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閱讀能力到閱讀素養(yǎng)的嬗變-2019年精選文檔_第1頁
從閱讀能力到閱讀素養(yǎng)的嬗變-2019年精選文檔_第2頁
從閱讀能力到閱讀素養(yǎng)的嬗變-2019年精選文檔_第3頁
從閱讀能力到閱讀素養(yǎng)的嬗變-2019年精選文檔_第4頁
從閱讀能力到閱讀素養(yǎng)的嬗變-2019年精選文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閱讀能力”到“閱讀素養(yǎng)”的嬗變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 見中提出各學段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體系, 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 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初中英語 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 學習能力、文化品質和思維品質。 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 更要注重 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而這一品質的培養(yǎng)恰恰是我們在英語閱讀 教學中比較忽視的。 眾所周知, 閱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 分,觀察當下的閱讀課,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表現(xiàn)為: “讀前活動不能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 無法讓學生提取己有知識 為閱讀服務; 讀中

2、活動對文本分析不透徹, 導致閱讀任務和問題 設計混亂, 進而影響學生閱讀思維的嚴謹性; 讀后活動不能與學 生生活實際相結合,導致學生不能通過有效的思維活動進行表 達?;诤诵乃仞B(yǎng)的要求和以上現(xiàn)狀,筆者認為,在英語閱讀教 學中,教師應試圖從不同的思維視角出發(fā)去設計三類問題, 并有 效實施閱讀教學活動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二、問題設計的思維視角 批判性思維是指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看法去分析問題,對看 到、聽到、讀到的事情進行闡釋、分析、評價、推理、解釋等 ( Facione ,1990)。那么,在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從不同的思維視角,設計不同的問題來幫助學生解讀文本。1. 展示型問

3、題的設計:凸顯文本脈絡,活化文本信息 展示型問題是教師為幫助學生理解文本而設計的主要問題 類型。當前,中學英語閱讀教學普遍采用整體教學模式,強調先 對文章進行宏觀把握, 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整體特點, 然后再 深入分析各個部分。 教師在設計問題梳理文本時也要遵循這樣的 模式特點, 對文本進行宏觀把握時要注意凸顯文本脈絡; 在具體 分析各個部分時, 把文字內容靈活轉換成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 拓寬 文本信息轉換的角度, 增加文本信息轉換的維度, 提高思維含量?!景咐?1】筆者在執(zhí)教外研版 8A Module 6 unit 2 Animals in danger 時,在 fast reading 環(huán)節(jié),

4、設置了以下問題:1. What is the animal in danger?2. What's the number ?3. Where does it live?4. How is the situation? Why?5. Who are helping them ?通過這些問題, 讓學生梳理出每個段落的主要內容, 從而使 文章框架清晰可辨然后再順著這個框架對文本信息做進一步的梳理。 在學生完 成最后一個問題時, 繼續(xù)追問三類人如何幫助這些瀕危動物。 最 后提問學生: what other people can do to help the animals in danger

5、?筆者讓學生聯(lián)想實際生活中的人們幫助瀕危動物做了哪些事情。 筆者在問題的設置上提高了思維層次, 增加了思維 含量。2. 參閱型問題的設計:拓展文本內涵,彰顯文本特征 參閱型問題是教師為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 拓展文本內 涵而設計的問題類型。眾所周知,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人類表 達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工具。往往作者為了實現(xiàn)一定的表達目的, 他會遵循一定的標準來選擇材料,運用一定的技巧來組織語言, 按照一定的邏輯來發(fā)展段落,形成篇章,表達觀點。而所有這些 標準、技巧、邏輯和觀點通常是內隱的,學生需要作深入探究和 思考,才能達成對文本內涵的理解,熟悉文本特征,提高文本理 解能力。因此,在學生獲取文本基

