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沖壓工藝研究_第1頁
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沖壓工藝研究_第2頁
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沖壓工藝研究_第3頁
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沖壓工藝研究_第4頁
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沖壓工藝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沖壓工藝研究摘 要 前支柱內(nèi)板是汽車車身上連接頂蓋撐條、立柱加強件的重要結構零件,其產(chǎn)品形式典型、工藝方法靈活多樣,本文通過對多個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沖壓工藝方案的對比、研究,對常用的成型方法及其各自優(yōu)劣作一全面深入分析,總結規(guī)律,為今后新車型同類零件的開發(fā)工作提供指導。關鍵詞 前支柱內(nèi)板 沖壓工藝 成型方法 模具結構The Stamping Process Research of WS Pillar Inner PanelAbstract Aimed at a typical stamping part, WS PILLAR INNER, which connects ROOFRAI

2、L & REINF B-PILLAR , customarily has a branch-like shape ,this paper introduce several methods of its stamping process & die structure ,analyses the advantage & disadvantage to summarize a better solution for it. Key words WS PILLAR INNER Die layout Stamping process Die structure 1 引言 前支

3、柱內(nèi)板零件通常呈樹枝狀(如圖1),結構典型。常用鋼材牌號B250P、BSC2、DC03等,根據(jù)材料強度的不同,料厚通常為0.7至1.5mm不等。因零件自身結構特點,材料利用率控制較為困難。 圖1:前支柱內(nèi)板典型結構(D車型零件)該零件可通過單件成型、正拼雙件成型、反拼雙件成型等多種方案進行工藝設計,模具結構有翻轉正切、正切翻邊、雙邊側切、正切側切結合等不同規(guī)劃,方式靈活多樣,極具代表性。2研究對象 本文以長安汽車自主研發(fā)的部分車型的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為對象,進行工藝方案、模具結構的對比研究,零件結構見圖1圖5: 圖2 A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 圖3 B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 圖4 C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 圖

4、5 E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3搭接剖析圖6 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典型搭接關系4方案對比通常,該零件工藝方案有單件成型、雙件成型兩種思路。下面對長安汽車A、B、C、D、E 五個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工藝方案、模具結構進行比較,分析各自特點及適用范圍。4.1單件成型 方案一:盒形補充 + 翻轉切邊該方案是典型的手工線沖壓工藝方案,特點是生產(chǎn)過程中,零件多次翻轉以滿足正修邊和正沖孔的要求。材料分離以正修為主,輔以少量的局部側切,工序數(shù)較多,但模具結構得以最大程度的簡化,工裝成本較低。采用盒形補充方式,凸模頂部為平面,初始接觸面積大,拉延平穩(wěn),但成型深度較深,工藝補充部分浪費較大。根據(jù)我公司A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的具

5、體結構特點、量綱及生產(chǎn)方式,選用以上方案完成零件制造,具體工藝步驟為:第一序拉延帶切角,第二序全周正修邊(粗切),第三序零件翻轉,單側正修邊(精切)、正沖孔,第四序端頭局部側切(精切)、枝狀端頭正切(精切)同時完成沖孔、側沖孔,第五序完成枝狀端頭的翻邊及側沖孔,附帶零件整形。具體工序數(shù)模及模具結構簡圖如下: 圖7 OP10拉延+切角 (方案一) 圖8 OP20全周正修邊 圖9 OP30切邊、沖孔(零件翻轉) 圖10 OP40切邊、沖孔、側切邊、側沖孔 圖11 OP50側沖孔、翻邊、整形該方案零件試模坯料尺寸:1400×480×1.5mm,材料利用率約27%。方案二:棚形補充

6、+側修邊根據(jù)B車型零件特點及生產(chǎn)規(guī)劃,選擇了單件成型棚形補充的方案進行工藝設計,第一序零件與車身方向30度,后工序與車身方向成64度,切邊以側修為主,減少零件翻轉和工序數(shù)量。圖11為該方案拉延規(guī)劃簡圖: 圖12 OP10拉延 (方案二) 圖13 后工序沖壓方向 (方案二)零件通過四序成型,后工序工藝設計如下:圖14 后工序工藝設計簡圖 (方案二)棚形補充方式的工藝補充面積較小,拉延深度較低,材料利用率相對較高,但對產(chǎn)品形狀有一定要求,即棚尖圓角值必須較大,同時,在零件拉延過程中,板料初始接觸面積較小,拉延穩(wěn)定性不如盒形補充。側切的應用增加了模具的復雜程度,但減少工了序數(shù),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該方案

