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1頁
《小石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2頁
《小石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3頁
《小石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4頁
《小石潭記》中考試題集錦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6-2010年小石潭記中考試題10.【2013年四川省眉山市】【甲文】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 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疽椅摹繌男∏鹞餍邪俣剑趔蛑?,聞水聲,如鳴31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灰為嶼,為 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

2、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7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念(思念、想念)無與為樂者水尤清冽(涼)8 .凄神(感到心情凄涼)寒骨乃記之而去(離開)C.相與(互相)步于中庭悄愴(憂傷的樣子)幽邃D.但少閑(清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蓋(蓋子)竹柏影也9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潭中魚可百許頭高可二黍許10 如鳴瓊環(huán),心樂之輟耕之壟上C.全石以為底以其境過清D.乃記之而去學而不思則罔11 下列各項中,對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甲文以寥寥數(shù)語描繪了月夜小景,傳達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語

3、言樸素而含有深長的意味。B.柳宗元貶官后,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寫下了乙文。C.乙文是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移步換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點來寫的。D.以上甲乙兩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貶官后所寫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12 .把下面兩個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答案】7 . B (A中“念”應理解為“考慮、想到”;C中“相與”應理解為“共同、一起”; D中的“蓋”應理解為“原來是、大概是”。)8 .A (A的兩個“可”都是“大約”之意; B的“之”分別是代詞和動詞;C的“

4、以”分別是“用”和“因為";D的“而”分別表示順接和轉折。)9 .D (D項中甲文表達的是樂觀豁達,乙文則表達悲涼凄苦的思想感情。)10 . (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重點詞語為:斗、蛇、明滅)(2)(曹劌)于是進宮拜見魯莊公,問:“憑什么作戰(zhàn)?”(重點句式:賓語前置,重點詞語:乃、見、以) (每句2分,根據重點詞語和句式考慮評分)11.【2013年江蘇省蘇州市】閱讀小石潭記中的兩段文字,完成69題。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 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

5、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 相樂。6 .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 (2分)A 潭中魚可百許頭B 全石以為底I嚴遂許先帝以驅馳(出師表)“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c. r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r皆若空游無所依1小惠未褊,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1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7 .下面哪一個句子中的加點詞不屬于詞類活用現(xiàn)象? ( 2分)A.日光下.徹B.燃白玉之環(huán)(送東陽馬生序)C.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D,尉果笞.廣(陳涉世家)8 .閱讀第一段,說說“伐竹取道”對表現(xiàn)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點的作用。(2

6、分)9 .在節(jié)選的語段中,哪些地方能讓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钡奶攸c?請結合有關語句作 【答案】6 . D7 . C8 .表明作者被悅耳水聲吸引,產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內心之“樂”;表明小石潭無路可通、人跡罕至,側面寫出其環(huán)境幽僻的特點。9 .寫小石潭“全石以為底”,說明水清澈見底;寫魚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無所依”等讓人感覺不到 水的存在,說明了水的清澈透明。12房山 文言文閱讀(共8分)閱讀小石潭記(節(jié)選),完成1214題。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妖,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7、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 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注:有教材為 冽”。有教材為逗號。有教材為逗號。有教材為撤”。有教材為句號。有教材為逗號。有教材為句號。12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影布石上凄神寒骨1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語句。(4分)下見小潭,水尤清洌。斗折蛇行,明滅可見。14 .以其境過清”中的 其境”指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分)答案:12 .映(或分布、散布、投

8、射等) 使凄涼(共2分。每個詞1分,有錯別字不得分)13 .往下走看見一個小水潭,潭水特別清澈(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爬行那樣彎曲, (溪水)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共4分,每句2分?;疽馑紝η?下“、洌”都譯對得2分?;疽馑紝η?斗”、蛇”都譯對得2分。)14 .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共 2分。每句1分,有錯別字所在句不得分,多答扣 1分。)【12密云2】四、文言文閱讀 (共8分)閱讀小石潭記(節(jié)選),完成第12-14題。小石潭記柳宗兀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城,為嶼,為峨1為異口音

9、樹翠要.蒙絡辟級.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一南而望,洋折蛇行,明火可見。其岸訓大牙差.七不一為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15 .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他外不動(2)其岸勢犬牙差互.16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4分)(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17 .請你根據第段的內容,說出小石潭“不可久居”的原因。(2分)【12密云2】答案:12. (1)呆呆的樣子(2)交相錯雜(共 2分。共2道小題,每小題1分

