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必考題及答案_第1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必考題及答案_第2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必考題及答案_第3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必考題及答案_第4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次月考必考題及答案、讀拼音,寫詞語。(20分)班級: 姓名: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題序一二三四五六七總分得分二、比一比,再組詞。(10分)扮() 楊() 油() 挑() 盼() 揚() 由 B () 桃()三、讀一讀,連一連。(10分)鮮艷對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覺得新奇而感興趣打扮鮮明而美麗。絢麗多彩樹木的主干與旁枝。好奇指粗大而結(jié)實。招引絢麗,燦爛美麗。形容色彩豐富華麗。粗壯修飾裝扮出來的樣子。枝干吸引。四、想一想,選詞填空。 ( 10 分)不是而是 即使也 只要就 因為所以( 1)()我積極打掃了衛(wèi)生,( )老師表揚了我。( 2)這本書()買的,( )借

2、的。( 3)()你經(jīng)過積極的努力,( )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4)()天氣很冷,爺爺( )堅持鍛煉身體。五、照樣子,按要求寫句子。(15 分)河北人把尖頭綠螞蚱叫作“掛大扁兒 ”。 (改為 “被 ”字句 )2 .吹過泛起了 一陣清風(fēng)層層 池水 波紋(連詞成句,并加標(biāo)點 )3 .人們立即動手,翻來覆去 ,把土都掘遍了。(用帶點詞造句)4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仿寫句子)不是 而是,.5 .趙州橋是歷史文化我國寶貴的遺產(chǎn)。(修改病句)六、閱讀短文,回答問題。(20 分)梅 梅、蘭、菊、竹并稱為“國畫四君子”。 梅的花瓣多為五片,所以梅花又叫“五福花 ”。梅花象征

3、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 梅花的美,不在一朵,而在一群。她盛開時,一團團一簇簇,綴滿枝頭,給人以溫暖的感覺。深冬初春時賞梅,會有一種熱烈的氣氛,讓人感覺不到天氣的冷峭。她那不畏嚴(yán)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及清雅高潔的形象,向來為中國人尊崇。 人們還把梅花與挺拔的松樹、秀麗的翠竹并稱為“歲寒三友”。 我國畫家歷來喜歡畫梅,但要畫好并不易,因為“畫梅須具梅氣骨,人與梅花一樣清”。1填空。丁梅花又叫“”,象征著快樂、 、 、。人們把梅花、松樹、翠竹并稱為 2.短文第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請寫在下面。3為什么說要畫好梅花并不容易?(用原文的話回答)七、習(xí)作。(15 分)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動物。要求:認(rèn)真觀察,抓五特點;2. 適當(dāng)運動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細(xì)致描繪小動物的可愛之處;3. 題目自擬,不少于300 字。6 / 5參考答案:鹿角池塘欣賞分配別致獅子打扮楊樹 煤油挑選 盼望 揚起 郵票 桃花鮮明而美麗絢麗多采1 .尖頭綠螞蚱被河北人叫作掛大扁兒2 .一陣清風(fēng)吹過,池水泛起了層層指粗大而結(jié)實。絢麗,燦爛美麗。形容色彩豐富華麗。修飾裝扮出來的樣子。四因為 所以 不是 而是 只要 就 即使 也波紋。3.老師翻來覆去講了好幾遍,他還是沒有聽懂。4.這本書小紅的 菲菲的5.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六1 . 國畫四君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