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202X年中考科學真題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浙江省麗水市202X年中考科學真題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浙江省麗水市202X年中考科學真題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浙江省麗水市202X年中考科學真題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浙江省麗水市202X年中考科學真題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浙江省麗水市2019年中考科學試卷一、單選題(共15題;共44分)1.生活垃圾通常可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類。處置礦泉水瓶的正確方法是( ) A.扔進有害垃圾桶B.扔進其他垃圾桶C.扔進可回收物垃圾桶D.看到應圾桶就扔選去【答案】 C 【考點】材料制造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guī)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分類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力爭物盡其用。 【解答】礦泉水瓶屬于廢舊塑料,可以重新利用,因此應該扔進可回收物垃圾桶里;故答案為:C。2.2019年5月12日(農歷四月初八)是我國第個全國防

2、災減災日,主題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筑生命安全防線”。這一天的丹相最接近圖中( ) A. 新月 B.上弦月C.滿月 D.下弦月 【答案】 B 【考點】陰歷與月相的關系 【解析】【分析】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 【解答】月相是依照農歷劃分的,農歷四月初八,屬于上弦月;故B符合;故答案為:B。3.茶花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花期較長,花型秀美多樣,萌果圓球形。茶花在分類上屬于( )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類植物D.苔蘚植物【答案】 A 【考點】植物的分類 【解析】【分析】被子植物是當今世界植物界中最進化、種類最多、分

3、布最廣、適應性最強的類群。被子植物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并且種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著。【解答】茶花能夠開花、結果,屬于被子植物;故答案為:A。4.國際千克原器作為質量計量標準,由鉑依合金制成,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其質量有極微小變化。2019年5月20日,服役129年的國際千克原器退役,今后將使用普朗克常量來定義千克,以提高千克定義的精確性。下列關于國際千克原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鉑依原子不做熱運動,不具有內能B.用鉑依合金制作的原因之一是其耐磨損C.保存在雙層玻璃鐘罩內有助于防氧化、防腐蝕D.質量變化過程中,所含鉑依合金的多少發(fā)生變化【答案】 A 【考點】合

4、金與合金的性質,金屬銹蝕的條件及其防護,內能,質量及其特點 【解析】【分析】物體都由分子、原子和離子 組成(水由分子組成,鐵由原子組成,鹽由離子組成),而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運動,且是無規(guī)則的運動。分子的熱運動跟物體的溫度有關 (0的情況下也會做熱運動,內能就以熱運動為基礎),物體的溫度越高,其分子的運動越快。內能從微觀的角度來看,是分子無規(guī)運動能量總和的統(tǒng)計平均值。在沒有外場的情形下分子無規(guī)運動的能量包括分子的動能、分子間相互作用勢能以及分子內部運動的能量。 【解答】A、鉑依合金是固體,其分子依然運動,只是比較弱,任何物質在任何情況都有內能;故A錯誤;B、鉑依合金固體在129年才發(fā)生極微

5、小的變化,且鉑依合金硬度較大,所以耐磨損;故B正確;C、鉑依合金保存在雙層玻璃鐘罩內可以隔絕與空氣的接觸,可以防止鉑依合金的氧化和腐蝕;故C正確;D、質量代表所含物質的多少,當鉑依合金質量發(fā)生變化時,其含量一定發(fā)生改變;故D正確;故答案為:A。5.思維導圖有助于建構知識,如圖是小金建立的有關物質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的思維導圖,其中“”應填入的是( )A.原子B.中子C.電子D.質子【答案】 A 【考點】構成物質的微粒 【解析】【分析】原子指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狀態(tài)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稱為元素。 【解答

6、】由圖可知,微觀粒子中既能構成物質。又能形成離子的是原子;故A符合;故答案為:A。6.據統(tǒng)計,2018年全球共發(fā)生六級以上地震119次,與2017年相比,地震活動明顯增強。下列關于地震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地震帶均勻分布在全球各處 B.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C.發(fā)生地震時迅速進入室內搶運物品 D.現(xiàn)在已經能對地震做出及時、準確的預報【答案】 B 【考點】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的分布,地震,地震的防范和預報 【解析】【分析】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

