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通感表現(xiàn)》教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通感表現(xiàn)》教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通感表現(xiàn)》教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表達交流”綜合實踐《通感表現(xiàn)》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通感·表現(xiàn) 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了解通感這一特殊的修辭手法,理解通感修辭的表達效果。2.進一步了解寫作中想象力的重要,延伸到“通感”和藝術表現(xiàn)中加以理解并運用。3.實踐通感、比喻等的運用,提高藝術表現(xiàn)力和鑒賞力。2重點難點 1.理解通感修辭的內(nèi)涵及在作品中的妙用。2.學會體會通感的作用,學會在寫作中運用通感這種修辭3、進一步了解寫作中想象力的重要,延伸到“通感”和藝術表現(xiàn)中加以理解。3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詞句之中引通感我們在七年級學過宋祁的玉樓春,詞中有這樣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其實“鬧”字是聽覺的感受,而“紅杏枝頭”是視覺形象,作者把事物無聲的姿態(tài)說成有聲的波動,讓我們在視覺

2、里獲得了聽覺的感受。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甜美的歌聲”、“一彎寒月”等,大家有沒有思考過:“歌聲”是聽覺感受,“甜”是味覺印象,“美”是視覺享受,為什么可以用“甜美”形容“歌聲”呢?為什么可以用觸覺感受的“寒”形容視覺形象的“月”呢?其實,這些語句都運用了一種特殊的修辭手法通感。二走近定義解釋之中知通感指導語:“通感”是一種怎樣的修辭手法,究竟何為通感?請同學們結合課文給通感下個定義。(學生結合課文給“通感”下定義)通感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zhuǎn)移,將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zhuǎn)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

3、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手法。三.精彩回眸文本之中現(xiàn)通感指導語:在我們所學過的本單元課文中,哪些詩文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學生結合課文來談談,教師隨機點撥)交流示例:“大弦嘈嘈如急雨”?“冰泉冷澀弦凝絕”(見課本P73)“昆山玉碎鳳凰叫”?“露腳斜飛濕寒兔”(見課本P74)“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得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帖;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薄盎腥缬砂羴矸寮毭?,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削壁千仞,一位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敖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逾翻逾險,逾險逾奇。”教師引導:我們來分析

4、最后兩位同學所找的句子,這兩段文字出自哪篇課文,分別是從什么角度來寫聲音的?<老殘游記>的文學技術第一處是從人的感覺,第二處是從視覺。)小結:“說唱”是我們運用聽覺聽到的一種事物,要想把這種事物的形象寫的極其生動傳神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因而作者采用以感覺,以視覺來寫聽覺,借助“被熨斗熨過的服帖”“吃人參果的舒暢”“登泰山的艱險”這些有形之物來寫難以傳達的無形之物音樂,就會既容易又傳神。四尋找探析口語之中覓通感指導語:通感這種神奇的修辭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運用通感的口語。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從日常生活中,尋找運用通感修辭的句子,談談你

5、的理解。(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fā)言,學生如說不說來,教師可適當點撥或舉出兩個示例,引導學生分析)學生1:“溫暖的陽光”,“陽光”是視覺形象,“溫暖”是觸覺感受,運用通感,互為溝通。學生2:“他笑得真甜”,“甜”本應是用來形容味道的,這里卻用形容視覺,就是通感。學生3:“她的聲音清晰甜潤”,將聽覺與味覺聯(lián)通起來。學生4:“他炒的菜色香味俱全”,將視覺與嗅覺和味覺連通起來。學生5:“這里很熱鬧”,“熱”是觸覺感受,“鬧”是聽覺感受,這里把觸覺感受和聽覺感受打通了。學生6:“教室里顯得很冷靜”,“冷”觸覺感受,“靜”聽覺感受,這里把觸覺感受和聽覺感受打通了。學生7:田震有一首名為風雨彩

