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導學案(2021年秋修訂)_第1頁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導學案(2021年秋修訂)_第2頁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導學案(2021年秋修訂)_第3頁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導學案(2021年秋修訂)_第4頁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全冊導學案(2021年秋修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準備課第1課時 數(shù)一數(shù)【教學內容】教材第25頁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shù)數(shù)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重點】初步掌握數(shù)的認識【教學難點】初步體驗按順序數(shù)數(shù)的方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小朋友們,你們已經是小學生了。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在學校里學習很多有用的知識。這節(jié)課是數(shù)學課,我們要學習數(shù)學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課:數(shù)一數(shù)(板書課題)二、新知探索1出示彩色掛圖,教學數(shù)數(shù)。(1)質疑:教師:“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地方?學校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

2、大家一起來看這幅圖里都畫了些什么?”(2)小組學習:先讓學生觀察,在小組內和小朋友們說一說。(3)匯報學習情況:指名讓學生說一說。教師在學生隨意說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按數(shù)目從小到大的順序數(shù)出圖中的人或事物的個數(shù)(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國旗、一位教師;能用“2”表示的有:兩個同學向教師敬禮、兩個同學澆花;3個同學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傳欄上有5個大字;花壇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鳥;樓邊有8棵樹;校園里有9個學生;10個人等)。然后讓同桌再互相說。2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我們也有一個美麗的校園,我們也可以數(shù)數(shù)在我們校園里,教室里看到的東西。師:誰能把你自己觀察到的告訴大家?(指名回答)三、練習應用1

3、數(shù)數(shù)游戲。 教師說數(shù),學生伸出相應數(shù)量的手指。例如,教師說“5在哪里”,學生伸出5根手指回答“在這里呀在這里”。2 說一說。 向其他同學介紹一下自己,說一說家里有幾口人,都有哪些成員。 3在110這十個數(shù)中,選出自己喜歡的數(shù),并說一句話。(例如:我有1個鼻子,我家有5口人) 4教材8頁2題。(通過連線,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四、反思總結數(shù)學課有趣嗎?你們喜歡上數(shù)學課嗎?今天的數(shù)學課,同學們表現(xiàn)得很踴躍、很認真。希望同學們以后也能像今天這樣認真的學習數(shù)學知識。板書設計:板書設計數(shù)一數(shù)1 2 3 4 5 6 7 8 9課后反思: 第一單元 準備課第2課時 比多少【教學內容】教材第6頁內容,第7

4、頁做一做?!窘虒W目標】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對應”思想。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窘虒W重點】教學重點: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教學難點】會比幾個物體的多、少?!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簩⒌?頁的主題圖做成動畫課件學生準備:準備學具卡片【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房子的情境動畫。講一個故事呢?2、學生講故事。兔媽媽看到小兔們一天天長大了,就決定蓋一間大房子,小豬也來幫忙。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它們終于蓋了

5、新房子!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蓋房子? 從房子上面的頭像知道的)你觀察得真仔細!你們看水中的小魚也在為它們加油呢!同學們講得真好。小豬、小兔互相幫助,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二、新知探索(一)同樣多1、看圖說話:教師貼出4個圓紙片,學生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再貼出4個三角形紙片,學生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粗@圖,你能說一句話嗎?那你是怎么知道它們同樣多的呢?一個圓紙片對著一個三角形紙片,所以我們就說,圓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2、比一比:請伸出你的雙手,我們用一個指頭對著一個指頭的方法來比較一下兩只手上的手指頭是否同樣多(師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3、動動手:教師在黑板上貼3個(學生跟著在臺下擺),要求對著擺,

6、要和同樣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擺,其余同學在下面擺,擺完后說說擺的方法。4、同桌左邊的同學擺任意個,右邊的同學擺,使得和同樣多。說說擺的方法。5、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同樣多的東西。(二)多些、少些: 1、教師貼出4個三角形,學生說是幾個,再貼出3個正方形,學生說有幾個。問: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樣多嗎?你怎么看出來的?(教師伺機連線)教師引導學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沒有剩余,我們就說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書:多些、少些)2、教師在黑板上貼2個和3個。提問:怎樣比較和誰多誰少?(同桌同學商量。)指名說。3、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什么東西比什么東西多或少

