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可編輯打印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1.gif)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可編輯打印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2.gif)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可編輯打印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3.gif)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可編輯打印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4.gif)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可編輯打印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3/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ff9a6d1f-acfd-43eb-b9d4-1ccb40c09df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112016-2017學年第二學期備課本科目 數學班級 班 任課教師 2016-2017學年度二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 本冊包括以下內容:1、有余數的除法 2、時、分、秒 3、認識方向 4、認識萬以內的數 5、分米和毫米 6、兩、三位時的加法和減法 7、教的初步認識 8、數據的收集和整理9、期末復習,以及兩次實踐與綜合應用活動:測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51名學生,男生29名,女生22名,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yè)
2、,對于他們來說,學習是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愿意動腦,不舉手發(fā)言,作業(yè)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后進生,對于這些學生,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 對于上學期的知識掌握尚可,同時也存在著個別人計算不過關、走進生活題說理不清、變化題不懂思考方法等問題。通過本冊知識的學習,鍛煉他們的思維、口頭敘述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時刻。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1、通過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動,體會余數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余數的含義;探索并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數一定比除數小,會用豎式計算除數和商都是一位數的有余數除法的式題
3、,會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鐘面的觀察,認識時間的單位: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并能說出鐘面上所顯示的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通過學具操作,認識1000以內的數,知道千以內的數位順序,知道千以內數的計數單位以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能根據數的意義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在1000以內)以及相應的減法,整百數加整十數以及相應的減法。 4、通過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筆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的加法以及相應的減法式題,會口算整十數加整十數(和超過100)以及相應的減法,會估
4、算一些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式題,會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5、在現實情境中,進一步理解數量之間的相差關系,能應用加、減法正確解答“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6、聯(lián)系乘法含義,理解“倍”的概念,會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以及“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 7、在現實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能運用乘法和加(減)法正確解答一些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8、聯(lián)系生活經驗,在觀察和操作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之間的關系,會進行一些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并描述物體的長度。 9、聯(lián)系對東、南、西、北的已有認
5、識,進一步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能運用學過的方位詞合理描述現實情境或簡單平面圖上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能看懂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要求描述簡單的行走路線。 10、聯(lián)系一些典型物體的面,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知道角是有大小的,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會在方格紙上畫出角。 11、會對同一組數據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tǒng)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tǒng)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lián)想和預測。 (二)、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學的意義與作用。在教師的組織下,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認真思考的習慣,在教師
