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復習必考題精準練期末測試卷二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23-2024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復習必考題精準練期末測試卷二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23-2024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復習必考題精準練期末測試卷二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23-2024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復習必考題精準練期末測試卷二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23-2024學年高一生物下學期期末復習必考題精準練期末測試卷二教師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測試卷二考試范圍:必修二滿分:100分選擇題(每題2分,20題,共40分)1.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是()A.子二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B.子二代性狀分離比為3∶1C.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D.測交后代分離比為1∶1【答案】C【解析】F2表型的比為3∶1,屬于性狀分離,不能體現(xiàn)分離定律的實質(zhì),A、B錯誤;F1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產(chǎn)生配子的比為1∶1,C正確;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是現(xiàn)象而不是實質(zhì),D錯誤。2.用甲種病毒的DNA與乙種病毒的蛋白質(zhì)外殼組成丙種病毒,以丙種病毒侵染宿主細胞,在宿主細胞中產(chǎn)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A.甲種病毒的特征 B.乙種病毒的特征C.丙種病毒的特征 D.子代獨具的特征【答案】A【解析】由題意可知,重組病毒丙的DNA來自甲種病毒,由于DNA是遺傳物質(zhì),因此丙種病毒侵染宿主細胞,在宿主細胞內(nèi)產(chǎn)生大量子代病毒是由甲種病毒的DNA控制合成的,病毒特征與甲種病毒相同。3.僅考慮核DNA,下列人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可能相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A.初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B.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C.卵原細胞和卵細胞D.精原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答案】B【解析】初級精母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精細胞的2倍,DNA含量是精細胞的4倍,故A項錯誤;初級卵母細胞的DNA含量是次級卵母細胞的2倍,但其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與次級卵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相同,故B項正確;卵原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DNA含量都是卵細胞的2倍,故C項錯誤;精原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與次級精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相同,但兩者的DNA含量相同,故D項錯誤。4.下列有關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高倍鏡下可能看到人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中含2條X染色體B.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時會出現(xiàn)著絲粒分裂C.精子和卵細胞各提供了受精卵細胞中一半的遺傳物質(zhì)D.受精作用實現(xiàn)了基因重組,從而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多樣性【答案】A【解析】染色體在高倍鏡下可以觀察到,初級卵母細胞含有2條X染色體,次級卵母細胞含有1條或2條X染色體,A正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而著絲粒分裂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B錯誤;受精卵細胞核的遺傳物質(zhì)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而細胞質(zhì)中的遺傳物質(zhì)來自母方,C錯誤;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過程中,D錯誤。5.已知一種生物的隱性個體的成體沒有繁殖能力。一個雜合子(Aa)自交,得到子一代(F1),在F1個體只能自交的情況下,F(xiàn)2中有繁殖能力的個體占F2總數(shù)的()A.2/3 B.1/9 C.8/9 D.5/6【答案】D【解析】F1中具有繁殖能力的個體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1/3AA、2/3Aa,自交時,F(xiàn)2中A_個體所占比例為1/3+2/3×3/4=5/6。6.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脫氧核苷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與性別決定有關B.