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隨機信號實驗報告材料完整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5c12017d-1782-4f64-8618-4bd255f83305/5c12017d-1782-4f64-8618-4bd255f833051.gif)
![大連理工大學隨機信號實驗報告材料完整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5c12017d-1782-4f64-8618-4bd255f83305/5c12017d-1782-4f64-8618-4bd255f833052.gif)
![大連理工大學隨機信號實驗報告材料完整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5c12017d-1782-4f64-8618-4bd255f83305/5c12017d-1782-4f64-8618-4bd255f833053.gif)
![大連理工大學隨機信號實驗報告材料完整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21/5c12017d-1782-4f64-8618-4bd255f83305/5c12017d-1782-4f64-8618-4bd255f833054.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連理工大學實驗預習報告學院(系):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班級:姓名:學號:組:_實驗時間:2015.12.14實驗室:C221實驗臺:指導教師:實驗 I :隨機信號的產(chǎn)生、相關分析及其應用實驗實驗 1均勻分布隨機數(shù)的產(chǎn)生,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計算機仿真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均勻分布隨機信號的基本產(chǎn)生方法二、實驗原理和內容較簡單的偽隨機序列產(chǎn)生方法是采用數(shù)論中基于數(shù)環(huán)理論的線性同余法(乘同余法、混合同余法),其迭代公式的一般形式為f(x) = (r ·x+bM,其離散形式為sn) Mod(+1)=rs nbMsn為n時刻的隨機數(shù)種子,r為擴展因子,·( ) + Mo
2、d。其中,( )b 為固定擾動項, M 為循環(huán)模, ModM 表示對 M 取模。為保證s( n) 的周期為 M,r的取值應滿足 r= 4k+ 1 ,Mp, k 與 p 的選取應滿足: r<M, r M31-1。s2, r, bM( -1)+1<2通常公式中參數(shù)常用取值為(0) =12357= 2045= 1,。=1048576三、實驗步驟1. 編程實現(xiàn)產(chǎn)生 10000個在 (0, 1) 區(qū)間均勻分布隨機數(shù)。2. 計算生成隨機數(shù)的 14 階矩,最大值,最小值,頻度直方圖。實驗 2高斯分布隨機數(shù)的產(chǎn)生,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計算機仿真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高斯白噪聲的基本產(chǎn)生方法二、實驗原理和
3、內容1. 變換法2. 較簡單的高斯白噪聲產(chǎn)生方法是基于概率論中的中心極限定理。即無窮多個同分布隨機變量之和構成隨機變量服從高斯分布。方便起見,可以使用多個均勻分布隨機變量之和近似高斯分布隨機變量。三、實驗步驟1. 編程實現(xiàn)產(chǎn)生10000個N(3,4)高斯隨機數(shù)。2. 計算生成隨機數(shù)的 14 階矩,最大值,最小值,頻度直方圖。實驗 3隨機信號相關函數(shù)計算、相關分析及計算機仿真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隨機信號相關函數(shù)計算、相關分析及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自相關和互相關的定義, 自相關,互相關計算隨機信號的自相關和互相關。三、實驗步驟1. 產(chǎn)生高斯隨機信號。2. 計算其自相關函數(shù)。3. 計算兩個高
4、斯隨機信號的互相關函數(shù)。大連理工大學實驗報告學院(系):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班級:電子 1303姓名:實驗時間:指導教師:李彤學號 :201383081組:_2015.12.14實驗室:C221實驗臺:實驗 I :隨機信號的產(chǎn)生、相關分析及其應用實驗實驗 1均勻分布白噪聲的生成一、實驗目的和要求基于均勻分布偽隨機數(shù),掌握均勻分布白噪聲典型生成方法。二、實驗原理和內容較簡單的偽隨機序列產(chǎn)生方法是采用數(shù)論中基于數(shù)環(huán)理論的線性同余法(乘同余法、混合同余法),其迭代公式的一般形式為f(x) = (r ·x+bModM,其離散形式為sn)(+1)=rs nbMsn為n時刻的隨機