6、、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數減三位數的計算及驗算方法,發(fā)展估算的策略。 3、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難點: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2、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 3、比較角的大小五、教學措施 1、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學習資料,更好地發(fā)揮教材的作用。 2、用
7、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教學乘法口訣,從編兒歌再編口訣,降低口訣的難度。 3、在課堂中適當穿插一些數學日記,通過尋找其中的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以致用的意識。 4、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5、在具體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利用思考題,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動腦筋鉆研問題的興趣,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在開發(fā)智力上有促進作用。20162017學年度第二學期小學數學
8、二(下)教學進度周次起訖時間教學內容課時備注12.15報名注冊22.16-2.22一、有余數的除法3大掃除32.23-3.1一、有余數的除法二、 時、分、秒1343.2-3.8二、 時、分、秒第一、二單元測試三、認識方向11253.9-3.15三、認識方向實踐活動:測定方向第三單元測試 四、認識萬以內的數111163.16-3.22四、認識萬以內的數473.23-3.29四、認識萬以內的數483.30-4.5四、認識萬以內的數第五單元測試五、分米和毫米 211清明節(jié)94.6-4.12五、分米和毫米第五單元測試 六、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211104.13-4.19六、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41
9、14.20-4.26六、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4124.27-5.3期中復習期中測試21勞動節(jié)135.4-5.10六、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4145.11-5.17六、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 4155.18-5.24第六單元測試七、角的初步認識 13165.25-5.31第七單元測試 八、數據的收集和整理13六一節(jié)176.1-6.7實踐活動:了解你的好朋友第七單元測試 九、期末復習112端午節(jié)186.8-6.14九、期末復習總復習22196.15-6.21總復習4206.22-6.28期末考試第一單元 有余數的除法教材、學情分析:本單元是在學生已學過表內乘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內容包
10、括有余數除法的認識和有余數除法的豎式計算,以及一次實踐活動。在教學時,應該根據知識的系統(tǒng)性以及二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注意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經歷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現象抽象為有余數除法的過程,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通過積累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抽象、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可以發(fā)展他們的抽象思維 。學生通過操作、學習,能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重點:1、理解有余數除法的含義,并會計算有余數的除法。2、能運用有余數除法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11、試商的方法。教學課時:四課時第1課時:有余數的除法(1)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 頁的例1、例2、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3 題教學目標: 1、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 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通過操作、思維、語言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 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用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 先學探究: 談話:開學第一天,老師就準備了 10 枝新鉛筆來考考小朋友們,你們愿意接受 挑戰(zhàn)嗎? 提出問
12、題:這10 枝鉛筆我要分給大家??墒?,怎樣分才合理呢? (1)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統(tǒng)一認識:每人分得同樣多。 (2)談話: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 2 枝、每人分 3 枝、每人 分4 枝) 如果每人分2 枝,可以分給幾人呢?如果每人分3 枝,可以分給 幾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 枝,可以分給幾人呢?我們來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鉛筆,小組合作) 每人分幾支分給幾人還剩幾支 2 3 4 5指導操作。談話:10 枝鉛筆每人分2 枝,可以分給幾人呢?請一組上臺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問:10 枝鉛筆每人分2 枝后有沒有分完?在表格中板書結果。 自主活動。談話
