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2節(jié)生活中的透鏡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 .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 .知道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成的像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制作,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透鏡及其成像的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像,再經(jīng)過分析、綜合、最后得出它們成的像教學用具:照相機、投影儀、幻燈機、放大鏡、硬紙板、凸透鏡、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蠟紙、毛 玻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節(jié)日家人團聚或外出旅游,總要留影作紀念,攝影師用照相機拍出美麗的風光,動 人的場景使人們從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啟迪。這就需要照相機,你們想了解它嗎?今 天我們通過觀察、研究走近它,認識它。二、新課教學探究點一照相機
2、大家想了解關于照相機的什么知識呢?照相機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個神秘的小盒 子,里邊到底有什么?照相機為什么能拍照?照相機前面的鏡頭是什么透鏡?照相機的 構造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同樣的照相機能排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為什么照片中 景物比實物?。坑袝r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時拍出的很暗,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我們常 用的照相機叫傻瓜相機?通過對照相機的觀察和大家收集的資料,看看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哪組先來匯報 一下你們組收集到的資料。教師適時的引導、評價。1 .照相機前面鏡頭是凸透鏡。想拍全景離景遠點,想拍人大點離人近點。光線強拍 出的照片發(fā)白,光線弱拍出的暗。照相機由鏡頭、機箱、調焦環(huán)、光圈、膠片等組成。
3、2 .光經(jīng)過照相機鏡頭后會聚在膠片上,形成一個像,這個像沖洗出來就是照片。像是怎么落在膠片上?是因為膠片上涂著一層對光敏感的物質,通過鏡頭的光在膠片上曝光后發(fā)生化學變化,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片上,經(jīng)過顯影、定影后成為底片,再用 底片沖印就可以得到照片。想想做做:方案1:用兩個粗細相近的長方形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套入另一個,在大的紙 筒前面固定一個凸透鏡,在小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半透明塑料薄膜作為屏幕,把紙筒 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較大的圓筒,就制成了模擬照相機。方案2:用硬紙板圈成兩個直徑大小相近的,長約 15 cm的圓紙筒,使一個紙筒 剛好能夠套入另一個,在直徑較大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凸透
4、鏡,在直徑較小的紙筒前 面,固定一個屏幕。把較小的圓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較大的圓筒內(nèi),這樣模擬照 相機就做成了?,F(xiàn)在我們按照方案制作好后, 對準某個人或物體,拉動紙窗改變透鏡和屏幕之間的 距離,能觀察到什么?是不是可以看到一個縮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下圖就是照相機 成像的原理示意圖,物體通過透鏡在底片上成一個縮小倒立的像。板書:一、照相機: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jīng)過照相機鏡 頭后會聚到膠卷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探究點二投影儀教學中常用到投影儀,現(xiàn)在觀察它的結構,想想使用它有什么優(yōu)點?分組觀察,教 師指導。投影儀由燈泡、投影片、鏡頭、平面鏡、屏幕組成。演示:把投影儀
5、上的平面鏡(反光鏡)取下,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正放),調節(jié) 鏡頭,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圖案的像,再把反光鏡安上,把圖案打到屏幕上。 天花板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用平面鏡使像反射到屏幕上。實物投影儀能直接投 影實物。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像。板書:投影儀上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像。探究點三放大鏡我們桌子上放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也是常用的光學儀器之一?,F(xiàn)在用它看 書上的字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放大鏡能使書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說明放大鏡能成正 立、放大的像。放大鏡成像和照相機、投影儀不同,放大鏡成像是正立的,投影儀和照相機成像是 倒立的。剛開始移動放大鏡,離書越遠,字越