5、數(shù)種子,r為擴展因子,·( ) + Mod。其中,( )b 為固定擾動項, M 為循環(huán)模, ModM 表示對 M 取模。為保證s( n) 的周期為 M,r的取值應滿足r= 4k+ 1,M2p, k 與 p 的選取應滿足:r<M, rM31-1。,r, b, M(-1)+1<2本實驗中參數(shù)取值為s(1) =12357= 2025= 1。=1048576三、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 開發(fā)環(huán)境四、實驗步驟與操作方法1. 編程實現(xiàn)產(chǎn)生 10000 個在 (0, 1) 區(qū)間均勻分布隨機數(shù)。2. 計算生成隨機數(shù)的 14 階矩,最大值,最小值,頻度直方圖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
6、處理程序如下:M=1048576;b=1;r=2025;n(2)=n(2)+(s(i)-avr)2;%求 二階s=zeros(1,10000);矩s(1)=12357;n(3)=n(3)+(s(i)-avr)3;%求三階s=zeros(1,10000);n(4)=n(4)+(s(i)-avr)4;%求四階for i=2:10000ends(i)=mod(s(i-1)*r+b,M);m=m/10000;endn=n/10000;s=s/M;% 均勻分布隨機生成10000 數(shù)據(jù)disp('均值 =',num2str(m(1);figure,plot(s)%全部數(shù)據(jù)畫線disp(
7、39;二階原點矩title('全部數(shù)據(jù)連線 ')=',num2str(m(2);figure,plot(s,'.')%全部數(shù)據(jù)畫點disp('三階原點矩title('全部數(shù)據(jù)畫點 ')=',num2str(m(3);%畫直方圖disp('四階原點矩hist(s,40)=',num2str(m(4);title('40個區(qū)間 ')disp('均值 =',num2str(n(1);sum=0;disp('二階中心矩for i=1:10000=',num2str(n
8、(2);sum=sum+s(i);% 求所有數(shù)的總和disp('三階中心矩end;=',num2str(n(3);avr=sum/10000;% 求所有數(shù)的平均數(shù)disp('四階中心矩m=zeros(1,4);=',num2str(n(4);for i=1:10000disp('方差 =',num2str(var(s);m(1)=m(1)+s(i); %求均值c=0;m(2)=m(2)+s(i)2;%求二階矩d=1;m(3)=m(3)+s(i)3;%求三階for i=1:10000%求最大值m(4)=m(4)+s(i)4;%求四階if c<
9、s(i)endc=s(i);n=zeros(1,4);end;for i=1:10000end;n(1)=n(1)+(s(i)-avr); %求均值for i=1:10000%求最小值if d>s(i)end;d=s(i);cend;d六、實驗結果與分析運行程序, command窗口中顯示的結果如下:均值 =0.49699二階原點矩 =0.32916三階原點矩 =0.24551四階原點矩 =0.19546均值 =-8.3666e-017二階中心矩 =0.08217三階中心矩 =0.00024392四階中心矩 =0.012193方差 =0.082179c =1.0000d =0實驗得到圖表
10、如下:圖 1.1圖 1.2七、討論、建議、質疑本實驗中編寫了生成隨機序列的程序,通過設定不同的參數(shù)值可以得到不同的隨機序列,通過計算多階原點矩、中心矩和繪制直方圖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產(chǎn)生的隨機序列的特點,對隨機序列的理解更加深刻。實驗 2 高斯分布白噪聲的生成一、實驗目的和要求基于均勻分布偽隨機數(shù),掌握高斯分布白噪聲典型生成方法。二、實驗原理和內容1. 變換法2. 較簡單的高斯白噪聲產(chǎn)生方法是基于概率論中的中心極限定理。即無窮多個同分布隨機變量之和構成隨機變量服從高斯分布。方便起見,可以使用多個均勻分布隨機變量之和近似高斯分布隨機變量。三、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 開發(fā)環(huán)境四、實驗