7、的。4、學生動手操作: 第一行擺3個,在下面擺, 要比多1個。 第一行擺4個,在下面擺,要比少2個。 要使下圖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個圓,應該怎么辦?三、練習應用完成第7頁的"做一做"。先擺一擺,再說一說。練習一第3、 4題。四、反思總結同學們可真聰明,說得妙極了!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很好.其實數(shù)學王國里還有許多奧秘呢!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好好學習,一定會學到更多的知識。板書設計:板書設計比多少同樣多 多 少課后反思: 第2單元 位置第1課時 上、下、前、后【教學內容】教材P9及練習二第1、2、3題【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應用于實際生活。2初步培養(yǎng)學

8、生的空間方位感。 【教具準備】教材第9頁例題的掛圖?!窘虒W過程】一、新授1出示教科書P9的圖,教師介紹南京長江大橋的結構,引導學生觀察:(1)圖上有什么?(2)你能用一句話描述這幅圖嗎?學生自由發(fā)揮,各抒己見。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出:卡車在火車的上面,火車在卡車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兩種相對的位置關系。并讓學生思考:卡車在輪船的( )面。輪船在火車的( )面??ㄜ嚨南旅嬗惺裁矗客阑ハ嗾f,再請個別同學上臺說。(3)完成書本第9頁的“做一做”,讓學生自由操作,擺好后互相說一說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區(qū)分上下方位關系。2教師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這兩種方位以外還有其他

9、的方位,出示教科書P11第1題的圖,請學生觀察:(1)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圖上畫了什么?(2)找一找圖上有哪些位置關系?并回答:小兵在小玉的( )面,小玉在小兵的( )面。小東的前面是( ),小云在小華的( )面。學生討論并重點敘述小玉的位置關系(教師小結:指出前、后與上、下一樣,都是具有相互關系的方位詞,因此它們都不能孤立的存在。(3) 完成練習二第2題。讓學生獨立填寫后,教師再進行講評。二、鞏固練習1找一找在你的身邊有哪些物體是處于上下或前后關系的,請你用一句話說一說。2完成教科書P11第三題??磮D想一想,填一填。第一單元 位置第1課時 左、右【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內容?!窘虒W目標】1、通

10、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了解它們的相對性。2、使學生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3、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窘虒W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能正確確定“左、右”的位置。【教學難點】在具體情景中體會“左、右”的相對性?!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赫n件學生準備:鉛筆、鉛筆盒等學具。【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我們平時走路靠那邊走?由此引出左右。二、新知探索1、分辨自己身體的左右。(1)你能指出你的左邊、右邊嗎?(2)其實我們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來嗎?2、進一步認識左和右。(1)你會用左和右說一句話嗎?(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3)說一

11、說你現(xiàn)在坐的位置(左右、左邊幾個人),3、左右的相對性。(1)準備好你的各種學習用品。同位兩個合作,動手擺一擺。(2)提出要求:把數(shù)學書放在課桌的中間。鉛筆放在數(shù)學書的左邊。 尺子放在數(shù)學書的右邊。 橡皮放在數(shù)學書的左邊、尺子的右邊。擺在最左邊的是什么?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3)小組內打亂順序擺一擺、說一說,看看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的左邊有什么,你的左邊有什么?)(4)師生共同活動:我舉右手,小朋友也舉右手,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三、練習應用1、第10頁做一做第2題。你的前面是( ),后面是( ), 左邊是( ),右邊是( )。從前往后數(shù)你是第( ),從左往右數(shù)你是第( )。2、完成練習二四、反思總結充

12、分感知,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板書設計:認識左、右左 右右 左課后反思: 第一單元 位置第3課時 練習課【教學內容】教材第1113頁內容。【教學目標】1、學生進一步了解上、下、前、后以及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它們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4、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窘虒W重點】能確定物體上下、前后以及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窘虒W難點】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辨別空間方位的能力?!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簰靾D或投影【學習流程】一、第1題。教師組織學生游戲,游戲當中教師提出

13、要求,如小東的前面是誰,小云在小華的 面。組織學生看教材第11頁,或出示投影,由學生自己提出要求說一說。二、第2題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坐成一排,教師提出要求,如:從前往后 第4位同學請站起來,請xxx后面的同學舉起右手。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做。學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學生根據(jù)要求做。三、第3題。把附頁中的小兔和烏龜貼在圖中,再看圖講故事說一說,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后面,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四、第4題。(1)教師出示第四題圖畫,提出要求:請幫小明布置房間。說一說東西放在什么位置合適。(2)學生先在小組中說,指名在圖畫板上貼。(3)教育學生要養(yǎng)成自己整理房間的好習慣。三、練習應用1. 完成教材第

