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標準制度示范文本 | Excellent Model Text 資料編碼:CYKJ-FW-520編號:_商務行政處罰程序規(guī)定編輯:_日期:_單位:_商務行政處罰程序規(guī)定用戶指南:該制度資料適用于加強和規(guī)范人員自身的建設,實行工作管理和維護工作秩序,并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形成明文上的條款,經過一定的程序嚴格制定并公式,最終成為管理的依據和準則??赏ㄟ^修改使用,也可以直接沿用本模板進行快速編輯。為規(guī)范商務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制定了商務行政處罰程序規(guī)定,下面是規(guī)定的詳細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商務行政處罰程序規(guī)定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guī)范商務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保
2、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以下簡稱行政處罰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商務系統(tǒng)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第二條 商務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以及開展與行政處罰相關的監(jiān)督檢查、調查取證等活動,應當遵守行政處罰法和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本規(guī)定。第三條 商務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以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為依據;(二)以事實為基礎,處罰內容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jié)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三)公正、公開、及時實施;(四)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五)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第四條 商務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由其內設機構根據職責分工依法具體實
3、施。商務主管部門可以將本部門行政處罰工作統(tǒng)一交由一個內設機構,或者依法委托符合行政處罰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條件的組織具體承擔。內設機構應當在所屬商務主管部門法定權限內,并以所屬商務主管部門名義實施行政處罰。受委托組織應當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商務主管部門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托其他組織或個人實施行政處罰。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內設機構和受委托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監(jiān)督,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第五條 商務主管部門執(zhí)法人員(以下簡稱執(zhí)法人員)開展現場檢查、調查取證、當場作出處罰決定等活動時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遵守本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有關回避規(guī)定,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執(zhí)法證件。第二章 管 轄第六條 縣級
4、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qū)域行政處罰及相關工作。上下級商務主管部門均有權管轄的事項,以下級商務主管部門管轄為主。商務部依法管轄由本部門實施行政處罰的案件及全國范圍內發(fā)生的重大、復雜案件。第七條 上級商務主管部門認為必要時,可將本部門有關日常監(jiān)督檢查及案件調查等工作,委托給下一級商務主管部門承擔;也可根據下級商務主管部門的請求,處理下級商務主管部門管轄的案件。下級商務主管部門認為應當由其管轄的案件屬重大、疑難案件,或者由于特殊原因難以自行辦理的,可以依法報請上一級商務主管部門管轄或者指定管轄。第八條 商務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fā)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5、具有行政處罰權的商務主管部門管轄,法律、行政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從其規(guī)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兩個以上商務主管部門都有管轄權的,由最先立案的商務主管部門管轄。商務主管部門發(fā)現受理的案件不屬于本部門管轄的,應當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商務主管部門。受移送的商務主管部門有異議的,按本規(guī)定第九條處理,不得再自行移送。第九條 兩個以上商務主管部門因管轄權發(fā)生爭議的,可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可以報請共同的上一級商務主管部門指定管轄。第十條 商務主管部門辦理跨行政區(qū)域案件需要其他商務主管部門協(xié)查的,可以發(fā)協(xié)查函。必要時,可以報請共同的上一級商務主管部門予以協(xié)調。有關商務主管部門應當予以協(xié)助并及時書面告知協(xié)查結果
6、。第十一條 商務主管部門開展行政處罰需要其他行政機關配合或者涉及其他行政機關執(zhí)法權限的,應主動加強與其聯系,探索開展聯合執(zhí)法或者建立執(zhí)法協(xié)作機制。商務主管部門發(fā)現受理的案件屬于其他行政機關管轄的,應當依法移送其他有關機關;發(fā)現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依照有關規(guī)定將案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第三章 監(jiān)督檢查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商務主管部門通過接收舉報投訴、現場檢查等方式,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商務活動中是否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商務主管部門實施監(jiān)督檢查,不得妨礙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不得借機索取或者收受財物,不得謀取其他利益。第十三條 商務主管部門通過公布123
