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談綜述運動性疲勞診斷與恢復的綜述論文摘要怎么寫_第1頁
試談綜述運動性疲勞診斷與恢復的綜述論文摘要怎么寫_第2頁
試談綜述運動性疲勞診斷與恢復的綜述論文摘要怎么寫_第3頁
試談綜述運動性疲勞診斷與恢復的綜述論文摘要怎么寫_第4頁
試談綜述運動性疲勞診斷與恢復的綜述論文摘要怎么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談綜述運動性疲勞診斷與恢復的綜述論文摘要怎么寫    內容導讀:、血尿素、尿蛋白等;五是唾液pH值法。由于長時間劇烈運動后,HL生成增多,血液pH值下降,使唾液pH值也下降.因此,可通過測定唾液pH值來削斷運動性疲勞,運動后唾液pH值降低,表明機能疲勞;六是呼吸肌耐力。連續(xù)測定5次肺活量(每次間隔30秒),如果5次肺活量值連續(xù)下降,說明機體疲勞。四、運動性疲勞的恢復方法(一)教育學方法1.變換活 1009-9328(2012)12-000-02摘 要 運動性疲勞是運動生理學和運動醫(yī)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本文就運動性疲勞產(chǎn)生的診斷方法和標準及恢復手段進行

2、闡述,著重從教育學、營養(yǎng)學、物理學、藥理學、心理學的角度對疲勞后的恢復手段進行初步探討。以期待找到消除運動性疲勞的有效方法和途徑,為運動性疲勞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關鍵詞 運動性疲勞 診斷 恢復一、前言現(xiàn)代競技體育的首要任務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人體的運動潛能,不斷提高運動員的運動成績。隨著競技運動競爭性的日趨激烈,運動水平也越來越高,許多運動項目的成績,特別是體能類項目的成績已逼近人體極限,以至于提高1cm或縮短0.01s都變得非常艱難。向人體極限挑戰(zhàn),作為競技體育的重要任務,愈發(fā)突出。為了不斷地提高人體的運動能力,依靠科學化、現(xiàn)代化的手段,在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指導下進行訓練,業(yè)已成為大家的共識

3、。競技體育的極限化訓練模式必然給機體帶來最大限度的疲勞。如何快速地消除疲勞并達到超量恢復,一直是廣大教練員和運動員追求的目標。近年來,隨著生理學、生物化學以及運動醫(yī)學等學科的迅猛發(fā)展,新的科學研究方法、手段以及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的廣泛應用,使運動性疲勞產(chǎn)生的機制及其消除手段的研究也不斷深入。二、運動性疲勞的概念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類的疲勞開始,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了。許多著名學者從多種視角采用不同手段廣泛研究疲勞,并先后給疲勞不同的概念。在第5屆國際運動生物化學會議(1982)上,對疲勞的概念取得了統(tǒng)一認識,即疲勞是:“機體生理過程不能持續(xù)其機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維持預

4、定的運動強度。”生理性疲勞是由于工作或活動本身引起的,以區(qū)別于諸如疾病、環(huán)境、營養(yǎng)等原因所致。這一疲勞概念的特點是:1.把疲勞時體內組織和器官的機能水平與運動能力結合起來評定疲勞的發(fā)生和疲勞程度;2.有助于選擇客觀指標評定疲勞,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輸出功率間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時,單一指標或各指標的同時改變都可用來判斷疲勞。我國學者把“人體運動到一定時候,運動能力及身體功能暫時下降的現(xiàn)象”叫做運動性疲勞,是經(jīng)過適當時間休息和調整可以恢復的生理現(xiàn)象,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身體變化綜合反應過程。三、運動性疲勞的常見診斷方法運動性疲勞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過程,疲勞不僅可以主觀感受,也可以用客觀指標進行

5、監(jiān)測。在運動性疲勞時,運動員主觀感受普遍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極想停止運動, 部分人伴有口渴心慌、氣急、胸悶和虛脫的感覺和癥狀.主觀感受較簡單,易于掌握,適用于定性判斷,但易受到運動員主觀意志等的影響??陀^檢查有的簡單,有的需要一定的技術和方法,比較復雜,但在定量判斷疲勞和對疲勞進行分類分度以及科研、醫(yī)務監(jiān)督中用的較多。目前比較常用的測定與判斷方法有以下幾種:(一)肌力測定:背肌力、握力的變化。(二)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測定:膝跳反射閾、反應時及血壓體位反射的變化。(三)感覺機能測定:皮膚空間閾、閃光融合頻率試驗法。(四)心率測定:心率是評定運動性疲勞最簡易的指標,一般常用基礎心率、運動時心率和恢復期心

