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級臨床醫(yī)學檢驗技士專業(yè)知識-6(總分:100.00,做題時間:90分鐘)一、B/B(總題數(shù):40,分數(shù):80.00)1. 在心肌損傷時最先升高的指標是A. LDHB. ASTC. CK-MBD. ALTE. ALP(分數(shù):2.00 )A.B.C. VD.E.解析:解析在發(fā)生AMI時,CK-MB升高時間較早,而 ALP不屬于心肌酶2. 協(xié)同凝集反應主要檢測* A.抗原* B.抗體* C.抗原與抗體* D.補體與抗原* E.抗體與補體(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SPA)能與人及多種哺乳動物血清中的IgG類抗體的Fc段非特異結合,IgG
2、的Fc段與SPA結合后,兩個Fab段暴露在葡萄球菌表面,仍保持其正常的抗體活性和特異性。當其與相應抗原相遇時,即可岀現(xiàn)凝集現(xiàn)象,此即協(xié)同凝集試驗,常用于檢測抗原。3. 抗球蛋白試驗的基本原理是* A.試管凝集試驗* B.沉淀反應* C.電泳* D.IFA* E.ELISA(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抗球蛋白試驗用試管凝集法來檢測不完全抗體。4. 常用于風濕熱輔助診斷的試驗是«A.肥達反應«B.抗0試驗C.外斐反應«D.結核菌素試驗«E.瑞氏試驗(分數(shù):2.00 )A.B. VC.D.E.解析:解析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簡稱抗O試驗
3、,常用于風濕熱的輔助診斷。5. 臨床中進行交叉配血試驗最常用的方法為* A.間接凝集反應* B.玻片凝集法* C.試管凝集法* D.間接凝集抑制反應* E.被動血凝法(分數(shù):2.00 )A.B.C. VD.E.解析:解析試管凝集試驗是在試管內顆粒性抗原與相應抗體直接結合,在一定條件下,會岀現(xiàn)肉眼可見 的凝集現(xiàn)象。交叉配血試驗常用試管凝集法。6. 協(xié)同凝集反應用SPA與IgG結合,其中參與結合的部位是IgG的* A.Fa* B.Fb* C.Fab* D.Fc* E.絞鏈區(qū)(分數(shù):2.00 )A.B.C.D. VE.解析:解析金黃葡萄球菌細胞壁成分中的A蛋白(SPA)能與人及多種哺乳動物血清中的I
4、gG類抗體的Fc段非特異結合。7. 關于雙向擴散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可用于抗原抗體定性分析«B.可用于抗原抗體定量分析C.可用于抗原性質分析* D.可用于抗原抗體半定性分析«E.可用于抗體效價的滴定(分數(shù):2.00)A.B.C.D. VE.解析:解析雙向擴散試驗,在瓊脂內抗原和抗體各自向對方擴散,在最恰當?shù)谋壤幮纬煽乖贵w沉淀 線,根據(jù)沉淀線的位置、形狀以及對比關系,可對抗原或抗體做岀定性分析。8. 沉淀反應的常用檢測方法是* A.單向免疫擴散* B.免疫印跡法* C.補體結合試驗«D.溶血空斑試驗E.紅細胞凝集試驗(分數(shù):2.00 )A. V
5、B.C.D.E.解析:解析沉淀反應較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單向免疫擴散和雙向免疫擴散。9. 免疫放射分析是* A.競爭結合原理* B.標記定量抗原* C.標記定量抗體* D.標記過量抗體E.標記過量抗原(分數(shù):2.00 )A.B. VC.D.E.解析:解析免疫放射分析(IRMA)的原理是: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特異性抗體,然后以過量的標記抗體與標 本中的待測抗原發(fā)生反應。10. 以下對酶免疫測定的分類中,正確的是 A.分為均相酶免疫測定和異相酶免疫測定« B.分為固相酶免疫測定和液相酶免疫測定« C.分為均相酶免疫測定和固相酶免疫測定« D.分為均相酶免疫測定和液相酶免疫測定
6、« E.分為非均相酶免疫測定和固相酶免疫測定(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根據(jù)抗原抗體反應后是否需要將結合的與游離的酶標記物分開,酶免疫測定又分為均相酶免 疫測定和異相酶免疫測定兩類。均相酶免疫測定在試驗過程中,不需要分離結合的與游離的酶標記物而直 接加入底物,測定反應體系中的酶活性。異相酶免疫測定則需要在抗原抗體反應后,將結合的與游離的酶 標記物分離,再行測定。11. 靈敏度由低到高的抗體檢測方法依次是* A.凝集反應,沉淀反應,酶免疫測定,放射免疫測定B.酶免疫測定,沉淀反應,凝集反應,放射免疫測定* C.沉淀反應,凝集反應,放射免疫測定,酶免疫測定* D
