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認識的多元性與價值真理的一元性_評價值性認識續(xù)論_第1頁
價值認識的多元性與價值真理的一元性_評價值性認識續(xù)論_第2頁
價值認識的多元性與價值真理的一元性_評價值性認識續(xù)論_第3頁
價值認識的多元性與價值真理的一元性_評價值性認識續(xù)論_第4頁
價值認識的多元性與價值真理的一元性_評價值性認識續(xù)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價值暫學研究價值認識的多元性與價值真理的一元性一一評價值性認識續(xù)論賴金良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拙作評價性認識簡論(載人文 雜志1985年第4期)發(fā)表以后,在學術 界引起了較大爭論。一些同志從否定價值 真理的多元性出發(fā),反過來否定價值認識

2、的多元性;另一些同志則從肯定價值認識 的多元性出發(fā),進而肯定價值真理的多元 性。這兩種觀點我都是不贊成的。我的基 本看法是,價值認識必定是多元的,而價 值真理則只能是一元的,價值認識是否具有多元性?換句話 說,主觀符合客觀的價值認識,是只能有 一種還是往往有好幾種?這是拙岀評價 性認識簡論所引起討論的第一個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說明一 下。我提出“價值認識具有多元性”這個 命題時,指的是兩種情況* 一是在價值關 系個別性層次上對價值的認識;二是在價 值關系特殊性層次上對價值的認識。同 時,我已明磽指出,在第三種情況下,即 在價值關系普遍性層次上對價值的認識, 是不具有多元性的。從目前

3、巳經(jīng)發(fā)表的文 章看,許多作者是否定“價值認識具有多 元性”的。他們認為,與事實認識一樣, 主觀符合客觀的價值認識只能有一種。我 是不同意這種看法的。所謂“價值認識”,是指對價值或價 值屬性的認識。因此,要判定價值認識是 否具有多元性,就須必弄清價值范疇的一 般本性或本質(zhì)規(guī)定。這是進一步討論、推 理或論證的邏輯出發(fā)點。在對價值范疇的理解上,目前學術界 分歧比較大。的確、價值問題不能離開主 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來討論,這一點是 大家所公認的。但是,如何從主體與客體 之間的關系來討論價值問題,大家的意見 就不一致了。例如,在某些作者看來,雖 然價值是在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中表現(xiàn)出來 的,但價值本身乃是客體

4、或客觀事物的屬 性在另一些作者看來,雖然價值不是客 體或客觀事物的屬性,但價值僅僅是由客 體或客觀事物的屬性決定的。上述兩種觀 點,彼此確有一些不同,但他們都是從客 體或客觀事物方面,來考察或理解價值范 疇的,價值構成中的主體規(guī)定或主體性因 素,完全在他們的視野之外。我以為這兩 種觀點在理論上都是錯溟的。從這種對價 值范疇的錯誤理解出發(fā),來否定價值認識 具有多元性,恐怕很難有多少說服力。實際上,無論是把價值理解為客體或 15 客觀事物的屬性,還是把價值理解為僅僅 由客體或客觀事物的屬性所決定,都只是 哲學史上部分I日唯物主義的觀點,而不是 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馬克思說:“一物的屬性不是由該物

5、同他物的關系產(chǎn)生,而只是在這種關系中 表現(xiàn)出來(資本論第1卷第72頁)。 這里指的是“物的屬性”。“價值這個普 遍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耍的外 界物的關系中產(chǎn)生的”。(馬克思恩格 斯全集第19卷第406頁)這里指的”是 “價值”。許多作者在理解“價值范疇 時,都引用過這兩段話,遺憾的是,他們 最后還是把“價值”理解“物的屬性” ! 這里,我以為冇兩點特別值得注童:第一、某一客觀事物的屬性產(chǎn)生和存 在于該事物本身,而價值則只能產(chǎn)生和存 在于客觀事物(“外界物”)與人類主體 (“人們”)的特定關系中。這可以看作 是“發(fā)生學”上的區(qū)別。第二、某一客觀事物的屬性可以通過 該物同他物的關系表現(xiàn)出來