14、12頁課堂活動第5題1.完成教材第13頁課堂活動第6題四、反思總結在游戲中學習數(shù)學,使學生感知數(shù)學源于生活,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學習輕松愉快.板書設計:練習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1課時 15的認識【教學內容】教材第1416頁內容?!窘虒W目標】1、認識15,會用15這5個數(shù)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2、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3、培養(yǎng)觀察和語言表達能力?!窘虒W重點】知道15的先后順序,會正確讀、寫15?!窘虒W難點】15的基數(shù)意義?!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弘娮影装逭n件、計數(shù)器。學生準備:小木棒?!窘虒W過程】一、情境引入同學們家里喂有哪些小動物?現(xiàn)在同學們就來看一

15、看王奶奶家這些可愛的動物。除了看動物之外,我們還要從中學習數(shù)學知識,15的認識,看誰學得又快又好。(板書)2、 新知探索認識15、(屏幕顯示“老奶奶喂家畜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畫了什么?各有幾個?說給你的同桌聽。(指名說)、你們能不能按照順序來說一說?先說數(shù)目小的,再說數(shù)目大的。再說給你的同桌聽。(指名說,根據(jù)學生發(fā)言操作課件)、這幅圖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用“?”來表示?、(投影“”數(shù)字卡片)現(xiàn)在請你拿出根小棒,擺在數(shù)字“”的下面,可以怎么擺?(學生上來演示) 、(投影“”數(shù)字卡片)現(xiàn)在請你拿出根小棒,在桌子上擺一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學生上來演示)(“”、“”、“”類同)、誰能說說生活中有哪

16、些物體的個數(shù)可以用各數(shù)表示?15的數(shù)序、(計數(shù)器上撥顆珠子)老師撥了幾顆珠子?用幾表示?(板書:)、(計數(shù)器上再撥顆珠子)再撥一顆珠子,一添上一是幾?(板書:)(、類同)、齊讀、的后面是幾?的前面是幾?得前面是幾?后面是幾?(全班回答)15的書寫、(屏幕顯示的數(shù)字卡片)請同學們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這個數(shù)字各像我們生活中的什么物體?(學生自由回答)、教學、的寫法。(1)動畫展示“”、“”筆順。(2)請同3學們跟著老師用手劃。(4)在書上描寫。、教學的寫法。(同上)、教學、的寫法。(同上)三、練習應用116做一做 1、2四、反思總結通過撥一撥,讓學生感知每一個數(shù)都是在前一個數(shù)的基礎上添1得來的

17、板書設計:15的認識1、2、3、4、5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2課時 比大小【教學內容】教材第17頁內容?!窘虒W目標】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學會比較大小,使學生認識 "" , "" , ""號。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2、通過學生操作學會比較物體大小的一般方法。3、培養(yǎng)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窘虒W重點】認識符號“”、“”、“”的含義【教學難點】能夠用符號和詞語描述數(shù)的大小【教具準備】教師準備:電子白板課件?!窘虒W過程】一、情境引入師:今天,小猴子們摘了很多水果,忙壞了。我們

18、看看有幾只猴子?它們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幾多少?(學生看圖回答問題) (1)摘了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該怎么分呢?你能幫幫他們嗎?(學生用學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擺放小猴和3種水果。) (2)讓學生擺出圖片學具表示數(shù)量,設疑激趣:摘了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種水果比較多,哪一種水果夠分,哪一種水果不夠分,老師很想知道,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來比一比看。 (3)展示學生擺放的結果。二、新知探索1、小組討論:可以把誰和誰作比較怎么比?比的結果是什么?(1)、獨立思考,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比較大小。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案。(2)、小組交流。2、認識等號。(研究第一種情況)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較

19、。 師:把水蜜桃分給小猴,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2)展示學生各種不同的擺法,比出好的,將學生引導到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比較。(課件出示) (3)、認識“” 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們就說小猴和水蜜桃的數(shù)量同樣多,3和3同樣多,要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大部分學生都能說出“等號”)出示33讀作:3等于3 等號(4)找找課室里還有誰和誰同樣多,幾等于幾? (5)舉例:除了33,44以外,你還能舉出別的例子來嗎?根據(jù)匯報,師板書。(11,55.)看黑板上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等號兩邊的數(shù)一樣)“兩邊相同用等號” 3、認識“”、“”(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 (1)認識“”。 猴子分香蕉

