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參數設置教程_第1頁
PKPM參數設置教程_第2頁
PKPM參數設置教程_第3頁
PKPM參數設置教程_第4頁
PKPM參數設置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1.1 水平力與整體坐標夾角(度)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1.1條和高規(guī)3.3.2條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應允許在建筑結構的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計算水平地震作用并進形抗震驗算”。程序實現:該參數為地震作用力方向或風荷載作用方向與結構整體坐標的夾角,逆時針方向為正,如地震沿著不同方向作用,結構地震反映的大小一般也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個角度使得結構地震反應最為劇烈,這個方向稱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從嚴格意義上講,規(guī)范中所講的主軸是指地震沿該軸方向作用時,結構只發(fā)生沿該軸方向的側移而不發(fā)生扭轉位移的軸線,當結構不規(guī)則時,地震作用的主軸方向就不一定時0°或90° ,如最大地震力方

2、向與主軸夾角較大時,可以輸入該角度考慮最不利作用方向的影響。操作要點:由于設計人員事先很難估算結構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因此可以先取初始值0° ,SATWE計算后在計算書WZQ.OUT中輸出結構最不利方向角,如果這個角度與主軸夾角大于±15°,應將該角度重新計算,以考慮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響。注意事項:(1)為避免填入該角度后圖形旋轉帶來的不便,也可以將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在多方向水平地震參數中輸入。(2)本參數不是規(guī)范要求的,供設計人員選用。(3)本參數也可以考慮最大風力作用的方向,但需要用戶自行設定多個角度進行計算,比較多次計算結構取最不利值。1.1.2 混凝土

3、容重(kN/m3)規(guī)范規(guī)定:參看荷載規(guī)范附錄A常用材料和構件的自重表。容重是用來計算梁、柱、墻、板重力荷載用的。操作要點:初始值鋼筋混凝土容重為25.0 kN/m3,這適合于一般工程情況,若采用輕只混凝土或需要考慮構件裝飾層重量時,應按實際情況修改此參數。注意事項:如果結構分析是不想考慮混凝土構件自重荷載,可以填0。1.1.3 對所有樓層強制采用剛性樓板假定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5.1.5條規(guī)定,“進行高層建筑內力與位移計算時,可假定樓板在其自身平面內均無限剛性”程序實現:選擇該項后,程序可以將用戶設定的彈性樓板強制為剛性樓板參與計算。操作要點:初始值為不選擇該項。(1)在計算位移、周期等控制參數時,

4、應選擇該項,將彈性樓板強制為剛性樓板參與計算,以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計算條件,計算完成后應去掉此項選擇,以彈性樓板方式進行配筋和其他就算分析。注意事項:對于復雜結構,如不規(guī)則坡屋頂、體育館看臺、工業(yè)廠房,或者柱、墻不在同一標高,或者沒有樓板等情況,如果采用強制剛性樓板假定,結構分析會嚴重失真。對這類結構可以查看位移的<詳細輸出>,或觀察結構的動態(tài)變形圖,考察結構的扭轉效應。(2)對于錯層或帶夾層的結構,總是伴有大量的越層柱,如采用強制剛性樓板假定,所有越層柱將受到樓層約束,造成計算結構失真。1.1.4結構的材料信息操作要點:按工程實際情況設定結構材料信息1.1.5結構體系操作要點:按工程

5、實際情況確定結構體系1.1.6恒活荷載計算信息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5.1.9條規(guī)定“高層建筑進行重力荷載作用效應分析時,柱、墻軸向變形宜考慮施工過程的影響,施工過程的模擬可根據需要采用適當的簡化方法?!背绦驅崿F:這是豎向力控制參數,程序設有五個選項;l 不計算恒活荷載,不計算豎向力。l 一次性加載:采用整體剛度模型,按一次加載方式計算豎向力。高層框剪結構當豎向荷載一次加上時,由于墻與柱的豎向剛度相差很大,墻柱間的連梁協調兩者之間的位移差,使柱的軸力減小,墻的軸力增大,層層調整累加的結果,有時會使高層結構的頂部出現拉柱或梁沒有負彎矩的不真實情況l 模擬施工加載1:在實際施工中豎向荷載逐層增加,逐層找平

6、,下層的變形對上層基本沒有影響,連梁的調節(jié)作用也不大。程序模擬施工中逐層加載,逐層找平的加載方式計算豎向力。但為了簡化計算過程,程序沒有逐層增加結構剛度,而是采用整體剛度分層加載模擬進行計算。l 模擬施工加載2:按模擬施工1的加載方式計算豎向力,但為了防止框筒結構按剛度分配荷載可能出項的不合理情況,將筒體外圍框架構件的剛度放大十倍,再進行荷載分配,顯然這屬于經驗處理方法,但這樣處理接近手工計算結果,傳給基礎的荷載比較合理。l 模擬施工加載3:新版軟件增加的選項,采用分層剛度分層加載模型,再每層加載時不用總體剛度,只用本曾及以下層的剛度,雖然計算工作量大了,但其更符合施工實際情況,如圖操作要點:

7、l 不計算恒活荷載:僅用于研究分析。l 一次性加載:主要用于多層結構、鋼結構和有上傳荷載(例如吊柱)的結構。l 模擬施工加載1:適用于多高層結構。l 模擬施工加載2:僅可用于框筒結構向基礎軟件傳遞荷載(不要傳遞剛度)l 模擬施工加載3:適用于多高層無吊車結構,更復合工程實際情況,推薦使用。1.1.7風荷載計算信息程序實現:這是風荷載計算控制參數,程序設有兩個選項,其含義如下:l 不計算風荷載:即不計算風荷載。l 計算風荷載:計算X、Y兩個方向的風荷載。操作要點:通常選擇初始項“計算風荷載”。1.1.8地震作用計算信息規(guī)范規(guī)定:l 抗震規(guī)范3.1.4條規(guī)定,“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除本規(guī)范0有具

