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單元過關檢測_第1頁
2019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單元過關檢測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四單元細胞的生命歷程 單元過關檢測(四) (時間:45 分鐘,分值:90 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 12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60 分) 1. (2018 河北石家莊模擬)下列人體細胞增殖過程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 細胞周期的有序進行需原癌基因的嚴格調控 B. 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會大量利用 T 與 U C. 有絲分裂的細胞中不含有性染色體 D. 染色體數(shù)目與 DNA 分子數(shù)目始終保持相同 解析:選 A。原癌基因主要負責調控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進程, A 正確;處于分 裂間期的細胞可以進行 DNA 復制和 RNA 合成,會大量利用 T 與 U, B 錯誤;正常人體細

2、胞都有 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C 錯誤;分裂期中著絲點未分裂時, DNA 分子數(shù)是染色體數(shù)目的 2 倍, D 錯誤。 2 . (2018 湖南岳陽模擬)下列關于人體細胞有絲分裂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女性色盲患者的體細胞分裂后期含有兩個 乂基因 B. 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和交叉互換發(fā)生在分裂前期 C. 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體細胞的兩倍 D. 有絲分裂后期,一個細胞中的 DNA 分子數(shù)多于 92 個 解析:選 D。女性色盲患者的體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分裂后期含有 4 個 Xb基因,A 錯誤; 同源染色體的聯(lián)會和交叉互換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 B 錯誤;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體數(shù)目 和體細胞

3、相同,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數(shù)目是體細胞的兩倍, C 錯誤;人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 的核 DNA 分子數(shù)是 92 個,人體細胞線粒體中還有 DNA 故有絲分裂后期一個細胞中 DNA 分子 數(shù)多于92 個,D 正確。 3 .在細胞增殖過程中,染色體和 DNA 都有復制和加倍的過程, 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染色體復制后其數(shù)量是之前的二倍 B. 細胞中 b、d 過程發(fā)生在細胞分裂間期 C. 細胞中 a 過程發(fā)生在細胞分裂間期, c 過程發(fā)生在細胞分裂后期 D. 染色體復制的實質是 DNA 數(shù)量的加倍 2 解析:選 A。染色體復制前含一個 DNA 分子,復制后含兩個 DNA 分子,因為復制前后

4、著絲點 數(shù)目并不增加,因此,染色體復制后的數(shù)量也不增加。 4 .關于“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制作臨時裝片的流程是解離T染色T漂洗T制片 B. 漂洗時,可以直接用清水洗去細胞表面的解離液 C. 制片時,蓋上蓋玻片后還要再加一片蓋玻片,然后壓片 D. 觀察時,找到前期細胞后可觀察其繼續(xù)分裂的過程 解析:選 B。制作臨時裝片的流程是解離T漂洗T染色T制片, A 錯誤;漂洗時,用清水洗去 細胞表面的解離液,B 正確;制片時,蓋上蓋玻片后還要再加一片載玻片,然后壓片,目的 是讓細胞分散開,有利于實驗觀察, C 錯誤;解離時細胞已經(jīng)死亡,不能觀察到一個細胞的 連續(xù)分裂

5、過程,D 錯誤。 5. (2018 陜西渭南模擬)某男性血友病患者(XhY)中一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和某女性 Hh 攜帶者(X X)中一個處于減 n 中期的細胞進行比較,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 A. h基因數(shù)目的比例為 1 :1 B. 核 DNA 分子數(shù)目的比例為 4 :1 C. 染色單體數(shù)目的比例為 2 :1 D. 常染色體數(shù)目的比例為 4:1 解析:選 Do XhY 個體有絲分裂后期細胞含有 2 個 h, XHXh個體減 n 中期細胞中含有 2 或 0 個 h, 二者 h基因數(shù)目的比例為 1 :1 或 1 : 0, A 錯誤;乂丫個體有絲分裂后期核 DNA 分子

