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學少學時第三版張南主編課后練習答案第一章(末)_第1頁
電工學少學時第三版張南主編課后練習答案第一章(末)_第2頁
電工學少學時第三版張南主編課后練習答案第一章(末)_第3頁
電工學少學時第三版張南主編課后練習答案第一章(末)_第4頁
電工學少學時第三版張南主編課后練習答案第一章(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上篇: 電工技術(shù)第一章: 電路分析基礎(chǔ)1.1: 電路的基本概念、定律、分析方法1.1.1:基本要求(1) 正確理解電壓、電流正方向的意義。(2) 在正確理解電位意義的基礎(chǔ)上,求解電路各點電位。(3) 加強電壓源的概念,建立電流源的概念。(4) 了解電路有載工作、開路與短路的狀態(tài),強化額定值概念。(5) 熟悉電路基本定律并能正確應(yīng)用之。(6) 學會分析、計算電路的基本方法1.1.2: 基本內(nèi)容1.1.2.1基本概念1 電壓、電流的正方向在分析計算電路之前,首先在電路圖上標注各元件的未知電流和電壓的正方向(這些假設(shè)的方向,又名參考方向),如圖1-1-1所示。圖1-1-1根據(jù)這些正方向,應(yīng)用電路的定

2、理、定律列寫方程(方程組),求解后若為正值,說明假設(shè)的方向與實際的方向相同;求解后若為負值,說明假設(shè)的方向與實際方向相反。對于電路中的某個(些)已知的方向,有兩種可能,其一是實際的方向,其二也是正方向,這要看題目本身的說明。2 電路中的電位計算求解電路某點的電位,必須首先確定參考點,令該點電位為零,記為“”, 電路其余各點與之比較,高者為正(電位),低者為負(電位),如圖1-1-2所示:圖 1-1-2設(shè)C為參考點,則:c點的電位: VC=0(V)a點的電位: Va= +6 (V)b點的電位: Vb =-9 (V)ab兩點間的電壓:Uab = Va - Vb = (+6)-(-9) =15(V)

3、注·電位具有單值性(參考點一旦設(shè)定,某點的電位是唯一的)。·電位具有相對性(參考點選擇不同,某點的電位也不同)。·任意兩點間的電位差叫電壓,例如Uab = Va - Vb,顯然電壓具有單值性和絕對性(與參考點選擇無關(guān))1.1.2.2基本定律1 歐姆定律(1)一段無源支路(元件)的歐姆定律。在圖1-1-3中,Uab= R·I(取關(guān)聯(lián)正方向)。(2)一段有源支路(元件)的歐姆定律,實際上是電壓降準則,如圖1-1-4所示。 圖1-1-3 圖1-1-4 總電壓降等于各分段電壓降的代數(shù)和。 標出各分段電壓降的正方向。·電源電壓降方向從正極指向負極(U1、

4、U2)。·電阻電壓降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同(U3)。與總方向一致的分電壓降取“+”號,不一致的取“-”號。在圖1-1-4中,Uad= Uab + Ubc + Ucd =3+(-RI)+(-6)=(-IR-3)V2克希荷夫定律:(1) 克希荷夫電流定律(KCL) 內(nèi)容:任一時刻、任一結(jié)點,流入電流之和等于流出電流之和。記為 I入=I出上式移項:I入-I出=0,記為I=0,就是說:任一時刻,流入任一結(jié)點的電流的代數(shù)和等于零,(流入為正,流出為負),這是KCL的另一種表達形式。 實質(zhì):KCL反映了電流連續(xù)性原理,即結(jié)點上不能積累電荷。 注:KCL還適用廣義結(jié)點。(2) 克希荷夫電壓定律(KVL

5、) 內(nèi)容:任一時刻,沿任一回路繞行一周,電壓降的代數(shù)和等于零,記為U=0 ·回路的繞行方向可以任意假設(shè),假設(shè)后的方向就是總電壓降的方向,定出各分段電壓降的方向后,即可列回路電壓方程。·U=RI或電位升=電位降 ,是KVL的另外表達式。 實質(zhì):KVL反映了電位單值性原理,即在閉合回路中,電位上升之和必然等于電位下降之和。注:KVL還適用于開口電路(虛擬回路)。在圖1-1-5中,選定繞行方向,根據(jù)U=0, Uab+(-U1)+(-RI)=0,移項處理得Uab=U1+RI,這與電壓降準則列寫的方程是一致的。 圖1-1-5 1.1.2.3 基本方法1.支路電流法以支路電流為未知量,

6、應(yīng)用KCL、KVL列寫電路方程組,聯(lián)立求解,可得各支路電流。解題步驟如下:(1) 在電路圖上標注未知電流和電壓的正方向,并設(shè)支路電流為未知數(shù),顯然未知數(shù)個數(shù)就是方程的個數(shù)。(2) 若電路結(jié)點為n,應(yīng)用KCL列寫(n-1)個獨立的電流方程。(3) 若支路數(shù)為b,應(yīng)用KVL列寫b-(n-1)個獨立的電壓方程。 2結(jié)點電壓法書本中沒有講到結(jié)點電壓法,但對于兩個結(jié)點的電路,先求兩結(jié)點間電壓,再求支路電流,有時很方便,為此,介紹一下該方法。在圖1-1-6中,a、b為兩結(jié)點,結(jié)點間電壓Uab的正方向及各支路電流的正方向如圖1-1-6中所標注。圖1-1-6由a點的KCL知: (1)根據(jù)電壓降準則,列寫相關(guān)支

