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用指南針與地圖_第1頁
教你如何用指南針與地圖_第2頁
教你如何用指南針與地圖_第3頁
教你如何用指南針與地圖_第4頁
教你如何用指南針與地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一、指南針與方向   方向的表示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 羅盤法 基本分為四個方位,即東(East,簡寫E),南(South,簡寫S),西(West,簡寫W)及北(North,簡寫N)。為了更精細地表示方向,可再細分為8方位、16方位及32方位。   8方位(左圖)、16方位(右圖)    2. 象限法 將圓分為四個象限,當表示方位時,如在觀測者的北面,則方位角度為由北向西或東起計;如方位在觀測者的南面,則方位角度則由南向西或東起計。

2、60; 如下圖,設(shè)中心點為O,則   A點在O點的方向為 北45°  西 N45°  W  B點在O點的方向為 北60°  東 N60°  E  C點在O點的方向為 南55°  東 S55°  E  D點在O點的方向為 南50°  西 S50°  W 

3、;   3. 方位角法 方位角從正北(即0度)起順時針方向量度,其角度表示單位有下列3種,下圖則顯示各主要方向的不同表示單位。      1. 度(Degree) 最普遍采用的方向單位是將圓分為360度(符號°),正北為0;每度細分為60分(符號'),每分則由為60秒(符號")組成。 例如 : 54°32'14"   可讀作 54度32分14秒   2. 苗(Mil)&#

4、160; 將圓分為6400份,每份即為1苗(mil,簡寫M),即是從1公里遠望向1米(公尺)長的物件所成的夾角,軍隊多采用此方式為角度單位。    3. 基爾(Grade) 將圓分為400份,每份為1基爾(簡寫g);1基爾再細分為100毫基爾(簡寫c),為德國及歐州采用。     二、指南針(Compass,羅盤)基本知識    指南針的種類   一般用于露營及遠足的指南針,主要有以下兩種類型:  

5、; 1. 薄身多為長方形,大部份由透明的物料組成,由于其厚度較薄,固方便收藏于衫袋中,其透明的底板及轉(zhuǎn)盤放在地圖上操作亦較容易。如下圖:       2. 盒形較為厚身,適用于以目視觀測方向取得度數(shù)的情況,亦多為軍隊所采用。    注意事項   1. 較好的指南針會在的轉(zhuǎn)盤內(nèi)注滿液體,使磁針的擺動速度減慢,可以較快停定并指示方向; 2. 如需在夜間或黑暗的環(huán)境中使用,可選擇有夜光標記的指南針使用; 3. 一般磁針以白色的一端指

6、向南方,紅色或較深色的一端指向北方; 4. 轉(zhuǎn)盤上的數(shù)值(度或mil)為節(jié)省空間,一般會刪去尾部1個或2個零位(例如10mil,其實是等于1000mil等); 5. 定向箭嘴必定是指向轉(zhuǎn)盤上的0度(或0M)的數(shù)值,固又稱為羅盤北; 6. 方位閱讀線必定與前進方向指標成一直線; 7. 上圖為薄身型指南針各個部份的名稱,但不是所有的指南針均有齊上述各個部份及功能。    指南針的保養(yǎng)   1. 存放或使用時應(yīng)保持水平,使磁針可自由轉(zhuǎn)動; 2. 避免撞擊及高速擺動; 3.

7、 切勿接近鐵器、電器或帶磁性物件4. 不能接近高溫; 5. 用后清潔。三、設(shè)定指南針   不論在行山遠足,野外定向,甚至軍事行動中,正確及熟練使用地圖及指南針是極其重要的課題,而指南針的設(shè)定(Set Compass)則是運用指南針的入門操作,亦是其它指南針運用的基礎(chǔ)。   設(shè)定指南針之目的,就是要令指南針的方向指標,指向一個特定的方向角度(假設(shè)巳知方向的角度)    步驟1:先將指南針水平放置,轉(zhuǎn)動指南針上的轉(zhuǎn)盤,使所需的角度數(shù)值停在方位閱讀線上   &#

