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省工程建設規(guī)范 江蘇省居住建筑熱環(huán)境和節(jié)能 設計標準 Design Standard of Thermo-Environment & Energy Conservatio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Jiangsu Province DGJ32/J 712008 2009年3月1日實施目 次 1 總則 2 術語、符號 3設計指標 4建筑熱工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 5圍護結構的規(guī)定性指標 6建筑物的節(jié)能綜合指標 7 采暖、空調設計 8太陽能利用 附錄A 外墻平均傳熱系數的計算 附錄B 窗的傳熱系數 附錄C建筑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附錄D 主導材料與計算參數 附表E
2、 太陽輻射吸收系數值 附錄M 本標準用詞說明 1總則 1.0.1 為了貫徹國家建筑節(jié)能的方針政策,改善建筑物室內熱環(huán)境;提高我省居住建筑物采暖、空調降溫等方面耗能的使用效率,特制訂江蘇省居住建筑熱環(huán)境與節(jié)能設計標準(以下簡稱標準)。通過建筑設計和采暖與空調降溫設計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建筑節(jié)能率達到規(guī)定的水平。 我省居住建筑節(jié)能應達到50%的水平,有條件時宜達到節(jié)能65%以上。 1.0.2 本標準規(guī)定了我省范圍內居住建筑室內熱環(huán)境標準、能耗標準及節(jié)能設計原則和要求 。 1.0.3 本標準適用于我省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的節(jié)能設計。 1.0.4 建筑節(jié)能設計應包括以下過程: 1) 建筑設計滿足
3、本標準節(jié)能設計的一般性規(guī)定; 2) 圍護結構熱工指標符合本標準的圍護結構規(guī)定指標或建筑物綜合能耗符合本標準的規(guī)定 指標; 3) 采暖空調設計符合本標準要求。 1.0.5 按本標準進行建筑節(jié)能設計時,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guī)范的規(guī)定。2術語、符號 2.1 節(jié)能建筑 節(jié)能建筑系指在保證建筑使用功能和滿足室內熱環(huán)境質量條件下,通過提高建筑圍護結構隔熱保溫性能、采暖空調系統(tǒng)運行效率和自然能源利用等技術措施,使建筑物的采暖與空調降溫能耗降低到規(guī)定水平;同時,當室內不采用采暖與空調降溫措施時,仍滿足一定居住條件的建筑物。 2.2 采暖期天數(Zh) 累年日平均溫度低于或等于5°C的天數稱為
4、采暖期天數,單位:d。 2.3 采暖期室外平均氣溫(to) 當地氣象臺(站)冬季室外平均溫度低于或等于5°C的累年平均值,單位:°C。 2.4 空調降溫期天數(Zc) 累年日平均溫度高于或等于26°C的天數,稱為設計計算用空調降溫期天數,單位:d 。 2.5 空調降溫期室外平均氣溫(to) 當地氣象臺(站)夏季室外日平均溫度高于或等于26°C的累年平均值,單位:°C。2.6 建筑物耗熱量指標(qh) 在設計計算用采暖期室外平均溫度條件下,為保持室內全部房間平均計算溫度為18°C,單位建筑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需由室內供暖設備提供的熱
5、量,單位:W/m2。 2.7 建筑物耗冷量指標(qc) 在設計計算用空調降溫期室外平均溫度條件下,為保持室內全部房間平均計算溫度為26°C,單位建筑面積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需由室內空調設備提供的制冷量,單位:W/m2。 2.8 建筑耗電量指標(qe·r) 在設計計算溫度條件下,為保持室內計算溫度單位建筑面積全年消耗的電量,單位:kW·h/m2。 2.9 圍護結構傳熱系數(K) 在穩(wěn)態(tài)條件下,圍護結構兩側空氣溫差為1K,在單位內通過1 m2圍護結構的傳熱量,單位:W/(m2·K)。 2.10 圍護結構傳熱阻(R0) 圍護結構傳熱系數的倒數, 單位: m2&
