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TRC-014_2018《能源管理體系(EnMS)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建立方法及認證審核》_第1頁
CNAS-TRC-014_2018《能源管理體系(EnMS)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建立方法及認證審核》_第2頁
CNAS-TRC-014_2018《能源管理體系(EnMS)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建立方法及認證審核》_第3頁
CNAS-TRC-014_2018《能源管理體系(EnMS)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建立方法及認證審核》_第4頁
CNAS-TRC-014_2018《能源管理體系(EnMS)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建立方法及認證審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CNAS-TRC-014:2018第 11 頁 共 11 頁CNAS技術報告能源管理體系(EnMS)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建立方法及認證審核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發(fā)布日期:2018 年 08 月 01 日目次前言31 范圍4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43 術語和定義44 總則55 能源績效信息的獲取65.1 總則65.2 能源績效信息獲取邊界的界定65.3 相關變量和靜態(tài)因素的識別75.4 數據的獲取86 能源績效參數的確定86.1 總則86.2 能源績效參數的層次86.3 能源績效參數的類型97 能源基準的建立98 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使用109 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保持和調整10附錄

2、 A(資料性附錄)火力發(fā)電企業(yè)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示例11前言本技術報告為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過程中確認組織所建立的能源基準和確定的能源績效參數準確性、適宜性、有效性提供指導。本文件是一個指導性文件,不包含要求,供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機構及CNAS認可評審員參考使用。本技術報告由CNAS提出并歸口。本技術報告主要起草單位: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北京三星九千認證中心、北京國金衡信認證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協(xié)認證中心有限公司。本技術報告主要起草人:張瑜、黃俊峰、尹曉敏、任青鉞、張敬、李俊葵、劉明學、李翠平、李洋、郜國濤、張琳、劉亞亮、胡安霞、郭喜宏。能源管理體系(EnMS)能源

3、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建立方法及認證審核1 范圍本文件適用于在認證過程中,認證機構評價組織所建立的能源基準和能源績效參數的準確性、適宜性和有效性。為認證機構進一步確認組織的能源績效是否得到改進奠定基礎。本文件通過對典型行業(yè)用能情況分析,提出建立適宜有效的能源基準和能源績效參數的方法和相關準則,旨在為組織體系建立和運行及認證機構認證審核提供指導。CNAS在對認證機構進行認可評審時,通過收集認證機構在認證過程中對有關能源基準和能源績效參數建立方法應用的證據,判定認證機構所進行認證的有效性。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

4、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2589-2008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T 13234-2009企業(yè)節(jié)能量計算方法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GB/T 28750-2012節(jié)能量測量和驗證技術通則GB/T 29456-2012能源管理體系 實施指南ISO 50006:2014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Measurement and verification of energy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uidanceISO 5001

5、5:2014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Measuring energy performance using energy baselines (EnB) and 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nPI) General principles and guidance3 術語和定義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中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 能源基準 energy baseline用作比較能源績效的定量參考依據GB/T 23331-2012,定義3.63.2 能源績效參數 energy performance i

6、ndicator(EnPI) 由組織確定,可量化能源績效的數值或量度GB/T 23331-2012,定義3.133.3 能源績效 energy performance與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關的、可測量的結果GB/T 23331-2012,定義3.123.4 相關變量 relevant variable影響能源績效并且經常性變化的可量化的因素示例:生產參數(產量、容量、開工率)、天氣條件(戶外溫度、度日數)、運行小時數、運行參數(運行溫度、光照水平)。ISO 50006:2014,定義3.143.5 靜態(tài)因素 static factor影響能源績效的且不經常發(fā)生變化的已知因素示例1:設

7、施規(guī)模;安裝設備的設計;每周生產班次的數量;職工(如辦公室工作人員)數量或類型;產品范圍等。示例2:靜態(tài)因素的變化可能是生產過程中的原材料的變化,例如從使用鋁材料變成使用塑料。ISO 50006:2014,定義3.173.6 歸一化 normalization為了解釋相關變量的變化以在相同條件下對能源績效進行比較,從而定期修訂能源數據的過程注:能源績效參數和相應的能源基準都能夠被歸一化。ISO 50006:2014,定義3.134 總則能源績效參數的確定和能源基準建立是組織能源管理體系策劃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適宜有效的能源基準和能源績效參數,不但能夠準確表征組織不同時期的能源績效水平,而且是確認

8、組織能源績效改進情況的主要依據。因此,確認組織所建立的能源基準和能源績效參數的適宜性,是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審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認證機構評價組織能源管理體系建立和運行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在體系策劃過程中,組織通過能源評審獲得與能源績效相關的信息,考慮能源使用的基本特征和使用需求,選擇適當的能源績效參數類型,確定適用的能源績效參數, 繼而使用基準期內所收集的數據建立相應的能源基準。在體系運行過程中,通過比較能源績效參數的測量值和能源基準,評估能源績效的變化情況,同時評價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是否適用。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確定、使用和更新過程見圖1。獲取能源績效信息- 界定能源績效信息獲取邊界-