11、步驟與操作方法1. 編程實現(xiàn)產(chǎn)生10000個N(3,4)高斯隨機數(shù)。2. 計算生成隨機數(shù)的 14 階矩,最大值,最小值,頻度直方圖。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實驗程序如下:m=3;n(3) = n(3) + (s(i)-avr)3;%求三n=4;階n1=sqrt(n);n(4) = n(4) + (s(i)-avr)4;%求四pi=3.1416;階s=zeros(1,10000);endfor i=1:10000m=m/10000;a=sqrt(-2*log(rand);n=n/10000;b=2*pi*rand;disp('均值 = ',num2str(m(1) );s(i)=n
12、1*a*cos(b)+m;%生成10000 個disp('二階原點矩=N(3, 4) 高斯隨機數(shù)',num2str(m(2) );enddisp('三階原點矩=figure',num2str(m(3) );plot(s)disp('四階原點矩=sum=0;',num2str(m(4) );for i=1:10000disp('一階中心矩 = ',num2str(n(1) );sum=sum+s(i);% 求所有數(shù)總數(shù)disp('二階中心矩=end;',num2str(n(2) );avr=sum/10000;% 求
13、平均數(shù)disp('三階中心矩=m = zeros(1,4);',num2str(n(3) );for i = 1 : 10000disp('四階中心矩=m(1) = m(1) + s(i);%求均值',num2str(n(4) );m(2) = m(2) + s(i)2;%求二階矩hist(s,100)m(3) = m(3) + s(i)3;%求三階title('100個區(qū)間 ')% 顯示頻率m(4) = m(4) + s(i)4;%求四階c=0;endd=1;n = zeros(1,4);for i=1:10000%求最大for i = 1 :
14、 10000if c<s(i)n(1) = n(1) + (s(i)-avr);%求一c=s(i);階矩end;n(2) = n(2) + (s(i)-avr)2;%求end;二階矩for i=1:10000%求最小if d>s(i)end;d=s(i);cend;d六、實驗結果與分析運行程序, command窗口中顯示的結果如下:均值 = 2.993二階原點矩 = 12.9888三階原點矩 = 62.522四階原點矩 = 341.0162一階中心矩 =-5.8249e-015二階中心矩 = 4.0306三階中心矩 = -0.48106四階中心矩 = 49.8857c =10.21
15、22d =-4.5628實驗得到圖像如下:圖 1.3七、討論、建議、質疑本實驗和上一個實驗類似, 但需要用到高斯函數(shù)的編寫方法,利用循環(huán)結構可以求得若干個隨機數(shù),通過直方圖可以對高斯分布有更直觀實際的了解。實驗 3隨機信號相關函數(shù)估計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隨機信號相關函數(shù)計算、相關分析及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自相關和互相關的定義, 自相關,互相關計算隨機信號的自相關和互相關。三、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 開發(fā)環(huán)境四、實驗步驟與操作方法4. 產(chǎn)生高斯隨機信號。5. 計算其自相關函數(shù)。6. 計算兩個高斯隨機信號的互相關函數(shù)。五、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實驗程序如下:m=3;N(3,
16、4)高斯隨機數(shù) sn=4;endn1=sqrt(n);q=zeros(1,10000);pi=3.1416;for i=1:10000Fs=1000;c=sqrt(-2*log(rand);s=zeros(1,10000);d=2*pi*rand;for i=1:10000q(i)=n*c*cos(d)+m;%生成10000 個a=sqrt(-2*log(rand);N(3, 4)高斯隨機數(shù) qb=2*pi*rand;ends(i)=n1*a*cos(b)+m;%生成 10000 個figure(1);subplot(211),plot(s),title('s(n)');%co
17、r2 lag2=xcorr(q);畫出 s 的圖像 sfigure(3);plot(lag2/Fs,cor2),title('q的自相關subplot(212),plot(q),title('q(n)');%函數(shù) ');% 畫出 q 的自相關函數(shù)畫出 q 的圖像cor3 lag3=xcorr(s,q);cor1 lag1=xcorr(s);figure(4);figure(2);plot(lag3/Fs,cor3),title('s與 q 的互相關函數(shù) ');% 畫出 s 與 q 的互相關函數(shù)plot(lag1/Fs,cor1),title(
