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 八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1.gif)
![B5 八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2.gif)
![B5 八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3.gif)
![B5 八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4.gif)
![B5 八上物理知識點總結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7/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b1cc6ff2-15eb-47a4-a71f-e2b196820ed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上物理知識點歸納八年級上冊物理復習提綱第一章 機械運動一、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測量某個物理量時用來進行比較的標準量叫做單位。為方便交流,國際計量組織制定了一套國際統(tǒng)一的單位,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2、長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其他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納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還有英尺、碼、光年等也是 的單位。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還有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也是測
2、 的工具;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注意刻度標尺的零刻度線、最小分度值和量程;測量時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線應對準所測物體的一端;讀數(shù)時視線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對正觀測點,不能仰視或者俯視。3、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時間的單位還有小時(h)、分(min)。1h=60min 1min=60s。4、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我們不能消滅誤差,但應盡量減小誤差。誤差的產(chǎn)生與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有關。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誤差與錯誤區(qū)別:誤差不是錯誤,錯誤不該發(fā)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5、刻
3、度尺的正確使用:(1)測量前首先要觀察刻度尺的 、 和零刻線是否磨損;測量時的方法: “ ” 刻線與被測物體對齊,且尺要 被測物體,讀數(shù)時視線與 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緊貼被測物體,計數(shù)時要估讀到 的下一位,測量結果由 和 組成 。多次測量取 作為測量結果。這樣可減少誤差。6、長度的一些特殊測量:累積法測一張紙的厚度、測細銅絲直徑;細線重合法測曲線的長度;滾動法:輪子滾動法測曲線的長度;配合法:三角板與刻度尺配合測立體物體的長度:右圖 圓的直徑為 cm。測得200頁書紙的厚度為1cm,則一張書紙的厚度為 mm。把細銅絲緊密排繞在鉛筆上,測得30圈的總寬度如圖,則細銅絲的直徑為 mm。7、時
4、間的測量:(1)、時間的單位有 、 、 。其中國際制單位是 。測量時間的工具是 。你知道哪些類型的鐘表?答: 電子表、石英鐘、機械停表、電子停表 。1h= min= s;1min= s;30min= h(2)、機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 、三恢復 。外圈指針讀數(shù)表示多少 ,內(nèi)圈指針讀數(shù)表示多少 (分或秒)二、運動的描述1、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xiàn)象,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2、在研究物體的運動時,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應根據(jù)需要選擇合適的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
5、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3、如果一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_發(fā)生改變,我們就說它是運動的,如果這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_ _ _沒發(fā)生改變,我們就說它是_ 的。三、運動的快慢1、速度:(1)定義: 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2)公式:v=s/t 。(3)速度的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 運動快慢 的物理量,在數(shù)值上等于物體在 單位時間 內(nèi)通過的路程。在相同時間內(nèi),物體經(jīng)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經(jīng)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在物理學中,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