8、160;步驟2:轉(zhuǎn)動整個指南針(不是轉(zhuǎn)盤),使轉(zhuǎn)盤中的定向箭嘴(羅盤北),與磁針北重疊并指向同一方向,這時方向指標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所設(shè)定角度數(shù)值的方向。   下圖的范例是要令指南針指向東面(即90度或1600M):   步驟1:轉(zhuǎn)動轉(zhuǎn)盤設(shè)定方向為90度或1600mil  東East 步驟2:轉(zhuǎn)動整個指南針,使定向箭嘴(羅盤北)與磁針北重疊 東East四、放置地圖   地圖上的三個北    1.  正北 (

9、True North) 在地球上任可一個地方與北極的聯(lián)線(即經(jīng)線),此線都是正北線;在地圖上正北是以星符號*表示。      2. 網(wǎng)格北 (Grid North)  又稱為方格北或地圖北,是地球表面虛擬的南北向線,與東西向線(緯線)交織成網(wǎng)格,而南北向線中,指向上方的就是網(wǎng)格北;在地圖上量度兩點的方位(如使用量角器)便稱為Grid Bearing或Map Bearing。   地圖上的網(wǎng)格一般為正方形,但實際上地圖是圓形的,固此由經(jīng)(直)線及緯(橫)線所組成的網(wǎng)格卻呈梯形,

10、因而形成網(wǎng)格北與正北略有偏差,而不同緯度的地方,其偏差亦有不同。    3. 磁北 (Magnetic North)  地球的磁北極在加拿大境內(nèi)的克生灣附近(約北緯74°西經(jīng)101°),距正北約1400英里;就是磁針北所指示的方向,以符號表示;以指南針測定的方向則稱為磁北方向(Magnetic Bearing),磁北的位置并非固定不變,它以4年為一周期循環(huán)于地球表面的區(qū)域。      磁北偏差  而磁北與正北的夾角,就是磁北偏差(或稱為

11、磁差);磁差分為偏東及偏西,視乎在地球不同位置而產(chǎn)生不同的偏向。因為磁北極每年的位置均不同,固此使用地圖及指南針時,要留意其變化以調(diào)整方位角度,但香港地域的面積細小,與磁北相距達半個地球,因此正北、網(wǎng)格北及磁北的角度偏差影響不大,可不必調(diào)整角度的差距。     放置地圖(Set Map)    或稱為校正地圖,其目的是使地圖與實際地形的方向吻合,用以確定自己的位罝及方向,實作時可以:   1. 根據(jù)地貌放置:觀察周圍環(huán)境,例如小徑、特殊地形、河流等地貌,印證地圖的擺放,是否符

12、合實際地形的各個方向; 2. 使用指南針: 一是先設(shè)定指南針(Set Compass)指向北方; 二是三北重疊(磁針北、羅盤北、網(wǎng)格北),轉(zhuǎn)動地圖使網(wǎng)格北,與指南針的方向指標(即羅盤北,或轉(zhuǎn)盤中的定向線)重疊或指向同一方向。    五、方向讀數(shù)   方向的根據(jù)點:   在遠足、野外定向或軍事的活動中,經(jīng)常需要確定前進的方向,或目標物件的方向。這時應(yīng)以身處的觀測點位置為根據(jù)點,并作為羅盤的中心,求出方向讀數(shù),以下圖為例:    

13、起點為西貢的嶂上(橋,座標230 827),目的地石屋山(三角網(wǎng)測站座標227 835),應(yīng)以起點的位置(橋)作為根據(jù)點(羅盤的中心),量度目的地(石屋山)的方向讀數(shù),讀數(shù)從羅盤的北面(0度或0mil)開始,順時針量度目的地至羅盤中心的連線。     量度方向讀數(shù)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1. 運用地圖及指南針      a 先將起點(根據(jù)點)與目的地連一直線(下圖)   b 利用三北重疊放置地圖(Set Map)

14、(下圖)    c 使指南針上的方向指標(或輔助線)與連線重疊,并指向目的地(下圖)    d 轉(zhuǎn)動轉(zhuǎn)盤使羅盤北(即轉(zhuǎn)盤中的定向箭嘴)與磁針北重疊,并指向相同方向(下圖)    e 觀察方位閱讀線上數(shù)值,即為前進的方向讀數(shù)(下圖)        2. 運用指南針以目視觀測     a 使用薄身型指南針(下圖)  1 使指南針水平