7、路的電壓方程如下: (2) : (3): (4)(2)、(3)、(4)代入(1)式得:(5)(5) 式化簡整理得:(6)已知數(shù)據(jù)代入(6)式,求出Uab值。注:使獨立結(jié)點a的電位升高的電壓源取正號,反之為負號;使結(jié)點a的電位升高的電流源取正號,反之為負號。直接運用公式,無須推導。Uab求出后,代入(2)、(3)、(4)式,I1、I2、I3便知。3.疊加原理(法)在多個電源(至少兩個)作用的線性電路中,任一元件(支路)的電流(或電壓),是由各個源單獨作用時所產(chǎn)生的電流(或電壓)的代數(shù)和。注: 單獨作用是指一個源作用時,其余的電源使之為零,又各除源,除源準則是:電壓源視為短接,電流源視為開路。 與

8、電壓源串接的電阻以及與電流源并接的電阻都視為內(nèi)阻,必須保留。解題步驟如下(三步法):(1) 在電路圖上標出待求電流(電壓)的正方向(已知不變)。(2) 畫出每個源單獨作用的分圖,在分圖上求解待求電流(電壓)分量的大小并標出實際方向。(3) 求疊加后的總電流(電壓);與總電流(電壓)正方向相同的分量取正號,反之為負號。注:疊加原理只適用于求線性電路的電流或電壓,而不能用于非線性電路中,更不能對功率進行疊加。4電源變換法(1)實際的電壓源是由理想的電壓源與內(nèi)阻R0串聯(lián)組成,實際的電流源是由理想的電流源與內(nèi)阻Ri并接組成,見圖1-1-7。在保證電源外特性一致的條件下,兩者可以進行等效互換,互換條件:

9、注:電流源的方向與電壓源電位升的方向一致。理想的電壓源(R0=0)與理想的電流源(Ri=)之間不能轉(zhuǎn)換。等效變換是對外電路等效,對電源內(nèi)部并不等效。 圖1-1-7(2)關(guān)于化簡準則: 與理想電壓源串聯(lián)的以及與理想電流源并聯(lián)的所有電阻均可看作是電源的內(nèi)阻。 多條有源支路并聯(lián)時,可將其都變?yōu)榈刃щ娏髟?,然后可以合并。而多條有源支路串聯(lián)時,可將其都變?yōu)榈刃щ妷涸?,然后可以合并?和理想電壓源并聯(lián)的電阻,不影響電壓源的端電壓,對外而言,是多余的元件,故可開路;和理想電流源串聯(lián)的電阻,不影響電流源輸出電流,對外而言,也是多余的元件,故可短接。 理想電壓源與理想電流源并聯(lián)時,對外而言,電壓源起作用;理想電

10、流源與理想電壓源串聯(lián)時,對外而言,電流源起作用(可用疊加原理證明,作為推論直接使用。5 等效電源法在復雜電路中,欲求一條支路的電流,可將其余部分看作一個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利用戴維南定理將此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等效(化簡)為一個實際的電壓源模型,問題的處理就大大簡化。等效電源法(戴維南定理法)解題步驟如下:(1) 將待求支路從電路中除掉,產(chǎn)生a、b兩點,余者為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2) 求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的開路電壓Uab(標定Uab正方向);求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所有電源取零 (除源)后的入端等效電阻Rab。根據(jù)Uab=US,Rab=R0畫出電壓源模型。(3) 在電壓源模型上,接進待求支路(元件),應(yīng)用歐姆定律,求取待求電流

11、。注: 待求支路可以是一條支路,也可以是一個元件(電阻或電源)。若Uab為負值,則US極性相反。1.1.3 重點與難點上述概念定律及方法不但適用于直流電路的分析與計算,同樣適用于交流電路、電子電路的分析與計算。1.1.3.1重點(1) 內(nèi)容部份 兩個參考(參考點,參考方向)。兩個定律(歐姆定律,克?;舴蚨桑?。 四個準則電壓降準則,除源準則,電源負載判別準則(見例題1-6),化簡準則。 四種方法支路電流法,電源互換法,疊加原理法,等效電源法,(結(jié)點電壓法除外)。 電位的計算(參考點畫出,參考點未畫出兩種情況)。(2) 解題思路 兩個不能忘:已知條件不能忘,兩個基本定律不能忘。 能化簡先化簡,化

12、簡后確定最佳求解方法(宏觀)。 找出第一問題與已知條件及兩個定律的直接或間接關(guān)系。 把求出的第一問題的數(shù)值標在原圖(未化簡前)上,有利于求解第二、第三問題。1.1.3.2難點(1) 關(guān)于方向: 流過電路各元件(支路)的電流都有自己的方向,同樣電路各元件(支路)兩端都有自己的電壓降方向,這些方向又有正方向和實際方向之別。 兩個不變:電流源的流向不變,電壓源的端電壓方向不變。(2) 關(guān)于兩個“最佳”的選擇 最佳解題方法的選擇:題目一般有三種情況,有的題目只有一種解法;有的題目第一問規(guī)定方法,第二問、第三問不限方法;有的題目可以用多種方法求解,因而就有“最佳”的問題?!白罴选庇兄饔^“最佳”和客觀“最