6、大,到了一定距離以后,字變模糊。伸直胳膊 拿著放大鏡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縮小的。放大鏡成的像與物在凸透鏡同一側。放大鏡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板書: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的像。探究點四實像和虛像剛才我們通過自己動手、觀察、研究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照相 機和投影儀成像是光通過凸透鏡射出會聚所成。如果把感光膠片放在那里,是可以記錄 所成的像,這種像叫做實像。物體和實像分別于凸透鏡的兩側。凸透鏡成實像9飛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放大鏡所成的像也是虛像。凸透鏡成虛像時,通過凸透鏡 射出的光沒有會聚,只是人眼逆著出射光方向看去,感到光是從放置物體那一側成虛像 發(fā)出的,所以物
7、體和虛像位于凸透鏡的同側。凸透鏡成虛像三、板書設計第2節(jié)生活中的透鏡一、照相機: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二、投影儀:投影儀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能成一個正立、放大的像。四、教學反思:本節(jié)的新課教學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解決問題、梳理反思深化 問題和應用練習評價反饋等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著重 解決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應用及成像問題,但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不是完全意義上 的探究,而是演示、觀察、制作、探究的混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總結完 成成像特征,同時根據(jù)課堂的情況
8、適時增加三種凸透鏡的動態(tài)調節(jié)來觀察像的大小變 化,深化了凸透鏡成像的內(nèi)涵,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比較好。實像與 虛像的初步概念在上一章已經(jīng)涉及到,本節(jié)復習提問時又回顧了該知識點,在三次觀察 探究過程中又進行了滲透點撥,所以本節(jié)把它放在梳理深化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閱讀自學 來處理,點到為止,不要占用過多時間。近視鏡與老花鏡是生活中的透鏡,課堂上增加 這個動手實驗,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良好的研究習慣。s第一章機械運動第1節(jié)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2、知道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并知道它與其它單位的關系;3、知道測量存在誤差。教學重點:
9、1、刻度尺的使用和測量時間; 2、單位的換算和特殊測量。教學難點:1、單位的換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具準備測長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計時工具:石英鐘、電子手表、機械停表、電子停表等。教學過程一、情景引入學校每年都舉行田徑運動會,田徑賽分為田賽和徑賽兩類,在田賽中通常以距離的 長短來論成績,這就要進行長度的測量,如圖甲所示;在徑賽中通常以時間的長短來論 成績,這又要進行時間的測量,如圖乙所示。請大家思考,時間和長度的測量用到哪些 工具?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甲乙二、新課教學探究點一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D。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它
10、的長度單位:千米(kmi)、分米(dm)、厘米(cmj)、毫米(mm、微米(m)、納米(nm) <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m= 103m; 1dm=10-1m 1cm= 10-2m 1mm= 10-3m; 1m= 10-6m 1nmi= 10-9mb長度的估測問題1:請目測一下黑板的長度。(請幾5個同學目測,再用米尺實際測量,比較誰目測的結果更準。)問題2:人們正常走路一步的距離大約為0.5m,以此為長度標準,估測教室的長度。(請兩同學同時在教室中走路進行估測)知識拓展閱讀課本第11頁“小資料”,了解“米”的準確定義:光在真空中一cs299 792 458內(nèi)所經(jīng)路徑的長度定義為 1米
11、。閱讀課本第13頁“小資料”,了解一些物體的長度或 物體間的距離,形成感性認識。探究點二長度的測量1 .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活動一 讓學生說出所知道的長度測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師出示一些常用的測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讓學生觀察?;顒佣?觀察下圖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問題:零刻度線“如/枇程八航| 川 | 川 1111 而同 | 叫 I 叫|川| 州Ocm 12 rS 45 I 7 R單位'一度值(1)它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是否磨損?(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在上圖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線在左端(離最左端邊緣有一小段距離),沒有磨損,它的