6、#183;K / W。 2.11 熱惰性指標(值) 表征圍護結構阻止熱量傳遞和對溫度波衰減程度的無量綱指標。對單一材料圍護結構:;對多層材料圍護結構:。式中為圍護結構材料層的熱阻,為相應材料層的蓄熱系數。 2.12 建筑物體形系數(S) 建筑物與室外大氣層接觸的外表面積與其所包圍的體積的比值,外表面積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空調降溫的樓梯間隔墻及戶門的面積。 2.13 窗墻面積比 窗戶洞口面積總和與房間立面單元面積(即建筑層高與開間定位線圍成的面積)總和的比值。 2.14 遮陽系數Sc 遮陽系數:在窗戶洞口面積范圍內,在夏至日通過外門窗進入室內的輻射能與該范圍內陽光總輻射能的比。 2.15 太
7、陽輻射吸收系數 表征建筑材料表面對太陽輻射熱吸收的能力的無量綱指標,是一個小于1的系數。2.15 被動采暖 不通過專用采暖設備,只利用外部輻射得熱和室內得熱,提高室內溫度的做法。 2.16 氣候分區(qū) 我省徐州市、連云港市屬寒冷地區(qū),其余各市屬于夏熱冬冷地區(qū)。3. 設計指標 3.1 室內熱環(huán)境設計參數應滿足下列條件 1.冬季采暖建筑室內平均溫度不低于18°C ,換氣次數為1.0次/h 。 2.夏季空調建筑室內平均溫度不高于26°C,換氣次數為1.0次/h 。 3.冬季被動采暖建筑室內平均溫度夏熱冬冷地區(qū)不低于12°C,寒冷地區(qū)不低于10°C。 4.夏季自然
8、通風情況下,建筑物外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不高于35°C。 3.2 建筑物通過采暖與空調降溫措施,使室內熱環(huán)境達到3.1的第1、2條的條件要求時,其建筑物采暖耗電量與空調耗電量之和不應超過表3.2規(guī)定的采暖耗電量與空調耗電量指標之和。表3.2 建筑物采暖耗熱量、空調耗冷量、耗電量指標 采 暖 期空 調 降 溫 期地 區(qū)耗熱量指標 qH(W/m2)耗電量指標 qE·H(kWh/m2)耗冷量指標 qR(W/m2 )耗電量指標 qE·R(kWh/m2)夏熱冬冷22.014.223512.5寒 冷24.515.82159.7 3.3 按節(jié)能65%標準設計時, 建筑物通過采暖與
9、空調降溫措施,使室內熱環(huán)境達到3.1的第1、2條的條件要求時,其建筑物采暖耗電量與空調耗電量之和不應超過表3.3規(guī)定的采暖耗電量與空調耗電量指標之和。表3.3 建筑物采暖耗熱量、空調耗冷量、耗電量指標 采 暖 期空 調 降 溫 期地 區(qū)耗熱量指標 qH(W/m2)耗電量指標 qE·H(kWh/m2)耗冷量指標 qR(W/m2 )耗電量指標 qE·R(kWh/m2)夏熱冬冷16.110.41628.8寒 冷18.011.61406.3采 暖 期空 調 降 溫 期地 區(qū)耗熱量指標 qH(W/m2)耗電量指標 qE·H(kWh/m2)耗冷量指標 qR(W/m2 )耗電量
10、指標 qE·R(kWh/m2)夏熱冬冷寒 冷4建筑熱工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 4.1選址 宜選用有良好日照和自然通風條件的地塊,不宜布置在洼地。 4.2 布局 1建筑群體的平面和豎向布局,宜采用交錯排列、斜、坡地臺階排列等形式。不宜采用不利于自然通風的周邊式和混合式布置形式; 2有條件時,宜引入水陸風或山谷風以改善居住區(qū)的夏季熱環(huán)境。避開冬季北向風口地段。 4.3 朝向 宜為南偏西5°至南偏東30°之間。 4.4 日照 居住建筑的日照間距,按江蘇省住宅設計標準及“江蘇省城市規(guī)劃管理規(guī)定”的日照環(huán)境執(zhí)行。冬至日底層南向房間宜保證日照時數1小時以上。 4.5 綠化 宜在建筑物
11、需要遮陽部位的南側或東西側配置樹冠高大的落葉樹,或采取屋面綠化、墻面綠化措施。建筑物周邊場地綠化等應滿足規(guī)劃要求。5圍護結構的規(guī)定性指標 5.1 體形系數 5.1.1節(jié)能建筑設計應采用合理的平面布局,減少外表面積。節(jié)能建筑的體形系數宜控制在表5.1.1的限值以下。表5.1.1 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限值表5.1.1 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限值 地區(qū)建筑層數3層45層68層911層12層夏熱冬冷地區(qū)0.550.450.400.35寒冷地區(qū)0.520.380.330.300.26 5.1.2如果體形系數不滿足表5.1.1的規(guī)定,則必須按照第6章的要求進行建筑物的節(jié)能綜合指標判斷。 5.2 屋面 5.2.1
