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被害人學視閾中的被害性問題研究.doc_第1頁
犯罪被害人學視閾中的被害性問題研究.doc_第2頁
犯罪被害人學視閾中的被害性問題研究.doc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犯罪被害人學視閾中的被害性問題研究內容【摘要】:p :傳統(tǒng)犯罪學研究遵從“犯罪中心”,作為犯罪對象的被害人長期未受重視。犯罪人、被害人和犯罪行為是犯罪學的核心要素,絕大部分犯罪中都存在犯罪人和被害人互動的現(xiàn)象,忽視被害人的犯罪學研究進路是片面的,不可能全面揭示犯罪原因及提出科學的犯罪預防對策。犯罪被害人通常在生理、心理、社會或行為等方面存在一些被害性因素,導致自己更容易成為犯罪的侵害對象。通過對這些被害性因素的分析p ,結合部分常見犯罪的案發(fā)特征,提出被害預防的有關思路和對策?!娟P鍵詞】:p :犯罪被害人學;被害性;被害預防“數(shù)千年來,傳統(tǒng)的刑事防范對策均單一地注重于針對犯罪人、潛在犯罪人一方

2、的犯罪預防,而忽略了以被害人、潛在被害人為本位的被害預防,因而在久不見效的預防效果面前,正日漸暴露出嚴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在此背景下,將研究視角轉向被害人的犯罪被害人學應運而生,開辟了犯罪學研究的新領域。 被害人、被害性和被害預防是犯罪被害人學的主要內容,根據(jù)被害性因素制定科學的刑事政策、實施有效的被害預防,對于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識和預防被害具有重要意義。一、犯罪被害人學及被害性釋義被害性是犯罪被害人學的基礎概念,為便于分析p 被害性及被害預防,需先對犯罪被害人學和被害性這兩個概念作出界定。(一)犯罪被害人學的概念犯罪被害人,是指犯罪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或損害即危害結果的擔受者。 關于犯罪被害人

3、學的概念,理論界有諸多表述,擇錄部分觀點如下:(1)美國學者“馬文·E·沃爾夫岡認為被害人學是研究被害人及其被害的過程、原因和結果的科學。被害人學還研究個人和團體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社會影響,這種不公正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導致許多社會問題。” (2)德國學者施奈德認為,“被害人學涉及到許多問題。它探查犯罪發(fā)生中罪犯與被害人的相互關系,研究被害發(fā)生和成為被害人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它更多的是直接注重被害人與罪犯的關系問題,即被害是否具有犯罪基因作用或促進犯罪發(fā)生的問題?!?(3)日本學者大谷實認為,“所謂被害人學,是以科學地探討在犯罪發(fā)生時,被害人起著什么樣的作用,被害人的態(tài)度與

4、誘發(fā)犯罪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間處于什么樣的關系等為目的的學問?!?(4)臺灣學者許福生認為,“所謂被害者學,即以科學的方法,研究被害現(xiàn)象、被害原因及其危險情境,并提供被害補償、被害保護及被害預防對策的學問?!?(5)美國學者安德魯·卡曼認為,“被害人學是一門研究人們因犯罪活動而遭受的人身、情感和經(jīng)濟傷害的科學?!?在被害人的具體對象上,目前“自然人、法人、國家是被害人已得到多數(shù)學者的認同,但對于社會以及抽象的道德、法律秩序是否可以納入被害人學的研究范圍,則存在較大的爭議。”在上述定義中,后期觀點比前期觀點的外延更寬,現(xiàn)在多數(shù)學者主張犯罪被害人學是以被害人、被害人與犯罪