7、零件試模坯料尺寸:1600×420×1.0mm,材料利用率約32%。4.2雙件成型方案三:正拼雙件拉延+正修+翻邊C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零件通過左右件的拼合,構成典型的盒形拉延,如圖所示:圖15 拉延數(shù)模圖 (方案三)該零件通過五序成型,后工序工藝設計簡圖如下:圖16 后工序設計簡圖 (方案三)若采用單件方案,該零件左右件供需10副模具,通過一模雙件的應用,模具總費用降低約1/3,同時減少5個沖次,顯著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該方案在拉延時將側壁搭接邊扭轉為與沖壓方向垂直,第二序正切邊以后,在第三序通過翻邊得到零件形狀,第四序翻孔、切邊分離零件,第五序單件沖孔(圖略)。正切翻邊的方式避免

8、了斜楔的應用,簡化了模具結構,通過翻邊成型的搭接邊質(zhì)量略有瑕疵,在確定能夠滿足裝車要求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該方案零件試模坯料尺寸:1000×550×1.5mm,材料利用率約31%(未計廢料利用)。 方案四:正拼雙件拉延+側修邊該工藝方案與C車型零件的成型思路(方案三)基本相同,但采用了側切邊,使工序數(shù)得以減少,同時,搭接邊的質(zhì)量也得到更好的保證。圖17 拉延數(shù)模圖 (方案四) 圖18 方案三、四區(qū)別D車型零件通過雙件四序成型,后工序工藝簡圖如下:圖19 后工序設計簡圖 (方案四) OP30采用4個非標自制斜楔完成側修邊,模具結構較為復雜,見下圖:圖20 非標斜楔結構圖 (

9、方案四)該零件試模坯料尺寸1600×800×0.8mm,材料利用率約22%(未計廢料利用)。方案五:反拼雙件拉延+側修邊E車型前支柱內(nèi)板若采用常規(guī)的正拼方式,存在拉延負角,無法成型,因而采用了反拼雙件拉延,因零件枝狀結構較深,拉延面不平整,同時廢料分散,不利于廢料的再利用。圖21 拉延數(shù)模圖 (方案五)由于零件切邊特征較多,在采用側修邊的情況下,該零件仍然需要五工序成型,后工序工藝設計簡圖如下:圖22 第二、三工序工藝設計簡圖 (方案五)圖23 第四、五工序工藝設計簡圖 (方案五)該零件試模坯料尺寸1360×700×0.8mm,材料利用率約25%。4.3

10、匯總表一 各方案工藝方式及主要指標匯總表5 總結通過以上對比,對各種方案的特點總結如下:(1)雙件成型可以降低模具總費用、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考慮到廢料的再利用,實際材料利用率也較單件成型方式高,可優(yōu)先考慮;(2)單件成型中,棚形補充方式拉延深度較淺,材料利用率相對較高,但其拉延穩(wěn)定性不如盒形補充方式,且對產(chǎn)品結構的限制要求較多;(3)雙件成型中,正拼方式可產(chǎn)生平整且面積較大的廢料,利于廢料的再利用,同時可以考慮套沖工藝,在廢料部分直接成型其他小零件,降低成本;(4)反拼雙件拉延方式,廢料分散不利于再利用,且拉延面不平整,成型條件不如正拼方式;(5)斜楔修邊方式通常利于工序數(shù)的較少,同時,搭接邊質(zhì)量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證,正常情況下應優(yōu)先考慮采用; (6)翻轉正切的方式適用于手工線生產(chǎn),模具結構簡化,但兩側搭接邊分次修邊,一般情況下會增加工序數(shù)和生產(chǎn)成本,適用于小量綱的車型;(7)搭接邊轉平正切后翻邊的方式可避免非標斜楔的使用,簡化模具結構,但對零件質(zhì)量有一定影響,在確定搭接邊品質(zhì)能夠滿足裝車要求的情況下可考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