20、,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出大于號。 師:3比2多,在3和2的中間要用一個什么符號表示?等號行嗎?“我們把這個等號變一變,”課件動畫演示等號變大于號:把等號左邊的口張大點,右邊的口變小點,就成了大于號。(讓學生體會到符號之間的聯(lián)系) 這個式子32怎么讀?(3大于2)。用手勢幫助我們記住大于號,課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撐開,形成一個大于號,“大口朝左大于號”。 (2)認識小于號。 猴子分香蕉,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應用什么符號表示?課件動畫演示:把大于號轉個180度就是小于號。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號)這個式子怎么讀?34(3小于4)。課件

21、:我們用左手表示小于號,撐開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號”。 4區(qū)分“”、“”和“”。 5.以游戲方式,熟悉、記憶這3種關系符號。 三、練習應用做一做:p17 第1題 讓學生先觀察圖,在說一說,最后再填寫。課本P18第3、4題 讓學生自己動手填寫。P19第5、6、7、8題 教師指導完成四、反思總結借助小猴子分水果的場景引入新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認識,記憶“”、“”、“”的方法。學生可能會用“左邊大,大于號;左邊小,小于號”,“大于號開口在左邊、小于號開口在右邊”等語言描述。板書設計:比多少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3課時

22、 第幾【教學內容】教材第20頁內容。【教學目標】1、讓學生學會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初步感知自然數(shù)的基數(shù)含義和序數(shù)含義,并能用“第幾”來描述物體的位置。2、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關于“幾”和“第幾”的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在學習中體驗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教學重點】理解序數(shù)含義,會區(qū)分基數(shù)與序數(shù)【教學難點】明確方向決定次序【教具準備】教師準備:電子白板課件【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1、玩游戲:注意聽口令,看看誰的反應最快! 如: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來! 第三排的小朋友摸摸你們的腦袋(可多玩幾次) (初步讓學生體會序數(shù)的含義)二、新知探索2

23、、找5個學生上來排成一列,假設他們來老師這里領課本,下面同學說說有幾個人,他們分別排第幾? 第一個領完走后,剩下幾個人? 他們又分別排第幾? 3、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說一說:小組四人合作,一人擺學具,并向大家提問,其他人回答。然后輪換,由另外一個人擺,并提問,其他人答。要求每人擺一次。 三、運用:4、匯報情況,請一小組起來表演 5、拿出自己帶來的照片,小組里小朋友互相介紹一下你的家人。(教師可以先讓一個同學向全班介紹自己的家人) 6、匯報情況,指名向大家介紹你的家人三、練習應用 1、看課本P20后第1、2題讓學生自己動手填寫。 2、P23第1、2題 教師指導完成四、反思總結通過情景體驗和參與游

24、戲,感知自然數(shù)序數(shù)的含義,知道自然數(shù)除了可以表示物體的多少,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能夠正確用幾個和第幾個表達意思,體會基數(shù)和序數(shù)的區(qū)別。板書設計:第幾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4課時 分與合【教學內容】教材第21-22頁內容。【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25的分解與組成,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2、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分析問題的能力。3、滲透相對性的觀點?!窘虒W重點】掌握25的分解與組成,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窘虒W難點】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弘娮影装逭n件?!窘虒W過程】一、情境引入同學們,我們一起做個游戲好嗎?老師手里有4顆紐扣,把4顆紐扣分成兩份,猜一猜,左

25、手里有幾顆?教師把右手放在身后。學生猜,猜對的回答是根據(jù)什么猜的。那么為什么猜不對呢?二、新知探索1、質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這個游戲才能正確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確的呢?(學生討論,說自己的想法)從而引入要把數(shù)分解。2、動手分一分:教師出示4個圓片,把4個圓片作為一個整體,把它分成兩份,每份都有圓片,有哪些分法呢?(學生動手分一分,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分法)3、匯報學習情況:指名學生上來擺一擺學生邊擺邊說,4可以分成幾和幾4、動動腦:說說自己還有什么方法來分數(shù)(如用手勢、用事物表示等)5、引導學生將圖片抽象成數(shù)字,4可以由幾和幾組成? 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6、再一次玩剛才的游戲,指名回答。(答案有