7、震的主要原因。 【解答】A、地震帶主要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和邊緣地帶,其分布是不均勻的;故A錯誤;B、地殼運動是由于地球內力所致,而地震是內力導致的現(xiàn)象之一;故B正確;C、發(fā)生地震時要遠離建筑物;故C錯誤;D、地震的預測還不無法做到準確、及時的預報;故D錯誤;故答案為:B。7.我國建成全球規(guī)模最大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如圖是利用大規(guī)模陣列拋物鏡面收集太陽能的工作原理圖。下列關于太陽光傳播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定日鏡面上發(fā)生反射 B.在定日鏡面上發(fā)生折射C.經過定日鏡后沿直線傳播 D.經過定日鏡后傳播速度不變【答案】 B 【考點】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xiàn)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

8、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fā)生反射。當光在兩種物質分界面上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物質中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由于光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fā)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解答】A B、定日鏡是平面鏡,光照射到平面鏡上發(fā)生反射;故A正確,B錯誤;C D、光經過平面鏡反射后,只改變了光的傳播方向,其它都不改變,如傳播速度等;故CD正確;故答案為:B。8.規(guī)范的操作是實驗成功的基本保證,下列實驗操作規(guī)范的是( ) A.加熱液體 B.測溶液pH C.氣密性檢查 D.稀釋濃硫酸 【答案】 C 【考點】常見實驗操作 【解析】【分析】該題主要考查學生

9、對日常實驗操作的掌握情況。 【解答】A、加熱液體時,試管內液體不可以超過試管總體積的三分之一;故A錯誤;B、 測溶液PH值時,pH試紙不可以直接伸入溶液中,會造成污染;故B錯誤;C、 氣密性檢查,雙手緊握試管,一端放入液體中,液體中出現(xiàn)氣泡,則氣密性良好;故C正確;D、 稀釋濃硫酸時,應是濃硫酸緩緩加入水中,并不斷攪拌;故D錯誤;故答案為:C。9.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統(tǒng)計表明,2019年3月肺結核發(fā)病數(shù)97866人,死亡194人??梢杂枚喾N方法預防傳染病流行,下列預防肺結核傳染的方法中屬于控制傳染源的是( ) A.注射肺結核疫苗B.出行常帶口罩C.隔離肺結核病人D.經常鍛煉身體【答案】 C 【考

10、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解析】【分析】要有效地預防傳染病的流行,關鍵在于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切實做到: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自身的抵抗力。按規(guī)定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免疫水平。搞好食品衛(wèi)生,做好個人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整治環(huán)境衛(wèi)生,搞好耕畜、家畜的防病治疾工作,消滅傳播疾病的蚊、蠅、鼠、蟑螂等害蟲。對傳染病人要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接觸過傳染病的用品及居室均應嚴格消毒。 【解答】A注射肺結核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故A不符合;B出行常帶口罩,屬于切斷傳播途徑;故B不符合;C隔離肺結核病人,屬于控制傳染源;故C不符合;D

11、經常鍛煉身體,屬于保護易感人群;故D不符合;故答案為:C。10.如圖是壁掛式拿起即亮手電筒的結構示意圖,手電筒插入基座不亮,拔離即亮,塑料片起到了開關的作用。該手電筒的工作電路圖是( ) . A B C D【答案】 D 【考點】串、并聯(lián)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電路圖 是指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電路圖是人們?yōu)檠芯?、工程?guī)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準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 【解答】由實物圖可知,基座中的塑料片通過切斷兩節(jié)電池之間的連接,來控制電路的通斷的;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1.小麗為確認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鋁還是鐵,剪取金屬片打磨后,設

