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礦廠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安全標準化)_第1頁
選礦廠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安全標準化)_第2頁
選礦廠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安全標準化)_第3頁
選礦廠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安全標準化)_第4頁
選礦廠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安全標準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1、自然災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2、機械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63、起重傷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94、高處墜落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25、物體打擊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56、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87、火災爆炸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228、油品、危險化學品泄漏現場應急處置方案259、中毒現場應急處置方案2830 / 31文檔可自由編輯打印1、自然災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1事故類型:因為受所在的地理位置、地質結構、天氣變化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選礦廠的正常生產可能受到異常暴雨、強風、地震、山體滑坡、雷擊等自然災害的影響。1.2事故的危害程度:(1)異常暴雨:大量水滲透進車間,導致設備停運,嚴

2、重時可能導致全廠停電等。 (2)強風:外圍設備被吹倒或線路被刮斷影響生產;周邊樹木被刮倒后造成財產損失及人員傷害。(3)地震:地震導致廠房倒塌,造成財產損失及人員傷害。(4)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導致廠房被沖垮等。 (5)雷擊:電氣設備遭受雷擊造成停電,雷擊造成人員傷害或財產損失。2.應急組織與職責2.1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 組 長:耿文瑞 副組長:丁守成、繆傳寶成 員:濮義生、金勇、張志成、孫淑祥2.2工作職責 2.2.1組長負責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前負責指揮和組織現場搶救。 2.2.2副組長負責協(xié)助組長開展應急搶救工作。 2.2.3各成員職責 (1)

3、金勇、張志成、孫淑祥等車間主任負責組織人員開展現場搶救。 (2)濮義生等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發(fā)現場。3.應急處置3.1事故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當班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室)報告,并同時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請求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突下暴雨現場處置方案(1)遇異常暴雨,雨水倒灌進入廠房,應急處置小組各成員立即按各自職責組織有關人員以最短的時間到達責任崗位,指揮搶險救援任務。(2)如遇排水溝堵塞,大量洪水涌入車間,造成泵房

4、、地面設備即將被淹時,各搶險隊按要求對所屬區(qū)域進行排水,疏通排水溝。(3)在暴雨期間,各車間應加強酸、油等危險化學品的監(jiān)控力量,對庫房內進行定期巡視,發(fā)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4)對暴風雨造成線路中斷時,電工應及時對該區(qū)域設備進行斷電處理,并關閉設備電源開關,晚上啟用應急燈、電筒或蠟燭照明。在使用蠟燭照明時應注意防火安全,不能直接放在木板上或與易燃物過近的地方,不準庫房區(qū)域內使用蠟燭照明。 (5)電工在暴雨過后應巡視所有的電氣設備及廠區(qū)積水情況,盡快恢復設備的正常運行。3.2.2強風現場處置方案(1)屋頂設施或外圍設備被吹動時,應急處置小組應派人及時對隱患設備進行加固,并在周邊設置警示標志。通

5、過電話方式通知選礦廠全員隱患所在地及注意事項等。 (2)如發(fā)生周邊樹木或構筑物被刮倒造成財產損失和人員傷害時,現場人員應立即組織搶救。搶救前將傷者移至安全地方,使傷者躺平,判斷全身情況和受傷程度,如有無出血、 骨折、休克等。 (3)根據傷者受傷情況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并立即送至醫(yī)院。(4)處置好傷者后,應急處置小組要及時將事故現場被刮倒的樹木或構筑物進行清理和固定,防止造成二次傷害。(5)現場處置完畢,現場人員配合安監(jiān)部及上級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3.2.3地震現場處置方案(1)接地震預報或發(fā)生地震,現場作業(yè)人員立即撤至室外安全地點;來不及撤離時尋找墻角等地點避震,待條件允許時撤離。 (2

6、)應急處置小組查明人員情況,發(fā)生人身傷亡時,應請求救援,并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積極開展現場自救、互救。 (3)根據傷員受傷情況,采取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相應急救措施。 (4)在保證人身安全前提下,開展設備、建筑物等巡查,收集災情信息。 (5)迅速向上級匯報災情及人員傷亡情況。3.2.4山體滑坡現場處置方案(1)滑坡發(fā)生后,各車間負責人根據實際情況下令作業(yè)人員撤離到安全位置。(2)應急處置小組對事故現場劃定警戒區(qū)域,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并派人實時監(jiān)視出事山體,以防止后續(xù)滑坡體對應急人員的侵害。(3)轉移到安全地后,應急處置組做好人數清點工作,當確認有人失蹤時,則在確保不會再發(fā)生再次滑坡的情況下