6、數(shù)目為 92, 個體減 n 中期核 DNA 分子數(shù)目為 46,二者比例為 2 : 1, B 錯誤;XY個體有絲分裂后期不 含染色單體,XX 個體減 n 中期染色單體數(shù)為 46, C 錯誤;XhY 個體有絲分裂后期常染色體數(shù) 目是 88, XX1個體減 n 中期常染色體數(shù)目是 22,二者常染色體數(shù)目的比例為 4: 1, D 正確。 6 .下列有關動物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某雄性動物體細胞有 20 對同源染色體,則該動物某次級精母細胞也可能含有 20 對同源染 色體 B.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與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的 DNA 數(shù)目相同 C. 1 個精原細胞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最終只能形成

7、2 種類型的精細胞 D.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與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都有兩個染色體組 解析:選 D。由于減 I后期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因此次級精母細胞不含有同源染色體, A 3 錯誤;減 n 前期細胞的 DNA 數(shù)目是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 DNA 數(shù)目的一半,B 錯誤;若在減數(shù) 分裂過程中發(fā)生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則 1 個精原細胞可能形成 3 種或 4 種精細胞,C 錯誤; 減 I后期染色體數(shù)目沒有加倍,該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減 n 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 體數(shù)目加倍,此時細胞中有兩個染色體組, D 正確。 7 .(2018 安徽合肥模擬)如圖為人體內的細胞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中的

8、 DNA 分子含 量的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 DNA復制發(fā)生在 be 時期 B. 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 de 時期 C. ef 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可能達到 92 條 D. 染色體交叉互換等基因重組都發(fā)生在 ed 時期 解析:選 Bo be 段 DNA 的復制,使得 DNA 數(shù)目加倍,A 正確;de 段著絲點分裂,發(fā)生在有絲 分裂后期或減 n 后期,而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fā)生在減 I后期, B 錯誤;ef 段表示每條染色體 上含有 1 個 DNA 分子,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末期和減 n后期、末期,其中有絲分裂后期細 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為 92 條,C 正確;交叉互換發(fā)生在減 I前

9、期,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 I后期,減 I前期及減 I后期每條染色體上都有 2 個 DNA 分子,D 正確。 8. (2018 遼寧鐵嶺聯(lián)考)甲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如圖所示, 如僅因染色體未 正確分離,而產(chǎn)生一個基因型為 AA 的異常配子。下列關于該異常配子產(chǎn)生的分析, 正確的是 B. 性染色體可能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未分離 C. 常染色體可能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未分離 D. 性染色體一定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未分離 解析:選 G 該生物的基因型可表示為 AaXY 若僅因染色體未正常分離,而產(chǎn)生了一個基因 型為 AA 的異 A.常染色體 4 常配子,配子中含 AA 說明姐妹染色單體沒有分離,可能

10、是常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二 次分裂時發(fā)生異常,C正確。 9 下列有關配子基因型異常發(fā)生時期的判斷,正確的是 ( ) 選項 個體基因型 子細胞基因型 異常發(fā)生時期 A DD D d 有絲分裂前期 B AaBb AaB AaB b、b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C XaY XY XaY 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 D AaX3 AAX 乂、XV、a、a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解析:選 G 基因型為 DD 的個體產(chǎn)生 d 配子與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發(fā)生基因突變有關, A 錯誤;選項 B C 的結果均與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一對同源染色體未正常分到兩個子細胞中有 關,B 錯誤、C 正確;基因型為 AaXBXb的個體產(chǎn)生 AAXX3配子說明

11、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和減數(shù)第二 次分裂均異常, D 錯誤。 10. (2018 山東德州模擬)下列過程中,細胞內遺傳物質發(fā)生改變的是 ( ) A. 造血干細胞分化為 B 細胞 B. 效應 T 細胞使靶細胞裂解 C. R 型細菌轉化為 S 型細菌 D. 生長素誘導產(chǎn)生無子番茄 解析:選 G 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不改變, A 錯誤;效應 T 細胞與靶細胞接觸,使靶細胞 裂解過程中,遺傳物質不改變, B 錯誤;R 型細菌轉化為 S 型細菌時,R 型細菌的遺傳物質發(fā) 生了改變,C 正確;生長素誘導產(chǎn)生無子番茄,遺傳物質不改變, D 錯誤。 11.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癌變前衰老的肝細胞能被由腫瘤抗原引導的免疫反