7、.沉淀反應,凝集反應,酶免疫測定,放射免疫測定* E.沉淀反應,酶免疫測定,凝集反應,放射免疫測定(分數(shù):2.00 )A.B.C.D. VE.解析:解析沉淀反應、凝集反應和放射免疫測定的靈敏度依次為:20 2mg/ml、1卩g/ml和ng/ml。酶免疫測定的靈敏度為 ng/ml甚至pg/ml。12. 利用黏附貼壁法可以從單個核細胞中去除« A.T淋巴細胞« B.B淋巴細胞« C.單核細胞« D.血小板« E.紅細胞(分數(shù):2.00 )A.B.C. VD.E.解析:解析單核細胞具有黏附玻璃、塑料和葡聚糖凝膠的能力,通過單個核細胞與玻璃或塑料平皿的
8、黏 附作用,采集的非黏附細胞即為淋巴細胞。13. 在特應性過敏癥患者血清中濃度升高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分數(shù):2.00)A.B.C.D.E. V解析:解析在某些過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蟲感染的病人血清中,特異性 IgE含量顯著增高。14. 多數(shù)補體分子屬于* A. a -球蛋白* B. B -球蛋白* C. y -球蛋白* D.脂蛋白* E.白蛋白(分數(shù):2.00 )A.B. VC.D.E.解析:解析在血清蛋白電泳中,補體大多位于B -球蛋白區(qū),少數(shù)位于a -球蛋白或丫 -球蛋白區(qū)。15. CF
9、T反應時,反應管不溶血說明結果« A.陽性« B.陰性« C.抗補體« D.不能判定« E.操作失誤(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補體結合試驗(CFT)反應結果判斷:溶血為陰性,不溶血為陽性。16. 補體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A.C1« B.C4« C.C3« D.C5« E.C2(分數(shù):2.00 )A.B.C. VD.E.解析:解析補體在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C3。17. 介導I型過敏反應的lg是« A.IgA* B.IgD* C.IgE* D.IgG«
10、 E.IgM(分數(shù):2.00 )A.B.C. VD.E.解析:解析介導I型過敏反應的Ig是IgE , IgE與肥大細胞的IgE的Fc受體結合產(chǎn)生一系列變化,出 現(xiàn)I型過敏反應。18. M蛋白是指多發(fā)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等患者血清中岀現(xiàn)的«A.大量結構不均一,但活性極低的免疫球蛋白«B.大量結構均一,但活性極高的免疫球蛋白C.大量結構不均一,但活性極高的免疫球蛋白«D.大量結構均一,但活性極低的免疫球蛋白* E.大量結構均一,但活性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分數(shù):2.00)A.B.C.D. VE.解析:解析M蛋白是多發(fā)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異常增多的單克隆
11、蛋白,其理化性 質十分均一,但是多無免疫活性。19. 超急性排斥反應的主要機制是A.患者T細胞間接識別供者HLA分子« B.患者T細胞直接識別供者HLA分子«C.患者體液中預先存在抗供者HLA抗體« D.患者B細胞被激活,產(chǎn)生抗體«E.非特異性免疫的直接效應(分數(shù):2.00 )A.B.C. VD.E.解析:解析超急性排斥反應主要由體液免疫介導,由于患者體液中預先存在抗供者HLA抗體所致20. 細菌細胞壁的功能不包括* A.厚度因細菌不同而異* B.折光性強,一般染料易著色C.維持菌體固有形態(tài)* D.決定細菌菌體的抗原性* E.可進行物質交換(分數(shù):2.0
12、0 )A.B. VC.D.E.解析:解析細菌細胞壁一般染料不易著色,需經(jīng)特殊染色法才能染上顏色。21. 高壓蒸氣滅菌器使用時正確的是 A.排除滅菌器內全部冷氣后再升壓« B.直接升至所需壓力« C.物品擺放越多越好« D.高壓后立即打開鍋蓋« E.高壓后立即取出滅菌物品(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高壓蒸汽滅菌器要排除滅菌器全部冷氣再升壓,否則滅菌器內壓力達不到要求,達不到滅菌 效果。22. 過濾法除菌時所用的微孔濾膜孔徑為«A.0.22卩m«B.0.42卩m«C.0.45卩m* D.0.30卩m
13、171;E.0.35卩m(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除菌用微孔濾膜孔徑為0.22卩m 一般細菌直徑大于 0.22卩m不能通過,液體或氣體可以通過。23. 細菌形態(tài)學檢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法是* A.革蘭染色法* B.抗酸染色法* C.單染色法* D.莢膜染色法* E.墨汁負染法(分數(shù):2.00 )A.B.C. VD.D. 解析:解析細菌形態(tài)學檢查最常用最重要的鑒別染色方法是革蘭染色法,通過革蘭染色法可將所有細菌 分為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兩大類,可初步識別細菌,縮小范圍,有助于進一步鑒別細菌。24. 關于莢膜染色法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莢膜與染料親和力強,很容易著色B.莢膜與