8、體規(guī)定外,對乙丙丁類建筑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眑 抗震規(guī)范5.1.6條規(guī)定,“6度時的建筑(建造于類場地上較高的高層建筑除外),以及生土房屋和木結構房屋等,應允許不進行截面抗震驗算,但應符合有關的抗震措施要求。”“6度時建造于類場地上較高的高層建筑,7度和7度以上的建筑結構(生土房屋和木結構房屋等除外),應進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截面抗震驗算?!眑 抗震規(guī)范5.1.1條規(guī)定,“8、9度時的大跨度和長懸臂結構及9度時的高層建筑,應計算豎向地震作用。”l 高規(guī)3.3.2條規(guī)定,“8度、9度抗震設計時,高層建筑中的大跨度和長懸臂結構應考慮豎向地震作用;”“9度抗震設計時應計算豎向地震作用。”l 高規(guī)1

9、0.2.6條規(guī)定,“8度抗震設計時轉換構件尚應考慮豎向地震的影響。”l 高規(guī)10.5.2條規(guī)定,“8度抗震設計時,連體結構的連接體應考慮豎向地震的影響。”程序實現:這是地震作用控制采納數,程序設有三個選項,其含義如下:l 不計算地震作用:即不計算地震作用。l 計算水平地震作用:計算X、Y兩個方向的地震作用l 計算水平和豎向地震作用:計算X、Y和Z三個方向的地震作用。操作要點:按照規(guī)范規(guī)定,依據當地抗震等級及工程實際情況進行選擇;l 不計算地震作用:用于抗震設防烈度6度以下地區(qū)的建筑(6度甲類建筑和6度類場地的高層建筑除外)。l 計算水平地震作用:用于抗震設防烈度7、8度地區(qū)的多高層建筑,及6度

10、甲類建筑和6度類場地的高層建筑。l 計算水平和豎向地震作用:用于抗震設防烈度9度地區(qū)的高層建筑;8、9度地區(qū)大跨度和長懸臂結構;8度地區(qū)帶有連體和轉換結構的高層建筑。注意事項:8(9)度地區(qū)大跨度結構一般指看度不小于24m(18m),長懸臂構件指懸臂板不小于2(1.5)m,懸臂梁不小于6(4.5)m。1.1.9結構所在地區(qū)程序實現:程序提供三個選項,其含義如下:選擇“全國”。程序執(zhí)行國家規(guī)范。選擇“上?!保绦虺龍?zhí)行國家規(guī)范外,還執(zhí)行上海市有關的地方規(guī)范。選擇“廣東”,程序除執(zhí)行國家規(guī)范外,還執(zhí)行廣東省有關的地方規(guī)范。操作要點:初始值為“全國”。應按地區(qū)進行選擇。全國除上海、廣東以外的地區(qū)都應

11、選擇“全國”。上海地區(qū)的工程應選擇“上?!睆V東地區(qū)的工程應選擇“廣東”二、風荷載信息下面是與風荷載計算有關的信息,如果“總信息”頁中選擇了“不計算風荷載”,可以不設置本頁參數。1.2.1地面粗糙度類別規(guī)范規(guī)定:荷載規(guī)范7.2.1條規(guī)定,“地面粗糙度可分為A、B、C、D四類:A類指近海面和海島、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區(qū);B類指田野,鄉(xiāng)村、叢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較稀疏的鄉(xiāng)鎮(zhèn)和城市郊區(qū);C類指有密集建筑的城市市區(qū);D類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較高的城市市區(qū)?!眳⒖锤咭?guī)3.2.3條的有關規(guī)定。程序實現:程序岸設計人員輸入的地面粗糙度類別確定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操作要點:按規(guī)范規(guī)定和當地情況輸入地面粗糙度類別,初始

12、值為B。1.2.2修正后的基本風壓規(guī)范規(guī)定:荷載規(guī)范7.1.2條規(guī)定,“基本風壓應按本規(guī)范附錄D.4中附表D.4給出的50年一遇的風壓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3?!备咭?guī)3.2.2條規(guī)定,“對于特別重要或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其基本風壓應按100年重現期的風壓值采用?!辈僮饕c:根據荷載規(guī)范附表D.4輸入本地基本風壓。初始值為0.3。注意事項:當沒有100年一遇的風壓資料時,可近似將50年一遇的基本風壓乘以1.1增大系數。1.2.3結構基本周期規(guī)范規(guī)定:荷載規(guī)范附錄E結構基本自振周期的經驗公式”規(guī)定了各類結構自振周期計算的經驗公式。高規(guī)3.2.6條規(guī)定,“對比較規(guī)則的結構,也可采用近

13、似公式計算;框架結構T1=(0.080.1)n, 框架剪力墻和框架核心筒結構T1=(0.060.08)n,剪力墻結構和筒中筒結構T1=(0.050.06)n,n為結構層數?!背绦驅崿F:結構基本周期主要用于計算風荷載中的風振系數,SATWE給出的結構基本周期初始值是按高規(guī)3.2.6條簡化公式計算的。操作要點:結構基本自振周期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取值:(1) 根據規(guī)范的近似公式手工計算輸入。(2) 采用程序簡化計算的初始值。(3) 在完成一次計算后,將計算書WZQ.OUT中的結構第一平動周期值輸入重算。三、地震信息本頁是有關地震作用的信息,共有19個參數,對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和6度以下,不需要進

14、行抗震計算,但仍需采用抗震構造措施的地區(qū),可以再第一頁中選擇<不計算地震作用>,本頁中的地震烈度、框架抗震等級和剪力墻抗震等級按實際情況進行情況輸入,其他參數可不考慮1.3.1結構規(guī)則性信息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2.3條規(guī)定,“規(guī)則結構不進行扭轉藕聯計算時,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兩個邊榀,其地震作用效應應乘以增大系數”高規(guī)3.3.1條規(guī)定,“對質量和剛度不對稱、不均勻的結構以及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結構應采用考慮扭轉藕聯振動影響的振形分解反應譜法”程序實現:考慮到扭轉藕聯計算適用于任何空間結構的分析,SATWE軟件去掉了扭轉藕聯選項,不論結構是否規(guī)則總進行扭轉藕連計算,因此不必考

