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太極拳45式口令_第1頁
吳氏太極拳45式口令_第2頁
吳氏太極拳45式口令_第3頁
吳氏太極拳45式口令_第4頁
吳氏太極拳45式口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吳氏太極拳45式口令 一起勢(面向正南) 1并步直立 (南) 2(左)開步站立 (南) 3雙臂上棚(上舉 (南) 腕同肩高,手心斜向下 4曲膝按掌 (南) 手按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二右攬雀尾 1(左)虛步棚手 (南) 左腳上步,腳跟著地,手向外劃弧至腰 2(左)弓步前擠 (南) 左手橫于胸前,左手指向右,手心向內(nèi),右手指向上 3(左)扣腳抹掌 (右45度)左腳內(nèi)扣45度,右手向前抹掌,手心向左前方,指尖向上 4(左)虛步棚手 (西) 右腳跟內(nèi)碾,提腳上步,腳尖翹起,指尖與鼻同高 5(左)弓步前擠 (西) 同上2,方向相反 6坐腿下捋 右手收至胯旁,掌心向下,腳尖起 7弓步前棚 身體左轉(zhuǎn)時

2、,右手漸至胸高,成右弓步時,腕同肩高 8座腿托掌 身體左后轉(zhuǎn)(面向南,左腳尖內(nèi)扣,右掌向左前方按,指尖向上腕同肩高 三、左單鞭 1撤步勾手 ( 左腳撤步落點在左45度線上) 2馬步平捋 (胸向東南)馬步呈倒八字 四、提手上勢 1虛步棚手 A上體右轉(zhuǎn)時,左手舉至左額上方,手心向前,右勾變掌落于右胯前。 B重心移至左腿,右手向上至胸前,手心向上,虎口向上,右腳跟內(nèi)收后向前上步,腳跟著地成右虛步 2弓步前擠 3開步撐按 (胸向南) 五、白鶴亮翅 1直立舉臂(胸向南) 2曲蹲垂肘六、左右摟膝拗步 (東) 六.左右摟膝拗步 1上步提按 2弓步摟推(東) 3提步擺挑 4上步提按 5弓步摟推 6提步提挑 7

3、上步提按 8弓步摟推 七、手揮琵琶(東) 1坐腿棚手 2弓步前推 3開步棚舉 八、進(jìn)步搬攔捶 1屈蹬按抱 兩手心約10厘米 2弓步平抹 3坐腿回捋 4立身攔掌 (胸向東) 5弓步打捶 九、如封似閉(東) 1坐腿回抻 2弓步按掌 十、十字手 1弓步分掌 (胸向南) 2屈蹲合抱 十一、左攬雀尾 1上步提按 左腳左前上步(東南) 2弓步摟推 3坐腿捋 4弓步前棚 5坐腿托掌 6扣步按掌 (胸向西南) 十二、右單鞭 1撤步勾手 右腳向右后(東北)撤步,腳尖外碾落地 2馬步平捋 (胸向西北)右掌心向正北 十三、右下勢 1弓步平摟 A.身體右轉(zhuǎn)胸朝東 B.左腳向左前方上步(西) C 兩手心相對,平舉胸前與

4、肩同高同寬,指尖向正東 2仆腿下勢 A. 上體左轉(zhuǎn),兩掌心向外向左劃弧,至左肩外側(cè),腕與肩平 B.雙掌先下按成右仆步穿掌 十四、金雞獨立 1弓步前穿 右弓步穿掌,右掌心向下,左掌穿至右肘下,手心向上 2提膝撐按 左掌內(nèi)旋至左額前,手心斜向上,指尖向右,右掌下按至左膝內(nèi)側(cè),左腿屈膝外展,提至體前,腳尖稍上翹外撇(眼看前方,東) 3弓步劈掌 4提膝撐按 十五、左右倒卷肱 1退步摟推 2、坐腿提按 3、同一 4、同二 5、同一 十六、右海底針 1. 坐腿前舉 2丁步下插 右指尖離地約20厘米,左手前擺劃弧屈臂向上收至右耳側(cè),掌心向外 十七、左閃通背 1上步挑掌 2馬步架推 左腳尖內(nèi)扣落地,身體右轉(zhuǎn)(

5、胸向南)兩腳尖外展約45度 十八、撇身捶 1轉(zhuǎn)身撇捶 A右腳外展,左腳內(nèi)扣,身體微右轉(zhuǎn)(胸向西南) B右拳打出與肩同高,拳心斜向上 2弓步前推 推掌時,腕與肩高,右拳收至右腰眼。 十九、肘底捶 1撤步按掌 2虛步看捶 (胸向西)左拳腕與肩高 二十、左右野馬分鬃 1上步合手 2弓步分靠 右手舉至右前上方,與頭同高,眼看左手 3步步合手 (胸約偏西北)右手收至左肩前,手心向外,眼看左前方 4弓步分靠 右手至右胯旁,手心向下,左手舉至左前上方, 手心斜向上,眼看右手。 二十一、玉女穿梭 1提步穿手 2弓步前棚 (上體右轉(zhuǎn),偏向西北) 3坐腿前舉 4弓步架推 (胸向西北) 5轉(zhuǎn)身合抱 (胸向西南)兩臂

