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潤滑油指標_第1頁
常用潤滑油指標_第2頁
常用潤滑油指標_第3頁
常用潤滑油指標_第4頁
常用潤滑油指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常用潤滑油指標:水分 純度 粘度 閃點 破乳化時間等。黏度是指流體(含氣體及液體)在流動時它內(nèi)部的摩擦力,即流滯阻力(1)粘度 Viscosity潤滑油的粘度可定性地定義為它的流動阻力,它是潤滑油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潤滑油粘 度的大小不僅直接影響摩擦副的運動阻力,而且對潤滑油膜的形成及承載能力有決定性作用。 這是流體潤滑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1)動力粘度長、寬、高各為lm的液體,上、下平面發(fā)生lm/s相對滑動速度需要的切向力為IN時, 該液體的動力粘度為IN?s/或IPa?s (帕?秒)。P0?s是國際單位制(SI)的粘度單位2)運動粘度工程中常用動力粘度可與同溫度下該液體密度p的比值表示粘度,稱

2、為運動粘度u ,對于 礦物油,密度p =850900kg/。在C.G.S制中運動粘度的單位是 St(斯)。原國標GB443 一 64曾規(guī)定潤滑油是按或50C或I0O C時運動粘度中心值劃分牌號。新 國標GB443 一 84規(guī)定采用潤滑油在40C時的運動粘度中心值作為潤滑油的新牌號。潤滑油 實際運動粘度應在中心粘度值的土 10%偏差以內(nèi)。常用全損耗系統(tǒng)用油(機械油)的新、舊牌號 對照見下表。全損耗系統(tǒng)用油的新、舊牌號及粘度系數(shù)范圍對照表名稱 牌號運動粘度范圍()新 舊 新 舊 40C 50 C全損耗系統(tǒng)用油機械油 L-AN5L-AN7L-AN10L-AN15L-AN22L-AN32L-AN46L

3、-AN68L-AN100L-AN1504 號6號7號10號-2030406090 號4.145.066.12 7.489.00 11.013.5 16.519.8 24.228.8 35.241.4 50.661.2 74.890.0 110135 1653.323.994.76 5.726.78 8.149.80 11.813.9 16.619.4 23.327.0 32.538.7 46.655.3 66.680.6 97.1注:L-AN220、L-AN320、L-AN460、L-AN680、L-AN1000、L-AN1500 未歹0入。(2)潤滑性(油性)潤滑性是指潤滑油中極性分子與金屆

4、表面吸附形成一層邊界油膜,以減小摩擦和磨損的 性能。潤滑性愈好,油膜與金屆表面的吸附能力愈強。對于那些低速、重載或潤滑不充分的 場合,潤滑性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3)極壓性極壓性能是潤滑油中加入含硫、氯、磷的有機極性化合物后,油中極性分子在金屆表面 生成抗磨、耐高壓的化學反應邊界膜的性能。它在重載、高速、高溫條件下,可改善邊界潤 滑性能。閃點 Flash Point當油在標準儀器中加熱所蒸發(fā)出的油氣,一遇火焰即能發(fā)出閃光時的最低溫度,稱為油 的閃點。這是衡量油的易燃性的一種尺度。對于高溫下工作的機器,這是潤滑油的一個十分 重要的指標。通常應使工作溫度比油的閃點低 3040 Co凝點這是指潤滑油

5、在規(guī)定條件下,不能再自由流動時所達到的最高溫度。它是潤滑油在低溫 下工作的一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到機器在低溫下的起動性能和磨損情況。(6)氧化穩(wěn)定性中國石化總公司從90年代起按照國際上通用的中性油分類方法,并根據(jù)國內(nèi)原油性質(zhì)和粘度指數(shù),把中性油分為五大類:1. UHVI (超高粘度指數(shù),粘度指數(shù) 140)、2. VHVI (很高粘度指數(shù),粘度指數(shù)120)、3. HVI (高粘度指數(shù),粘度指數(shù)80)、4. MVI (中粘度指數(shù),粘度指數(shù) 40-80)5. LVI (低粘度指數(shù),粘度指 40)。另外,根據(jù)大跨度多級內(nèi)燃機油、液力傳動油、高性能極壓工業(yè)齒輪油等高檔油品對中 性油的性質(zhì)要求,乂訂出了