10、)13. (1)(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2)由于這地方過于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共 4分。共2道小題,每小題 2分)14. 答案要點:(1)環(huán)境冷清。(2)作者內心感到凄寒。(共2分。共2個要點,每個要點1分。答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意思的就可得分)吉林(2011年)(一) 文言文閱讀(15分)(甲) 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回答問題。(10分)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 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 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

11、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記承天詩夜游蘇軾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外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9 .兩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蘇軾分別是我國 代和 代文學家。(1分)10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2、2分)(1)怎愴 幽邃 ( 2)懷民亦未寢,11 .小石潭記第二段通過刻畫游魚的形神姿態(tài)表現(xiàn)了潭水的什么特點? (2分)(212 .記承天詩夜游中以高度凝練的筆墨對月夜進行了描寫,請用自己的語言將這種美麗景色描繪出來。分)13 .都寫于作者被貶期間,分別表達了柳宗元和蘇軾怎樣復雜的心情? (3分)評閱說明:閱讀試題除第9題、第17題以及第25題第一問外,均為開放性試題,下面所給答案均為參考答案。對于學生的答案,在意思對的基礎上,要考慮語言表達;即使意思與參考答案不完全相符,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對于有新意、有創(chuàng)見的答案,要給滿分。評閱閱讀試題時,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一)

13、文言文閱讀(15分)9 .唐宋(共1分,每空0.5分)10 . (1)憂傷的樣子 (2) “躺著休息”或“睡覺”(共2分,每小題1分)11 .圍繞“水清”回答即可。(2分)12 .圍繞“月光如水清澈透明,竹柏影如藻、外交錯縱橫”回答即可。 (2分)13 .柳宗元的心情圍繞“樂與憂”回答即可;蘇軾的心情圍繞“欣喜悠閑與失意悲涼”回答即可。(共3分,內容2分,語言表達1分)孝感(2011年)閱讀下面三篇文章,回答文后提出的問題。2011年秋八年級上第三學月采用(一)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

14、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 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7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DA.伐竹取道齊師伐我 B.以其境過清 咨臣以當世之事C.不可久居 高男二黍許 D.隸而叢者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8 .用現(xiàn)代漢語表述下列句子,有誤的一項是(2分)A.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

15、出。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8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潭中的魚大約白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無所依靠。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向潭西南望過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樣曲曲折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見。D.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參差不齊,不知道源頭在哪里。9 .下列解說有誤的一項是(3分)A.作者把地處幽僻的小石潭作為描寫對象,意在借荒遠之景,寓貶謫之怨,傾抑郁之情。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鳴佩環(huán)的水聲、參差披拂的枝頭蔓、空游無依的魚兒、斗折蛇行的小溪、 竹樹環(huán)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繪就成一幅美妙的圖畫。C

16、.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D.本文語言凝練。寫卷石的形態(tài)各異,僅用了氐”“嶼” “蟆” “巖”四字刻畫;寫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 “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寫環(huán)境的清新和心緒的煩躁,僅用了 “過清”二字加以揭示。10 .同為山水游記,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提到“樂”,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也多次提到“樂”,兩文 中的“樂”,樂在何處,不同點是什么? (3分)11 D (2 分)12 C (2 分)13 D (3 分)14 .柳宗元的“樂”是發(fā)現(xiàn)小石潭后暫時的自樂;歐陽修的“樂”既有山水之樂、太守自樂,更有與民同樂的 情懷。(能說出不同點在“與民同樂

17、”即可, 3分)五、(09綏化)閱讀酈道元的三峽,回答1114題。(共11分)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 ,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袝r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崛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12、翻譯下列語句。(4分)(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譯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譯文 13、總

18、結三峽的景物特點,給下面的對聯(lián)補出上聯(lián)。(2分),天高地厚華夏情。14、下面是小石潭記選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較,在寫水方面有什么異同? (3分)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 相樂。答案:11、闕:通“缺”襄:上12 (1)即使是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13、示例:山險水急三峽景;山峻水清三峽美等。14、相同點:都從側面描寫水不同點:三峽寫出水勢大,水流急的特點;小石潭記寫出水清澈透明的特點。C甲文三峽與乙文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比較閱讀:L分別從三峽和小石潭記中找出描寫江水或

