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新課教學課時安排及教學建議(全套)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1.gif)
![高中物理新課教學課時安排及教學建議(全套)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2.gif)
![高中物理新課教學課時安排及教學建議(全套)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3.gif)
![高中物理新課教學課時安排及教學建議(全套)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4.gif)
![高中物理新課教學課時安排及教學建議(全套)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4/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ab3cbadd-8220-44c0-af9c-69ab2f2955e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小物理課時安排及教學建議09-15教科版必修一課時教學內容課標要求省教學要求教學建議自主學習校本專題1質點參考 系空間 時間(1)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 析,認識引入質點概念的必 要性。初步認識理想模型在 物理學中的作用。(2)通過實例理解參考系, 會用坐標系描述物體的運 動。1、認識質點的概念,通過實例分析知道質 點是一種科學抽彖,是一個理想模型。2、知道參考系概念,通過實例的分析了解 參考系的意義。3、通過實例了解,時刻和時間(間隔)的 區(qū)別和聯(lián)系。并用數(shù)軸表示時刻和時間(間 隔),體會數(shù)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應用。1、在具體事例中認識在哪些惜況下可以把物體 看作質點,體會質點模型在研究物體運
2、動中的 作用。2、在具體問題中il:確選擇參考系,利用坐標系 描述物體的位置及其運動。(不要求介紹“慣性 系”和“非慣性系”)質點的概念,時刻和 時間(間隔)的區(qū)別 和聯(lián)系亞里士多徳和伽利 略對物體運動的研 究2位置變化 的描述 位移理解位移,知道位移是矢 量。1、理解位移的概念。2、通過實例,了解路程和位移的區(qū)別,知 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量。3、知道時刻與位置、時間與位移的對應關 系;用坐標系衣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對矢量、標量的教學不宜一步到位,在初學階 段,只耍求學生認識二者的區(qū)別,并能加以識 別。在“路程與位移”的教學中不出現(xiàn)平行四 邊形定則。位移的概念,了解路 程和位移的區(qū)別,知 道位
3、移是矢疑,路程 是標量。從亞里士多德到牛 頓的時空觀3運動快慢與方向的描述速度理解速度,知道速度是矢 量。1、理解物體運動速度的意義,知道速 度的定義式、單位和矢量性。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義,并用公式計 算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認識有關反映物 體運動速度大小的儀表。3、知道瞬時速度的意義,在具體問題 中識別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體會極限的 數(shù)學思想。4、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qū)別。5、理解勻速運動的概念。6、認識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像和 lf圖像,知道v-t圖像中圖線與橫軸包理解測量速度的基木原理。會用打點計時器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會 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對于具體問題,使用 lt圖像描述速度隨 時間
4、的變化規(guī)律。在探究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活 動過程中,町以探究小車在恒定拉力作用下的 運動,也可以探究只在重力作用下物體的運動。 有條件可以借助傳感器,用計算機進行數(shù)拯和 圖像處理。速度、平均速度、瞬 時速度的概念用光電門測瞬時速 度圍的“面積”表示位移。4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 加速度是矢量。1、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義,知道加速 度的定義式和單位。2、用加速度定義式進行計算,并根據(jù) 加速度與速度方向間的關系判斷物體是加 速運動還是減速運動。3、知道平均加速度和瞬時加速度及其 區(qū)別,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含義。4、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r- 1圖像的斜率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5、。本節(jié)只限于討論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加速度, 不宜涉及研究加速度的方法,不宜討論加速度 的合成與分解,不血擴充到一般變速運動的瞬 時加速度問題加速度的概念1、通過對日常生活 中有關速度、加速 度的實例的分析, 體會變化率的概念 及表達方式。2、調查幾種國產汽 車的 0100 km/h 的最快加速時間, 比較它們可能達到 的最大加速度。3、上網或到圖書館 查閱和關資料,做 一個加速度計5勻變速直 線運動速 度與時間 的關系能用實驗研究勻變速直線 運動。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 的速度、位移與時間的定量 關系。能用圖像描述勻變速 直線運動。1、通過實例,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 r-方圖像,認識勻變速直線運動