6、,而價值則只 能通過某一客觀事物與人類主體的特定關 系表現(xiàn)出來。所謂“某物與他物的關系”, 無論怎樣理解,其含義比“某物與人類的 關系”要廣泛得多,或者說,事物屬性的 “表現(xiàn)”領域與價值的“表現(xiàn)”領域,是 并不相同的。這可以看作是“現(xiàn)象學”上 的區(qū)別??梢?,價值不是客體或客觀事物的屬 性。把價值等同于客體或客觀事物的屬性, 表面上頗似唯物主義,實質(zhì)上卻與唯心主 義殊途同歸。馬克思曾經(jīng)嘲諷地說過,人 們“賦予物以有用的性質(zhì),好象這種有用 性是物木身所固有的,雖然羊未必想到, 它的'有用'性之一,是可作人的食)。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6頁) 如果價值(如“有用性”)是客

7、體或“物 16 本身所固有的”屬性,那么,作為客觀東 物之一種的羊,便是帶著某種“有用性” 即“作人的食物”出現(xiàn)在生物史上的,這 就走向了諸如“老嵐創(chuàng)造出來供貓吃”之 類的泛神學目的論。那么,所謂“價值”到底是指什么 呢?這個問題確實很難用一句話來回答。 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價值只是在主體 與客體的特定關系中,才得以產(chǎn)生、存在 或表現(xiàn)出來的。離開了主體和客體之間的 特定關系,就無法對價值范疇作出科學的 規(guī)定。如果我們把客體或客觀事物本身所 具有的屬性稱為“性質(zhì)屬性。那么,價 值作為主體與客體間特定關系的產(chǎn)物可稱 之為“關系雇性” > 簡言之,價值屬性是 在主體與客體的特定相互關系(價值

8、關 系)中獲得的屬性。這樣,我們就有了關 于價值本性問題的定理I:價值是一個標志主體與客體之間特定關系(價值關系)屬性的范主休與客體之間的關系是多種多樣 的,價值關系只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只有 在主體與客體間存在價值關系的場合,才 談得上價值問題。因此,要考察“價值” 就必經(jīng)考察主休與客體間的“價值關系”?!耙晃锱c另一物的關系,是兩物之間的關 系,不能說它是屬于哪一物的?!保▎?余價值學說史第3卷第154頁)任何兩 個事物之間的關系,都是由處在相互關系 中的這兩個事物共同構成和共同決定的。“關系”范疇的這一普遍特征,對“價值 關系”也同樣適用。首先,價值關系的存 在是由主體與客體這兩個方面共同

9、構成 的,無論缺少哪一方,價值關系就不能存 在;其次,價值關系的變化是由主體與客 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體這兩方面共同決定的,其中任何一方的 變化,都必然會引起價值關系的變化。不 難看出,把價值理解為客體或客觀事物的 屬性,或者把價值理解為僅僅由客體或客 觀事物的屬性所決定,都是不科學的。價值作為主客體間價值關系的屬性, 它的存在或變化,歸根到底取決于構成價 值關系的兩個方面,亦即取決于主體和客 體的存在或變化。因此,所謂價值

10、,就不 單是構成價值關系的客體狀況的函項,而 且也是構成價值關系的主體狀況的函項; 或者說,構成價值關系的主體狀況和客體 狀況,是決定價值之有無或價值之大小的 兩個變屋。這樣,我們就有了關于價值本 性問題的定理I,價值是以主體狀況和客體狀況為“自變量”的二元函教(或函項)。記作 J = F ( Z, K), 其中J表示價值,Z表示主體, K表示客體,F(xiàn)表示J對于Z與 K存在著函數(shù)關系。這里得說明一下。本文把價值理解為 一種“關系屈性”(價值關系的屬性), 而學術界許多同志把價值理解為一種“關 系”(肯定否定關系或價值關系。到底 哪一種理解比較確切,可以進一步討論。但 是,無論把價值理解為“關系