6、虹,鏗鏘玫瑰的歌,歌詞“鏗鏘玫瑰”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化視覺體驗為聽覺感受,既貼切生動又強化了意義的表達。?總結:通感有一種神奇的修辭手法,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在口語交際中如果能適當?shù)剡\用通感,它能增強語言的新奇感,引起聽者審美的再創(chuàng)造。五體會感悟作品之中品通感指導語:通感修辭不僅僅運用在日常的口語中,還運用在各類文學作品中,一些名家的作品常采用通感的修辭手法,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仿照示例,從課外或讀過的作品中,找找運用通感修辭的語句,并領略體會其妙處。示例(齊讀):“劉大號一條腿跪著,一條腿拖著,舉起大喇叭仰天吹起,喇叭里飄出暗紅色的聲音”。“隨著爺爺?shù)臉屄?,道路東西兩邊堤后,

7、響起了幾十響破爛不堪的槍聲,又有七八個日本兵倒下了?!保约t高梁)賞析:這兩句話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巧配詞語,妙造句子,用聽覺通感視覺的描寫,既能表現(xiàn)出作者的愛情情感,又能使使讀者心領神會與之達到共識。(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每組推選一名代表發(fā)言,學生如說不說來,教師可適當點撥或舉出兩個示例,引導學生分析)學生1:“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保ㄖ熳郧搴商猎律┻@一句把本是通過嗅覺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聲”,將嗅覺和聽覺有機地融為一體,化嗅覺為聽覺,寫出了荷香的清幽、身心的愉悅,營造了寧靜、閑適的美妙意境,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無限的韻致。學生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

8、;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保ㄖ熳郧搴商猎律┻@句描寫了月下的荷塘,作者巧妙地將光和影、明與暗的組合比喻成和諧的音樂,把視覺形象轉(zhuǎn)化為聽覺形象,將月下荷塘的和諧之美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淡淡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學生3:“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夢幻一般輕輕的籠罩著我?!保ㄗ咸偬}瀑布)。句中的“夢幻一般”,屬于內(nèi)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與“夢幻”的迷蒙輕靈相似,互為溝通。學生4:“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卻似做了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缽兒、鐃兒,一齊作響”(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此句巧用聽覺器官的感覺溝通了皮肉劇痛的觸覺。學生5:“海在我們腳下沉吟著,詩人一般。那聲

9、音仿佛是朦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霧那樣溫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語那樣芳醇;低低的,輕輕地,像微風拂過琴弦,像落花飄在水上?!保攺┞牫保┳髡咴诿鑼憽澳锹曇簟睍r,以通感比喻從各種感官來描寫,“溫柔”是寫觸覺,“芳醇”是寫嗅覺和味覺,“微風拂過琴弦”是寫聽覺,“落花飄零在水上”是寫視覺。本來是訴諸聽覺的“那聲音”,作者卻從觸覺“溫柔”,嗅覺“芳”,味覺“醇”,聽覺“微風拂過琴弦”,視覺“落花飄零在水上”五種感官相互交錯起來集中描寫,因而使其審美形象顯得異常優(yōu)美和鮮明。?六、品味通感之妙。你來比較:A1.小姑娘的歌聲真好聽。2、小姑娘的歌聲真甜。B1、這里除了紫藤蘿花的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撲鼻。2、這

10、里除了紫藤蘿花的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的籠罩著我。你來總結:如何靈活地運用通感來表現(xiàn)事物的特點,寫出有文采的文章?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選擇恰當?shù)男揶o(比喻找喻體),調(diào)動其它感官的體驗,用真情細筆細描,表現(xiàn)出該事物的特點。簡潔歸納:巧用通感抓準特點展開想象巧選修辭開放五官七片段訓練A、你來描述-開放五官,口頭描述下列事物。1.春天的早晨,打開窗戶,溫暖的春風撲面而來?2.炎熱的夏日,樹蔭下我吃起了瓜,真甜啊?3.任選一處景色用通感描述。(出示幾幅圖片,回答方式:看到我仿佛?)B、你來練筆:聽貝多芬鋼琴曲致愛麗絲,請你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靈活地運用通感和比喻,寫下你仿佛看到的畫面或聽后的真實感受。(150字左右)學生當堂完成作文片斷,教師巡視指導。C.展示評價1學生完成作文片斷后,四人一組,互讀文章,相互評價,小組推薦最好的一篇準備參加班級交流。2.教師選取較好的三篇文章利用實物展臺投影,師生共同點評。八總結: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