6、的速度與 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2、認識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r =肉+$ t,會應用速度公式對具體問題進 行分析和計算。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和非勻變速直線運動 的區(qū)別。1. 培養(yǎng)學生識別、分析圖象和用物理語言 農達相關過程的能力.2. 引導學生研究圖象、尋找規(guī)律得出勻變 諫冑線運動的概念.3. 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公式農達物理規(guī)律并給 出各符號的具體含義.認識勻變速直線運動 的速度公式v= vq-ra t,知道勻變速直線運 動的v- 1圖像。用打點計時器、頻 閃照和或其他方法 研究勻變諫育線運 動6勻變速直 線運動位 移與時間 的關系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 移與時間的定量關系。能用 圖像描述勻變速直線運
7、動。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公式的推導方 法,認識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ql $廠和推論公式v vo =2axo2通過近似推導位移公式的過程,體驗微元法 的特點和技巧,能把瞬時速度的求法與此比較.知道勻變速直線運動 的位移與時間的定屋 關系。上網或到圖書館査 閱相關資料,理解 微元法的特點和技 巧。7對口由落 體運動的 研究認識口由落體運動,知道影 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索,理 解自山落體運動是在理想1、通過實驗,認識空氣阻力對落體運 動的影響,知道自山落體的概念。2、結合具體例子的分析,知道自由落1、在口由落體運動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實驗研 究質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體在空氣中下落的 情況,從
8、中了解空氣對落體運動的影響。知道口由落體運動的 加速度是恒定的,認 識到自山落體運動是1、通過實驗研究質 量相同、大小不同 的物體在空氣屮下條件下的運動,知道它是初 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玄線運 動.體運動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認識自山落體 運動的規(guī)律。3、通過查找資料等方式,了解并體會 伽利略對物體運動的研究在科學發(fā)展和人 類進步上的重大意義。4、初步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 所用的實驗和推理方法。不作要求2、可引導學生通過査找資料等方式,了解伽利 略研究"由落體運動所用的實驗和推理方法, 認識伽利略有關實驗的科學思想和方法,了解 并討論伽利略對物體運動的研究在科學發(fā)展利 人類進步上的重大
9、意義。3、h山落體運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運動形式, 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時運用了物理學中的理想 化方法,從繪簡單、繪基本的情況人手,抓住 影響運動的主耍因索,去掉次耍的非木質因素 的干擾,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模熨一自山落體 運動,并且研究了自由落體的運動規(guī)律,理想 化是研究物理問題常用的方法z。-種初速度為零的勻 加速直線運動。落的情況,從而了 解空氣對落體運動 的影響。2、如何測定反應時 間3、通過對h山落體 運動的研究體會伽 利略的科學思想和 方法。8勻變速直 線運動規(guī) 律的應用探究活動:e機跑道的設計、噴氣式0機制動系 統(tǒng)的設計、估測樓房的高度自己設計探究活動的 方案交通事故的分析9測定勻變
10、速直線運 動的加速 度用打點計時器、頻閃照柑或 其他方法研究勻變速直線 運動。經歷“研究物體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 的探究過程,會用打點計時器來研究勻變 速肖線運動。1、通過實驗得出物體的運動信息,用數(shù)學方法 表述出來.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 力,體會處理問題的方法,領悟如何間接測一 些不能直接測量的物理量的方法.2、通過畫速度一時間圖彖培養(yǎng)學生用圖象法處 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工具在物理發(fā)展中的 作用.3、引導學生學會分析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以及 如何讀有效數(shù)字學生自己看打點計時 器的說明書,培養(yǎng)學 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比較使用打點計時 器、頻閃照相或其 他實驗方法研究勻 變速直線運動
11、。10復習課一理解幾個公式的使用,片=片)+ at , s vqz + - vq = 2a$ ,熟練掌握這幾個公式 的推導過程及適用范 圍v() + vzs =t211復習課-:理解s=vt , sp圖像的有關問題s=vt , s-t圖像的 物理意義12復習課三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特點復習冇關公式13力知道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并在貝 體問題中找出施力與受力物體。川大量的棗例,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感 知力,再次理解力的概念,對受力物體作受力 分析,討論每個力的施力物體,從而山感知上 升到力的概念,進而掌握力的圖示利受力示意 圖的知識和技能。復習初中有關力的概 念上網查找有關力的 知
12、識14重力認識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心的概念及 確定質量均勻h形狀規(guī)則物體匝心的方 法。在教師引導和學生質疑的條件下,通過討論的 方式深化幾個知識的學習:重力是山于物體 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重力g-mg;璽力 大小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重心的概念知道重力是由丁-物體 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 生,重力g=mg1、了解生活中哪些 現(xiàn)彖和應用方面涉 及到的重力豎直向 下的知識。2、體會懸掛法測重 心的方法。3、自制一個“不倒 翁”或作一個“雜 技演員走鋼絲”的 研究報告。15彈力知道常見的形變。通 過實驗了解物體的彈性。知 道胡克定律1、通過實例分析,了解彈性形變的概 念,知道彈力及彈力產生的條件,并正確 分