18、39;s的自相關函數(shù) ');% 畫出 s 的自相關函數(shù)六、實驗結果與分析運行程序,得到各圖像如下:圖 1.4 s和 q 的數(shù)據(jù)圖像圖 1.5 s的自相關函數(shù)圖 1.6 q的自相關函數(shù)圖 1.7 s與 q 的互相關函數(shù)七、討論、建議、質疑本實驗與實驗2 相似,也要產(chǎn)生高斯隨機數(shù),關鍵在于自相關程序以及互相關程序的編寫。通過對自相關以及互相關圖像的觀察,可以讓我們對于自相關以及互相關有更全面的了解。大連理工大學實驗預習報告學院(系):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班級:電子 1303姓名:實驗時間:指導教師:李彤學號 :201383081組:_2015.12.15實驗室:C221實驗
19、臺:實驗 II :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功率譜分析及應用實驗實驗 4 隨機信號的功率譜分析1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直接法估計隨機信號功率譜。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隨機信號的 Fourier變換結果,計算信號的功率譜。功率譜與頻譜關系:三、實驗步驟1. 生成高斯白噪聲的隨機信號。2. 通過 Fourier 變換計算高斯白噪聲的功率譜,并繪圖。實驗 5 隨機信號的功率譜分析方法2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間接法估計隨機信號功率譜。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維納 - 辛欽定理,計算信號的功率譜。即三、實驗步驟1. 生成高斯白噪聲的隨機信號。2. 計算高斯白噪聲的自相關函數(shù)。3. 通過計算高斯白噪
20、聲自相關函數(shù)的 Fourier 變換,得到噪聲功率譜并繪圖。實驗 6 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仿真1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時域上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仿真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系統(tǒng)卷積性質,計算系統(tǒng)輸出信號的統(tǒng)計特性。有如下性質:三、實驗步驟1. 生成均勻分布的隨機信號。2. 計算均勻分布隨機信號通過平均低通濾波器。3. 計算輸出信號均值、方差等統(tǒng)計特性。實驗 7 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仿真2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頻域上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仿真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卷積定理,計算系統(tǒng)輸出信號的統(tǒng)計特性。即:三、實驗步驟1. 生成均勻分
21、布的隨機信號。2. 頻域上計算均勻分布隨機信號通過平均低通濾波器。3. 計算輸出信號均值、方差等統(tǒng)計特性。大連理工大學實驗報告學院(系):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班級:電子 1303姓名:實驗時間:指導教師:李彤學號 :201383081組:_2015.12.15實驗室:C221實驗臺:實驗 II :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功率譜分析及應用實驗實驗 4 隨機信號的功率譜分析1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直接法估計隨機信號功率譜。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維納 - 辛欽定理,計算信號的功率譜。即三、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 開發(fā)環(huán)境四、實驗步驟與操作方法1. 生成高斯白
22、噪聲的隨機信號。2. 通過 Fourier 變換計算高斯白噪聲的功率譜,并繪圖。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程序如下:n=65536;+a(2)+randn(1,n);fs=2000;pi=3.14159;b1=fft(xn);t=(0:n-1)/fs;%b2=cos(2*pi/n)a=random('unif',0,1,1,2)*2*pi;b2=abs(b1).2/n;xn=cos(2*pi*30*t+a(1)+3*cos(2*pi*100*tb3=log(b2(1:n/2);f=(0:n/2-1)*fs/n;title('功率譜密度 ');figure,plot(