26、多種,體現(xiàn)學法多樣化)7、讀一讀:4的分解式,邊讀邊做手勢 (想一想,如果先說部分,再說整體應該怎么說?)8、玩猜一猜游戲:教師兩只手分別拿紐扣,讓學生看見其中一只手里的數(shù)目,并告訴學生總數(shù),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幾顆紐扣?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9、自學5的分解式:學生小組內合作學習,按照學習4的分解過程, 可按照: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讀一讀的學習方法學習。10、匯報學習情況:要求每組都要說一說三、練習應用1、師生拍手說數(shù)的組成,同桌兩人做這樣的拍手練習2、做課本做一做的練習,再指名回答四、反思總結通過情景體驗和參與游戲,培養(yǎng)觀察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板書設計:分與合課后反思:

27、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5課時 加法(1)【教學內容】教材第24頁內容?!窘虒W目標】1、通過實踐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2、通過實踐操作、表述,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意識。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教學重點】認識加號、等號、會讀寫加法算式【教學難點】知道加法的意義?!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簲?shù)字卡片學生準備:5根小棒【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1、引導學生從1數(shù)到5,再從5倒數(shù)到1。2、出示數(shù)字卡片,讀數(shù)(開火車讀、個人讀、小組讀等形式)。3、按順

28、序填數(shù): 1( )3( )5。4、搶答:看卡片說數(shù),復習數(shù)的組成。二、新知探索1、 數(shù)學王國到了,智慧爺爺給我們準備了禮物呢!你們看,是什么呀?(氣球)智慧爺爺一共送來了幾個氣球?你是怎么知道的?    (看圖數(shù)出來的)(算出來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你的想法,真不錯。請問:在這個算式里, 3、1、4分別表示什么意思?說得真好!這個符號叫什么呢?(加號)對了,加號,這就是我們要認識的新朋友。-“+”像什么呀?它表示合起來的意思。要求一共有多少個氣球就是把3個紅氣球和1個黃氣球合起來,用加法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加法”(板書課題)指“=”你們認識嗎?他表示同樣多。

29、列式為:3+1=4誰來讀一讀這個算式?板書:3加1等于4(齊讀)你還能用不同的算式來表示嗎?1+3=4算式中1、3、4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其實,這兩個算式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交換了兩個相加的數(shù)的位置。2、小朋友真棒!瞧:小精靈也給我們送禮物來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接著出現(xiàn)兩個小精靈的圖片,你又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想好了,請小朋友把你的加法算式寫下來算一算。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算的是什么?算式中的每一個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意思?請生上臺板演:1+2=3     2+1=3 算式中的2、1、3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對了,像這樣把紅紙鶴和藍紙鶴

30、合起來,我們用加法計算。還有不同的想法嗎?一個小精靈加2個小精靈是3個小精靈。你講的非常好,我們觀察的角度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就不一樣。3、舉生活中的事例。三、練習應用完成第24頁做一做四、反思總結通過情景體驗和參與過程,讓學生在反復的說和表示“合并”的經歷中,體會加法的含義。板書設計:加法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6課時 加法(2)【教學內容】教材第25頁內容?!窘虒W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意義,會讀加法算式,弄懂計算過程,理清思路。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學會傾聽別人說話,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窘虒W重點】交流算法過程,會用數(shù)的

31、組成方法口算?!窘虒W難點】利用數(shù)的分解組成,正確地計算5以內的加法?!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赫n件。學生準備:小圓片、小棒?!窘虒W過程】一、情境引入1、拍手接力游戲。2、看圖說圖意并列式計算。3、復習5以內數(shù)的組成。二、新知探索1、出示主題圖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看,請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交流匯報:生1:有4只小鳥在吃小米,又飛來1只,一共有5只小鳥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鳥,又飛來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4+15 2、合作交流,探究發(fā)現(xiàn) (1)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師:“4加1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的?

32、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想一想,說一說。 (2)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師參與討論。) (3)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生1:我是看圖1、2、3、4、5數(shù)出來的。(數(shù)數(shù)法。) (根據(jù)回答貼圖板書) 生2:我先數(shù)4只,接著再數(shù)1只,就是5只。(接著數(shù)。)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會數(shù)指頭或小棒來算。 生5:先有4只小鳥,又飛來5只小鳥,4和1就組成5, 所以4+15三、練習應用第25頁的“做一做”第1、2題。四、反思總結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水平積極主動地進行計算,同時也提示老師要尊重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教學中,開始時應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隨著教學的進行慢慢可以引導學生按照數(shù)的