6、率對疲勞進行判斷。(五)生化指標測定:血紅蛋白、紅細胞、血乳酸、血尿素、血睪酮/皮質醇、血清肌酸激酶、尿蛋白等。(六)呼吸肌耐力測定:連續(xù)測定5次肺活量(每次間隔30 秒),5次肺活量逐次下降,說明機體疲勞。(七)生物電測定:心電圖:疲勞時S-T段下移,T波倒置肌電圖:疲勞時肌電振幅增大,頻率降低,電機械延遲(EMD)延長,積分肌電圖(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均增加,中心頻率(FC)和平均功率頻率(MPF)降低;腦電圖:疲勞時由于神經(jīng)元抑制過程發(fā)展,可表現(xiàn)為慢波成分的增加。(八)唾液pH值測定:測試運動前后唾液pH值。還可通過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外部表現(xiàn)和主觀感覺進行診斷。運動員在訓練

7、中出現(xiàn)疲勞時,會表現(xiàn)出情緒淡漠、精神不振、困倦?yún)捰?、注意力不集中、排汗量多、呼吸快而表淺、眼神與動作配合不協(xié)調、反應遲鈍、缺乏氣力、失誤增多等現(xiàn)象。運動員主觀感覺表現(xiàn)為:疲乏、記憶力減退、食欲下降、無食欲、厭煩不眠和精神恍惚等;還可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可以歸納成以下幾種:一是自我感覺評定法。在運動性疲勞時,運動員普遍伴有四肢乏力、肌肉酸痛、極想停止運動,部分人伴有一般論文格式范文口渴、心慌、氣急、胸悶和虛脫的感覺,嚴重者有發(fā)熱、蛋白尿等癥狀;二是教育學觀察法。觀察運動員的反應,如出現(xiàn)面色蒼白、兩眼無神、反應遲鈍、血壓下降、體溫升高、心率加快,偶有心率不齊,嚴重時有思維和意識的變異;三是生理學指標測

8、定法。人體疲勞時,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均會下降,下降的程度與疲勞深度相關.因此可用生理學指標測定法來判斷疲勞,常用的有骨骼肌系統(tǒng)疲勞測定、心血管系統(tǒng)疲勞診斷、感覺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疲勞診斷等;四是生化指標評定方法。其中有血紅蛋白、血乳酸、血尿素、尿蛋白等;五是唾液pH值法。由于長時間劇烈運動后,HL生成增多,血液pH值下降,使唾液pH值也下降.因此,可通過測定唾液pH值來削斷運動性疲勞,運動后唾液pH值降低,表明機能疲勞;六是呼吸肌耐力。連續(xù)測定5次肺活量(每次間隔30秒),如果5次肺活量值連續(xù)下降,說明機體疲勞。四、運動性疲勞的恢復方法(一)教育學方法1.變換活動部位和調整運動強度謝切諾夫在1903年進

9、行測力描記實驗中發(fā)現(xiàn),右手握測力器工作到疲勞后,以左手繼續(xù)工作來代替安靜休息,能使右手恢復得更迅速更完全。他認為,在休息期中來自左手肌內收縮時的傳入沖動會加深支配右手的神經(jīng)中樞的抑制過程,并使右手血流量增加。用轉換活動的方式來消除疲勞,也叫積極性休息。研究還證明,與安靜休息相比較,活動性休息可使乳酸的消除快一倍。調整性訓練不僅局限在換項訓練和準備、整理放松運動上,而是貫穿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積極的修養(yǎng)”是修養(yǎng)的關鍵:什么都不做,處于安靜或睡眠狀態(tài)是被稱為完全休養(yǎng)。但是,在疲勞時不能只進行完全休養(yǎng),積極努力使身體恢復也是很重要的。例如,為促進血液循環(huán)而沐浴就是積極的休養(yǎng)。為了放松肌肉而散步、進行

10、輕量運動也可以說是積極的休養(yǎng)。還有,游泳也可以說是積極的休養(yǎng)。當然,為了比賽而全力以赴的游泳并不能說是休養(yǎng),這里說的是悠閑地放松身體的游泳。2.整理活動整理活動是指在正式練習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機體功能恢復的較輕松的身體練習。通過整理活動,可減少肌肉的延遲性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勞;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乳酸利用;預防從激烈活動驟然停止可能引起的機體功能失調。例如,跑到終點后站立不動,血液大量集中在下肢擴張的血管內,使靜脈回心血量減少,因而心輸出量下降,血壓降低,造成暫時性貧血,產(chǎn)生不適感,甚至出現(xiàn)“重力性休克”;此外,有利于再從事其他的練習。(二)營養(yǎng)學方法運動性疲勞產(chǎn)生的實質是由于營養(yǎng)物質的消耗。