11、屬性”,還 是把價值理解為“關系",上述定理I 和定理I都能夠成立并同樣適用。這 是理解各種價值現(xiàn)象的鑰匙,因而也是考 察各種價值認識的關鍵。我們分別從兩個 方面來討論。第一個方面,價值構成中的客體規(guī)定 以及價值認識中的客體尺度。根據(jù)定理I和定理I,當主 體相對不變(記作Z )時,價值的變化主 要取決于客體的變化,二元函數(shù)J = F< Z, K),可以簡化為一元函數(shù)J = F< k)來考察。于是,我們就得到了關于 價值認識的結論I:同一主體(Z )舊不同客(K,K2, ©:)之間,存在著不 同的價值(J n J2,J$) 因此,同一主體(Z )對于不同 客體(K

12、|, K2, *K3)的 價值認識,也是各不相的(R】, R“ Rs),而這些不同的價值認識,都是符合客觀價值的 (R將合J R2幷合J2, R佶合Js,>正象人們通常所說看到的那樣,同一 主體(如同一社會、同一階級或同一個 人)對于不同客體(如不同的事物或事 件)的價值認識,其認識結果是并不相同 的。價值認識中的這種客體尺度,根源于 價值構成中的客體規(guī)定。由于是同一主體 對不同客體的認識,不存在主體之間在認 識論意義上的分歧問題)認識結果的不 同,主要根源于外部客體的不同。第二方面:價值構成中的主體規(guī)定以 及價值認識中的主體尺度。根據(jù)定理門和定理I,當 客體相對不變(記作$)時,價值的

13、變化 主要取決于主體的變必二元函數(shù)J = F (Z, K),又可以簡化為一元函數(shù)J = F ( Z、來考察。于是,我們就得到了關 于價值認識的結論I,不同主體(Z“ Z2, za) 與同一農(nóng)保(之間,存在著 不同妁價值(j“J2, j嚴 )$因此,不同主體(Zi,17z.2,z,)對同一客體(JO 的價伉認識,也是各不相同的 (Rj, R2, R3) 0 而這些不同的價值認識,那是符合客 現(xiàn)價值的(R笛合J“ &符 合Jn Rs掙合J$)。這里所說的“不同客體”,按其歷時 性理解,適用于“不同時代的主體;按 其同時性理解,適用于“不同的階級”或 “不同的個人”,因此,結論I需要 從不同

14、的意義上去把握。首先,不同對代的主體與同一客觀事 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的價值,并導致不同 的價值認識。例如,同是煤炭,在原始農(nóng) 業(yè)社會,其價值還不如可供種植的肥土) 在近現(xiàn)代化工業(yè)社會,則成了 “黑色的金 子”。這就必然會導致價值認識的不同, 原始人認為“煤炭毫無用處”,而近現(xiàn)代 人則認為“煤炭用處極大”。其次,不同的階級與同一客觀事物之 間,存在首不同的價值,因而導致價值認 識的不同。例如,同是湖南農(nóng)民運動,對 于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具有“正價 值” > 對于地主階級卻具有“負價值”。 正是因為客觀上存在著不同的價值,主觀 上才形成了不同的價值認識:我們說湖南 農(nóng)民運動“好得很”,地主

15、階級說湖南農(nóng) 民運動“糟得很”。再次,不同的個人與同一客觀事物之 間,也存在著不同的價值,也導致不同的 價值認識。例如,同是紅樓夢中的林 黛玉,對于不同的讀者具有不同的審美的 價值,因此不同的讀者對她的審美評價, 就不可能一樣。所謂“有一個讀者就有一 千個林黛玉”(王朝聞語),正是價值判 斷個體差異的形象語言。總不能說只有一 種審美評價符合審美價值,其余九百九十 九種審美評價都是主觀臆造吧!的確,對同一事物的事實認識,也會有 認識結果的不同,但這些不同的認識結果, 一般都屬于對事物不同程度、不同方面或 不同層次的認識,因而彼此非但不矛盾, 而且是互相補充的,例如“光的粒子說” 與“光的波動說就

