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汁和糞便標本中病原菌的檢測實驗報告模板三_第1頁
膿汁和糞便標本中病原菌的檢測實驗報告模板三_第2頁
膿汁和糞便標本中病原菌的檢測實驗報告模板三_第3頁
膿汁和糞便標本中病原菌的檢測實驗報告模板三_第4頁
膿汁和糞便標本中病原菌的檢測實驗報告模板三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生物實驗報告一、實驗目的1、掌握培養(yǎng)基制備的原則和一般方法。2、掌握病原菌的分離與培養(yǎng)方法。3、掌握油鏡的正確使用、細菌涂片標本的制備、革蘭氏染色法,熟悉細菌基本形態(tài)。4、熟悉幾種常用的細菌生化反應的名稱、原理、方法、結果分析及用途。5、掌握血漿凝固酶試驗的原理、方法及用途。6熟悉藥物敏感性試驗方法的種類、原理及應用,掌握紙片擴散法。7、掌握玻片凝集試驗的原理、方法、結果觀察與判斷。二、實驗器材1、天平、稱量紙、干粉培養(yǎng)基、錐形瓶、量筒、15支試管、試管架、試管筐、 5ml刻度吸管、平皿、洗耳球、酒精燈 2、膿汁標本1支,糞便標本1支;伊紅美蘭平板2個,營養(yǎng)瓊脂平板2個,伊紅美藍 平板2個,

2、接種環(huán),酒精燈3、斜面4支、細菌分離培養(yǎng)物(上次實驗平板) 4、斜面培養(yǎng)物4支,營養(yǎng)肉湯4支,生理鹽水2支,鏡油瓶、拭鏡紙1套,吸水紙1本,載玻片4張,染色瓶,染色架5、斜面培養(yǎng)物4支,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物(菌液)4支,半固體瓊脂4支,營養(yǎng)瓊脂平板4個,糖發(fā)酵管1套,抗菌素紙片1套,眼科鑷子2把6半固體培養(yǎng)物4支,藥敏試驗培養(yǎng)物4個,微量發(fā)酵管培養(yǎng)物1套。三、方法與步驟1、培養(yǎng)基的制備:培養(yǎng)基稱量干粉培養(yǎng)基(g)水量(ml)煮沸(次)分裝(ml)備注營養(yǎng)瓊脂11.43002 瓶,500ml錐形瓶,平板營養(yǎng)瓊脂2.9753515支,中試管,斜面營養(yǎng)肉湯1.1501115支小試 管,液體半固體瓊脂1.7

3、603315 支,小試管,高層干粉培養(yǎng)基-蒸餾水-加熱溶化-分裝-集中放在試管筐里,然后罩上硫酸紙、 牛皮紙,用 橡皮筋扎好7放入講臺邊的滅菌桶或滅菌筐內7送到髙壓蒸汽滅菌 室-滅菌(用于倒平板的培養(yǎng)基不用加熱溶解,搖勻即可)2、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平板劃線分離法 甲7膿汁標本7營養(yǎng)瓊脂平板(黃色)乙7膿汁標本7營養(yǎng)瓊脂平板(黃色) 丙一糞便標本一伊紅美藍平板(紫色)丁一糞便標本一伊紅美藍平板(紫色)方法:(1)右手拿接種環(huán)(如握筆式),燒灼滅菌,欲伸入試管內的接種環(huán)桿部分 亦要 迅速通過火焰23次,以殺滅其表面細菌;(2)左手握住盛有標本的試管的下端,右手以無名指、小指與手掌在火焰旁拔出試管棉塞并

4、挾住之,將管口迅速 通過火焰三次滅菌;(3)立 即將已滅冷卻的接種環(huán)伸入試管內, 沾取標本(或菌液)一環(huán),試管口火焰滅菌后塞好棉塞;(4)左手斜持平板,略開蓋,在酒精燈 火焰左前方約56cm處,將接種環(huán)上的菌液涂抹于平板表面的邊緣部分;(5)燒灼接種環(huán),冷卻后,從原涂抹部分開始,連續(xù)平行劃線,每次只劃平板的1/41/5, 劃畢后接種環(huán)再經(jīng)火焰滅菌,冷卻后用同樣方法在平板其余部分劃線,每次劃 線要與前次劃線重疊1-3條,共計3八次(區(qū));(6)接種完畢,將接種環(huán)燒灼滅 菌后方可放下;(7)將培養(yǎng)皿倒置,37 C培養(yǎng)34小時后,觀察結果。3、細菌的純培養(yǎng)斜面接種分工甲7普通平板7黃色菌落71支斜面