33、組成進行計算。板書設計:加法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7課時 減法(1)【教學內容】教材第26頁內容。【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理解減法的意義,認識“”號,會讀減法算式。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認識減法的意義,正確讀減法算式?!窘虒W難點】利用數(shù)的分解組成,正確地計算5以內的減法【教具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小圓片、小棒?!窘虒W過程】一、情境引入1、每個小朋友拿出圓紙片擺一擺,說數(shù)的組成。2、復習加法,學生拿出鉛筆,左手2支,右手1支,合起來是幾支?用算式表示。3、過渡:逆向思維:教師做動作,學生用自己的

34、話一說,把3支鉛筆拿走2支,還剩下1支,可以用什么數(shù)學知識表示?(教師按照學生回答,伺機板書:減法)二、新知探索1、引導觀察,感知減法的含義通過電反復演示,讓學生認真觀察同桌之間互相說交流說圖意,然后全班交流。(桌子上放著3只紙鶴,有一個小朋友拿走了一只)師:像這樣,從3只里面去掉一只也就是從一個數(shù)里面去掉一部分或減掉一部分,要用減法計算。 板書:減號2、學習減法算式問:3只紙鶴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板書:3 拿走了一只,是從幾只里面拿走的? 拿走一只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板書:1 像這樣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壞了、死了等都要用減法計算。板書:3-1=問:3-1等于幾?你是怎樣想的?把你的想

35、法說給大家聽,還有沒有不同的想法?請你說一說。3、發(fā)散聯(lián)想 教師引導啟發(fā),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其他能用3-1表示的事物來。三、鞏固發(fā)展,學會學習。1、電腦演示第25頁的第2幅圖和第26頁上面的一幅圖,分別讓學生認真觀察(1)請多個同學說圖意 (2)根據(jù)圖意列算式2、先畫一畫,再說算式(第25頁最下面的做一做) A:教師先分步驟講解第1幅圖(1)先畫三朵花,問學生:這是幾朵花,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 板書:3(2)再用虛線圈2朵花,問:誰知道是什么意思?請你猜一猜。(3)用虛線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計算? 板書:(4)去掉的2朵是從幾朵里面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板

36、書:2(5)誰能夠根據(jù)圖意列出算式。 板書:32=1B:你們能夠根據(jù)剛才所講的,把后面的2幅圖的圖意說一說,并列出算式嗎?試一試。(4人小組合作完成)(1)指名說圖意 (2)指名說算式,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三、練習應用學生獨立完成第26頁的“做一做”,然后集體進行評價。四、反思總結教學中,開始時應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隨著教學的進行慢慢可以引導學生按照數(shù)的組成進行計算。板書設計:減法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8課時 減法(2)【教學內容】教材第27頁內容?!窘虒W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減法的意義,會讀減法算式,弄懂計算過程,理清思路。2、培養(yǎng)學

37、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學會傾聽別人說話,合作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進一步認識減法的意義,正確讀減法算式,弄懂計算過程。【教學難點】利用數(shù)的分解組成,正確地計算5以內的減法?!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赫n件學生準備:小圓片、小棒、紙鶴?!窘虒W過程】一、情境引入1、拍手接力游戲。2、看圖說圖意(減法),并列式計算。3、復習5以內數(shù)的組成。二、新知探索1、(小黑板)出示畫圖:樹上有5只鳥,飛走了一只。根據(jù)這幅圖,你能提什么問題呢?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再指名回答,請學生上來板書列式。3、小組內交流:“51”得幾?你是怎么算的?和組里的小朋友交流,

38、每個小朋友都說自己的想法,是怎樣得出結果的。4、匯報情況:指名小老師上來教大家計算的過程(提倡算法多樣化,教師可以有意識請想法不同的學生上來說一說)5、抽象出計算過程:引導學生如果不看圖,不數(shù)手指,你會計算“51”得幾嗎?(引導學生用數(shù)的組成知識來計算)6、用小圓片擺出用減法算的圖,讓學生在小組內用類似的方法學習。并匯報學習結果,能完整地說出計算過程。7、同桌讓一人任意說出一個減法式子,學生先和同桌交流計算過程,然后指名你認為你同桌方法好的介紹給大家聽。三、導疑導疏1出示課件1,動態(tài)顯示:荷葉上原來有4只青蛙,“撲通”跳到水里1只。學生說說題意,再列式,交流算法。2出示課件2,學生說圖意:架上