5、人的關系、被害人的被害性、被害預防、被害后果和被害人權益保護等內容為研究對象,這種理論發(fā)展趨向是與犯罪被害人學的發(fā)展史相吻合的。犯罪被害人的研究始于20世紀四五十年代,這一時期學者們主要研究被害人責任、被害人特征、被害人與犯罪人在犯罪過程中的互動關系等內容。20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西方學者逐漸重視犯罪被害人學在犯罪預防、犯罪控制以及消除公眾泛化的犯罪恐懼感中的應用,即將犯罪被害人學引入犯罪控制論的領域。20世紀六十年代末,制度性忽視被害人權益的現(xiàn)象受到權利保護運動人士和社會公眾的關注,如何提高被害人在司法制度中的地位,保護他們應有的權利是這一階段被害人學研究的重點之一。由此可見,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

6、發(fā)展,從被害人的專題研究到被害人學的創(chuàng)立,再到被害人學的發(fā)展和成熟,犯罪被害人學的研究內容呈逐漸擴張之勢。因此,結合當前理論和實踐狀況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我們認為應對犯罪被害人學作這樣界定:犯罪被害人學是一門研究犯罪被害現(xiàn)象、被害人的被害性、被害預防、司法制度中的被害人及其權利救濟的學科。 這是對被害人學的廣義理解,它繼承了傳統(tǒng)犯罪學的學科屬性,又在研究內容上有所超越,因而更加合理。理由是:(1)如此定義可將當前犯罪被害人學理論與實踐中的主要問題都涵括進去,有利于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犯罪被害人學的知識體系。換言之,早期犯罪被害人學概念的外延過窄,已不能適應當前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現(xiàn)狀。例如,近年來我國

7、被害人學研究的問題包括被害人訴訟地位、被害人權利、被害人補償、被害人救助、被害預防等。 實踐中,“自1963年新西蘭的犯罪傷害補償法開始,發(fā)達國家普遍建立了以國家資助和社會保險為內容的受害人國家補償制度”。 在刑事訴訟中,被害人的訴訟權利逐漸擴大,訴訟地位呈上升趨勢。“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被害人保護運動風起云涌,其影響綿延至今,使得加強被害人權利保障、追求控制犯罪與保障人權、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平衡,成為現(xiàn)代刑事司法改革的一個突出主題和明顯趨向?!?因此,當前被害人學的研究內容和實踐狀況已遠遠超出早期研究的范疇,故有必要擴展犯罪被害人學的外延,對其概念進行重新界定。(2)體現(xiàn)了犯罪被害

8、人學與傳統(tǒng)犯罪學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傳統(tǒng)犯罪學屬于事實學科,犯罪被害人學是從犯罪學中衍生出來的分支學科,早期也屬于事實學科,這是二者的聯(lián)系所在。犯罪被害人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外延逐漸擴張,包含了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制度性問題,因此又具備規(guī)范學科的屬性,這是對傳統(tǒng)犯罪學的超越。(二)被害性的含義被害人的被害性這一概念由以色列學者門德爾松提出,他認為,“被害性是指某些社會因素所造成的某些損害的所有被害人的共同特征?!?此后,學界還出現(xiàn)以下觀點:(1)容易被害的主體條件說。被害性是指在犯罪過程中與犯罪發(fā)生有關的各種條件中屬于被害人的各種條件的總括,這些條件反映了被害人容易被害的特性。(2)足以被害的主觀條件說。被

9、害性是指一定社會歷史和自然條件下,由被害人的性格、氣質、生理素質、能力等等主觀條件所構成的、恰恰足以使其被害的、內在的總的傾向性或一般共同特征。(3)使其被害的內外因素說。被害性就是指一種由內在、外在兩個方面所決定的,因而使人成為被害人的那種特性。(4)還有學者認為,被害性是指犯罪被害人由于其自身存在著某些有意或無意的易遭被害的主客觀方面的致害因素,從而導致其被害發(fā)生的特性。筆者認為,在界定被害性含義時需要注意這幾個問題:(1)被害性是從被害人的角度考察其容易遭受犯罪侵害的原因,所以必須而且僅僅應當與被害人密切相連;(2)導致特定個體或群體容易成為被害對象的因素很多,既有生理、心理等主觀因素,