12、量程為08 cm,也就是說它最多能測 8 cm的長度,它的分度值是 0.1 cm。教師強調: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果磨損,要從一個清晰的整數(shù)刻度線量起。2 .使用刻度尺測長度的方法活動 學生分組實驗,測量鉛筆的長度、圓柱體的高、木塊的長度、物理課本的長和寬等,教師及時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要求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歸納總結: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個字加以概括,即“選、放、讀、記”。(1)選:在實際的測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測量時應先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需 要達到的程度,再選擇滿足測量要求的刻度尺。(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應放正, 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物體
13、保持平行 (如圖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圖乙所示)。甲乙ii|inii/ipii|皿叫叫ii|i叫iiiiipii叫 iin叩叩對于較厚的刻度尺,應使刻度線貼近被測物體(如圖丙所示)。零刻度線磨損時,要從其他清晰整數(shù)刻度線作為起始刻度測起,測量結果應該等于讀出的刻度值減去作為起始的刻度值(如圖丁所示)IIIIIIIIIiiiiiiiijiii叫曲。111nlimi pulp iniiii|iiii|iiii|iiii|ini|iiii|iiii|iiii| j 78910O(3)讀:即讀數(shù),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圖所示);除讀出分度值以上的準確值外,還 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shù)值 (估讀值)。圖中
14、鉛筆長度為69.5 mm,其中69 mm是準確值,0.5 mm是估讀值(4)記:指記錄。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數(shù)值和單位。圖中木塊長度為2.77 cm| 0 C1TLiiiqiiniiii|ini12|3473 .特殊長度的測量(1)測量硬幣的直徑、硬幣的周長。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幣下進行測量,直徑 的位置難以判斷,會使測量不準確。只能用間接的方法進行測量。方法1(卡尺法):如左圖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幣緊壓在桌面邊緣;借助兩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來進行測量?;蛴靡恢蝗前搴鸵话芽潭瘸?,如右圖,用兩把三角板緊夾住硬幣,均可從刻度尺上讀出硬幣的直徑 d。根據(jù)公式L=jid求出硬幣的周長。方法
15、2(滾輪法):在紙面上畫一條直線,讓硬幣從某個記號開始,在紙面上沿直線滾動 n周記下終點。測出線段長度 s,先求出每周的周長 L=s/n,再利用L二刀d求出硬幣的直徑 d=s/n ji。方法3 (替換法):把硬幣放在紙上,貼著邊緣用筆畫上一圈,再剪下對折,然后用刻 度尺直接測量圓的 d,即為硬幣的直徑。根據(jù)公式L=jid求出硬幣的周長。方法4(化曲為直法):拿一紙條緊貼著硬幣邊包幾圈,用一大頭針在紙條上扎穿一個孔,然后將紙條展開平放,用刻度尺測出相鄰孔間的距離L,就是硬幣的周長。根據(jù)公式 d=L/ji求出硬幣的直徑。(3)測量一頁紙的厚度, 探究:紙的厚度為10 -4m,用毫米刻度尺測不出一頁
16、紙的厚度, 也測不出二頁紙厚度, 但是能測出上百頁紙的厚度, 而一頁紙的厚度只要把測出的厚度除以 總張數(shù)就可以求出了。(以多測少法)測量時取若干頁紙(紙的頁數(shù)要足夠多),壓緊后,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 度尺量出其總厚度 L,然后將總厚度除以紙的頁數(shù)n,求出每頁紙的厚度l=L/n。(4)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測量道理與測量一頁紙的厚度相同(以多測少法)。測量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細銅絲捋直,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密繞適當?shù)娜?shù)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1,再將線圈長除以圈數(shù)所得的商就是金屬絲的直徑d=1/n ??偨Y得出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貼近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跟所測物體的長度平
17、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數(shù)字+單位問題1:如何測量一個碗口的周長?思路:被測長度的特點:曲線;規(guī)則(圓)。測量方法:直接用卷尺測量; 化曲為直:用細線繞碗口一周再拉直測量;利用圓周公式 C= 2nr =nd:兩把三角板一把尺子夾緊碗口即可量出直徑或用紙將碗口的圓描下,再將紙上的圓對折即可測出直徑或利用幾何方法(有多種方法)找到直徑來測量。問題2:我國第一條高鐵線一一武廣高鐵,如何知道這條鐵路的總長度呢?思路:被測長度的特點:距離太大,難以直接用刻度尺測量。測量方法:上網(wǎng)查 找;借助地圖間接測量。說明:上述兩個問題先分析特點,方法讓學生討論后再一一評價
18、。鼓勵學生多找 方法,并盡量找到簡單實用的方法。探究點三時間的單位及測量1、時間的單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經(jīng)常進行長度的測量外,也經(jīng)常需要對時間進行測量。在國際 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他的時間單位:年 (y)、天(d)、時(h)、分(min)、毫秒(mss)、微秒(s)。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h=60min; 1min = 60s; 1s= 103ms; 1ms= 103 s。2、時間的估測活動:(集體活動):估測1分鐘的時間長度。(請三個同學上臺面向黑板,其余同學當裁判,講臺桌上的大時鐘面向“裁判”,教師喊計時開始,三名若認為1min時間到則舉手,比比看