16、是如此。但是,在價值 認識的領域中,不同的認識結果一般不具 有互補性或替代性,相反,它們往往是互不 相容或截然對立的。世界上存在著許多各 不相同甚至互相排斥的價值判斷,但是, 人們卻很難用“奧卡姆剃刀”把它們剃掉 一些,因為這些各不相同甚至不相容的價 值認識,作為價值世界的矛盾在觀念形態(tài) 上的映現(xiàn),都是以現(xiàn)實生活中特定的價值 關系為客觀內(nèi)容的。只有當某一特定的價 值關系在現(xiàn)實中消失了,與之相應的價值 認識才會消失,但這是歷史本身的事情,不 是人們主觀上能做到的。由此可以看出,“價值認識具有多元性”這一結論(相當 于本文結論),是不能否定的。有的 作者只就我的結論提出批評,而撒開了我 所依據(jù)的前

17、提以及整個推理過程,即撒開 了“價值認識多元性”問題的真正要害;個 別作者甚至把我寫的“主客體間價值關系 具有多重結構”,說成是真理價值具有 "多重結構”。這樣的批評,很難令人信服。價值認識的多元性是否就是價值真理 的多元性?這是拙作評價性認識簡論 所引起討論第二個問題。它實際上蘊含著 兩個不同的問題,從“價值認識具有多元 性”能不能進一步推出“價值真理具有多 元性” ?價值真理到底是多元的還是一元 的?我們分別加以考察。第一個何題*從“價值認識的多元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18、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18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

19、erved http:/?wkinct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19性”能否推出“價值真理的多元性” ?請 讀者同志注意,被目前學術界廣泛批評的 所謂“價值真理多元論”,嚴格說來,純 屬虛構。因為沒有任何人提出過“價值真 理具有多元性”這個命題。據(jù)我所知,這 種虛構最初產(chǎn)生于粗心大意。有人把我文 章中寫的“價值認識具有多元性”,讀成 T “價值真理具有多元性”,以訛傳訛, 許多作者都以為找到了 “批評對象”并以 此為據(jù)發(fā)表了批“商

20、榷”文章。這種情 況,只要把那實澄清就行了,不必多管 它。需要搞清楚的是,既然認為“價值認 識具有多元性”,那么,從這里能不能進 一步推岀“價值真理也具有多元性”呢? 這確是值得研究的問題。所謂“價值認識具有多元性”,是指 “幾種不同的價值認識都是主觀符合客觀 (價值的。”于是,事情就要變得非常 復雜。例如,“凡是主觀符合客觀的認識 都是真理”,“幾種不同的價值認識都是 主觀符合客觀的認識”,所以,“幾種不 同的價值認識都是真理”。一不難看 出,這一推理在邏輯形式上是完全符合三 段論推理規(guī)則的,那么,“幾種不同的價 值認識都是真理”,不就是“真理多元 論”嗎?某些作者可能就是按照上述邏 輯,從

21、“價值認識的多元性”推出“價 值真理的多元性”,并進而若有其事地加 以批評的。我曾經(jīng)反復地思考過這個令人 困惑的問題,而且還在一次會議上講過: 如果人們固執(zhí)地堅持現(xiàn)有“真理”定義, 那確實是很容易從“價值認識的多元性” 推岀“價值真理的多元性”的。這一說法 表明了我對現(xiàn)有“真理”定義的不滿,亦 即現(xiàn)有“真理”定義不能簡單地搬用到價 值認識領域中來,但并不意味我主張“價 值真理多元論”,相反,我在文章中通過 把“社會歷史主義原則”引入價值認識領 域,對價值認識的真理性問題,做了一種 新的解決。實床上,我之所以再三強調(diào)” 社會歷史主義脈則”在認識論中的畫要地 位,正是為了從根本上堵住通向“價值嵐