7、12舉報投訴熱線、開通在線舉報投訴窗口、接待來信來訪等方式,健全舉報投訴服務網絡,完善舉報投訴工作機制,面向社會接收、辦理舉報投訴。對接收的舉報投訴,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制作商務行政執(zhí)法舉報投訴記錄,并依照本規(guī)定第二十條規(guī)定方式處理。舉報人要求保密的,應當采取保密措施。第十四條 在符合以下條件的情況下,執(zhí)法人員可進入有關經營場所實施現場檢查:(一)因開展日常檢查、專項檢查、抽查、案件調查等,確有必要實施現場檢查;(二)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實施現場檢查;(三)有明確具體的檢查對象和檢查內容;(四)檢查內容屬于商務行政執(zhí)法范疇。執(zhí)法人員實施現場檢查,應當經商務主管部門或者執(zhí)法機構負責人事先批準。情況
8、緊急來不及報批的,應當在事后及時補辦手續(xù)。第十五條 執(zhí)法人員實施現場檢查時,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及具體情況行使下列職權:(一)聽取被檢查人根據檢查內容介紹有關情況;(二)查驗被檢查人有關許可證、資格證或備案登記情況;(三)查閱、復制被檢查人有關記錄、票據及其他材料;(四)詢問有關人員;(五)為案件調查而實施現場檢查的,依照本規(guī)定第四章有關規(guī)定進行調查取證。必須對自然人的人身或者住所進行檢查的,應當依法提請公安機關執(zhí)行,商務主管部門予以配合。執(zhí)法人員應當為被檢查人保守商業(yè)秘密。第十六條 在現場檢查中發(fā)現違法事實的,執(zhí)法人員應當按照本規(guī)定第二十條予以處理。情節(jié)顯著輕微的,可以只提出口頭警告,
9、責令被檢查人立即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有關法律、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執(zhí)法人員可以依法查封涉嫌違法的場所、設施,查封、扣押涉嫌違法的財物:(一)發(fā)現違禁物品;(二)需要立即制止違法行為;(三)防止證據損毀;(四)防止當事人轉移涉嫌違法財物;(五)防止發(fā)生損害或擴大損害后果;(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采取查封、扣押措施,應當經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對重大案件或者數額較大的財物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應由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已被其他國家機關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復查封。第十七條 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執(zhí)法人員應當場清點財物,向被檢查人出具商務行政執(zhí)法查封(扣押)通知書及財物清單
10、,告知其享有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對查封的財物,商務主管部門可以指定當事人或者委托第三人保管,當事人或者第三人不得損毀或者轉移。對扣押的財物,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妥善保管,嚴禁動用、調換或者損毀。對容易腐爛、變質的物品,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直接先行處理,或者當事人同意先行處理的,經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在采取相關措施留存證據后可以先行拍賣或者以市價變賣,依法處理拍賣或變賣所得。第十八條 商務主管部門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應當及時查清事實,在30日內根據不同情況作出以下處理決定:(一)對違法事實清楚,依法應當予以沒收的非法財物,予以沒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銷毀的,依法銷毀;(二)對沒
11、有違法行為或者不再需要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應當立即解除查封、扣押措施,送達解除查封扣押通知書,將查封、扣押財物或者拍賣、變賣所得及時返還。商務主管部門30日內未作出決定的,經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延長30日。逾期仍未作出決定的,查封、扣押措施自動解除。當事人要求退還被扣押財物的,應當立即退還。第十九條 現場檢查結束時,執(zhí)法人員應當根據情況制作商務行政執(zhí)法現場檢查筆錄,全面反映現場檢查內容、檢查過程、檢查結果和處理意見等。必要時,可以采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現場檢查情況。筆錄經核對無誤后,執(zhí)法人員和被檢查人應當簽名、蓋章或以其他方式確認。被檢查人對筆錄有異議的,可在筆錄上注明理由并簽名;
12、被檢查人拒絕簽名的,兩名執(zhí)法人員在筆錄上注明情況并簽名。第四章 立案與調查第二十條 商務主管部門在現場檢查中發(fā)現違法事實,接到社會舉報投訴,收到其他商務主管部門或有關部門移送的案件后,應當在7日內按以下方式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告知有關方面:(一)不屬于本部門管轄的,移送有權機關處理;(二)情況不屬實或者不符合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條件的,不予立案;(三)違法事實確鑿,符合本規(guī)定第三十條規(guī)定條件的,適用簡易程序處理;(四)符合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條件的,予以立案;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15日內決定立案。上級商務主管部門指定管轄的案件,按前款(二)(三)(四)項處理。第二十一條 對于符合以下條件的案件,商務主管部
13、門應當立案:(一)有明確的違法行為人或危害后果,可能需要給予行政處罰;(二)有來源可靠的事實根據;(三)屬于商務行政處罰的范圍;(四)屬于本部門管轄。立案應當填寫商務行政處罰立案審批表,附上相關材料(現場檢查獲取材料、舉報投訴材料或案件移送材料等),由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并確定兩名以上執(zhí)法人員為承辦人,負責案件調查、初步審理等工作。第二十二條 案件承辦人員和其他參與辦案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也有權申請其回避:(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其近親屬;(二)本人或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乇苡墒芾戆讣纳虅罩鞴懿块T負責人決定,