6、快慢,采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將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所用時間。這樣,在比較不同運動物體的快慢時,可以保證時間相同。計算公式:v= 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米/秒(m/s)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1m/s=3.6km/h。v=,變形可得:s=vt,t=。2、直線運動按速度是否變化 分為 勻速 直線運動和 變速 直線運動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變速運動的快慢用平均速度來表示
7、,粗略研究時,也可用速度的公式來計算,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四 測平均速度1、實驗原理: v=s/t 2、實驗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車 斜面 2、實驗時用 刻度尺 測出小車通過的路程,用 停表 測出小車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在用公式 v=s/t 計算出小車在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探究小車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變化?如何變化?具體測量過程和記錄表格:得出的結論: 小車從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 第二章 聲現(xiàn)象一、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1、聲是由物體的 振動 產(chǎn)生的,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人說話,唱歌靠聲帶的振動發(fā)聲,婉轉的鳥鳴靠鳴膜的振動發(fā)聲,清脆的蟋蟀叫聲靠
8、翅膀摩擦的振動發(fā)聲,其振動頻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間。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fā)聲,空氣能傳播聲音。聲音由 介質(zhì)傳播,一切 固體 、 液體、 氣體 都可作為介質(zhì)來傳播聲音。通常聽到的聲是靠 空氣 作介質(zhì)傳播的;真空 不能傳聲,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對面的交談。聲音以聲 波 的形式傳播著。、在裝水的鋼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學聽到三次敲擊聲,第一次敲擊聲是 鋼管 傳來的,第二、三次敲擊聲依次是水 、空氣 傳過來的。3、聲音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一般情況下,v固>v液&
9、gt;v氣 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0m/s。4、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為17m。利用: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深度、冰山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測量中要先知道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測量方法是:測出發(fā)出聲音到受到反射回來的聲音訊號的時間t,查出聲音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v,則發(fā)聲點距物體S=vt/2。*5、人耳的構造和人耳感知聲的過程:物體 振動 產(chǎn)生的聲音在氣體、液體、固體中以 聲波 的形式傳播, 聲波 引起 鼓膜 振動,
10、然后通過聽覺神經(jīng) 傳到大腦,這樣我們便聽見了聲音。這是耳傳導感知聲。感知聲還有一種途徑:就是骨傳導感知聲。P31二、聲音的特性 1、樂音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2、音調(diào):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diào)跟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diào)越高;頻率越低音調(diào)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shù)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頻率單位次/秒又記作Hz 。超聲和次聲:人能感受聲音的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shù)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從 20 HZ 20000 HZ。人們把高于 20000 HZ的聲叫做 超聲 波;把低于 20 HZ的聲叫做 次聲 波,它們都統(tǒng)稱為聲,但人們都聽不見。蝙蝠、海豚發(fā)出的聲常為 超聲 聲;地
11、震、海嘯、臺風,還有大象發(fā)出的聲是 次 聲。動物的聽覺范圍比人的聽覺范圍 廣 (廣、窄)。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fā)生體的振幅和距發(fā)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fā)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2聲音的大小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jù)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qū)分人。5、區(qū)分樂音三要素:聞聲知人依據(jù)不同人的音色來判定;高聲大叫指響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調(diào)。1、聲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調(diào)、 響度 、 音色 音調(diào) 是指聲音的高低,它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 頻率 決定的,頻率 越大,音調(diào)越高