19、潭水清澈的語句: 甲: 乙:2 .選文運用駢散結合的語句描繪出優(yōu)美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句,并做簡單的分析,語 言表達力求簡潔。句子:分析:3 .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達了被貶之后的苦悶抑郁之情。像這種借景抒情表達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請 聯(lián)系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和桃花源記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靜”為上句,寫出下句 使之成為一組對偶句。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靜,下句: 。CL甲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乙:水尤清冽;潭中鰥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動。2 .句子: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分析:這幾句既有節(jié)奏

20、感,又寫出了三峽山峰連綿不斷和山勢高峻的特點。3 .下句:瑯哪崇山峻嶺蔚然深秀。岳陽樓壯美雄奇。桃花源和平寧靜。深圳市2008年(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31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 樂。(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 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

21、,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選自禮記禮運)6 .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字詞(2分)(1)潭中魚叫許頭(2)怡然不動(1)大約(1分)(2)呆呆的樣子(1分)7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水尤清冽(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1)水格外清涼。(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 其中“尤”、“清冽”各占0.5分,如學生把“尤” 翻譯成“尤其”也給分。)(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yǎng)和睦(氣氛)。(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選賢與能”翻譯通順給1分,“講信修睦”翻譯通順給1分)8

22、.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描寫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則描繪了大同社會的人文美。結合兩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理想中的生活環(huán)境是怎樣的。(4分)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會的人文美(或“大同社會、天下為公”)兩者結合起來,表達通順的給滿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則酌情給分。荷澤市2008年【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記【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

23、,悉皆怪石,欹(qi )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河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 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在道州城西邊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它向南流幾十步遠,并入營溪。溪水兩岸,全都是怪石,它們傾斜嵌疊,回旋盤曲,姿態(tài)奇特,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清澈的溪流沖擊到巖石,便激起騰空的浪花和股 股河流。岸邊還有美麗的樹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蔭影相互遮蔽。這條溪水如果在空曠的山野,那是很適合 隱土游覽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煙轅集的地方,也可成為城市居民游覽的勝地,和愛清靜者休憩的園林??墒?自從道州城成為州的治所

24、以來,卻至今沒有人們來欣賞它和喜愛它;我在溪水旁徘徊,為此悵然惋惜! 元結右溪記10 .解釋下列劃線的詞。(2分)以其境過清()不可名狀()答案:10.答案:因為說出評分:每小題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11 .翻譯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滅可見。佳木異竹,垂陰相蔭。11.答案: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美好的樹木與奇異的山竹投下的陰影,互相遮映。評分:每小題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12.兩文各寫出了水怎樣的特點,分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4分)甲文:乙文:12 .答案:甲文:清澈透明,側面(間接)描寫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寫評分:每小題2分,共

25、4分。意思對即可。13 .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試舉一例說明。(2分)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寫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達了作者孤寂悲涼的心境。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通遼市、興安盟、呼倫貝爾市2008年小石潭記(節(jié)選)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叔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

26、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2分)(1)水尤清冽 尤:(2)悄愴幽邃 悄愴:5、( 1) 尤:特別(2 )悄愴:優(yōu)傷的樣子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2分)A、伐 (1)伐竹取道 (2)齊師伐我 B.去 (1)乃記之而去(2)停數(shù)日,乃去C.其 (1)不可知其源(2)其真無馬邪 D .以(1)以其境過清 2 )屬作文以記之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斗折蛇行,明滅可見。7.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翻譯完全正確的得 2分,“斗”和“蛇”兩個詞意義沒落實的扣 1分)

27、8、作者對小石潭的整體感受是什么?( 2分)8、幽深冷寂,孤凄悲涼(意思對即可)2006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31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7 .下列加點字詞的注音或解釋有誤的一項是(3分)()A.篁仃(hu由g ) 值然(y i )邕忽

28、(he)卷石底以出(qua n)8 . ilS ( c i ) 為坡(ch i ) 悄,反(chu cn g )爾遠逝(ch u )C.青樹翠蔓(翠綠的藤蔓)支百許頭(大約)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樣曲折)D.以其境過直!凄清)水尤清冽(格外)悄愴幽邃(幽靜深遠)8 .與“以其境過清”中的“以”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 .全石以為底 B .卷石底以出 C .屬予作文以記之D.不以物喜9 .把下列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 (2分)陽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魚兒的影子倒映在石底上。(2) (2分)那石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