在DNA分子的結(jié)構(gòu)中,與脫氧核糖直接相連的一般是一個磷酸和一個堿基C.基因的特異性是由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決定的D.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答案】B【解析】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并不一定都與性別決定有關,A正確;DNA中大多數(shù)脫氧核糖都與兩個磷酸相連,只有每條鏈末端的脫氧核糖只連接一個磷酸,B錯誤;基因的特異性是由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決定的,C正確;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D正確。7.下列關于一個精原細胞中的一對等位基因A和a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控制相對性狀B.堿基序列不同C.只有A具有遺傳效應D.可能會發(fā)生分離【答案】C【解析】A和a是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A正確;基因不同的本質(zhì)是堿基的排列順序不同,B正確;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所以A和a都有遺傳效應,C錯誤;精原細胞可以進行減數(shù)分裂,在減數(shù)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A和a也會分離,D正確。8.下列有關基因型、性狀和環(huán)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A.“牝雞司晨”現(xiàn)象表明性別受遺傳物質(zhì)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影響B(tài).患紅綠色盲的夫婦生的孩子均為色盲,說明該性狀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C.長翅果蠅的幼蟲在35℃下培養(yǎng)都是殘翅,可能與溫度影響酶活性有關D.基因型相同的個體表型都相同,表型相同的個體基因型可能不同【答案】D【解析】“牝雞司晨”是指下過蛋的母雞變成有鮮艷羽毛、會鳴啼的公雞,該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生物學中被稱為性反轉(zhuǎn),表明性別受遺傳物質(zhì)和環(huán)境因素共同影響,A正確;患紅綠色盲的夫婦生的孩子均為色盲,說明該性狀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B正確;長翅果蠅的幼蟲在35℃下培養(yǎng)都是殘翅,可能是溫度影響酶活性引起的,說明果蠅的性狀與環(huán)境有關,C正確;表型由基因型與環(huán)境共同決定,基因型相同的個體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相同的個體基因型可能不同,D錯誤。9.艾弗里等人為了弄清轉(zhuǎn)化因子的本質(zhì),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下圖是他們所做的一組實驗,3個實驗的培養(yǎng)皿中只存在1種菌落的是()A.實驗1 B.實驗2C.實驗3 D.實驗1和3【答案】B【解析】實驗2中加入的DNA酶能分解S型細菌細胞提取物中的DNA,R型細菌不能發(fā)生轉(zhuǎn)化,所以培養(yǎng)皿中的菌落只有1種,即R型菌落;實驗1和實驗3培養(yǎng)皿中的菌落均有2種。10.如果一個動物(正常體細胞的基因型為Aadd)的某個細胞中出現(xiàn)了染色體兩兩配對的情況(如下圖),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此時該細胞的染色體上具有染色單體B.這個細胞可能來自肝C.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中期D.①染色體上的基因異常,表明該細胞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互換【答案】A【解析】圖示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含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肝細胞中不會發(fā)生減數(shù)分裂。①染色體上的異?;騺碜曰蛲蛔?。11.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有一種極為罕見的陰陽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征的嵌合體。下圖是其形成示意圖,則陰陽蝶的出現(xiàn)是由于其早期胚胎細胞發(fā)生了()A.基因突變B.基因重組C.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D.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答案】D【解析】蝴蝶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為ZW型,其中ZZ表示雄性,ZW表示雌性。陰陽蝶的形成是由W染色體的丟失造成的,屬于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12.植物的幼葉細胞分裂旺盛,其細胞的分裂方式和DNA復制的場所分別為()A.有絲分裂,細胞質(zhì)B.減數(shù)分裂,細胞核C.有絲分裂,細胞核D.有絲分裂,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答案】D【解析】由于幼葉中的葉肉細胞不僅具有細胞核,還有線粒體和葉綠體,所以DNA復制的場所有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其中細胞核是DNA復制的主要場所。13.某雙鏈DNA分子中,鳥嘌呤與胞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的比例為a,其中一條鏈上鳥嘌呤占該鏈全部堿基的比例為b,則互補鏈中鳥嘌呤占整個DNA分子堿基的比例為()A.(a-b)/2 B.a-bC.(a-b)/(1-a) D.