12、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不同方法進行檢驗,這樣設計的依據是( ) A.鐵、鋁有不同的物理性質B.活潑金屬易與氧氣反應C.排在氫前面的金屬可以把酸中的氫置換出來D.活動性較強的金屬可把活動性較弱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答案】 D 【考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金屬活動性指金屬單質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生成金屬陽離子的傾向,屬于熱力學范疇。利用金屬活動性,可以比較金屬在水中(而不是其他環(huán)境或干態(tài))的還原性強弱與其對應的陽離子的氧化性強弱,預測水中一系列的置換反應的方向。 【解答】A、由圖可知,試管內的反應是化學反應,與物理性質無關;故A錯誤;B、試管內都是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與氧氣無

13、關;故B錯誤;C、試管內都是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沒有利用到與酸的性質;故C錯誤;D、試管內都是金屬片加入到金屬鹽溶液中,而金屬單質能夠把比其活動性弱的金屬從鹽溶液中置換出來;故D正確;故答案為:D。12.抗生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特效藥被廣泛使用,但現(xiàn)在對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藥菌”越來越多,這已經成為世界性難題。如圖,上方箭頭表示抗生素開始用于醫(yī)療的時間,下方相應箭頭表示該抗生素的耐藥菌出現(xiàn)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菌具有成形的細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療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C.耐藥菌的形成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耐藥菌出現(xiàn)的時間和抗生素用于醫(yī)療的時間沒有關系【答案】 C 【考點】自然

14、選擇學說,細菌 【解析】【分析】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放線菌屬)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次級代謝產物,能干擾其他生活細胞發(fā)育功能的化學物質。 【解答】A、細菌是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故A錯誤;B、抗生素只能破壞微生物的細胞壁,不具有細胞結構的病毒不能通過抗生素來治療;故B錯誤;C、耐藥菌的是抗生素的不斷選擇所致的;故C正確;D、由圖可知,耐藥菌的出現(xiàn)時間與抗生素使用是有關系的;故D錯誤;故答案為:C。13.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圖所示進行操作。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 A.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 B.丙和丁一定是飽和溶液C.乙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15、一定比甲大 D.甲和西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不相等【答案】 D 【考點】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變的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變化 【解析】【分析】飽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溶劑中所溶解的溶質已達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溶質與溶劑接觸時,溶解速度與析出速度相等的溶液。溶質的量未達到對應的飽和狀態(tài)的溶液,稱做不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是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 【解答】A、甲恒溫蒸發(fā)20g水,依然沒有溶質析出,說明甲之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故A正確;B、丙中有晶體析出,說明丙一定是飽和溶液,對丙過濾后形成的丁也是飽和溶液;故B正確;C、乙是甲蒸發(fā)20g

16、水后形成的,溶劑減少而溶質不變,所以乙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肯定比甲大;故C正確;D、丙是飽和溶液,而甲是不飽和溶液,但兩者的溫度不同,所以其溶質質量分數(shù)有可能相同;故D錯誤;故答案為:D。14.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溫水浸泡。某科學興趣小組對該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與水溫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每次實驗所選的衣料、奶漬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溫條件下,測得這種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漬所需的時間,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水溫()304050607080除去奶漬所需時間(秒)2812641217根據表中有關數(shù)據判斷,能正確表示溫度對該酶催化效率影響的圖像是( ) A B C D【答案

17、】 B 【考點】酶的催化作用 【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細胞產生的、對其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賴于酶分子的一級結構及空間結構的完整。若酶分子變性或亞基解聚均可導致酶活性喪失。 【解答】由表格中數(shù)據可知,除去除去奶漬所需時間越短,則酶的活性越高,而隨著溫度的升高,除去奶漬所需時間先減少后增大,說明酶的活性是增大后降低;故B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15.一只手握住甲、乙兩個核桃,逐漸增大握力,發(fā)現(xiàn)甲核桃碎裂時乙核桃完好。下列有關兩核桃相互擠壓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兩核桃相接觸部位受到的壓強相等 B.甲對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對甲的作用力C.甲對乙的作用力沒有