15、放置,利用指南針左側(cè)或右側(cè)的邊緣,使前端及后端成一直線并指向目的地(這時指南針的方向指標應(yīng)指向目的地)  2 轉(zhuǎn)動轉(zhuǎn)盤使羅盤北(即轉(zhuǎn)盤中的定向箭嘴與磁針北重疊,并指向相同方向  3 觀察方位閱讀線上數(shù)值,即為前進的方向讀數(shù)    b 使用盒型指南針  1 揭起盒蓋(以中間的金屬線為前準星),再揭起后面的放大鏡(鏡上的凹槽為后準星,下圖)  2 水平放置指南針,從后準星穿過盒蓋的長方形孔洞望向目標,并使目標前準星及后準星成一直線(下圖) 3 從放大鏡中下望方位閱讀線的

16、數(shù)值(下圖,在轉(zhuǎn)盤中的紅色線即為方位閱讀線)   注意:盒形指南針有不同的款式及使用方法,上述的操作僅適用于一般的盒形指南針。六、網(wǎng)格坐標   將地球的表面,由很多虛擬的橫直線,分割成多個區(qū)域,并將這些虛擬的橫直線加以編號,就成為網(wǎng)格線(Grid Line),由網(wǎng)格線組成坐標系統(tǒng),用以表示地球上某地點的位置?,F(xiàn)今普遍使用的坐標系統(tǒng)有地理坐標及通用坐標兩種。     (一) 地理座標   是較為傳統(tǒng)的坐標系統(tǒng),表示的單位為將圓分為360度(符號°)

17、,每度細分為60分(符號'),每分則由為60秒(符號")組成,坐標位置是先緯后經(jīng),例如香港的位置是(如下圖):   北緯22°20' N    東經(jīng)114°10' E   1. 地軸與南北極 地球為球狀并不斷繞地軸自轉(zhuǎn),地軸通過地心至地球南北兩端(即北極及南極)。   2. 赤道、緯線及緯度 環(huán)繞地球(東西向)之最大圓環(huán),就稱為赤道,其直徑與地軸垂直。 而與赤道平行,環(huán)繞地球表面的圓

18、環(huán),稱為緯度平行圈,簡稱緯線。以地心為原點,赤道為0度,向南及北均編至90度,即北極是北緯90度,南極則是南緯90度,地球上各地緯線與赤道的弧長,稱為緯度。 赤道將地球分為北半球(北緯以N表示)及南半球(南緯以S表示)。    3. 子午線、本初子午線及經(jīng)度 通過地球南北兩極與赤道直交的圓弧即為經(jīng)線(子午線)。 而通過英國格林威治天文臺的經(jīng)線,就是零度子午線(本初子午線,0度經(jīng)線)。 本初子午線將地球分為東半球(東經(jīng)以E表示)及西半球(西經(jīng)以W表示)。    (二) 通用座標

19、   統(tǒng)一橫墨卡托(Universal Transverse MarcutsSyoteur,簡稱UTM)    1. UTM的形成 由180度經(jīng)線起,向東將地球分為60個狹帶,每一狹帶寬度為6度角,并以數(shù)字1到60為編號。每帶均有稱為中央子午線的一條經(jīng)線,貫穿各方格帶中央,利用中央子午線與赤道交點作為原點,即可標示某一位置。 方格之每條有一定間距的線條,均為向東(右)及向北(上)遞增讀數(shù),以顯示讀數(shù)與方格帶原點的關(guān)系。 在大比例之地圖里,方格之距離一般為1千米(km)  &#

20、160;UTM分區(qū)圖可以幫助理解上面的文字,直接拖動地圖到瀏覽器地址欄可查看大圖   2. 坐標讀數(shù)   坐標讀數(shù)是先讀縱線的數(shù)值,再讀取橫線的數(shù)值,以西貢嶂上的橋為例,縱線是23,橫線是82,即可合成為四位坐標讀數(shù)2382;即為該縱線與該橫線的交點,并代表其右上方整個方格(1千米平方)的范圍;所以要取得某一地點的讀數(shù)時,是讀取該地點左邊的縱線及下邊的橫線讀數(shù)(如下圖左)      在1千米方格的地圖上,只有部份格線的讀數(shù)會全部標示出來,其余格線讀數(shù)的最后3位數(shù)字(000)均