(b-a)/2【答案】A【解析】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G=C,根據(jù)題意知,該雙鏈DNA分子中G+C=a,則G的比例是a/2,一條鏈上鳥嘌呤占該鏈全部堿基的比例為b,占雙鏈中的比例是b/2,則互補鏈中a/2-b/2=(a-b)/2,A選項是正確的。14.對某一噬菌體的DNA用32P標記,對細菌的氨基酸用15N標記,讓已標記的噬菌體去侵染已標記的細菌,最后釋放出200個噬菌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全部噬菌體都有標記的32PB.2個噬菌體含32PC.全部噬菌體都不含15ND.2個噬菌體含15N【答案】B【解析】合成子代噬菌體所需的原料來自細菌,因此并不是全部子代噬菌體都有標記的32P,A錯誤;親代噬菌體含有32P標記的DNA分子進入細菌,并作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體的合成,由于DNA分子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因此子代噬菌體中有2個含有32P,B正確;合成子代噬菌體所需的原料來自細菌,因此全部子代噬菌體均含有15N,C、D錯誤。15.在生物體的下列過程中,需要解旋酶參與的是()A.RNA—RNA B.DNA—DNAC.RNA—DNA D.RNA—蛋白質(zhì)【答案】B【解析】RNA一般是單鏈,復制時不需要解旋酶,A錯誤;DNA復制時需要解旋酶,B正確;RNA逆轉(zhuǎn)錄生成DNA時需要逆轉(zhuǎn)錄酶,不需要解旋酶,C錯誤;翻譯時也不需要解旋酶,D錯誤。16.下列屬于基因的是()A.控制抗體合成的DNA片段B.組成DNA的4種脫氧核苷酸及其序列C.組成染色體的主要化學成分D.組成淀粉酶的氨基酸序列【答案】A【解析】基因能控制蛋白質(zhì)的合成,抗體是蛋白質(zhì),因此控制抗體合成的DNA片段屬于基因,A正確;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因此組成DNA的4種脫氧核苷酸及其序列不一定是基因,B錯誤;染色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和DNA,C錯誤;基因通常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不是氨基酸序列,D錯誤。17.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媒介之一。某地區(qū)在密集噴灑殺蟲劑后,此蚊種群數(shù)量減少了99%。但是一年后,該種群又恢復到原來的數(shù)量,此時再度噴灑相同量的殺蟲劑后,僅殺死了40%的白紋伊蚊。其可能的原因是()A.殺蟲劑造成白紋伊蚊基因突變,產(chǎn)生抗藥性基因B.白紋伊蚊身體累積的殺蟲劑增加了自身的抗藥性C.原來的白紋伊蚊種群中少數(shù)個體具有抗藥性基因D.第一年的白紋伊蚊種群沒有基因的變異【答案】C【解析】在使用殺蟲劑之前,白紋伊蚊種群中就有少數(shù)個體具有抗藥性基因,殺蟲劑只是對抗藥性個體進行了定向選擇。18.下圖表示果蠅體細胞內(nèi)一條染色體發(fā)生了變異,①②代表染色體。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果蠅的缺刻翅是基因b丟失造成的B.變異后染色體上的堿基排列順序沒有發(fā)生改變C.該變異導致新基因的產(chǎn)生D.①和②都能被甲紫溶液染色【答案】D【解析】果蠅的缺刻翅是染色體缺失造成的,缺失的染色體區(qū)段含基因b。變異后染色體上堿基排列順序發(fā)生了改變。該變異只能造成基因丟失,不能導致新基因的形成。染色體能被堿性染料染色,所以①和②都能被甲紫溶液染色。19.現(xiàn)用純種黃穎燕麥與純種黑穎燕麥雜交,F(xiàn)1全為黑穎,F(xiàn)1自交產(chǎn)生的F2中,黑穎∶黃穎∶白穎=12∶3∶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控制穎色的2對基因位于1對同源染色體上B.F2中非黑穎有6種基因型,純合子占1/6C.F2中黃穎自交后代中雜合子占1/2D.F1測交,后代表型比為2∶1∶1【答案】D【解析】F2中3種表型的比例為12∶3∶1,是9∶3∶3∶1的變形,可判斷出燕麥穎色由2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假設相關基因為A、a、B、b,則F2中,A_B_∶A_bb∶aaB_∶aabb=9∶3∶3∶1。F2中黃穎的基因型有Aabb、AAbb(或aaBB、aaBb)2種,白穎的基因型為aabb,所以非黑穎有3種基因型,其中純合子占1/2。F2中黃穎基因型為A_bb(1/3AAbb,2/3Aabb)[或aaB_(1/3aaBB,2/3aaBb)],自交后代雜合子比例為2/3×1/2=1/3。F1的基因型為AaBb,測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aabb=1∶1∶1∶1,黑穎∶黃穎∶白穎=2∶1∶1。20.在某動物的精巢中,由一個著絲粒相連的兩條染色單體上所攜帶的基因應全部相同,但實際上卻有不相同的,其原因可能是()A.復制時發(fā)生了差錯B.聯(lián)會時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互換C.發(fā)生了基因突變或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互換D.該動物不是純合子【答案】C【解析】染色體復制的實質(zhì)是DNA的復制和相關蛋白質(zhì)的合成,因此,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應全部相同。但如果在DNA復制過程中發(fā)生基因突變或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發(fā)生了互換,就會造成兩條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不相同。非選擇題(總共五大題,共60分)21.(12分)圖甲為XY型性別決定的家鼠細胞分裂某時期的示意圖(部分染色體),圖乙為某個細胞發(fā)生三個連續(xù)生理過程時細胞中染色體條數(shù)的變化曲線?;卮鹣铝袉栴}:(1)圖甲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圖甲細胞在圖乙中所處的時期是____________(填字母),染色體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別為t和T基因的原因可能為____________(2分)。