13、佳”,主觀“最佳”是指自己掌握最熟的方法,客觀“最佳”是真正的“最佳”。在圖1-1-8 (a)中,已知電路及參數(shù),求:通過R的電流I及電流源端電壓US。 圖 1-1-8 (a) 分析如下:題目不限定方法,第一問的求解是關(guān)鍵,宏觀上必有最佳的方法。如果選用支路法,因為支路多,方程個數(shù)多,求解必定太煩,況且只要求一條支路的電流,顯然不是最佳。如果選用疊加原理法,因為有四個電源,要畫四個分圖,分別求出、及 的大小及方向,最后疊加也太煩。如果選用等效電源法,按三步法思路進行,第一步除待求R產(chǎn)生a、b兩點,第二步把余者的二端網(wǎng)絡(luò)用實際的電壓源模型等效,首先要求二端網(wǎng)絡(luò)的開路電壓Uab,也并非易求。根據(jù)能

14、化簡先化簡的解題思路,R2短接,R3開路,1-1-8 (a)電路變?yōu)閳D1-1-8 (b)電路,對圖1-1-8 (b)電路再進行分塊化簡。 圖1-1-8 (b) 圖1-1-8 (c)R以左為一塊:利用電源互換把12V、3化為電流源,再利用電流源的合并,化為一個電流源,最后再用電源互換,把電流源化為電壓源,如圖1-1-8 (c)所示。R以右為一塊:利用電源互換把2A、6化為電壓源,如圖1-1-8 (c)所示。這樣一來,圖1-1-8 (b) 就化簡為圖1-1-8 (c),圖1-1-8 (c)已經(jīng)變?yōu)楹唵坞娐?,顯然(A)。注:把求出的第一問結(jié)果,標注在原圖上,如圖1-1-8 (d)所示,在圖1-1-8

15、 (d)中,由m點的KCL知:I1=6-I=6-1=5(A)。 圖1-1-8d根據(jù)電壓降準則,列寫兩條支路的方程。注:當然在R1、12V、6A、R2回路中,利用U=0也可求取US。 最佳參考點的選擇在等效電源法求Uab時,可以用疊加原理法求Uab,也可以把Uab分解為Uao、Ubo,這樣就要設(shè)參考點,就存在最佳點的選擇。一般說來,設(shè)諸多元件的公共交點為參考點較為恰當,如習題1-20中,設(shè)10V、10V、10、10的公共交點為參考點。但有時要看情況而定,在習題1-19中,設(shè)6與10V的公共交點為參考點較為恰當。也有特殊情況,一個題目中,根據(jù)不同需求,設(shè)兩次參考點,求解更為方便,在圖1-1-9 (

16、a) 中 圖1-1-9(a) 圖1-1-9(b)已知電路及參數(shù),S斷開求Uab ,S閉合求I。分析如下:S斷開時,R中無電流流過,R上無電壓降(壓降為0),相當于導線,設(shè)下部為參考點,如圖1-1-9(b)所示,分別求出Uao及Ubo,則Uab=Uao-Ubo。(具體求解略)S閉合時,求電流I,因為不限定方法,支路法,疊加原理法都較煩,若選用等效電源法,求解較快。第一步:除待求電阻R,產(chǎn)生x、y兩點,余者為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如圖1-1-9(C),第二步:把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等效為電壓源,首先求開路電壓Uxy,為求UXY,把UXY分解為UXO、UYO,這樣就涉及到參考點的設(shè)定。設(shè)上方為參考點,則Uxo=-1

17、2V,UYo=-16V,Uxy=(-12)-(-16)=4(V)。RXY= (6/6)+4=7(),由US=Uxy,R0=Rxy 畫出電壓源模型,如圖1-1-9(d)所示, 第三步:接進待求支路,求出電流: 圖1-1-9(C) 圖1-1-9(d)1.1.4 例題與習題解答1.1.4.1 例題:1. 一個電源作用下的簡單電路當已知總電壓(總電流)時,求解各分電流(分電壓),或者已知分電流(分電壓)時,求解總電壓(總電流),要注意以下兩點:(1) 分析電路結(jié)構(gòu)時,先抓全局,后抓局部,逐層解析。(2) 要求入端電阻,必要時將電路變形,若用數(shù)學表達式反應(yīng)連接關(guān)系時,并聯(lián)用“/”表示,串聯(lián)用“+”表示,

18、一條支路組合用括號表示。例1-1:在圖1-1-10中,已知Uae=30V,求Ube、Uce及Ude 圖1-1-10解:本題屬于已知總(電壓)求分(電壓)類型,處理這類題型時,常按如下思路:利用串并聯(lián)求電路總電阻R。利用歐姆定律求電路總電流I。利用分流公式求各分電流(I1、I2、I3、I4)。利用歐姆定律求相關(guān)元件的電壓(Ube、Uce、Ude)。R=2+6/() 例1-2:在圖1-1-11中,已知Iab=3A,求Ucd。 圖1-1-11本題屬于已知分(電流)求總(電壓)類型,處理這類題型時,常按如下思路: 利用總電壓等于各分段電壓之和求Uan。 利用歐姆定律求Ian。 利用KCL求I。 利用總