10、也有家庭、工作、生活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因而被害性是主客觀因素的結合體;(3)一般而言,被害人在犯罪原因系統(tǒng)中處于犯罪條件地位,對于犯罪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誘發(fā)或刺激作用; (4)犯罪被害人學的研究目的是預防犯罪,被害性因素會提高主體遭受犯罪侵害的概率,故基于犯罪預防的考慮,被害性的研究不應局限于已然的犯罪被害人,還應將未然的犯罪被害人容納進來。基于上述分析p ,前述觀點均存在缺陷:前兩種觀點將被害性限定為主體性條件,忽視了外在客觀因素對犯罪的誘發(fā)或刺激作用,不當?shù)叵蘅s了被害性的外延;后兩種觀點將被害性的對象僅限于已然的犯罪被害人,沒有將未然的被害人包含進去,不利于提高被害預防效果。因此,本文對被害性

11、作如下界定:自然人或社會組織自身存在的主客觀因素具有誘發(fā)或刺激犯罪行為發(fā)生的作用,從而使自己容易成為或者已經(jīng)成為犯罪被害人的特性。雖然“大多數(shù)的犯罪中都存在被害人有過錯或者存在被害人疏忽自保的情形”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研究被害性問題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預防被害,而不是為罪犯開脫罪責,更不是要去譴責被害人。” 在“加害被害”的互動關系中,被害人的角色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對犯罪的發(fā)生具有誘發(fā)作用,但不存在刑法意義上的過錯,如衣著暴露的女性遭受強奸、門窗沒有關好的家庭遭受盜竊;二是對犯罪的發(fā)生具有刺激作用,并存在刑法意義上的過錯,如長期家暴的丈夫遭妻子殺害、辱罵對方而遭到毆打。對于這兩種情形,

12、犯罪被害人學主要考慮如何弱化乃至消除被害人身上的被害性因素,以降低其成為犯罪對象的可能性。如果從規(guī)范層面考慮,第一種情形下被害人雖有某些不當舉止,但這并不具備刑法上的意義,不會減輕犯罪人的罪責,不影響對犯罪人的刑法適用;在第二種情形下,被害人的過錯行為可以減輕犯罪人的罪責,在量刑時應當作為有利于犯罪人的因素來考慮。二、被害性因素分析p 被害性因素,是指容易導致刑事被害發(fā)生的主客觀因素,包括“年齡、性別、職業(yè)、社會地位等一般的被害性,也有輕信、強欲、暴君、失意、輕浮等特殊的被害性。” 有學者認為,“被害性就是被害人在心理和行為上所具有的容易招致犯罪人加害的特性,包括易感性、誘發(fā)性與受容性等三種不

13、同的人格特征?!?這種觀點雖正確揭示了被害性的內涵,但將主體之外的客觀因素排除在外,不盡合理。通過下文分析p 可以看出,有些客觀因素也會增強主體的被害性。被害性因素非常廣泛,不同主體的被害性情況千差萬別,況且同一因素對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應,即在有些人看來是誘發(fā)或刺激犯罪的因素,而在另外一些人眼中卻并非如此,因此本文無法全面論及,只對自然人的一些典型被害性因素進行分析p 。(一)生理因素有些生理特征會影響人們的受害性,特別是性別因素和年齡因素。1.性別因素性別特征是生理因素中最顯著的特征,性別差異造成男女在生理機能和行為表現(xiàn)上差異甚大,因而往往成為犯罪人選擇犯罪對象時重點考慮的因素。一般