12、。 響度 , 它是指聲音的大小、強弱,它跟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 有關,還跟距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距發(fā)聲體越近, 響度 越大。 音色 ,它是指不同發(fā)聲體聲音特色,不同發(fā)聲體在音調(diào)和響度相同的情況下, 音色 是不同的。用 音色 來判斷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2、頻率:每秒鐘振動的次數(shù)叫 頻 ,它的單位是 赫茲(HZ) 。3、超聲和次聲:人能感受聲音的頻率有一定的范圍,多數(shù)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大約從 20 HZ 20000 HZ。人們把高于 20000 HZ的聲叫做 超聲 波;把低于 20 HZ的聲叫做 次聲 波,它們都統(tǒng)稱為聲,但人們都聽不見。蝙蝠、海豚發(fā)出的聲常為 超聲 聲;地震、海嘯、臺風,還有大象發(fā)出的
13、聲是 次 聲。動物的聽覺范圍比人的聽覺范圍 廣 (廣、窄)。4、音樂委員起的音太高我唱不上去,指的是聲音的 音調(diào) ,夜晚有一個人在操場上引吭高歌指的是聲音的 響度 ;我們能辨別是數(shù)學老師的生音還是語文老師的聲音是用 音色 辨別的。5、用相同的瓶子,裝上高低不同的水位,對著瓶口吹起,產(chǎn)生的音調(diào)由高到低為 丁甲乙丙 ;敲擊瓶子產(chǎn)生的音調(diào)由高到低為 丙乙甲丁 。p37三、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1、 聲作為一種波,利用聲既可以傳遞 信息 ,還可以傳遞 能量 。2、 利用聲來傳遞 信息 的例子很多:蝙蝠利用回聲定位;利用聲吶探測海洋的深度和魚群;醫(yī)生借助B超獲得體內(nèi)器官的信息。利用地
14、震發(fā)出的次聲波,確定發(fā)生的方位和強度3、利用聲可以傳遞 能量 。超生洗碗、超聲碎石,都是利用聲來傳遞 能量 的例子。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2、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聽覺下限0dB;為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90dB;為保證工作學習,應控制噪聲不超過70dB;為保證休息和睡眠應控制噪聲不超過50dB。4、減弱噪聲的方法 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
15、處減弱。1、(1)樂音:有規(guī)律、好聽悅耳的聲音叫做 樂音 。(2)噪聲:從物理學角度講,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 無規(guī)則振動 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保的角度看:凡影響人們 正常的休息、學習、工作 的聲音為噪聲。2、噪聲強弱的等級和噪聲的危害:人們以 分貝(dB) 為單位 來計量噪聲的強弱。 0 Db是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 3040 分貝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為了保護聽力應控制噪聲不超過 90 分貝;為保證工作和學習,噪聲不應超過70分貝;為保證休息和眠噪聲不應超過 50 分貝。 3、我們聽到聲音的過程是:聲源的 振動 產(chǎn)生聲音-空氣等 介質(zhì) 傳播聲音-鼓膜的 振動 引起聽覺。4、控制噪聲的途徑:(1)三
16、方面著手控制噪聲:1)防止噪聲的 產(chǎn)生 2)阻斷噪聲的 傳播 3)防止噪聲進入 人耳 。(2)如安裝消聲器,禁止鳴笛是在 聲源 處減弱 噪聲 ,(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如: 植樹造林、修隔聲墻 。(3)在 人耳處減弱 如用手指堵住耳朵。第三章 物態(tài)變化一、溫度 1、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2、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常用單位是攝氏度() 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 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人體的正常體溫是 37 0C 。換算關系T=t + 273K3、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
17、計)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nèi)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分類及比較:分類實驗用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用途測物體溫度測室溫測體溫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體水 銀煤油(紅)酒精(紅)水銀特殊構造玻璃泡上方有縮口使用方法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shù)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shù)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使用前:選用量程合適的溫度計; 2)、認清它的 量程 和 分度值 ;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shù)。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