21、被省略,只會標示一個2位數(shù)字,稱為主要數(shù)字(字體較大);再以嶂上的橋為例:   縱線  8(字體較細) + 23(主要數(shù)字) + 000 = 823000米(與本區(qū)中央子午線以東的距離)  橫線 24(字體較細) + 82(主要數(shù)字) + 000 = 2482000米(與赤道的距離)  四位讀數(shù)的坐標可表示1平方km的范圍,并不能精確地表示位置,可將方格的縱橫線,各細分10份(數(shù)字從0 至9) 縱線讀數(shù)向右(東)遞增,原本的2位讀數(shù)增加至3位讀數(shù)230 橫線讀數(shù)向上(北)遞增,原本的2

22、位讀數(shù)增加至3位讀數(shù)827 合成為6位讀數(shù)230827(表示該交點及其右上方100米平方的范圍,如下圖右)    若將縱線及橫線各細分為100份(數(shù)字從0至99),縱線讀數(shù)向右遞增,變?yōu)?位讀數(shù)2307;橫線讀數(shù)向上遞增,變?yōu)?位讀數(shù)8277,再合成為8位讀數(shù)23078277(表示該交點及其右上方10米平方的范圍)     注意: 網(wǎng)格坐標由縱線及橫線的讀數(shù)組成,固此完整的坐標讀數(shù)一定是雙位數(shù)(4位,6位或8位讀數(shù)),有時要在縱線或橫線讀數(shù)里補零;忘記補零而形成單位數(shù)的坐標,是初學(xué)者常

23、犯的錯誤。如上例6位讀數(shù)的縱線23之后要補零。    3. 軍用方格坐標制(MGRS) 在UTM中,每一組數(shù)字在60個方格帶中均會出現(xiàn),為免錯誤而使用此坐標制,并與UTM共同使用。 縱列與UTM方格帶相同,分為60個方格帶;南北方向則在南緯80°S與北緯84°N之間,每隔8度角分為多個橫排區(qū)域,并以以英文字母識別,從南緯80°S開始,采用C至X(省略I與O)為字母編號,至北緯84°N止。 為便于較小區(qū)域的目標指示,又將帶,區(qū)再劃分成許多10萬米的方格,縱行與橫列均是以一個英文字母代表。

24、 橫列在180°經(jīng)線開始,沿赤道往東18°(即3個縱帶),每10萬米縱行各賦予A至Z的字母代號(省略I與O);此種字母排序,每隔18°重復(fù)一次。 由南至北,每10萬米橫列,各賦予A至V的字母代號(省略I與O),此部分的字母每2萬米重復(fù)一次。 任何10萬米方格代號,均由兩個英文字母組,第1個字母是向右讀取,第2個字母則是向上讀取。    大嶼山梅窩碼頭附近,即為東經(jīng)114°E,其左邊縱列方格帶編號為49Q(包括有橫列區(qū)GE及HE),右邊編號50Q(包括有橫列區(qū)JK及KK,注意字母I及O是

25、不使用的);如下圖所示:  西貢的嶂上(橋)其UTM,6位網(wǎng)格座標為:50Q  KK  230  827七、地圖閱讀   地圖是一種記錄地面上地形和事物的實用圖表,在公元1880年以前,多用立體圖的方法繪畫,但之后則用平面圖的方法繪制了。換句話說,即是俯視而不是斜看地曲了。地圖制作是一個很復(fù)雜的過程,首先由測量員運用極精密的儀器在空中及地面測量,然后由繪圖員把這些資料繪在地圖里。    地圖閱讀   簡單而言它是對地

26、圖上資料的認識和了解,透過地圖上提供的資料推算出實際地面情況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每張地圖的準確程度、可靠性及時間性都有偏差,但我們可運用圖上的簡史,如測量日期、覆量日期去估計其可靠性。    圖邊資料(Marginal Information)     1 圖名(Title) 以圖中最著名或重要的地方命名  2 編號(Sheet Number) 指示出該張地圖在該組地圖的號碼  3 比例(Scale) 比例通常會明顯地印在圖的上方  4 組別(