15、慮結構邊榀地震效應增大。操作要點:根據結構設計方案選擇“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初始值為不規(guī)則。1.3.2設計地震分組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3.2.3條規(guī)定“本規(guī)范的設計地震共分為三組。”抗震規(guī)范3.2.4條規(guī)定,“設計地震分組,可按本規(guī)范附錄A采用”操作要點:根據抗震規(guī)范附錄A設置本地區(qū)地震分組。初始值為一組。1.3.3設防烈度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3.2.2條規(guī)定,“抗震設防烈度和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對應關系,應符合表3.2.2的規(guī)定?!辈僮饕c:根據抗震規(guī)范附錄A設定本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該參數共有六個選項,6(0.05g); 7(0.10g);7(0.15g); 8(0.20g); 8(0.30

16、g); 9(0.40g).初始值為7(0.10g)。1.3.4場地類別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4.1.6條規(guī)定,“建筑的場地類別,應根據土層等有效剪切波速和場地覆蓋層厚度按表4.1.6劃分為四類?!辈僮饕c:根據規(guī)范規(guī)定和當地情況輸入場地類別,該參數共有五個選項,0代表上海地區(qū),1、2、3、4豐碑代表全國其它地區(qū)的、類場地。1.3.5框架抗震等級1.3.6剪力墻抗震等級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6.1.2條規(guī)定,“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丙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筑的抗震等級應按表6.1.2確定?!眳⒖几咭?guī)4.8.1條、4.8.2條和4.8.3條有關高層

17、建筑抗震等級的規(guī)定。操作要點:根據規(guī)范規(guī)定和工程實際情況輸入構件抗震等級,該參數共有六個選項,0、1、2、3、4、5分別代表抗震等級為特一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和沒有抗震構造要求。1.3.7按中震(或大震)不屈服做結構設計程序實現:該參數用于實現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選擇該項可以對結構進行中震或大震不屈服設計,程序執(zhí)行以下操作:(1) 取消地震組合內力調整(不做強柱弱梁、強剪弱彎調整)。(2) 荷載作用分項系數取1.0(組合值系數不變)。(3) 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取1.0。(4) 鋼筋和混凝土材料強度取標準值。操作要點:進行中震或大震不屈服設計時選擇此項,還應按抗震等級修改(多遇地震影響系數

18、最大值),一般中震取2.8倍小震值,大震取4.56倍的小震值。注意事項: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還有中震(或大震)彈性設計,此時不選擇<中震(或大震)的不屈服做結構設計>,但地震最大影響系數取為中震(或大震)值,構件抗震等級取“不考慮“(取消地震組合內力調整,即強柱弱梁、強剪弱彎調整)。1.3.8考慮偶然偏心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3.3.3條規(guī)定,“計算單向地震作用時應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备咭?guī)4.3.5條規(guī)定,“再考慮偶然偏心影響的地震作用下”驗算樓層位移比。程序實現:偶然偏心是指由偶然因素引起的結構質量變化,會導致結構固有振動特性變化,因而結構在相同地震作用下的反應也將發(fā)生變化??紤]偶然偏心

19、,就是考慮由偶然偏心引起的最不利地震作用。程序設置<考慮偶然偏心>選擇開關,由設計人員自行決定是否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考慮偶然偏心時,程序將無偏心的初始質量分布作為一組地震作用效應,再按附加偏心距取X、Y地震作用方向垂直的建筑物邊長的±5,形成四種偏心方式的兩組地震作用效應,合起來共三個地震組合進行內力分析計算,使地震組合數增加到原來的三倍。操作要點:對于高層建筑結構,通常選擇考慮偶然偏心。初始值為不選擇。注意事項:由于結構平立面布置的多樣性、復雜性,大量計算分析表明,計算雙向水平地震作用并考慮扭轉影響與計算單向水平地震作用并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相比,前者并不總是最不利的。

20、因此抗震設計時,根據抗震規(guī)范第5.2.3條規(guī)定及其條文說明,對于多層建筑,除平面規(guī)則的可通過考慮扭轉藕聯計算來估計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轉影響外,凡屬該規(guī)范第3.4.2條所指的平面不規(guī)則多層建筑,亦應考慮偶然偏心的影響。1.3.9考慮雙向地震作用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1.1條規(guī)定,“質量和剛度分布明顯不對稱的結構,應計入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备咭?guī)3.3.1條規(guī)定,“質量和剛度分布明顯不對稱、不均勻的結構,應計算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背绦驅崿F:考慮雙向地震扭轉效應,在X和Y方向地震作用的效應分別為和,則: 程序對柱采用了與其他構件略有不同的雙向地震的組合方式,柱的剪力和彎矩只考慮地

21、震作用主方向的雙向地震組合,次方向不作雙向地震組合。在進行柱雙偏壓配筋計算時,這種調整后的組合方式會使計算結構更合理??紤]雙向地震時,輸出雙向地震作用下樓層最大位移及位移比,將原地震工況內力替換成雙向地震作用工況內力。操作要點:當建筑結構的質量和剛度明顯不對稱、不均勻時,應選擇該項。初始值為不選擇注意事項:(1)不對稱不均勻的結構是不規(guī)則結構的一種,指同一平面內質量、剛度布置不對稱,或雖在本層內對稱,但沿高度分布不對稱的結構。(2)從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考慮雙向水平地震作用,意味著對X和Y方向地震作用予以放大,構件配筋也會相應增大。(3)允許同時考慮偶然偏心和雙向地震作用,程序按規(guī)范要求分別計算