18、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再讀數(shù);讀數(shù)時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熔化和凝固1、物態(tài)變化:物質(zhì)常見的三種狀態(tài)指的是 固態(tài) 、 液態(tài) 、 氣態(tài) 。物質(zhì)處于何種狀態(tài) 溫度 決定。物質(zhì)各種狀態(tài)間的變化叫做 物態(tài)變化。2、熔化和凝固:物質(zhì)從 固態(tài) 變?yōu)?液態(tài) 叫做熔化,要 吸 熱;從 液態(tài) 變?yōu)?固態(tài) 叫做凝固,凝固過程要 放 熱。3、探究實驗的7個步奏:提出問題、 猜想和假設 設計實驗 、 進行實驗和收集證據(jù) 、分析與論證 得出結論 評估、交流與合作。4、晶體:冰、海波、各種金屬,在熔化過程中 吸
19、熱 熱,溫度卻保持 不變 ,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這類固體叫做 晶體 。非晶體:蠟、松香、玻璃、瀝青,在熔化過程中 吸 熱,溫度卻不斷 上升 ,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這類固體叫做 非晶體 。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叫熔化。晶體物質(zhì):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zhì):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熔化圖象: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后變?yōu)橐簯B(tài)溫度不斷上升。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熔化的條件:(1)達到熔點。(2)繼續(xù)吸熱。凝固:定義: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叫凝固。凝固圖象: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
20、黏、變硬、最后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凝固的條件: 達到凝固點。 繼續(xù)放熱。同種物質(zhì)的熔點凝固點相同。三、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質(zhì)從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fā)和沸騰 。定義:是在 液體的表面發(fā)生的緩慢的汽化現(xiàn)象。蒸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fā)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fā)生的汽化現(xiàn)象 叫蒸發(fā)。發(fā) 影響因素:(1)液體的溫度;(2)液體的表面積;(3)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的快慢。作用:液體蒸發(fā)時溫度要 降低 ,它要從周圍物體 吸收 熱量,因此蒸發(fā)具有 致冷 作用蒸發(fā)吸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nèi)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的劇烈的汽化現(xiàn)
21、象。沸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沸騰過程中,溫度 不變,但要持續(xù) 吸 熱。騰 沸騰條件:(1)達到沸點。(2)繼續(xù)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液化:定義:物質(zhì)從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 叫液化。方法:(1)降低溫度;(2)壓縮體積。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作用:液化放熱物質(zhì)從 氣態(tài) 態(tài)變?yōu)?液 態(tài)的過程叫做 液化 。所有的氣體,在 溫度 降到足夠低時,都 可以 液化;而有的氣體 不能 單靠 壓縮體積 使它液化,必須使它溫度降到一定溫度以下,才能設法使它液化。氣體液化時要 放 熱。四、升華和凝華1、物質(zhì)從 固態(tài) 直接變成 氣態(tài) 叫升華,升華過程中要 吸 熱;物質(zhì)從
22、 氣態(tài) 直接變成 固態(tài) 叫凝華,凝華過程中要 放 熱。2、總結六種物態(tài)變化的定義、例子。右圖中填出六種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吸放熱。吸熱的物態(tài)變化是 熔化 、 汽化 、 升華 ,吸熱溫度不變的是 晶體的熔化 、 液體沸騰 ;放熱的物態(tài)變化有 凝固 、 液化、 凝華 ,放熱溫度不變的是 晶體凝固 。3、判斷物態(tài)變化:(1)碘變?yōu)榈庹魵馐?升華 ,冷卻后又變?yōu)榈饬J?凝華 ;冰凍的衣服干了是 升華 ;北方冬天玻璃上出現(xiàn)冰花是 凝華 ;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是 升華 ;冬天樹枝上出現(xiàn)“霧松”是 凝華 。早上打霜是 凝華 ;白熾燈燈絲變細是 升華 ;舞臺上的霧景是利用干冰 升華 吸熱降溫,空氣中的水蒸氣 液化
23、 而成的霧。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 升華 吸熱,空中的水蒸氣 凝華 成小冰晶,遇暖氣流 熔化 成雨水。(2)霧、露的形成是 液化 現(xiàn)象;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氣”是口腔中的 水蒸氣 遇冷 液化 而成的;灑在地上的水變干了是 蒸發(fā)(汽化) ;夏天早晨自來水管外在“冒汗”是 液化 ;游泳上岸后覺得冷是因為 蒸發(fā)吸熱致冷。燒紅的鐵放進水里“哧”的一聲見一股“白煙”上升,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有 先汽化 、后液化 。裝冰琪淋的杯底附著一層水珠是 液化 現(xiàn)象。(3)北方的菜窖里放幾桶水,是利用水凝固 時 放 熱,不致使菜窖溫度過低而凍壞菜。擦酒精覺得涼快是因為 蒸發(fā)吸熱;吃冰棒涼快是因為 熔化吸熱。溫度計從酒精中取出放