14、負責人的回避由其他負責人集體研究決定?;乇芪礇Q定前,被申請回避人員不得擅自停止對案件的調查處理。第二十三條 除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案件承辦人員應當及時、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與案件有關的證據,查明事實。必要時可依照本規(guī)定第三章有關規(guī)定進行現場檢查。證據包括以下幾種:(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材料;(四)證人證言;(五)當事人陳述;(六)鑒定結論;(七)勘驗筆錄、現場檢查筆錄;(八)其他法律法規(guī)認可的證據。以上證據,應當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關于證據的規(guī)定,并經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第二十四條 案件承辦人員可以詢問當事人及證人。詢問應個別進行,并制作商務行政處罰詢
15、問筆錄。詢問筆錄應當交被詢問人核對;對閱讀有困難的,應當向其宣讀。詢問筆錄如有差錯、遺漏,應當允許其更正或補充,并在更正或補充部分簽名、蓋章或以其他方式確認。經核對無誤后,由被詢問人在詢問筆錄上逐頁簽名、蓋章或以其他方式確認。執(zhí)法人員也應在詢問筆錄上簽名。案件承辦人員可以要求當事人及證人提供證明材料或者與調查事項有關的其他材料,并由材料提供人在有關材料上簽名或蓋章。第二十五條 案件承辦人員應當收集、調取與案件有關的原始憑證或原始載體作為證據。獲取原始憑證或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取復制件、影印件或者抄錄本,由證據提供人標明"經核對與原件無誤",注明日期與證據出處,并簽名或
16、蓋章。第二十六條 案件承辦人員在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損毀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可以根據情況采取記錄、復制、拍照、錄像等證據保全措施,或者經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采取先行登記保存等措施。對證據進行抽樣取證,采取證據保全措施或者先行登記保存措施,應有當事人在場;當事人不在場或無正當理由拒絕到場的,可以請在場的其他人員見證并證明。對抽樣取證或者登記保存的物品應當開列清單,并依據情況分別制作商務行政處罰抽樣取證記錄或商務行政處罰先行登記保存證據通知書,標明物品名稱、數量、單價等事項,由案件承辦人員、當事人簽名或蓋章,交付當事人。當事人拒絕簽名、蓋章或者接收的,案件
17、承辦人員應注明情況并簽名。先行登記保存物品時,在原地保存可能妨害公共秩序或公共安全,或者有其他不宜原地保存情形的,可以異地保存。第二十七條 對先行登記保存的證據,應當在7日內采取以下措施:(一)需要鑒定的,依照本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規(guī)定進行鑒定;(二)違法事實成立,依法應當予以沒收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沒收違法物品;(三)需要查封、扣押的,依本規(guī)定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有關規(guī)定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四)違法事實不成立,或者違法事實成立但依法不應當予以查封、扣押或沒收的,決定解除先行登記保存措施。逾期未作出處理決定的,先行登記保存措施自動解除。第二十八條 案件承辦人員調查違法事實,需要對案件中專
18、門事項進行鑒定的,應當出具載明委托鑒定事項及相關材料的鑒定委托書,委托具有法定鑒定資格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沒有法定鑒定機構的,可以委托其他具備鑒定條件的機構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員簽名或蓋章,加蓋鑒定機構公章。第二十九條 案件調查終結,或者商務主管部門認為應當終止調查的,按照以下方式處理:(一)認為違法事實成立,應當予以行政處罰的,撰寫商務行政處罰案件調查終結報告,提出行政處罰建議,連同案卷材料交由本部門案件核審機構核審;(二)認為違法事實不成立,應當撤銷案件的;或者違法行為輕微,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或者危害后果較小,不予行政處罰的;或者應當移交其他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的,撰寫商務行政處罰案件調
19、查終結報告,說明擬作出處理的理由,連同案卷材料直接報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審批。第五章 行政處罰的決定第一節(jié) 簡易程序第三十條 對于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執(zhí)法人員可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一)予以警告的行政處罰;(二)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三)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第三十一條 適用簡易程序當場查處違法行為,執(zhí)法人員應當當場了解違法事實,制作現場檢查、詢問筆錄,收集必要的證據。在給予行政處罰前,應當口頭告知當事人擬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及處罰內容,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陳述和申辯權,并當場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當事人提出
20、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應當采納;不采納的應當說明理由。第三十二條 適用簡易程序當場給予行政處罰,應當由兩名以上執(zhí)法人員共同決定,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商務行政處罰當場處罰決定書,由執(zhí)法人員簽名或蓋章后當場交付當事人。處罰決定書中,應責令當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執(zhí)法人員應在7日內將當場處罰情況報所屬商務主管部門備案。第二節(jié) 一般程序第三十三條 按本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報請核審的案件,由商務主管部門法制機構或者其他機構核審。核審機構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核審:(一)本部門對所辦案件是否具有管轄權;(二)當事人基本情況是否清楚;(三)案件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分;(四)定性是否準確;(五
21、)適用法律是否正確;(六)程序是否合法;(七)處罰建議是否適當。第三十四條 核審機構對案件進行核審后,視情況提出以下書面意見和建議:(一)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定性準確、處罰適當、程序合法的案件,同意調查處理意見,建議告知當事人后報本部門負責人批準;(二)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但定性不準、適用依據錯誤、處罰不當的案件,建議進行相應修改;(三)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建議補充調查;(四)對程序不合法的案件,提出糾正意見;(五)對違法事實不成立或者已超過追責期限的案件,建議撤銷案件;(六)對違法事實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建議不予行政處罰;(七)對超出管轄權的案件,建