13、:如果每人分3 枝、每人分4 枝,分別分給幾個人呢?你能用以 上的方法在小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況記錄下來嗎? 學生分組活動,教 師巡視指導。(2)說一說: 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填寫表格,確認結果。 談話:觀察分法,把它們分類,并說說怎么想的? 小結:10 枝鉛筆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 出示表格: 表(1)每人分幾支分給幾人還剩幾支 25 5 2 表(2)每人分幾支分給幾人還剩幾支 3 3 1 4 2 2(3)寫算式: 觀察表(1) 提問:10 枝鉛筆每人分2 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2=5(人) 10 枝鉛筆每
14、人分5 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5=2(人) 提問:你能說出這兩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 觀察表(2) 談話:10 枝鉛筆每人分3 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3) 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枝?這1 枝還能分嗎? 這 1 枝是剩下的,它是 10 枝里面的一部分,我們可不能忘了它,在 3 人后面加 上小圓點,把它記錄下來! 認識余數。在除法算式里,每個數都有自己的名稱,在10÷3=31 中,10、 3、3 分別叫什么?1 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書。 反饋交流,全班齊讀算式:10 除以3 等于3 余1 。
15、觀察比較: 10÷5=2、10÷3=31 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 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另一種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 (4) 談話: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 支的結果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學生獨立在書上填一填。 反饋交流:10÷4=2(人)2(枝) (5)概括提煉: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平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表示? 余數表示什么? 2、探索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規(guī)律。出示例2,用4 根小棒擺1 個正方形,8 根小棒擺2 個正方形。像這樣用12、13、 14、15、16 根小棒擺正方形,結果會怎樣? 先擺一擺,再填寫除法算式,并把表
16、格填完整。 (1) 談話:請同學們觀察 13÷4、14÷4的余數與除數,你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 如果余數和除數相等,或者余數比除數大了,說明了什么? 小結:請記住,計算有余數除法,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2)猜一猜:有一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6,余數可能是幾?如果余 數是3,除數最小是幾? 三、反饋完善: “想想做做”13。 1、第 1 題:讓學生各自用小棒擺一擺、填一填、算一算,再通過交流幫助學生 進一步明確有余數除法求商的思考過程。 2、第2 題:先讓學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導學生比較兩道題目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
17、。 3、第3 題:先讓學生按照題目讀一讀,再說說每題的商和余數各是什么? 4、第4 題:先把題目的要求讀一讀,然后同桌互說,再指名說一說。 四、全課總結: 1、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2、生活中還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數的情況?課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 了就用有余數的除法說一說,說父母聽。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10÷2=5(人)
18、60; 12÷4=3(個) 10÷3=3(人)······1(支) 13÷4=3(個)······1(根)
19、 14÷4=3(個)······2(根)
20、0; 15÷4=3(個)······3(根) 余數都比除數小。 第2 課時:有余數的除法(2)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 頁的例3、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5 題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
21、歷探索有余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試商的方法,懂得余數要 比除數小的道理,會用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2、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態(tài)度與習慣。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探索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教學用具:掛圖,圓片 教學過程: 一、先學探究 : 1、出示掛圖:幾十面按紅、黃、藍順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順次標上序號。 2、談話:老師不看屏幕,同學們告訴我?guī)滋柶?,我就能說出它是什么顏色,不 信,你考考老師? 3、老師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顏色呢?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這 其中的奧秘!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媽媽買了12 個蘋果,