29、交錯,無法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10.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處。(2分)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評分點:指出特點(1分),分析(1分)。示例:寫潭西南邊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個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現(xiàn)出來,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傳其神,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

30、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住"取道 伐:下膽小潭 見:潭中魚回園許頭 可:以其境過誕L清:16、砍伐 看見 大約 冷清 (每小題1分,共4分)。17、翻譯下列句子。(4分)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17、陽光直接射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不動。從石潭這里向西南方遠望,溪水象北斗星那樣曲折,象長蛇

31、那樣爬行,溪身或明或暗,溪水都看的清楚。(對一句給2分,共4分。)18、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記,試說說作者觀魚和游覽結束時的不同心情。(4分)18、觀魚和游覽結束時的不同心情,一樂一憂似難相容。而本文中,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調(2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為了擺脫他抑郁的心情,但這種暫時的歡快一經凄清環(huán)境的觸發(fā),憂傷、悲涼的心境又會流露出來(2分)。(只要按照以上意思答題,言之成理,亦可給分。本題 4分。)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

32、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有刪節(jié))19 .用“/”劃出下列句子的朗讀二節(jié)奏。(2分)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9. (2分)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0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 分)A伐竹取道十年春,齊師伐我B參差披拂參差不齊C全石以為底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D 乃記當去蓋余當且艱若此21 .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

33、思。(4分,每句2分)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魚)時而靜上卜不動,時而然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22 .作者抓住小石潭的 特點,寫出了自己 的感受。(2分)22. (2分)幽靜。(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涼。(1分,語意相近即可)23 .讀了第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 (2分)23. (2分)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能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的感受即可)示例:看到游魚的怡然自得,我的靈魂仿佛得到了凈化。24.古詩詞中,有許多像本文一樣將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繪中的名句,請寫出你最喜歡的相連的兩句, 并簡

34、要賞析。(5分)24. (5分)答案不唯:寫出相連的兩句寫山水的古詩詞2分,能合理賞析3分。示例: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用“隨” “入”兩字將“山”、“江”、“半野”、“大荒”四個意象貫穿,抽繪出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抒發(fā)了 詩人離家漸遠、鄉(xiāng)情漸濃的思鄉(xiāng)情。小石潭記(柳宗元)(11分)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地,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

35、,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9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潭中魚網白許頭()(2)斗折螳行,明滅可見()(3)凄神寒胃,悄愴幽邃()(4)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_()9 .大約(表數(shù)目不確定)像蛇一樣使寒離開 (每個詞0. 5分)10 .下列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 分)A.暮寢而思之(鄒忌諷齊王納諫)荊國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輸)B.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顰(滿井游記)c.舉先王之政,以當利除弊 (答司馬諫議書)旦塞中諫之路(出師表)D.其真無馬邪(馬說)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 (愚公

36、移山)11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12 .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著,參著不齊,隨風飄動13 .理解填空。(2分)“”是面,“為底為“下見小潭”是近。動靜結合。如寫魚:課文多角度描寫景物,其藝術手法主要有:點面結合。如寫石:嶼、為蟆、為巖”是點。遠近交錯。如寫潭:“聞水聲”是遠,“影布石上”是靜,“”是動。虛實相生。如“潭中魚可百許頭”表面寫,實為寫,以實寫虛,虛實相應成趣。12 .全石以為底俶爾遠逝魚水 (每空0.5分)13 .選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寫十分精當,請結合作者的經歷談談你的理解。(3分)14 .這段景物描寫既寫出了小石潭環(huán)

37、境凄清的特點,也暗示作者被貶之后凄苦悲涼的心境小石潭記(節(jié)選)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妖,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5 .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學家 柳宗元(人名)。(1分)6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2分)潭中魚可百許頭 其岸勢

38、犬牙差互潭中/魚可百許頭(或:潭中魚/可百許頭) 其岸勢/犬牙差互7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砍掉些竹子,開出一條路來,往下走就看見一個小潭,誰特別清澈。四周被竹子和樹環(huán)抱著,寂靜冷落沒有來往的人。8 .作者通過謝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的環(huán)境,意在表現(xiàn)怎樣的思想感情? (2分)9 . (2分)意在表現(xiàn)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10 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3分)句子:理由:句子:怡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理由:這幾句描寫游魚,動靜結合,充分顯示游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1 .為了發(fā)