23、f,10*b3);六、實驗結果與分析實驗得到圖表如下:圖 2.1七、討論、建議、質疑通過本實驗,我掌握了直接估計隨機信號功率譜的方法。實驗 5 隨機信號的功率譜分析2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間接法估計隨機信號功率譜。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隨機信號的 Fourier變換結果,計算信號的功率譜。功率譜與頻譜關系:三、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 開發(fā)環(huán)境四、實驗步驟與操作方法1. 生成高斯白噪聲的隨機信號。2. 計算高斯白噪聲的自相關函數(shù)。3. 通過計算高斯白噪聲自相關函數(shù)的 Fourier 變換,得到噪聲功率譜并繪圖。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程序如下:n=65536;b1=xcorr(xn
24、,'biased');fs=2000;b2=fft(b1);t=(0:n-1)/fs;b3=abs(b2);a=random('unif',0,1,1,2)*2*pi;f=(0:n-1)*fs/n/2;xn=cos(2*pi*30*t+a(1)+3*cos(2*pi*1figure,plot(f,10*log(b3(1:n);00*t+a(2)+randn(1,n);title('功率譜密度 ');六、實驗結果與分析實驗得到圖表如下:圖 2.2七、討論、建議、質疑本實驗與上一個實驗結果相同,但是用的方法卻不同。通過本實驗,我掌握了間接法估計隨機信
25、號功率譜。實驗 6 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仿真1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時域上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仿真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系統(tǒng)卷積性質,計算系統(tǒng)輸出信號的統(tǒng)計特性。有如下性質:三、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 開發(fā)環(huán)境四、實驗步驟與操作方法1. 生成均勻分布的隨機信號。2. 計算均勻分布隨機信號通過平均低通濾波器。3. 計算輸出信號均值、方差等統(tǒng)計特性。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程序如下:m=1048576;b=1;r=2045;x=zeros(1,10000); s(1)=12357;for i=2:10000s(i)=mod(s(i-1)*r+b,m)
26、;endmy=ms*sum(s); for i=1:10000h(i)=0.9i;endn1=1024;rs=zeros(1,1024);for m=0:(n1-1)for k=0:(n1-1)s=s/m;hist(s)r=zeros(1,1001);t=zeros(1,1001);ms=sum(s)/length(s);rs(m+1)=rx(m+1)+s(k+1)*s(k+m+1);endendp=0;rs=rs/1000;endfigureplot(rs(1:1000)ry(i+1)=ry(i+1)+rx(a+1)*h(i+1)*h(k+ry=zeros(1,100);1);for i=0
27、:99endfor j=0:99endfor k=0:99enda=i+j-k;ry=ry/200;if(a<0)figurea=-a;plot(ry(1:100)均值=2.4725e+03方差 =-6.1134e+06六、實驗結果與分析實驗得到圖表如下:圖 2.3圖 2.4圖 2.5七、討論、建議、質疑通過本實驗我對時域上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的了解更加深刻,并掌握了對隨機信號響應的仿真。實驗 7 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仿真2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頻域上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及仿真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卷積定理,計算系統(tǒng)輸出信號的統(tǒng)計特性。即:三、
28、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 開發(fā)環(huán)境四、實驗步驟與操作方法1. 生成均勻分布的隨機信號。2. 頻域上計算均勻分布隨機信號通過平均低通濾波器。3. 計算輸出信號均值、方差等統(tǒng)計特性。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程序如下:n=500;w=(1:n)/n;xt=random('norm',0,1,1,n);t=(-n:n-1)/n*(n/20000);ht=fir1(500,0.3 0.4);subplot(4,1,1);plot(w,abs(sxx(1hw=fft(ht,2*n);:n);rxx=xcorr(xt,'biased');subplot(4,1,2