39、原來有4只絲瓜,摘下2只,架上還有幾只?然后學生列式完成,小組交流訂正。3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5只紙鶴,你能用這5只紙鶴,擺出幾種不同的減法算式嗎?擺擺試試,看誰擺的多。4乘車游戲:5個同學做檢票員,拿著車號,其他同學每人一張票,車票上數(shù)目的得數(shù)就是的要乘的車號。游戲開始,請同學們趕快上車,檢票員檢票后,上錯車的同學給大家表演節(jié)目。三、練習應用學生獨立完成第27頁的“做一做”,然后集體進行評價。四、反思總結小組學習,是學生主動理解學習過程、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板書設計:減法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9課時 練習課【教學內容】教材第28、29頁內容?!窘虒W目標】1經歷各種形式的數(shù)

40、學學習活動,明確加法、減法的不同含義,能選擇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2熟練正確地計算15的加減法。初步直觀感知加減法的聯(lián)系。3培養(yǎng)自主意識,培養(yǎng)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并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5以內的加減法【教學難點】熟練的掌握5以內的加減法【教具準備】教師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按數(shù)的順序填數(shù)(學生口答)1()34()5()()21; ()()3()()2、數(shù)的組成(學生口答)二、指導練習1、練習五的第1、3、6、8題,看圖把算式填完整。先讓學生看圖說圖意把算式補充完整,然后全班集體評價。2、練習五的第2、4、7題,都是計算題,要求學生看清題目,然后細心計算。點生回答,師

41、予以糾正。3、練習五的第5題,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版式的意思。此題主要是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先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同時點學生上黑板演示,然后集體訂正。4、練習五的第9題,送信。實際上是把算式的結果與數(shù)字相同的郵箱連起來。5、數(shù)學小游戲:回家每個同學發(fā)一個數(shù)學小卡片,在黑板上貼上數(shù)字1、2、3、4、5,每個同學根據(jù)自己的卡片的得數(shù),把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誰送得又對又快。三、練習應用教師說算式,學生直接寫得數(shù),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能得100分。134251432111213231223141142352535432四、反思總結板書設計:練習課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10課時

42、0的認識和加減法【教學內容】教材第30頁內容?!窘虒W目標】1、通過操作,準確體驗0認識0,掌握0的寫法。2、通過直尺圖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數(shù)的順序。3、使學生初次感知0的含義?!窘虒W重點】理解0的含義,并能寫正確書寫。【教學難點】理解0的含義。【教具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準備:數(shù)字卡片【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誰?看他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猜一猜,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同時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學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說都可以)二、新知探索a、揭謎底,教學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師:猴子吃桃子你們猜對了,但要吃幾個桃

43、子,為什么有那么豐富的表情?讓我們數(shù)數(shù)看1、提示第一種含義什么也沒有出示2個桃子,問:用幾表示?(小猴看到2個桃樂呵呵)學生舉起數(shù)字卡片2出示1個桃,問:用幾表示?(小猴吃了1個桃,嘴巴鼓鼓的)學生舉起數(shù)字卡片1出示空盤子,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師:什么也沒有用:0“來表示。板書:0的認識板書0并領讀“0”B.出示小鳥圖,讓學生認真觀察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鳥正在鳥窩里聊天)2)點擊出現(xiàn)動畫:三只小鳥從鳥窩里飛走了。問:你又看到了什么?這時鳥窩里還剩下幾只小鳥?飛走的3只小鳥是從幾只小鳥里面飛走的?3)你能夠把這個圖的意思完整的說給大家聽嗎?(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并比一比

44、,看誰說的最好)4)要還剩下幾只小鳥有誰能列出算式?板書:3305)誰知道:算式里面的每個數(shù)字表示什么意思?2、出示青蛙圖,學生認真觀察1):你從圖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葉上休息)2)點擊出現(xiàn)第二張荷葉問:這張荷葉上有幾只青蛙?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3)你能夠把這個圖的意思完整的說給大家聽嗎?(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并比一比,看誰說的最好)4)這兩張荷葉上一共有幾只青蛙?誰能列出算式?板書:4045)誰知道:算式里面的每個數(shù)字表示什么意思?3、觀察上面的兩個算式:33040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各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歸納得出:相同的兩個數(shù)相減等于零,任何數(shù)與零相加或相減等于三、練習應

