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孝親》班隊課活動設計_第1頁
《重陽孝親》班隊課活動設計_第2頁
《重陽孝親》班隊課活動設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重陽孝親班隊課活動設計課前準備:1、班干部開會商討活動內(nèi)容、形式,分配各自的任務。2、全班提前完成重陽節(jié)實踐作業(yè):為自家老人做一件事,并拍照留念。3、班干部收集并整理素材,制作課件。4、主持人寫好串臺詞?;顒舆^程:一、導入 主持人男:同學們,大家還記得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主持人女:大家知道九月九日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它又叫“老人節(jié)” 。 主持人男:在“兒童節(jié)”時,大人們會為我們準備節(jié)日的禮物。那重陽節(jié),我們能為老人家 們做些什么呢?主持人女:今天我們將開展一次以“重陽孝親”為主題的班隊活動。二、開展(一)介紹重陽節(jié)的來歷 主持人男:首先讓我們了解更多有關(guān)重陽節(jié)的小

2、知識。重陽節(jié)源于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xiàn),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 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恒景, 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 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 恒景 病愈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xiāng)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恒景歷經(jīng)艱險, 終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 仙人為他不辭勞苦、 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 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并密傳授降妖劍術(shù)。恒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于練 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對他說: “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

3、你的本領(lǐng)已經(jīng)學成, 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 ”。這時,仙人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 一瓶菊花酒, 并授以避邪秘訣,讓恒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恒景回到家鄉(xiāng), 在九月九日早晨, 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xiāng)親們領(lǐng)到附近的一座山上, 發(fā) 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凄 厲地吼叫,瘟魔沖出汝河, 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 臉色突變,瑟瑟發(fā)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恒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jīng)過 幾個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nóng)歷九月九日,登高避疫 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據(jù)說, 在中原人的傳

4、統(tǒng)觀念中, 雙九寓意生命長久、 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jié)又叫 老人節(jié)。(二)介紹重陽節(jié)的習俗 主持人女:重陽節(jié),農(nóng)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 。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 所以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 。還有重九節(jié)、茱萸、菊花節(jié)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 音是“久久” ,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只是近年來,人們對老人 的推重,故此節(jié)日又被稱為老人節(jié)。在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有下列習俗:1、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 。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 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2、吃重陽糕據(jù)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

5、,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 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講究的重 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 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jié)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 糕。3、賞菊并飲菊花酒重陽節(jié)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據(jù)傳賞菊及飲菊花酒, 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 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jié)合,以求和

6、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 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tài)。民間還把農(nóng)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jié)里,觀賞菊花成了節(jié)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陽節(jié)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jīng)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 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 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jié)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jīng)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 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jīng)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jié)的習俗是把 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

7、,“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 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5、放紙鷂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jié)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jié)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征的。紙鷂亦現(xiàn)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后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 混合”的味道。(三)交流分享重陽節(jié)實踐作業(yè)主持人指名采訪其他同學在家里幫老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感受。(四)學習古今孝親故事 1孝感動天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 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

8、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 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 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jīng)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2戲彩娛親老萊子,(東周)春秋時期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順父母,盡揀美 味供奉雙親,70歲尚不言老。常穿著五色彩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開 懷。一次為雙親送水,假裝摔倒,躺在地上學小孩子哭,二老大笑。3.鹿乳奉親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

9、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 鉆進鹿群中, 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 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鹿, 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xiàn)身走 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y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護送他出山。6、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公元前 180 年)即帝位。他以仁孝 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 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10.扇枕溫衾 黃香,東漢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事父極孝。酷夏時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用身體為父 親溫暖被褥。(五)討論交流 主持人男指名采訪已交流的小組成員各自家中的老人或父母為自己做過什么事,做了多久。 對比大人為我們做的事和自己為大人做的事,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收獲。三、總結(jié)主持人女: 同學們, 我們都希望老人們能長命百歲,可是我們家里的老人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