22、如果每4 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 列算式:( )÷( )=( ) ( )數 ( )數 ( ) 你能嘗試列出這道除法算式的豎式嗎? 仔細觀察老師寫的除法豎式,找一找被除數、除數和商。 看了這道除法豎式,你有什么疑問或不明白的地方嗎?出示例題:如果每5 個放一盤,可以放幾盤?還剩幾個? 先圈一圈,再把算式填寫完整。 提問:怎樣列式?(板書:12÷5=)等于多少呢?你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 題?(分一分、算一算) (2)鼓勵探索。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嘗試解決。 (3)匯報交流。 用圓片代替桃分一分。 指名學生上臺操作。 提問:分的結果怎樣?(放了2 盤,還剩2 個。) 剩下的
23、2 個桃,還能繼續(xù)分嗎?(剩下的2 個桃,不能再分) 講述:12 個桃,每盤放5 個,分的結果是“放了2 盤,還剩2 個”。 如果是22 個桃、32 個桃、42 個桃,甚至更多的桃每盤放5 個呢?難道我們也用 圓片代替桃來這么分嗎?有別的方法嗎? 列豎式算一算。 談話:筆算12÷5 豎式該怎樣列,商和余數該寫在哪兒?指名學生說老師寫。 提問:12÷5 商是幾?為什么商是2,你是怎么想的? 小組討論在交流匯報。 想法一:12 個桃,每盤放5 個,放了2 盤,所以商是2。 想法二:商2,二五一十,10 比12 小,商2;三五十五,15 比12 大,所以商2。 想法三:二五一十,
24、2 和5 相乘的積最接近12,又小于12,所以商2。 想法四:12 里面最多有2 個5,所以商2。 提問:12 的下面該寫幾,為什么?“10”表示什么? 12 個減去分掉的10 個,還剩下幾個?所以橫線下面寫幾?這個“2”表示什么? (表示剩下的2 個,這個2 就是余數)提問:誰能說出橫式的計算結果? 在上面的談話過程中逐步完成板書。 (4)小結:今后我們計算有余數的除法,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三、反饋完善: “想想做做”15,重點引導學生鞏固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1、第 1 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用小棒操作,聯(lián)系操作過程和結果計算相 應的式題,幫助學生鞏固對有余數除法求商方法的理解。 2
25、、第 2 題:有余數除法與以前學過的表內除法的對比練習。通過計算和比較, 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有余數除法與表內除法計算方法的練習和區(qū)別,更好地掌握用豎 式計算有余數除法的思考過程和書寫規(guī)范。 3、第 3 題:是有余數除法求商方法的專項練習,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有余 數除法的求商方法。 4、第 4 題:讓學生應用有余數除法,嘗試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體 會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初步掌握用有余數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 5、第5 題:25 個氣球,平均分給6 個同學,每人分得幾個,還剩幾個? 學生獨立完成 ,用豎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 說說今天學到了什么?認為自己學得怎樣? 第3 課時
26、:練習一(1)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 頁練習一的第1-6題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豎式計算 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試商的方法,深刻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能熟練地用 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口算 7×7 9×6 21÷3 3×4 24÷8 12÷2 35÷7 4×7 6×9 48÷8 18÷2 56÷7 2、回憶上節(jié)課
27、學習了什么內容?有余數的除法在求商時是怎樣很快找到合適的 商的?(想被除數里面最多有幾個除數)在計算時還應注意些什么?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練習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擺一擺,每位學生準備10 根小棒。 (1)10 根小棒,每5 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提問:怎樣列式?板書:10÷5 =2 通過計算,誰來說說商為什么是2?有余數嗎?為什么?(2)10 根小棒,每4 根一份,可以分成幾份?還剩幾根? 請學生分小棒后,列式并筆算。 提問:商為什么是2?有余數嗎?是幾?為什么還是2? (3)比一比,以上兩道題哪一道是有余數的除法?為什么? 2、完成第1 題。 出示圖
28、后,讓學生自己弄清圖意后讓學生敘述,然后獨立完成,反饋時,說說自 己是怎樣填寫的,所寫的每個算式表示的具體意義是什么? 三、綜合練習: 1、練習一第2 題 (1)學生獨立完成左邊的一組填空。 (2)提醒學生利用填空時的思考過程計算右邊4 題。 2、練習一第3 題 (1)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反饋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3、練習一第4 題 (1)學生分組計算,并指名板演。 (2)反饋。 (3)比一比:每列火車中的三題有什么不同點和相同點? 4、練習一第5 題 讀題后請學生獨立解題,說說算式的意義,余數是幾,表示什么? 5、練習一第6 題 (1)幫助學生弄清題意。 (2)獨立解題。 四、反思
29、總結: 今天我們練習了有余數的除法,在計算時要想被除數里面最多有幾個除數,同時 還得注意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第4 課時:練習一(2)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頁練習一的第7-12題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豎式計算 的方法,能正確的進行有余數除法的計算。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試商的方法,深刻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能熟練地用 豎式計算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余數的除法。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 1、回憶本單元學習了什么內容?有余數的除法在求商時可以怎樣很快找到合適 的商?(想被除數里面最多有幾個除數)在計算時還應注意些什么? 2