39、展旅游事業(yè),當?shù)財M開發(fā)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著述環(huán)抱,環(huán)境十優(yōu)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yōu)美散文小石 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2.衢外I市(09浙江?。ǘ?2 分)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妖,為嶼,為蟆,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40、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記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 伐竹取道 伐:(3)怡然不動 怡然:(4) 其岸勢犬牙差互 差互:)17.(1)向西 2)砍伐(3)呆呆的樣子(4)參差不齊1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 分)A.心樂之(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過清(以:因)D、乃記之而去(乃:于是,就)19.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子的意思。(4分)(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2)斗

41、折蛇行,明滅可見。19 .(1)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2)(水)像北斗星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20 .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愴幽邃”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0.孤獨憂傷(凄涼)三、2008年荷澤市小石潭記【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一一柳宗元小石潭記【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數(shù)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欹(qi )

42、嵌盤屈,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河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游處;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州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一一元結右溪記10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以其境過清()不可多狀 ()11 .答案:因為說出12 .翻譯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滅可見。佳木異竹,垂陰相蔭。11 .答案: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xiàn)。 美好的樹木與奇異的山竹投下的陰影,互相遮映。12 .兩文各寫出了水怎樣的特點,分別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4分)13 .答案:甲文:清澈透明,側面(間接)描寫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

43、描寫14 .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試舉一例說明。(2分)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寫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達了作者孤寂悲涼的心境。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五、(09南京)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題。(13分)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小石潭記(節(jié)選)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31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淑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 相樂。觀第五泄記(節(jié)選)袁宏道從山門右折,得石徑,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

44、山僧曰:“此瀑聲也?!奔?趨,度石罅,瀑見。 瀑行 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游人坐欹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從廟門往右拐,有一個石頭鋪的小路。走幾步聽到很響的打雷聲,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說:“這 是瀑布的聲音?!笨觳阶呷?,邁過一塊石頭縫隙,就看見了瀑布。石頭青綠,陡峭如刀削,達不到寸膚(長 度單位)的寬度,三面石頭就像外城一樣聳立。瀑布在青壁間落下,震撼著山谷,就像直著向下噴出雪花一 樣,突兀的巖山橫攔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邊水浪突然卷起來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氣勢更加 雄壯,是游山看

45、到的最壯觀的景色了。游人們或坐或靠著巖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臉接住迸起的水沫,開始就 像一絲涼線,空空的都像編織物的橫線,到了飛雨瀉崖,還留戀不想回去。注第五泄:第五級瀑布。罅 (xi ):裂縫。掉:搖動。1 .下列句中加點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2 分)A.彳戈竹取道齊師伐;我D.似與游者相樂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疾趨,度石罅必為有竊疾矣D.山行之極觀 也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2 .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以面受沫”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 分)A .無從致書以.觀B .或以錢幣乞之C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D .皆以美于徐公3 .用現(xiàn)代漢語翻澤下列句子。(4分)(1)

46、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翻譯:(1)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2) 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翻譯:(2)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間飛瀉,震撼著山谷。4 .以上詩文部描寫了水,請從中分別選一個表現(xiàn)水的特點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1)次北固山下:口 (2)小石潭記:口 (3)觀第五泄記:平(或:綠)(2)清(3)偉(或:疾)5 .根據詩文內容填寫下表。(2分)詩 文語 句表達的感情次北固山下鄉(xiāng)書何處達?(1)小石潭記心樂之心情快樂觀第五泄記(2)依依不舍5. (2分)(1)思鄉(xiāng)之情(2)而猶不忍去(每處1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16分)小石

47、潭記(原文略)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學家 (人名)。5 . ( 1分)柳宗元6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潭中魚可百許頭其岸勢犬牙差互6 . (2分)潭中/魚可百許頭(或:潭中魚/可百許頭) 其岸勢/犬牙差互7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譯文: 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譯文: 7 . (4分)砍掉一些竹子,開出一條路來,往下走就看見一個小潭,誰特別清澈。四周被竹子和樹木 環(huán)抱著,寂靜冷落沒有來往的人。8 .作者通過謝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的環(huán)境,意在表現(xiàn)怎樣的思想感情?答:_9 . (2分) 意在表現(xiàn)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10 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

48、子,并說明理由。句子: 理由: 9 . (3分)示例:句子:怡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理由:這幾句描寫游魚,動靜結合,充分顯示出游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0 .為了發(fā)展旅游事業(yè),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答:10. (4分)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著述環(huán)抱,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yōu)美散文小石潭 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上海市(09)小石潭記(原文略)9.上文選自小石潭記,作者是 。我們在教材中還學過他的» (2分)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說等10.