19、電壓等于各分段電壓之和求Ucd。2. 電位的計算電位的概念在電工技術(shù)特別是電子技術(shù)中常用,在計算電位時應(yīng)注意以下三點:(1) 電路中某點的電位是指該點與參考點之間的電位差,又稱電壓,根據(jù)這一規(guī)律,求 電位可以轉(zhuǎn)變?yōu)榍髢牲c間的電壓。(2)求電壓首先想到前面已述的電壓降準則,某分段的電壓也有可能與通過該段的電流有關(guān),求電流又和相關(guān)回路及相關(guān)電壓發(fā)生聯(lián)系。(3)有的題目參考點給出,有的題目參考點隱含(實際存在),這就要改畫電路,畫出參考點。例1-3:在圖1-1-12中,已知電路及參數(shù),求VA、VB及UAB。解:此題參考點已畫出,根據(jù)前述思路,先求回路電流,后求VA、VB及UAB。R無電流流過,電壓降

20、為零。 圖1-1-12 或(電壓降準則)例1-4:求圖1-1-13(a)中B點的電位VB() 圖1-1-13(a)解:此題參考點隱含,實際存在,改畫成普通電路,如圖1-1-13(b)所示,先求回路電流,然后根據(jù)電壓降準則求UBO(VB) 圖1-1-13(b) 或者3. 多電源作用的電路多電源作用的電路種類繁多,一般說來,能化簡先化簡,化簡之后定方法,大致有下面幾種情況:(1)利用單一方法(如支路電流法)求之。(2)宏觀上用某種方法,如等效電源法,而微觀上求開路電壓Uab時,又有可能用到疊加法、電源轉(zhuǎn)換法等。(3)電路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必要時分塊化簡,最后便一目了然。(4)若題目可用幾種方法求解,要

21、選擇最佳方法。例1-5:圖1-1-14(a)電路中,有多少條支路,多少個結(jié)點,多少回路,多少網(wǎng)孔?列出支路電流法解題方程。 (a) (b)圖1-1-14解: 有6條支路(b=6),4個結(jié)點(n=4),6個回路,3個網(wǎng)孔(m=3)。 各支路電流的正方向如圖1-1-14(b)所示,因為有6個未知電流,故要列6個方程,KCL列(n-1)3個方程,KVL列(6-3)3個方程(m=3)。 對結(jié)點a:(1)對結(jié)點b: (2)對結(jié)點c: (3)選定三個回路(網(wǎng)孔)的繞行方向,根據(jù)列KVL方程對abca回路: .(4)對bcdb回路:(5)對acda回路: (6)例1-6在圖1-1-15(a)中, 求各支路電

22、流; 確定各元件是電源還是負載; 討論這個電路模型的實用意義。 (a) (b)圖1-1-15解:(1)設(shè)各支路電流的正方向如圖1-1-15(b)所示a結(jié)點KCL: (1)abcda 回路KVL: (2)adefa 回路KVL: (3)代入R1,R2,R3及U1,U2數(shù)據(jù),聯(lián)立求解(1)(2)(3)得:,說明假設(shè)的方向與實際方向相同。,說明假設(shè)的方向與實際方向相反(實際向下流)。,說明假設(shè)的方向與實際方向相同。(2) 要確定電路中某元件是電源還是負載應(yīng)按照如下準則判別: 元件兩端實際電壓降方向與電流實際流向相同,P>0(吸收功率)為負載。 元件兩端實際電壓降方向與電流實際流向相反,P<

23、;0(發(fā)出功率)為電源。所以:U1的電壓降與電流實際流向相反,為電源。U2的電壓降與電流實際流向相同,為負載。R1、R2、R3的實際電壓降與電流實際流向都相同,因而都為負載。(1) 這個電路模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U1看作充電電源的電壓,R1是U1的電阻;U2看作被充電的干電池組,R2是干電池組的內(nèi)阻;R3是耗電負載(如收音機等)。例1-7:求圖1-1-16(a)中的電流I。 (a) (b)圖1-1-16解:對外電路(待求支路)而言,與理想電壓源并接的3電阻可以移去,故開路之;與理想的電流源串接的4電阻可以移去,故短接之。原電路1-1-16(a)簡化為1-1-16(b)的電路,求電流I的方法就有

24、很多了。解法1. 結(jié)點電壓法圖1-1-16(b)中,a為獨立結(jié)點, ab之間電壓記為。解法2. 電源互換法把10V電源及1電阻(R3)化為電流源,如圖1-1-16(c)所示。把10A、2A電流源合并處理,如圖1-1-16(d)所示。在圖1-1-16(d)中,根據(jù)分流公式:。 圖1-1-16(c) 圖1-1-16(d)解法3.疊加原理法(1) 畫出10V、2A單獨作用的分圖,在分圖上標出通過R4的分電流的實際流向,并求出 及大小,如圖1-1-16(f)及圖1-1-16(g)所示。 圖1-1-16(f) 圖1-1-16(g)(2) 疊加:解法4.等效電源法(1) 移去待求支路(元件)R4,產(chǎn)生a、

25、b兩點,余者為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圖1-1-16(h)圖1-1-16(h) 圖1-1-16(m)(2)把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等效為電壓源模型 求Uab(Us):欲求Uab,選用疊加法(也可以用電源互換法及回路電壓方程直接求之)。10V作用,2A除源: 2A作用,10V除源:故。 求Rab(RO)。Rab=R3=1(W)根據(jù),畫出實際電壓源模型,如圖1-1-16(m)所示。接進待求去路,求出電流I: 例1-8在圖1-1-17(a)中,(1) 求電流(等效電源法)(2) 求電流。(3) 求電流源兩端的端電壓 解1:本題已限定方法,必須按照等效電源三步法解題思路進行。但是,根據(jù)能化簡先化簡的準則,圖中短接,開路,