29、);plot(w,abs(hw2(1sxx=abs(fft(xt,2*n).2)/(2*n);:n);hw2=abs(hw).2;subplot(4,1,3);plot(w,abs(syy(1syy=sxx.*hw2;:n);ryy=fftshift(ifft(syy);subplot(4,1,4);plot(t,ryy);六、實驗結果與分析實驗得到圖表如下:圖 2.6七、討論、建議、質疑通過本實驗我對頻域上系統(tǒng)對隨機信號響應的統(tǒng)計特性分析的了解更加深刻,并掌握了對隨機信號響應的仿真。大連理工大學實驗預習報告學院(系):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班級:電子 1303姓名:實驗時間:指
30、導教師:李彤學號 :201383081組:_2015.12.17實驗室:C219實驗臺:實驗 III :通信信號統(tǒng)計特性分析、仿真實現(xiàn)及應用實驗 8 Hilbert變換算法實現(xiàn)1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Hilbert變換的時域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信號的卷積性質,進行Hilbert變換。Hilbert變換等效系統(tǒng)單位響應為三、實驗步驟生成正弦波信號,卷積得到Hilbert變換信號。生成余弦波信號,卷積得到Hilbert變換信號。實驗 9 Hilbert變換算法實現(xiàn)2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Hilbert變換的頻域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信號的卷積定理,在頻域進行Hilbert變換。 Hi
31、lbert變換等效系統(tǒng)函數(shù)為三、實驗步驟生成正弦波信號,在頻域相乘得到Hilbert變換信號。生成余弦波信號,在頻域計算得到Hilbert變換信號。實驗10窄帶平穩(wěn)隨機信號統(tǒng)計特性分析一、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時域窄帶平穩(wěn)隨機信號統(tǒng)計特性分析方法。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窄帶平穩(wěn)隨機信號的特點,進行信號分析。窄帶過程可以表示為 Ac(n)cos( 0n)-As(n)sin( 0n) ??梢酝ㄟ^提取載波,相干解調得到x(n)=Ac(n) 和 As(n) ,進一步求得包絡和相位三、實驗步驟1. 按照實驗 2中方法得到高斯白噪聲 xc(n) 和 xs(n) ,設定這兩個信號采樣頻率為10MHz。2. 用M
32、ATLAB的fdatool 函數(shù)生成采樣頻率為 10MHz,通帶頻率為 1KHz、阻帶頻率為10KHz、通帶波動為 1dB、阻帶衰減為 60dB 的低通濾波器 h(n) 。3. 用低通濾波器 h1(n) 分別對 xc(n) 和 xs(n) 濾波得到 Ac(n) 和As(n) 。4. 用載波頻率為 0.2MHz的余弦、正弦波 ( 等效數(shù)字角頻率 0 = 0.04 ) 分別對 Ac(n) 和As(n) 調制,并組合為 x(n) 。5. 用載波頻率為 0.2MHz 的余弦、正弦波對 x(n) 進行解調,并分別通過 h(n) 得到 Ac(n)和 As(n) 的估計值 Ac?(n) As?(n)。6.根
33、據(jù),計算包絡、相位。7. 計算包絡分布和相位概率分布。大連理工大學實驗報告學院(系):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專業(yè):電子信息工程班級:電子 1303姓名:實驗時間:指導教師:李彤學號 :201383081組:_2015.12.17實驗室:C219實驗臺:實驗 III :通信信號統(tǒng)計特性分析、仿真實現(xiàn)及應用實驗 8 Hilbert變換算法實現(xiàn)1六、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Hilbert變換的時域實現(xiàn)。七、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信號的卷積性質,進行Hilbert變換。Hilbert變換等效系統(tǒng)單位響應為八、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開發(fā)環(huán)境九、實驗步驟與操作方法生成正弦波信號,卷積得到Hilbert變
