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蘇科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物理學習共同體 第1章聲現(xiàn)象實驗題加強訓練5(無答案)_第1頁
2020蘇科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物理學習共同體 第1章聲現(xiàn)象實驗題加強訓練5(無答案)_第2頁
2020蘇科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物理學習共同體 第1章聲現(xiàn)象實驗題加強訓練5(無答案)_第3頁
2020蘇科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物理學習共同體 第1章聲現(xiàn)象實驗題加強訓練5(無答案)_第4頁
2020蘇科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物理學習共同體 第1章聲現(xiàn)象實驗題加強訓練5(無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蘇科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物理學習共同體第1章聲現(xiàn)象實驗題加強訓練51、小張同學在探究音調(diào)和響度分別與什么有關時,做了以下實驗:(1)如圖甲所示,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頻率越_,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越_,這說明音調(diào)是由聲源振動的 決定的;(2)如圖乙所示,用一只手將鋸條壓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較小,再用力撥鋸條,這時鋸條的振幅_(選填“變大”或“變小”),聲音的響度_(選填“變大”或“變小”),這說明響度與_有關。當鋸條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這是由于聲源振動的頻率_(低于或高于)20Hz。2、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

2、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jīng)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銅600.76B銅600.89C銅601.02D銅800.76E銅( )( )F銅1000.76G鋼801.02H尼龍801.02I尼龍1001.02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到了下表所列9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調(diào)的高低取決于聲源振動的頻率,于是借來一個能夠測量振動頻率的儀器進行實驗

3、。(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 的琴弦進行實驗; 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編號為 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三,必須知道該項內(nèi)容。請在表中填上所缺數(shù)據(jù) , 。(3)小華所進行的操作,都運用了 的研究方法。3、如圖所示,用鋼尺做探究實驗,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保持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不變,一次輕撥鋼尺,另一次用力撥動,聽聲音的不同。實驗發(fā)現(xiàn):(1)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 ,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越 ,說明:音調(diào)的高低與 有關。(2)用力撥鋼尺,鋼尺振動的幅度

4、,發(fā)出聲音的響度 ;站在離鋼尺越近的地方,聽到發(fā)出的聲音 。說明:響度的大小與 和 有關。4、為了研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小明和小華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華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對上面的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聲音是由于物體的 產(chǎn)生的(2)小明、小華等同學在探究出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jīng)過認真地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音要傳播出去,需要東西做媒介;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什么東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如圖5,隨著向外不斷抽氣,結果發(fā)現(xiàn)電

5、鈴聲越來越 (填“大”、“小”)由此現(xiàn)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確的(3)探究問題的過程通常有下列步驟:A,猜想假設;B,得出結論;C,分析歸納;D,實驗研究;E,提出問題你認為小明他們的探究活動依次采取的步驟是 (填字母)5、如圖所示,小明和小剛用細棉線連接了兩個可樂飲料的紙杯制成了一個“土電話”。(1)他們用“土電話”能實現(xiàn)10m間的通話,這明 。(2)相距同樣遠,講話者以相同的響度講話,如果改用細金屬絲連接“土電話”,則聽到的聲音就大些。這一實驗表明: 。(3)如果用“土電話”時,另一個同學捏住棉線的某一部分,則聽的一方就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4)某研究小組利用以上兩個紙杯和一些長

6、短、粗細不同的琴弦,又進行了探究“音調(diào)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16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直徑關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緊程度一致。若他們想研究“音調(diào)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 (選填符號a、b、c 或d)。若選擇琴弦a和b,則是為了研究 。若有同學選擇c和d進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長度越長,振動越慢,音調(diào)就越低的結論。該同學探究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兩位同學還可以選擇琴弦 (選填符號a、b、c或d),研究“琴弦音調(diào)高低與材料的關系”。該實驗探究用到的實驗方法叫做 。6、為了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小明和小麗一起做了幾個實驗:小明把手

7、放在喉嚨處,大聲講話,感覺喉頭振動了;小麗把發(fā)聲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過對上面的種種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 。(2)小華同學,用手敲鼓,他知道聲音是由鼓面的 發(fā)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幾乎沒有什么異樣。為了使看到的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紙團,撒小紙團目的是 。(3)小明、小麗等同學在探究上述問題之后,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聲音是怎樣從發(fā)聲物體傳播到遠處的?針對這一問題,他們經(jīng)過認真地思考,提出了兩種猜想:聲音要傳播出去,需要別的物質(zhì)做媒介;聲音要傳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質(zhì)做媒介。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明他們進行了如下的實驗:a把正在響鈴的手機放在玻璃罩內(nèi),再逐漸

8、抽出玻璃罩內(nèi)空氣的過程中,會聽到鈴聲逐漸 。b再打開閥門,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nèi),又會聽到鈴聲逐漸 。c推理過程:玻璃罩內(nèi)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 ,如果玻璃罩內(nèi)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手機響鈴的聲音了。d結論: 。由此現(xiàn)象可以推得猜想 是正確的。8、如圖所示,小明在探究真空能否傳聲的實驗:(1)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nèi),再逐漸抽出玻璃罩內(nèi)空氣。在這一過程中,會聽到鈴聲逐漸變   。(2)再打開閥門,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nèi),又會聽到鈴聲逐漸變    。(3)推理過程:玻璃罩內(nèi)空氣越少,傳出的聲音越  