24、入空氣中示數(shù)為先 下降 后 上升 ;對著干燥的溫度計扇扇子,溫度計的示數(shù) 不降低 。第四章 光現(xiàn)象一、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定義:能夠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光線: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傳播的徑跡 和 方向 ,這條直線稱為光線。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 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本身不會發(fā)光,它不是光源。2、規(guī)律:光在 同種均勻介質(zhì) 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 真空 中傳播最快,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是 3×108 m/s。在水、玻璃中逐漸 變小 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
25、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該現(xiàn)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zhì)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1234、應用及現(xiàn)象:光年是 長度 單位。激光準直。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黑色區(qū)域即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當?shù)厍?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huán)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jīng)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zhì)射向另一種介質(zhì)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zhì)的現(xiàn)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
26、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不發(fā)光物體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進入我們的眼睛3、分類: (1)鏡面反射: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條件:反射面平滑。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fā)生了鏡面反射(2)漫反射: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著不同的方向 ,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由于光射到物體上發(fā)生漫反射的緣故。1、光的反射 遵循反射定律。(1)入射角: 指的是 入射光線 與 法
27、線所成的夾角。反射角 指的是 反射光 線 與法線所成的角。(2)光的反射定律: 入射 光線與 反射 光線、 法線 在同一平面內(nèi); 反射 光線與 入射 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反射 角等于 入射 角。在反射時,光路是 可逆的。2、反射類型: (1) 鏡面反射 入射光平行時,反射光也平行,是定向反射(如鏡面、水面);(2)漫反射 :入射光平行時,反射光向著不同方向,這也是我們從各個方向都能看到物體的原因。兩類反射都遵循 反射 定律。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 逆 的3、光垂直射入鏡面時,反射角為 0 度,入射角為 0 度; 4、能從各個方向看見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這是因為發(fā)生了 漫 反射。光滑的銅鏡,鏡子,
28、平靜的水面發(fā)生的是 鏡面 反射。5、夜晚迎著月光走 亮 的地方是水凼,背著月光走 暗 的地方是水凼。三、平面鏡成像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像、物大小相等 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作用:成像、 改變光路。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1、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里成的是 正 立的 虛 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 相等 ,像與物體大小 相同 ;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 垂直 。即平面鏡所成的是 等大 、正立 、虛像。成像原理:根據(jù) 光的 反射 成像。成像作圖法:
29、可以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反射定律作圖。平面鏡的應用:成像,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要求會畫反射光路圖)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選兩只同樣大小的蠟燭是研究像、物 大小關系;尺用來探究像、物 到鏡面的距離關系 。(3)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物大小 相同 ,像物到鏡面的距離 相等 ,對應像物點連線與鏡面 垂直 ,所成的是虛 像。像物關于 鏡面 對稱。2、球面鏡:定義:用球面的內(nèi)表面作反射面。凹面鏡 性質(zhì):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應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定義: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凸面鏡 性質(zhì):凸鏡對光線起發(fā)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應用:汽