5、 乙7普通平板7白色菌落71支斜面丙7 EMBf板7紫黑菌落7 1支斜面 丁7 EMB平板7粉紅菌落7 1支斜面 方法:接種環(huán)f套住菌落f輕刮取菌f接種環(huán)取菌后, 伸入斜面底部,自下向上 先拉f條細菌接種線f再伸入底部,自下向上,作蜿蜒劃線f細菌涂布接種在 斜面培養(yǎng)基的表面 -斜面正面上2/3作標記:組號、顏色-收集平板-滅菌桶內(平板底部朝下,蓋朝上放置)-速送滅菌室-高壓蒸汽滅菌T洗刷。4、細菌的形態(tài)學檢查涂片-干燥-固定-染色(1)涂片f干燥f固定甲f黃色,紫黑。 乙f白色,粉紅。 丙f黃色,紫黑。丁f白色,粉紅。方法:涂片:接種環(huán)取鹽水3ulX2滴,水滴間距小于2cm;取菌苔少許(1m

6、m 小菌落半個)與鹽水混勻,涂成大于Icm2;涂畢f(xié)環(huán)移至涂膜中央側立,待環(huán) 內菌膜破裂,接種環(huán)燒灼滅菌。-干燥-固定:手持載玻片-端,涂膜朝上,兩 個涂膜快速通過火焰外層 3 次,時間 2? 3 秒鐘。(2)革蘭染色 涂片f干燥f固定f結晶紫f初染1分鐘f水洗f盧戈碘液f媒染1分鐘f水洗95%乙醇f脫色約20秒鐘一7尺洗一稀釋品紅一復染1分鐘一水洗一吸干,鏡檢。油鏡使用方法:10X物鏡一看清標本一滴加香柏油一100X油鏡一浸泡油 中f模 糊物象f細調節(jié)調焦,觀察物像f記錄結果f關閉電源f擦鏡紙拭去香柏油 擦鏡紙沾少許乙醇和乙醚(7:3)混合液擦拭f擦鏡紙擦拭油鏡。5、液體培養(yǎng)基接種(肉湯接種

7、)甲f黃色,乙f白色, 丙f紫黑,丁f粉紅。方法:(1)接種環(huán)斜面取菌, 在靠近液面的管壁上, 上下研磨接種;(2)在管壁上,將接種環(huán)內的菌膜拍破。退出接種環(huán),燒灼滅菌; (3)標記:組號,顏色6、細菌的生化試驗等 a. 細菌的糖發(fā)酵試驗 甲紫黑菌苔葡萄糖 乙紫黑菌苔乳糖 丙f粉紅菌苔f葡萄糖 丁f粉紅菌苔f乳糖方法:用砂輪在糖發(fā)酵管液面上方 2? 3cm處切割,然后,向切口外側分離掰斷,管口燒灼滅菌。接種針斜面取菌,伸入培養(yǎng)基內,在管壁上,上下研磨接種。退出接種針, 燒灼滅菌。管口朝向相同,放置在平皿內。b. 抗菌素敏感性試驗紙片擴散法甲-黃色菌液 乙-白色菌液丙f紫黑菌液 丁f粉紅菌液方法

8、:先取f環(huán)菌液;沿平板直徑拉一條細菌接種線;再取一環(huán)菌液; 旋轉 平板 90 度角,拉另一條接種線,使兩條細菌接種線呈“十字形” ;然后在平板上半部,作 連續(xù)來回密集劃線,每次劃二分之一平板;旋轉平板 度角,二次密集劃線;旋轉平 板90度角,三次密集劃線;旋轉平板9090度角,四次密集劃線;設三點,呈等邊三角距離;點距離平板邊緣約15mm;? 作標記:青、先、慶; ? 鑷子尖嘴朝下,夾取相應藥物紙片 的邊緣,平貼在 已設定的位置上,輕輕按壓紙片。c. 血漿凝固酶試驗兔血漿+黃色,白色方法:取二滴兔血漿(rabbit plasma) 置于潔凈的玻片上。分別用接種環(huán)取 白色和黃 色菌苔(約2? 3

9、個菌落的菌量)與血漿研磨混合成直徑8? 10mm勺一層薄菌膜,立即觀察結果。菌液出現(xiàn)明顯凝塊者為陽性,否則為陰性。d. 半固體穿刺接種法甲f白色乙f金黃色丙f紫黑 丁f粉紅方法:接種針斜面取菌,從半固體中心,垂直刺入,到達培養(yǎng)基底部5 分之 4處,再循原來的路線,退出接種針;管口、接種針經(jīng)火焰燒灼滅菌;標記組號 , 顏色。7、細菌的血清學試驗、結果分析玻片凝集試驗方法: (1)取潔凈的載玻片一張,將磨面近端設為對照區(qū),滴加生理鹽水15ul 。遠端設 為試驗區(qū),滴加福氏志賀菌診斷血清 15ul; (2) 用接種環(huán)分別取粉紅色菌苔,約2個小菌落的菌量,研磨于鹽水或血清內,混合均勻。四、結果與討論(