22、,不進形疊加,取不利結果。1.3.9計算振型個數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2.2條文說明規(guī)定,“振型個數一般可以取參與質量達到總質量90所需的振型數?!备咭?guī)5.1.13條規(guī)定,“抗震計算時,宜考慮平扭藕聯計算結構的扭轉效應,振型數不應小于15,對多塔樓結構的振型數不應小于塔樓數的9倍,且計算振型數應使振型參與質量不小于總質量的90”。程序實現:程序采用既適用于剛性樓板又適用于彈性樓板的通用方法計算各地震方向的有效質量系數,用于判定振型個數是否取夠。操作要點:計算后應查看計算書WZQ.OUT,檢查X和Y兩個方向的有效質量系數是否大于0.9,如都大于0.9則表示振型數取夠了,否則應增加振型個數重新計算

23、。注意事項:(1)通常振型數取值應不小于3,且為3的倍數。(2)必須保證有效質量系數大于0.9,否則計算振型數量不夠,說明后續(xù)振型產生的地震效應被忽略了,地震作用偏小,結構設計不安全。(3)振型數也不能取的太多,不能多于結構有質量貢獻的自由度總數(每個剛性板取3個,每個彈性節(jié)點取2個)。例如全部為剛性樓板的結構,振型數不能超過樓層數的3倍,否則可能出現異常。(4)當結構樓層數較多或結構層剛度突變較大時,如高層、錯層、越層、多塔、樓板開大洞、頂部有小塔樓、有轉換層、有彈性板等復雜結構,振型數應相對多取。1.3.11活荷載質量折減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1.3條規(guī)定,“計算地震作用時,建筑的重力

24、荷載代表值應取結構和構配件自重標準值和各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薄鞍吹刃Ь己奢d計算的樓面活荷載:藏書庫、檔案館0.8,其他民用建筑0.5?!备咭?guī)3.3.6條規(guī)定,“樓面活荷載按實際情況計算時取1.0;按等效均布活荷載計算時,藏書庫、檔案庫、庫房取0.8,一般民用建筑取0.5?!辈僮饕c:(1)該參數是計算重力荷載代表值時的活荷載組合系數,初始值為0.5,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修改。(2)該折減系數只改變樓層質量,不改變荷載總值,即對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沒有影響。1.3.12周期折減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3.3.16條規(guī)定,“計算各振型地震影響系數所采用的結構自振周期應考慮非承重墻體的剛度

25、影響予以折減?!备咭?guī)3.3.17條規(guī)定,“當非承重墻體為填充磚墻時,高層建筑結構的計算自振周期折減系數可按下列規(guī)定取值:1. 框架結構可取0.60.7;2. 框架剪力墻結構可取0.70.8;3. 剪力墻結構可取0.91.0。對于其他結構體系或采用其他非承重墻體時,可根據工程情況確定周期折減系數?!辈僮饕c:周期折減的目的是為了考慮框架結構和框架剪力墻結構填充墻剛度對計算周期的影響,因為建模時沒有輸入填充墻,僅考慮其荷載,沒有考慮其剛度。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周期折減系數,取值范圍0.71.0,初始值為0.8。注意事項:(1)以上折減系數是按實心粘土磚做填充墻確定的,如采用輕質填充材料,折減系數應

26、按實際情況不折減或少折減。(2)周期折減不改變結構的自振特性,只改變地震影響系數。1.3.13結構的阻尼比()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1.5條規(guī)定,“除有專門規(guī)定外,建筑結構的阻尼比應取0.05“。高規(guī)3.3.8條規(guī)定,“除有專門規(guī)定外,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結構的阻尼比應取0.05“??拐鹨?guī)范8.2.2條規(guī)定,“鋼結構在多遇地震下的阻尼比,對不超過12層的鋼結構可采用0.035,對超過12層的鋼結構可采用0.02,在罕遇地震下的分析,阻尼比可采用0.05?!苯Y構阻尼比是反應結構內部在動力作用下相對阻力情況的參數。操作要點:根據規(guī)范規(guī)定和工程實際情況輸入結構的阻尼比,通常鋼筋混凝土結構可取初始值0.

27、05,鋼結構可取0.02,混合結構取0.03。1.3.14特征周期(s)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3.2.3條規(guī)定,“建筑的設計特征周期應根據其所在地的設計地震分組和場地類別確定對類場地,第一組,第二組和第三組的設計特征周期,應分別按0.35s,0.40s和0.45s采用?!笨拐鹨?guī)范5.1.4條規(guī)定,“特征周期應根據場地類別和設計地震分組按表5.1.4-2采用” 。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輸入特征周期值,初始值為0.45。1.3.13多遇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1.3.14罕遇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1.4條規(guī)定,“其水平影響系數最大值應按5.1.4-1采用”。操作要點:根據規(guī)范5.1.4

28、-1的規(guī)定輸入多遇和罕遇地震時的地震影響系數最大值,多遇地震初始值0.08,罕遇地震初始值為0.50。注意事項:如果工程設計的地震加速度值不是規(guī)范中規(guī)定的值,通常在地震報告中都會提供多遇地震最大影響系數值,輸入該值即可。1.3.15斜交抗側力構件方向附加地震數1.3.16相應角度(度)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1.1條規(guī)定,“有斜交抗側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于15°時,應分別計算各抗側力構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备咭?guī)3.3.2條規(guī)定,“有斜交抗側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于15°時,應分別計算各抗側力構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背绦驅崿F:程序提供了計算多方向水平地震作用的功能

29、,可以根據用戶指定的多對斜交地震作用方向,將原有的一對水平地震工況和新增的多對水平地震工況一起進行地震反應譜分析,計算相應構件內力和組合,以保證了結構設計安全。操作要點:當建筑結構中有斜角抗側力構件,且其與主軸方向相交角度大于15°時,應輸入斜交構件的數量和角度。注意事項:(1)程序內定斜交抗側力構件方向附加地震數取值范圍是05。初始值為0。(2)程序計算的斜交地震方向是成組出現的,例如,在<附加地震數>中輸入“2”,在<相應角度>中輸入“30,60”,則程序自動增加30°和120°、60°和150°兩組工況計算水平地震