18、使乙核桃發(fā)生形變 D.甲對乙的作用力與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答案】 A 【考點】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分,壓強大小比較 【解析】【分析】相互作用力,為宇宙存在的自然基本力之一,成立的條件:只要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施加一個力。物體所受的壓力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壓強用來比較壓力產生的效果,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符號是Pa。幾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如果這個物體仍然或變成處于 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者是合力為零則這幾個力的作用合力為零,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 【解答】

19、A、兩個核桃的接觸面積相等,而受力又相等,根據P=F/S可知,壓強也相等;故A正確;B、甲對乙的作用力和乙對甲的作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故B錯誤;C、乙沒有破碎,但依然發(fā)生了形變,只是形變程度較小而已;故C錯誤;D、甲對乙的作用力作用在乙上,而乙對甲的作用力作用在甲上,力沒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所以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故答案為:A。二、填空題(共10題;共40分)16.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某天體成功著陸,實現(xiàn)了航天器首次在該天體背面巡視探測,該天體是地球的天然衛(wèi)星。本次探測還進行了多種植物種子萌發(fā)的實驗,最終棉花種子首先萌發(fā)出土,長出第一片嫩芽。 (1)

20、“嫦娥四號”探測器著陸的天體是_(填字母); A.月球B.火星C.太陽(2)萌發(fā)實驗中要為種子提供充足的水分和氧氣、適宜的_。 【答案】 (1)A(2)溫度 【考點】人類對月球和行星的探測,種子的萌發(fā) 【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wèi)星。月球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種子萌發(fā)是指種子從吸脹作用開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過程和形態(tài)發(fā)生過程。種子的萌發(fā)需要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解答】(1)嫦娥四號探測器探究的是月球;故答案為:A; (2)種子萌發(fā)需要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和氧氣;故答案為:溫度; 故答案為:(1)A

21、;(2)溫度。17. 2018年7月22日,袁隆平“海水稻”團隊試種的海水稻成熟,產量超出世界水稻平均畝產量。海水稻適宜在鹽堿地大規(guī)模種植,不需施用肥料、農藥,不需除草,稻米顏色呈胭脂紅。 (1)海水稻稻米顏色呈胭脂紅,這一性狀是由_決定; (2)大力發(fā)展海水稻種植的好處有_(填字母)。 A.有利于緩解糧食危機B.減少農藥用量,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C.解決了所有農作物在鹽堿地種植的問題【答案】 (1)基因(2)A,B 【考點】遺傳物質的傳遞 【解析】【分析】基因(遺傳因子)是產生一條多肽鏈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蛑С种幕緲嬙旌托阅堋Υ嬷姆N族、血型、孕育、生長、凋亡等過程

22、的全部信息。環(huán)境和遺傳的互相依賴,演繹著生命的繁衍、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等重要生理過程 【解答】(1)生物的形狀都是由基因決定的;(2)A、海水稻適宜在鹽堿地大規(guī)模種植,大大擴寬了水稻的種植面積,能夠提升糧食的總產量,有利于緩解糧食危機;故A正確;B、海水稻種植時不需施用肥料、農藥,不需除草,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故B正確;C、海水稻只解決了水稻在鹽堿地的種植問題,其他作物依然不能在鹽堿地種植;故C錯誤;故答案為:AB;故答案為:(1)基因;(2)AB。18.化學反應的過程就是組成反應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過程。如圖是處理汽車排放的某種有毒氣體的微觀模型。請回答:(1)用模型表示方框中的

23、微粒_; (2)該反應屬于基本化學反應類型中的_。 【答案】 (1)(2)化合反應 【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識別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解析】【分析】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fā)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化合反應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反應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窘獯稹浚?)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拆分,原子重組的過程,而圖中空白部分則是分子拆分成為原子的過程,即2個碳原子和4個氧原子;如圖: ;(2)反應前是2個一氧化碳分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后生成2個二氧化碳分子,符合化合反應特征;故答案為:化合反應;故答案為:(1)

