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在柳州_第1頁
柳宗元在柳州_第2頁
柳宗元在柳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柳宗元在柳州【精品文檔】柳宗元在柳州 眾所周知,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貞元末年,因參與王叔文革新失敗,被貶為永州(今屬湖南)司馬,十年后又改任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刺史,四年后病勢于任上,享年47歲。但是,關于他在柳州的事卻鮮為人知。 柳宗元對柳州有一種獨特的感情,他把它當成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并自稱“柳柳州”。在此上任的四年中,柳宗元為官清正,為人真誠,為文奇麗,他對柳州所作的貢獻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唐朝的柳州,地勢荒遠,民不聊生,大多數(shù)的人連溫飽都沒辦法解決,更談不上讀書了。因此,讀書成了少數(shù)富人的專利,也是他們用來欺騙,壓榨

2、百姓的手段。據(jù)悉,由于百姓不懂算術,每年都被地主騙去好多糧食、財物。柳宗元到此上任后,開始興辦學堂,并親自拿起書本免費為廣大窮苦人們傳授文化知識。他治學嚴謹,一絲不茍,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為了便于學習,還根據(jù)當?shù)厍闆r制定出一系列通俗易懂的方案,這在當時很受歡迎。百忙之余,柳宗元還接受了青年學子門的采訪,竭盡所能地給他們講學,這期間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為提高民族素質作出了巨大貢獻。 柳宗元打井取水也是人們茶余飯后的美談。在柳州,有一條江貫穿而過,將柳州城一分為二。傳說,南北朝時,這條碧綠的柳江中,曾有八龍戲水,于是,柳州又稱“龍城”。唐朝時,這里的居民大多是少數(shù)民族,由于迷信鬼神,從來沒人敢打井取水

3、,生怕動了“龍脈”而慘遭禍害,他們喝的水都是從河里挑回去的。這不僅帶來諸多不便,甚至還威脅到他們的健康。愛民如子的柳宗元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此后,他大力宣揚科學,鼓勵人們勇敢地拿起鋤頭去打井。第一口井打成后,人們安然無恙,接著,第二口,第三口.相繼打成。 釋放奴婢也是柳宗元留給柳州人的一段佳話。當時,柳州有這樣的風氣:“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沒為奴婢。”意思就是,欠錢如不及時還清則淪為奴婢,且一旦淪陷,終身為奴。奴婢的生活極其艱苦,正如魯迅先生所形容的那樣:清早挑水晚燒飯,上午跑街也磨面,晴洗衣裳雨張傘,冬燒汽爐夏打扇,半夜要煨銀耳,伺候主人耍錢;頭錢從來沒分,有時還挨皮鞭.。體恤

4、民情的柳宗元得知此事后立即發(fā)布政令“革其鄉(xiāng)法”,使那些奴婢仍可用錢贖回,還規(guī)定,奴婢在為債主服役期間,都可以按勞動時間折算工錢,工錢抵完債后立即恢復人身自由。后來,這一政令還推行到柳州外的州縣,深受百姓歡迎。 此外,柳宗元植柑種柳也值得一提。據(jù)史載,當時的朝廷十分重視植樹。柳宗元身為官員,不僅思想上重視,而且還親自參加了植樹活動,因此就有了柳宗元“手種黃桔二百株”的記載。在植樹實踐過程中,柳宗元寫成了種樹郭橐駝傳,文中寫到:“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既已然,勿動,勿慮?!边@表明了他在勞動過程中還善于總結經(jīng)驗。 柳宗元尤其喜歡柳樹,他曾帶領群眾在柳江兩岸種了一排排的柳樹,這期間又寫下了種柳戲題:“

5、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陽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樹人,慚無惠化傳?!庇腥さ氖?,他自己謙稱“無惠化傳”,人們卻永遠記住了他的功績。 柳州人至今還很喜歡柳樹,他們把它稱為“柳州柳”。每到春天,在柳江兩岸,甚至是整個柳州城都是綠柳如茵,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柳宗元在柳州的短短四年中,全身心地為民排憂解難,做了無數(shù)實事。正是由于這一點,柳州人才會那樣尊敬他、思念他。他們稱柳宗元為“柳侯”,在他逝世后給他建了祠堂,取名“柳侯祠”,后來又以祠堂為中心開辟了“柳侯公園”,在紀念的同時也給后人提供一個旅游的場所。 柳侯公園里有一個特別醒目的景點,那便是柳宗元的衣冠墓。這雖是古人之墓,且只是衣冠墓,來訪的人卻絡繹不絕。時隔千年,世態(tài)萬變,人們還是這樣懷念他,只因他留下的財富實在是太寶貴太寶貴了。 柳州人們,上到高級知識分子,下至街道清潔工,無人不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