30、作用。(3)可以在此輸入最大地震作用方向,避免模型旋轉帶來的不便。(4)考慮多方向地震作用并沒有改變風力的方向。1.4 活荷信息 本頁是有關活荷載的信息,共有9個參數,如圖所示。若橫荷載與活荷載不分開計算,該頁信息無效。1.4.1柱墻設計時活荷載1.4.2傳給基礎的活荷載1.4.3柱、墻、基礎活荷載折減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荷載規(guī)范4.1.2條規(guī)定,“設計墻、柱和基礎時的折減系數,1)第1(1)項應按表4.1.2規(guī)定采用”。程序實現:作用在樓面的活荷載,不可能以標準值同時布滿在所有的樓層尚,根據規(guī)范規(guī)定,在柱、墻、基礎設計時,可對活荷載進行折減。程序初始值采用規(guī)范表4.1.2規(guī)定的樓層活荷載折減系數。

31、結構計算完成后,在計算書WDCNL.OUT中輸出組合內力,這是按基礎規(guī)范要求給出的各豎向構件的各種控制組合,活荷載作為一種工況,在荷載組合計算時可以進行折減。操作要點:設計人員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柱、墻或基礎的活荷載是否要折減,折減系數應根據計算截面以上的樓層數確定,采用程序初始折減值或進行適當修改。注意事項:(1)該折減系數是有限元分析之后進行內力組合時考慮的,因此不會影響結構其它構件的設計。但PMCAD建模時,設置了按從屬面積對樓面梁的活荷載折減系數;此處為按樓層對柱墻的活荷載折減系數,應注意區(qū)分兩者的不同,通常可以選擇在一處對活荷載折減。如對活荷載折減兩次會折減過多,可能導致結構不安全

32、。(2)注意此處輸入的是構件計算截面以上的樓層數,不是構件所在樓層數。(3)對于帶群房的高層建筑,群房不宜按竹樓的層數取用活荷載折減系數。同理,頂部帶小塔樓的結構、錯層結構、多塔結構等,都存在同一樓層柱墻活荷載折減系數不同的情況,應按實際情況靈活處理。(4)傳給基礎的活荷載折減系數僅用于SATWE內力輸出,并沒有傳給JCCAD基礎程序,因此按樓層的活荷載折減系數還要在JCCAD中另行輸入。(5)稱許折減柱墻活荷載時,對斜撐不進形折減。1.4.4梁活荷不利布置最高層號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5.1.8條規(guī)定,“高層建筑結構內力計算中,當樓面活荷載大于4kN/m2時,應考慮樓面活荷載不利布置引起的梁彎矩的增

33、大?!背绦驅崿F:SATWE程序可以考慮梁的活荷載不利布置影響,但需要設計人員輸入梁活荷載不利布置的樓層數。初始值為總樓層數,即全樓各層都考慮活荷載不利布置。操作要點:若輸入0,表示全樓各層都不考慮梁活荷載不利布置。若填一個小于樓層的數N,表示從1N各層考慮梁活荷載的不利布置,而N+1層以上不考慮活荷的不利布置。注意事項:(1)當樓面活荷載較大時,應考慮樓面活荷載不利布置引起的梁彎矩增大。(2)程序僅對梁做活荷載不利布置計算,對柱、墻等豎向構件不考慮活荷載不利布置影響。(3)建議用戶在結構建模時,將恒、活荷載分開輸入,以便程序做梁活荷載不利布置計算。五、調整信息本頁時有關調整信息,共有17個參數

34、,如圖1.5.1梁端負彎矩調整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5.2.3條規(guī)定現澆框架梁端負彎矩調幅系數可取為0.80.9”。程序實現:在豎向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梁設計允許考慮混凝土的塑性變形引起的內力重分布,適當減小支座處梁的負彎矩,相應增大跨中梁的正彎矩,使梁上下配筋比較均勻,框架梁端負彎矩調幅后,梁跨中彎矩按平衡條件相應增大。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輸入調幅系數。調幅系數取值范圍0.81.0。初始值為0.85。注意事項:(1)此項調整只針對豎向荷載,對地震力和風荷載不起作用。(2)通常裝配整體式框架梁端可取調幅系數0.70.8,現澆框架可取0.80.9。(3)梁截面設計時,為保證框架梁跨中截面

35、底部鋼筋不至于過少,其正彎矩設計值不應小于豎向荷載作用下按簡支梁計算的跨中彎矩的一半。(4)程序內定鋼梁為不調幅梁,如需要對鋼梁調幅,可以再特殊構件設置時定義。(5)通常實際工程中懸挑梁的梁端負彎矩不調幅。1.5.2梁活荷載內力放大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北京市建筑設計技術細則(結構專業(yè))5.7.4條規(guī)定,“當活荷載較大時宜考慮活荷載不利組合,若計算工作量過大則可采用彎矩放大系數近似計算?!背绦驅崿F:版軟件該參數為<梁設計彎矩增大系數>,程序通過此參數調整梁彎矩設計值,以作為安全儲備。但由于梁彎矩放大系數是最后乘在組合后的彎矩設計值上,不僅放大活荷載,也將恒荷載、地震及風作用放大,顯然不夠合

36、理,此外,活荷載不利布置不僅對彎矩有影響,對剪力也有影響,僅放大彎矩是不完善的。新版軟件該參數改為<梁活荷載內力放大系數>,該系數只對梁在滿布活荷載下的內力(彎矩、剪力、軸力)進行放大。程序初始值為1。操作要點:一般工程建議該系數取值1.11.2,如已輸入梁活荷載不利布置樓層數,則應填1,初始值為1.0.1.5.3梁扭矩折減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5.2.4條規(guī)定,“高層建筑結構樓面梁受扭計算中應考慮樓蓋對梁的約束作用。當計算中未考慮樓蓋對梁扭轉的約束作用時,梁的扭轉變形和扭矩計算值往往過大,因此應對現澆樓板的梁扭矩折減。”操作要點:對于現澆樓板結構,采用剛性樓板假定時,折減系數取值范圍