24、;(2)化合反應.19.在“觀察小金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實驗中,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如圖)。請回答: (1)在使用顯微鏡過程中,要使鏡筒上升,應向_(填“前”或“后”)旋轉粗準焦螺旋; (2)血管2中紅細胞呈單行通過,該血管的名稱是_。 【答案】 (1)后(2)毛細血管 【考點】顯微鏡的使用,心臟和血管 【解析】【分析】顯微鏡是由一個透鏡或幾個透鏡的組合構成的一種光學儀器,是人類進入原子時代的標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體成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儀器。血管是指血液流過的一系列管道。除角膜、毛發(fā)、指(趾)甲、牙質及上皮等地方外,血管遍布人體全身。血管按構造功能不同,分為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三種。

25、 【解答】(1)顯微鏡使鏡筒上升,向后旋轉粗準焦螺旋即可;(2)紅細胞單行通過,則說明血液流速較慢,該血管是毛細血管;故答案為:毛細血管;故答案為:(1)后;(2)毛細血管。20.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可獲知物質的性質,從物質的狀態(tài)、顏色、溫度變化、有無沉淀或氣體生成等方面可尋找物質發(fā)生變化的證據,分析各種證據能加深對物質變化和變化規(guī)律的認識。請回答: (1)將鋅粒放入稀硫酸中,鋅粒表面產生氣泡,產生該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_; (2)經引燃的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支持鐵和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最主要證據是_。 【答案】 (1)Zn+H2SO4=ZnSO4+H2(2)產生黑色固體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

26、的判別,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化學反應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組合生成新分子的過程,稱為化學反應。在反應中常伴有發(fā)光發(fā)熱變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分子。金屬活動性指金屬單質在水溶液中失去電子生成金屬陽離子的傾向,屬于熱力學范疇。利用金屬活動性,可以比較金屬在水中(而不是其他環(huán)境或干態(tài))的還原性強弱與其對應的陽離子的氧化性強弱,預測水中一系列的置換反應的方向。 【解答】(1)鋅在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之前,所以鋅粒加入硫酸中產生的氣泡是氫氣,且發(fā)生的置換反應;產生該氣泡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ZnSO4+H2; (2)能

27、夠發(fā)生化學反應,一定是產生了反應前沒有的新物質,而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最后能夠觀察到黑色固體生成,則說明一定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故答案為:產生黑色固體; 故答案為:(1)Zn+H2SO4=ZnSO4+H2;(2)產生黑色固體.21.最近,人造肉開始走進大眾視野。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是大豆蛋白肉,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另一種是清潔肉,將動物干細胞置于營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形成類似肌肉的組織,其外觀、口感與傳統(tǒng)肉相似。請回答: (1)大豆蛋白肉中的蛋白質在小腸中消化后的最終產物是_; (2)將干細胞培養(yǎng)成肌肉組織主要是控制了干細胞的_過程。 【答案】 (1)氨基酸(2)分化 【考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

28、,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解析】【分析】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有機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氨基酸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它是與生命及與各種形式的生命活動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物質。機體中的每一個細胞和所有重要組成部分都有蛋白質參與。分化指非特化的早期胚胎細胞獲得特化細胞(如心臟、肝臟或肌肉細胞)特性的過程。 【解答】(1)蛋白質被消化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2)干細胞能夠形成不同的組織,是其分化的能力,但現(xiàn)在干細胞只形成類似肌肉的組織,說明其分化的方向被控制;故答案為:分化; 故答案為:(1)氨基酸;(2)分化。22.歸納與演繹是科學學習中非常重

29、要的科學方法,下表是興趣小組歸納“根據 ,運用浮力知識間接測量固體密度”的方法,請回答:方法實驗器材操作過程思維過程數(shù)據處理適用范圍一彈簧測力計燒杯水 = 物= _千克/米3物液二量筒細鐵絲水物=_(用V1、V2、V3、水表示)物液【答案】 3103;【考點】浮力大小的計算,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浮力的變化 【解析】【分析】沉浮條件:下沉:物液 , G物F浮 ,m物m排 懸?。何?液 , G物=F浮 ,m物=m排 上?。何镆?, G物F浮 ,m物m排 漂浮:物液 , G物=F浮+F杯底對物的支持力 , F浮CA;而由表格可知,B的葉綠素含量最高,A的葉綠素含量最低;說明葉綠素含量越高,植物的