7、,馬上組織人員,利用身邊可利用的工具進行搶救傷員。并應立即報告上級部門,請求公司救助。(4)傷員傷勢過重時首先撥打急救電話120,求助醫(yī)院進行搶救,在醫(yī)護人員還未趕到現場時,對傷員進行相應的初步搶救。 (5)待公司救護隊到達后,應急處置小組積極配合,服從總指揮安排,按要求開展搶救工作。3.2.5雷擊現場處置方案3.2.5.1第一趕赴雷擊事故現場者,要在第一時間對被雷擊人員進行現場救治或指導救治: (1)受雷擊而燒傷或嚴重休克的人(他的身體是不帶電的,搶救時不要有顧慮),應該迅速撲滅他身上的火,實施緊急搶救。 (2)若傷者失去知覺,但有呼吸和心跳,則有可能自行恢復。應該讓他舒展平臥,安靜休息后再

8、送醫(yī)院治療(3)若傷者已經停止呼吸和心跳,應迅速果斷地交替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并及時送往醫(yī)院搶救。3.2.6應急救援聯(lián)絡電話選礦廠領導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515972、35159733.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車間、性質;(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注意事項 (1)使用個人防護用器具前,應先檢查器具是否完好,有無破損、過期、失效情況。使用時,嚴格按照要求進行佩戴。(2)保護好現場傷員,防止傷員二次受傷,現場有條件的立即現場進行搶救,條件不具備的立即組織送往醫(yī)院救護。了解現場情

9、況,防止事故擴大。(3)要求所有人員要統(tǒng)一行動,聽從指揮,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蠻干。(4)在組織搶救、撤離災區(qū)和避災待救時,要密切注意災情變化,當可能出現危及人員安全時,要果斷采取應變措施,避免人員傷亡。切忌圖省事或存僥幸心理冒險行動。2、機械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 1.1機械傷害事故類型:在使用機械設備過程中,易發(fā)生撞傷、碰傷、絞傷、夾傷、打擊、切削等傷害。1.2機械傷害事故的危害程度:機械傷害會造成人員手指絞傷、皮膚裂傷、斷肢、骨折,嚴重的會使身體被卷入軋傷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飛出,打擊致傷,甚至會造成死亡。1.3事故征兆及原因:(1)缺乏安全防護裝置,安全設施缺護欄

10、及蓋板,無警示牌、警戒繩,人員誤操作等造成事故。(2)電源開關、操控設備布置不合理,在緊急情況下不能立即停轉或轉動機械誤起動致使人員傷害。(3)球磨機、破碎機、皮帶機、電焊機等機械設備的使用不當或機械存在質量缺陷等原因造成對人員的傷害(4)作業(yè)過程中操作不當,違章違紀蠻干,不良操作習慣,判斷操作失誤,指揮信號不明確,安全意識差和操作技能低下造成的事故,造成人員傷害。(5)因檢查維修出現問題而造成事故,造成人員傷害。2.應急組織與職責2.1機械傷害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 組 長:耿文瑞 副組長:丁守成、繆傳寶成 員:濮義生、金勇、張志成、孫淑祥2.2工作職責 2.2.1組長負責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情

11、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前負責指揮和組織現場搶救。 2.2.2副組長負責協(xié)助組長開展應急搶救工作。 2.2.3各成員職責 (1)金勇、張志成、孫淑祥等車間主任負責組織人員開展現場搶救 (2)濮義生等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發(fā)現場。3.應急處置3.1事故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當班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室)報告,并同時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請求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1)當發(fā)現有人受傷后,應立即關閉運轉機械,現場有關人員立

12、即向周圍人員呼救,同時向值班領導和廠長報告。 (2)值班領導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對傷者進行包扎、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 (3)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同時應派人撥打120向醫(yī)院取得聯(lián)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lián)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 (4)如受傷人員出現骨折、休克或昏迷狀況,應采取臨時包扎止血措施,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量努力搶救傷員。(5)應急救援聯(lián)絡電話選礦廠領導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515

13、972、35159733.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車間、性質;(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注意事項 (1)機械外傷一般直接損傷有時并不十分嚴重,但是由于傷后搶救處理不當,往往會加重損傷,造成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 (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chuàng)傷及脊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 (3)搶救失血者,應先進行止血;搶救休克者,應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熱損耗。 (4)備齊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如車輛、醫(yī)藥箱、擔架、氧氣袋、止血帶、通訊設備等。 (5)應保護好事故現場,等待