30、車后視鏡四、光的折射1、折射:光從一種介質(zhì)斜射入另一種介質(zhì)時,傳播方向發(fā)生偏折,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折射。當發(fā)生折射現(xiàn)象時,一定也發(fā)生了反射現(xiàn)象。當光線垂直射向兩種物質(zhì)的界面時,傳播方向不變。2、光的折射規(guī)律:在折射現(xiàn)象中,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zhì)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光從水或其他介質(zhì)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隨之增大。在光的折射現(xiàn)象中,介質(zhì)的密度越小,光速越大,與法線形成的角越大。3、折射的現(xiàn)象:從岸上向水中看,水好像很淺,沿著看
31、見魚的方向叉,卻叉不到;從水中看岸上的東西,好像變高了??曜釉谒泻孟瘛罢邸绷?。海市蜃樓。彩虹。 N水空氣O水空氣ON圖1入射角折射角折射角入射角 從岸邊看水中魚N的光路圖(圖1): 圖中的N點是魚所在的真正位置,N'點是我們看到的魚,從圖中可以得知,我們看到的魚比實際位置高。像點就是兩條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在完成折射的光路圖時可畫一條垂直于介質(zhì)交界面的光線,便于繪制。3、折射初步規(guī)律:(1)入射線、折射線分居 法 線兩側。(2)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增大 ,但增大的度數(shù)不等??諝饽敲媾c法線的夾角 大 些。(選“大或小”)(3)光線垂直射入界面時,光的傳播方向 不變 ,折射角等于
32、 0度 。在折射時光路也是 可逆 的。當光從水或其他介質(zhì)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 大 于入射角。4、折射現(xiàn)象:插入水中的筷子向 上 彎折,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 淺 ,玻璃磚后的筆“錯位”,這些都是光的 折射 現(xiàn)象形成的。5、看見水里的魚是魚的 虛 像 ,是經(jīng)光的 折射 形成的。看見水里的“月亮”“白云”是 虛 (選“實物或虛像”),是經(jīng)光的 反射 形成的。水中的倒影是 虛像 ,是光的 反射 形成的;小孔成像是 實 像,是光 直線傳播 形成 的。6、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 可逆 的五、光的色散1、三棱鏡把白光分解成紅、橙、 黃 、綠 、藍 、靛 、紫 七種顏色的光的現(xiàn)象叫光的色散。太陽光(即白光)是由
33、多種色光 混合 而成的。這是英國 牛頓 發(fā)現(xiàn)的。2、彩虹是光的 色散 現(xiàn)象,海市蜃樓是光的 折射 現(xiàn)象。3、色光的三原色是指 紅、綠、藍 。4、物體的顏色:應用:綠光照到一個穿白上衣紅裙子的人身上,看見的是 綠 色上衣,黑 色的裙子。(反射與物體顏色相同的色光,不同顏色的就被吸收而成黑色)5、看不見的光:是指紅光之外的輻射叫 紅外線 和在光譜的紫端以外的看不見的光叫 紫外線 。(2)、 紅外線的作用:(1)制紅外線夜視儀。(2)紅外線遙控。(3)紅外線燒烤食物(4)紅外線測溫度。(3)、紫外線的作用:(1)有助于人體合成 維生素c 。(2)殺死 微生物 滅菌。(3)能使 熒光 物質(zhì)發(fā)光來識別鈔
34、票的真?zhèn)?。第五?透鏡及其應用一、透鏡1、名詞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于球面的半徑。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光心:光線通過透鏡上某一點時,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這一點叫做 光心 (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zhì):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經(jīng)凹透鏡折射后要發(fā)散,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軸上一點)這一點叫透鏡的 焦點,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區(qū)別:凸透鏡:中間厚,兩邊薄;凹透鏡:中間薄,兩邊厚3、 典型光路FFFF二、生活中的透鏡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原理凸透
35、鏡成像u2ffu2fuf像的性質(zhì)倒立、縮小的實像倒立、放大的實像正立、放大的虛像光路圖透鏡不動時的調(diào)整像偏?。何矬w靠近相機,暗箱拉長像偏大:物體遠離相機,暗箱縮短像偏小:物體靠近鏡頭,投影儀遠離屏幕像偏大:物體遠離鏡頭,投影儀靠近屏幕像偏?。何矬w稍微遠離透鏡,適當調(diào)整眼睛位置像偏大:物體稍微靠近透鏡,適當調(diào)整眼睛位置物體不動時的調(diào)整像偏?。合鄼C靠近物體,暗箱拉長像偏大:相機遠離物體,暗箱縮短像偏?。虹R頭靠近物體(位置降低),投影儀遠離屏幕像偏大:鏡頭遠離物體(位置提高),投影儀靠近屏幕像偏?。和哥R稍遠離物體,適當調(diào)整眼睛位置像偏大:透鏡稍靠近物體,適當調(diào)整眼睛位置其他內(nèi)容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36、像越小,像中包含的內(nèi)容越多。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投影片要上下左右顛倒放置。平面鏡的作用: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夠在屏幕上成像。實像和虛像(見下圖):照相機和投影儀所成的像,是光通過凸透鏡射出后會聚在那里所成的,如果把感光膠片放在那里,真的能記錄下所成的像。這種像叫做實像。物體和實像分別位于凸透鏡的兩側。凸透鏡成實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實像在凸透鏡兩側。凸透鏡成虛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虛像在凸透鏡同側。實像:是實際光線匯聚而成的像;光屏 能 (能否)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實像在凸透鏡的 兩 (同側或兩側)。能成實像的光學元件有: 照相機、投影儀、攝像機