22、議按有關規(guī)定移送;(八)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建議移送司法機關。核審機構核審完畢,應當及時退卷。案件承辦人員應當根據核審情況,填寫商務行政處罰案件處理審批表,連同案卷材料報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審查決定。第三十五條 核審機構同意給予行政處罰的案件,案件承辦人員在報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審批前,應當填寫商務行政處罰告知書,告知當事人擬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處罰內容,以及當事人享有的陳述權、申辯權或聽證權。自商務主管部門告知之日起3日內,當事人未進行陳述、申辯的,視為放棄陳述權、申辯權。案件承辦人員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制作商務行政處罰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筆錄。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
23、,應當進行復核;相關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應當依法予以采納。不得因當事人的陳述、申辯、申請聽證而加重行政處罰。第三十六條 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應當對案件有關材料進行全面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下列處理決定:(一)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應予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或已過追責期限的,撤銷案件;(四)不屬于本機關管轄的,移送有關機關處理;(五)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第三十七條 對情節(jié)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下列行政處罰之一的,應由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一)責令停產停業(yè)的;(二)暫扣、撤銷
24、或吊銷有關許可證、資格證等的;(三)對公民處以5000元以上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罰款的。第三十八條 商務主管部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制作商務行政處罰決定書,加蓋本部門印章。行政處罰決定書應載明以下事項:(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二)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的事實和證據;(三)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四)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五)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的,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和作出決定的日期。第三十九條 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案件,應當自立案之日起9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并將處理結果及時告知被調查人、指定管轄的上級商務主管
25、部門、具名舉報投訴人或移送機關。案情復雜,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作出處理決定的,經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案件處理過程中聽證、公告、鑒定等時間不計入案件辦理期限。第三節(jié) 聽證程序第四十條 商務主管部門擬作出下列行政處罰之一的,應當在商務行政處罰告知書中,一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以及申請聽證的有關事項及要求:(一)責令停產停業(yè)的;(二)暫扣、撤銷或吊銷許可證、資格證等的;(三)對公民處以5000元以上罰款,對法人或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罰款的。第四十一條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商務主管部門告知之日起3日內書面提交聽證申請;逾期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不承
26、擔聽證費用。當事人要求聽證并且符合本規(guī)定的,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在收到當事人申請聽證材料后30日內組織聽證,并在舉行聽證的7日前,以商務行政處罰案件聽證通知書的形式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聽證人員及有關事項。當事人在規(guī)定時間內書面提交聽證申請的,商務主管部門未依法舉行聽證前,不得作出行政處罰。第四十二條 商務主管部門決定舉行聽證的,應在本部門非本案承辦人員中,指定5人以下(含五人)單數為聽證員,并指定1名從事法制工作的人員為聽證主持人。聽證員及聽證主持人的回避按本規(guī)定第二十二條執(zhí)行。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委托代理人參加聽證的,應當出具書面委托證明。無正當理由不按期
27、參加聽證的,或者在聽證舉行過程中,當事人或其代理人未經聽證主持人許可,中途退出聽證會的,視為放棄聽證權利。第四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聽證主持人可以決定延期舉行聽證:(一)當事人有正當理由未到場的;(二)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理由成立,需要重新確定聽證員或聽證主持人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場,或者有新的事實需要重新調查核實的;(四)其他需要延期的情形。第四十四條 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應當公開舉行,允許旁聽。聽證按照下列程序進行:(一)聽證主持人宣布和核對聽證參加人身份,告知有關權利和義務,宣布案由和聽證紀律,宣布聽證會開始;(二)案件承辦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
28、、擬作出處罰的意見和理由;(三)當事人進行陳述和申辯,對有關證據進行質證;(四)有第三人的,由第三人進行陳述;(五)聽證主持人詢問有關人員;(六)案件承辦人員與當事人相互辯論;(七)案件承辦人員、當事人、第三人依次作最后陳述;(八)聽證主持人宣布聽證結束。第四十五條 聽證應當制作商務行政處罰案件聽證筆錄。聽證筆錄由聽證員、聽證主持人以及聽證參加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蓋章。聽證參加人拒絕簽字或蓋章的,由聽證主持人在聽證筆錄中記明。聽證主持人應當依據聽證情況作出書面報告,連同聽證筆錄一并報商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商務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聽證筆錄,依照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作出決定。第六章 送達與執(zhí)行第四十六條 行政