14、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3、起重傷害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1起重事故類型:起重機械在起重過程中,因檢查維修不到位、操作不當、指揮信號不明確、安全意識差和在不良自然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生起重傷害事故。1.2事故可能發(fā)生的區(qū)域、地點:事故發(fā)生在碎礦車間、磨浮車間、精礦車間和壓濾車間等。易導致事故發(fā)生的機械有:行車或電動葫蘆等。1.3起重事故的危害程度:起重傷害事故發(fā)生后,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1.4事故征兆及原因:(1)、起吊物件時,人員沒有站在安全區(qū)域,盲目指揮起吊的。 (2)、被吊物體有棱角未采取防棱角摩擦措施,造成鋼絲繩因棱角摩擦斷裂。 (3)、被吊物件捆綁不牢固,在吊運過程中,發(fā)

15、生掉落。 (4)、吊運所使用的鋼絲繩有斷絲斷股現象或用細繩子吊重物。 (5)、地面多人指揮,致使指揮信號不明確。 2.應急組織與職責2.1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 組 長:耿文瑞 副組長:丁守成、繆傳寶成 員:濮義生、金勇、張志成、孫淑祥2.2工作職責 2.2.1組長負責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前負責指揮和組織現場搶救。 2.2.2副組長負責協(xié)助組長開展應急搶救工作。 2.2.3各成員職責 (1)金勇、張志成、孫淑祥等車間主任負責組織人員開展現場搶救 。 (2)濮義生等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發(fā)現場。3.應急處置3.1事故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當班值

16、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室)報告,并同時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請求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發(fā)現有人受傷立即向值班領導報告,并組織人員將傷者抬至安全區(qū)域,抬的過程中盡量不移動少移動傷者的身體,避免傷情加重。 3.2.2如傷者流血,使用酒精棉團將傷口處清理干凈,用紗布將傷口包扎止血。 3.2.3肢體骨折的,將骨折處固定好,避免過多的移動,將傷者送往醫(yī)院。 3.2.4受傷人員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 3.2.5保護好事故現場

17、,以便進行事故調查。3.2.6應急救援聯(lián)絡電話選礦廠領導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515972、35159733.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車間、性質;(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注意事項 (1)抬運受傷人員的過程中,盡量不移動或少移動傷者的身體,保持平穩(wěn),避免傷情加重。 (2)盡量不要碰觸傷者的傷處,尤其是骨折的,防止傷情進一步擴大。 (3)在發(fā)生起重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不要聚集一起,要撤離現場,由應急救援組負責現場的處置。 (4)救援地點應選在相對安全干凈的地方,方便救護車進出的優(yōu)先選擇。

18、 (5)及時向公司報告,說明事故詳細情況。4、高處墜落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 1.1高處墜落事故類型:作業(yè)人員在起重、維修、高處作業(yè)的過程中,由于失穩(wěn)或其他原因導致高處墜落。1.2高處墜落事故的危害程度:高處作業(yè)中易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造成墜落人員身體摔傷,嚴重的可導致人員傷亡。1.3事故征兆及原因:不具備高空作業(yè)資格人員從事高空作業(yè)、作業(yè)人員未按規(guī)定佩戴勞動保護用品或勞動防護用品存在缺陷、防護設施不安全等導致高處墜落。2.應急組織與職責2.1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 組 長:耿文瑞 副組長:丁守成、繆傳寶成 員:濮義生、金勇、張志成、孫淑祥2.2工作職責 2.2.1組長負責了解和掌握事故現

19、場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前負責指揮和組織現場搶救。 2.2.2副組長負責協(xié)助組長開展應急搶救工作。 2.2.3各成員職責 (1)金勇、張志成、孫淑祥等車間主任負責組織人員開展現場搶救。 (2)濮義生等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發(fā)現場。3.應急處置3.1事故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當班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室)報告,并同時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請求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發(fā)生高空墜落事故后,現場人員應當立即采取措

20、施,切斷或隔離危險源,防止救援過程中發(fā)生次生災害。 3.2.2應馬上組織人員搶救傷者,并立刻聯(lián)系值班領導和廠長。3.2.3立即撥打120向急救中心求救,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lián)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3.2.4現場人員應做好受傷人員的現場救護工作。如受傷人員出現骨折、休克或昏迷狀況,應采取臨時包扎止血措施,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量努力搶救傷員。 3.2.5在傷員轉送醫(yī)院之前必須進行急救處理,避免傷情擴大。3.2.6應急救援聯(lián)絡電話選礦廠領導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515972、35159733.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車間、性質;(2)事故發(fā)