37、 。虛像:是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匯的位置;光屏 不能 (能否)承接到所成的像;物和實像在凸透鏡的 同側 (同側或兩側)。能成虛像的光學元件有: 放大 鏡 、平面 鏡 ,還有看見水里的魚也是經(jīng)折射形成的 虛 像。3、填表:名稱又名眼鏡實物形 狀光學符號性質(zhì)凸透鏡會聚透鏡老化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發(fā)散透鏡近視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凸透鏡的光學性質(zhì):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2、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 3、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變。三、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
38、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蠟燭在焦點以內(nèi);燭焰在焦點上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1)用到的實驗器材有:光具座、蠟燭、凸透鏡 、 光屏 、 火柴 。(2)實驗過程: 蠟燭 、 凸透鏡 、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上;把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中央,調(diào)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即像距),使燭焰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觀察像的大小、正倒情況,測出物距和像距;調(diào)節(jié)蠟燭的位置,重復以上操作。(3)物距和像距: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稱為物距(u);像到透鏡的距離稱為像距(v)。
39、2、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小結:物距(u)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虛實像的位置像距(v)應 用u>2f倒立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f<v<2f照相機 u=2f倒立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v=2f-f<u<2f倒立 放大 實像 透鏡兩側v>2f投影儀幻燈機u=f不成像u<f正立 放大 虛像 透鏡同側 |v|>u放大鏡 3、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記憶: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物近像 像變 ,物遠像 像變 。3、對規(guī)律的進一步認識:1)uf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2)u2f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3)當像
40、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于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減?。ㄔ龃螅┫窬嘣龃螅p?。┫褡兇螅ㄗ冃。?)成實像時:物距減?。ㄔ龃螅┫窬鄿p小(增大)像變?。ㄗ兇螅?)成虛像時:當物體從遠處向焦點靠近時,像逐漸變大,遠離凸透鏡當u2f,物體比像移動得快 當fu2f,物體比像移動得慢四、眼睛和眼鏡1、成像原理:1、眼球相當于一架照相 機。晶狀體和角膜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 凸透 鏡。眼球后部的視網(wǎng)膜相當于膠片(光屏)。物體經(jīng)晶狀體成像于 視網(wǎng)膜 上,再通過視神經(jīng)把信息傳入大腦,從而產(chǎn)生視覺。眼睛的視網(wǎng)膜上成的是一個倒立 、 縮小 的 實 像。明視距離:25cm 近點:10cm2、近視
41、眼,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 前 方??梢源?凹透 鏡來矯正。因為它具有 發(fā)散 光線的性質(zhì)。使清晰的圖像略向后移,準確地成在視網(wǎng)膜上。近視原因:晶體太厚,折光能力強,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用凹透鏡矯正)3、遠視眼(又叫老花眼)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 后 方??梢源?凸透 鏡來矯正。因為它具有 會聚 光線的性質(zhì)。使清晰的像略向前移,準確地成在視網(wǎng)膜上。遠視原因:晶體太薄,折光能力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用凸透鏡矯正)五 顯微鏡和望遠鏡1、顯微鏡由 目 鏡和 物 鏡組成,都是 凸 透鏡。2、物鏡:作用相當于 幻燈機 的鏡頭,成放大的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于 放大鏡,成放大的虛像。顯微鏡把物體所成的像兩次放大3、