37、0.41.0,初始值為0.4。注意事項:(1)若不是現澆樓板,或樓板開洞,或設定了彈性樓板,或有弧梁等情況,梁扭矩應不折減或少折減。(2)程序沒有自動搜索判斷梁周圍樓蓋情況的功能,梁扭矩是否折減及折減系數的大小需要設計人員自行確定。(3)若同一建筑中有的梁扭矩需要折減,有的梁不需要折減,可以分別設定梁的扭矩折減系數計算兩次,分別取相應計算結果。1.5.4中梁剛度放大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5.2.2條規(guī)定,“在結構內力與位移計算中,現澆樓面和裝配整體式樓面中梁的剛度可考慮翼緣的作用予以增大,樓面梁剛度增大系數可根據翼緣情況取為1.32.0.”程序實現:程序對框架是按矩形截面輸入尺寸并計算剛度的。對于

38、現澆剛性樓板,板作為梁的翼緣是梁的一部分,可用此系數近似考慮樓板對梁剛度的貢獻。操作要點:對沒有開大洞的現澆樓板應考慮梁剛度增大系數。中梁剛度放大系數取值范圍1.02.0。初始值為1.0。注意事項:(1) 通?,F澆樓板的中部框架梁剛度放大系數可取1.52.0.(2) 程序可以自動搜索中梁和邊梁兩側均與剛性樓板相連的中梁的剛度放大系數為Bx,只有一側與剛性樓板相連的中梁或邊梁的剛度放大系數為,其他情況的梁剛度不放大。(3)對于現澆層的裝配式結構樓面梁、板柱結構的等代梁剛度不應放大。(4)由于單向填充空心現澆預應力樓板的各向異性,宜在平行和垂直填充空心管的方向取用不同的梁剛度放大系數。1.5.5按

39、抗震規(guī)范5.2.5條調整各樓層地震內力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5.2.5條規(guī)定,“抗震驗算時剪力系數,不應小于表5.2.5規(guī)定的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值”。程序實現;由于地震影響系數在長周期段下降較快,對于基本周期大于3.5s的結構,計算出來的水平地震作用效應有可能太小。而對于長周期結構,地震動態(tài)作用中的地面運動速度和位移可能對結構具有更大的破壞影響,而振型分解法無法對此作出估計。出于結構安全考慮,提出對各樓層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及相應調整的要求。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選擇程序自動調整。初始值為選擇。注意事項:合理的結構設計應該自然滿足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的要求,如果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建議:(

40、1)先不選擇該項考察剪重比,如離規(guī)范要求相差較大,應首先優(yōu)化設計方案,調整結構布置、增加結構剛度,絕不能僅靠調整剪重比完成設計。(2)當設計方案合理,剪重比基本滿足規(guī)范要求或相差不大時,在選擇該項由程序自動調整地震力,以便完全滿足規(guī)范對剪重比的要求。(3)對于6度區(qū),由于抗震規(guī)范沒有規(guī)定樓層最小地震剪力系數值,通??梢圆豢刂?。SATWE軟件參照抗震規(guī)范表5.2.5中7、8、9度區(qū)數值的變化規(guī)律,給出6度區(qū)的取值為0.008,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選擇該項。(4)程序計算書WZQ.OUT輸出的是未經調整的原始值,而WWNL*.OUT輸出的是調整后的值。1.5.6指定的薄弱層個數1.

41、5.7各薄弱層層號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3.4.3條規(guī)定,“平面規(guī)則而豎向不規(guī)則的建筑結構,應采用空間結構計算模型,其薄弱層的地震剪力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高規(guī)5.1.14條規(guī)定,“對豎向不規(guī)則的高層建筑結構,包括某層抗側剛度小于其上一層的70或小于其上相鄰三層側向剛度平均值的80,或結構樓層層間抗側力結構的承載力小于其上一層的80,或某樓層豎向抗側力構件不連續(xù),其薄弱層對應于地震作用標準值的地震剪力應乘以1.15的增大系數”。程序實現:程序要求設計人員輸入薄弱層個數及薄弱層層號,程序自動對薄弱層構件的地震力乘以1.15的增大系數。操作要點:根據規(guī)范要求和工程實際情況輸入薄弱層個數和樓層號,

42、當有多個薄弱層時,層號間用逗號或空格格開。薄弱層個數初始值為0。注意事項:對規(guī)范提出的三種薄弱層情況,程序處理方法有所不同;(1)對剛度比突變形成的薄弱層,程序自動計算剛度比,自動判斷薄弱層,自動調整薄弱層的地震力。(2)對承載力突變形成的薄弱層,程序自動計算承載力,需要人工判定薄弱層,人工指定薄弱層;(3)隊友轉換構件形成的薄弱層,程序不能自動搜索轉換構件,需要人工指定薄弱層。(4)對十二層以下框架結構的簡化薄弱層驗算,程序可以自動進行,驗算結果在計算書中輸出。1.5.8全樓地震作用放大系數程序實現:次參數是地震力調整系數,可通過其放大地震力,提高結構的抗震安全度。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

43、確定是否需要放大地震作用,取值范圍是1.01.5,初始值為1.0。注意事項:此項調整對位移、剪重比、內力計算等有影響、對周期計算沒有影響。六、設計信息本頁是有關設計信息,如圖1.6.1 考慮效應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3.6.3條規(guī)定,“當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重力附加彎矩大于初始彎矩的10時,應計入重力二階效應的影響。”高規(guī)5.4.2條規(guī)定,“高層建筑結構如果不滿足本規(guī)程5.4.1條的規(guī)定時,應考慮重力二階效應對水平力作用下界哦故內力和位移的不利影響。”參看高規(guī)5.4.1條和5.4.3條和混凝土規(guī)范5.2.2條和7.3.12條有關考慮重力二階效應的規(guī)定。程序實現:建筑結構的二階效應應由兩部分組成:效應