45、用1. 第30頁做一做。2. 完成第31頁練習六。四、反思總結用3只小鳥從鳥窩里飛走了的情境圖,教學得數(shù)是0的減法的意義;通過兩片荷葉上的青蛙圖教學有關0的加法;出示5-0=( )的留空對話框,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板書設計:0課后反思: 第三單元 15的認識和加減法第11課時 整理與復習【教學內容】教材第32頁內容?!窘虒W目標】1經歷各種形式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明確加法、減法的不同含義,能選擇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2熟練正確地計算15的加減法。初步直觀感知加減法的聯(lián)系。3培養(yǎng)自主意識,培養(yǎng)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并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重點】理解加減法的含義【教學難點】會正確、迅

46、速地計算15的加減法【教具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加減法算式題卡?!窘虒W過程】一、基本練習1、整理和復習的第1題: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先認真數(shù)每種動物有多少只,然后進行大小比較。讓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評價,全對的予以表揚。2、第2題:5以內各數(shù)的組成,要求人人會背,會用。3、第3題,計算。出示加減法算式題卡。進行開火車比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4、練習七的第1題:按順序填數(shù)。二、觀察研討、再次體驗加減法的含義1、教 師 活 動引入:同學們掌握得真好,火車把我們帶到了一片大花園,好美啊!蝴蝶、蜻蜓在唱歌跳舞,羊羔、青蛙在游戲玩耍。集體交流。(青蛙主題圖)練習七的第3題呱呱呱,小青蛙在招呼我們呢?你看到了

47、小青蛙在干什么?要想知道現(xiàn)在荷葉上還有幾只青蛙,可以怎樣想?怎樣用算式表示?學 生 活 動班交流。小青蛙在干什么?現(xiàn)在荷葉上還有幾只青蛙,可以怎樣想?列算式表示。2、組內交流,然后全班評價。三、聯(lián)系生活、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師:大家玩得可開心了,哦,到家了,老師開始點人數(shù)了。 (1)1號車廂原來有4個小朋友,下車2人,幫老師想想車上還有幾個人?(學生直接說出得數(shù)) (2)小紅看到2號車廂一開始下車4人,后來又下來1個人后車廂里就沒有人了。原來2號車廂有幾個人?現(xiàn)在2號車廂還有幾個人? (3)3號車廂原來有2個女同學,2個女老師,3號車廂原來有幾個女性?三、練習應用1、指導學生完成書本練習七中的

48、第4題,巡視輔導。2、獨立完成書本第33頁的第2、3、5。四、反思總結今天我們對5以內加法和減法進行了整理,歸納成了表格?;厝ズ蟠蠹乙煊洷砀裰械乃闶胶偷脭?shù),進行又對又快的口算。板書設計:整理和復習課后反思: 第四單元 認識圖形(一)第1課時 認識圖形【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內容?!窘虒W目標】1、通過操作和觀察,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受其特征。2、通過設計分一分、摸一摸、說一說、搭一搭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能夠進行辨認和區(qū)別四種立體圖形,初步建立幾何的空間觀念。3、從現(xiàn)實生活中引出數(shù)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教學重點

49、】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教學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教具準備】教師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立體模型。學生準備:自備形狀各異的實物、積木等。【教學過程】一、情境引入小朋友們,我們每組都有一個裝滿東西的袋子,這是智慧爺爺送給你們的禮物,想知道是什么禮物嗎?把袋子里的東西倒出來看一看。智慧爺爺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二、新知探索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2)小組匯報。 問:你們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可能回答可分成這樣幾組:

50、一組是長長方方的;一組是四四方方的;一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組是圓圓的球。(3)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不同、形狀不同、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概念,并隨機板書名稱。2. 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說出: 長方體: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體: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圓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樣粗細,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球:是圓圓的。 (如果學生說出長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等,教師應給予肯定,但不要求學生必須說出來。)三、練習應用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拿出

51、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會“轱轆”,然后教師說明,圓柱可以滾動。 做一做第2題,每小組一人說出物體的名稱,其他同學按指定要求摸,看誰摸得準。四、反思總結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立體圖形的特征,以便建立清晰的表象。板書設計:認識圖形(一)課后反思: 第四單元 認識圖形(一)第2課時 圖形的拼搭【教學內容】教材第3536頁內容。【教學目標】1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特征辨認和區(qū)別這幾種圖形。2、通過拼擺,使學生初步感知立體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窘虒W重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教學難點】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窘叹邷蕚洹拷處煖蕚洌赫n件、各種平面圖形的實物。【教學過程】一、猜謎語導入老師帶來了幾個謎語,讓你們猜一猜。1、圓圓鼓鼓小淘氣,滾動起來不費力。它是什么? (球)2、正正方方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