30、光合作用速率越大;則結論為 不同品種的越橘,葉綠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 故答案為:(1)減少實驗偶然性,使結論更可靠;(2)光照強度;(3) 不同品種的越橘,葉綠素的含量越高,其光合作用速率越大.27.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相對封閉的裝置內燃燒某種含碳、氫、氧元素的垃圾,對產生的廢氣成分(不考慮氣態(tài)有機物)按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檢驗。 【實驗研究】拉動注射器,讓廢氣依次通過裝置。 【實驗分析】(1)能證明廢氣中有水蒸氣存在的現(xiàn)象是_; (2)F處的大號注射器,可以引導氣體流向,其另一個主要作用是_; (3)【反思評價】小金認為,僅根據E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無法確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

31、_; (4)小金根據D中的粉末由黑色變?yōu)榧t色,得出廢氣中存在一氧化碳。小麗認為該結論不夠嚴密,若廢氣中存在氫氣也會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要使上述結論更加嚴密,還應添加的一個實驗裝置及位置是_。 【實驗結果】經檢驗,廢氣中存在CO2、CO、H2O。【答案】 (1)A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2)收集尾氣(或儲氣)(3)CO2不一定來自CO和CuO的反應,可能是原來的CO2在B裝置沒有除盡(4)在DE之間連接盛有無水硫酸銅的U型管(或在DE之間連接A裝置) 【考點】常見物質的鑒定 【解析】【分析】元素分析是研究有機化合物中元素組成的化學分析方法。分為定性、定量兩種。前者用于鑒定有機化合物中含有哪些元素; 后者用

32、于測定有機化合物中這些元素的百分含量。例如,被測物質在特殊儀器中燃燒后,可定量地測定成二氧化碳形態(tài)的碳、成水形態(tài)的氫、成單體形態(tài)或氮氧化物形態(tài)的氮和成 二氧化硫形態(tài)的硫等。 【解答】(1)混合氣體水蒸氣的檢測是通過無水硫酸銅來檢測的,如果有水存在時,無水硫酸銅則會由白色變成藍色; (2)垃圾種含有C、H、O元素,則燃燒后的產物可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而一氧化碳是有毒氣體,所以實驗在種一定要有尾氣處理裝置,而F處的大注射器處在實驗裝置的末尾,則其除了引導氣體流向外,就是暫時儲存尾氣; (3)垃圾種含有C、H、O元素,則燃燒后的產物可能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如果廢氣中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

33、碳,則B會變渾濁,但沒有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所以即使廢氣中沒有一氧化碳,E中澄清石灰水也會變渾濁; (4)氫氣與氧化銅反應,除了生成的紅色的銅外,還會生成水,因此在D裝置后加一個檢驗水的無水硫酸銅即可,如果無水硫酸銅變藍色,則說明原混合氣體中有氫氣; 故答案為:(1) A中的固體由白色變藍色;(2) 收集尾氣(或儲氣);(3) CO2不一定來自CO和CuO的反應,可能是原來的CO2在B裝置沒有除盡 ;(4) 在DE之間連接盛有無水硫酸銅的U型管(或在DE之間連接A裝置)。28.利用如圖電路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其中電流表量程為“00.6A”,電壓表量程為“03V”,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50

34、,1A”。依次將阻值為5歐、10歐、20歐的定值電阻接入AB之間完成實驗,獲得數(shù)據如下表。 實驗組別123電阻R(歐)51020電流I(安)0.40.20.1請回答:(1)完成第一組實驗,斷開開關,拆下5歐的電阻,改接10歐的電阻。繼續(xù)操作有以下四步: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記錄電流表示數(shù);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適當位置。從安全和規(guī)范角度考慮,正確的順序是_; (2)上述操作中判斷滑片已處于適當位置的依據是_; (3)依據表中數(shù)據作出了下列圖像,其中正確的是_; A B C D (4)要完成本次實驗,電源最多只能將_節(jié)干電池串聯(lián)。 【答案】 (1)(2)電壓表示數(shù)為2伏(3)A