30、、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練習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口算: 4×3 9 ×8 45÷9 6×9 32÷8 24÷4 56÷7 5×6 8×5 36÷6 35÷7 4×9 2、口答: 25 里面最多有( )個6。48 里面最多有( )個7。 36 里面最多有( )個8。28 里面最多有( )個6。 3、用豎式計算: 43÷6 32÷7 20÷4 36÷7 (1)明確要求,先口答出商及理由。 (2)學生分組計算,以檢驗
31、剛才所說的的商是否正確。 指出:看被除數是多少,可以想幾個幾是多少,被除數里還多幾,余數就是幾。 三、綜合練習: 1、練習一第7 題 讓學生認真分析每一題的計算過程。 2、練習一第8 題 (1)出示題目,思考:除數最小應是幾。 (2)指名回答,并說明理由。 提問:如果除數是 6,再根據題目中已給的余數,想想商可能是幾,那么被除數 能不能確定是多少呢? (3)提問:如果將“最小”兩字去掉,你認為除數可以是幾,為什么? 通過這題的思考,你更加清楚了一個什么道理? 3、練習一第9 題 學生自己讀題后獨立解答。說說自己解題的想法。 4、練習一第10 題 學生自己讀題后獨立解答。說說自己解題的想法。 5
32、、練習一第11 題 學生自己讀題后獨立解答。說說自己解題的想法。 6、練習一第12 題 (1) 學生獨立填表。 (2) 說說余數是怎樣變化的? (3) 如果除數是5,余數怎樣變化? 7、練習一思考題(提示:除數控制在一位數的范圍)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饋。 交流解答時的想法:先想除數可能是幾,再根據商和除數的情況,想出被除數是 多少。提醒學生思考時做到有序。 幫助學生整理寫出的算式。 提問:通過剛才的練習,想一想: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的大小有沒有規(guī)定?小結: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四、反思總結: 今天你練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第二單元 時 、分、秒第1 課時:認識時、分教學內容:教
33、科書第810頁的例1、例2和想想做做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 時的時刻。 2.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 間觀念,初步培養(yǎng)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鐘面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認識鐘面上的大約幾時。 教學準備:鐘面教學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小小駿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聲噠噠似戰(zhàn)鼓,提醒人們爭朝 夕。 2、揭示課題:小朋友猜對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鐘面是什么樣的嗎?今天我們就 一起來學習“認識鐘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認識鐘面 說明:我們經
34、常看鐘面了解時間,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鐘面,把你知道的有關鐘面 上的知識在小組里跟同學說一說。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 指名說說關與鐘面上的知識。 有12 個數,讓學生從1 順次讀到12。 有兩根針,一根長一根短,指出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讓學生把分針和時針 指給同桌看。 2、初步認識整時 (1)出示7 時的鐘面,讓學生猜猜是幾時?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時針和分針分別 指著什么數?再出示5 時的鐘面,讓學生說說時針和分針分別指著什么數?引導觀察 鐘面上的分針有什么共同點?時針呢? (2)總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教學試一試 出示三只整時的鐘面圖,提問這三只表上又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
35、? 學生在鐘面上撥一個時間讓同桌說說是幾時。 3認識大格。(掛圖出示:鐘面 學生拿出自己準備好的鐘表。) 提問:仔細觀察鐘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發(fā)現。 (學生可能發(fā)現:鐘面上有112 這12 個數;鐘面上有12 個大格,每個大格里 有5 個小格,一共有60 個小格。) 講述:我們把每兩個數字間的距離叫做1 大格(板書:大格),所以12 到1 這 兩個數之間是1 大格,同樣,1 到2 之間也是1 大格。 提問: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呢?(引導學生從1 開始依次數出12 個大格。 學生數好后板書:12 個) 4認識小格。 講述:鐘面上除了大格,還有小格,相鄰的兩個小點之間是1 小格。(板書:小 格
36、) 提問:那么,1 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呢?學生交流。(板書:5 個)提問:鐘面上一共有幾個小格?我們一起5 個5 個數一數。 小結:通過小朋友們的努力探索,我們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 個大格,60 個小格。 5認識時。 講述:時針從12 走到1 是多少時間?(1 小時)從1 走到2 呢?(也是1 小時) 也就是說時針走1 大格都是幾小時? 講述:這個綠色部分就表示時針走了1 大格,也就是1 小時。 (板書:時針走1 大格是1 小時) 提問:時針走2 大格是幾小時?時針從12 走到4,走了幾小時?走到7 呢? 那么,時針走一大圈又是幾小時? 學生動手操作。(要求:時針從12 出發(fā),分別撥出2 時和5
37、 時)小結:要知道鐘面走了幾小時,我們只要看時針,時針走了幾大格就是幾小時。 6、認識分。 講述:分針走1 小格是1 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分針是怎樣走1 小格的。 這個綠色部分表示分針走了1 小格,也就是1 分。 提問:走這樣的2 小格是幾分?走3 小格呢?7 小格呢? 講述:分針走幾小格就是幾分。 教師用實物鐘演示并提問: 分針從12 走到1,走了多少分? 分針從12 走到4,走了多少分? 分針從12 走到7,走了多少分?再走3 小格呢,一共走了多少分? 學生動手操作。(要求:分針從12 出發(fā),分別撥出10 分,25 分) 小結:要知道走了幾分鐘,要看分針,分針走1 小格就是1 分,幾小格就