27、Series Number) 用一組字母及數(shù)字以識別該組地圖,例如HM20C  5 版次(Edition) 表示該地圖的出版年份及次數(shù)  6 索引圖(Index) 顯示該地圖在本地區(qū)的位置  7 版權(quán)機構(gòu)(Copyright)   8 地圖書體(Map Lettering) 介紹地圖中不同書體表示不同地理形象  9 坐標數(shù)據(jù)(Grid Data) 分別有香港方格網(wǎng)及統(tǒng)一橫墨卡托方格網(wǎng)  10 正北(True North)、磁北(Magnetic North)及方格北

28、(Grid North)  11 比例尺(Scale Rule) 方便量兩點距離  12 測量機構(gòu)(Survey Institution)   13 圖例(Conventional signs) 解釋地圖內(nèi)各符號的意義  14 本圖簡史(Sheet History)     比例(Scale)   將實際距離及面積依一定比率縮小繪成地圖,這比率稱為地圖比例。由于每張地圖的比例都因需要而不同,所以必須在地圖上注明,通常注明的方法

29、有四種:    1 文字表達式 例如 1厘米比1千米(1cm To 1km)  2 圖尺式 例如   3 分數(shù)式 例如 1/20000  4 比例式 例如 1:20000    習(xí)用圖例(Legend)   圖例是將實地上事物,根據(jù)其形狀及特征,利用符號、圖形、顏色繪畫在地圖上。不同地圖會用不同圖例,一般而言要用圖例表達的景物分為三大類。1 人工建筑 例如橋梁、城鎮(zhèn)及道路  2 天然景物 包括山嶺

30、、海洋及植物  3 界線 包括區(qū)界及國界等   地圖上各種慣用顏色所表示的事物    1 藍色 有關(guān)水的形態(tài)加河流、湖、海等  2 綠色 有關(guān)的植物如山林、草地、耕地等  3 啡色 有關(guān)地的形態(tài)如沙灘、砂地、等高線等  4 紅色 主要公路及其他行車路線等  5 黑色 小路、橋梁、鐵路、架空電纜等  6 灰色 建筑物、峭壁、漂石、巖石等    地圖的保養(yǎng) &#

31、160;  1 應(yīng)以膠袋封妥,加上保護膜或使用地圖袋等方法,避免受雨水淋濕而破損  2 使用時應(yīng)避免受石塊、樹枝及筆尖所刺穿  3 不應(yīng)在地圖上直接書寫  4 舊的地圖應(yīng)依照原有摺紋摺疊  5 不能近火    地圖摺法    1 將地圖左邊及下邊的所有邊緣均向后翻摺,這是為了方便與另一地圖拼接之用,右邊及上邊則應(yīng)留下格線的讀數(shù),其余資料均向后翻摺2 底部向上,將地圖上下對摺一次(下圖中白色部份代表地圖的底部)

32、0;3 左右對摺一次 4 左右各反向再對摺一次,做成四摺風(fēng)琴形狀 八、倒置方位在測量方向的讀數(shù)時,是以根據(jù)點為羅盤的中心,讀數(shù)從羅盤的北面(0度或0mil)開始,順時針量度目的地至羅盤中心的連線。倒置方位(Back Bearing)則是從目標(或目的地),回溯至根據(jù)點的方向讀數(shù),多用于在地圖上尋找身處的位置。   計算方法:   若前視方位少于180°(3200mils),則加上180°(3200mils)即成為倒置方位 若前視方位大于180°(3200mils),則減去18

33、0°(3200mils)即成為倒置方位 以下圖為例:以西貢嶂上的橋為根據(jù)點,則石屋山的方位讀數(shù)就是339°(6025mils),其數(shù)值大于180°(3200mils),所以減去180°(3200mils)后,其倒置方位就是159度(2825mils,即是反過來以石屋山為根據(jù)點,望向嶂上橋的方位讀數(shù))        倒置方位的應(yīng)用    1 放置地圖(參閱放置地圖的課程) 2 在實際地形里選擇一個較明顯的目標(例如高山

34、或河流)  3 以身處的地點為根據(jù)點,以目視方式(參閱方位讀數(shù)的課程)測量目標的方位讀數(shù)  4 利用上述的方式,計算出倒置方位讀數(shù),并利用該讀數(shù)設(shè)定指南針(下圖)  5 從地圖上找出該明顯目標的位置,并以該處為根據(jù)點,將設(shè)定好的指南針的邊緣放在根據(jù)點上,利用指南針的邊緣拉出一直線(下圖)    - 實際應(yīng)用時,可以不進行步驟4,而直接將指向目標的指南針放于地圖上,并執(zhí)行最后的步驟  - 上述的步驟只是基礎(chǔ),在實際應(yīng)用時,會選擇2至3個明顯的目標,求出各目標的倒置方位,再于地圖