35、,B(4)4 【考點】歐姆定律,歐姆定律的應用 【解析】【分析】控制變量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歐姆定律是: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段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解答】(1)完成第一組實驗后,更換電阻后,要重新把滑動變阻器移動最后右端,然后閉合快關,在調整滑動變阻器,記錄電流表示數(shù)即可,即 ; (2)該實驗是為了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即電壓是不變量,由表格可知,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始終為2V;所以更換電阻后,重新調整滑動

36、變阻器時,只需使電壓表示數(shù)依然為2V即可; (3)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可知,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則A符合,D不符合; 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的倒數(shù)成正比,則B正確,C錯誤; (4)電源的最大電壓,即定值電阻最大的時候,由表格可知,定值電阻最大為20,而滑動變阻器如果全部接入才能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2V時,電源電壓最大,即U=IR=0.1A(20+50)=7V,而一節(jié)干電池的電壓是1.5V,則需要4節(jié)電池; 故答案為:(1);(2)電壓表示數(shù)為2V;(3)AB;(4)4.29.某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鋇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是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展開了系列實驗。 【實驗操作】用試管取6毫升氫氧化鋇溶液,

37、往試管中加入6毫升稀鹽酸,等分成兩份?!緦嶒炞C明】(1)往其中一份混合液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發(fā)現(xiàn)溶液呈無色。說明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_,證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 (2)【繼續(xù)探究】能否再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于是往混合液中滴入石蕊試液,發(fā)現(xiàn)變紅色,溶液呈酸性,這不能證明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討論后,形成了新的對照實驗方案,將步驟補充完整: 往盛有另一份混合液的試管中,加入足量的鎂片;_,加入等量的鎂片。(3)證明原混合液的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的現(xiàn)象是_。 (4)從微觀上分析:氫氧化鋇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實質是_。 【答案】 (1)OH(2)另用試管取3毫升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和3毫升

38、水混合(或另用試管取3毫升相同的稀鹽酸)(3)第步產生的氣體比第步慢(或少) 【微觀解釋】(4)H+和OH結合生成H2O 【考點】金屬的化學性質,中和反應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酸堿中和反應指酸和堿互相交換成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或者是酸+堿鹽+水,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所以只要酸堿發(fā)生了反應就叫中和,不管進行到何種程度,判斷是完全中和是以酸堿是否恰好完全反作為標準的。 【解答】(1)無色酚酞遇堿變紅色,在中性和酸性環(huán)境中為無色,滴加酚酞溶液不變色,則說明溶液不是堿性,即沒有氫氧根離子; (2)為了控制變量,要保證兩支試管中的溶液總

39、體積相同,且形成對照,則 中加入相同體積的鹽酸3mL,然后加入3mL蒸餾水即可; (3) 證明原混合液的鹽酸中H+參加了反應 ,則 第步中的H+比 第步溶液中H+少,而鎂與H+反應能夠產生氫氣,H+越少則產生氫氣會較慢或者較少; (4)BaCl2是可溶性鹽,即在溶液中以離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其實質是H+與OH-生成水的過程; 故答案為:(1) OH ;(2) 另用試管取3毫升相同質量分數(shù)的稀鹽酸和3毫升水混合(或另用試管取3毫升相同的稀鹽酸);(3) 第步產生的氣體比第步慢(或少);(4) H+和OH結合生成H2O 。30.小麗要外出旅游,為防止陽臺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個自動澆花裝置。 她