38、是幾分。 7、認識時、分的進率。 在鐘面上分針走了一圈,經過了幾個小格?(60 個小格。)因此,分針走一圈, 經過的時間是幾分鐘? 分針走一圈,時針走幾個大格?經過了多長時間?你發(fā)現了什么?板書:1 時=60 分 8、感受1 分鐘。 過渡:1 分鐘的時間很短,但如果我們認真地利用好,其實1 分鐘也可以做很多 事情?,F在讓我們體驗一下。 大家做眼保健操,1 分鐘大約做幾節(jié)眼保健操。 請兩名跳得比較快的同學出來跳繩,同學們分別數個數。 做“想想做做”第5 題,了解有多少同學能在1 分鐘內完成。 指名背古詩,看1 分鐘內能背幾首古詩。 追問:你覺得1 分鐘還能做些什么?學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9、總結:1 分鐘雖然不長,但我們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們要抓緊每1 分 鐘,珍惜時間,在1 分鐘里做更多的事情。 7、感受1 小時。 過渡:1 分鐘大概有多長我們已經初步感受過了,那么1 小時又有多長呢? 做“想想做做”第7 題。一節(jié)課時幾分鐘?課間休息幾分鐘?再加上幾分鐘就是 1 小時。 三、檢測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 題 (1)說說鐘面上各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這個時刻你在干什 么? (2)指出:小朋友要養(yǎng)成珍惜時間、按時學習和休息的好習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 題 先讓學生在自己的鐘面上撥出3 時,要求學生互相看一看撥的對不對。再分別撥 出9 時、12 時
40、,同桌互相檢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 題 先仔細觀察鐘面上畫了什么針,還缺少什么針,再根據鐘面下標出的時刻在鐘面 上補畫出分針或時針。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應該比分針短些,畫分針應該比時針長 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 題 學生獨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 題 四、全課總結 你在小小的鐘面上學到了哪些知識? 第2 課時認識幾時幾分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12頁的例3、例4和想想做做教學目標: 1. 在觀察鐘面的過程中學會認、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時刻。2.在認識幾時幾分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和 態(tài)度,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
41、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讀、寫鐘面上所表示的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認識接近整時的時刻。教具準備:教具鐘、學具鐘等。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小朋友,孫悟空又來了?上節(jié)課,我們和孫悟空學習了什么內容?(認識時、分) 現 在,我們復習一下。 填一填: (1)鐘面上一共有( )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 )個小格。鐘面上一 共有( )個小格。 (2)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 )分。 (3)時針走一大格(從一個數到下一個數)的時間是( )小時。時針走1 小時, 分針正好走一圈,是( )分。1 時( )分 (4)一節(jié)課是( )分,課間休息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 小時。 看一下,這幾
42、個鐘面上的時間你認識嗎? (用兩種表示方法)觀察一下,這幾個鐘面上的時間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結:像這樣鐘表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孫悟空說,他已經認識了時、分和整時,今天,他想和你們一起認識幾時幾分,真 正學會看時間,這樣,他就不會再遲到了。你們歡迎不歡迎他?(出示課題) 二、探索交流。 1.認識7 時15 分。出示情境圖第二幅。 學生觀察,先讓學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達鐘面上的時刻。 教師告訴學生:7 時15 分可以寫作7 時15 分,還可以寫作7::15。 2.繼續(xù)讓學生認識7 時30 分、7 時45 分。 師:時針都在7 和8 之間,都是7 時多。 分針從12 起走過3
43、0 小格,是7 時30 分。 小結:觀察鐘面認識幾時幾分,要先看時針,時針走過幾時,就是幾時多,至于多幾 分,再看分針。 2.教學7 時55 分。(1)這個鐘面上的時間是多少呢? (2)指出:因為時針還沒有到8 時,那我們說快到幾時了?是8 時少幾分? (3)因為時針還沒有到 8 時,這個時刻是幾時多?多幾分?(分針指著 11,表示走 了55 分。)是幾時幾分?怎樣簡寫?怎么讀?齊讀一下。 (4)你能學著鐘面上的樣子動手撥一撥7 時55 分嗎?撥撥看。 (5)7 時 55 分接下來馬上就是幾時了,怎樣撥到8 時呢? 學生動手撥一撥并進行反饋。(分針再走5 分鐘才到8 時。) (6)還想撥嗎?和
44、老師一起繼續(xù)撥,分針走呀走,走到數字 10,現在鐘面上的時間 是多少呢? 12 9 時對嗎?為什么?(分針還沒到 12。)怎樣才到 9 時呢?(結合回答,老師再一遍 演示。) 3.認識8 時零5 分。 (1)(出示8 時零5 分的鐘面)觀察一下,這個鐘面和8 時的鐘面比,發(fā)生了什么變 化?(分針不再指著12,時針超過8。) (2)說說看,這時大約幾時? (3)指出:看時間的時候,我們可以先看時針,因為時針剛過 8 時,所以是 8 時; 是8 時過幾分呢?我們再看什么針?(分針)分針從12 起走到1,走了幾分,因為沒 有滿10 分,中間要用0 表示。(在“8 時”的后面出示“零5 分”) 簡寫怎
45、么寫?一起來讀一讀。 4.練習。 (1)(出示5 時零5 分、12 時30 分的鐘面)這兩個鐘面上的時間是多少呢? (2)集體交流。 (3)說說你是怎么看鐘面上的時刻?(小組討論,后集體交流。) 三、檢測完善。 1.剛才,孫悟空和大家學得真認真!有沒有把本領都學會了呢?(出示想想做做第 1 題的鐘面)誰愿意做聰明的孫悟空,說出每個鐘面的時刻,再寫下來。 認讀第二個鐘面上的時刻,問:時針有沒有走到4?說明這時是幾時多?是幾時幾分? 認讀第三個鐘面上的時刻,問:時針有沒有到時?是幾時多?多幾分? 寫6:05 時應注意什么?(強調不要忘了中間的零。) 2.想想做做第2 題。 (1)請小朋友看第題,讀