9、60; ;如果玻璃罩內(nèi)抽成真空后,就聽不到鬧鐘響鈴的聲音了。來源:Z*xx*k.Com(4)實驗結論:聲音    (選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即聲音的傳播需要        。(5)小明還想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來探究真空能否傳聲。如圖所示是暖水瓶的簡易剖面圖,它的瓶膽夾壁中是真空。他把音樂賀卡里的電子發(fā)聲器放入瓶中,根據(jù)聽到的聲音進行判斷。在他設計的下列幾組比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10、             (2分)A將同一個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進行比較B將同一個暖水瓶放在近處和遠處進行比較 C用一個完好的和一個已經(jīng)漏氣的瓶膽進行比較 D將音量大小不同的電子發(fā)聲器先后放入同一個瓶膽中進行比較9、雙胞胎兄弟小剛和小強在家中探究比較材料的隔聲性能實驗:(1)小剛的方法是:用人剛聽不到聲音時人與聲源的距離來進行比較,他選用了手機鈴聲作為聲源,實驗過程中他應將手機鈴聲響度      

11、60; (選填“調(diào)大”或“調(diào)小”);在比較不同材料時手機鈴聲響度應                                          (選填“隨材料而改變

12、”、“保持不變”或“根據(jù)實驗情形而改變”)(2)小強的方法是:人站在離聲源一定的距離處,用人聽到聲音的響度的大小來進行比較。你認為            (選填“小剛”或“小強”)的方法哪個更好?(3)小剛從家中找出一張報紙、一件羽絨服、一個薄塑料袋和一些包裝家電泡沫板進行探究。小強認為小剛選擇的這些材料存在一個明顯問題,不能有效地說明這些材料的隔聲性能。請指出這個明顯的問題:_。(2分) (3)對材料進行科學調(diào)整后,他們通過探究得到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隔聲材料報紙羽絨服塑料袋泡沫

13、板人聽不到聲音的距離/m8475由此數(shù)據(jù)可知,這些材料隔聲性能最好的是               。(2分)10、閱讀短文并回答下列問題。超聲波及其應用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空化效應超聲波能在水中產(chǎn)生氣泡,氣泡爆破時釋放出高能量,產(chǎn)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斷沖擊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縫隙申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

14、目的。傳播特性它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zhì)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jù)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yī)學診斷等。(1)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_。(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_。(3)宇航員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聲波測定兩山之間的距離,是由于_。(4)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l 500 m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回聲所用時間為4s,那么該處海洋的深度為_m。11、如圖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xiàn)象既可以說明發(fā)聲的物體在 ,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還能說明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聲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

15、進行此實驗,則 _ (“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xiàn)象, 這是因為 12、小剛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的隔音性能,現(xiàn)有器材:音叉、機械鬧鐘、鞋盒。 則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 ;你認為不用另一聲源的原因是 。小剛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方案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方案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你認為最佳的方案是 。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距離/m120805響度較響較響弱實驗中小剛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及現(xiàn)象如上表,則待測材料隔聲性能最好的是 。13、探究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和傳播:活動一: 小麗和小華一起做了幾個

16、實驗:小麗將一只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小華把發(fā)聲的音叉觸及水面,可以激起水花。通過對上面的兩種實驗現(xiàn)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活動二: (1)將金屬衣架懸掛在細繩中央如圖(a)所示,當同伴輕輕敲擊衣架時,我們聽到聲音是通過_傳到耳中的;(2)將細繩兩端分別繞在兩只手的食指上,并用兩個食指堵住雙耳,如圖(b)所示,再讓同伴輕輕敲擊衣架,這時你聽到聲音是通過_傳到耳中的;而且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用食指堵住雙耳比直接聽到聲音_更大,音色更好。這又說明_。(3)通常情況下,聲音從空氣傳播到水中,速度將_(選填“變快”或“變慢”)?;顒尤?(1)小華將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內(nèi),隨著瓶內(nèi)空氣

17、被不斷抽出,聽到的聲音變_(填“小”或“大”);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_;并且可以由此推論:聲音不能在_中傳播。抽氣一段時間后小華發(fā)現(xiàn)聽到的手機聲音沒有明顯變化,造成該現(xiàn)象可能原因是_。A手機聲音的響度太大 B手機聲音的頻率太高C未塞緊瓶塞存在漏氣 D插入廣口瓶中導管不足夠長14、探究聲音的特征: 為了探究音調(diào)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所示,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的是_,通過探究可知:音調(diào)是由發(fā)聲體振動的_決定的 在敲鼓時,用鼓錘敲擊鼓面,在聽到鼓聲同時,還可看見鼓面上小紙屑在跳動,用力越大,紙屑跳得越_(填“高”或“快”),聽到的鼓聲越響,表明鼓面的_越大,鼓聲的響度越大.A硬

18、紙板接觸圈數(shù)不同的齒輪B將正在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有震感C改變薄塑料片滑過梳子的速度D改變敲鼓的力度 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shù)拈L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_(選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_(選填“音調(diào)”、“音色”或“響度”)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fā)出聲音后,發(fā)現(xiàn)音調(diào)逐漸變_(選填“高”或“低”)了,觀察發(fā)現(xiàn)此時鋼尺振動慢了,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_。15、噪聲是一種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個防噪聲的耳罩,他通過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

19、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來選擇一種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 實驗材料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_ 李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nèi),在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以下A、B兩種實驗方案,通常我們會選B方案,理由是_ 。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離處,比較所聽到的聲音的響度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到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實驗得到的結果如下表所示,則待測材料中隔音性能由強到弱的順序是_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距離/m 16、噪聲是一種嚴重的污染李明想制作一個防噪聲的耳罩,他通過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來選擇一種隔音性能好的材料作耳罩的填充物實驗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