14、染料親和力弱,不易著色C.莢膜含水量高低與染色有關«D.莢膜的厚度與染色有關 E.莢膜容易著色可用革蘭染色(分數(shù):2.00)A.B.C.D.E.解析:V解析由于莢膜與染料親和力弱,不易著色,通常采樣負染色法。負染色法是背景和菌體著色而莢膜不著色,從而觀察莢膜形成的透明圈。25. 半固體培養(yǎng)基的用途是« A.分離培養(yǎng)« B.增菌培養(yǎng)«C.觀察細菌動力D.挑選單個菌落«E.觀察細菌沉淀生長情況(分數(shù):2.00 )A.B.C. VD.E.解析:解析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加入0.3%0.5%瓊脂,即為半固體培養(yǎng)基,多用于觀察細菌的動力26. 下列哪項試驗不是細
15、菌的生化反應* A.靛基質試驗* B.動力試驗* C.甲基紅試驗D.糖發(fā)酵試驗* E.硫化氫試驗(分數(shù):2.00 )A.B. VC.D.E.解析:解析動力試驗是檢測細菌運動狀況,即檢查細菌是否有鞭毛,不是細菌的生化反應。27. 膽汁溶菌試驗是鑒別A.肺炎鏈球菌與甲型鏈球菌的方法«B.表皮葡萄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方法* C.大腸桿菌與沙門菌的方法D.蠟樣芽胞桿菌與枯草芽胞桿菌的方法«E.乙型鏈球菌與腸鏈球菌的方法(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膽汁可溶解肺炎鏈球菌,主要用于肺炎鏈球菌與甲型鏈球菌的鑒別,前者為陽性,后者為陰 性。28. 鑒別金黃色葡萄球
16、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重要的試驗是* A.觸酶試驗«B.氧化酶試驗«C.血漿凝固酶試驗«D.耐熱核酸酶試驗* E.蔗糖發(fā)酵試驗(分數(shù):2.00 )A.B.C. VD.E.解析:解析血漿凝固酶是指能使含有枸櫞酸鈉或肝素抗凝劑的人或兔血漿發(fā)生凝固的酶類物質,致病性 葡萄球菌多能產(chǎn)生,是鑒定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標志。29. 可將腸桿菌科中細菌分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試驗是* A.葡萄糖發(fā)酵試驗* B.乳糖發(fā)酵試驗* C.蔗糖發(fā)酵試驗D.麥芽糖發(fā)酵試驗* E.甘露醇分解試驗(分數(shù):2.00 )A.C.D.E.解析:解析鑒定腸桿菌科中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上有重要價值的試驗是乳糖發(fā)酵試
17、驗,腸道非致病菌除變 形桿菌屬外均發(fā)酵乳糖產(chǎn)酸,腸道致病菌均不發(fā)酵乳糖。30. 白喉桿菌培養(yǎng)常用* A.慶大霉素培養(yǎng)基«B.巧克力色血瓊脂培養(yǎng)基«C.沙堡培養(yǎng)基«D.羅氏改良培養(yǎng)基« E.呂氏血清斜面培養(yǎng)基(分數(shù):2.00)A.B.C.D.E. V解析:解析白喉桿菌營養(yǎng)要求較高,普通培養(yǎng)基上不生長或生長不良,常用呂氏血清斜面培養(yǎng)基。31. 培養(yǎng)支原體常采用以下何類方法培養(yǎng)« A.采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加維生素、膽鹽、酵母液* B.采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加膽鹽、抗生素、馬血清* C.采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加血漿、抗生素、膽鹽* D.采用普通培養(yǎng)基中加膽固醇、馬血清
18、、酵母液、抗生素* E.以上都不對(分數(shù):2.00 )A.B.C.D. VE.解析:解析支原體沒有細胞壁,通常有特殊營養(yǎng)要求,所以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要添加膽固醇、馬血清、酵 母液、抗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32. 病毒的形態(tài)學檢查方法不包括* A.EM* B.ELISA* C.光學顯微鏡* D.超過濾法* E.超速離心法(分數(shù):2.00 )A.B. VC.D.E.解析:解析病毒的形態(tài)學檢查方法主要有電子顯微鏡(EM)、光學顯微鏡、超過濾法、超速離心法和晶體衍射法。33. 乙型肝炎病毒屬于« A.DNA病毒科* B.小RNA病毒科« C.微小RNA病毒科« D.嗜肝DNA病毒科