13、析彈力的方向。2、通過探究知道胡克定律,并用其進行簡 單計算。不討論組合彈費組勁度系數(shù)的問題知道彈性形變的概 念,知道彈力及彈力 產生的條件。1、調查日常生 活和生產中所用彈 簧的形狀及使用目 的(如獲得彈力或 減小振動等)。2、制作一個簡 易的彈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釋其工作 原理。16摩擦力通過實驗認識滑動摩擦、靜1、知道靜摩擦產生的條件,知道最大1、不出現(xiàn)最大穩(wěn)摩擦因數(shù)。知道靜摩擦產生的條1、研究拔河問摩擦的規(guī)律,能用動摩擦因靜摩擦的概念,并正確判斷靜摩擦力的方件,通過實例知道滑題,寫一個調數(shù)計算摩擦力。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查報告。2、通過實例知道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2、上網或到圖書件,并正
14、確判斷滑動摩擦力的方向。館杳一下摩擦3、通過探究,知道影響滑動摩擦力大的本質,大家小的因素,用動摩擦因數(shù)計算滑動摩擦力。3、起討論。 研究日常生活 或生產屮如何 增人(或減小) 摩擦力17力的合成通過實驗理解力的合成與1、知道力的三要素,在具體問題中正1、合力的概念是本節(jié)的教學難點,要緊抓等知道力的三要1、找出日常生活分解。知道共點力的平衡條確畫出力的圖示或力的示意圖。效將代來說明,并通過實驗直觀顯示這一素,會正確畫出力的中有關力的合件。能區(qū)分矢量與標量。能2、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概念的內涵,以讓學生深刻領會。圖示或力的示意圖。成的例子并加用力的合成與分解分析日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
15、。2、力的合成與分解的計算,只限丁用作圖法理解合力和分力以分析。3、通過探究,理解力的平行四邊形定或直角三角形知識解決。的概念。2、研究大小相等常生活中的問題。則,體會數(shù)學知識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3、力的分解與力的合成互為逆運算,教學屮的兩個力在不要性。一定要讓學生親身實驗,體驗一個力確可同夾角借況下4、關注力的合成與分解在科學技術與社會以產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作用效果。合力的人小。18力的分解中的應用,用力的合成與分解分析生產、4、認真學握力的正交分解理解力的分解與力的1、找出日常生活生活中的有關問題。合成互為逆運算,了中有關力的合解力的平行四邊形定成的例子并加則2、以分析。 上網或到圖書 館
16、查找有關力 的正交分解的文章并加以閱讀19復習課有關摩擦力的分析學握摩擦力的基本概 念20復習課二力的合成與分解的分析理解平行四邊形定則21牛頓第- 定律1、知道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對力和運 動的關系的不同認識,知道伽利略的理想 實驗及其推理過程和結論,知道理想實驗 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和意義。3、聯(lián)系生活實例,知道什么是慣性, 知道慣性大小與質量有關,并正確解釋有 關慣性的現(xiàn)象。1、以教材內容為線索,列舉生活例子,借助 演示實驗,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和啟發(fā)引導。 汽車啟動與剎車、足球的運動、排球的運動、 飛行的了彈、推拉箱了利騎自行車等現(xiàn)彖都可 以做為實例來分析。2
17、、有條件的學??梢岳脷鈮|導軌,或采用比 較平滑的平板和小車進一步演示,讓學生再體 驗力與運動關系,從而達到對牛頓第一定律的 更深刻理解和掌握。復習初中的牛頓第一 定律及慣性概念,認 真思考力與運動的關 系。上網或到圖帖館查 找伽利略和亞里士 多徳對力和運動的 關系的不同認識, 伽利略的理想實驗 及其推理過程。22探究加速 度與力、質 量的關系通過實驗,探究加速度與物 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1、通過實驗探究和具體實例的分析, 理解加速度與力的關系,理解加速度與質 量的關系。2、經歷實驗方案的制定和實驗數(shù)據(jù)處 理的過程,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養(yǎng)成良 好的科學態(tài)度。1、通過實驗研究加速度與力、加速
18、度與質暈的 關系,根據(jù)圖像寫出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式,在此基礎上總結得出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實驗中要體會探究過程中所用的科學方法。2、實驗中還應讓學生懂得如何來確定物體的拉 力,其中對于“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和如何平 衡摩擦力”。3、理解“控制變量法”閱讀書本內容,體會 探究過程中所用的科 學方法。1. 完成實驗報 告.2. 設計一種方 案,測量自行車啟 動時的平均加速 度。23牛頓第 定律理解牛頓運動定律,能用牛 頓運動定律解釋生活中的 冇關問題。通過實驗測暈加 速度、力、質量,分別作出 農示加速度與力、加速度與 質量的關系的圖像,然后根 據(jù)圖像寫出加速度與力、質通過實驗歸納,理解宀頓第二
19、定律的內容, 知道牛頓第二定律表達式的含義。對于牛頓第二定律及其應用的教學,在初 學階段不宜出現(xiàn)連接體問題。自己嘗試理解t頓第 二定律的內容根據(jù)牛頓第二定 律,設計一種能顯 示加速度人小的裝 置。24牛頓第三 定律通過實驗探究,理解牛頓第三定律的含義 并應用牛頓第三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和平 衡力的區(qū)別,幫助學生從力的性質、力作用時 間及力的作用點和作用線等方而來區(qū)分這兩對理解牛頓第三定律的 含義并應用牛頓第三 定律解決實際問題。上網或到圖書館査 找冇關反沖運動中 的作用力與反作用量的關系式。體會這個探究 過程中所用的科學方法。力。力。25牛頓運動 定律的應 川
20、理解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的基木思 路和方法,并川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 式解決實際問題。不耍求求解加速度不同的連接體問題,不 耍求處理非慣性系的運動問題嘗試應用牛頓運動定 律解決有關問題。杳找并閱讀有關應 用牛頓運動定律解 決問題的文章26超匝與失重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 現(xiàn)象。通過實驗認識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知道超雨 和失重的概念及其產生條件,并對超重和 失重現(xiàn)彖進行簡單計算。1、在教學屮,應通過實驗讓學生體驗和認識 超重與失重現(xiàn)象,或組織學生聽講朋、看 錄像,了解宇航員的生活等。2、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豎直運動的問 題,如升降機中的物體,讓學生利用牛頓 運動定律及運動公式分析超重和失重
