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大一考試重點_第1頁
中國法制史大一考試重點_第2頁
中國法制史大一考試重點_第3頁
中國法制史大一考試重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服制:所謂”五服”, 就是死者親屬在居喪期間穿的五種喪服, 即斬衰 (音展崔)、齊衰(音資崔) 、大功、小功、緦麻。斬衰是用刀剁成的不縫邊的很粗的生麻布做成的喪服,意思是最親的人死了, 無心講究,也來不及講究,倉促而就。父死后,其子女要服斬衰,長子死了,丈夫 死了,父親和妻妾都要服斬衰,一般是服三個年頭。齊衰是用熟麻布做成的縫了邊的喪服, 齊衰期有 3 個月的,也有 1 年和 3 年的。 妻子死了,丈夫要服齊衰 1 年。大功是用稍細的熟麻布做成的喪服,大功期一般9 個月。小功是用較強的熟麻布做成的喪服,小功期一般5 個月。五服制度規(guī)定兄或弟之妻死后,兄或弟都要服小功之喪。緦麻是用細麻布做成的

2、孝服,緦麻期一般為 3 個月。論唐律疏議的歷史地位?原名律疏;又名、疏義、故疏義 , 是東亞最早的之一 .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編,亦為中國現(xiàn)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典,共三十卷。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以 及某些政治,是研究唐代歷史的重要文獻??偨Y以往各王朝的立驗及其司法實踐,折中損益,使之系統(tǒng)化和周密化, 故其立法比較審慎,內容比較周詳,條目比較簡明,解釋比較確當。其立法理論依 據(jù),并以封建為其法律思想基礎,因此是維護封建及其、調整各方面的主要工具。為以后歷代刑律的。通過唐朝與周邊各國頻繁通使和文化交流,唐律疏議對古代亞洲各國亦產生重大影響。古代日本、越南等

3、國的立法,大都摹訪唐律。制 史學者將唐律疏議與歐洲的相提并論,并視之為古代“中國(華)法系”的代表著作。廷杖:廷杖,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對朝中的官吏實行的一種懲罰,最早始于東 漢明帝,又一說是北周宣帝,在金朝與元朝普遍實施,則實施得最著名。明代往往由廠衛(wèi) 行之。成化以前,凡廷杖者王去衣,用厚綿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然猶臥床數(shù)月, 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用事,惡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六禮:六禮,漢族婚姻儀禮。指從議婚至完婚過程中的六種禮節(jié),即:納彩即男方家請去女方家提親,女方家答應議婚后,男方家備禮前六禮去求婚。問名,即 男方家請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即男方將女子的名字、

4、八字取回后,在進行占卜。 納征,亦稱納幣,即男方家以送給女方家。請期,男家擇期,備禮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親迎,即新郎親至女家迎娶。隨著社會的進步,這六禮已被新式婚俗所取代。秋審:秋審是清朝的一種審判制度,從明朝發(fā)展而來。明朝的制度被清朝繼承后,又 有了發(fā)展變化。清朝將發(fā)展為兩種,即朝審和秋審,但這兩種審判方式形式基本相同,只 是審判的對象有區(qū)別。秋審的對象是復審各省上報的被處以死刑的囚犯,而則是復審刑部 在押的死刑犯。審判官的組成是相同的,都是中央各部院的長官。和秋審的區(qū)別還在于時 間上,朝審要晚一些。折杖法:宋建隆四年頒行“折杖法”,意在籠絡人心,改變五代以來刑罰嚴苛的弊端。“折杖法”規(guī)

5、定:除死刑外,其他笞、杖、徒、流四刑均折換成臀杖或脊杖。具體的折換 辦法是:笞杖刑一律折換成臀杖,杖后釋放;徒刑折換成脊杖,杖后釋放;流刑折換成脊 杖,杖后就地配役一年。其中加役流則脊杖二十,就地配役三年。折杖法使“流罪得免遠 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減決數(shù)”。折杖法對緩和社會矛盾曾起到一定作用,但對反逆、強盜等重罪不予適用,具體執(zhí)行 中也存有流弊。五聽:中國古代司法官吏在審理案件時觀察當事人心理活動的 5種方法。辭聽、色聽、 氣聽、耳聽、目聽的簡稱。最早見于周禮?秋官小司寇。據(jù)鄭玄的注釋,辭聽是“觀 其出言,不直則煩”;色聽是“察其顏色,不直則赧”;氣聽是“觀其氣息,不直則喘”; 耳聽是“觀

6、其聆聽,不直則惑”;目聽是“觀其眸子視,不直則眊然”。以后各朝代均以 五聽作為刑事審判的重要手段,唐六典規(guī)定:“凡察獄之官,先備五聽?!泵鞔笳a:大誥是明朝初期在位時的一種特別的刑事法規(guī)。為了從重處理犯罪特別是官 吏犯罪,就將自己親自審理的案件加以匯總,再加上就案而發(fā)的言論,合成一種訓誡天下 臣民必須嚴格遵守的刑事特別法。大誥在上是普及最廣泛的一種法律,基本每一家都要有 一本。而且,科舉考試中會涉獵明大誥內容。到了統(tǒng)治晚期,他認為國家治理大有成 效,于是將大誥中的很多內容并入了其他法規(guī)里邊,同時也廢除了使用過的法外酷刑。在 死后,大誥基本上沒有了法律效力,不過其影響還有:明朝末年時,如果有人家還

7、保存有 大誥,那么在犯流罪以下罪行時可以減輕一等處罰。簡述“準五服以制罪”原則的大致內容?五服”制度是中國禮治中為死去的親屬服喪的制度。五服制罪原文是“準五服以制罪”,就是按照五服所表示的親屬關系遠近及尊卑,來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jù),本質是維護家族的等級制。晉制晉律時,第一次將禮中的“服制”列入律典中,作為定罪量刑的原則?!拔宸?,即以喪服為標志表示親屬間血緣親疏及尊卑,共分五等,故稱“五服”?!??準五服以制罪”的原則是:服制愈近,即血緣關系越親,以尊犯卑者,處刑愈輕;相反,處刑愈重。服制愈遠,即血緣關系疏遠者,以尊犯卑,處刑相對加重;以卑犯尊,相 對減輕?!拔宸敝谱镌瓌t的確立,使得儒家的禮儀

8、制度與法律的適用完全結合在一起,它不僅體現(xiàn)了晉律“禮律并重”的特點,也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現(xiàn),使法律成為“峻禮教之防”的工具,從而確立了后世法定親 (屬)等(級)制度春秋決獄:又稱“經義決獄”,是西漢中期儒家代表人物提出來的,是一種審判案 件的推理判斷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來對犯罪事實進行分析、定罪。即除了用法 律外,可以用詩、書、禮、易、樂、春秋六經中的思想來作為判決 案件的依據(jù)。春秋是孔子修訂的一部的編年史。八議制度: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立法上引禮入律,形成許多新的法律原則或制度,使由漢朝開 始的禮法結合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八議”制度既是其中之一?!鞍俗h”制度,是八類權貴人物犯罪以后,“大罪必議,小罪必赦”,享受特殊優(yōu)待, 司法機關不得擅做處理的制度?!鞍俗h”為:一議親,二議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