9、確定和計算能量流動- 量化和計算相關變量- 確定和量化靜態(tài)因素- 獲取數據確定能源績效參數- 識別能源績效參數的使用者- 選擇能源績效參數的類型建立能源基準- 確定合適的基準期- 計算和測試能源基準使用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 確定歸一化需求- 計算能源績效的改進- 對能源績效的變化進行交流持續(xù)改進保持和調整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圖1 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確定、使用和更新過程5 能源績效信息的獲取5.1 總則在能源管理體系策劃過程中,組織通過能源評審獲取與能源績效相關的信息,通過對能源數據的收集、分析,以及對能源信息的處理,能夠確定能源績效參數,并建立能源基準,以此為基礎開展能源績效的測量

10、。5.2 能源績效信息獲取邊界的界定組織應在各層次能源績效參數的測量邊界內獲取能源績效信息,并開展能源數據收集和測量,即信息獲取的邊界與目標能源績效參數測量邊界是一致的。在確定能源績效參數的測量邊界時,應考慮以下方面:l 能源管理體系的范圍和邊界;l 組織與能源管理相關職能的分配;l 能源績效參數測量邊界與組織責任相關性;l 組織確定的主要能源使用(優(yōu)先控制和改進的);l 組織需單獨管理的特殊過程或設備等。能源績效參數邊界的劃分可以逐級開展,通常從組織層面到系統(tǒng)層面,再細化到單個設施、設備或過程層面。首先,將能源績效參數邊界確定在整個組織層面上,這時獲取的能源績效信息反映組織整體的能源績效情況

11、。而對于整個組織來說,尋找生產系統(tǒng)中節(jié)能潛力最大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將組織層面的邊界進一步劃分為幾個系統(tǒng)層面的能源績效參數邊界。之后,將能源績效參數邊界界定在主要能源使用上,將邊界分為主要能源使用部分和其他部分,以此來找到提高能效的特定區(qū)域, 這時能源績效參數邊界可能是單個設施/設備/過程層面的。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的事項:其一,運作方式相同的設施應歸為一類,同一類別的設施應按照使用方式進行劃分,例如產品A的設施、產品B的設施、公共設施等等。其二,為了能夠針對每種運行狀況下的能源績效參數建立相應的能源基準,需要獲取不同運行狀況下的能源信息。運行狀況是指生產初期、正常運行期、生產控制期、停

12、產期等。通常,組織應基于不同的生產運行狀況建立能源基準。5.3 相關變量和靜態(tài)因素的識別當界定了能源績效參數的測量邊界之后,組織就可以確定出進出邊界的能量流動情況,組織通過適當的計量手段來測量能源消耗和相關影響因素,繪制能流圖和能量平衡表。能源績效的影響因素可能會發(fā)生變化,需要對其進行分析來確定它們是相關變量還是靜態(tài)因素。例如,制造廠的產量是能源績效的影響因素,若制造廠的產量經常發(fā)生變化,則產量就是相關變量;若產量不經常性變化,則就是靜態(tài)因素。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靜態(tài)因素和相關變量可能相互轉化,表1給出了靜態(tài)因素轉換為相關變量的示例。對于相關變量,組織應針對每一個能源績效參數識別其相關變量,并通

13、過數據分析,確定這些變量的重要性。對于靜態(tài)因素,組織應在確定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后記錄靜態(tài)因素的狀態(tài); 適時評審靜態(tài)因素,以確保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持續(xù)適宜性。當靜態(tài)因素發(fā)生變化時,應記錄變化對能源績效可能產生的影響,必要時對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進行調整。表1靜態(tài)因素轉換為相關變量的示例靜態(tài)因素描述需要轉換為相關變量的情況產品類型工廠生產的特定產品工廠引進新的產品或對產品結構進行了更改每日輪班工廠每天固定的輪班次數輪班次數的變化會對能源消耗產生很大影響的建筑入住率建筑物相對穩(wěn)定的居住著入住率重大改變,且導致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改變建筑面積建筑物的面積建筑物擴建使建筑面積增加,且影響到能源

14、使用和能源消耗5.4 數據的獲取組織應明確能源績效參數和相應能源基準所需要的數據,包括對相關變量和靜態(tài)因素計量數據的采集。同時,確定數據收集期和收集頻率,通常數據收集期可比基準期和報告期更長,數據收集頻率高于報告頻率,以保證有足夠的數據量來進行分析。使用適宜的計量器具,實施數據采集。所有的測量應足夠精確且可重復,測量器具應定期校準。在計算能源績效參數值和能源基準之前,對收集數據的質量進行評審, 保證數據質量。6 能源績效參數的確定6.1 總則認證機構應評價組織所確定能源績效參數的適宜性,確保其能夠全面、系統(tǒng)、準確的反映組織的能源績效狀況。a) 確定能源績效能夠通過能源績效參數的數值來描述。在確