12、 各地區(qū)屋面屋面?zhèn)鳠嶙?、熱惰性指標應符合?.2.1的規(guī)定。 表5.2.1 各地區(qū)屋面?zhèn)鳠嶙柘拗礡0 (m2·K / W)、熱惰性指標D地區(qū)建筑層數12層611層45層3層D32.5D3D32.5D3D32.5D3夏熱冬冷1.261.421.261.421.672.00寒冷1.672.002.403.005.2.2建筑按節(jié)能65%設計時,屋面屋面?zhèn)鳠嶙?、熱惰性指標應符合?.2.2的規(guī)定。 表5.2.2 節(jié)能65%設計時,屋面屋面?zhèn)鳠嶙鑂0 (m2·K / W)、熱惰性指標D 地區(qū)建筑層數12層611層45層3層D32.5D3D32.5D3D3D3夏熱冬冷1.671.671
13、.671.672.002.22寒冷2.002.402.883.405.3 墻體 5.3.1. 各地區(qū)墻體傳熱阻、熱惰性指標應符合表5.3.1的規(guī)定。5.3.1. 各地區(qū)墻體傳熱阻值不應小于表5.3.1-1或表5.3.1-2規(guī)定的傳熱阻限值。若屋面?zhèn)鳠嶙柚挡粷M足表5.3.1-1或表5.3.1-2的規(guī)定,則應按照第6章的要求進行建筑物的節(jié)能綜合指標判斷。夏熱冬冷地區(qū)墻體傳熱阻限值(m2·K / W) 表5.3.1-1朝向太陽輻射吸收系數6層45層3層1.6D2.52.5D4.0D4.0D2.52.5D4.0D2.5D2.5南-1.000.691.000.830.741.251.00東西
14、0.600.800.731.000.831.250.600.690.830.741.00北-0.830.741.000.831.00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板或外挑樓板、與非封閉式樓梯間相鄰的隔墻同北墻分隔采暖空調居住空間與非采暖空調空間的樓板、隔墻北墻傳熱阻限值的60%,且不小于0.50 m2·K / W表5.3.1-2 寒冷地區(qū)墻體傳熱阻限值(m2·K / W)朝向6層45層3層1.6D2.52.5D4.0D4.02.5D4.0D4.0D2.54.0D4南0.800.800.730.960.801.501.25東西0.800.800.730.960.801.501.25北
15、0.960.960.880.960.961.501.25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板或外挑樓板、與非封閉式樓梯間相鄰的隔墻同北墻分隔采暖空調居住空間與非采暖空調空間的樓板、隔墻北墻傳熱阻限值的90%5.3.2 墻體冷橋處傳熱阻應不小于0.52 m2·K / W 。 5.3.3 建筑按節(jié)能65%標準設計時,墻體傳熱阻、熱惰性指標應符合表5.3.3的規(guī)定。 表5.3.3-1 夏熱冬冷地區(qū)節(jié)能65% 墻體傳熱阻R0 (m2·K / W)、熱惰性指標D朝向6層45層3層1.6D2.52.5D4.0D4.01.6D2.52.5D4.0D4.01.6 D 2.5D2.5南1.201.001
16、.501.251.801.60東西0.601.201.101.501.251.800.601.001.251.60北1.101.001.251.60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板或外挑樓板、與非封閉式樓梯間相鄰的隔墻同北墻分隔采暖空調居住空間與封閉式非采暖空調空間的樓板、隔墻北墻傳熱阻限值的60%,且不小于0.65 m2·K / W 表5.3.3-2 寒冷地區(qū)節(jié)能65%墻體傳熱阻R0 (m2·K / W)、熱惰性指標D 12層611層45層3層R01.551.672.002.22D2.5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板或外挑樓板、與非封閉式樓梯間相鄰的隔墻同北墻分隔采暖空調居住空間與封閉
17、式非采暖空調空間的樓板、隔墻北墻傳熱阻限值的90% 5.4.1 建議修改為:5.4.1 外門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的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建筑層數6時,不應大于表5.4.1-1或表5.4.1-2規(guī)定的限值。外窗為凸窗時,傳熱系數應小于表5.4.1-1或5.4.1-2 的規(guī)定限值的90%。若外門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的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不滿足表5.4.1-1或5.4.1-2 的規(guī)定,則應按照第6章的要求進行建筑物的節(jié)能綜合指標判斷。表5.4.1-1 夏熱冬冷地區(qū)外窗傳熱系數、遮陽系數限值朝 向指標窗墻面積比0.2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400.