21、現(xiàn) 象,進一步認識發(fā)生超重或失重現(xiàn)象與物 體的速度大小、方向均無關,只決定于加 速度的方向。認識超重和失重現(xiàn) 象,知道超重和失重 的概念及其產生條 件。1、通過各種活動, 例如乘坐電梯、到 游樂場乘坐過山車 等,了解和體驗失 重與弗氧2、通過聽講座、看 錄像等活動了解宇 航員的生活,了解 在人造衛(wèi)星上進行 微重力條件下的實 驗,嘗試設計一種 在人造衛(wèi)星或宇宙 飛船上進行微重力 條件下的實驗方 案。27復習課一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 法,進一步理解正交分解袪解決有關牛頓運動 定律問題。復習力的正交分解 法。28復習課-整體法和隔離法閱讀有關整體法和 隔離法的文章。29復習課三超重
22、和失重理解產生超貢、失重 現(xiàn)象的條件和實質。進一步閱讀超匝和 失璽的文章。30共點力作 用下物體 的平衡知道共點力的平衡條件。通過實例了解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概 念,知道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 并用來計算有關平衡的問題。不耍求解決復雜連接體的平衡問題了解共點力作用下物 體平衡的概念,知道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了解日常生活中有 關共點力平衡的例 子。平衡條件。31共點力平 衡條件的 應用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用共點力平衡 的條件解釋生活中的有關問題。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兒點:1、明確研究對彖,即首先耍確定要分析哪 個物體的受力情況。2、隔離分析:將研究對彖從周圍環(huán)境中隔 離出來,分析周崗物體對它
23、都施加了哪些作用。3、按一定順序分析:先重力,后接觸力(彈 力、摩擦力)。其中乘力是非接觸力,容易遺漏, 應先分析;彈力和縻擦力的冇無要依據(jù)其產生 的條件認莫分析。4、畫好受力分析圖。要按順序檢査受力分 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學會正確受力分析。32平衡的穩(wěn) 定性(選 學)學握平衡的分類,穩(wěn)度的概念。了解物體為什么會傾 倒,思考如何使物體 更加穩(wěn)定。1、做一個“不倒 翁”,比-比哪個做 的好。2、分析大型斜拉 橋,三角形井架和 三角形的建筑物, 蘑菇石、懸空寺等 的平衡問題。33復習課一平衡問題中的正交分解法、整體法和隔離法。34復習課二動態(tài)平衡問題,平衡中的
24、相似三角形、平衡中 的臨界和極值問題。35期末復習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刃s=at 2 ,叫/2 9/22tvs/2 = j,追趕問題分析,逆冋思維法等。復習相關公式。36期末復習牛頓運動定律小各種復雜問題舉例:正交分解、 整體和隔離、臨界問題分析、傳送帶問題分析 等。不涉及加速度不同和三個以上連接體問題。教科版必修二課時教學內容課標要求省教學要求教學建議自主學習校木專題1曲線運動弓1導學生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理 解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知道物體做曲線 運動的條件是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與它的速度 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曲線運動的方向,物體 作曲線運動的條件觀察口常生活中的 曲線運動的特點2運
25、動的合成 與分解通過對貝休問題的分析和討論,知道合 運動與分運動的相互關系,理解運動的合成 和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運用作圖袪和直角三角形知識計算有關 位移和速度的合成與分解問題,用運動的合 成和分解的方法分析一些實際問題。只針對 單個物體。繩拉小船、小船的渡河運動等不 作要求。通過小船過河的實例提出運動合成的思想。教 材中強調坐標(位置)、軌跡的概念,并以此為 基礎解決位移、速度等問題。復習力的合成與分解 的知識,體會運動的合 成和分解也要遵循平 行四邊形法則。思考力的合成與分 解與運動的合成和 分解的共同點。3習題課分析具體運動實例:小船的渡河運動、雨滴的 下落運動和拉船運動等。減!小船
26、的渡河運動4平拋運動會用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 分析拋體運動。通過實驗,探究平拋物體運動的規(guī) 律,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拋運 動的特點。通過實例,知道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的方法研究其他拋體運動,關注拋體運動 的規(guī)律與口常生活的聯(lián)系。本節(jié)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基礎上,給出了什 么叫平拋運動后,提出了要探究的問題:探究 平拋運動的特點。探究的過程既冇實驗現(xiàn)彖的 觀察。乂有分析、推理的過程。還耍將實驗現(xiàn) 象與分析、推理結合起來,探究岀平拋運動在 豎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運動規(guī)律。領會平拋運動可以看 做水平方向上勻速直 線運動與豎直方向上 自由落休運動的合運 動。通過查找資料,對 比實際彈道的形狀 與
27、拋物線的差異, 并嘗試做出解釋。5斜拋運動不作要求!1、通過對斜拋運動的分析,體會到斜拋運動在領會斜拋運動可以看上網或到圖書館查(選學)日常生活和生產初中中的廣泛應用。2、通過實踐與拓展,收集冇關的資料,關注拋 體運動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做水平方向上勻速直 線運動與豎吉方向上 的豎直上拋運動的合 運動。找冇關斜拋運動的 知識。6復習課-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過河問題、連帶運動 問題、會根據(jù)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求解而接觸物 體的速度問題。復習過河問題。7復習課二平拋問題舉例:速度和位移問題、推論一-平拋 物體任懣時刻瞬時時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與 初速度延長線的交點到拋出點的距離都等于水 平位移的一