12、應清除,利用該成果 可對癌變前衰老的細胞進行抗原特異性免疫監(jiān)測。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 衰老的肝細胞內基因的表達停止,多種酶活性降低 B. 肝細胞衰老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與癌細胞相似的膜蛋白 C. 免疫系統(tǒng)被抑制的患者體內,衰老的肝細胞不會積累 D. 細胞癌變后將脫離正常分化,細胞內酶活性進一步降低 解析:選 B。衰老的肝細胞內多種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代表肝細胞內的基因會停止表達;由 題意可知,癌變前衰老的肝細胞能被由腫瘤抗原引導的免疫反應清除,說明肝細胞衰老的過 程中,會產(chǎn)生與癌細胞相似的膜蛋白,引起免疫應答;免疫系統(tǒng)對于體內衰老的細胞具有監(jiān) 控、清除功能,免疫系統(tǒng)被抑制的患者體內,衰老的

13、肝細胞會積累;細胞癌變后將脫離正常 分化,細胞代謝旺盛,細胞內某些酶活性會升高。 12. TG1 3 1 5 Smads 是一條抑制腫瘤的信號傳遞途徑。研究表明,胞外蛋白 TGF 3 i與靶 細胞膜上受體結合,激活胞內信號分子 Smads 生成復合物轉移到細胞核內,誘導靶基因的 表達,阻止細胞異常增殖,抑制惡性腫瘤的發(fā)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 惡性腫瘤細胞膜上糖蛋白減少,因此易分散轉移 B. 從功能上來看,復合物誘導的靶基因屬于抑癌基因 C. 復合物的轉移實現(xiàn)了細胞質向細胞核的信息傳遞 D. 若該受體蛋白基因不表達,靶細胞仍能正常凋亡 解析:選 Db A 項,惡性腫瘤細胞(癌細胞)細

14、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細胞間黏著性下降,容易 分散轉移。 B 項,由題意可知,復合物誘導的靶基因表達的結果是阻止細胞異常增殖,抑制 惡性腫瘤的發(fā)生,因此靶基因屬于抑癌基因。 C 項,復合物作為信號分子,由細胞質進入細 胞核誘導靶基因的表達,實現(xiàn)了細胞質向細胞核的信息傳遞。 D 項,若該受體蛋白基因不表 達,則不能阻止細胞的異常增殖,靶細胞可能會成為無限增殖的癌細胞。6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 4 小題,共 30 分) 13. (7 分)某高等生物細胞分裂某時期示意圖如圖,請回答: (1) _ 該生物細胞含有 對同源染色體,理由是 表 Y 染色體,該細胞分裂后產(chǎn)生的子細胞是 _ 。 (3)該細胞在

15、下一分裂時期中含有的染色單體數(shù)是 _ 。 如果圖中結構 3 上某位點有基因 B,結構 4 上相應位點的基因是 b,發(fā)生這種變化的原因 是_ 或 _ 。 答案:(1)0 每條染色體的大小、形態(tài)各不相同 (2)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中期 精細胞 0 (4)基因突變交叉互換 14. (7 分)(2018 青海西寧模擬)下圖表示某動物(AABb)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模式圖。 圖為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細胞數(shù)以及一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染色單體和 DNA 分子的 數(shù)目。請回答: m V細胞時期 (1) _ 圖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為 _ ,該生物的體細胞中最多含有 _ 條染 色體。 圖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對應圖的 _