18、40且0.45北傳熱系數K W/(.K)3.02.72.52.42.2遮陽系數-東西傳熱系數K W/(.K)3.63.22.82.52.2遮陽系數0.600.500.450.400.30南傳熱系數K W/(.K)-3.93.63.33.03.6(活動外遮陽)遮陽系數0.700.600.500.45陽臺門下部門芯板b1.7戶門3.0(封閉式樓梯間) 1.7(非封閉式樓梯間)表5.4.1-2寒冷地區(qū)窗傳熱系數、遮陽系數限值朝 向指標窗墻面積比0.200.20且0.2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45北傳熱系數K W/(.K)3.02.62.32.0遮陽系數-東西傳熱系數K W
19、/(.K)3.02.62.32.0遮陽系數0.600.600.500.45南傳熱系數K W/(.K)-3.73.02.6遮陽系數0.70陽臺門下部門芯板1.56戶門2.0(封閉式樓梯間) 1.56(非封閉式樓梯間)2 當建筑層數5時,不應大于表5.4.1-3或表5.4.1-4規(guī)定的限值。外窗為凸窗時,傳熱系數應小于表5.4.1-3或5.4.1-4 的規(guī)定限值的90%。若外門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的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不滿足表5.4.1-3或5.4.1-4 的規(guī)定,則應按照第6章的要求進行建筑物的節(jié)能綜合指標判斷。表5.4.1-3夏熱冬冷地區(qū)外窗傳熱系數、遮陽系數限值朝 向指標窗墻面積比0.2
20、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400.40且0.45北傳熱系數K W/(.K)3.02.72.52.42.2遮陽系數-東西傳熱系數K W/(.K)3.22.82.52.22.03.2(活動外遮陽)遮陽系數0.500.450.400.300.30南傳熱系數K W/(.K)3.23.22.82.82.03.2(活動外遮陽)遮陽系數0.600.500.450.40陽臺門下部門芯板1.7戶門3.0(封閉式樓梯間) 1.7(非封閉式樓梯間)表5.4.1-4寒冷地區(qū)窗傳熱系數、遮陽系數限值朝 向指標窗墻面積比0.200.20且0.2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
21、45北傳熱系數K W/(.K)3.02.62.32.0遮陽系數-東西傳熱系數K W/(.K)3.02.62.32.0遮陽系數0.600.500.450.40南傳熱系數K W/(.K)-3.02.82.0遮陽系數-0.600.500.45陽臺門下部門芯板1.56戶門2.0(封閉式樓梯間) 1.56(非封閉式樓梯間)注: 1 墻面方向:北-墻面法線向北偏東30°到偏西30°的范圍東或西-墻面法線向東或西偏北60°到偏南60°的范圍南-墻面法線向南偏東30°到偏西30°的范圍2 遮陽系數:表中遮陽系數指夏季遮陽系數,可以取夏至日的計算遮陽系
