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教案_第1頁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教案_第2頁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教案_第3頁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節(jié)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化學反應方向判斷的焓判據及熵判據;(2)能用焓變和熵變說明化學反應的方向。過程與方法:通過已有知識及日常生活中的見聞,構建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據。學會運用比較、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構建新知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體會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常常受多種因素的制約,要全面分析問題。教學重點、難點:焓減和熵增與化學反應方向的關系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法:1、應用討論交流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2、啟發(fā)學生學會歸納、概括,對信息進行加工,得出結論;3、注重從學生已有知識及日常生活的經驗上構建新知識。教學過

2、程: 【聯想、質疑】汽車尾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氮以及燃料不完全燃燒所產生的一氧化碳,它們是現代城市中的大氣污染物,為了減輕大氣污染,人們提出通過以下反應來處理汽車尾氣:2NO(g) + 2CO(g) = N2(g) + 2CO2(g),你能否判斷這一方案是否可行?理論依據是什么?【課的引入】上述問題是化學反應的方向的問題。反應進行的方向、快慢和限度是化學反應原理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前三節(jié)的學習和討論,我們已經初步解決了后兩個問題,即反應的快慢和限度問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討論反應的方向的問題?!驹O問】根據生活經驗,舉例說說我們見過的自發(fā)過程(在一定條件下不需外力作用就能自動進行的過程)?!緦W

3、生討論】【總結】生活中的自發(fā)過程很多,如:水由高處往低處流,自由落體,電流由電位高的地方向電位低的地方流,鐵器暴露于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室溫下冰塊會融化,這些都是自發(fā)過程,它們的逆過程是非自發(fā)的??茖W家根據體系存在著力圖使自身能量趨于“最低”和由“有序”變?yōu)椤盁o序”的自然現象,提出了互相關聯的焓判據和熵判據,為反應方向的判斷提供了必要的依據?!景鍟恳弧⒎磻较虻撵逝袚?。【交流討論】19世紀的化學家們曾認為決定化學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的因素是反應熱:放熱反應可以自發(fā)進行,而吸熱反應則不能自發(fā)進行。你同意這種觀點嗎?結合曾經學習的反應舉例說明。【學生討論交流】【匯報交流結果】我們知道的反應中下列反應

4、可以自發(fā)進行:NaOH(aq) + HCl(aq)= NaCl(aq) + H2O(aq) H = -56KJ/mol;2Na(s)+ 2H2O(l)= 2NaOH(aq) + H2(g);Al(s) + HCl(aq) = AlCl3(aq) + H2(g);CaO(s) + H2O(l)= Ca(OH)2(aq)【追問】上述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學生回答后總結、板書】焓判據:放熱反應過程中體系能量降低,因此具有自發(fā)進行的傾向?!局赋觥慷鄶底园l(fā)進行的化學反應是放熱反應,但也有不少吸熱反應能自發(fā)進行。如:N2O5(g)= 4NO2(g)+ O2(g) H = 56.7KJ/mol;NH4HCO

5、3(s)+ CH3COOH(aq)= CO2(g)+CH3COONH4(aq)+ H2O(l) H = 37.3KJ/mol; 因此,反應焓變是與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有關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景鍟慷⒎磻较虻撵嘏袚?。【交流討論】我們知道,固體硝酸銨溶于水要吸熱,室溫下冰塊的溶解要吸熱,兩種或兩種以上互不反應的氣體通入一密閉容器中,最終會混合均勻,這些過程都是自發(fā)的,與焓變有關嗎?是什么因素決定它們的溶解過程能自發(fā)進行?【閱讀思考】課本P3435相關內容?!緟R報交流、自主學習成果】上述自發(fā)過程與能量狀態(tài)的高低無關,受另一種能夠推動體系變化的因素的影響,即體系有從有序自發(fā)地轉變?yōu)闊o序的傾向

6、?!究偨Y、板書】熵判據:體系有自發(fā)地向混亂度增加(即熵增)方向轉變的傾向?!踞屢伞咳绾卫斫狻办亍钡暮x?【板書】混亂度:表示體系的不規(guī)則或無序狀態(tài)。【指出】混亂度的增加意味著體系變得更加無序。【板書】熵:熱力學上用來表示混亂度的狀態(tài)函數。【指出】體系的有序性越高,即混亂度越低,熵值就越小。有序變?yōu)闊o序熵增的過程?!景鍟快刂档拇笮∨袛啵?(1)氣態(tài) > 液態(tài) > 固態(tài)(2)與物質的量成正比【板書】反應熵變S=反應產物總熵-反應物總熵【講述】產生氣體的反應,氣體物質的量增大的反應,S通常為正值,為熵增加反應,反應自發(fā)進行?!緦W與問】發(fā)生離子反應的條件之一是生成氣體。試利用上面講的熵判