19、E.逆轉錄病病毒科(分數(shù):2.00 )A.B. VC.D.E.解析:解析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結構為雙鏈環(huán)狀DNA被列入嗜肝DNA病毒科。34. 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癥狀主要是* A.皮疹* B.腹瀉* C.便血* D.全身乏力* E.發(fā)熱(分數(shù):2.00 )A.B. VC.D.E.解析:解析輪狀病毒是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患者最主要的癥狀是腹瀉。35.0.5麥氏比濁標準相當于的細菌數(shù)量是8*A.0.5 X 108*B.1.5 X 108* C.3 X 108* D.6 X 108* E.9 X 10(分數(shù):2.00 )A.B. VC.D.E.解析:解析0.5麥氏比濁單位,相當于 1.5 xi
20、08cfu/ml的細菌數(shù)量36. 以下可傳播阿米巴病的醫(yī)學昆蟲是« A.白蛉« B.中華按蚊« C.淡色庫蚊«D.微小按蚊« E.蒼蠅(分數(shù):2.00)A.B.C.D.E. V解析:解析蒼蠅可通過攜帶有阿米巴包囊污染的糞便傳播阿米巴病。37. 哪種人瘧原蟲有新月型配子體* A.人惡性瘧原蟲* B.間日瘧原蟲« C.三日瘧原蟲«D.卵形瘧原蟲* E.所有四種人瘧原蟲(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四種瘧原蟲中,只有惡性瘧原蟲的配子體是新月型。38. 瘧疾在人群之間傳播是通過* A.雄庫蚊* B.雌庫蚊*
21、C.雄按蚊* D.雌按蚊* E.所有蚊種(分數(shù):2.00 )A.B.C.D. VE.解析:解析瘧疾的傳播媒介是按蚊,只有雌按蚊吸人血,往往能夠在人群之間傳播瘧疾。39. 間日瘧患者外周血涂片可查見« A.環(huán)狀體、滋養(yǎng)體、裂殖體、配子體B.滋養(yǎng)體、配子體、合子、裂殖子C.環(huán)狀體、裂殖體、雌配子、雄配子«D.裂殖體、配子體、動合子、子抱子«E.環(huán)狀體、滋養(yǎng)體、裂殖子、卵囊(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間日瘧患者外周血涂片一般可有:環(huán)狀體、滋養(yǎng)體、裂殖體、配子體,其他選項均不符合本 題要求,同時這個內容對檢驗人員檢測間日瘧患者外周血涂片要尋找什么
22、目標很重要。40. 間日瘧原蟲完成一代紅細胞內裂體增殖周期所需時間為* A.48小時«B.3648小時* C.72小時«D.2436小時* E.24小時(分數(shù):2.00 )A. VB.C.D.E.解析:解析瘧原蟲完成一代紅細胞內裂體增殖周期所需時間,間日瘧原蟲需要48小時,惡性瘧原蟲需要3648小時,三日瘧原蟲需要 72小時。二、B/B(總題數(shù):4,分數(shù):20.00)* A.因子V、毗* B.vWF,_| “2+« C.因子IH>W a、CaD.因子區(qū)、幻、劉、Ca« E.因子劉、PK HMWK(分數(shù):8.00 )(1).正常凝血過程不能形成復合物的是(分數(shù):2.00 )A.B.C.D. VE.解析:(2).血管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推進器控制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IO-Link信號燈行業(yè)調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建筑施工勞務勞動合同內、外墻保溫
- 臨時急需資金借款合同
- 提高數(shù)據(jù)可視化技能的技能培訓
- 技術服務合同經(jīng)典
- 提高團隊領導力的培訓方法
- 委托國際貿易傭金合同書
- 零配件采購合同
- 石材大板購銷合同
- (正式版)CB∕T 4552-2024 船舶行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文件編制和管理規(guī)定
- 病案管理質量控制指標檢查要點
- 2024年西藏中考物理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 九型人格與領導力講義
- 藥品經(jīng)營和使用質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培訓試題及答案2023年9月27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令第84號公布
-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脫式計算練習200題及答案
- 卵巢黃體囊腫破裂教學查房
- 醫(yī)院定崗定編
- 計算機網(wǎng)絡畢業(yè)論文3000字
- 2023年大學物理化學實驗報告化學電池溫度系數(shù)的測定
- 腦出血的護理課件腦出血護理查房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