6、HVIS和MVIS兩類深度精制的中性油標準,以及HVIW和MVIW 兩類深度脫蠟的中性油標準。這些中性油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蒸發(fā)損失和傾點等指標 均較前面幾種中性油規(guī)定了更高的要求。HVI高粘度指數(shù)中性油,規(guī)定粘度指數(shù)不小于95。用于配制粘溫性能要求較高的潤滑油。粘度牌號為 HVI-75、HVI-100、HVI-150、HVI-200、HVI-350、HVI-400、HVI-500 以及 HIV-650 和兩個 HVI-120BS、HVI-150BS 光亮油。MVI為中粘度指數(shù)中性油。粘度指數(shù)不小于60。適用于配制粘溫性能要求不高的潤滑油。粘度牌號為:MVI-60、MVI-75、MVI-1

7、00、MVI-150、MVI-250、MVI-500、MVI-600、MVI-750、 MVI-900 以及 MVI-90BS、MVI125/140BS 和 MVI-200/220BS 三個光亮油。LVI為低粘度指數(shù)中性油。未規(guī)定最低粘度指數(shù)。適用丁配制變壓器油、冷凍機油等低 凝點潤滑油。粘度牌號為:LVI-60、LVI-75、LVI-100、LVI-150、LVI-300、LVI-500、LVI-900、 LVI-1200 以及 LVI-90BS、LVI-230/250BS 兩個光亮油。HVIS高粘度指數(shù)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數(shù)大丁 95外,還有較優(yōu)良的氧化安定性、 抗乳化性和一定的蒸發(fā)損

8、失指標。適用丁調(diào)配高檔汽輪機油、極壓工業(yè)齒輪油。其粘度牌號 對應丁 HVI中性油。HVIW為高粘度指數(shù)、低凝點和低揮發(fā)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數(shù)大丁95外,還規(guī)定了較低凝點、較低的蒸發(fā)損失和具有良好的氧化安定性。適用丁調(diào)配高檔內(nèi)燃機油、低溫液壓油、 液力傳動液等。其粘度牌號對應丁 HVI中性油。MVIS為中粘度指數(shù)深度精制中性油,除粘度指數(shù)不小丁60外,還有較好的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性。適用丁調(diào)配汽輪機油等。其粘度牌號對應丁MVI中性油。MVIW為中粘度指數(shù)低凝點低揮發(fā)性中性油,除粘度指數(shù)不小丁 60外,還有較好的氧化安定性、抗乳化性和蒸發(fā)損失。適用丁調(diào)配內(nèi)燃機油、低溫液壓油等。潤滑:是在相對 運動的

9、兩個接觸表面之間加入潤滑劑、從而使兩磨擦面之間形成潤滑膜,將 直接接觸的表面分隔開來,變干磨擦為潤滑劑分子間的內(nèi)磨擦,達到減少磨擦,降低磨損, 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目的,即謂之潤滑。潤滑油(lubricating oil):是指不揮發(fā)的油狀潤滑劑。按其來源分動、植物油,石油潤滑油和合 成潤滑油三大類。石油潤滑油的用量占總用量97%以上,因此潤滑油常指石油潤滑油。主要用于減少運動部件表面間的摩擦,同時對機器設備具有冷卻、密封、防腐、防銹、絕緣、功 率傳送、活洗雜質(zhì)等作用。主要以來自原油蒸僻裝置的潤滑油僻分和渣油帽分為原料,通過 溶劑脫瀝宵、溶劑脫蠟、溶劑精制、加氫精制或酸堿精制、白土精制等工藝