21、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注意事項 (1)當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應優(yōu)先對呼吸道梗阻、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應先救命,后治傷。 (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chuàng)傷及脊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 (3)搶救失血者,應先進行止血;搶救休克者,應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熱損耗;搶救脊椎受傷者,應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4)備齊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如車輛、醫(yī)藥箱、擔架、氧氣袋、止血帶、通訊設備等。 (5)應保護好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

22、理。5、物體打擊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 1.1物體打擊事故類型:高空作業(yè)中,物體墜落傷人;人為拋擲雜物傷人;起重吊裝、拆裝時,物體掉落傷人;破碎作業(yè)時引發(fā)礦石飛出傷人、車輛運行過程中物體散落傷人;球磨機作業(yè)中礦石飛出傷人。1.2物體打擊事故的危害程度:由于物體墜落或礦石飛出物速度快,對作業(yè)人員造成砸傷,甚至威脅生命,事故發(fā)生往往突然。1.3事故征兆及原因:高空作業(yè)人員未按操作規(guī)程作業(yè),亂扔亂拋物件;起重作業(yè)時,被捆物件發(fā)生墜落;球磨機、破碎機運轉時礦石飛出傷人。2.應急組織與職責2.1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 組 長:耿文瑞 副組長:丁守成、繆傳寶成 員:濮義生、金勇、張志成、孫淑祥2.2

23、工作職責 2.2.1組長負責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前負責指揮和組織現場搶救。 2.2.2副組長負責協(xié)助組長開展應急搶救工作。 2.2.3各成員職責 (1)金勇、張志成、孫淑祥等車間主任負責組織人員開展現場搶救。 (2)濮義生等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發(fā)現場。3.應急處置3.1事故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當班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室)報告,并同時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請求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

24、1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現場人員立即觀察是否還存在墜落物和飛出物,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救援過程中再次發(fā)生傷害。3.2.2立即組織人員搶救傷者,搬開壓在傷者身上的物體,同時應立即向值班領導和廠長報告。3.2.3傷者受到物體打擊,盡可能不要移動傷者,盡量當場施救。搶救的重點放在胸部骨折等重要部位上。 3.2.4當有人受傷嚴重時,應派人撥打120請求急救中心救援,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lián)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3.2.5應急救援聯(lián)絡電話選礦廠領導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515972、35159733.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車間、性質;(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

25、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注意事項 (1)當發(fā)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應優(yōu)先處理休克、骨折和出血等,應先救命,后治傷。 (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chuàng)傷及脊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 (3)搶救失血者,應先進行止血;搶救休克者,應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熱損耗;搶救脊椎受傷者,應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 (4)觀察患者呼吸和臉色的變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彎曲、扭動患者的頸部和身體,不要接觸患者的傷口,要使患者身體放松,盡量將患者放到擔架或平板上進行搬運。 (5

26、)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 (6)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昏迷者應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fā)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7)備齊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如車輛、醫(yī)藥箱、擔架、氧氣袋、止血帶、通訊設備等。 (8)應保護好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6、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1觸電事故類型:分為電擊事故和電傷事故。1.2觸電事故的危害程度:電流通過人體內部器官,會破壞人的心臟、肺部、神經系統(tǒng)等,

27、使人出現痙攣、呼吸窒息、心室纖維性顫動、心跳驟停甚至死亡。電流通過體表時,會對人體外部造成局部傷害,對人體外部組織或器官造成傷害,如電灼傷、電烙印。1.3事故征兆:(1)變壓器、配電柜、開關箱外殼、機械設備、電機等用電設備沒有保護接地,或保護接地線對地電阻超標,裝置出現漏電時,作業(yè)人員有發(fā)生觸電的危險。(2)違反安全操作規(guī)程、安全管理不到位、高溫造成電線絕緣部分破損,操作人員易發(fā)生觸電,導致觸電事故。1.4事故發(fā)生的季節(jié):觸電事故一般多發(fā)生在每年空氣濕度較大的7、8、9 三個月。2.應急組織與職責2.1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 組 長:耿文瑞 副組長:丁守成、繆傳寶成 員:濮義生、金勇、張志成