(2)家鼠體細胞中核DNA含量最多為____個,若要完成家鼠基因組計劃需要測定____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

(3)圖乙中出現(xiàn)DE、JK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過程Ⅱ為______,該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具有____________(2分)的功能。

【答案】(1)次級卵母細胞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EF基因突變或者互換(2)8021(3)著絲粒分裂受精作用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解析】(1)圖甲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且細胞質(zhì)不均等分裂,為次級卵母細胞。處于減數(shù)分裂Ⅱ后期,對應圖乙的EF段;染色體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別為t和T基因的原因可能為基因突變或者互換。(2)由圖乙可以知道,家鼠體細胞中含有40條染色體,40個核DNA分子,經(jīng)過間期復制后核DNA含量最多為80個;根據(jù)圖乙可以知道家鼠體細胞有20對染色體,即19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所以要完成家鼠基因組計劃需要測定21條染色體(19條常染色體和兩條性染色體)上的DNA序列。(3)圖乙中出現(xiàn)DE、JK的原因是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過程Ⅱ為受精作用,該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22.(14分)請利用所給的含有大腸桿菌生長所需各種營養(yǎng)成分的培養(yǎng)基(分別含32P標記的核苷酸和35S標記的氨基酸)、大腸桿菌菌液、T2噬菌體進行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實驗過程:步驟一,分別取等量含32P標記核苷酸和含35S標記氨基酸的培養(yǎng)基裝入2個相同培養(yǎng)皿中,并分別編號為甲,乙;步驟二,在2個培養(yǎng)皿中接入,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

步驟三,接入,培養(yǎng)一段時間,分別獲得和標記的噬菌體;

步驟四,用上述噬菌體分別侵染的大腸桿菌,經(jīng)短時間保溫后,用攪拌器攪拌、放入離心管內(nèi)離心;

步驟五,檢測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預測實驗結(jié)果:(1)在甲培養(yǎng)皿中獲得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后結(jié)果如圖;

(2)在乙培養(yǎng)皿中獲得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攪拌、離心后結(jié)果如圖。

