將承壓水位控制在基坑成以下1.0m為宜。根據(jù)以上計算可知,本工程需布設34口減壓井(含7口承壓水觀測井)。(見平面圖)通過計算若初始水頭埋深為3.65m時,當基坑開挖到10.25 m時,上覆土的壓力為153.9kpa,基坑大底板處于臨界狀態(tài),要開啟適當?shù)臏p壓井;當基坑開挖到13.75 m時,上覆土的壓力為90.9kpa,基坑大底板處于危險性狀態(tài);需陸續(xù)開啟降壓井,以保證基坑的安全開挖;試驗期間通過調研和實測,第層承壓水頭在3.65m,后期降水井設計計算時可按此水頭計算。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一、結論通過本次詳細水文地質調查及單井抽水試驗成果,查明了本地區(qū)內各含水層的水文地質參數(shù)、地下水類型等,詳見表5.1。1、本場區(qū)與工程降水施工有關的含水層為:第層灰色砂質粉土含水層?;?/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亞甲炎超聲表現(xiàn)
- 小班衛(wèi)生教育實施綱要
- 夏季六防安全
- 學前教育補助政策宣傳指南
- 頸部局部腫物鑒別診斷
- 胖和瘦哪個更健康
- 監(jiān)獄創(chuàng)建健康單位
- 廣東省國家保安員資格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電池電機項目立項申請報告
- 2025年泡沫塑料項目提案報告模板
- 上海延安初級中學新初一均衡分班語文試卷含答案
- 化工生產仿真綜合實訓報告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8第八講 共奉中國與中華民族聚力發(fā)展
- 24春國家開放大學《農業(yè)推廣》形考任務1-5參考答案
- 經食道超聲心動圖課件
- 2023年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招聘考試真題
- 堡坎施工方案
- 光伏驗收報告
- 二年級下冊科學課程綱要
- 煤炭行業(yè)的供應鏈管理與物流運作
- 調解理論與實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