14、而言,女性身體柔弱、體力較小,男性身體強壯、體力較大,這種生理差異會影響犯罪人選擇犯罪對象。犯罪人在具有選擇自由的情況下往往會以女性為侵害對象,因為女性生理上的弱勢特征決定了其在被害過程中的反抗性一般低于男性,這使得犯罪人更容易實現(xiàn)犯罪和逃離現(xiàn)場。如在搶劫罪中,相同情況下犯罪人更傾向于搶劫女性。性別差異還影響犯罪類型,如強奸罪、強制猥褻婦女罪的對象只能是女性;殺人罪、傷害罪、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等暴力犯罪往往發(fā)生在男性之間,男性被害人的數(shù)量大于女性,這是因為男性的社會活動范圍一般比女性廣泛,社會關系比女性復雜,而且更傾向于使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2.年齡因素從出生到成年,人要經(jīng)歷一個生理和心理發(fā)育

15、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人的身體素質不斷變化,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年齡大小成為影響人的生理行為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最重要的因素,這決定年齡與被害之間存在某些規(guī)律性的聯(lián)系。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他們的認知能力、行為能力、受教育的狀況和生活習慣等都有很大差異,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被害狀況。有關資料顯示:在殺人、盜竊、強奸和搶劫等幾類常見犯罪中,被害概率最高的是18-25歲的人群,其次是26-35歲的人群,60歲以上的人群的被害率最低。這是因為,年齡越大的人社會閱歷越豐富,對人的態(tài)度比較謙和、謹慎,與別人較少發(fā)生沖突,不易成為犯罪對象。而且60歲以上的老年人的社交范圍開始逐漸縮小,他們基本上呆在家中或養(yǎng)老院里,與社

16、會接觸較少,所以受害概率也較小。18-25歲的青年一般年輕氣盛、社會閱歷不夠、人際交往能力不足,但社交范圍卻在逐漸擴大,故容易與別人發(fā)生沖突,進而遭受犯罪侵害。(二)心理因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知識結構、教育背景、社會經(jīng)歷等,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對同一問題會形成體現(xiàn)自身個性特征的不同心理反應,這些心理特征往往成為影響主體在特定的犯罪場下是否會成為被害人的重要因素。被害人心理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受害前對待犯罪與被害的態(tài)度。犯罪具有不可避免性,每個人都有成為被害人的潛在可能性,但對于這種可能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心理狀態(tài)。有些人處事謹慎,防范意識強,常常難以覓得犯罪機會,從而免于受害。有些人往往心存僥幸,缺乏

17、自制力,或者因疏忽大意、過于自信而喪失警惕性,容易輕信別人,他們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缺乏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得犯罪容易得逞。例如,在逛商店的顧客中,有人十分小心,對周圍環(huán)境特別警惕,小偷一般難以下手;有些人粗心大意,把錢放在順手方便拿到的地方,對自己的財物保管不嚴,這就容易遭受扒竊。(三)社會因素人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tǒng)一體,人的社會特征也會影響主體的受害性,在分析p 被害性因素時不應忽視,受教育程度、職業(yè)、收入狀況和社會階層等是影響受害的典型社會特征。1.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與一個人是否會成為犯罪被害人并無必然關系,但不同教育背景對個人的性格形成、生活方式、就業(yè)狀況等具有重要影響,從而間接

18、地影響到人的被害性問題。一般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也越高,比處于社會底層的人受侵害的概率要低一些。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大多生活在社會底層,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和社會壓力,與那些危險人群接觸的機會更多,所以更容易遭受犯罪的侵害。2.職業(yè)特征職業(yè)情況往往決定人的社會階層,從事不同職業(yè)者的交往對象和生活狀態(tài)有很大差別,遭受犯罪的概率和類型也會不同。從邏輯上來說,職業(yè)較好的人大多接觸社會地位高的人,生活在治安狀況較好、監(jiān)控嚴密的區(qū)域,與構成犯罪群體之主體的社會低階層人士接觸較少,與他們的沖突也相對較少,因而遭受犯罪侵害的概率通常較??;反之,職業(yè)較差的人遭受犯罪的概率更大。例如,經(jīng)商的富豪