22、理多元論”的道路。讀者可能會這樣提問:從“價值認識 多元論”推出“價值真湮多元論”,難道 不是合乎邏輯的嗎?是的,我也承認這種 推理“合乎邏輯”。但這個合乎邏輯的推 埋,是以“凡主觀符合客觀的認識都是真 理”作為大前克的。問題就岀在這個大前 提上。我的看法是:在事實認識的領域 中,只要“主觀符合客觀”就是真理,但 在價值認識的領域中,“主觀符合客觀” 都不一定是真理:換句話說,“主觀符合 客觀”只是價直真理賴以成立的必要條 件,而不是價值真理得以成立的充分條件 (參閱下文)??傊?,“凡主觀符合客觀 的認識都是真理”這一大前提不可靠,而 只要大前提是個假命題,那么,即使小前 提是個真命題,結論也

23、還是個假命題。因 此,從“價值認識具有多元性”,推不出 “價值真理具有多元性” »不能把“價值 認識多元論”(含真命題)與“價值真理 多元論”(含假命題等同起來。第二個問題:價值真理到底是多元的 還是一元的?讀者可能早巳看到過,在我 以往的文章中,“真理” 一詞具有兩種不 同的含義,一是僅僅按照現(xiàn)有“真理”定 義就能成立的所謂“真理”,二是按照現(xiàn) 有“真理”定義并且按照“社會歷史原 則”都能成立的真理,在前一種含義上使 用“真理” 一詞時,我統(tǒng)統(tǒng)打上了引號。 這種情況一方面是考慮到學術界的理解習 慣,因為在對現(xiàn)有“真理”定義作出“證 偽”之前,遇到“主觀符合客觀的價值認 識”,也只打

24、個引號留時稱之為“真理” 另一方面又清楚地表明,某些“主觀符合客觀的價值認識”,雖然按照現(xiàn)有“真 理”定義的要求,似乎還夠得上“真理” 的資格,但嚴格地用“社會歷史主義原則” 來衡量,它們就不是真理而是謬誤???見,價值真理并不是多元的而是一元的。在我看來,現(xiàn)有“真理”定義在價值認 識領域中需要進一步補充或校正,換句話 說,僅僅依據(jù)“主觀是否符合客觀”,是不能 判定價值認識是否貝有真理性的。大家都 知道,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是多層 次的,同一客體或客觀事物,既可以在個別 性層次上與個體主體發(fā)生價值關系,也可 以在特殊性層次上與群體主體發(fā)生價值關 系,還可以在普遍性層次上與社會歷史主 體發(fā)生

25、價值關系,而在價值關系的不同層 次上,便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價值。例如'同 一客觀事物,雖然對某一個體主體或某一 群體主體具有“正價值”,但對社會歷史主 體卻很可能只有“負價值”;反過來說也一 樣,對整個社會歷史主體具有“正價值”的 東西,對某一個休或某一階級也往往只具 有“負價值”。價值世界不同層次之間的 這種互相排斥和互相矛盾是客觀存在的, 于是,在價值認沢領域中,推行現(xiàn)有“真 理”定義就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礙或困難。在這個特殊的認識領中,所謂“主觀 符合客觀”,指的是“主觀的價值認識符 合客觀的價值關系或客觀的價值?!笨?是,至少在三個層次上有三種不同的價值 關系或價值,都是客觀存在著