6、合抱胸前。 6弓步前棚 (胸向東南)左腕與肩高 7坐腿旋舉 8弓步架推 (胸向東南) 二十二、云 手 (向左) 1弓步托按 (胸向西南) 2橫弓步靠 (胸向南) 3合步托按 (胸向東南) 4開步旋擺 (胸向西南) 5橫弓步靠 (胸向南) 6合步托按 (胸向東南) 7開步旋擺 (動作同4) 8橫弓步靠 (動作同5) 二十三、右高探馬 1跟步托按 2虛步前推 (胸向東) 二十四、右分腳 1弓步抹掌 A.左腳向左前方上步(東北) B.右手舉至右前方(東南) 2合臂下劈 3提膝上架 (胸向東) 4分腳劈掌 二十五、左分腳 1弓步抹掌 A.右弓步(胸向東北) B.左手劃弧伸向左前方(東北) 2合臂下劈

7、(動作與右分腳2同,方向相反) 3提膝上架 4分腳劈掌 (動作與右分腳同方向相反) 二十六、左右打虎 1撤步合掌 2提腿按掌 3弓步下捋 右腳向右后方落步(西南) 4提膝抱架 (胸向東南) 5撤步合掌 左腳向右后方落步(西北) 6弓步下捋 7提膝抱架 (胸向東北) 二十七、右蹬腳 1垂腳抱掌 2蹬腳劈掌 右腳向右前方蹬出(東南) 二十八、雙峰貫耳 1屈膝合手 (胸向東南) 2上步分落 3弓步摜拳 拳高與耳齊,拳眼斜對,兩拳相距10CM 二十九、斜飛勢 1叉步掩肘 2提腿下劈 3弓步穿靠 三十、右迎面掌 1提步按掌 2上步推抱 三十一、十字拍腳 1轉(zhuǎn)身擺掌 身體左后轉(zhuǎn)180度(胸向西) 2獨立拍

8、腳 三十二、摟膝左栽捶 1落步提按 2弓步摟推 3提步擺挑 4上步提按 5弓步栽捶 三十三、左海底針 1收腳前舉 2丁步下插 三十四、右閃通背 1上步挑掌 2弓步架推 (胸向南) 三十五、云 手(向右) 與第二十二勢云手動作相同,方向相反 三十六、左高探馬 1跟步前推 2虛步前推 與二十三式右高探馬動作相同,方向相反三十七、回身指襠捶 1轉(zhuǎn)身提按 (胸東南) 2弓步打捶 三十八、左下勢 1弓步前舉 2轉(zhuǎn)身平捋 3仆腿下勢 三十九、上步七星 1弓步前穿 (胸向東) 2虛步架掌 四十、退步跨虎 1撤步雙按 (胸偏向正南) 2提膝推掌 (胸向東南) 四十一、左迎面掌 1上步按掌 (胸向西南) 2弓步

9、抱推 (胸向西) 四十二、轉(zhuǎn)身擺蓮 1扣腳合手 (胸向東北) 2虛步擺掌 (胸向東) 3獨立擺腳 四十三、彎弓射虎 1落步伸掌 2弓步下捋 3擰腰提拳 4弓步貫沖 (胸向東北),拳向東北 四十四、退步搬攔捶 1坐腿旋捶 2退步下捋 3坐腿攔掌 4弓步?jīng)_拳 四十五、收勢(南) 1弓步分掌 2收腳合手 3落掌直立 吳式太極拳的特征 吳式太極拳的特征可概括為: 功架緊湊、安靜自然、招勢嚴(yán)密、細(xì)膩綿柔。 (一).中正:每一個姿勢務(wù)求端正,最忌偏斜。重心必須穩(wěn)定,開合必須講究虛實對稱。尤其是三盤(胸臂以上為上盤、腰胯為中盤、腿為下盤)功夫必須協(xié)調(diào)。要注意以腰胯為全身之樞紐,下盤是基礎(chǔ),上盤則以頂頭懸(虛

10、領(lǐng)頂勁)作為綱領(lǐng)。中正即十三勢歌訣中說的“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二).安舒:安舒的要領(lǐng)就是自然,切忌牽強。要求“神清氣和、體靜身柔”。練拳時必須排除一切干擾,動作要柔和、舒展,呼吸要平穩(wěn)、深長。我想在這里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們常??梢月牭饺藗冋f,練拳要“放松”,應(yīng)該指出,正確的提法是“似松非松,將展未展”。這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法則。我們常說的“太極勁”,即是出于“似松非松,將展未展”。也就是太極拳論上說的“得機得勢”。做不到這一點,就會導(dǎo)致“身便散亂”,弊病出于腰腿。 安舒還有一個重要的法則,即是“氣沉丹田”。如果在練拳中達(dá)不到安靜的要求,也就無法做到“氣沉丹田”。 (三).輕靈:練太極拳必須遵守“輕靈”法則。太極拳論開始就說:“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陛p靈是相對于重濁而言。這是太極拳區(qū)別于其他武術(shù)的最為重要之處。 在太極拳論中有“一羽不能加,蟲蠅不能落”的提法,足以解釋“輕靈”的重要性。這兩句話的意義何在?眾說紛紜。我個人認(rèn)為:這兩句話的含義是指以輕靈為法則,在練拳中產(chǎn)生的“靈敏度”。就像一臺靈敏度很高的天平一樣,在天平的一側(cè),加以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