46、讀題目的要求。 先把時間讀一讀,再去連連線,生獨立完成。 (2)出示題目,進行反饋。 (3)一起把這四個時間讀一讀,在這四個不同的時間里,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事情 呢?你能選一個時間來說一說嗎? 同時進行拓展:如分別說說是什么時候的 12:05,分別在做什么。如中午的 12:05 在做作業(yè);夜里的12:05 在睡覺。 3想想做做第3 題。 讓學生在鐘面上撥出下面的時刻。 四、課堂小結。 第3 課時:認識秒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14頁的例5和想想做做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上的秒針,了解時間單位秒,建立1 秒的時間觀念。 2.通過實踐操作與合作交流,發(fā)現分、秒之間的進率關系。 3.通過觀察、操作等
47、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 4.讓學生在經歷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有效促進學 生思維的發(fā)展。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觀察秒針走60 個小格的同時分針走一小格,得出秒和分之間的進率:1 分=60 秒 教具準備: 實物鐘、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1、(播放音頻“滴答”)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2、再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看到什么?發(fā)現了什么?(鐘面上有三根針時針、分 針、秒針,發(fā)現秒針走一小格發(fā)出滴答)你知道滴答一下是多長時間? 3、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有關秒的知識(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思索探究: 1(1)認識秒針 每一個嘀嗒,你發(fā)現
48、秒針走了多少路?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 小的單位秒。 秒針走一小格是1 秒。 (2) 體會1 秒 1 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 生感受。)鐘表發(fā)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 秒。 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師:一秒鐘就是 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動作) 師:(跟著做)對,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師:(跟著做動作)你沒錯,真棒! 生:我寫一個1 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腳就是一秒。 小結:剛才
49、,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 1 秒,數一 個數也是用1 秒。1 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 秒鐘里 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3)1 秒的價值。 師:短短的1 秒鐘,滴答一下就過去了,我們實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現在科 技發(fā)達,很多現代化的工具1 秒能做很多事情,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 秒的時間 里走很多路程,誰知道一些這樣的知識? 生:(沒有人說話,面面相覷) 師: 飛機每秒約行250 米, 火車每秒約行55 米, 小汽車每秒約行20 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 米, 衛(wèi)星每秒約行 7900 米,有的電腦一秒可以計算約 3 萬億次(舉幾個具有
50、說服力的數 14 據說明1 秒鐘的價值) 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 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 每1 分、每1 秒。 2 認識幾秒。(1) 秒針走一大格時間是多少呢?為什么呢?(秒針走一大格是5 秒) 同學們真聰明!那老師再考考你們,我寫一個“秒“字的時候,秒針從1 走到2,經 過了幾個小格,就是幾秒? 生:秒針從1 走到2 經過了5 個小格,就是5 秒。師:誰能象老師一樣出題考考同學們?你做了一件什么事,秒針從鐘面上的幾走 到了幾? 生:我寫一個“針”字,秒針從3 走到4 經過了幾秒? 生:秒針從3 走到4 經過了5 秒。 生:我系紅領巾的時候,秒針從5 走到8 經過
51、了幾秒? 生:秒針從5 走到8 經過了15 秒。 師:時間很珍貴,在 2004 年8 月 27 日的雅典奧運會上,劉翔以 12 秒91 獲得男子 110 米欄世界冠軍。在微不足道的還不足13 秒鐘時間里,劉翔成了聞名世界的飛人, 為我們祖國爭了光,如果他慢上1 秒,站在領獎臺上獲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 去問他,他一定會告訴你:1 秒,對他來說無比重要。 (2) 同桌合作: 做一次深呼吸用( )秒 跳繩20 下用( )秒從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 )秒 3 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1)秒針走一圈是多少個大格?多少個小格呢?(12 個大格,60 小格)是多少秒?(60 秒) 為什么是60 秒呢?(秒
52、針走1 小格是1 秒,走60 個小格有60 個1 秒,也就是60 秒) (2 ) 現在看鐘面,秒針走60 個小格,分針走幾個小格,你 發(fā)現了什么? (秒針走60 個小格,也就是一圈,分針走1 小格,也就是1 分=60 秒) 1 分和60 秒之間是什么關系?怎么表示呢? 板書:1 分=60 秒 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 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 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學生交流:1 分=( )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4 小結:秒針走1 圈,就是60 秒,這時分針走1 小格,也就是1 分鐘,所以1 分=60 秒。 5.在什么地方還見過