10、,除去或降低形 成游離碳的物質(zhì)、低粘度指數(shù)的物質(zhì)、氧化安定性差的物質(zhì)、石蠟以及影響成品油顏色的化 學物質(zhì)等組分,得到合格的潤滑油基礎油,經(jīng)過調(diào)合并加入添加劑后即成為潤滑油產(chǎn)品。潤 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潤滑性,它們與潤滑油僻分的組成密切相關(guān)。粘度 是反映潤滑油流動性的重要質(zhì)量指標。不同的使用條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重負荷和低速 度的機械要選用高粘度潤滑油。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環(huán)境中,由丁溫度、空氣中氧以 及金屆催化作用所表現(xiàn)的抗氧化能力。油品氧化后,根據(jù)使用條件會生成細小的瀝宵質(zhì)為主 的碳狀物質(zhì),呈粘滯的漆狀物質(zhì)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質(zhì),從而降低或喪失其使用性能。潤滑性表示潤

11、滑油的減磨性能。一、潤滑油作用潤滑油是用在各種類型機械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潤滑劑,主要起潤滑、冷卻、防銹、活潔、密封和緩沖等作用。潤滑油占全部潤滑材料的85%,種類牌號繁多,現(xiàn)在世界年用量約3800萬噸。對潤滑油總的要求是:(1) 減摩抗磨,降低摩擦阻力以節(jié)約能源,減少磨損以延長機械壽命,提高經(jīng)濟效益;(2) 冷卻,要求隨時將摩擦熱排出機外;(3) 密封,要求防泄漏、防塵、防申氣;(4) 抗腐蝕防銹,要求保護摩擦表面不受油變質(zhì)或外來侵蝕;(5) 活凈沖洗,要求把摩擦面積垢活洗排除;(6) 應力分散緩沖,分散負荷和緩和沖擊及減震;(7) 動能傳遞,液壓系統(tǒng)和遙控馬達及摩擦無級變速

12、等。二、潤滑油組成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A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 本性質(zhì),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 要組成部分。1、潤滑油基礎油潤滑油基礎油主要分礦物基礎油及合成基礎油兩大類。礦物基礎油應用廣泛,用量很大(約 95%以上),但有些應用場合則必須使用合成基礎油調(diào)配的產(chǎn)品,因而使合成基礎油得到迅速 發(fā)展。礦油基礎油由原油提煉而成。潤滑油基礎油主要生產(chǎn)過程有:常減壓蒸僻、溶劑脫瀝宵、溶 劑精制、溶劑脫蠟、白土或加氫補充精制。1995年修訂了我國現(xiàn)行的潤滑油基礎油標準,主要修改了分類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兩類專用基

13、礎油標準。礦物型潤 滑油的生產(chǎn),最重要的是選用最佳的原油。礦物基礎油的化學成分包括高沸點、高分子量輕類和非輕類混合物。其組成一般為烷輕(直鏈、支鏈、多支鏈)、環(huán)烷輕(單環(huán)、雙環(huán)、多環(huán))、芳輕(單環(huán)芳輕、多環(huán)芳輕)、環(huán)烷基芳 輕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機化合物和膠質(zhì)、瀝宵質(zhì)等非輕類化合物。2、添加劑添加劑是近代高級潤滑油的精髓,正確選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學性質(zhì),對潤滑油賦 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強其原來具有的某種性能,滿足更高的要求。根據(jù)潤滑油要求的質(zhì)量 和性能,對添加劑精心選擇,仔細平衡,進行合理調(diào)配,是保證潤滑油質(zhì)量的關(guān)鍵。一般常 用的添加劑有:粘度指數(shù)改進劑,傾點下降劑,抗氧化劑,活凈分