19、及其家人因為資產比普通人高出很多,所以比一般的工薪階層更容易遭綁架、勒索或詐騙等犯罪侵害;另一方面,因為他們接觸的多是上流社會人士,居住在高檔住宅區(qū),因而遭受暴力犯罪的概率要??;職業(yè)上需要上夜班的女性,因為經(jīng)常在夜間且人少的地段出現(xiàn),在上下班途中更容易遭到強奸或搶劫。3.收入狀況一般來說,收入比較高的人更容易成為綁架、詐騙和盜竊等財產性犯罪的被害人,因為犯罪人在實施犯罪之前會對犯罪對象進行一定選擇。很多犯罪不是隨機針對某個被害人的,而是在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情況下,選定最能實現(xiàn)自己犯罪目的的對象。例如,盜竊罪和搶劫罪的犯罪人瞄準的目標往往是聚集了很多財富的家庭或個人。除了財產犯罪,收入狀況還會對其他

20、犯罪產生影響。有資料顯示,20_4年美國每100個女性的年度被強奸率因家庭收入的差異而存在差異,其中低收入家庭女性的被強奸率是2、中等收入家庭的女性的被強奸率是0.9、高收入家庭的女性的被強奸率是0.6。(四)行為因素1.被害傾向性所謂被害傾向性,是指被害人具有足以使自己陷入被害情境的那種心理或生理、內在或外在的趨力、趨向或可能。 通俗來說,一般可以認為被害的傾向性就是指由于被害人自身的行為方式而使自己處于一種容易引發(fā)潛在犯罪人的犯罪欲望或使犯罪更容易得逞的狀態(tài)。被害傾向性幾乎為一切被害人所共有,落實到具體的被害人,只是在程度、類型等方面有所差異。例如,財務制度混亂的企業(yè),“財務混亂”這一原因

21、力,使得該企業(yè)容易成為貪污犯罪的被害者,此即“被害的傾向性”;炎熱夏季,身材豐滿、著裝暴露且舉止輕佻的女性,容易成為強奸等性犯罪的被害人,“身材豐滿、著裝暴露且舉止輕佻”這一事實要素即是“被害的傾向性”。2.二元互動性所謂“互動性”,是指“被害人在被害過程中與犯罪人具有互動性”的簡稱,它是指被害人在被害過程中與犯罪人之間所存在的一種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甚至相互轉化的互動關系的特性。 馬克思認為,“社會不管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這一觀點準確地揭示了人類活動的互動性。傳統(tǒng)犯罪學一般認為,犯罪是犯罪人自由意志選擇的產物,是犯罪人單方面的行為。但現(xiàn)代犯罪學研究表明,除了犯罪人單

22、方活動之外,犯罪還存在著犯罪人與被害人相互作用的一面。根據(jù)意志自由的趨利避害原則,人們一般能夠基于某些決定自己行為方式的基本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而不實施犯罪。但是,如果犯罪人周圍的環(huán)境不能為其提供作出明智選擇的條件,相反,卻形成了“誘餌”性質的氛圍,則行為人就可能實施犯罪。 例如,在不少強奸犯罪中犯罪人與被害人往往是熟人,甚至關系親密,但被害人輕佻、曖昧的行為舉止,往往具有暗示、鼓勵犯罪人實施性侵犯的作用,此即本杰明·門德爾松所提出的犯罪人與被害人之間“刑事伙伴”關系的極端觀點。3.譴責可能性譴責可能性簡稱“可責性”,是指犯罪被害人由于自身某些因素的存在而誘引了被害的發(fā)生,從而對自己