19、誰對 1min的時間估測更準一些。)3、時間的測量講解:時間估測的結果精確度是不高的,當精確度要求高時,可以選擇適宜的時間測量 工具進行測量?;顒?: (2人一組):停表的使用。(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對停表的使用方法進行 簡單講解,然后教師喊口令,學生按停表計時,請同學相互幫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 用方法。)探究點四測量誤差提出問題:為什么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教師講解:由于受所用的儀器、測量方法的限制和測量者的不同,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差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交流討論:減小誤差有哪些方法?錯誤與誤差有什么不同?歸納總結: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
20、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 方法。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guī)定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測量方法產(chǎn)生的,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三、板書設計第1節(jié)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一、長度的測量1.常用測量工具;2.長度單位。二、時間的測量1.常用測量工具;2.時間單位。三、誤差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四、教學反思首先是導入新課,由學校每年都舉行田徑運動會,引出想辦法測出長度和時間,
21、那 么長度和時間怎樣測量呢,很自然的引出今天的課題,學生也會覺得很自然,不會感到 唐突。在處理長度的測量時,我不按常規(guī)的方法,老師先講如何操作,學生再動手操作。 我覺得這樣不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獨特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什么都是老師怎樣講,學生怎樣做,根本不是探究實驗,而是驗證性實驗。我先讓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學生根據(jù)自己多年來的經(jīng)驗動手用自己的刻度尺測出一個身邊熟悉的物品的長度,然后報出數(shù)據(jù),老師寫在 黑板上,在學生得意時,告訴他們在物理上大家的讀數(shù)都是不準確的,一下子就激起了 學生的好奇心, 為什么”之聲則會不絕于耳,明顯看出學生的不服氣,這樣學生就會把 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教師的釋疑上,有利于重難點的突破
22、。第2節(jié)生活中的透鏡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 .了解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 .知道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成的像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制作,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透鏡及其成像的豐富、具體的感性認識教學難點:通過觀察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像,再經(jīng)過分析、綜合、最后得出它們成的像教學用具:照相機、投影儀、幻燈機、放大鏡、硬紙板、凸透鏡、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蠟紙、毛 玻璃.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節(jié)日家人團聚或外出旅游,總要留影作紀念,攝影師用照相機拍出美麗的風光,動 人的場景使人們從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啟迪。這就需要照相機,你們想了解它嗎?今 天我們通過觀察、研究走近它,認識它。、新課教學探究點一照相機大
23、家想了解關于照相機的什么知識呢?照相機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一個神秘的小盒子,里邊到底有什么?照相機為什么能拍照?照相機前面的鏡頭是什么透鏡?照相機的 構造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同樣的照相機能排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為什么照片中 景物比實物?。坑袝r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時拍出的很暗,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我們常 用的照相機叫傻瓜相機?通過對照相機的觀察和大家收集的資料,看看能不能解決這些問題。哪組先來匯報 一下你們組收集到的資料。教師適時的引導、評價。1 .照相機前面鏡頭是凸透鏡。想拍全景離景遠點,想拍人大點離人近點。光線強拍 出的照片發(fā)白,光線弱拍出的暗。照相機由鏡頭、機箱、調焦環(huán)、光圈、膠片等組成。2
24、.光經(jīng)過照相機鏡頭后會聚在膠片上,形成一個像,這個像沖洗出來就是照片。像是怎么落在膠片上?是因為膠片上涂著一層對光敏感的物質,通過鏡頭的光在膠片上曝光后發(fā)生化學變化,物體的像就被記錄在膠片上,經(jīng)過顯影、定影后成為底片,再用 底片沖印就可以得到照片。想想做做:方案1:用兩個粗細相近的長方形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套入另一個,在大的紙 筒前面固定一個凸透鏡,在小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半透明塑料薄膜作為屏幕,把紙筒 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較大的圓筒,就制成了模擬照相機。方案2:用硬紙板圈成兩個直徑大小相近的,長約15 cm的圓紙筒,使一個紙筒剛好能夠套入另一個,在直徑較大的紙筒前面,固定一個凸透鏡,在直