26、圖1-1-17(a)的電路就變?yōu)閳D1-1-17(b)電路。第一步:除待求,產(chǎn)生ab兩點,余者為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如圖1-1-17(c)所示: 第二步:把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等效為電壓源Uab(US),Rab(R0)設(shè)參考點o畫出電壓源模型,如圖1-1-17(d)所示:第三步:接進待求電阻,求出電流I:解2: 為了求解(2),把標注在原圖上,如圖1-1-17(e)所示:由P點KCL知:解3:由m點的KCL知: 根據(jù)電壓降準則: 圖1-1-17(e)1.1.4.2 習題解答:1-1題1-5題,根據(jù)題意,畫出電路,通過求解,進一步增強電源、負載、額定值的概念。1-6:在圖1-63中,d點為參考點,即其電位Vd=

27、0,求a、b、c三點的電位Va、Vb、Vc。 解:根據(jù)電位與電壓的關(guān)系:要求電壓:需求電流: 。根據(jù)電壓降準則:1-7:在圖1-64中,已知R1= R2=5W,求電位Va、Vb、Vc。解:根據(jù)電位與電壓的關(guān)系:Va=Uao,Vb=Ubo,Vc=Uco ,求電壓需求電流:。根據(jù)電壓降準則:1-8:在圖1-64中,b為電位器移動觸點的引出端。試問R1和R2為何值時,b點電位等于零? 解:1-9:求圖1-65中的電壓Uab 解:本題不限方法,首先進行化簡。中無電流,電壓降為零,圖1-65化簡為圖1-65-1,設(shè)參考點O,Uab= Uao Ubo,求Uao。可用多種方法: (1) 疊加法求Uao,除源

28、求Rao;(2) 結(jié)點法求Uao,除源求Rao;(3) 把電壓源轉(zhuǎn)換為電流源,電流源合并,最后把電流源再轉(zhuǎn)換為電壓源,如圖1-65-2所示。(4) 用KVL求回路電流,再用電壓降準則求出Uao,除源求Rao。同樣,用上面的思路求Ubo,圖1-65-2已經(jīng)是簡單電路了,Uab不難求出。 1-10:求圖1-66中的電壓Ucd。在圖1-66的4與6V的連結(jié)處插入點m,根據(jù)電壓降準則: 1-11:求圖1-67中兩個電源的電流以及導線ab的電流。解:此題主要為了練習KCL、及KVL。Iab的正方向是從a 流向b。畫出各支路電流的實際方向。1-12:用支路電流法求圖1-68各支路中的電流。解:在圖上標注各

29、支路電流正方向,插入a、b、c、d四點,選定兩個回路(兩個網(wǎng)孔),標注回路繞行方向。 列a結(jié)點的KCL: (1)在acba回路:(2)在acda回路:(3)代入各電阻、電源數(shù)值。聯(lián)立求解(1)(2)(3)方程得:。1-13:求圖1-69中開關(guān)斷開和閉合時的電壓Uab 。 該題若用結(jié)點電壓法求解很方便,若用其他方法求解都比結(jié)點電壓法煩,比較如下:結(jié)點法求解: 開關(guān)斷開時:開關(guān)接通時:其他方法求解:開關(guān)斷開時: US1作用,US2除源,(方向)US2作用,US1除源,(方向)故開關(guān)閉合時:圖1-69 改畫為圖1-69-1 在圖1-69-1上標注各電流正方向并插入c、d兩點。選定兩個回路(兩個網(wǎng)孔)

30、,標注回路繞行方向。列a結(jié)點的KCL:(1)在cbac回路中:(2)在dbad回路中; (3)代入各電阻、電源數(shù)值,聯(lián)立求解(1)(2)(3)方程得: 故:1-14:用疊加原理求圖1-68中各支路電流。 解:方法已限定,只能按照疊加原理三步法進行。第一步:在圖1-68中,標注各支路電流的正方向:第二步:畫出兩個源單獨作用的分圖:作用,除源分圖為1-68-1,在分圖1-68-1上求各分電流大小及確定各分電流實際流向。作用,除源分圖為1-68-2,在分圖1-68-2上求各分電流大小及確定各分電流實際流向。 第三步:疊加:1-15:此題與1-14基本相同,方法已限定,只能按照疊加原理三步法進行。第一

31、步:待求電流的正方向已經(jīng)給出,無須假設(shè)。第二步:畫出兩個源單獨作用的分圖,在各分圖上,求各分電流的大小及確定各分電流實際流向30V作用,90V除源:90V作用,30V除源:第三步:疊加1-16:用電源變換法求圖1-71中的電流I。圖1-71 題1-16解:此題方法已限,盡管元件多,支路多,但可以逐步化簡,化簡準則見前述。為了說明方便,在圖1-71上標注電阻代號。(1)R1對6A而言可短接之,6A與R2的并接可變換為電壓源。如圖1-71-1所示。圖1-71-1(2)R2與R3相加,把電壓源用電流源換之,R4與20V也用電流源換之,如圖1-71-2所示:圖1-71-2(3)電流源代數(shù)相加,R23與