53、秒? 6.認識計量“秒”的工具 師生共同介紹生活中測量秒的工具。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電子表的跳動規(guī)律。電子表顯示 8:15:59。猜猜看,接下來電子 表上會顯示什么?為什么?電子表再顯示8:59:59,接下來電子表會顯示什么呢? 計算秒的工具還有秒表,爸爸媽媽的手機上一般有這個設置。 三、反饋檢測 1.“想想做做”第1、2、3 題 (1)請同學們跟著秒針走動拍手,每秒拍一下。(2)從1 數到60,看誰用的時間最接近60 秒。(3)用30 秒背乘法口訣,看能背多少句。(教師計時,學生背。) 2. “想想做做”第4 題 同桌合作,完成填空。 3.“想想做做”第5 題 出示表格,50 米賽跑成績。 誰
54、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學生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小結:跑步時間越短,速度就越快,跑得快,用的時間就是最少的。 4.在( )里添上時、分或秒 (1)夏天午睡大約1( ) (2)小芳吃飯大約要25 分鐘( ) (3)脈搏跳10 次用了8( ) (4)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 5.一人唱一首歌要用 3 分鐘,5 人合唱這首歌要幾分鐘?讓學生先猜測,然后試一試 驗證。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秒針走一小格是1 秒 1 分=( 60 )秒第4 課時 練習二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14頁的練習二教學目標: 1. 進一步理解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關系。2. 會選擇合適的時
55、間單位來描述具體的事情,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刻,也能根據 時間畫出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教學重點: 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難點: 用時、分、秒描述具體事情,準確填上時、分、秒。 教學準備:教具鐘、學具鐘、秒表。 教學過程 :一、 知識再現 談話: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我們知道了: 1 時=( )分,1 分=( )秒 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時間,同學們已經能看鐘面認時間,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練習。 (板書:練習二) 二、基本練習 1 完成“練習二”第1 題 學生讀懂題意,根據生活經驗,你能正確填上時、分、秒嗎?教師適當引導。2 完成“練習二”第2 題你知道它們的大小嗎? 3 完成“練習二”第3 題 談
56、話:大家拿出學具鐘面,一起和老師把分針從12 撥到4,注意觀察分針走了幾 小格?想一想走了多長時間?如果分針從 12 走到 7 呢?自己操作試試。如果是 時針從12 走到5,走了幾大格?要走多長時間?走到8 呢? 4 完成“練習二”第4 題 學生根據鐘面,以及時針、分針的位置寫出時間。 交流討論。 小結:先看時針指的是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指向從 12 數是幾小格,就是幾 分。 5 完成“練習二”第5 題 根據時間畫上分針, 先讓學生在模型鐘面撥出對應的時間,再畫分針。 三、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6 題 說一說每個小朋友的作息時間,并填在表格上。 2完成“練習二”第7 題 讀出鐘面上的時間,教師出示本班上午的作息時間表,讓學生說一說,鐘面上某 個時間自己在干什么。 3完成“練習二”第8 題 從教材所示三幅圖,你們可以看出這一家人準備去干什么嗎? 你能根據每幅圖對應的時間,找到電子鐘,并把它連起來嗎? 4完成“練習二”思考題 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上的時間,能看到什么規(guī)律嗎?學生討論交流。 你知道第四幅鐘面應該表示什么時刻嗎?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練習了時、分、秒,大家有什么收獲? 五、補充: 1、小紅早上8 時開始上課,一節(jié)課40 分鐘, 課間休息10 分鐘,再過( )分 鐘,正好過了1 小時,這時是( )時。 2、老師也出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上冊《實驗與探究三角形中邊與角之間的不等關系》聽評課記錄
- 魯教版歷史六年級上冊第5課《夏、商、西周的興亡》聽課評課記錄
- 魯人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13.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聽課評課記錄1
- 部審人教版八年級數學下冊聽評課記錄18.2.1 第1課時《矩形的性質》
-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十課綻放生命之花聽課評課記錄(2課時)
- 星球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二節(jié) 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資源開發(fā)》聽課評課記錄1
- 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2課《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聽課評課記錄
- 小學五年級聽評課記錄
- 魯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1.1《認識三角形》聽評課記錄5
- 蘇科版數學七年級下冊聽評課記錄7.3圖形的平移1
- 四年級計算題大全(列豎式計算,可打印)
- 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培訓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處置制度
- 產業(yè)鏈鏈長分工表
- 國際金融課件(完整版)
- 導向標識系統(tǒng)設計(一)課件
- 220t鍋爐課程設計 李學玉
- 全英文劇本 《劇院魅影》
- 北京城的中軸線PPT通用課件
- 黑布林繪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課件
- 京東方頂崗實習報告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