6、本信息后,教師需要設計問題 引導學生去挖掘內隱于文字背后的信息, 并且要讓學生引用文中 事實加以佐 ?C?!景咐?2】筆者在執(zhí)教外研版 8A Module 6 unit 2 Animals in danger 時,在 post reading 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的問題是 How does the writer explain the title Animals in danger?通過讓學生回顧文本框架和內容以及蘊含的信息得出作者通過列 舉 pandas 來解釋其他瀕危動物的一些情況。3. 評估型問題的設計:內化內容思想,發(fā)展心智思維 評估型問題是教師為幫助學生內化文本的內容和思想, 發(fā)展 心智思

7、維而設計的主要問題類型。 在準確理解文本的事實信息和 深層內涵之后, 一個有判斷力的讀者不但能夠對文章內容和作者 的觀點形成自己的看法, 并且能夠在認真思考文本中或他人的新 思想、新觀點后,愿意修正獲改變自己就某一問題的看法,不斷 發(fā)展思維, 完善心智模式。 在學生準確理解文本的事實性信息和 深層內涵之后,教師通常需要就話題、內容、語言和思維等方面 設計一定的評估性問題, 引導學生結合文本觀照自身, 把自己放 在作者或文本的特梳位置上進行反思和評價。【案例 3】筆者在執(zhí)教外研版 8A Module 6 unit 2 Animals in danger 時,根據題目 Animals in dan

8、ger 提問學生: Whyare the animals in danger ? What's the writer '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 If you were writer,what would youdo to help the animals in danger? 有些學生回答多種樹,防止人們捕殺動物, 不買皮衣等直接的一些措施。 教師繼續(xù)設問, 這只是你一個人的行為, 怎樣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呢?通過 這樣的設問,學生繼續(xù)思考, 他們會回答通過寫文章, 寫倡議書, 或者是演講的方式來喚醒更多人的保護意識。 然后再問學

9、生這樣 的方式為何更好。 通過這樣的設問, 引導學生能領會作者的寫作 意圖,并且能將自身和作者進行對比和反思,在這一過程中,實 現(xiàn)幫助學生完善心智和發(fā)展思維的目的。 三、批判性閱 讀教學的有效實施在閱讀教學中, 促成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閱讀過程 中的一個系統(tǒng)工程,在 Pre-reading 、 While- reading 和 Post-reading 環(huán)節(jié)設計問題時都以促成這方面的能力發(fā)展為指向的。1. 圍繞文本話題,啟動先行認知 在進入文本閱讀之前,教師通常要圍繞文本話題設計問題, 激活學生原有知識, 建立與即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為 閱讀掃除一定的障礙,常見的有如下三種設問

10、方式。(1)經歷分享每個學生都是帶著一定得知識和經驗進入課堂的, 師生互動 交往,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等也是非常值得利用的課程資源。 教師 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和經驗入手, 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話題討論, 可 以與學生分享自己的經歷, 也可以讓學生參與討論與他們生活相 關的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案例 4】筆者在執(zhí)教新目標 Go for it 8A Unit7 Section B 2a-2e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 時,以 a video about the Robot restaurant 和 Have you ever been toThe

11、 Robot restaurant 導入話題,讓學生用英語和大家分享 曾經去過的機器人餐廳, 包括環(huán)境, 機器人形狀和機器人能做哪 些事情。(2)主題討論從主題入手, 引導學生利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列出與主題有關 的詞語或內容,構建語義圖,通過聯(lián)想、回憶并進行有序表達, 形成話題語義場,豐富話題結構,拓展話題內容。案例 5】筆者在執(zhí)教新目標 Go for it 8A Unit7 SectionB 2a-2e ,通過主題導入后, 繼續(xù)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討論: what can the robot do ? what does the robot look like ?然后引 導學生以 brain-s

12、trom 的形式列出一些短語, 構建 Semantic Map. 這樣的方式形象、直觀、一目了然,讓學生記憶更加深刻。(3)內容預測【案例 6】筆者在執(zhí)教新目標 Go for it 8A Unit7 Section B 2a-2e ,引導學生通過標題和插圖來預測文章,通過設問 What will we read about ? and what 's the passage about ?來 提高學生的預測文章的能力, 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2. 梳理文本內容,構建有效信息 閱讀過程可以說是信息捕捉、加工、轉化的過程。而閱讀教 學的主要過程就是通過設問, 將語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與學生原