32、R4并聯(lián),如圖1-71-3所示:圖1-71-3 利用分流公式求出:=2(A) 再利用一次分流公式求出I:I=(A)1-17用電源變換法求圖1-72中的電壓Ucd圖1-72 題1-17解:此題與1-16題相似,方法限定,元件多,支路多,使用化簡準則逐步化簡。為說明方便,在圖上標注元件代號。(1)處理R1、R2及R3:圖1-72變?yōu)閳D1-72-1;圖1-72-1(2)把10A、2及3A、10兩個電流源轉(zhuǎn)換為電壓源,如圖1-72-2所示:圖1-72-2(3)圖1-72-2電路,已經(jīng)變?yōu)楹唵坞娐罚鶕?jù)KVL:I=1.5(A)(4)求:(V)1-18 用戴維寧定理求圖1-73中電流IO圖1-73 題1-

33、18解:按照等效電源解題三步法:第一步:除待求支路()產(chǎn)生a,b兩點,余者為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如圖1-73-1所示。 圖1-73-1 第二步:把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等效為電壓源;,根據(jù)化簡準則(電壓源除之),圖1-73-1變?yōu)閳D1-73-2,把(5A、3W)、(2A、3W)分別化為電壓源,合并后如圖1-73-3所示。 在圖1-73-3中,U ab=15-6=9(V),Rab=3+3=6(W),畫出電壓源的模型,如圖1-73-4所示。第三步:接進待求支路(),求出電流I:注:也可以用疊加原理求Uab: 1-19:用戴維南定理求圖1-74中電流。 圖1-74 題1-19 圖1-74-1解:按照等效電源解題三步法

34、求解如下:第一步:移去待求支路(),產(chǎn)生a,b兩點,余者為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如圖1-74-1所示。第二步:把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等效為電壓源模型Uab = Us;Rab = R0。為方便說明,在圖1-74-1上標注電阻代號。(1)Uab=Uao-Ubo,欲求Uao、Ubo,關(guān)鍵是合理選擇參考點位置,設(shè)O點為參考。Uao =要求Ubo,必求通過R4的電流I,求電流需找回路,在bob回路中。Ubo= -IR5-10= -14(V ) (電壓降準則)故:Uab= UaoUbo=6(-14)=20(V)(2)除源求Rab Rab=(R1R2)+(R3R4)= (66)+(22)=4()畫出實際電壓源模型Uab =

35、Us;Rab = R0,如圖1-74-2所示: 圖1-74-2 第三步:接進待求(1W),求出電流I : I=4(A)1-20:在圖1-75中,已知I=1A,用戴維南定理求電阻R。圖1-75題1-20解:按照等效電源,解題三步法:第一步:移去待求支路R,產(chǎn)生a,b兩點,余者為有源網(wǎng)絡(luò),如圖1-75-1所示:第二步:把有源二端網(wǎng)絡(luò)等效為電壓源US=Uab,RO=Rab 。(1) Uab =Uao-Ubo,欲求Uao、Ubo,關(guān)鍵是合理選擇參考點位置,設(shè)O點為參考。(2) 除源求ab ;Rab=10(W) 畫出電壓源模型US=Uab,RO=Rab,如圖1-75-2所示: 第三步:接進待求支路R,由

36、已知電流求出電阻R值:故:R=40-10=30(W)1.2 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1.2.1 基本要求(1) 了解經(jīng)典法分析一階電路暫態(tài)過程的方法。(2) 掌握三要素的含義,并用之分析RC、RL電路暫態(tài)過程中電壓、電流的變化規(guī)律。(3) 了解微分電路和積分電路。1.2.2 基本內(nèi)容1.2.2.1 基本概念1. 穩(wěn)態(tài)與暫態(tài)(1) 穩(wěn)態(tài)。電路當前的狀態(tài)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間(理想為無窮時間)這種狀態(tài)叫穩(wěn)態(tài)。(2) 暫態(tài)。電路由一種穩(wěn)態(tài)轉(zhuǎn)換到另一種穩(wěn)態(tài)的中間過程叫暫態(tài)過程(過渡過程)。暫態(tài)過程引起的原因: 電路中存在儲能元件L、C是內(nèi)因: 電路的結(jié)構(gòu)、元件參數(shù)、電源強度、電路通斷突然變化統(tǒng)稱換路,換路是外因。說明

37、: 換路瞬間記為t=0,換路前瞬間記為t=(0-),換路后瞬間記為t=(0+)。2. 初始值、穩(wěn)態(tài)值(終了值)(1) 初始值:換路后瞬間(t=(0+))各元件上的電壓、電流值。(2) 穩(wěn)態(tài)值:換路后,經(jīng)t=時間各元件上的電壓、電流值。3. 一階電路僅含一個儲能元件和若干電阻組成的電路,其數(shù)學模型是一階線性微分方程。1.2.2.2換路定律在換路瞬間(t=0),電感器中的電流和電容器上的電壓均不能突變,其數(shù)學表達式為:UC(0+)= UC(0-) ; iL(0+)= iL(0-) 注:(1)UC(0+),iL(0+)是換路后瞬間電容器上的電壓、電感器中的電流之值。UC(0-),iL(0-)是換路前

