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畫藝術表現特性_第1頁
淺談中國畫藝術表現特性_第2頁
淺談中國畫藝術表現特性_第3頁
淺談中國畫藝術表現特性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談中國畫藝術表現特性    夏天明【摘 要】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飽含著民族特色的審美標準,以獨特的筆墨來表達山水墨趣和人文情懷,表現出了中國傳統(tǒng)美術特有的民族文化情感,成為了獨特的繪畫體系。中國畫所表現的是中國畫家們對自然物象的觀察與描繪,經過主觀意識的加工與提煉,在畫中融入自身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娟P鍵詞】中國畫;審美;特性;意境:j212 文獻標志碼:a :1007-0125(2016)09-0186-01一、中國畫中的審美藝術從美術史的角度來講,中國畫在民國之前都統(tǒng)稱為古畫,國畫在古代沒有確切的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

2、上然后裝裱的卷軸畫。在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長河之中,通過藝術家的不斷總結與進步,逐漸形成了飽含民族氣息的創(chuàng)作風格。如繪制在絲織的絹和桑皮造的宣紙上,而產生了屏幛、立軸、長卷、紈扇等獨特的繪畫樣式,突出地體現了一種既淳樸、含蓄,又極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中國畫起源于東晉,形成于唐代,經過歷朝歷代畫家們不斷對繪畫理論與實踐的概括提煉,發(fā)展到北宋時期時,無論從技巧、理論上都日臻完善。如北宋時期劉道醇所著的圣朝名畫評和郭若虛圖畫見聞志等都有類型化的論述,他們提出了“格制”論和“楷?!闭f(即繪畫程式)。盡管這些是對各類人物形象共性的審美概括所做的論述,但很有代表性,同時他們也強調,除表現出共性之外,還得揭示出

3、各個具體對象的細微差別和個性特征。中國畫作所追求的是筆與墨,情與景之間的美妙結合。畫家受到現實生活之中的優(yōu)美景色、美妙形象的刺激,即受到景物的感染,從而對這些景物產生自己的情感,在這種情感的驅動之下,萌生出創(chuàng)作欲望,在這樣的方式之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不僅有著景物的本相,而且包含著作家對于這一景物的自我情感,作品因此也就變得情景相生。這也是其不同于寫生畫的區(qū)別之處。反之,如果作者沒有做到這些,而是一味地堆砌表面的景象,忽略了一幅畫作應當包含的內涵,那么,再形象的作品都無法變得鮮活也就沒有了引人入勝的效果。只有當中國畫的審美與境界之間有一些若即若離的聯(lián)系時,這一畫作才能真正的讓觀賞者感受出藝術所在。

4、二、中國畫的特性之美在中國的藝術家看來,藝術是作為生命的反應來表達的,它可以分別從主觀與客觀上表達出作者的神與意,這也就是中國的寫意與傳神兩大論,古人所講究的是寓情于物,通過物來表達情,當這些物包含了情之后,也就不僅僅是簡單的對于某一個事物的再度描繪,更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描繪表達出人的具體感情。中國與外國的畫作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單從花鳥畫作來講,外國的畫作更傾向于將畫作變成一個標本,極盡所能來刻畫其細節(jié),但是作品并不會表達出人的情感。而中國的花鳥畫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飄逸,追求自己形成的那個獨特境界,在精神的層面上,其創(chuàng)作是自由的。在色彩的應用上,中國畫也不追求絕對的真實,而是主張隨類賦彩。在光影

5、變換之上,也沒有太多的計較,其總是加大畫作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關系,甚至出現了以墨代彩的畫作,這也就是非常盛行的水墨畫。在構圖的安排上,中國藝術仍然是側重于意,其主張的是構圖跟隨意境而變化,意主形從。萬里江河,仍可被收入尺幅之作,萬仞高山一帛容。畫作既可以畫全景,有可以畫小景,取舍隨意,非常自由。三、中國畫中的構圖意境不管是傳統(tǒng)的古畫還是現代畫都是非常講究意境,通過對畫作的欣賞,我們很容易就可以觀察到畫家想表達的情感,從而也就能感受到其藝術境界的高低,并且會在其作品的帶動之下,自己產生共鳴,導致自己的思想發(fā)生變化??梢哉f,一個沒有意境的作品是一定不會成為優(yōu)秀作品的,而意境的深淺則是衡量作品高下的根

6、本標志。意境美的特征主要體現為虛實相生、氣韻生動、畫中有詩和不似之似四個方面。中國傳統(tǒng)繪畫對意境美的追求永遠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所倡導的,它是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中國傳統(tǒng)繪畫常以意境美取悅于人,中國傳統(tǒng)繪畫尤其是中國山水畫更是如此,意境是山水畫的靈魂。所謂藝術就是通過對多種從屬于自然的景象以及事物的具體描繪,從而將其本質表現出來,最終實現哲理及精神層面上的提升的一種表現形式,藝術的屬性不從屬于自然與精神任何一方,而是二者的有機結合。四、小結中國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它所體現的是中國深厚的文化積淀以及人文藝術積累,對優(yōu)良傳統(tǒng)藝術的繼承和發(fā)揚是藝術發(fā)展的基礎,離開了對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認識和繼承發(fā)展,片面追求時尚,必然會造成對現代藝術的盲目追隨,而失去藝術的民族性。參考文獻:1郎邵君.論中國現代美術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