14、散劑,摩擦緩和劑,油性 劑,極壓劑,抗泡沫劑,金屆鈍化劑,乳化劑,防腐蝕劑,防銹劑,破乳化劑。三、潤滑油脂的基本性能潤滑油是一種技術(shù)密集型產(chǎn)品,是復雜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乂是復雜 的物理或化學變化過程的綜合效應。潤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 模擬臺架試驗。一般理化性能每一類潤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該產(chǎn)品的內(nèi)在質(zhì)量。對潤滑油來說,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1) 外觀(色度)油品的顏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穩(wěn)定性。對丁基礎油來說,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 輕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脫除的越干凈,顏色也就越淺。但是,即使精制的條件相同,不同油源 和基屆的原

15、油所生產(chǎn)的基礎油,其顏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對丁新的成品潤滑油,由丁添加劑的使用,顏色作為判斷基礎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標已失去 了它原來的意義。(2) 密度密度是潤滑油最簡單、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標。潤滑油的密度隨其組成中含碳、氧、硫的數(shù) 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樣粘度或同樣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情況下,含芳輕多的,含膠質(zhì)和瀝 宵質(zhì)多的潤滑油密度最大,含環(huán)烷輕多的居中,含烷輕多的最校(3) 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內(nèi)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動性的一項指標。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劑的 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強度越高,流動性越差。(4) 粘度指數(shù)粘度指數(shù)表小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程度。 粘度指數(shù)越局,表小油品粘度

16、受溫度的影響越小, 其粘溫性能越好,反之越差。(5) 閃點閃點是表示油品蒸發(fā)性的一項指標。油品的僻分越輕,蒸發(fā)性越大,其閃點也越低。反之, 油品的僻分越重,蒸發(fā)性越小,其閃點也越高。同時,閃點乂是表示石油產(chǎn)品著火危險性的指標。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jù)閃點劃分的,閃點在 45C以下為易燃品,45C以上為可燃品, 在油品的儲運過程中嚴禁將油品加熱到它的閃點溫度。在粘度相同的情況下,閃點越高越好。因此,用戶在選用潤滑油時應根據(jù)使用溫度和潤滑油的工作條件進行選擇。一般認為,閃點 比使用溫度高2030 C,即可安全使用。(6) 凝點和傾點凝點是指在規(guī)定的冷卻條件下油品停止流動的最高溫度。油品的凝固和純化合物

17、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油品并沒有明確的凝固溫度,所謂”凝固”只是作為整體來看失去了流動性,并不是所有的 組分都變成了固體。潤滑油的凝點是表示潤滑油低溫流動性的一個重要質(zhì)量指標。對于生產(chǎn)、運輸和使用都有重 要意義。凝點高的潤滑油不能在低溫下使用。相反,在氣溫較高的地區(qū)則沒有必要使用凝點 低的潤滑油。因為潤滑油的凝點越低,其生產(chǎn)成本越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一般說來,潤 滑油的凝點應比使用環(huán)境的最低溫度低 5-7 C。但是特別還要提及的是,在選用低溫的潤滑 油時,應結(jié)合油品的凝點、低溫粘度及粘溫特性全面考慮。因為低凝點的油品,其低溫粘度 和粘溫特性亦有可能不符合要求。凝點和傾點都是油品低溫流動性的指標

18、,兩者無原則的差別,只是測定方法稍有不同。同一油品的凝點和傾點并不完全相等,一般傾點都高于凝點23C,但也有例外。(7) 酸值、堿值和中和值酸值是表示潤滑油中含有酸性物質(zhì)的指標,單位是 mgKOH/g。酸值分強酸值和弱酸值兩種, 兩者合并即為總酸值(簡稱 TAN)。我們通常所說的”酸值”,實際上是指”總酸值(TAN)"。 堿值是表示潤滑油中堿性物質(zhì)含量的指標,單位是 mgKOH/g。堿值亦分強堿值和弱堿值兩種,兩者合并即為總堿值(簡稱TBN)。我們通常所說的”堿值”實際上是指”總堿值(TBN )"。中和值實際上包括了總酸值和總堿值。但是,除了另有注明,一般所說的”中和值&q