40、在瓶底與瓶蓋上各開一個小孔,瓶內裝水(如圖甲)。發(fā)現(xiàn)水從瓶蓋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實現(xiàn)長期自動供水。如何才能實現(xiàn)長期自動供水呢?小麗和拓展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研究?!緦嶒炑芯俊恐辉谄可w上開一個小孔,裝入4/5的水,留下1/5的空氣,瓶子倒放(如圖乙)。在20的恒溫室內,用40的濕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氣體部位,觀察記錄1小時內發(fā)生的現(xiàn)象?!緦嶒炗涗洝块_始時小孔只滴水(如圖丙);一段時間后停止滴水,沒有氣泡進入;然后小孔只進氣泡、不滴水(如圖?。?;最后既不滴水也不進氣泡。測出有關科學量,并繪制成圖(如圖戊)。 換用25C、30、35、45C的濕毛巾重復試驗,均產生類似現(xiàn)象?!緦嶒灧治觥浚?)瓶子倒置后,瓶

41、內液體對瓶蓋存在_; (2)瓶子內氣體吸收毛巾上的熱量后溫度會升高,一段時間后逐漸恢復至室溫。結合裝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線的變化規(guī)律,分析A,B,C,D四點,其中_點瓶內氣體溫度最高; (3)【實驗預測】若用低于環(huán)境溫度的濕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1小時內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 (4)小麗和拓展小組同學終于制成了一個自動澆花裝置。結合一天中氣溫變化的大致規(guī)律分析,該裝置一天中供水的情況是_。 【答案】 (1)壓強(或壓力)(2)B(3)瓶內先進氣泡,然后向外滴水 【實踐應用】(4)一天中氣溫升高時,裝置向外滴水,氣溫下降或不變時,不向外滴水 【考點】大氣壓與人類生活,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大氣的

42、溫度 【解析】【分析】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下,溫度越高氣壓越低。在密閉環(huán)境下(體積不變),溫度越高氣壓越高。氣壓大小與高度、溫度等條件有關。一般隨高度增大而減小。在水平方向上,大氣壓的差異引起空氣的流動。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在液體容器底、內壁、內部中,由液體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壓強稱為液體壓強,簡稱液壓。 【解答】(1)瓶子倒置后,瓶內液體重力作用在瓶蓋上,而力作用一定面積上的作用效果是壓強; (2)該裝置是通過氣壓的改變來實現(xiàn)自動滴水的,當瓶內氣體吸收毛巾上的熱量時,氣壓增大,大于外界氣壓,則水會流出平外,在A點流水速度最大,即瓶內壓強最大,溫度最高;而后毛巾的溫度和瓶內氣體溫度均會

43、降低,導致壓強減小,則流水逐漸減小,在瓶內氣壓小于外界氣壓時,則在外界氣壓的作用下瓶內會進氣,從而逐漸增加瓶內的氣體,即氣壓也會增大;最終平衡; (3)使用低溫毛巾時,則瓶內氣體的熱量會傳遞給毛巾,從而導致瓶內氣體溫度降低,即壓強減小,小于外界氣壓,則瓶內會先進氣泡,一段時間后瓶內氣體從外界吸收熱量,導致壓強增大,則會向外滴水; (4)溫度升高時,瓶內氣壓增大,開始滴水;而當溫度下降或者相等時,瓶內氣壓小于或等于外界氣壓,則不滴水; 故答案為:(1)壓強(或壓力);(2)A;(3) 瓶內先進氣泡,然后向外滴水;(4) 一天中氣溫升高時,裝置向外滴水,氣溫下降或不變時,不向外滴水。四、解答題(共

44、5題;共40分)31.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尋找新家園的故事。影片中有觀點質疑,用飛船運載人類進行幾千年的流浪過程中,無法長期維持生態(tài)平衡。其實早在1991年,科學家就利用封閉建筑(如圖)進行了一個“生物圈二號”實驗,在占地面積1.3平方千米的該建筑中,志愿者們很快就遇到了農作物產糧不足、氧氣濃度下降、二氧化碳濃度上升等問題,導致這一實驗失敗。請回答: (1)地球上各種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間接來自_; (2)“生物圈二號”這個密閉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個_,該系統(tǒng)中氧氣濃度下降的原因是_; (3)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號”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該系統(tǒng)成分單純,生物種類少,自動調節(jié)能力_。 【答案】 (1)太陽(或太陽能)(2)群落;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小于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3)弱 【考點】運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分析簡單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