44、和效應。效應是指由于構件在軸向壓力作用下,自身發(fā)生撓曲引起的附加效應,可稱之為構件撓曲二階效應,通常指軸向壓力在產生了撓曲變形的構件中引起的附加彎矩,附加彎矩與構件的撓曲形態(tài)有關,一般中間大,兩端部小。效應是指由于結構的水平變形而引起的重力附加效應,可稱之為重力二階效應,結構在水平力(風荷載或水平地震力)作用下發(fā)生水平變形后,重力荷載因該水平變形引起的附加效應,結構發(fā)生的水平側移絕對值越大,效應越顯著,若結構的水平變形過大,可能因重力二階效應而導致結構失穩(wěn)。SATWE軟件采用的是等效幾何剛度的有限元法,采用這種方法考慮效應影響,與不考慮效應的分析結果相比,結構的周期不變,變化的僅僅是結構的位移

45、和構件的內力。這種實現方法具有一般性,它既適用于采用剛性樓板假定的結構,也適用于采用存在獨立彈性節(jié)點結構。程序按照規(guī)范的規(guī)定,采用等效剛度的有限元法近似計算效應,采用偏心距增大系數法近似計算偏心受壓細長柱的效應,也即考慮效應時,不改變柱計算長度系數。通常當側移附加彎矩大于水平力作用下構件彎矩的1/10時,應考慮重力二階效應的。程序允許用戶自形選擇是否考慮效應。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定是否考慮重力二階效應。初始值為不考慮。注意事項:(1)通?;炷两Y構可以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鋼結構按抗震規(guī)范8.2.3條的規(guī)定、應考慮重力二階效應。(2)是否要考慮重力二階效應可以參考SATWE輸出文件WMA

46、SS.OUT中的提示,若顯示“可以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則可以不選擇此項,否則應選擇此項。1.6.2梁柱重疊部分簡化為剛域規(guī)范規(guī)定:混凝土規(guī)范5.2.3條規(guī)定,“桿件間連接部分的剛度遠大于桿件中間截面的剛度時,可作為剛域插入計算圖形?!备咭?guī)5.3.4條規(guī)定,“在內力與位移計算中,可考慮框架或壁式框架梁柱節(jié)點區(qū)的剛域影響。”程序實現:正常情況下,梁的長度為柱間形心的距離。當柱的截面面積較大時,可將梁柱重疊部分作為剛域考慮,此時程序對賴寧嘎進行如下的力學模型簡化:(1)梁的自重按扣除剛域后的梁長計算;(2)梁上的外荷載仍按梁兩端節(jié)點計算;(3)截面設計按扣除剛域后的梁長計算。l 作為剛域:程序將梁

47、柱重疊部分作為剛域計算,梁剛度大,自重小,梁端負彎矩小。l 不作為剛域:程序將梁柱重疊部分作為梁的一部分計算,梁剛度小,自重大,梁端負彎矩大。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定梁柱重疊部分是否作為剛域,初始值不作為剛域。注意事項:大截面柱和異形柱應考慮選擇此項。1.6.3混凝土柱計算長度系數計算執(zhí)行混凝土規(guī)范7.3.11-3條規(guī)范規(guī)定:混凝土規(guī)范7.3.11-3條規(guī)定,“當水平荷載長生的彎矩設計值占彎矩設計值的75以上時,框架柱的計算長度可按下列兩個公式計算,并取其中的較小值”。程序實現:l 不選擇此項,SATWE執(zhí)行混凝土規(guī)范7.3.11-2條,按表7.3.11-2取用混凝土柱計算長度,對相交樓

48、蓋底層柱計算長度取1.0H,上層柱取1.25H。l 選擇此項,SATWE自動判斷水平彎矩占總彎矩的比值,如大于75,混凝土柱計算長度執(zhí)行混凝土規(guī)范7.3.11-3條的計算公式(7.3.11-1/-2)否則,同上一條。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選擇此項,初始值為不選。注意事項:(1)鑒于程序增加了自動判斷功能,建議盡可能選擇該項;(2)為避免計算錯誤,程序內定混凝土柱長度系數上限為2.5,鋼柱為6.0;(3)程序可以正確考慮越層柱的計算長度(地下室除外);(4)工業(yè)廠房排架柱的計算長度,需要設計人員按混凝土規(guī)范7.3.11-1條的規(guī)定設定。(5)柱計算長度系數修改后應立即退出,不要再執(zhí)行

49、參數定義和數據檢查,否則柱長度系數又恢復為初始值。1.6.4結構重要性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抗震規(guī)范3.1.1條規(guī)定,“建筑應根據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為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抗震設防類別。”參看抗震規(guī)范3.1.2條、3.1.3條、3.1.4條的有關規(guī)定。操作要點:根據規(guī)范及工程實際情況選擇。初始值為1。注意事項:該系數主要是針對非抗震地區(qū)設置的。程序在組合配筋時,對非地震參與的組合乘以該放大系數。1.6.5梁保護層厚度1.6.6柱保護層厚度規(guī)范規(guī)定:混凝土規(guī)范9.2.1條規(guī)定,“縱向受力的普通鋼筋及預應力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且應符合表9.

