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一二重點知識點整理 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整理 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鏡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jié)】。 2、【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顯現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使我們獲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生產的許多方面。 3、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邊緣薄】。只要具有放大鏡片透明、中間較厚的結構【比如加滿水后的燒杯、燒瓶】等,就具有同樣的【放大】功能。 4、放大鏡正確使用方法有【移動放大鏡】和【移動被觀察的物體】。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片的直徑大小】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
2、】有關。放大鏡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數也越大】。 5、人類最早使用的凸透鏡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 13 世紀,英國一位主教格羅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裝置的應用,他的學生【培根】根據他的建議,設計并制造出了能增進視力的【眼鏡】。 6、蒼蠅落在堅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它【腳的構造】有關。 7、使用工具能夠觀察到許多用【肉眼】觀察不到的【細節(jié)】。如通過【放大鏡】能觀察到蒼蠅的【復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內側】、蝴蝶的翅膀上布滿彩色小鱗片是【扁平的細毛】 8、昆蟲的"嗅覺'很靈敏,據說是因為它們的【觸角】,觸角就是它們的【&qu
3、ot;鼻子'】。 9、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撅@微鏡】的發(fā)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 10、食鹽、白糖、堿面、味精的顆粒都是【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的【固體】,人們把這樣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11、許多巖石是由【礦物晶體】集合而成。如花崗巖由【長石】【云母】【石英】等礦物的晶體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體物質都是【晶體】或由【晶體】組成。晶體形狀【多種多樣】,但都很有規(guī)則。有的晶體較大,肉眼可見,有的較小,要在放大鏡或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13、生物學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 300 倍的金屬結構的【顯微
4、鏡】,發(fā)現了【微生物】。為了看到更小的物體,人們又研制出【電子顯微鏡】和【掃描隧道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把物體放大到【200 萬倍】。 14、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復合顯微鏡在世界上第一個看了【細胞】。 15、顯微鏡主要由【目鏡】【調節(jié)旋鈕】【物鏡】【載物臺】【反光鏡】等組成。 16、實驗證明洋蔥表皮是由【細胞】構成的,大量的研究事實說明生命體都是由【細胞】組成的。 17、【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細胞學說】的建立被譽為 19 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fā)現之一。 18、生命體細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等功能。
5、19、我們還可以利用【干草】培養(yǎng)微小生物。 20、我們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蟲】【變形蟲】【眼蟲】【喇叭蟲】【鼓藻】【船形硅藻】等。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 21、通過觀察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屏幕其實是由【紅】【藍】【綠】三種顏色組成。 22、蚜蟲喜歡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蟲的大小如【針眼】,蚜蟲的天敵是【草蛉】。 23、觀察工具發(fā)展的流程圖: 肉眼 è 放大鏡 è 光學顯微鏡 è 電子顯微鏡 è 掃描隧道顯微鏡。 24、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1】利用顯微鏡發(fā)現細菌、病毒、抵抗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釀酒、發(fā)面
6、、制作醬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處理垃圾和污水。 25、放大鏡的放大倍數和(鏡片的直徑)沒有關系,和(鏡片的凸度)有關。放大鏡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數也越大)。 26、(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guī)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如食鹽、白糖等。 27、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 28、(顯微鏡)的發(fā)明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微觀世界)。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 29、生物細胞的(形態(tài))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生物)的細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細胞也是不同
7、的。 30、用(顯微鏡)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31、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tài)各異的(微生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等。 3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構造和功能),以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 33、(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對環(huán)境有一定的需求、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能繁殖等。 34、人類(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fā)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fā)現的自然界的許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蟲等較小的動物)放大鏡(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東西)光學顯微鏡(能看清細胞和微生物)電子顯微鏡(能看到更小的組成物質的原子、分子)。 第二單元 物質的變化 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所有的物質都在不停地運