28、半。復習速度和位移問題。8圓周運動會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知道線速度概念和定義式。知道勻速1員1周運動的概念,知道勻速圓 周運動是變速運動。知道轉速、角速度及周期的概念及 其定義式,認識線速度、角速度、周期 z間的關系,會用它們z間的關系進行 簡單計算。1、本節(jié)學習的-些物理量較抽象,教學中應 聯(lián)系各種日常生活屮常見的現(xiàn)象,想辦法多做 演示實驗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把抽彖的物 理量具體形象化,便于學生接受。2、在角速度概念的教學中,對角速度的方向 不做要求。知道勻速圓周運 動的概念,知道勻速 1員1周運動是變速運 動。知道轉速、角速 度及周期的概念及 其定義式。9勻速圓周運 動的向心力 和向心加速
29、 度1、知道向心加速度。2、 能用牛頓第二定律分析勻速 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分析生 活和生產中的離心現(xiàn)象。認識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并能用向心加 速度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通過實驗,體驗向心力的方向,理解向 心力的概念。通過實驗,知道向心力大小與哪些因素 有關,理解向心力公式。了解勻速圓周運動和i般illi線運動的分 析方法。1、教材采用的是用1員1錐擺和向心力演示器得出 向心力大小與哪些因索有關,在“發(fā)展空間” 用極限的思想推導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表達式。2、關于向心力的定量計算,只限于向心力等于 同一直線上的合外力的惜況。圓錐擺、火車轉 彎軌道問題不作要求。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 概念。估測自行車拐彎時
30、 受到的向心力。10圓周運動的 實例分析關注拋體運動和圓周運動的 規(guī)律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能分析生活中圓周運動的向心力來源, 會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對具體問題 進行計算。注意生活中的離心現(xiàn)象,能分析生活中引導學牛分析兒個實例:汽車過拱形橋、旋轉秋 千、火車轉彎、離心運動等,讓學生體會向心 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分析生活中圓周運動 的向心力來源,嘗試使 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 度的公式對具體問題調查公路拐彎處的 傾斜情況或鐵路拐 彎處兩條鐵軌的高 度差異。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計算。11関周運動與 人類文明(選學)引導學生理解圓周運動在人類文明的作用查閱相關其他資料12復習課一圓錐擺問題、圓周運動
31、中的臨界或動態(tài)分析問 題。復習圓周運動的冇關 概念。13復習課二圓周運動中的繩桿球問題復習圓周運動的有關 公式,理解牛頓第二定 律的瞬時性。14天體運動了解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從屮體會觀 察在認識自然、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屮的作用,體會科 學探索過程的1川折與很辛。通過學習牛頓發(fā)現(xiàn)力有引力定律的史 實,初步了解太陽和行星之間的引力特點。認識利用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及圓 周運動的知識"推導”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 表示式的方法。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只作了 解和過渡環(huán)節(jié)不作應用要求介紹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的h的是為了 了解萬 有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查閱資料,了解開普勒 行星運動定律的有 關知識,體會牛頓發(fā) 現(xiàn)萬
32、有引力定律的歷 史。通過查閱資料,了 解牛頓的"月一地 檢驗”。15萬冇引力定 律通過冇關事實了解萬冇引力 定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知道萬有 引力定律。認識發(fā)現(xiàn)萬有引 力定律的匝要意義。體會科 學定律對人類探索耒知世界 的作用。知道萬有引力發(fā)現(xiàn)的璽要意義。理解萬冇引力定律,理解定律表達式中 各個物理量的含義,知道引力常量的物理意 義、數(shù)值和單位,了解引力常量的測定方法。不耍求定暈計算由于h轉引起的重力與萬冇引 力間的不同。預習萬冇引力定律的 公式和各個物理量的 含義。16萬有引力定 律的應用用萬冇引力定律計算天體的質量。知道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和航天領域發(fā) 揮的巨大作用,體會科學規(guī)律對人類探索
33、和 認識未知1比界的意義。復習力有引力定律,理解定律表達式中各個物 理量的含義。自己預習萬有引力定 律計算天體的質量。了解經典力 學對航天技術發(fā)展 的重大貢獻。17人造衛(wèi)星宇宙速度會計算人造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 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笫了解三個寧宙速度的含義,理解并能推 算第一寧宙速度。了解三個宇宙速度,會計算人造衛(wèi)星的環(huán)繞速 度。預習三個宇宙速度。1、了解重物下落與 天體運動的多樣性三宇審速度。會計算不同軌道上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速 度和周期。關注人類在航天領域和宇宙開發(fā)方而所 取得的巨大成就。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我國航天事業(yè)的 發(fā)展,發(fā)展愛國主義的情感。與統(tǒng)一性,知道萬 冇引力定律的發(fā)現(xiàn) 對科學發(fā)展所起