28、、孫淑祥2.2工作職責 2.2.1組長負責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前負責指揮和組織現場搶救。 2.2.2副組長負責協(xié)助組長開展應急搶救工作。 2.2.3各成員職責 (1)金勇、張志成、孫淑祥等車間主任負責組織人員開展現場搶救。 (2)濮義生等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發(fā)現場。3.應急處置3.1事故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當班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室)報告,并同時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請求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

29、措施 3.2.1脫離電源 3.2.1.1自救方法 (1)如果一旦觸電,附近又無人救援,此時務須鎮(zhèn)靜自救。觸電者可用另一只手抓住電線絕緣處,把電線拉出,擺脫觸電狀態(tài)。 (2)如果觸電時電線或電器固定在墻上,可用腳猛蹬墻壁,同時身體往后倒,借助身體重量甩開電源。 3.2.1.2低壓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 (1)立即拉掉開關、拔出插肖,切斷電源。 (2)如電源開關距離太遠,用有絕緣柄的鉗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斷開電源線?;蛘哂媚景宓冉^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流經人體的電流。 (3)當電線搭落在觸電者身上,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棍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及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3.2

30、.1.3高壓觸電事故脫離電源方法 (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2)戴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 (3)拋擲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屬線使線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 3.2.2當發(fā)現有人觸電后,現場有關人員立即向周圍人員呼救,采取相應搶救措施,同時向值班領導和廠長報告。如有人受傷,應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lián)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lián)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3.2.3應急救援聯(lián)絡電話選礦廠領導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515972、35159733.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車間、性質;(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

31、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注意事項 (1)觸電事故發(fā)生后,發(fā)現者立即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2)救護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屬及潮濕的構件作為救護工具,而必須使用適當的絕緣工具,救護人要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觸電。 (3)防止觸電者脫離電源后可能的摔傷,特別是當觸電者在高處的情況下,應考慮防摔措施。即使觸電者在平地,也要注意觸電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 (4)如事故發(fā)生在夜間,應迅速解決臨時照明,以利于搶救,并避免擴大事故。 (5)人觸電后,當出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等征象,應立即進行現場急救。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 (6)備

32、齊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如車輛、醫(yī)藥箱、擔架、氧氣袋、止血帶、通訊設備、照明器材等。 (7)應保護好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7、火災爆炸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1事故類型:(1)儲油點由于人員抽煙、遇蒸發(fā)油氣及油泄露可能發(fā)生火災爆炸。(2)電氣火災事故。1.2危害程度分析以上火災爆炸事故的發(fā)生,都會引發(fā)嚴重的社會影響,造成人員傷亡、環(huán)境破壞。1.3事故征兆:(1)儲油點冒出濃煙,有異常氣味。(2)電氣設備、電氣線路發(fā)熱,并聞到膠皮燒焦氣味。 (3)發(fā)現配電室、配電盤、電氣設備及電氣線路冒出濃煙。2.應急組織與職責2.1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 組 長:耿文瑞 副組長:丁

33、守成、繆傳寶成 員:濮義生、金勇、張志成、孫淑祥2.2工作職責 2.2.1組長負責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前負責指揮和組織現場搶救。 2.2.2副組長負責協(xié)助組長開展應急搶救工作。 2.2.3各成員職責 (1)金勇、張志成、孫淑祥等車間主任負責組織人員開展現場搶救。 (2)濮義生等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發(fā)現場。3.應急處置3.1事故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當班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室)報告,并同時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

34、中心請求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儲油點發(fā)生火災爆炸現場處置方案(1)發(fā)現者立即報警119,然后用消防器材撲滅初始火,當無法撲滅時,立即撤離。同時疏散危險區(qū)域人員,封閉危險區(qū)域通道,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件發(fā)生區(qū)域;(2)發(fā)現有人在火場內時,應立即組織力量救人,并穿戴好防護用具。同時請求120救援。(3)根據起火特點及風向,合理組織撲救工作,防止火勢蔓延;(4)配合醫(yī)療救護力量對受傷、中毒人員進行搶救;(5)在搶險過程中,要盡量保持事故現場原樣,確需移動的要畫出原樣圖或進行拍照錄象,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以便事故調查。3.2.2發(fā)生電氣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1)電氣設備