22、數。其中:東西向外窗遮陽系數, 當無外遮陽時,取玻璃的遮陽系數;有外遮陽時,取玻璃的遮陽系數與外遮陽系數的乘積.;南向外窗遮陽系數, 不應計算玻璃的遮陽系數;僅計算外遮陽系數。(法式陽臺、防火構造活動外遮陽窗簾等)3計算窗墻面積比時,凸窗的面積按洞口面積計算。5.4.2南向外窗應設置外遮陽設施,宜設置活動式。東西向外窗宜設置外遮陽設施,設置時應為活動外遮陽。 5.4.3 凸窗的上頂板,下底板及側向不透明部分應進行保溫處理,傳熱阻不低于冷橋要求。5.4.4夏熱冬冷地區(qū)建筑物16層的外窗及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外窗空氣滲透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7107-2002規(guī)定的3級;
23、夏熱冬冷地區(qū)7層及7層以上及寒冷地區(qū)建筑物的外窗及陽臺門的氣密性等級,不應低于該標準規(guī)定的4級。5.4.5 建筑按節(jié)能65%標準設計時,外門窗(包括陽臺門的透明部分)的傳熱系數和遮陽系數應不高于表5.4.5 的規(guī)定的限值。外窗為凸窗時,傳熱系數應低于表5.4.5 的規(guī)定限值的90% 1)當建筑層數6時表5.4.5-1 夏熱冬冷地區(qū)節(jié)能65%外窗傳熱系數、遮陽系數朝 向指標窗墻面積比0.2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45>0.45且 0.50北傳熱系數K W/(K)3.02.52.22.01.9遮陽系數0.5東 西傳熱系數K W/(K)3.0
24、2.82.82.82.8外遮陽系數0.400.300.250.200.20南傳熱系數K W/(K)3.03.02.82.82.8外遮陽系數0.400.300.250.20陽臺門下部門芯板傳熱系數K W/(K)1.4戶門傳熱系數K W/(K)2.4(封閉式樓梯間) 1.4(非封閉式樓梯間) 表5.4.5-2 寒冷地區(qū)節(jié)能65%窗傳熱系數、遮陽系數限值 朝 向指標窗墻面積比0.20>0.20且0.2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40北傳熱系數K W/(K)2.82.52.22.0遮陽系數東 西傳熱系數K W/(K)2.82.52.22.01.8遮
25、陽系數0.500.450.400.300.30南傳熱系數K W/(K)3.02.82.4遮陽系數0.5陽臺門下部門芯板傳熱系數K W/(K)1.0戶門傳熱系數K W/(K)1.6 2)當建筑層數5時 表5.4.5-3 夏熱冬冷地區(qū)節(jié)能65%外窗傳熱系數、遮陽系數朝 向指標窗墻面積比0.2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45>0.45且0.50北傳熱系數K W/(K)2.82.32.01.8外遮陽系數0.5東 西傳熱系數K W/(K)2.82.82.52.52.5外遮陽系數0.300.250.250.200.20南傳熱系數K W/(K)2.82.
