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墻結構設計的要點_第1頁
剪力墻結構設計的要點_第2頁
剪力墻結構設計的要點_第3頁
剪力墻結構設計的要點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剪力墻結構設計的要點 一. 剪力墻布置的原則: 多布置一般剪力墻(墻肢截面的高厚比大于 8,8,如墻厚 200,200,建模時軸線間距離取為 17001700);墻肢截面高度不大于 8m8m;雙向布置(兩方向的剛度宜接近,具體控制可以看計算 結果中的兩個方向位移,周期,剛重比等指標) ;盡雖布置 在建筑物外圍,中部少布;墻布置時要考慮剛度傳遞,不要 將剪力墻分散布置(兩片或多片墻間平面內(nèi)沒有連接或僅在 平面外有梁連接);當出現(xiàn)墻肢與平面外的樓面梁連接時, 需 設扶壁柱或暗柱,暗柱寬度為梁寬加兩倍墻厚;墻的形狀多 為”L,T,L,T,”形,盡雖少出現(xiàn)“一”字形,少出現(xiàn)短肢墻(墻肢 截面的高厚比

2、5 5- -8 8), ,當出現(xiàn)“一”字形,短肢墻時,要嚴格 控制軸壓比;樓梯、電梯布置時要盡 H H 形成筒,避免出現(xiàn)墻 體無梁板連接情況 (穩(wěn)定性不夠) ;質心與剛心盡雖重合 (看 計算中的總信息) 。 二. 剪力墻墻厚與邊緣構件: 按抗震等級的不同,在底部加強區(qū)與非加強區(qū)分別滿 足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厚度 (高規(guī) 7.2.27.2.2 條);滿足軸壓比的控制; 剪力墻沿結構豎向連續(xù)布置,避免剛度突變,截面尺寸和混 凝土強度等級不宜在同一層改變,宜相隔 1 1- -2 2 層。墻肢高厚 比不大于 3 3 時,應按框架柱設計,與短肢墻同樣的控制指標: 全截面配筋,底部加強部位的配筋率不應小于 1.

3、2% , 1.2% , 一般部 位不應小于 1.0%,1.0%,箍筋沿墻肢全高加密。 暗柱內(nèi)應優(yōu)先采用 箍筋,滿足縱筋配筋率和箍筋的體積配箍率,縱筋間距不大 于 200, 200, 250250 厚的墻可視配筋率定是否設置中間縱筋,大于 300300 的墻,應設置中間縱筋及拉筋,箍筋間距應與墻體水平 分布筋協(xié)調一致;體積配箍率可計入墻體水平分布筋;一般 剪力墻的水平與豎向分布筋的間距不宜大于 300 ,300 ,水平分布 筋不小于 8,8,豎向分布筋不小于 10;10;部分框支剪力墻中的落 地剪力墻的底部加強部位,水平與豎向分布筋間距不宜大于 200;200;框-剪結構中的剪力墻水平與豎向分布

4、筋直徑均不宜小 于 10;10;帶地下室的剪力墻:暗柱應按上部全部落下, 只用地 下室外墻的墻,在轉角處設置邊緣構件,暗柱的配筋不小于 外墻的配筋。 筏形基礎地下室外墻厚度不應小于 250 ,250 ,內(nèi)墻厚不應小 于 200,200,墻體內(nèi)應設雙面鋼筋,鋼筋配置除滿足承載力要求 外,豎向、水平分布筋直徑不應小于 10,10,間距不應大于 200.200. (5.3.8, JGJ6(5.3.8, JGJ6- -99)99) 外墻豎向、水平分布筋直徑不應小于 12,12,間距不應大 于 300. (8.4.4, GB50007300. (8.4.4, GB50007- -2002 )2002 )