34、的 重要作用。2、觀看有關人造地 球衛(wèi)星、航天飛機、 空間站的錄像片。18復習課一衛(wèi)星的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與半徑的關 系、力有引力、向心力和重力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自己預習衛(wèi)星的繞行 速度、角速度、周期與 半徑的關系、力有引 力、向心力和重力的區(qū) 別與聯(lián)系。19復習課二地球同步衛(wèi)星問題、人造衛(wèi)星中的“昭軍”、 "失重”問題、雙星問題。預習地球同步衛(wèi)星問 題、人造衛(wèi)星中的“超 重”、“失重”問題。20功舉例說明功是能量變化的量 度,理解功和功率。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兩個要素。知道功是標量,理解功的計算公式膽/7cos,并能進行有關分析和計算,理解 正功、負功的物理意義。(變力的功只要求用
35、 動能定理計算。)通過實例說明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功的概念,公式肛ficos & ,正功、負功的物 理意義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 的兩個要素及公式 4/7cos 0。21習題課- 功的計算阻ficos 各項的意義,理解分解位移和分解力 v的作用是相同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做功的 特點。體會膽ficos 各項的 意義。22功率關心生活和生產中常見機械 的功率的人小及其意義。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的定義及定 義式。理解功率與力、速度z間的關系,能運 用其解釋和計算汽車啟動和行駛小的有關問 題。(不耍求用功率戶=fv cos 0的表達式 進行計算。)區(qū)分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區(qū)分瞬時功功率的概念、
36、功率的物理意義是木節(jié)的重 點內容,如果學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衣示的是能 量轉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實際上是描 述能量轉化快慢的物理量。耍使學生確切地理 解公式戶=刊的意義,要通過例題的教學,使學 生會應用某本公式進行計算,對平均功率和瞬 時功率有所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 的定義及定義式。設計實驗,測量人 在某種運動中的功 率。率和平均功率。調查功率知識在生活屮的實際應用。 關注生產、?;顚嵗械墓β蕟栴},調查常 見機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義。23習題課一功 率計算汽車啟動和行駛中的有關功率問題。理解公式切cos 8)攵 有關功率的知識24勢能理解重力勢能。知道重力勢 能的變化與重力做功的關 系
37、。1、知道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經歷重力勢能 概念的建立過程。理解重力勢能及其定義式,知道重力勢 能的變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理解重力勢能的相對性。通過實例了解 彈性勢能的概念,知道彈性勢能與形變有關。2、調查彈性勢能在生活中的應用,發(fā)展應用 物理知識的意識。1 ?不要求用彈性勢能的表達式=-kx2求解2問題。探究彈性勢能表達式不作要求引導學牛分析兒個問題:(1)重力勢能具有相 對性(2)選擇不同的參考平面,物體的重力勢 能的數(shù)值是否相冋?是否會影響有關雨力勢能 問題的研究?(3)勢能是系統(tǒng)所共冇的。(4) 推導拉伸彈簧時,用微分思想和積分思想求解 拉力所做功的表達式(較高耍求)。知道重力做功與路
38、徑 無關及重力勢能的變 化和重力做功的關系。25動能動能定理通過實驗,探究恒力做功與 物體動能變化的關系。理解 動能和動能定理。用動能定 理解釋生活和生產中的現(xiàn) 彖。經歷動能表達式的建立過程,理解動能 的概念及其表達式。學握動能定理及其推導過程,用動能定 理進行分析、解釋和計算生活和生產中的實 際問題,體會用能量觀點解決力學問題的思 路與方法。在初學階段,用動能定理解題時的研究對象一 般只限于一-個物體(和對靜止除外)。了解動能的概念及其 表達式。1、讓學生用打點計 時器或光電計時器 探究恒力做功與物 體動能變化的關 系。2、引導學生查找資 料、訪問冇關部門, 收集汽車剎車距離 與車速關系的數(shù)
39、 據(jù),嘗試用動能定 理進行解釋。26習題課-一 動能定理動能定理中的初末狀態(tài)的分析,對全過程列動 能定理,利用動能定理求解變力功問題。學會分析動能定理中 的初末狀態(tài)。27機械能守恒定律通過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 律。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和生產中的問題。理解機械能的概念。通過實例,體會動能和勢能之間的和互 轉化。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運用機械能守恒 定律分析和解決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嘗試設計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方案,經 歷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過程,學會對數(shù)據(jù) 進行處理的方法。進一步體會用能量觀點解 決力學問題的思想方法。1、機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個 特例,
40、耍使學生對定律的得出、含義、適用條 件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是能夠用該定律解決 力學問題的基礎。2、動能定理與機械能守恒的聯(lián)系(1)動能定理適用于任何物體(質點),機械 能守恒定律適用于系統(tǒng)(2)動能定理沒冇條件, 機械能守恒定理有條件限制(3)動能處理有時 可改寫成守恒定律。注意動能定理與機械 能守恒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28習題課一- 機械能守恒 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中的初末狀態(tài)的分析學會分析機械能守恒 定律屮的初末狀態(tài)。29能源的開發(fā)與利用1、了解自然界中存在 多種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 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 然規(guī)律之-。2、通過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轉 化和轉移的方向性,認識提 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