13、 有認知有效聯(lián)系, 真實獲得作者所要傳遞的意義, 達到讀者與作 者相互交流的目的。(1)設問凸顯文本主線 清晰明朗的主線往往可以將原本看似孤立的文字串聯(lián), 便于 學生更快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使閱讀過程更有意義?!景咐?】筆者在執(zhí)教外研 Hom版9AM4e alone , unit2 時,I becomeso bored with their orders that I wished they would leave me alone 時,筆者設計問題時以作者的感情主線梳理文 本,使閱讀過程變得清晰有意義。(2)設問圍繞文本主題俗話說: “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于同一 個教材,

14、 不同的教師會構建出截然不同的教學設計, 但不管如何 設計,圍繞文本主題實有效開展課堂閱讀活動的關鍵, 教師可以 結合文本題材結構、 寫作意圖、 標題 ?熱蕕壤窗鹽罩魈猓 ?進行有 意義的鋪墊與設問?!景咐?8】筆者在執(zhí)教拓展性課外篇章時 HowDasiy Learned to help the Wildlife ?這是一次經歷,更是 Dasiy 學習如何保 護野生動物的過程。筆者圍繞 help 來梳理文本內容。(3)設問尊重文本事實 閱讀是讀者與作者借助語言媒介, 跨越時空進行無聲對話的 思維活動。 閱讀過程實質上就是讀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重新構建 文本的過程。 但是, 教師在解讀文本的過程

15、時要關注作者的寫作 目的與方式,避免主觀臆斷,教學設計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實?!景咐?9】筆者在執(zhí)教拓展性課外篇章時,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but it matter ? 根據文中末段: Noone knows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Does that mean we should do nothing ?or,are the dangers too serious? 筆者從作者的真實意圖出發(fā),呈現(xiàn)了一些與 Global warming 的相關說法,鼓 勵學生理解并判斷。Global warming could make

16、humans shorter.Mountains may get higher.The earth could be getting warmer.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這些問題更具開放性,培養(yǎng)了學生辯證 地思考問題的能力。3. 拓展文本內涵,發(fā)展批判性思維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拓展內涵、發(fā)展思維。 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依據參閱型問題和評估型問題的特點, 結 合這兩類問題設計的思維視角, 找準切入點設計問題,有效實施 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1)從文本語言的鑒賞點進行設問文本是語言的載體,任何閱讀文本的內容、思想都是通過語 言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表達的優(yōu)美性、準確性、邏輯性和科學性

17、都 影響讀者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以及對作者寫作意圖的準確揣度。 在 學生獲取文本信息后,教師可以從文本語言的結構, 功能等角度 來引導學生分析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文本的分析評判能力。【案例 10】外研版 M7U2A book review of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一文中, It tells how young people grow ,how people lover each other and how bad people pay for their actions.It 's written in everyday English, and t

18、hedialogues sound especially real.Today ,it is still read and loved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d ,and it is thought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stories.在梳理文本后,學生 已獲知這些句子的結構特點及意義, 教師可以圍繞這個小段落設計問題: Whydo you think the book is loved and read by peopleall over the world?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19、 story?在整個讀后環(huán)節(jié), 教師抓住文本中語言結構的亮點, 按照學生的 認知規(guī)律,設計連貫性的問題,思維訓練循序漸進,不斷激發(fā)學 生分析、綜合和判斷能力。(2)從關鍵信息的蘊含點進行設問在閱讀過程中, 教師要善于捕捉字里行間蘊含的信息, 通過 讀后設問引導學生讀深讀透文本,理解文本深層次的含義?!景咐?11】筆者在執(zhí)教新目標 Go for it 8A Unit7 Section B 2a-2e ,在仔細研讀第四段后,設計了以下問題:Q: 1,.Will the robot have different shapes.?2. Why do people made it like a snake?通過讓學生討論和再次回歸標題 Do You Th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