38、瞬間電容器上的電壓、電感器中的電流之值。(2)換路前若L、C上無儲能,則UC(0-)=0,iL(0-)=0稱為零狀態(tài)。零狀態(tài)下,電源作用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從零值開始,按指數(shù)規(guī)律變化,最后到達穩(wěn)態(tài)值。 UC(0-)=0,視電容為短路: iL(0-)=0,視電感為開路。(3)換路前若L、C上已儲能,則UC(0-)0,iL(0-)0,稱為非零狀態(tài)。非零狀態(tài)下,電源作用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依然按指數(shù)規(guī)律變化,然而,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換路前UC(0-);iL(0-)開始,按指數(shù)規(guī)律變化,最后到達穩(wěn)態(tài)。1.2.2.3電路分析基本方法1. 經(jīng)典法分析暫態(tài)過程的步驟(1) 按換路后的電路列出微分方程式:(2) 求微分

39、方程的特性,即穩(wěn)態(tài)分量:(3) 求微分方程的補函數(shù),即暫態(tài)分量:(4) 按照換路定律確定暫態(tài)過程的初始值,從而定出積分常數(shù)。2. 三要素法分析暫態(tài)過程的步驟三要素法公式:。注:(1) 求初始值f(0+): f(0+)是換路后瞬間t =(0+)時的電路電壓、電流值。 由換路定律知 uc(0+)= uc(0-),iL(0+)= iL(0-),利用換路前的電路求出uc(0-)、iL(0-),便知uc(0+)、iL(0+)。(2) 求穩(wěn)態(tài)值:是換路后電路到達新的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電壓、電流值。在穩(wěn)態(tài)為直流的電路中,處理的方法是:將電容開路,電感短路;用求穩(wěn)態(tài)電路的方法求出電容的開路電壓即為,求出電感的短路電

40、流即為。(3)求時間常數(shù) 是用來表征暫態(tài)過程進行快慢的參數(shù)愈小,暫態(tài)過程進行得愈快。當t=(35)時,即認為暫態(tài)過程結(jié)束。電容電阻電路:=R·C=歐姆·法拉=秒。電感電阻電路:。1.2.3 重點與難點1.2.3.1重點(1) 理解掌握電路暫態(tài)分析的基本概念。(2) 理解掌握換路定律的內(nèi)容及用途。(3) 理解掌握三要素法分析求解RC、RL一階電路的電壓、電流變化規(guī)律。如何確定不同電路、不同狀態(tài)下的、f(0+)及是關(guān)鍵問題。(4) 理解掌握時間常數(shù)的物理意義及求解。(5) 能夠用前面講過的定律、準則、方法處理暫態(tài)過程分析、計算中遇到的問題。1.2.3.2 難點(1) 非標準電路

41、的時間常數(shù)中的R是從電容C(電感L)兩端看進去的除源后的電阻(2) R不是儲能元件,但求暫態(tài)電路中的時,依然要從求、出發(fā),借助KVL定律,便可求之。(3) 雙電源電路的分析計算(4) 雙開關(guān)電路的分析計算(5) 電感中電流不突變,有時可用電流源模型代之,電容電壓不突變,有時可用電壓源模型代之,便于分析求解。1.2.4例題與習題解答1.2.4.1例題:例1-10:在圖1-18(a)中,已知電路及參數(shù),并已處穩(wěn)態(tài),t=0時開關(guān)S閉合,求t>0的uC (t)、i2(t)、i3(t),并繪出相應(yīng)的曲線。 圖1-18(a) 圖1-18(b)t=(0+)的等效電路解:因為f(t)=f()+f(0+)

42、f()et中,只要分別求出f()、f(0+)、三個要素,代入公式,不難求出f(t) 。圖1-18(c):t=的等效電路 圖1-18(d):除源后的電路因為開關(guān)S未閉合前,電容充電完畢,故uC (0-)= USE=60(V)見圖1-18(a)(1)求uC (0+)、i2(0+)、i3(0+) 由換路定律知:uC (0+)= uC (0-)=60V;畫出t=(0+)的等效電路,如圖1-18(b)所示;應(yīng)用結(jié)點電壓法可以求出: uao (0+)=36(V)則i2 (0+)=1.2(mA)(2)求uC ()、i2()、i3() t=,新穩(wěn)態(tài)等效電路如圖1-18(c)所示: uC ()= =×

43、R2=×30=20(V) i2()= =0.66(mA) i3()=0(mA)(3)求換路后的時間常數(shù) =R·C,其中R是除源后從電容C的兩端看進去的電阻,如圖1-18(d)所示: =(R1R2)+R3·C=20+30×103×10×106=0.05(S)(4)把f(0+)、f()及代入三要素公式,即:uC (t)= uC ()+uC (0+)uC()et=20+6020et0.05= 20+40et0.05(V)i2(t)= i2 ()+i2(0+)i2()et=0.66+1.20.66et0.05= 0.66+0.54et0.05

44、(mA)i3(t)= i3()+i3(0+)i3()et=0+0.80et0.05= 0.8et0.05(mA)(5)畫出uC (t)、i2(t)及i3(t)曲線,如圖1-18(e)所示。圖1-18(e)例1-11 已知電路及參數(shù)如圖1-19(a),t=0時S1閉合,t=0.1秒時S2也閉合,求S2閉合后的電壓uR(t),設(shè)uC (0-)=0。 圖1-19(a) 圖1-19(b)解:本題是雙開關(guān)類型題目,用三要素法求解如下:(1)當S1閉合S2分開時,電路如圖1-19(b)。的初始值為:(0+)=(0-)=0的穩(wěn)態(tài)值為:()=20(V)時間常數(shù)為:= R·C=50×103&