16、階段,導致該細胞中出現(xiàn) B b 的原因 可能是 _ 。 (3)圖細胞是圖細胞所產(chǎn)生的一個子細胞。若該動物是雄性動物,則圖細胞的名稱是 _ ;若該動物為雌性,圖細胞的名稱是 _ 。 一般可認為該圖細胞處在 _(時期),如果甲代 tl 細胞數(shù) 國 DKA仆子數(shù) 染色怵數(shù) 染色單體數(shù) R6421 7 圖由 in 的過程中,細胞內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 解析:(1)圖含有同源染色體, 且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 為有絲分裂中期,該生物的體細 胞在有絲分裂后期時, 由于每條染色體上的著絲點分裂, 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加倍, 可達到 8 條。8 (2) 圖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 且著絲點分裂, 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17、細胞中 B 和 b 基因 所在的染色體是同一條染色體上的姐妹染色單體分開產(chǎn)生的,出現(xiàn)等位基因的原因,要么是 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四分體時期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要么就是在 DNA 復制時發(fā)生了基因突變。(3) 圖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和姐妹染色單體, 應為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配子。若該動物是雄性動物, 則圖細胞是精細胞;若該動物為雌性,因圖細胞的細胞質是均等分裂的,所以是第一極 體。(4)圖由 In 的過程中, DNA 數(shù)目加倍,出現(xiàn)了染色單體,說明該過程發(fā)生了 DNA 復 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答案:(1)有絲分裂中期 8 (2) 川基因突變或染色體交叉互換 (3) 精細胞 (第一)極體 (4) DNA 的

18、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15. (8 分)(2018 山東臨沂模擬)減數(shù)分裂中同源染色體配對形成四分體,四分體中的非姐 妹染色單體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交換。實驗表明,某些生物體的有絲分裂偶爾也會發(fā)生交換,稱為 有絲分裂交換。圖示為某高等動物一個表皮細胞發(fā)生的有絲分裂交換,其中 D 和 d、E 和 e、 F 和 f 表示某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三對等位基因。 (1) 請問該細胞在發(fā)生有絲分裂交換后, 產(chǎn)生 _ 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細胞, 并分別寫 出基因型 _。 (2) 如果不考慮該生物產(chǎn)生精子時發(fā)生的交換,那么該生物產(chǎn)生的精子有 _ 基因 型。并寫出基因型 _ 。 (3) 如果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中都發(fā)生交

19、換, 你認為哪一種分裂方式對于遺傳多樣性的 貢 獻 更 大? _ 。 為 什 么 解析:(1)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隨著絲點的分裂而分開成為兩條染色體, 并在紡錘絲 的牽引下隨機地移向細胞兩極:若 DEF 基因、def 基因所在的兩條染色體移向同一極, DEf 基因、deF 基因所在的兩條染色體移向另一極,則形成的子代表皮細胞的基因型只有一種: 9 DdEeFf;若 DEF 基因、deF 基因所在的兩條染色體移向同一極, DEf 基因、def 基因所在的 兩條染色體移向另一極,則形成的子代表皮細胞的基因型有 2 種:DdEeFF 和 DdEeff。(2)在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源染

20、色體的分開而分離,連鎖的基因隨所在的染色體一起進 入子細胞。如果不考慮該生物產(chǎn)生精子時發(fā)生的交換,則該生物產(chǎn)生的精子有 2 種基因型,10 分別為 DEF 和 def。(3)由于減數(shù)分裂所產(chǎn)生的重組配子能遺傳到下一代, 而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 細胞只是對個體的局部有影響,所以,如果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和有絲分裂中都發(fā)生交換,那么 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交叉互換對于遺傳多樣性的貢獻更大。 答案:(1)2 種或 1 種 DdEeFF 和 DdEeff 或 DdEeFf(不考慮字母順序,且與前一問答案相對 應) 2 種 DEF 和 def(不考慮字母順序) (3)減數(shù)分裂 因為減數(shù)分裂所產(chǎn)生的重組配子能遺傳到下一代, 而有絲分裂產(chǎn)生的細胞只是 對個體的局部有影響 16. (8 分)(2018 四川資陽診斷)圖甲為人體部分細胞的生命歷程示意圖,圖中為不 同的細胞,af 表示細胞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