50、2.1的規(guī)定?!眳⒖椿炷烈?guī)范3.4.1條有關環(huán)境類別的規(guī)定。操作要點:梁保護層厚度初始值為25mm,柱保護層厚度為30mm設計人員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修改。注意事項:(1)程序的保護層厚度是指構件外表面到鋼筋中心的距離,與規(guī)范要求的邊到邊距離不同,設計人員應引起注意,如凈保護層厚度為Cover,則一排鋼筋的合理作用點到截面外緣的距離為Cover12.5。因此,梁單排布筋實際保護層厚度為Cover12.5mm;梁雙排布筋實際保護層厚度為Cover12.525mm(2)當梁柱實配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應復核保護層厚度不小于鋼筋直徑。(3)設置鋼筋保護層厚度時還應考慮構件工作環(huán)境,如在地下室、露天

51、或其他惡劣環(huán)境中的構件應按規(guī)范要求加大保護層厚度。1.6.7柱配筋計算原則規(guī)范規(guī)定:高規(guī)第6.2.4條規(guī)定,“抗震設計時,框架角柱應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進行正截面承載力設計?!眳⒖椿炷烈?guī)范、抗震規(guī)范有關雙偏壓計算的規(guī)定。程序實現:l 選擇“按單偏壓計算”,程序按單向偏心受力構件計算配筋,在計算X向配筋時不考慮Y向鋼筋的作用,計算結構具有唯一性。l 選擇“按雙偏壓計算”,程序按雙向偏心受力構件計算配筋,在計算X向配筋時要考慮與Y向鋼筋疊加,框架柱作為豎向構件配筋計算時會多大幾十種組合,而每一種組合都會產生不同的X向和Y向配筋,計算結果不具有唯一性,即雙偏壓計算是多解的,有可能配筋較大。操作要點:

52、初始值為單偏壓計算,推薦采用以下方式:(1) 單偏壓計算,雙偏壓驗算(推薦);(2) 雙偏壓計算,調整個別配筋偏大的柱;(3) 考慮雙向地震時,采用單偏壓計算。注意事項:(1)對異形柱結構程序自動采用雙偏壓計算。(2)對單偏壓和雙偏壓計算結果應進行認真復核,因為兩種計算方式都有可能出現不合理的計算結果,如發(fā)現錯誤應予以調整。七、配筋信息本頁是有關配筋的信息,如圖1.7.1梁主筋強度1.7.2柱主筋強度1.7.3墻主筋強度規(guī)范規(guī)定:參看混凝土規(guī)范4.2.1條、4.2.2條、4.2.3條有關規(guī)定。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擇構件主筋強度。初始值梁、柱主筋強度為300N/mm2,墻為210 N/m

53、m2。注意事項:此處設置的配筋參數應與PMCAD建模時設置的相同。1.7.4梁箍筋強度1.7.5柱箍筋強度1.7.6墻箍筋強度1.7.7邊緣構件箍筋強度規(guī)范規(guī)定:參看混凝土規(guī)范4.2.1條、4.2.2條、4.2.3條有關規(guī)定。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擇構件構件箍筋及分布鋼筋強度。初始值梁、柱、墻箍筋,邊緣構件箍筋強度都為210 N/mm2。注意事項:此處設置的鋼筋強度應與PMCAD建模時設置的相同。1.7.8梁箍筋間距1.7.9柱箍筋間距1.7.10墻水平分布筋間距1.7.11墻豎向分布筋配筋率規(guī)范規(guī)定:參看混凝土規(guī)范10.2.10條、10.3.2條、10.5.9條、10.5.10條和抗震

54、規(guī)范6.3.3條、6.3.8條、6.4.3條的有關規(guī)定。程序實現:梁、柱箍筋間距均指加密區(qū)部位,初始值梁柱箍筋間距均為100mm;剪力墻水平分布筋不論時加強區(qū)還是非加強區(qū),間距一般取100200mm,初始值為100mm;剪力墻豎向分布筋配筋率取值范圍0.151.2,初始值為0.3。操作要點: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修改構件箍筋間距、分布筋間距和配筋率。注意事項:此處設置的配筋參數應與PMCAD建模時設置的相同。八、荷載組合本節(jié)是有關荷載的信息,如圖1.8.1橫荷載分項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荷載規(guī)范3.2.5條規(guī)定,“基本組合的荷載分項系數,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1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1)當其效應對結構不利時對由可

55、變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2;對由永久荷載效應控制的組合,應取1.35”。程序實現:程序自動按規(guī)范要求調整分項系數。初始值為1.21.8.2活荷載分項系數1.8.3活荷載組合值系數1.8.4活荷載重力代表值系數1.8.5風荷載分項系數1.8.6風荷載組合值系數1.8.7水平地震作用分項系數1.8.8豎向地震作用分項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參看荷載規(guī)范3.2.5條、4.1.1條、7.1.4條和抗震規(guī)范5.1.3條、5.4.1條的有關規(guī)定。程序實現:程序采用規(guī)范規(guī)定的系數作為初始值。操作要點:除工程特殊需要外,一般不必修改初始值。1.8.9溫度荷載分項系數1.8.10吊車荷載分項系數1.8.11特殊風荷

56、載分項系數規(guī)范規(guī)定:程序可以考慮溫度荷載、吊車荷載、特殊風荷載的影響。操作要點:這三項荷載的影響在民用工程中一般不考慮。1.8.12采用自定義組合及工況1.8.13自定義程序實現:程序允許設計人員自行指定各類和咱愛的分項系數和組合值,當結構分析時,考慮了溫度荷載、人防荷載、特殊風荷載、支座位移、吊車荷載等,更需要確認這些荷載工況與恒、活、水平風、地震作用的組合方式、組合分項系數。如未指定,程序自動按荷載規(guī)范的規(guī)定取值計算。操作要點:選擇<采用自定義組合及工況>,點取<自定義>按鈕,彈出自定義組合工況對話框,如圖,用戶可以直接修改各類荷載的組合系數,或增加、刪除組合數。第二節(jié) SATWE特殊構件與特殊荷載設置在SATWE前處理中,<1.分析與設計參數補充定義>和<7.生成SATWE數據文件及數據檢查>兩項是最重要的選項,也是必須執(zhí)行的選項,除這兩項以外的其他各項,用于設定特殊構件、特殊荷載、定義多塔、顯示檢查圖形及數據文件,如圖,其中多數菜單不是必須執(zhí)行的,這些項目雖然不常用,也不是重點,但還是應該有大概的了解,一遍一旦有工程需求時知道如何操作。下面著重講述一下<特殊構件補充定義>里各項的含義2.1.1特殊梁點取【特殊梁】菜單,可以設定八類特殊梁,包括:不調幅梁、連梁、轉換梁、(一端或兩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