23、的被害負有一定倫理、道德責任或法律責任。例如,挑釁、侮辱他人,最后被對方傷害的惹是生非者;經(jīng)常虐待家屬,致使家人忍無可忍而將其殺害的“暴君型”家長。這些被害人一般都存在道德或法律上“可責性”,沒有他們先前的不當行為,其被害通常不會發(fā)生。在實際的“被害加害”的互動過程中,犯罪人與被害人的作用和身份常有易位或轉換。 如在防衛(wèi)過當?shù)膱龊希緦嵤┣趾π袨榈娜朔炊蔀楸缓θ?,先前的被害人則因行為過當而轉化為犯罪人;因盜竊而被人抓獲,失主一怒之下殺死對方,原先盜竊犯罪的被害人變成殺人罪的加害人,盜竊罪的加害人則轉換為殺人罪的被害人。在這些情況下,被害人均具有可責性,一定程度上可謂“咎由自取”。三、被害預

24、防探索上述分析p 可見,在“加害被害”二元互動的犯罪場中,被害性因素的存在會使相關主體更容易成為犯罪的侵害對象,因此減弱或改變被害性因素是預防被害的有效途徑。被害預防,“是指從被害人方面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和手段,防止自己成為犯罪行為的被害人的一種目的明確的預防活動。” 有學者認為被害預防的內容包括社會被害預防,如加強公共場所和相關地段的電子監(jiān)控、完備和改善基礎設施、加強被害多發(fā)地段的治安巡查等。 筆者對此觀點不能茍同,因為被害預防是從被害人的角度探尋減弱其被害性的途徑,其對象是犯罪被害人、潛在的被害人和普通公民,上述觀點的立足點是客觀社會環(huán)境而非被害主體,因而屬于犯罪預防的范疇,而不是被害預防

25、的內容。被害預防有兩方面優(yōu)勢,一是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二是改變被害人或潛在被害人的行為要比改變犯罪人或潛在犯罪人的行為容易得多。 因此,積極探索被害預防的思路和措施,對于預防犯罪具有重要價值。但需要說明的是,由于犯罪類型繁多、被害性因素千差萬別,無法全面研究被害預防,故下文擬從兩個層面淺談被害預防問題:其一,根據(jù)被害主體的類型,從宏觀上探討群體被害人和個體被害人的被害預防思路;其二,根據(jù)犯罪行為的類型,從微觀上探討幾類常見犯罪的被害預防措施。另外,上文分析p 的被害性因素有些容易改變, 有些難以改變, 下文主要討論易于改變的被害性因素,其與上文所分析p 的被害因素并非對應關

26、系。(一)被害預防的整體思路1.群體被害預防群體被害預防,即社會群體為了避免遭受犯罪侵害,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制定出專門的防范規(guī)則,采取專門的防范措施,預防被害的發(fā)生。這種被害預防又可分為對內防范和對外防范兩個方面。對內防范涉及對本群體成員侵害群體整體利益的防范,主要包括群體成員的招聘、管理、使用等方面;對外防范則涉及本群體與其他群體或個體交往的過程中所應遵循的防范準則及其實施。由于群體的構成特殊性,群體的領導人對群體行為具有決定性影響,領導人的綜合素質、行為方式、個人好惡對群體被害預防的影響極大,因此,在群體被害預防中,對領導人個人水平的要求比較高。此外,群體被害預防還必須制定專門的防范規(guī)定和

27、措施,供本群體內部成員遵守或參考。2.個體被害預防在實踐中,大多數(shù)犯罪的對象是自然人及其財物,如常見的盜竊罪、傷害罪、詐騙罪、搶劫罪、強奸罪等,自然人被害在犯罪總量中占很大比例。這些被害人有些是無辜的,有些具有可譴責性,對于后者而言,提高防范意識、采取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遏制和減少刑事被害。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加強有關犯罪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防范意識。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受害人成為犯罪對象是因為其防范意識不強而疏忽大意所致。還有些被害人因為認知問題而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特定心理、生理特征或行為習慣具有被害性,因而成為犯罪人侵害的目標。對于這些人群加強犯罪知識的宣傳教育,使其認識到