26、82.82.52.5外遮陽系數0.300.250.200.20陽臺門下部門芯板傳熱系數K W/(K)1.4戶門傳熱系數K W/(K)2.4(封閉式樓梯間) 1.4(非封閉式樓梯間)表5.4.5-4 寒冷地區(qū)節(jié)能65%外窗傳熱系數、遮陽系數限值 朝 向指標窗墻面積比0.20>0.20且0.25>0.25且0.30>0.30且0.35>0.35且0.40北傳熱系數K W/(K)2.82.52.22.0遮陽系數東 西傳熱系數K W/(K)2.82.52.22.01.8遮陽系數0.500.450.400.300.30南傳熱系數K W/(K)2.82.82.52.32.3遮陽系數
27、0.45陽臺門下部門芯板傳熱系數K W/(K)1.0戶門傳熱系數K W/(K)1.65.5 分戶墻、分戶樓板、樓梯間 5.5.1分戶墻、分戶樓板的傳熱阻在夏熱冬冷地區(qū)不宜小于0.50 m2·K / W ,在寒冷地區(qū)不宜小于0.67 m2·K / W。 5.5.2封閉式樓梯間外墻應設保溫層。寒冷地區(qū)樓梯間應采用封閉式,夏熱冬冷地區(qū)宜采用封閉式。6. 建筑物的節(jié)能綜合指標 6.0.1節(jié)能建筑圍護結構應優(yōu)先采用規(guī)定性指標進行設計。當設計的居住建筑不符合本標準中的圍護結構規(guī)定性指標要求時,則應按本節(jié)的規(guī)定進行性能性指標設計,通過計算判定建筑物節(jié)能綜合指標。 6.0.2 進行性能性指
28、標設計時,必須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因體形系數超標時,屋面、墻體、窗戶的傳熱阻或傳熱系數、熱惰性指標應滿足相近體形系數達標時規(guī)定性指標的要求; 2 因窗墻面積比超標時,屋面和墻體的傳熱阻、熱惰性指標應滿足規(guī)定性指標的要求,窗戶的傳熱系數應滿足相近窗墻面積比達標時規(guī)定性指標的要求; 3 因窗傳熱系數超標時,屋面和墻的傳熱阻、熱惰性指標應滿足規(guī)定性指標的要求; 4 因外墻傳熱阻超標時,屋面和窗的傳熱阻或傳熱系數應滿足規(guī)定性指標的要求; 5 因窗的遮陽超標時,屋面、墻和窗的傳熱系數或傳熱阻、居住建筑的熱惰性指標應滿足規(guī)定性指標的要求; 6 屋面的傳熱阻超標,不得進行性能性指標設計。 6.0.3 本
29、標準采用建筑物的采暖、空調年計算耗電量的和作為建筑物的節(jié)能綜合指標。 6.0.4 建筑物的節(jié)能綜合指標應采用動態(tài)方法計算。 6.0.5 建筑節(jié)能綜合指標應按第3節(jié)規(guī)定的計算條件,并根據以下規(guī)定進行計算。 1采暖、空調設備為家用氣源熱泵空調器,按節(jié)能50%設計時:空調額定能效比取2.3,采暖額定能效比1.9;按節(jié)能65%設計時:空調額定能效比取2.5,采暖額定能效比2.1。 2室內其它得熱平均強度為4.3W/m2。 3建筑面積和體積應按本標準附錄B計算。6.0.6所設計建筑的采暖年計算耗電量和空調年計算耗電量之和,不應超過第3節(jié)規(guī)定的的采暖、空調年計算耗電量之和。 7 采暖、空調設計 7.1寒冷
30、地區(qū)的住宅小區(qū)和高層住宅的供暖宜采用集中式供暖系統(tǒng)。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遵循民用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1995第5章的規(guī)定。7.2采用集中式或是分散式空調系統(tǒng)應根據當地能源條件、初投資與運行費、運行管理條件、環(huán)境保護、室內環(huán)境等因素綜合比較而定。 7.3集中式供熱、空調系統(tǒng)應優(yōu)先考慮使用地熱、江河湖海水體熱、太陽能等自然能源及熱電廠蒸汽、企業(yè)余熱、廢熱或區(qū)域供熱中心提供的熱源。不應采用電力作為直接熱源。 7.4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應配置自動控制系統(tǒng)和能量管理系統(tǒng)。在智能化小區(qū)中應將其納入小區(qū)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統(tǒng)。7.5集中式供熱、空調系統(tǒng)應實現熱/冷量分戶計量、溫度的分室調節(jié)和使
31、用時間的分室控制。 7.6 集中式空調系統(tǒng)的冷凍水輸送應采用變流量方式運行。冬夏季宜分別配置水泵。 7.7 鍋爐熱效率、冷水機組的性能系數、采暖熱水循環(huán)泵耗電輸熱比、空調水系統(tǒng)的輸送能效比、管道保冷厚度等指標遵照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第5.2、5.3、5.4節(jié)的規(guī)定。 7.8 對分散式空調系統(tǒng),應統(tǒng)一設計室外機的安裝位置和凝結水排水管。室外機的安放應有利于其熱量的排放,并避免其氣流對鄰室的熱污染、廢氣污染和噪聲污染。 8 太陽能利用 8.1 宜采用集中式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tǒng)。 8.2 集中式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tǒng)應實現分戶計量。 8.3 12層及以下高度的新建建筑應統(tǒng)一設計、