7、據加以解釋,由此你對于理論的指導作用是否有新的體會?!局赋觥坑行╈販p小的反應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自發(fā)進行,如:-10的液態(tài)水會自動結冰成為固態(tài),就是熵減的過程(但它是放熱的);2Al(s)+ Fe2O3(s)= Al2O3(s)+ 2Fe(s) S = -39.35J·mol-1·K-1。因此,反應熵變是與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有關的又一個因素,但也不是唯一因素?!景鍟咳?、焓變與熵變對反應方向的共同影響。【講述】在一定條件下,一個化學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既與反應焓變有關,又與反應熵變有關。研究表明,在恒溫、恒壓下,判斷化學反應自發(fā)性的判據是:【板書】體系自由能變化(G、單位:KJ/

8、mol):G = H - TS【指出】 體系自由能變化綜合考慮了焓變和熵變對體系的影響?!景鍟縃 - TS < 0 反應能自發(fā)進行;H - TS = 0 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H - TS > 0 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九e例】對反應CaCO3(s)= CaO(s)+ CO2(g)H = + 178.2 KJ·mol-1 S = +169.6 J·mol-1·K-1室溫下,G =H-TS =178.2KJ·mol-1298K×169.6×10-3KJ·mol-1·K-1 =128 KJ·mol-1&

9、gt;0因此,室溫下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如要使反應自發(fā)進行,則應使H - TS < 0,則T>H/S=178.2 KJ·mol-1/0.1696 KJ·mol-1·K-1 = 1051K?!局R應用】本節(jié)課一開始提出處理汽車尾氣的反應:2NO(g) + 2CO(g) = N2(g) + 2CO2(g),已知,298K、101KPa下,該反應H = - 113.0 KJ·mol-1 ,S = -143.5 J·mol-1·K-1則G =H-TS = - 69.68 KJ·mol-1 < 0因此,室溫下反應能自發(fā)

10、進行。指出但該反應速率極慢,需要使用催化劑來加速反應?!究偨Y】能量判據和熵判據的應用:1、由能量判據知放熱過程(H0)常常是容易自發(fā)進行;2、由熵判據知許多熵增加(S0)的過程是自發(fā)的;3、很多情況下,簡單地只用其中一個判據去判斷同一個反應,可能會出現相反的判斷結果,所以我們應兩個判據兼顧。由能量判據(以焓變?yōu)榛A)和熵判據組合成的復合判據(體系自由能變化:G = H - TS)將更適合于所有的反應過程;4、過程的自發(fā)性只能用于判斷過程的方向,不能確定過程是否一定會發(fā)生和過程的速率;5、在討論過程的方向時,我們指的是沒有外界干擾時體系的性質。如果允許外界對體系施加某種作用,就可能出現相反的結果

11、;6、反應的自發(fā)性也受外界條件的影響?!菊n堂練習】1 下列過程是非自發(fā)的是( )A、水由高處向低處流; B、天然氣的燃燒;C、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 D、室溫下水結成冰。2 碳酸銨(NH4)2CO3在室溫下就能自發(fā)地分解產生氨氣,對其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其分解是因為生成了易揮發(fā)的氣體,使體系的熵增大;B、其分解是因為外界給予了能量;C、其分解是吸熱反應,據能量判據不能自發(fā)分解;D、碳酸鹽都不穩(wěn)定,都能自發(fā)分解。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放熱反應都是自發(fā)的,吸熱反應都是非自發(fā)的;B、自發(fā)反應一定是熵增大,非自發(fā)反應一定是熵減少或不變;C、自發(fā)反應在恰當條件下才能實現;D、自發(fā)反應在任何

12、條件下都能實現。4、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一定是( )A、吸熱反應; B、放熱反應;C、熵增加反應;D、熵增加或者放熱反應。教學反思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本節(jié)課的授課應對這種思想有所體現,學生已知道很多化學反應并了解反應的吸放熱情況,運用這些已知的知識,引導學生得出焓判據。這種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對有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本節(jié)知識。2本節(jié)內容介紹了“焓判據、熵判據及自由能(G=H-TS)”知識,有一定難度。人教版教材將本節(jié)內容安排在學生學習了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之后以知識介紹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了解決定反應進行方向的因素不是單一的焓變,熵變也是決定因素之一。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fā),分四個層次就化學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