10、一)實驗結果1.洗手前后對比:Ft圖1.1甲乙洗手前后圖1.2丙丁洗手前后空氣的細菌學檢查結果(暴露在衛(wèi)生間窗子邊)圖1.3空氣的細菌學檢查結果CFU/m3 = 50000N - AT=5000(X 3X (3.14 X 3.5cm2) X 40/m3=258/m32. 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結果: (1 )膿汁標本在普通平板上有黃色、白色兩種菌落,菌落的色素是脂溶性的,是 細菌本身的顏色。菌落直徑2mn左右、圓形、隆起、表面光滑、濕潤、邊緣整齊、 不透明。(2 )糞便標本在伊紅美藍平板上,有紫黑色、淡粉紅色兩種菌落,菌落色素是水 溶性的,不是細菌本身的顏色,紫黑色菌落具有金屬光澤、大而隆起、不透明的

11、 菌落,菌落直徑2? 3mm粉紅色菌落淡粉紅色,半透明,直徑 1? 2mm.(3) 從四張平板畫線的結果上來看,第三張圖分離效果很好,得到的菌落典型。而其他三張均有不足。第一二張膿汁的營養(yǎng)瓊脂平板,前面兩區(qū)涂抹太密集,而 板的其他部位未充分利用,得不到十分明顯的菌落。第四張糞便的平板第一區(qū)太 稀疏,未充分利用平板,故在培養(yǎng)后未見到數(shù)量較少的粉紅菌落,原因是劃線時 不熟練,不能連續(xù)劃線。圖2.1甲,乙-膿汁標本-營養(yǎng)瓊脂平板圖2.2丙,丁-糞便標本-伊紅美藍平板3. 細菌的純培養(yǎng):或白色在斜面培養(yǎng)基上得到四種菌體的純培養(yǎng)標本,從普通平板上挑取的黃色 菌落接種的斜面,菌苔的顏色,還是原來菌落的顏色

12、,黃色或白色。從伊紅美藍平板上挑取的紫黑色或粉紅色菌落接種的斜面,菌苔已經(jīng)沒有原來菌落的顏色。菌苔灰白色、表面濕潤、光滑、前者不透明,后者透明??趎i圖3.1四種菌落在斜面培養(yǎng)基上生長情況 右左向右依次為金黃,白色粉紅,紫黑菌苔4. 細菌的形態(tài)學檢查:圖4.1膿汁菌苔(左邊為白色菌苔,右圖為金黃色菌苔)!沁圖4.2糞便菌苔(左圖為粉紅菌苔,右圖為紫黑色菌苔)P:二 _鏡下觀察: 用普通平板,從濃汁標本中分離得到黃色、白色兩種菌落,這兩株細菌,顯微鏡 油鏡下均為G+求菌,排列不規(guī)則,呈葡萄串狀,是典型的葡萄球菌。結合菌落色 素,這兩株葡萄球菌可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用伊紅美藍平板,從

13、糞便標本分離、獲得紫黑色和粉紅色半透明兩種菌落。紫黑 色菌落可能是能分解乳糖的非致病菌大腸埃希菌。粉紅色菌落是不能分解乳糖的 致病菌。顯微鏡下,均為 G-桿菌,散在排列,從形態(tài)上不能鑒別是什么細菌。5、液體培養(yǎng)基接種圖5.1液體培養(yǎng)基接種結果6.細菌的生化試驗等:(1) 半固體穿刺接種法圖6.1半固體穿刺結果觀察及討論:表1.動力試驗結果菌苔半固體實驗紫黑細菌1+紫黑細菌2-粉紅細菌1-粉紅細菌2-+ :陽性-:陰性1、紫黑細菌1細菌自接種部位向四周移動、擴散生長,培養(yǎng)基呈云霧狀或根須 狀混濁狀態(tài),有鞭毛。但是實驗時發(fā)現(xiàn)紫黑菌苔 2無任何現(xiàn)象。經(jīng)過分析,應當 是用接種針取菌苔時,操作者僅針尖未

14、接觸到菌苔,導致穿刺后無細菌的生長。但是結合其他組的結果,我們認為紫黑菌苔應當是動力陽性的。2、粉紅細菌菌苔均沿著直線生長,可看出其無鞭毛。(2) 細菌的糖發(fā)酵試驗6.2糖發(fā)酵實驗結果圖.從左至右分別為:(粉紅-乳糖粉紅-葡萄糖紫黑-乳糖紫黑-葡萄糖)編號菌苔糖發(fā)酵管反應現(xiàn)象結果描述符號甲紫黑糖發(fā)酵管變黃色有氣泡分解X糖產酸又產氣乙紫黑糖發(fā)酵管變黃色有氣泡分解X糖產酸又產氣丙粉紅糖發(fā)酵管變黃色無氣泡分解X糖產酸不產氣+丁粉紅糖發(fā)酵管變紫色無氣泡分解X糖產酸不產氣-+ :產酸或陽性-:陰性:產酸產氣紫黑細菌微型發(fā)酵關內液體變黃,產生氣泡,氣泡的高度分別為10mm和17mm說明紫黑色菌苔既分解葡萄