35、上從各目標處拉出直線  - 2條直線的相交處,就是我們于地圖上身處的大概位置,而由3條直線所組成的三角形,則更能準確地顯示身處的范圍九、等高線應(yīng)用   等高線(Contour lines)     將地面上各個相同高度點所連成的曲線,投影在一平面上,這些表示高度的曲線就稱為等高線(如下圖),而在水平面以下,用以表示深度的曲線,稱為等深線(或等噚線,一般以噚為單位計算)    性質(zhì)   1 等高線以某水平基準面作為測繪的基準線&

36、#160;(其高度為0,即為海岸線,香港的水平基準面為平均海面下1.2米) 2 兩條等高線之間所表示的垂直距離,稱為等高距;不同的地圖其等高距不一定相同;但在同一張地圖內(nèi),所有等高線之間的等高距均相同 3 每一等高線必定自成一封閉曲線  4 除了懸崖或峭壁外,同一地點不會有兩個高度,即是兩條不同高度的等高線不會重疊  5 等高線愈密,表示坡度愈陡斜(如上圖的右邊);等高線愈疏,表示坡度愈平緩(如上圖的左邊);等高線間距相等,表示坡度均勻    橫切面與輪廓   &#

37、160; 下圖是一個小丘,若沿著AB下切(紅色虛線),把小丘分成兩邊,沿AB切面線的垂直面就是AB的橫切面了,橫切面和地面相交,表現(xiàn)出該切面線的地形的線叫輪廓,是表現(xiàn)地形的一個好方法。   橫切面制作    1 先在地圖上訂出作為切面線的兩點(如下圖的A及B點) 用一紙條放在切面線AB旁邊,在每一等高線和切面線相交的地方,作一記號并標明其高度(下圖)     2 按照地圖的比例,在紙上劃多條表示不同高度的水平線(每條水平線的距離應(yīng)與等高距相同) 

38、把劃了記號的紙條放在底線上,并在每個記號處作一垂直線,使之和相同高度的水平橫線相交(下圖)     3 把這些交點以平滑的曲線連接,就可以得到切面線的橫切面及輪廓(下圖)     相互視程   若兩個站在不同地方的人,都能夠看見對方,則稱為能夠互視,反之稱為不能互視,能否互視則與兩點間的地形有關(guān)。 要知道兩點間能否互視,要先以兩點作切面線,并繪劃其橫切面圖,如果兩點間的連線穿過橫切面,則不能互視(如下圖中的A點及B點),而A點及C點的連線并不穿過其橫切面,

39、所以能夠互視。 十、尋找方向   在郊野活動中,指南針可能會損壞或遺失,這時就要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特征以判定方向,要特別注意對具體的情況作綜合的分析。    1 太陽   因地球環(huán)繞太陽運轉(zhuǎn)及自轉(zhuǎn)是逆時針方向,所以太陽是從東面升起,中午時在南面并升至最高點,傍晚于西面日落,如下圖所示。要注意由于地軸傾斜,不同季節(jié)的日照時間長短不一,日出與日落的時間會有偏差。    a 將木棒或直的樹枝插在地上,以直桿的底部為中心(O點)作一圓形,以上午某時間直桿的

40、陰影,與圓周的交點作一記號(A點),至下午直桿的陰影與圓周再次相交,并作記號(B點),兩個記號的連線即為東西方向,連線的中點與直桿的方向是南(South),另一端方向是北(North)。     b 使用表面和太陽(有三種方法)  將行針的手表平放,在時針的尖端,垂直放置一根幼枝(或火柴枝),轉(zhuǎn)動手表,使幼枝的影子與時針重疊,表示時針正指向太陽,而時針與表面數(shù)字12之間的夾角,其平分角所指的方向就是南(South,如下左圖)   將手表平放,以一根幼根(或火柴枝)豎立在表面中心點,轉(zhuǎn)動手表使陰影