19、uot;,實際上僅是指”總酸值”,其單位也是mgKOH/g。(8) 水分水分是指潤滑油中含水量的白分數(shù),通常是重量白分數(shù)。潤滑油中水分的存在,會破壞潤滑 油形成的油膜,使?jié)櫥Ч儾?,加速有機酸對金屆的腐蝕作用,銹蝕設備,使油品容易產(chǎn) 生沉渣??傊?,潤滑油中水分越少越好。(9) 機械雜質(zhì)機械雜質(zhì)是指存在于潤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劑的沉淀物或膠狀懸浮物。這些雜 質(zhì)大部分是砂石和鐵屑之類,以及由添加劑帶來的一些難溶于溶劑的有機金屆鹽。通常,潤 滑油基礎油的機械雜質(zhì)都控制在 0.005%以下(機雜在0.005%以下被認為是無)。(10) 灰分和硫酸灰分灰分是指在規(guī)定條件下,灼燒后剩下的不燃燒

20、物質(zhì)。灰分的組成一般認為是一些金屆元素及 其鹽類?;曳謱Σ煌挠推肪哂胁煌母拍?,對基礎油或不加添加劑的油品來說,灰分可用 于判斷油品的精制深度。對于加有金屆鹽類添加劑的油品(新油),灰分就成為定量控制添加 劑加入量的手段。國外采用硫酸灰分代替灰分。其方法是:在油樣燃燒后灼燒灰化之前加入 少量濃硫酸,使添加劑的金屆元素轉(zhuǎn)化為硫酸鹽。(11) 殘?zhí)坑推吩谝?guī)定的實驗條件下,受熱蒸發(fā)和燃燒后形成的焦黑色殘留物稱為殘?zhí)?。殘?zhí)渴菨櫥突A油的重要質(zhì)量指標,是為判斷潤滑油的性質(zhì)和精制深度而規(guī)定的項目。 潤滑油基礎油中, 殘?zhí)康亩嗌?,不僅與其化學組成有關(guān),而且也與油品的精制深度有關(guān),潤滑油中形成殘?zhí)康?主要

21、物質(zhì)是:油中的膠質(zhì)、瀝宵質(zhì)及多環(huán)芳輕。這些物質(zhì)在空氣不足的條件下,受強熱分解、 縮合而形成殘?zhí)?。油品的精制深度越深,其殘?zhí)恐翟叫R话阒v,空白基礎油的殘?zhí)恐翟叫≡胶谩,F(xiàn)在,許多油品都含有金屆、硫、磷、氮元素的添加劑,它們的殘?zhí)恐岛芨?,因此含添加?油的殘?zhí)恳咽執(zhí)繙y定的本來意義。機械雜質(zhì)、水分、灰分和殘?zhí)慷际欠从秤推芳儩嵭缘?質(zhì)量指標,反映了潤滑基礎油精制的程度。特殊理化性能除了上述一般理化性能之外,每一種潤滑油品還應具有表征其使用特性的特殊理化性質(zhì)。越 是質(zhì)量要求高,或是專用性強的油品,其特殊理化性能就越突出。反映這些特殊理化性能的 試驗方法簡要介紹如下(1) 氧化安定性氧化安定性說明潤滑油

22、的抗老化性能,一些使用壽命較長的工業(yè)潤滑油都有此項指標要求, 因而成為這些種類油品要求的一個特殊性能。測定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方法很多,基本上都是 一定量的油品在有空氣(或氧氣)及金屆催化劑的存在下,在一定溫度下氧化一定時間,然 后測定油品的酸值、粘度變化及沉淀物的生成情況。一切潤滑油都依其化學組成和所處外界 條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動氧化傾向。隨使用過程而發(fā)生氧化作用,因而逐漸生成一些 醛、酮、酸類和膠質(zhì)、瀝宵質(zhì)等物質(zhì),氧化安定性則是抑制上述不利于油品使用的物質(zhì)生成 的性能。(2) 熱安定性熱安定性表示油品的耐高溫能力,也就是潤滑油對熱分解的抵抗能力,即熱分解溫度。一些 高質(zhì)量的抗磨液壓油、壓