29、處罰決定書作出后,商務主管部門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或者在7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送達當事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商務主管部門送達其他文書,也可以依照以上方式送達。第四十七條 行政處罰決定一經送達,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應當在處罰決定書確定的期限內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期間,行政處罰決定不停止執(zhí)行,但此期間復議機關決定或人民法院裁定停止執(zhí)行以及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第四十八條 依據本規(guī)定第五章第一節(jié)規(guī)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給予20元以下罰款,或者罰款數額超過20元,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zhí)行的,可以當場收繳罰款。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qū),商務主管部門依照本程序規(guī)定作出處
30、罰決定后,當事人向指定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的,經當事人提出,可以當場收繳罰款。第四十九條 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tǒng)一制發(fā)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2日內交至商務主管部門,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2日內交至商務主管部門;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在2日內將罰款繳付財政部門指定銀行。第五十條 除依照本規(guī)定第四十八條當場收繳的罰款外,商務主管部門及其執(zhí)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應由當事人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財政部門指定銀行繳納。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
31、加處罰款。超過30日后仍不繳納罰款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的,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書規(guī)定的繳款日期前提出書面申請。批準延期或分期繳納的,當事人應當在商務主管部門確定的期限內繳納罰款,不得再次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商務主管部門依法強制執(zhí)行或者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前,可以向當事人發(fā)出要求其履行義務的書面催告。催告發(fā)出10日后當事人仍未履行的,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第五十二條 行政處罰決定執(zhí)行完畢的,案件承辦人員應當填寫商務行政處罰結案報告,報商務主管部門或執(zhí)法機構負責人審批。批準結案的,應將有關案件材料進行整理裝訂,歸檔保存。結案后,應及時將行政處罰決定書在商務主管部門網站上公布,供公眾查詢。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第七章執(zhí)法監(jiān)督第五十三條 商務主管部門實施行政處罰,應當依法接受上級行政機關或有關部門的監(jiān)督。商務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jiān)督制度,發(fā)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第五十四條 執(zhí)法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屬商務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并暫扣或收回執(zhí)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周邦彥詩詞研究4篇
- 數字化建設評價體系研究 課題6篇
- 字畫租賃合同范本
- 內江四川內江市直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招聘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5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保山2025年云南保山隆陽區(qū)部分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單位一批次招聘編外人員49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科技成就夢想科學家的力量與擔當
- 臨滄云南臨滄市永德縣大山鄉(xiāng)中心衛(wèi)生院編外人員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Pinatuzumab-vedotin-anti-CD22-vc-MMAE-生命科學試劑-MCE
- Methyl-piperazine-2-carboxylate-生命科學試劑-MCE
- Hydantocidin-生命科學試劑-MCE
- 寵物運輸合同樣本
- 在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數學下冊第7章《冪的運算》檢測卷(蘇科版2024 含答案解析)
- 家具公司、店鋪管理運營手冊
- 2025年餐飲股權分配協(xié)議書模板
- 2025春季開學前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實施方案:5大安全排查一個都不能少
- 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qū)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yè)市場需求分析與十三五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4年蘇州職業(yè)大學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蘇蘇州市常熟市交通公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大學數學(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