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音樂表演藝術中的身體美學_第1頁
淺析音樂表演藝術中的身體美學_第2頁
淺析音樂表演藝術中的身體美學_第3頁
淺析音樂表演藝術中的身體美學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析音樂表演藝術中的身體美學    劉龍【摘 要】音樂表演藝術是身體美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身體美學的審美表現融于音樂表演藝術中。本文簡要分析了身體與音樂表演藝術,探討了音樂表演藝術中“心齋”與“坐忘”的臨場狀態(tài),研究了音樂表演藝術中身體美學的實踐性。【關鍵詞】音樂表演;藝術;身體美學;創(chuàng)作:j604.6 文獻標志碼:a :1007-0125(2016)07-0061-01在西方傳統(tǒng)哲學美學理論中,忽視了身體與精神的互動聯系,隨著后現代社會的來臨和發(fā)展,在哲學領域、藝術領域,身體問題備受重視。對于音樂表演藝術而言,其與身體美學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

2、身體意識、身體觀念在身心一體的音樂表演藝術中至關重要,涉及到對身體美學的認知和實踐。一、身體與音樂表演藝術身體是音樂表演藝術的重要基礎,它能夠促進音樂表演的生理性、細膩性、社會性等方面的有機統(tǒng)一,音樂表演藝術呈現出的表演藝術美和造型藝術美的重心就是身體。與其他藝術相同,音樂表演藝術都或多或少地與人的身體有聯系。身體胸腔、腹腔的氣流推動使聲帶振動,從而發(fā)出聲音,在此過程中,身體相當于“樂器”。在演奏古琴、古箏、二胡、鑼鼓等樂器時,也是通過人的身體來進行操作而發(fā)聲,由此可見,身體在聲樂、器樂表演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身體美學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美學對身體踐行、身體力行等十分注重,是一

3、種從身體而發(fā)的一種美學,在藝術、美學等各個領域中,中國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佛家思想等都對身體美學有著廣泛而深刻的闡釋,而在音樂表演藝術方面也存在著大量關于身體美學的論著。以毛詩序為例,其從言、形、蹉嘆、詠歌、手舞足蹈等幾個方面闡述了表演情感的層層遞進,這些都是身體運動形態(tài)在音樂表演藝術中的具體應用1。二、音樂表演藝術中身體狀態(tài)的調整在音樂表演過程中,表演者臨場的身體狀態(tài)不容忽視,其是音樂表演藝術的重要起點,古今中外,眾多音樂表演藝術家都對臨場音樂表演十分重視,在表演之前,需要將身體、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以此來營造良好的音樂表演氛圍。古代的古琴表演有焚香、沐浴之說,這就是調整身體狀態(tài)的一種

4、方式,現代音樂表演藝術家對臨場表演的狀態(tài)調整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狀態(tài)調整的過程中,需要排除雜念、活動身體,克服緊張情緒,使身心放松,這樣才能夠保持良好的表演狀態(tài),從而給觀眾帶來自如、舒適、情感豐盈、豐富多彩的音樂表演。布魯瑟爾在練琴的藝術中指出:在表演之前,應當通過身體的伸展、深呼吸等多種方式來放松身體,保證身體的靈活和自如,這種音樂表演臨場狀態(tài)的調整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2。身體的伸展能夠保證深入的呼吸,拓展身體內的空間,保證身體各個器官的運動更加自如,保證身體與音樂表演的有機融合。我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莊子提出的心齋與坐忘思想在音樂表演藝術中蘊含著值得探究的身體美學資源。心齋和坐忘強調去

5、除心中雜念,保持心境空明,之于音樂表演藝術,則是一種使心理和身體臨場表演達到最佳狀態(tài)的調整方式。三、音樂表演藝術中身體美學的實踐性從本質上來講,身體美學是一種實踐美學,舒斯特曼強調身體美學的實踐性,強調對身體的訓練和塑造,將身體實踐和美學進行有機結合。音樂表演藝術是一種帶有表演特質的身體美學,其有較強的身體實踐性和操作性3,具體內涵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層面:(一)音樂表演藝術是表演者自身有意圖的一種身體的系統(tǒng)性運動,音樂表演藝術并非是一種純粹的理論性認識的藝術,而是實踐性較強的一種實踐操作性藝術;(二)音樂表演藝術是一種長期性的身體美學實踐,從器樂表演上來看,每一種樂器都有一種操作技術,表演者需要

6、長期地學習和練習正確的操作技術動作,并加以鞏固,這樣樂器操作技術才能夠日臻成熟。聲樂表演需要表演者十年如一日地訓練,才能夠掌握發(fā)聲原理和發(fā)聲技巧,由此可見,音樂表演藝術是一種長期的身體美學實踐,需要一種“生命不息,實踐不止”的持之以恒的實踐精神4;(三)音樂表演藝術有不斷完善的特點,身體是音樂表演藝術的重要基礎,只有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反思和總結,才能夠保證音樂表演藝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表演在心中都有對音樂表演至高無上的追求,例如身心合一、心手相應等,這是對音樂表演藝術境界的一種執(zhí)著。四、結論從本質上來講,音樂表演藝術是身體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表演藝術中,忽視身體的反應、遮蔽身體是不科學的。身體美學對音樂表演藝術具有重要的作用,身體是聲樂表演中的“樂器”,是器樂表演中樂器操作的主體。在音樂表演之前,應當合理地調整身心狀態(tài),給觀眾帶來輕松自如、豐富多彩的音樂表演。同時,要注重身體美學的實踐性,要有持之以恒的身體美學實踐精神,要有對身心合一的音樂表演藝術境界的執(zhí)著追求。參考文獻:1趙鵬.中國古代樂論中的身體意識j.中國音樂,2013,(04):197-199.2張前.現代音樂美學研究對音樂表演藝術的啟示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01):36-41+35.3楊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