23、縮機油等都提出了熱安定性的要求。油品的熱安定性主要取決于基 礎油的組成,很多分解溫度較低的添加劑往往對油品安定性有不利影響;抗氧劑也不能明顯 地改善油品的熱安定性。(3) 油性和極壓性油性是潤滑油中的極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屆表面上形成堅固的理化吸附膜,從而起到耐高負荷 和抗摩擦磨損的作用,而極壓性則是潤滑油的極性物在摩擦部位金屆表面上,受高溫、高負 荷發(fā)生摩擦化學作用分解,并和表面金屆發(fā)生摩擦化學反應,形成低熔點的軟質(zhì)(或稱具可 塑性的)極壓膜,從而起到耐沖擊、耐高負荷高溫的潤滑作用。(4) 腐蝕和銹蝕由于油品的氧化或添加劑的作用,常常會造成鋼和其它有色金屆的腐蝕。腐蝕試驗一般是將 紫銅條放入油中

24、,在100C下放置3小時,然后觀察銅的變化;而銹蝕試驗則是在水和水汽 作用下,鋼表面會產(chǎn)生銹蝕,測定防銹性是將 30ml蒸僻水或人工海水加入到300ml試油中, 再將鋼棒放置其內(nèi),在54C下攪拌24小時,然后觀察鋼棒有無銹蝕。油品應該具有抗金屆 腐蝕和防銹蝕作用,在工業(yè)潤滑油標準中,這兩個項目通常都是必測項目。(5) 抗泡性潤滑油在運轉(zhuǎn)過程中,由于有空氣存在,常會產(chǎn)生泡沫,尤其是當油品中含有具有表面活性 的添加劑時,則更容易產(chǎn)生泡沫,而且泡沫還不易消失。潤滑油使用中產(chǎn)生泡沫會使油膜破 壞,使摩擦面發(fā)生燒結(jié)或增加磨損,并促進潤滑油氧化變質(zhì),還會使?jié)櫥到y(tǒng)氣阻,影響潤 滑油循環(huán)。因此抗泡性是潤滑油

25、等的重要質(zhì)量指標。(6) 水解安定性水解安定性表征油品在水和金屆(主要是銅)作用下的穩(wěn)定性,當油品酸值較高,或含有遇 水易分解成酸性物質(zhì)的添加劑時,常會使此項指標不合格。它的測定方法是將試油加入一定 量的水之后,在銅片和一定溫度下混合攪動一定時間,然后測水層酸值和銅片的失重。(7) 抗乳化性工業(yè)潤滑油在使用中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混入一些冷卻水,如果潤滑油的抗乳化性不好,它將 與混入的水形成乳化液,使水不易從循環(huán)油箱的底部放出,從而可能造成潤滑不良。因此抗 乳化性是工業(yè)潤滑油的一項很重要的理化性能。一般油品是將40ml試油與40ml蒸僻水在一 定溫度下劇烈攪拌一定時間,然后觀察油層-水層-乳化層分離成40-37-3ml的時間;工業(yè)齒輪 油是將試油與水混合,在一定溫度和 6000轉(zhuǎn)/分下攪拌5分鐘,放置5小時,再測油、水、 乳化層的毫升數(shù)。> (8)空氣釋放值液壓油標準中有此要求,因為在液壓系統(tǒng)中,如果溶于油品中的空氣不能及時釋放出來,那 么它將影響液壓傳遞的精確性和靈敏性,嚴重時就不能滿足液壓系統(tǒng)的使用要求。測定此性 能的方法與抗泡性類似,不過它是測定溶于油品內(nèi)部的空氣(霧沫)釋放出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