25、徑較小的紙筒前 面,固定一個屏幕。把較小的圓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較大的圓筒內(nèi),這樣模擬照 相機就做成了?,F(xiàn)在我們按照方案制作好后, 對準某個人或物體,拉動紙窗改變透鏡和屏幕之間的 距離,能觀察到什么?是不是可以看到一個縮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下圖就是照相機 成像的原理示意圖,物體通過透鏡在底片上成一個縮小倒立的像。板書:一、照相機: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jīng)過照相機鏡 頭后會聚到膠卷上,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探究點二投影儀教學中常用到投影儀,現(xiàn)在觀察它的結構,想想使用它有什么優(yōu)點?分組觀察,教 師指導。投影儀由燈泡、投影片、鏡頭、平面鏡、屏幕組成。演示:把投影儀上的平面
26、鏡(反光鏡)取下,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正放),調節(jié) 鏡頭,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圖案的像,再把反光鏡安上,把圖案打到屏幕上。 天花板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用平面鏡使像反射到屏幕上。實物投影儀能直接投 影實物。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像。板書:投影儀上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倒立、放大的像。探究點三放大鏡我們桌子上放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也是常用的光學儀器之一?,F(xiàn)在用它看 書上的字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放大鏡能使書上的字放大,字是正立的,說明放大鏡能成正 立、放大的像。放大鏡成像和照相機、投影儀不同,放大鏡成像是正立的,投影儀和照相機成像是 倒立的。剛開始移動放大鏡,離書越遠,字越大,到了
27、一定距離以后,字變模糊。伸直胳膊 拿著放大鏡看外面的景物是倒立和縮小的。放大鏡成的像與物在凸透鏡同一側。放大鏡成的像打不到屏幕上。板書: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的像。探究點四實像和虛像剛才我們通過自己動手、觀察、研究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照相 機和投影儀成像是光通過凸透鏡射出會聚所成。如果把感光膠片放在那里,是可以記錄 所成的像,這種像叫做實像。物體和實像分別于凸透鏡的兩側。凸透鏡成實像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放大鏡所成的像也是虛像。凸透鏡成虛像時,通過凸透鏡 射出的光沒有會聚,只是人眼逆著出射光方向看去,感到光是從放置物體那一側成虛像 發(fā)出的,所以物體和虛像位于
28、凸透鏡的同側。凸透鏡成虛像三、板書設計第2節(jié)生活中的透鏡一、照相機:照相機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二、投影儀:投影儀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能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三、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能成一個正立、放大的像。四、教學反思:本節(jié)的新課教學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實驗探究解決問題、梳理反思深化 問題和應用練習評價反饋等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著重 解決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應用及成像問題,但解決問題的過程并不是完全意義上 的探究,而是演示、觀察、制作、探究的混合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目的是總結完 成成像特征,同時根據(jù)課堂的情況適時增加三種
29、凸透鏡的動態(tài)調節(jié)來觀察像的大小變 化,深化了凸透鏡成像的內(nèi)涵,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教學效果比較好。實像與 虛像的初步概念在上一章已經(jīng)涉及到,本節(jié)復習提問時又回顧了該知識點,在三次觀察 探究過程中又進行了滲透點撥,所以本節(jié)把它放在梳理深化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閱讀自學 來處理,點到為止,不要占用過多時間。近視鏡與老花鏡是生活中的透鏡,課堂上增加 這個動手實驗,有利于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良好的研究習慣。s第一章機械運動第1節(jié)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 2、知道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 單位,并知道它與其它單位的關系;3、知道測量存在誤差。教學重點:1、刻度
30、尺的使用和測量時間;2、單位的換算和特殊測量。教學難點:1、單位的換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具準備測長度工具:刻度尺、皮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計時工具:石英鐘、電子手表、機械停表、電子停表等。教學過程一、情景引入學校每年都舉行田徑運動會,田徑賽分為田賽和徑賽兩類,在田賽中通常以距離的 長短來論成績,這就要進行長度的測量,如圖甲所示;在徑賽中通常以時間的長短來論 成績,這又要進行時間的測量,如圖乙所示。請大家思考,時間和長度的測量用到哪些 工具?這些工具如何使用呢?甲乙二、新課教學探究點一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D。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它的長度單位