8、動。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物質】。 2、我們要使鐵絲發(fā)生變化,可以采用【折】、【拉】【錘打】等方法。 3、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tài)、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 4、金屬湯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蠟燭火焰上慢慢加熱,白糖會【熔化】、【炭化】。 5、我們可以用【篩網】分離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變化。 6、有些物質混合后不會生成新的物質,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質混合后會生成新的物質,如【小蘇打】和【白醋】混合。
9、 7、米飯在我們咀嚼的過程中,變得有【甜味】了,這是因為米飯中有一種叫【淀粉】的東西,在被我們咀嚼過程中發(fā)生了變化。 8、淀粉遇到碘酒顏色會變成【藍色】,產生了一種藍色的新物質。 9、小蘇打和醋混合產生大量的氣泡,生成新的氣體,這種氣體能使燃燒的細木條熄滅,說明這種氣體【不支持燃燒】。 10、我們周圍世界物質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即【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瘜W變化伴隨的現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產生新的物質】。 11、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過程,往往伴隨產生種種現象,如【發(fā)光發(fā)熱】、【產生氣體】、【改變顏色】、【產生沉淀物】等。 12、物質變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利用【物質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
10、成了溫度計,這種變化屬于【物理變化】;又如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斷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土地沙漠化等環(huán)境問題日趨嚴重。 13、通過觀察比較鐵片和鐵銹,我發(fā)現鐵銹是【紅褐色】、【有空隙】、【沒有光澤】、【不導電】、【不能被磁鐵吸引】、【粗糙】等。 14、鐵生銹與【水和空氣】有關,在日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 15、用鑷子夾住鐵釘并將一部分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鐵釘,可以發(fā)現浸入溶液的鐵釘表面有【新物質附著】,同時藍色的硫酸銅液體顏色會【變淺】,這種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16、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燒】、【比空氣重】、【無
11、色透明】。 17、含有淀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蘋果、面包、饅頭、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 花菜、胡蘿卜、白蘿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蔥 18、在生產實踐中,人們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減緩鐵制品生銹的速度? 答:【1】制成合金;【2】鐵制品表面涂防護層;【3】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和干燥。 19、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們的區(qū)別在于(是不是產生了新的物質)。 20、一些物質在變化的過程中,會既發(fā)生(化學變化)又發(fā)生(物理變化),如蠟燭燃燒、白糖加熱時融化變色。 21、(米飯)在口腔里與(唾液)作用會發(fā)生(化學變化)。 22、(淀粉)與(碘酒)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的新物質是(藍紫色)的,利用這一特性可以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3、(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會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二氧化碳氣體),這樣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 24、(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25、鐵生銹是一種(化學變化),(鐵銹)是一種不同于(鐵)的新物質。 26、鐵生銹的原因與(水和空氣)有關。 27、在平常生活中,鐵生銹的快慢與(水的多少)關系很大。 28、把鐵與(水、空氣)隔絕開是防止(鐵生銹)的好方法,如刷油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梳理 長句類規(guī)范作答模板
- 鳥類飼養(yǎ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目錄)
- 2025年中國兒童藥品行業(yè)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研究報告
- 碳酸鈣干燥設備行業(yè)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分析報告
- 小學解方程知識點能力提升知識總結500題
- 2025年動物毛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鯊魚保健食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小學解方程應用題500題
- 2021-2026年中國喹諾酮類藥行業(yè)市場調研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
- 年產xx千米漆包線項目立項報告-圖文
- 第十八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知識科普競賽題庫(附答案)
- 第13課《 擴音系統(tǒng)的控制》說課稿 2023-2024學年 浙教版六年級下冊信息科技
- 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三個維度與內部控制
- 2025甘肅省事業(yè)單位聯考招聘(3141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JJF 1176-2024(0~2 300) ℃鎢錸熱電偶校準規(guī)范
- 8.4+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課件+2024-2025學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 2024年河北省邢臺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專項訓練題試卷(2)含答案
- 家政公司服務員考試題庫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AIGC基礎與應用 課件 實訓項目九 使用度加創(chuàng)作工具和剪映進行智能化短視頻創(chuàng)作
- 《日影的朝向及長短》課件
- 中職普通話教師教案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