5、 三. 連梁與殼元(開洞): 連梁的跨高比應小于 5,5,所有連梁按殼元(開洞)輸入 模型,通常將連梁的跨高比取為 3 3 較合適;跨高比較小的連 梁可設水平縫形成雙連梁、多連梁或采取其他加強受剪承載 力的構造。墻體水平分布筋應做為連梁腰筋在連梁范圍內(nèi)拉 通連續(xù)配置;當連梁高度大于 700700 時,其兩側面沿梁高范圍設 置的縱向構造鋼筋(腰筋) 的直徑不應小于 10,10,間距不應大 于 200,200,對跨高比不大于 2.52.5 的連梁,梁兩側的縱向構造鋼 筋(腰筋)的面積配筋率不應小于 0.3%0.3%。 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各類結構中的剪力墻連梁,當跨高 比小于等于 2,2,且連梁截面

6、寬度不小于 200200 時,除普通箍筋 外,宜另設斜向交叉構造鋼筋(磴規(guī), 11.7.811.7.8)。大于 250,250, 小于 400400 是應設。 剪力墻連梁不滿足抗剪驗算時,可采取以下措施: A.A. 減小連梁的截面高度; B.B. 在連梁的高度中間部位設水平縫將一根連梁等分為 兩根小連梁。整體計算時,連梁截面的高度按設縫后 小連梁的高度輸入,連梁截面寬度為原有連梁截面寬 度的 2 2倍,兩根小連梁的配筋相同,縱向鋼筋和箍筋 均不宜小于整體計算結果配筋面積的 1/2.1/2. C.C. 連梁剛度折減:抗震烈度為 6,76,7 度時,折減系數(shù)可取 0 0.7;.7;抗震烈度為 8,

7、98,9 度時,折減系數(shù)可取 0.50.5。折減 系數(shù)不小于 0.50.5。由風荷載控制時,不宜折減(或折 減系數(shù)大于 0.80.8)。 四. 其他: 1.1. 短肢剪力墻結構: ,艮據(jù)局層建筑規(guī)程第 7.1.27.1.2 條第 2 2 款的規(guī)定和規(guī)程 主編給出的解釋,在剪力墻結構中,當“短肢剪力墻底 部承受的第一振型地震傾覆力矩占結構底部總傾覆力 矩的4050%”4050%”時,這種類型的剪力墻結構稱為“短肢 剪力墻較多的剪力墻結構”,簡稱為“短肢剪力墻結構” 當短肢剪力墻底部承受的第一振型地震傾覆力矩小 于結構底部總傾覆力矩的 40%40%時,這種類型的剪力墻結 構屬于一般的剪力墻結構,不

8、能稱為短肢剪力墻結構。 當?shù)撞砍惺艿牡谝徽裥偷卣饍A覆力矩大于結構底部的 總傾覆力矩的 50%50%時,應調整結構方案,直至滿足短肢 剪力墻底部承受的第一振型地震傾覆力矩小于結構底 部的總傾覆力矩的 50%50%為止。 2.2. 轉角窗: 開窗后米取的加強措施有: A.A. 角窗洞口不應過大,連梁不宜過小,并應上下對齊; B.B. 角窗洞口附近應避免采用短肢剪力墻和單片剪力墻, 宜采用 T,L,T,L,形等截面形式的墻體,墻厚宜適當加大; C.C. 轉角處的樓板宜局部加厚,配筋宜適當加大,并配置 雙層的直通受力鋼筋;必要時,可于轉角處的板內(nèi)設置 連接兩側墻體的暗梁。 D.D. 宜加強角窗窗臺連梁的配筋與構造。 五. 20102010 版新抗震規(guī)范的主要變化點: A.A. 三級抗震當軸壓比大于 0.30.3 時要設置約束邊緣構 件.個別墻肢出現(xiàn)軸壓比大于 0.30.3 的,應調掉, 多數(shù)出現(xiàn)軸壓比大于 0.30.3 時,應將墻肢的底部加強區(qū)及 以上層全部設置約束構件。 B.B. 底部加強區(qū)的高度:剪力墻結構,房屋高度大于 2424 米,底部加強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兩層和墻體總高度 的 1/101/10 的較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