15、定能源績效參數時, 組織應該理解能源消耗的基本特征,例如基礎負荷(如固定的能源消耗), 產量,房屋入住率,天氣或其他因素相關的變量等;b) 隨時間變化進行能源績效比較時,能源績效參數可以使得組織確定其能源績效是否已改變,或是否滿足指標要求;c) 能源績效參數可在組織或設備的不同層面進行識別,應確保其能源績效參數能夠反映組織總體能源績效情況;d) 確定能源績效參數的測量和核算邊界,確保核算時的數據具有可比性。6.2 能源績效參數的層次基于組織不同的生產/運行狀況,組織形成了自有的能源績效參數體系,收集和確定能源績效參數時,考慮以下幾個層次:a) 反映組織整體(組織層面)能源績效狀況,如集團/公司

16、級層面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等;b) 反映組織主要區(qū)域能源績效狀況,如廠/車間級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等;c) 反映組織主要工藝流程/環(huán)節(jié)能源績效狀況,如主要用能工序能耗、能源利用效率等;d) 反映組織主要用能設施設備能源績效狀況,如設施設備效率等。6.3 能源績效參數的類型結合組織的業(yè)務需求和行業(yè)特點,組織能源績效參數的類型通??梢允侵苯訙y量的數值、測量值的比率、統(tǒng)計模型、工程模型等,例如:a) 直接測量的數值:照明能耗、鍋爐煤耗量、耗電量峰值、月最高負荷、項目節(jié)能量等;b) 測量值的比率:鍋爐效率、發(fā)電效率、壓縮空氣系統(tǒng)效率等;c) 統(tǒng)計模型:生產兩類以上產品的設備設施能源績效、帶基本負荷

17、的設備能源績效、不同入住率和處于不同氣候帶的酒店能源績效、泵/風扇的能耗量與工質流量的關系等;d) 工程模型:工業(yè)或發(fā)電系統(tǒng)的工程計算或模擬仿真模型,可以描述變量之間的關系、冷水機組的耗電量模型,可建立冷卻負荷、室外溫度(冷凝溫度) 和室內溫度(蒸發(fā)溫度)的關系、建筑能耗模型,可建立運行時間、空調系統(tǒng)類型、以及用戶需求的關系。也可以從能源消耗、能源效率以及能源使用的角度確定相關的能源績效參數,例如:a) 與能源消耗有關的能源績效參數:總能耗、單位產值綜合能耗/單一能耗、產品單位產量綜合能耗/單一能耗、產品單位產量可比綜合能耗/單一能耗、單位工業(yè)增加值綜合能耗/單一能耗等;b) 與能源效率有關的

18、能源績效參數:如能源轉換效率,能源需求/能源實際使用, 輸出/輸入,理論運行的能源量/實際運行的能源量等;c) 與能源使用有關的能源績效參數:如非化石能源消費、天然氣消費、煤炭消費所占比例等。7 能源基準的建立能源基準是反應用能單位某特定時間段的能源利用水平。這里的特定時間段可以是一年或更長時間,認證機構應評估組織能源基準統(tǒng)計計算準則、評審原則和時間、更新等規(guī)定的適宜性,確定組織能源基準的有效性,保證能夠正確的對能源績效進行評價。能源基準應依據一定邊界條件和生產、設備正常狀態(tài)下一定時期的能源消耗和能源效率水平來確定,可以是歷史某一段時間的平均值或累計值,也可以是歷史某一時間點的最佳值。8 能源

19、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使用組織通過比較報告期和基準期能源績效參數值,對能源績效變化進行評估。另外, 還可以將能源績效參數值與能源目標指標進行比較,采取相應措施。在使用能源績效參數值進行績效評估時,如果相關變量沒有較大變化,則可將基準值和報告期能源消耗進行直接比較,當相關變量不同時,為了比較同等條件的兩個時期能源績效,應進行歸一化。能源基準的歸一化是使用報告期內影響能源績效參數的變量值對基準的能源消耗進行估算的過程。由此可以計算調整后的能源基準的能源消耗值(能源消耗期望值),以便使兩個時期的變量值相等,因此可以將報告期內的能源消耗值與能源基準的能源消耗值進行比較。例如:l 在主要相關變量較為單一或基準負荷較小的條件下,可使用能源消耗與相關變化的簡單比率等;l 在主要相關變量較多或基準負荷較大的條件下,可建立能源消耗和相關變量關系的模型。9 能源績效參數和能源基準的保持和調整當組織的設備設施、過程或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時,其能源使用、能源消耗、能源效率和相關變量也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