41、與時針重疊,而時針與表面數(shù)字12之間的夾角,其平分角即指向北(North,如下中圖所示)   將手表平放,以一根幼根(或火柴枝)豎立在表面中心點,轉(zhuǎn)動手表使陰影指向時針與數(shù)字12的平分角,這時表面中心與數(shù)字12的連線即指向北(North,如下左圖)       2 月亮   月亮是地球唯一之衛(wèi)星,其光亮是反射太陽光線,由于其運行位置于不同方位,受光球面因而經(jīng)常變化,我們見到月亮是由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受光球面有圓球、半圓、彎月等不同形象,稱為月相。月相之變化,在時間

42、和出現(xiàn)方向有一定之規(guī)律,因此只要知道月相和時刻,就可以找尋方向,下表是月相在各時間的位置:     3 樹木   一般認為樹木南面的枝葉較茂密,北面較稀疏;或年輪北面的間隔密,南面的間隔大,但其實這兩種方式均不一定準確,因為茂密的枝葉,不一定在南面,而是在自由空間的一邊,并且頗受陽光及風(fēng)向的影響。   4 星座   在夜間除了月亮以外,還可以利用星座來判別方向,尋找北極星是最常使用的方法。   首先要找到大熊星座(即俗稱北斗星

43、),因為它與北極星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旋轉(zhuǎn)。找到北斗星后,沿著勺邊A、B兩星的連線,并向勺口的方向延伸,約為A、B兩星間隔的五倍處,有一顆較明亮的就是北極星(下左圖)   在北緯40度以南的地區(qū),北斗星常會轉(zhuǎn)到地平線以下,特別是冬季的黃昏,此時應(yīng)根據(jù)與北斗星相對的仙后星座尋找北極星。仙后星座由五顆與北斗星亮度相似的星組成,形成W狀,在W字缺口中間的前方,約為整個缺口寬度的2倍處,即為北極星的所在(下左圖)    在北緯23度以南地區(qū),上半年可利用南十字星座判別方向,南十字星由四顆明亮的星組成,對角相連成十字形,沿A、B的連線向

44、下延伸,約在A、B兩星距離的四倍半處,即為正南方(下右圖)   十一、簡單測量   永備尺   物件的距離通常以量尺測度,但在郊野活動時,不一定攜帶有量尺。 永備尺就是一些隨身,并可作為量度距離的工具。雖然其準確度不及量尺,但在有需要時,還是有一定的作用。    工具:常用的木棍為5呎長,另外腰帶或鞋帶均可作為量度的工具   身體:拇指與尾指的最大距離,雙手橫伸或每步的距離等 亦可伸直手臂,以手掌或手指等量度目標物件

45、的角度     簡易測量     比較測量法   一般用以測量垂直的物件 先以一人位在物件的旁邊,另一人以小棒(或樹枝等)望向站立者,并固定小棒在視覺上與站立者相同的長度,然后再將要測量的物件分割成多份相等的長度,最后以站立者的高度,乘以分段數(shù)目,便可得出物件大概的高度。    橫倒測量法   一般用以測量垂直的物件 先在物件遠處以小棒(或樹枝等)望向測量物,并固定小棒在視覺上

46、與目標物件相同的長度,再將小棒橫放,然后量度其水平距離,即可得出物件大概的高度。      倒影測量法   可于日間或晴天,量度垂直物件的高度 先量度身高(H1),再除以人影的長度(S1),,求出人影與身高的比例,再乘以測量物件的陰影長度(S2),即可得出物件大概的高度(H2) 算式:H2 =(H1÷S1)xS2     移形測量法   多用于測量平面的距離(例如河流的寬度) 以一人站定

47、,將手掌置于額上望向目標,使手掌上下翻動,直至手掌的邊緣在視覺上接觸目標,固定手掌的位置,轉(zhuǎn)動身體望向另一邊,留下記號于地面(視覺上手掌邊緣與地面的接觸點),再量度站立位置與記號的距離。     三角測量法   多用于測量平面的距離(例如河流的寬度) 先在原點O望向目標點T,向橫(垂直于OA)行50步(步數(shù)視情況而定),留下記號A,再向前行25步(步數(shù)為O點至A點的一半),留下記號B,轉(zhuǎn)向遠離目標的一邊前進,直至可從A點望到目標點T為止停下(即為C點),量度B點至C點的距離再乘2,即為原點O至目標點T的距