45、#215;4×106=0.2(s) 故(t) =()+(0+)()e=20+020e=20(1-e)(V)當t1=0.1秒時,的值為:(0.1) =20(1-e)=7.87(V) (2) 當S1閉合0.1秒后,S2也閉合時電路如圖1-19(c):圖1-19-(C)為了求uR(t),首先求(t)的初始值為:(0+)=(0.1)=7.87(V)的穩(wěn)態(tài)值為:()=20(V)時間常數(shù)為:= (RR)·C=25×103×4×106=0.1(S)若令,則換路時刻即認為(t) =()+(0+)()e=20+(7.8720)e=20-12.13e10(t-0.

46、1)(V)則uR(t)=U-(t)=20-(20-12.13e10(t-0.1)= 12.13e10(t-0.1)(V) 注:也可以用三要素法直接求uR(t)。 uR(0+)= iR(0+)R=×=12.13(V)uR()= iR()·R=0×50=0(V)=(RR) ·C=0.1(S)則uR(t)= 12.13e10(t-0.1)(V)例1-12:已知電路及參數(shù),uC (0-)=0,如圖1-20所示:(1)求S切向A的uC(t)表達式。(2)求經(jīng)過0.1s再切向B的i(t)表達式。圖1-20本題是雙電源類型題目,用三要素法求解如下:解(1):S切向A時

47、的uC(t)表達式: 的初始值為: (0+)=(0-)=0的穩(wěn)態(tài)值為:()= ×R3= ×1=2(V)時間常數(shù)為:1=R3(R1+R2)×103×100×106=×101(S) 故:(t)=()+(0+)()e=2(1-e15×t)v (0t0.1)(S)解(2):S切向B時的i(t)表達式,根據(jù)換路定律:UC(0+)= UC(0-)=uC (0.1)=2(1- e15×0.1)=1.55(V)i(t1+)=10.45(mA)i()=6(mA)2=(R3R2)·C=(11)×103×1

48、00×106=0.5×101(S)故例1-13:在圖1-21(a)中,已知電路及元件參數(shù),t<0時,電路已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t=0時,開關(guān)閉合,求iL(0+),iC(0+),uC(0+),uL(0+)。解;(1) 題目中所求的四個量是換路后的,根據(jù)換路定律,要求換路后的必知換路前的。根據(jù)題意,換路前電路已處穩(wěn)態(tài),這個穩(wěn)態(tài)是舊穩(wěn)態(tài)。既然是舊穩(wěn)態(tài),L視為短接,C視為開路。等效電路如圖1-21(b)所示。注:這時的iL值就是換路前的iL(0-),這時的uC值就是換路前的uC(0-)。由圖1-21(b) 可知:(2) t=0時,開關(guān)閉合,發(fā)生換路,根據(jù)換路定律:uC(0-)= u

49、C(0+),畫出換路后的等效電路用恒壓源替代uC(0+),用恒流源替代iL(0+),如圖1-21 (c)所示。由圖1-21(c)可知:iL(0-)= iL(0+)()uC(0-)= uC(0+)() (C放電經(jīng)S構(gòu)成回路) (L放電經(jīng)S構(gòu)成回路)1.2.4.2 習題解答題1-21 在圖1-74中,已知,開關(guān)S閉合前處于穩(wěn)態(tài)。求開關(guān)閉合瞬間電流,和電壓,得初始值。 圖1-76:題1-21 圖1-76-1解:(1)為了說明方便,在圖1-76上標注流經(jīng)L3的電流i3的方向。開關(guān)閉合前,電路已處穩(wěn)態(tài),故L2、L3短接,電容C2充電完畢,相當于開路狀態(tài),這時,i2= i3。 開關(guān)閉合瞬間,電路換路,根據(jù)

50、換路定律:電容上的電壓uC不突變,電感中的電流iL不突變;電容C1:(相當于短接)電容:(相當于電壓源)電感L2:i2=1(A)(相當于電流源)。電感L3:i3=1(A)(相當于電流源)。這時的等效電路如圖1-76-1所示: 根據(jù)疊加原理:作用,其余除源(i2開路,i3開路,uC2短接):i2作用,其余除源(us短接,i3開路,uC2短接):i3作用,其余除源(us短接,i2開路,uC2短接):作用,其余除源(us短接,i2開路,i3開路): 故解(2)(電感中電流不突變)解(3)為了求uL2,把圖1-76-1改畫為圖1-76-2。圖1-76-2根據(jù)歐姆定理(電壓降準則): , 3×2=5×1+uL2+5 uL2= 6-10= -4(V)解(4)在圖1-76-2中: uC2=R3i3+uL3 , uL3=5-5×1=0(V) 1-22:在圖1-77中,已知US=10V,R1=2W,R2=8W,開關(guān)S閉合前電路處于穩(wěn)態(tài)。求開關(guān)閉合瞬間各元件中的電流及電壓。 圖1-77 題1-22解:開關(guān)閉合前,各元件中的電流及端電壓都是0V。開關(guān)閉合瞬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