31、:千米(kmi)、分米(dm)、厘米(cmj)、毫米(mm、微米(m)、納米(nm)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m= 103m; 1dm=10-1m 1cm= 10-2m 1mm= 10-3m; 1m= 10-6m 1nmi= 10-9mb 長度的估測問題1:請目測一下黑板的長度。(請幾5個同學目測,再用米尺實際測量,比較誰目測的結果更準。)問題2:人們正常走路一步的距離大約為0.5m,以此為長度標準,估測教室的長度。(請兩同學同時在教室中走路進行估測) 知識拓展閱讀課本第11頁“小資料”,了解“米”的準確定義:光在真空中”c二s299 792 458內(nèi)所經(jīng)路徑的長度定義為 1米。閱讀課本第1
32、3頁“小資料”,了解一些物體的長度或 物體間的距離,形成感性認識。探究點二長度的測量1.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活動一 讓學生說出所知道的長度測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師出示一些常用的測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讓學生觀察。活動二 觀察下圖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問題:零刻度線阿呷II叫叫11鵬11|叫叫川|川|叫叫I呷響Oem I 2345 I 78單位,分度值(1)它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是否磨損?(2)它的量程是多少?(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在上圖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線在左端(離最左端邊緣有一小段距離),沒有磨損,它的量程為08 cm,也就是說它最多能測 8 cm的長度,
33、它的分度值是 0.1 cm。教師強調: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果磨損,要從一個清晰的整數(shù)刻度線量起。2 .使用刻度尺測長度的方法活動 學生分組實驗,測量鉛筆的長度、圓柱體的高、木塊的長度、物理課本的長和寬等,教師及時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要求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歸納總結: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個字加以概括,即“選、放、讀、記”。(1)選:在實際的測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測量時應先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需 要達到的程度,再選擇滿足測量要求的刻度尺。(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應放正, 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咖11則平網(wǎng)rm叫叩1?11|1|1|1丁 in” j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物體
34、保持平行 (如圖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圖乙所示)。O零刻度線磨損時,要從其他清晰整數(shù)刻度線作為起始刻度測起,測量結果應該等于讀出的刻度值減去作為起始的刻度值(如圖丁所示)/O丙/ 川中|叫Hiip叫呷n甲|叫|叫叫|叫I叫, 斯4 5 6 7 式 (3)讀:即讀數(shù),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圖所示);除讀出分度值以上的準確值外,還 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shù)值 (估讀值)。圖中鉛筆長度為69.5 mm,其中69 mm是準確 值,0.5 mm是估讀值。(4)記:指記錄。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數(shù)值和單位。圖中木塊長度為2.77 cm。Ocml 234IV3 .特殊長度的測量(1)測量硬幣的直徑、硬幣的周長。探
35、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幣下進行測量,直徑 的位置難以判斷,會使測量不準確。只能用間接的方法進行測量。方法1(卡尺法):如左圖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幣緊壓在桌面邊緣;借助兩把三角 板和一把刻度尺來進行測量?;蛴靡恢蝗前搴鸵话芽潭瘸?,如右圖,用兩把三角板緊夾住硬幣,均可從刻度尺上讀出硬幣的直徑d。根據(jù)公式L二5d求出硬幣的周長。方法2(滾輪法):在紙面上畫一條直線,讓硬幣從某個記號開始,在紙面上沿直線滾動n周記下終點。測出線段長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長 L=s/n,再利用L二刀d求出硬幣的直徑d=s/n ji。方法3 (替換法):把硬幣放在紙上,貼著邊緣用筆畫上一圈,再剪下對折,然后用刻 度
36、尺直接測量圓的 d,即為硬幣的直徑。根據(jù)公式L=jid求出硬幣的周長。方法4(化曲為直法):拿一紙條緊貼著硬幣邊包幾圈,用一大頭針在紙條上扎穿一個孔,然后將紙條展開平放,用刻度尺測出相鄰孔間的距離L,就是硬幣的周長。根據(jù)公式d=L/ji求出硬幣的直徑。(3)測量一頁紙的厚度, 探究:紙的厚度為10 -4m,用毫米刻度尺測不出一頁紙的厚度, 也測不出二頁紙厚度, 但是能測出上百頁紙的厚度, 而一頁紙的厚度只要把測出的厚度除以 總張數(shù)就可以求出了。(以多測少法)測量時取若干頁紙(紙的頁數(shù)要足夠多),壓緊后,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 度尺量出其總厚度 L,然后將總厚度除以紙的頁數(shù)n,求出每頁紙的厚度l=