34、換信號。生成余弦波信號,卷積得到Hilbert變換信號。十、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程序如下:h=zeros(1,15);x=cos(pi/10*n);g=zeros(1,15);for i=1:15;n=1:400;h(i)=1/(i*pi)-(-1)*i*1/(i*pi);endg(j)=1/(j*pi)-(-1)*j*1/(j*pi);y=conv(x,h);endsubplot(2,1,1)b=conv(a,g);plot(x);subplot(2,1,1)title('余弦信號 ');figuresubplot(2,1,2)plot(a);plot(y);title(
35、9;正弦信號 ');title('余弦 Hilbert變換 ');subplot(2,1,2)a=sin(pi/10*n);plot(b);for j=1:15;title('正弦 Hilbert變換 ');十一、實驗結果與分析生成的余弦信號及其Hilbert變換信號如下圖:圖 3.1余弦信號及其Hilbert變換生成的正弦信號及其Hilbert變換信號如下圖:圖 3.2 正弦信號及其Hilbert變換七、討論、建議、質疑本次實驗加深了我對希爾伯特變換的理解,并且編程實現(xiàn)了正弦和余弦信號希爾伯特變換的時域實現(xiàn)。實驗 9 Hilbert變換算法實現(xiàn)2一、實
36、驗目的和要求掌握Hilbert變換的頻域實現(xiàn)。二、實驗原理和內容根據(jù)信號的卷積定理,在頻域進行Hilbert變換。 Hilbert變換等效系統(tǒng)函數(shù)為三、主要儀器設備微型計算機、 Matlab開發(fā)環(huán)境四、實驗步驟與操作方法生成正弦波信號,在頻域相乘得到Hilbert變換信號。生成余弦波信號,在頻域計算得到Hilbert變換信號。五、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和處理程序如下:Y=zeros(1,400);H=zeros(1,400);n=1:400;a=sin(pi/10*n);x=cos(pi/10*n);subplot(2,1,1)subplot(2,1,1)figure,plot(a);plot(x);t
37、itle('正弦信號 ');title('正弦 Hilbert變換 ');G=fft(a,400);X=fft(x,400);for k=2:200for k=2:200H(k)=-1i*G(k);Y(k)=-1i*X(k);endendfor k=202:400for k=202:400H(k)=1i*G(k);Y(k)=1i*X(k);endendH(1)=G(1);Y(1)=X(1);H(201)=G(201);Y(201)=X(201);b=ifft(H);y=ifft(Y);subplot(2,1,2)subplot(2,1,2)plot(b);plot(y);title('正弦 Hilbert變換 ');title('余弦 Hilbert變換 ');六、實驗結果與分析生成的余弦信號及其Hilbert變換信號如下圖:圖 3.3余弦信號及其Hilbert變換生成的正弦信號及其Hilbert變換信號如下圖:圖 3.4正弦信號及其Hilbert變換七、討論、建議、質疑本實驗與上一個實驗類似,也是實現(xiàn)正弦和余弦信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小程序游戲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市場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七年級下冊《平行線的性質》課件與練習
- 企業(yè)知識共享結構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
- 2025年武器、彈藥及其零件合作協(xié)議書
- 智慧城市數(shù)據(jù)平臺建設合作協(xié)議
- 電梯安裝安全協(xié)議書
- 消防安全技術服務項目合同
- 林地合作經(jīng)營合同書
- 用美術相關知識做
- 古代詩詞鑒賞征文
- 2022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初中語文】《說和做》課件+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開學前收心家長會
-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則和形式
- 紡織染整行業(yè)安全培訓
- 載重汽車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范本
- 平臺對接技術方案
- 智慧農(nóng)業(yè)智慧物聯(lián)網(wǎng)整體解決方案
- 化妝品包裝相容性評估方法
- 消防車輛與泵裝備的配置與選用與更新的技術要求與管理辦法
- 風電處理軟件WT操作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