41、源 與人類生存和社會發(fā)展的關 系,知道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大 意義。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規(guī)律 之一,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耍性。不作耍求 通過對生產、生活屮能量轉化的實例分析, 體會能量守恒。運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實際 問題。知道常規(guī)能源和新能源;了解能暈轉化 和轉移的方向性。體會我們周由的能量耗散及捉高能源利川效 率的重要性,發(fā)展節(jié)能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知 道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以自學為主,通過査閱資料或上網了解能源的 開發(fā)與利用,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口然界最普遍規(guī)律之o査找資料,分 析和評價核能為人 類帶來的好處和可 能發(fā)生的問題。30復習課一動能定理解多過程問題,動能定理求機車
42、脫鉤 問題,子彈打木塊問題、滑塊類問題等舉例學會分析動能定理中 的初末狀態(tài)。31復習課二機械能守恒定律與圓周運動,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 恒復習有關機械能守恒 定律與闘周運動的知 識。32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不作要求讓學生理解經典力學的局限性性33了解相對論(選學)初步了解經典時空觀 和相對論時空觀,知道相対 論的建立對人類認識壯界的 影響。初步了解經典力學的時空觀和相對論時空 觀,知道相對論對人類認識世界的影響;通 過實例初步了解經典力學的發(fā)展歷程和 偉大成就,知道經典力學的局限性。不作要求了解經典力學的時空 觀和相對論時空觀34初識量子論(選學)1、初步了解微觀世界中的量 子化現(xiàn)彖,知道宏觀物體和
43、 微觀粒子的能量變化特點, 體會撬子論的建立深化了人 們對于物質世界的認識。2、 通過實例,了解經典力學的 發(fā)展歷程和偉人成就,體會 經典力學創(chuàng)立的價值與意 義,認識經典力學的實用范 圍和局限性。初步了解微觀世界111的量子化現(xiàn)彖。 不作要求閱讀課本,了解微觀壯 界中的量子化現(xiàn)象。35期末復習一拋體運動、勻速鬪周運動及萬冇引力定律的綜 合問題。課前復習拋體運動、勻 速圓周運動及力有引 力定律的相關知識。36期末復習二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問題。課前復習動能定理和 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知 識。3-1模塊靜電感應分析不作耍求 只要示波管不要示波器 萬用表基木原理不作要求 邏輯電路不作要求分子電
44、流假說不作耍求 磁電式電表的原理不作耍求1-1模塊靜電感應分析不作要求人教版選修3-2課時教學內容課標內容省教學要求教學建議自主學習校本專題1劃時代的 發(fā)現(xiàn)感應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過程,體 會人類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 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了解奧斯特“電生磁”的實驗和法拉第 “磁生電”的實驗,體會對稱性思考在 科學發(fā)現(xiàn)小的作用。了解電磁感應現(xiàn)彖 發(fā)現(xiàn)歷程的艱難和經歷的失敗與挫折, 體會失敗與成功的哲學關系。引導學生體會人類探索口然規(guī)律的科學 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教師在校木課程的基礎上組線條地給出 歷史脈絡,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進行 總結和點評。(一課時)通過搜集資料,小組討論等活動,體 會科學家探索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
45、方法、 精神。在活動過程中懂得科學態(tài)度、 方法對認識世界的垂要性。電磁轉化 發(fā)現(xiàn)的歷 史過程2探究電磁 感應的產 生條件(1)通過實驗理解感應電流 的產生條件。經歷探究電磁感應現(xiàn)彖產生條件的實 驗過程。復習磁通量的概念,引導和做好三個實 驗,通過示意圖分析三個實驗。冇條件 的學校可以采取更加開放的教學方式, 讓學生用不同的農述來總結實驗結果, 最后歸納表述最恰當?shù)慕Y論。(一課時)通過親手實驗,得出結論。3探究電磁 感應的產 生條件(2)舉例說明電磁感應在生 活和生產中的應用。理解電磁感應現(xiàn)彖產生的條件。體驗從 實驗現(xiàn)象中分析論證、歸納總結、尋找 結論的過程。4法拉第電 磁感應定 律(1)理解法
46、拉第電磁感應定 律。會運用電磁感應定律 進行計算。理解是感應電動勢是產生感應電流的 必婆條件。感應電動勢與磁通量的變化率冇關。a 69得出e = n。做好感應電動勢人小的定性實驗。(有條 件的可結合dis演示)(一課時)分組討論實驗結果。組織優(yōu)化最佳結 論。法拉第和 電磁感應 定律的發(fā) 現(xiàn)5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2)加深理解電磁感應定律。e = n 應用配以一定量的例題和 ar習題(一課時)用電磁感應定律對簡單概念進行辨析 和用電磁感應定律進行簡單計算。6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3)應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解決冇關習 題。有關反電動勢的計算不作要求。(一課 時)與電路、力學和能量進行簡單的綜合。7楞次
47、定律(1)通過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經歷實驗探究過程,理解楞次定律。引導學生從能量守恒的高度理解“感應 電流的磁場一定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 通量變化”。對實驗過程予以充分的指導。(一課時)探究楞次定律。能量守恒與楞次定律8楞次定律(2)會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用實例讓學生理解定律的內容把“磁通 量的變化”和“阻礙”的含義作為教學 內容。(一課時)理解探究楞次定律,用自己的語言表 述感應電流的方向。9楞次定律(3)在電磁感應現(xiàn)象里不要求判斷內電路 中各點電勢的高低。對產生感應電流的具體情況,會分析感 應定律的方向。教師列舉具體情境,讓學生分析,老師 點評。能推導動生電動勢的表達式。動生電動勢