37、L/n。(4)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測量道理與測量一頁紙的厚度相同(以多測少法)。測量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細銅絲捋直,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密繞適當?shù)娜?shù)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1,再將線圈長除以圈數(shù)所得的商就是金屬絲的直徑d=l/n ??偨Y得出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貼近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跟所測物體的長度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讀數(shù)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數(shù)字+單位問題1:如何測量一個碗口的周長?思路:被測長度的特點:曲線;規(guī)則(圓)。測量方法:直接用卷尺測量;化曲為直:用細線繞碗口一周再拉直測量;利用圓周公式 0= 2nr=nd:兩把三角板一把尺子夾緊
38、碗口即可量出直徑或用紙將碗口的圓描下,再將紙上的圓對折即可測出直徑或利用幾何方法(有多種方法)找到直徑來測量。問題2-我國第一條高鐵線一一武廣高鐵,如何知道這條鐵路的總長度呢?思路:被測長度的特點:距離太大,難以直接用刻度尺測量。測量方法:上網(wǎng)查 找;借助地圖間接測量。說明:上述兩個問題先分析特點,方法讓學生討論后再一一評價。鼓勵學生多找方法,并盡量找到簡單實用的方法。探究點三時間的單位及測量1、時間的單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經(jīng)常進行長度的測量外,也經(jīng)常需要對時間進行測量。在國際 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他的時間單位:年(y)、天(d)、時(h)、分(min)
39、、毫秒(mss)、微秒(s)。它們之間的換算 關系是:1h=60min; 1min = 60s; 1s= 103ms; 1ms= 103 s。2、時間的估測活動:(集體活動):估測1分鐘的時間長度。(請三個同學上臺面向黑板,其余同學當裁判,講臺桌上的大時鐘面向“裁判”,教師喊計時開始,三名若認為1min時間到則舉手,比比看誰對 1min的時間估測更準一些。)3、時間的測量講解:時間估測的結果精確度是不高的,當精確度要求高時,可以選擇適宜的時間測量 工具進行測量?;顒?: (2人一組):停表的使用。(教師先利用多媒體對停表的使用方法進行簡單講解,然后教師喊口令,學生按停表計時,請同學相互幫助,共
40、同搞清楚停表的使 用方法。)探究點四測量誤差提出問題:為什么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教師講解:由于受所用的儀器、測量方法的限制和測量者的不同,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差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交流討論:減小誤差有哪些方法?錯誤與誤差有什么不同?歸納總結: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 方法。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guī)定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測量方法 產(chǎn)生的,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三、板書設計 第1節(jié)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一、長度的測量1.常用測量工具;2.長度單位。二、時間的測量1.常用測量工具;2.時間單位。三、誤差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 的。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四、教學反思首先是導入新課,由學校每年都舉行田徑運動會,引出想辦法測出長度和時間,那 么長度和時間怎樣測量呢,很自然的引出今天的課題,學生也會覺得很自然,不會感到 唐突。在處理長度的測量時,我不按常規(guī)的方法,老師先講如何操作,學生再動手操作。 我覺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班幼兒防拐防騙安全教育實踐
- 快遞行業(yè)客戶經(jīng)理工作匯報
- 2025國內(nèi)貨物買賣合同范本
- 2025年國際許可合同范本-版權許可合同
- 我的教育故事課件
- 2025屆安徽省滁州市定遠育才學校高考模擬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電力資產(chǎn)運行委托合同示例
- 2025臨時工勞動合同樣本
- 2024-2025教科版科學一年級下冊期中考試卷附答案
- 2025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課標考試模擬試卷及答案
- 小學三年級音樂《馬蘭謠》課件
- “當代文化參與”學習任務群相關單元的設計思路與教學建議課件(共51張PPT)
- 提高臥床患者踝泵運動的執(zhí)行率品管圈匯報書模板課件
- 同理心的應用教學教材課件
- DB4102-T 025-2021海綿城市建設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高清現(xiàn)行)
-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隱患清單
- 錫膏使用記錄表
- 兒童保健學課件:緒論
- 中小學校園安全穩(wěn)定工作崗位責任清單
- 校園安全存在問題及對策
- NY∕T 309-1996 全國耕地類型區(qū)、耕地地力等級劃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