42、望遠鏡有反射式望遠鏡和折射式望遠鏡兩種。其中折射式望遠鏡物鏡的作用相當于照相機鏡頭, 物鏡使遠處的物體成縮小的實像;目鏡相當于放大鏡,目鏡成放大的虛像。它有拉近鏡頭,增大視角的作用。4、成實像的光學元件有:照相機、投影儀、小孔成像 ; 成虛像的光學元件有:平面鏡、放大鏡、凸凹面鏡利用反射的有:平面鏡、水下的倒影、所有面鏡; 利用折射的有:所有透鏡、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近視鏡、老花鏡第六章 質(zhì)量與密度一、質(zhì)量1、質(zhì)量:(1)定義: 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 叫做質(zhì)量。用字母 m 表示。質(zhì)量的國際單位是千克(kg),1t= 1000 kg,1kg= 1000 g=1000000 mg .一個中學生的
43、質(zhì)量50 kg (2)實驗中常用 天平 來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各種秤也是測質(zhì)量的工具。2、天平:天平是測的質(zhì)量的工具,天平的使用的方法如下:首先把天平放在 水平 的桌面上,之后把 游碼 放在標尺左端的 0刻線 處,調(diào)節(jié) 平衡螺母 ,使指針指到分度盤的 中線 處,表示天平已調(diào)平衡。若指針左偏,左右兩個平衡螺母都像 右 調(diào)。平衡后才能稱量質(zhì)量。稱質(zhì)量時,物體放在天平的 左 盤,砝碼加在 右 盤,加砝碼時先加質(zhì)量 大 的后加質(zhì)量 小 的,最后加 游碼 ,直到指針指到分度盤的中線處;讀數(shù)時物體的質(zhì)量= 砝碼 質(zhì)量+ 游碼讀數(shù) 質(zhì)量。3、使用天平稱質(zhì)量時應注意:不能用手拿砝碼,應用鑷子加減砝碼;不能把化學藥
44、品或液體等直接放在砝碼盤里稱質(zhì)量,要用燒杯等裝起來稱量;加砝碼時要輕拿輕放。如何稱小瓶中水的質(zhì)量? 瓶和水的總質(zhì)量空瓶的質(zhì)量 4、質(zhì)量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它不隨 位置 、 狀態(tài) 、 溫度 、 形狀 而改變。1kg的冰化成水后質(zhì)量為 1kg 2kg的面拿到月球上質(zhì)量為 2kg ,一鐵絲把它彎成鐵環(huán)質(zhì)量 不變 (變、不變)。*5、天平秤質(zhì)量時,若物碼放反了,則物體的質(zhì)量= 砝碼質(zhì)量游碼示數(shù) 。二、密度1、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zhì)組成的物體的質(zhì)量一般不同,同種物質(zhì)組成的物體的質(zhì)量與它的體積成正比。2、一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質(zhì)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這反映了不同物質(zhì)的不同
45、特性,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這種特性。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密度的公式:=m/V 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質(zhì)量千克(kg) V體積立方米(m3)密度的常用單位g/cm3,g/cm3單位大,1g/cm3=1.0×103kg/m3。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zhì)量為1.0×103千克。3、密度的應用:鑒別物質(zhì):=m/V。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體積:V=m/。 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質(zhì)量:m=V。1、同種物質(zhì)質(zhì)量和體積的關系:同種物質(zhì)質(zhì)量和體積成 正比 。函數(shù)圖象為 2、密度:(1)定義、 某種物質(zhì)組成的物體的質(zhì)量與它的體積之比 叫做密度,用字母 表示密度。密度的公式是=m/v ;(2)單位:密度的國際單位是 千克每立方米(kg/m3) ,常用單位為 克每立方厘米(g/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B/T 11526-2024煤礦微震監(jiān)測系統(tǒng)通用技術條件
- 湘教版數(shù)學八年級下冊《4.3一次函數(shù)的圖象與性質(zhì)》聽評課記錄3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聽課評課記錄1
- 生態(tài)管護合同(2篇)
- 環(huán)境科學崗位中介合同(2篇)
- 北師大版歷史九年級上冊第16課《殖民地獨立運動》聽課評課記錄
- 湘教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1.2二次函數(shù)y=a^2 b c的圖象與性質(zhì)(5)》聽評課記錄4
-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下冊第10課《偉大的歷史轉折》聽課評課記錄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6.1《學無止境》聽課評課記錄
- 吉林省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7章一次方程組7.3三元一次方程組及其解法聽評課記錄1新版華東師大版
- DB61∕T 1854-2024 生態(tài)保護紅線評估調(diào)整技術規(guī)范
- GA 2139-2024警用防暴臂盾
- DL∕T 5810-2020 電化學儲能電站接入電網(wǎng)設計規(guī)范
- 北京三甲中醫(yī)疼痛科合作方案
- QCT957-2023洗掃車技術規(guī)范
- 新外研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1單詞正序英漢互譯默寫本
- 自愿斷絕父子關系協(xié)議書電子版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藝術概論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美麗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學年美術一年級下冊
- 成都特色民俗課件
- 花城版音樂四下-第四課-認知音樂節(jié)奏(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