35、線路發(fā)生火災事故,發(fā)現者立即切斷電源,并用消防器材撲滅初始火;(2)配電室、露天變電所、配電站及高壓線路發(fā)生火災時,撲救火災人員不要過多,要在電工或專門負責電氣人員的指揮下進行撲救,且要注意跨步電壓傷人;(3)在搶險過程中,要盡量保持事故現場原樣,確需移動的要畫出原樣圖或進行拍照錄象,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以便事故調查。3.2.4應急救援聯(lián)絡電話選礦廠領導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515972、35159733.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車間、性質;(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注意事項

36、(1)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前,必須嚴格檢查,損壞或磨損嚴重的必須及時更換。用于緊急救災時的呼吸防護器,更要定期嚴格檢查,妥善地存放,便于及時取用。(2)使用滅火器材時,應根據火災類型選用。注意不要把滅火器靠近熱源,以免發(fā)生爆炸; (3)使用電氣設施時,應注意電源線的防護,以免發(fā)生觸電事故。(4)聽從指揮,嚴禁擅自行動。(5)實施應急處置及救援時,應安排2人以上,相互監(jiān)護,確保人員安全; (6)一旦發(fā)現可能危及人員安全的新情況時,應立即退出救援,重新制定可行方案。8、油品、危險化學品泄漏現場應急處置方案1.事故特征1.1事故類型:磨浮車間浮選使用的黃藥發(fā)生桶體損壞,就會導致藥液流出;精礦車間存儲硝酸

37、的酸罐如果損壞,會導致硝酸泄漏。1.2事故的危害程度:(1)選礦廠使用的黃藥,具有刺激性臭味和可燃性。一旦發(fā)生泄漏,流入水溝和生產水池等地方,就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或火災隱患。如遇明火,就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2)精礦車間存放了貯存硝酸的酸罐,硝酸是一種有獨特的窒息性氣味的腐蝕性液體,遇潮氣或受熱會分解成有刺鼻氣味的二氧化氮。如發(fā)生泄漏,有可能引發(fā)人員中毒及環(huán)境污染事故。1.3事故征兆:藥桶、酸罐有裂痕、使用后未及時加蓋或關閘閥、藥捅變形等可能引起泄漏。2.應急組織與職責2.1觸電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小組 組 長:耿文瑞 副組長:丁守成、繆傳寶成 員:濮義生、金勇、張志成、孫淑祥2.2工作職責 2.2

38、.1組長負責了解和掌握事故現場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到達前負責指揮和組織現場搶救。 2.2.2副組長負責協(xié)助組長開展應急搶救工作。 2.2.3各成員職責 (1)金勇、張志成、孫淑祥等車間主任負責組織人員開展現場搶救 (2)濮義生等負責維護現場秩序、保護事發(fā)現場。3.應急處置3.1事故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立即報告當班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值班領導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調度室)報告,并同時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請求啟動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3.2.1油品泄漏應急處置

39、(1)發(fā)現人立即大聲通知車間作業(yè)人員,同時停止作業(yè)。(2)設法控制或封堵泄漏源,圍檔泄漏油品。(3)將泄漏油品通過污水收集系統(tǒng)進入污水池,然后用污水泵打入尾礦庫,經過自然曝氣氧化、吸附使之凈化。(4)現場安排人員在泄漏現場周圍,防止不知情人員攜帶火源靠近現場;接觸油的作業(yè)者必須使用肥皂清洗,如有必要清洗后立即送往醫(yī)院進行治療。3.2.2危險化學品泄漏應急處置(1)發(fā)現泄漏人員,應立即通知車間人員停止作業(yè),撤出危險區(qū)域,并設置警戒線。(2)應急救援人員進入泄漏現場進行處理時,必須穿戴防護服、配戴防護器具。 (3)如果是容器發(fā)生泄漏,則用沙土、干石灰在滲漏周圍構筑安全圍堤,控制污染范圍。(4)泄漏

40、被控制后,按照制定的操作規(guī)程,將滲漏儲罐內的硝酸迅速、安全地轉移到其他安全的儲罐容器中,并用堿性溶液(石灰水)對滲漏地面的酸進行中和。 (5)經現場負責人進一步檢查現場,確認儲罐不再滲漏或存在其他隱患后,則立即匯報公司應急處理完畢。 3.2.3應急救援聯(lián)絡電話選礦廠領導值班室:急救中心:120公司應急指揮中心:3515972、35159733.3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車間、性質;(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注意事項 (1)油品泄漏現場除相關人員外禁止出入,禁止使用火源、禁止操縱現場電源控制開關以防止發(fā)生火災和爆炸;(2)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