48、限于導線方向與磁場方向與 運動方向垂直的情況。(一課時)用最簡單的方式總結出判斷感應電流 的方向的步驟。在老師的知道下,對 各種情況的感應電流的方向能正確判 斷。10動生電動 勢和感生 電動勢動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動 勢產生的本質和區(qū)別。理解計算感應電動勢的兩個公式e=blv和e =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并 ar應用其進行計算。從能量角度認識反電動勢不作要求。重點構建磁場的變化和而積的隨時間變 化產生感應電動勢的本質的區(qū)別和結果 的統(tǒng)一。(“課時)列舉磁通量變化的具體情形,歸類總 結。操作實驗過程的觀察,在老師的指導 下理論分析。動生電動 勢和感生 電動勢高 考題研究11互感與自感通過實驗,了解自感現(xiàn)象
49、現(xiàn)象。列舉并說明自感現(xiàn) 彖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 用。通過實驗了解互感和自感現(xiàn)象。 了解自感系數(shù),知道自感系數(shù)的單位。做好課本實驗,講清自感電動勢,知道 口感系數(shù)。知道磁場的能量。學生了解自感和互感的利弊。(一課時)學生自己動手做兩個實驗,由老師的 觀察要求,記錄現(xiàn)象。區(qū)別自感和互感。日光燈點 亮原理12渦流通過實驗,了解渦流現(xiàn) 象。列舉并說明渦流現(xiàn)象 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知道渦流的產生原因。講淸渦流的有害影響及渦流的應用。實驗演示渦流的熱效應。 解釋電磁阻尼現(xiàn)象。(一課時)學生自己解釋渦流的原因。結合生活實際,列舉渦流的危害和應 用。高頻電磁 爐的原理13交變電流知道交變電流。知道交變電流的產
50、生。了解“交變電流、正弦電流、小性面、 瞬時值、最大值”等等。知道交變電流與直流電的區(qū)別。正眩交變電流的函數(shù)表達式。講淸交流發(fā)電機的示意圖。得出定性的 結論。如電流方向、電流的最大值位置 等。(一課時)要求能根據(jù)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給 岀瞬時表達式。14描述交變 電流的物 理量用兩數(shù)表達式和圖像描 述交變電流。知道交變電流的周期和頻率。 了解有效值的概念,并會計算。知道正弦交流電的有效值與最大值的 關系。了解交變電流的圖像。教師在本節(jié)內容上要不惜時間對有效值 的定義要講清、講透。讓學生知道有效值的意義。知道什么情 況要用到冇效值。哪些情況指冇效值。知道正弦交流電冇效值與最人值的關系 及來源。(
51、課時)能根據(jù)瞬時值得表達式畫出圖像。指 岀最大值、周期、那些時刻線圈處于 中性面位置。觀察交流 發(fā)電機模 型,了解工 作原理15電感和電 容對交變 電流的彩 響通過實驗,了解電容器和 電感器對交變電流的導 通和阻礙作用。知道感抗與容抗的概念。了解電容和電感對電流的彩響。 感抗與容抗不作要求用燈泡或交流電流表觀察電容器和電感 器對交變電流的導通和阻礙作用。(一課 時)閱讀課本,了解電容器的充放電,和 電感線圈的自感作用?!皢栴}與練習”中的三道題要能自己 分析。電感電容 在電子線 路中作用 研究16變壓器(1)了解變壓器的構造和原 理。通過實驗探究變壓器的 電壓與匝數(shù)的關系,并能 用這關系進行計算
52、。了解變壓器在日常生活 中的應用。探究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shù)的 關系。知道理想變壓器。講清變壓器的原理,做好實驗得出變壓 比。(一課時)實驗要求學生自行完成并得出電壓 比。觀察可拆 變壓器,了 解自藕變 壓器原理, 了解電流、 電壓互感 器17變壓器(2)了解各種形式的變壓器。會用電壓與匝數(shù)的關系進行有關計算。 鎮(zhèn)流器不作要求!對各種形式的變壓器何以用掛圖、照片、 實物等進行教學。對副線圈存在兩組獲兩組以上的情況不 作要求。用電壓與匝數(shù)的關系進行電路的動態(tài)分 析和簡單的電路計算。(一課時)能當堂課完成課本'問題與練習”。18電能的輸 送了解從變電站到住宅的 輸電過程。知道遠距離輸 電時應用高電壓的道理。知道高壓輸電的必要性。 知道如何減少電能的損耗。讓學生知道遠距離輸電原理圖并 會計算升壓變壓器和降壓變壓器的原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聽評課記錄3
- 新版湘教版秋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五章二次根式課題二次根式的混合運算聽評課記錄
- 蘇科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聽評課記錄11.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問題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小結練習》聽評課記錄8
- 湘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2.1《用字母表示數(shù)》聽評課記錄1
- s版語文三年級下冊聽評課記錄
- 小學二年級口算題應用題
-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解方程、口算、應用題總匯
-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聽評課記錄 9.1.2 第1課時《不等式的性質》
- 華師大版數(shù)學八年級上冊《立方根》聽評課記錄3
- 《農機化促進法解讀》課件
- 最高法院示范文本發(fā)布版3.4民事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
- 2023-2024學年度上期七年級英語期末試題
- 2024年英語高考全國各地完形填空試題及解析
- 2024至2030年中國餐飲管理及無線自助點單系統(tǒng)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4年燃氣輪機值班員技能鑒定理論知識考試題庫-下(多選、判斷題)
- 2024年服裝門店批發(fā)管理系統(tǒng)軟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交通法規(guī)課件
- (優(yōu)化版)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2024年修訂版】
- 《Python程序設計》課件-1:Python簡介與應用領域
- 各類心理量表大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