15、糖也分解乳糖,產酸產氣;粉紅細菌只分解葡萄糖,不產氣,不分解乳糖。(3) 抗菌素敏感試驗結果:/圖6.3抗菌素敏感試驗結果表3各菌抑菌圈直徑(mm)表菌苔青霉素頭抱曲松慶大霉素金黃色422530白色302240紫黑3726粉紅3628表4.藥敏試驗結果分析青霉素頭抱曲松慶大霉素金黃色+白色+紫黑-+粉紅-+-:耐藥:中度敏感+ :敏感白色細菌對3種抗生素均敏感。金黃細菌對青霉素敏感,對先鋒霉素V敏感,對慶大毒素敏感紫黑細菌對青霉素耐藥,對先鋒霉素V中度敏感,對慶大毒素中度敏感粉紅細菌對青霉素耐藥,對先鋒霉素V敏感,對慶大毒素敏感(4)血漿凝固酶實驗結果:圖6.4白色(左)與金黃色(右)菌苔*1

16、、白色菌苔不發(fā)生凝塊,容易涂抹。呈均勻乳白狀態(tài)。2、黃色菌苔能產生血漿凝固酶,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椴蝗苄岳w維蛋白,附著于菌體表面,形成凝塊,涂抹不開。說明黃色細菌為致病菌。7.細菌的血清學試驗結果:圖6.5粉紅菌苔(右)凝集結果(左側為對照)1、由實驗結果圖可看到,生理鹽水一端不出現(xiàn)凝集,福氏志賀菌診斷血清一端菌液渾濁,少量絮狀,為陽性。說明粉紅菌為福氏志賀菌。8. 結論: 對照對照常見腸道感染細菌主要生化反應特征,血清學分析,說明黃色菌落是金 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菌落是白色葡萄球菌;紫黑色菌落是大腸埃希菌;粉紅色菌 落是福氏志賀菌。( 二)實驗討論1.分析:制備好培養(yǎng)基后, 首先采用平

17、板劃線分離法, 從不同的樣本中分離出不同的細菌。從膿汁標本中分離出黃色和白色兩種菌落, 在顯微鏡下觀察, 這兩種細菌均為 G+球菌,排列不規(guī)則,呈葡萄串狀,是典型的葡萄球菌;結合菌落的顏色,可以初 步斷定,這是 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 。再通過血漿凝固酶試驗,觀察到 金黃色葡萄球菌能使血漿產生顆粒性物質,而白色葡萄球菌則沒有任何反應,說明了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致病菌。最后通過藥敏試驗,可見不同的抗生素所形成的 抑菌圈不同,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青霉素最敏感,而紫黑和粉紅細菌對青霉素 耐藥。用伊紅美藍平板分離菌落時, 可以從糞便標本中分離出紫黑色具有金屬光澤的菌 落和粉 紅色半透明菌落;在顯微鏡

18、下觀察時,這兩種菌均為G-桿菌,散在排列, 從形態(tài)上不能鑒 別是什么細菌;經(jīng)糖發(fā)酵試驗,可以觀察到,紫黑色的細菌使 能使葡萄糖和乳糖的試管變色 和產生氣體,粉紅色的細菌只能使葡萄糖的試管 變色而無氣體,對乳糖無反應;經(jīng)半固體動 力試驗,觀察到紫黑色的細菌使半 固體培養(yǎng)基成渾濁狀態(tài),粉紅色的細菌只在接種針插入的 方向聚集。 綜上所述, 紫黑色的細菌為大腸埃希菌,粉紅色的為福氏志賀菌 。2.實驗的不足之處:我們的實驗在操作上也產生了許多錯誤和不足。 例如在對糞便標本粉紅色菌苔福氏志賀菌)進行斜面培養(yǎng)時,在斜面上亦發(fā)現(xiàn)少許顏色略深呈白色的菌落, 經(jīng)分析認為是接種環(huán)與柄接頭處污染導致。 這也體現(xiàn)出了微生物實驗操作中無菌 操作的重要性。平板劃線太重且接種環(huán)持握過直導致劃線過深。半固體接種穿刺有一只沒有接種到菌,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3. 注意事項:在培養(yǎng)基配制好后,我們需要檢查培養(yǎng)基是否合格。接種環(huán)使用前后必須 灼燒滅菌 :接種環(huán)使用前,長期暴露于空氣中,會帶有許 多空氣中的雜菌,不灼燒滅菌則會導致實驗過程中雜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