32、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 12層以上的新建建筑宜統(tǒng)一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供應系統(tǒng)。 8.4 太陽能利用設施應與建筑進行一體化設計。附錄 附錄A 外墻平均傳熱系數的計算 外墻受周邊熱橋影響條件下,其計算平均傳熱系數應按下式計算: 3 213 32211····BBBpBBBBBBppmFFFFFKFKFKFKK= (附A.1) mKK=(夏熱冬冷地區(qū)) 或mKK08.1=(寒冷地區(qū)) 式中: Km外墻的平均傳熱系數W/(m2 ·K); Kp外墻主體部位的傳熱系數W/(m2·K),應按國家現行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范GB5017693的規(guī)定計
33、算: KB1、KB2、KB3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傳熱系數W/(m2·K): Fp外墻主體部位的面積(m2) FB1、FB2、FB3外墻周邊熱橋部位的面積(m2)。 外墻主體部位和周邊熱橋部位如圖A.1所示。附錄B 窗的傳熱系數 附表B.1 窗的傳熱系數 窗框材料窗戶類型空氣層厚度(mm)窗框窗洞面積比()傳熱系數 K(W/m2·K)鋼、鋁單框單層玻璃15206.4單框中空玻璃93.9123.7163.6單框中空Low-E玻璃93.4123.2163.0單框斷熱橋中空玻璃93.5123.23.4163.03.2單框斷熱橋 中空Low-E玻璃92.9122.42.7162.22.
34、5塑料、木單框 單層玻璃25304.7單框 中空玻璃93.0122.52.8162.32.6單框 中空Low-E玻璃92.3121.92.1161.71.9注:本表中的窗戶包括一般窗戶,天窗和門上部帶玻璃部分。 陽臺門下部門肚板部位的傳熱系數,當下部不作保溫處理時,應按表中值采用;當作保溫處理時,應按計算確定。 本表中未包括的新型窗戶,其傳熱系數應按測定值采用。 貼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 雙層窗傳熱阻=組成該雙層窗的兩樘單窗的傳熱阻之和+0.07。附錄C 建筑面積和體積的計算 C.0.1建筑面積應按各層外墻外包線圍成面積的總和計算。 C.0.2建筑體積應按建筑物外表面和底層地面圍成的體積計算。 C.0.3建筑物外表面積應按墻面面積、屋頂面積和下表面直接接觸室外空氣的樓板面積的總和計算。 C.0.4 窗墻面積比計算時,墻的面積按朝向外墻外包線圍成的面積計算,窗戶的面積按該朝向門窗的總面積計算。附錄D 主導材料與計算參數 名稱規(guī)格(墻厚)容重導熱系數蓄熱系數地區(qū)墻體材料粘土多孔磚KP1,KM1240/19014000.587.92全省灰砂磚2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某數據中心水電暖安全保障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奶牛養(yǎng)殖金融服務與風險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實木地板批發(fā)業(yè)務供應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行業(yè)原材料采購與倉儲服務合同4篇
- 2025年度門窗行業(yè)知識產權保護合同-@-2
- 二零二五年度卵石開采與環(huán)保治理采購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藥產品國際貿易爭端解決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夜間經濟攤位租賃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門面租賃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架工程高空作業(yè)人員培訓合同
- 開展課外讀物負面清單管理的具體實施舉措方案
- 2025年云南中煙工業(yè)限責任公司招聘420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2030年中國洗衣液市場未來發(fā)展趨勢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4解析: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基礎練(解析版)
- 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自行成交版
- 《AM聚丙烯酰胺》課件
- 系統(tǒng)動力學課件與案例分析
- 《智能網聯(lián)汽車智能傳感器測試與裝調》電子教案
- 客戶分級管理(標準版)課件
- GB/T 32399-2024信息技術云計算參考架構
- 固定資產盤點報告醫(yī)院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