28、自我防范的重要性,積極改變身上的被害性因素,可以降低被害概率。(2)提高自身修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jīng)Q定人們在特定時空中與具有特定人格特征的人接觸,導致具有某種生活方式的人更容易在特定的時空環(huán)境下成為犯罪對象。在相同的情況下,由于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處理問題的方式和對待事情的態(tài)度不一樣,在被害問題上也就會產生不同結果。例如,遇事善于控制感情、不爭強好勝、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決沖突、正確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就可能避免因中傷和刺激引起的傷害、殺人案件;出門鎖好門窗,住宅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身上不帶過多的現(xiàn)金,有利于防止盜竊、搶劫等財產犯罪的發(fā)生。(3)加強對其他潛在被害人的保護。通過消除被害

29、性因素以實現(xiàn)被害預防的目的,雖然對于誘導性被害人來說比較有效,但有些被害性因素必須通過社會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消除。例如,公民個體身體殘疾、年老體衰、精神障礙等,這些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對于這些潛在的被害人來說,更需要國家或社會采取相應保護措施來避免被害,如改善治安狀況、加強公安巡邏等。(二)部分常見犯罪的被害預防針對人身權利、性自由權和財產權利的犯罪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三類犯罪,下面對這三類犯罪提出被害預防意見。1.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之被害預防常見的侵犯人身權利的犯罪是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這兩類犯罪具有以下特點:犯罪人和被害人相互認識的比例高達75以上,包含配偶關系、親屬關系、戀愛關系、同事關系

30、、鄰里關系等;報復作為犯罪動機的情形高達60以上;犯罪人和被害人在案發(fā)前發(fā)生沖突的比例達76以上;61以上的被害人有不同程度的過錯;25以上的案發(fā)現(xiàn)場是被害人家中。 基于這些特點,提出以下被害預防意見:(1)慎重選擇社交對象,盡量減少與具有危險人格或不良行為習慣的人交往。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都是重罪,除非雙方存在較大矛盾,一般人不會采用這樣的手段解決問題?,F(xiàn)實中發(fā)生的許多殺人或傷害案件,犯罪人往往具有違法或犯罪的前科劣跡,他們守法意識不強,習慣使用暴力方法解決問題。因此,生活中應盡量減少與這些人交往,不要輕易透露自己和家庭信息,以防引狼入室。(2)與人為善,建立和諧人際關系。在人際交往中應互敬互

31、愛、相互尊重,盡量不要與人結怨,以免招致別人的打擊報復。(3)妥善處理人際沖突,避免矛盾升級。在社交過程中與他人發(fā)生矛盾時應首先尋求和平、理性的方式解決,要善于溝通交流和相互體諒,防止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引發(fā)刑事案件。(4)遭遇侵害時,要想方設法終止侵害或減輕傷害。當將要或正在遭遇暴力侵害時,被害人應隨機應變,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促使行為人停止侵害,或者選擇逃跑、防衛(wèi)等方式避免或減輕侵害,而不應刺激犯罪人,以防自己遭到更重的侵害。2.性犯罪的被害預防性犯罪主要包括強奸罪、強制猥褻婦女罪和猥褻兒童罪,容易引發(fā)性犯罪的情景因素包括促使犯罪人產生犯罪動機的情境和有利于犯罪完成的情境,這又可從時間、空間和氛圍 三方面理解,也即便于實施性犯罪的特定時空背景以及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提出以下被害預防意見:(1)女性應減少獨自出入易于強奸或猥褻之空間的次數(shù)和時間。有些場所便于犯罪人實施性犯罪,例如荒無人煙的野外、無人居住的空置建筑物、公園的僻靜角落、色情場所等,女性應盡量避免單獨出入這些場所。(2)女性應減少獨自與一個或多個男性在易于強奸或猥褻之空間的次數(shù)和時間。女性獨自與男性在封閉、偏僻、人少等場所相處時間太久,容易誘發(fā)男性的性犯罪欲望,故應盡量減少這樣的機會和時間。(3)女性獨居時應加強安全防范。女性在家中、賓館、出租房、單位宿舍獨居時應注意安全防范,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