【答案】等量的大腸桿菌菌液T2噬菌體32P35S未被標記(1)B(2)A【解析】本實驗首先應關注的是噬菌體為DNA病毒,營寄生生活,不能直接在培養(yǎng)皿中培養(yǎng),所以需將大腸桿菌放入含放射性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然后再通過噬菌體侵染含放射性的大腸桿菌,從而使噬菌體獲得放射性。由題干可知,甲培養(yǎng)皿含用32P標記的核苷酸,乙培養(yǎng)皿中含用35S標記的氨基酸,因而通過上述過程,甲、乙培養(yǎng)皿中得到的噬菌體分別含有32P、35S。用上述噬菌體分別侵染未被標記的大腸桿菌,然后攪拌、離心,依據(jù)噬菌體在侵染過程只有DNA進入大腸桿菌,而蛋白質(zhì)外殼不進入的特點,甲培養(yǎng)皿中含32P的噬菌體使大腸桿菌含放射性,實驗結(jié)果應為B圖;乙培養(yǎng)皿中含35S的噬菌體的蛋白質(zhì)外殼留在大腸桿菌外,實驗結(jié)果應為A圖。23.(12分)某種植物的果皮有毛和無毛、果肉黃色和白色為兩對相對性狀,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獨立遺傳。利用該種植物三種不同基因型的個體(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無毛黃肉C)進行雜交,實驗結(jié)果如下:回答下列問題。(1)果皮有毛和無毛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果肉黃色和白色這對相對性狀中的顯性性狀為。

(2)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和無毛黃肉C的基因型依次為。

(3)若無毛黃肉B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4)若實驗3中的子代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表型及比例為

。(5)實驗2中得到的子代無毛黃肉的基因型有。

【答案】(1)有毛黃肉(2)DDff、ddFf、ddFF(3)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4)有毛黃肉∶有毛白肉∶無毛黃肉∶無毛白肉=9∶3∶3∶1(5)ddFF、ddFf【解析】(1)(2)實驗1:有毛A與無毛B雜交,子一代均為有毛,說明有毛為顯性性狀,雙親關于果皮有毛、無毛這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型均為純合的(A的基因型為DD,B的基因型為dd)。實驗3:白肉A與黃肉C雜交,子一代均為黃肉,據(jù)此可判斷黃肉為顯性性狀,雙親關于果肉顏色的基因型均為純合的(A的基因型為ff,C的基因型為FF)。在此基礎上,依據(jù)“實驗1中的白肉A與黃肉B雜交,子一代黃肉與白肉的比為1∶1”可判斷黃肉B是雜合的,基因型為Ff。綜上所述,有毛白肉A、無毛黃肉B和無毛黃肉C的基因型依次為DDff、ddFf、ddFF。(3)無毛黃肉B(ddFf)自交,理論上,下一代的基因型為ddFF∶ddFf∶ddff=1∶2∶1,表型及比例為無毛黃肉∶無毛白肉=3∶1。(4)實驗3中子代的基因型為DdFf,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雜合子自交,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理論上,下一代的表型及比例為有毛黃肉∶有毛白肉∶無毛黃肉∶無毛白肉=9∶3∶3∶1。(5)實驗2中親本的基因型為ddFf(無毛黃肉B)和ddFF(無毛黃肉C),其雜交得到的子代無毛黃肉的基因型有2種:ddFf和ddFF。24.(10分)玉米籽粒黃色基因T與白色基因t是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已知無正常9號染色體的花粉不能參與受精作用但不致死?;卮鹣铝袉栴}。圖一植株甲的9號染色體示意圖圖二植株乙的9號染色體示意圖(1)現(xiàn)有基因型為Tt的黃色籽粒植株甲,其細胞中9號染色體如圖一所示。①植株甲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結(jié)構(gòu)變異中的,檢測該變異類型最簡便的方法是。

②為了確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體還是異常染色體上,讓其進行自交產(chǎn)生F1,如果F1表型及比例為,則說明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

(2)以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的植株甲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為母本,雜交產(chǎn)生的F1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黃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體及其基因組成如圖二所示。該植株出現(xiàn)的原因是(填“父本”或“母本”)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未分離。

【答案】(1)①染色體片段缺失用顯微鏡觀察②黃色∶白色=1∶1(2)父本同源染色體【解析】(1)由圖一可知,植株甲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片段缺失。若T基因位于異常染色體上,則精細胞和卵細胞中T∶t=1∶1,精細胞中含T基因的精子無法參與受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