4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3分)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3分).由于這地方過于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1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第二自然段寫潭中游魚的姿態(tài)和情趣。C.第四自然段寫潭的四周環(huán)境和作者感受。11.B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B.第三自然段寫小石潭險峻的岸勢和源頭。D.作者感情隨景而變,由樂而憂。16分)小石潭記(原文略)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學家 (人名)。5 . ( 1分)柳宗元6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潭 中魚可百許頭其岸勢犬牙差互6 . (2分)潭中/魚可百許頭(或:潭中魚/可百許頭) 其岸勢/犬牙差互

50、7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譯文: 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譯文: 7. (4分)砍掉一些竹子,開出一條路來,往下走就看見一個小潭,誰特別清澈。四周被竹子和樹木環(huán)抱著,寂靜冷落沒有來往的人。8.作者通過謝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的環(huán)境,意在表現(xiàn)怎樣的思想感情?答:_8. (2分) 意在表現(xiàn)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9. 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句子: 理由: 9 . (3分)示例:句子:怡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理由:這幾句描寫游魚,動靜結合,充分顯示出游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0 .為了發(fā)展旅游事業(yè),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

51、則簡介。答:10. (4分)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著述環(huán)抱,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yōu)美散文小石潭 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二、上海市(09)小石潭記(原文略)9 .上文選自小石潭記,作者是 。我們在教材中還學過他的» (2分)10 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說等11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3分)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 1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3分).由于這地方過于冷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13 .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第二自然段寫潭中游魚的姿態(tài)和情趣。B

52、.第三自然段寫小石潭險峻的岸勢和源頭。C.第四自然段寫潭的四周環(huán)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隨景而變,由樂而憂。11.B小石潭記中考試題一、(06河北)5 .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學家 。 (1分)6 .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2分)潭中魚可百許頭 其岸勢犬牙差互7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小題 2分,共4分)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8 .作者通過謝小石潭人跡罕至、凄清幽靜的環(huán)境,意在表現(xiàn)怎樣的思想感情? (2分)9 .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3分)10 .為了發(fā)展旅游事業(yè),當?shù)財M開發(fā)小石潭景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為該景點寫一則簡介。

53、(4分)一、(06河北)5. (1分)柳宗元6. (2分)潭中/魚可百許頭(或:潭中魚/可百許頭) 其岸勢/犬牙差互7. (4分)砍掉一些竹子,開出一條路來,往下走就看見一個小潭,誰特別清澈。四周被竹子和樹木環(huán)抱著,寂靜冷落沒有來往的人。8. (2分)意在表現(xiàn)孤寂悲涼的思想感情。9. (3分)示例:句子:怡然不動;俶而遠逝,往來翕忽 理由:這幾句描寫游魚,動靜結合,充分顯示出游魚的情趣;也間接地表現(xiàn)了小石潭水的清澈。10. (4分)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這里石奇水清,游魚相戲,四周竹樹環(huán)抱,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是觀光旅游、愉悅心情的好去處。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來過這里,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優(yōu)

54、 美散文小石潭記。小石潭由此聞名遐邇。二、(06天門)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4)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_()(1)潭中魚可百詵頭()(3)凄神寒骨,悄愴幽邃(11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12 .理解填空。(2分)“”是面,“為土氐、為嶼、“下見小潭”是近。動靜結合。如寫魚:“影如“潭中魚可百許頭”表面寫課文多角度描寫景物,其藝術手法主要有:點面結合。如寫石: 為蟆、為巖”是點。遠近交錯。如寫潭: “聞水聲”是遠, 布石上”是靜,“”是動。虛實相生。 實為寫,以實寫虛,虛實相應成趣。(3分)13 .選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寫十分精當,請結合作者的經歷談談你的理解。、(06天門)9.大約(表數(shù)目不確定)像蛇一樣使寒離開 (每個詞0. 5分)11.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纏繞、搖動、連接著,參著不齊,隨風飄動。12.全石以為底俶爾遠逝魚水13.這段景物描寫既寫出了小石潭環(huán)境凄清的特點,也暗示作者被貶之后凄苦悲涼的心境。(3分)三、(06永州)19 .用“/”劃出下列句子的朗讀二節(jié)奏。(2分)其岸勢犬牙差互,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