48、離。      比例測量法   一般用以測量垂直的物件,算式:H2 =(L2÷L1)xH1 一人先伏在觀測點O,另一人手執(zhí)木棍垂直放在地上,并于測量物與觀測者間移動,直至觀測者的視線,從木棍的頂端與測量物的頂端接觸,計算時先將測量物與木棍的距離(L2),除以木棍至測量者的距離(L1),求出水平距離的比例,再乘以木棍的高度(H1),即可得到測量物的高度(H2)。 認識地圖   地圖上的符號表示的是地形、地物,所謂地形,簡單的講是指地勢起伏等,地物是

49、指地面上突出的東西如樹木、水塔等。   軍事地形學(xué)的教材上有統(tǒng)一的圖例,所以軍用地圖上不會象一般的民用地圖,專門在角上再解釋一遍。   軍用地圖是很科學(xué),很詳盡的,圖例不光是標志。還要標志特征和精確位置,比如一棵樹,雖然其圖標只有幾毫米大,這幾毫米要代表實際位置幾米,這就要有個點來表示其真實位置。樹、電線桿等,其真實位置應(yīng)在底邊中心線,巖石等面狀物體在其幾何中心,這在你標圖的時候很重要,比如你要標記一個房子應(yīng)該以這個圖標的底中心線坐標為準呢還是以一個端點為準。打仗的時候呼叫炮兵支援,你把這弄錯了,估計自己就倒霉了。 

50、0; 另外,有些圖標在旁邊還有數(shù)字,比如樹木旁邊的數(shù)字表示其高度,一般在1:5000的地圖上都可詳細到這一步,再詳細的有連直徑都標出來的,河流有表明寬度和流速的,橋梁會表明其承重等等。   確定方位   找到北,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首先是地圖上就不只標志了一個北,是三個北,這三個北不光是名字不一樣,實際指示的方向也不同,一個是真北,也就是地軸的指向,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那個北極;另一個是地磁北,是指北針指示的那個北,這兩個北之間是有夾角的,夾角是多少忘記了,但地圖上肯定有標志,自己給地圖定北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北都給弄錯了,

51、一定要讓地磁北和指北針指向重合,而在地圖上標注的時候則要依坐標北也就是真北。   如果你是要標圖,那當然要精確定位,如果是行進,大可用其他方法概略的找到北,然后把地圖的上方對著它就可以了,大概找北的方法我想大家都會吧,太陽啦什么的,這里就不再說了。   身在何方?地圖有了,北有了,看來萬事大吉,但自己現(xiàn)在在哪兒呢?這里學(xué)問可大了,一般新兵剛練的時候都不要求這個,起點和終點都告訴大家,然后按圖行進。但你不會這個,就不能說真的弄懂了地圖?,F(xiàn)在提供幾種方法供參考,實際上常用的也就三四個,有老作戰(zhàn)參謀看一眼地圖馬上就能知道自己在哪兒,靠的是經(jīng)

52、驗,跟條件反射一樣,你問他用的什么方法,他說他也不知道,這種人對方向特敏感,他們很少說左右,連在室內(nèi)都說南北,上次有個家伙給新兵統(tǒng)一內(nèi)務(wù),說牙刷毛朝東,口杯把朝西,腰帶放被子西南邊。馬上暈倒一片。   言歸正傳說,方法:     . 直接確定    當自己所處位置是在明顯地形點上時,只要從圖上找出該地形點,站立點即可確定。這是一種在行進中,特別是奔跑中最常用的方法。但是,采用直接確定法的困難在于:在緊張的進程中,怎樣才能很快地發(fā)現(xiàn)可供利用的明顯地形點?當同一種明顯的地形點互相靠近的時候,這樣才能夠正確地區(qū)別它們,防止“張冠李戴”?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物主要有: 單個的地物;  現(xiàn)狀地物的拐彎點、交叉點(呈“十”字形)、交匯點(呈“丁”字形)和端點; 面狀地物的中心或者有特征的邊緣。   可以稱得上是明顯地形點的地貌主要有:  山地、鞍部、洼地;  特殊的地貌形態(tài):陡崖、沖溝等;  谷地的拐彎、交叉和交匯點;  山脊、山背線上的轉(zhuǎn)折點、坡度變換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