26、的*因此,“主觀符合客觀”的價值認識,至少也必 然會有三種。它們是不是都算“真理" 呢?如果都是“真理”,那么,價值認識 問題就變成了一筆糊涂賬;如果都不是“真理”,那么,價值世界就變成了一個 不可認識的神秘王國;這兩種情況顯然都 不可能。剩下的就是第三種情況,即三種 “主觀符合客觀”的價值認識只有一種是 真理,那么,到底哪是一種呢?或者說, 究竟哪一種“符合客觀價值”的認識才算 得上真理呢?目前對“真理”的意義,恰 好回避了這個關鍵性的問題。實際上,在確定價值認識是否具有真 理性時,問題不僅僅在于認識“是否符合 客觀”,更重要的還在于認識“符合什么 樣的客觀”。在這里,如果僅僅局限

27、于主 觀與客觀之間的認識關系,是很難說明什 么問題的;價值認識的秘密根源于社會歷 史的秘密,重要的是把握客觀與客觀的關 系,亦即把握特定個體或特定階級的客觀 存在與整個社會歷史的客觀必然性之間的 關系。對價值之有無或價值之大小判定, 雖然在價值關系的個別性層次上,通常是 相對于個體主體而言的,在價值關系的特 殊性層次上,往往又是相對于群體主體(如 某一階級)而言的,但是,正象任何個體 主體或群體主體的存在,最終都融合在社 會歷史過程中一樣,任何個別性層次上或 特殊性層次上的價值,最終都必須經(jīng)受社 會歷史尺度的衡量。“價值”范疇按其本 質(zhì)來說,首先是一個社會歷史范疇。某一 客觀事物或弔件,到底有

28、沒有價值,既不 能單從它與個體主體之間的價值關系去 判定,也不能單從它與特定階級之間的價 值關系去判定,歸根到底應從它與整個社 會之間的的價值關系來判定,亦即看它是 否直接或間接地有益于整個人類社會的生 存和發(fā)展。這是價值認識領域中的最后尺 度,也是價值真理得以成立的最高標準。只有根據(jù)社會歷史尺度和標準,才能 真正解決價值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問 題。例如,“湖南農(nóng)民運動好得很”這一價 值認識,是符合“湖南農(nóng)民運動”與廣大勞 動人民之間的客觀價值關系或價值的,同 樣P “湖南農(nóng)民運動精得很”這一價值的認 (下轉(zhuǎn)第10頁)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

29、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20 7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kinct了改革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種種問題和矛盾復雜紛呈的局面?!壁w紫陽同志的這一論述深 刻揭示了立新破

30、舊是1個充滿著矛盾斗爭的曲折發(fā)展過程。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對改 革中新舊體制轉(zhuǎn)換過程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要有足夠的認識,對改革中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何題 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另一方面,要在各項改革的實際工作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精 心指導,周密計劃,全力以赴,謹慎從事,認真試點,提髙預見性,力求減少失誤,及時 發(fā)現(xiàn)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邊實踐邊總結經(jīng)驗邊前進,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不斷發(fā)展和 完善新體制。第三,破和立必須緊密相結合,破必須服從立。鄧小平同志在談到破和立的關系的時 候指出,“要有破有立”。(鄧小平文選第117頁胡加邦同志結合經(jīng)濟體制改革進 一步指出,“破舊制和立新制緊密結合,絕不允許只'破'不'立','破了再說”。 (引自扛旗1985年第三期8如何把部門工作做得更好些)這說明破與立是一個統(tǒng) 一的過程。對于客觀的發(fā)展過程來說,立新的過程同時也就是破I日的過程,二者是緊密聯(lián) 系的,但是立新破舊是一個矛盾斗爭的曲折發(fā)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不是任何破都能產(chǎn) 生立的結果,只有按照客觀進程本身的規(guī)律,不斷積累新因素,并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 實現(xiàn)立新破舊。如果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違反客觀規(guī)律講破舊,必然會出現(xiàn),或者是舊的破 不了,新的立不起,結果依然照舊,或者是人為的破了舊的,新的立不起來,結果造成事 物發(fā)展的中斷,達不到棄I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