11、合理的膳食,良好的營養(yǎng)是消除疲勞和提高抗疲勞能力的重要手段。不同項目的運動對機體的影響不同,其主要的能量物質來源各異,有的主要來源于有氧代謝,有的主要來源于無氧代謝。因此,在進行營養(yǎng)補充時要考慮到各種運動的代謝特點。運動時所消耗的物質要靠飲食中的營養(yǎng)物質來補充,合理膳食有助于加速恢復過程。如果把運動中需要補充的熱量按照蛋白質、脂肪和糖三者的比例劃分為按需要均衡進補的方式,武術運動員的膳食中,三種能量的補充比例為1.2:0.8:4.5。(三)物理學方法大強度和大運動量訓練后物理恢復療法較多,常用的有按摩、理療、水療、倒掛牽引、吸氧、負氧離子、紅外線療法和氣功等物理手段能促進身體機能恢復。它可以刺

12、激機體,促進血液循環(huán)與新陳代謝,加快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和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放松肌肉,安撫神經(jīng),同時,提高組織的氧的貯備量,可使TTB濃度上升,C02濃度下降,加速疲勞消除與機能恢復。此外其措施有溫療浴、桑拿?。话茨?;吸氧與負離子吸入。(四)藥理學方法為了盡快消除疲勞,可適當服用一些藥物,對于藥物的服用問題,至今仍是體育界爭論的焦點。因為藥物的產(chǎn)生有兩條途徑,一是自然界提取,是從植物或其它天然物體中提取出來的;二是通過化學合成的途徑制造出來的?;瘜W合成的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藥物的使用上要謹慎。盡量服用維生素類或天然提取的。如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索Bl、維生索B6、黃芪、刺五加、參三七等,

13、都有調整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擴張冠狀動脈,補氣壯筋的作用,對消除疲勞有一定效果。蜂王漿、人參、鹿茸等對養(yǎng)血補氣效果較好。(五)心理學方法在訓練和比賽之后.采用心理調節(jié)等方法作為消除疲勞的措施得到廣泛l MJ. Exercise-induced muscle damage in humans. Kemiem H. Cooper. Anupdate on medical therapy for obesity NutrClin Pr

14、act.2003 Apr 18(2):145-55.上一頁 1 2  的應用。通過放松練習、呼吸調節(jié)、聽音樂、練習、暗示放松等方法,對消除因體力消耗和精神緊張所引起的疲勞具有良好的作用。上述方法,要根據(jù)各自特點選擇使用。根據(jù)青少年活潑好動的特點,常選擇聽音樂作為消除疲勞的手段。經(jīng)過比較實驗表明,音樂的節(jié)奏、旋律、音色、強度,可調節(jié)人的中樞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大吸氧量,加強心肺功能。也可調節(jié)人的情緒等心理狀態(tài)。在音樂的選擇上也要結合自身的生理、心理等特點,同時兼顧思想內容、格調,用音樂消除疲勞還應注意不同的場合和時間

15、上應有所區(qū)別,如早上起床期間與晚上睡覺前的放松.曲子的選擇在節(jié)奏、強度上應有不同。五、結語運動性疲勞是人體運動到一定時候運動能力及身體功能暫時下降的現(xiàn)象.沒有疲勞的訓練是無效的訓練。所以教練員和有關學者要對運動員的疲勞問題加以重視,把消除運動員的疲勞作為運動訓練的整體的一部分來重視起來。本文就運動性疲勞著重探討了其發(fā)生機制以及消除疲勞的有效方法。指出了從營養(yǎng)學、藥理學、物理學、心里學和積極性休息和轉換活動等手段,達到消除或緩解運動性疲勞的目的。因此,要通過對運動疲勞產(chǎn)生的原因,不斷掌握判斷疲勞發(fā)生的方法。了解運動員疲勞的程度,并針對不同的疲勞情況.選擇幾種方法配合運用,加快運動員疲勞的恢復,從

16、而達到盡快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參考文源于:論文的基本格式獻:田野.運動性骨骼肌疲勞機理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馮煒權,馮美云,宋成忠等.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3 運動生理學教材編寫組.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4 張灝.運動性疲勞的研究進展J.北京體育師范學院學報.2000.12(1):72-77.5 馮煒權.運動性疲勞和恢復過程與運動能力的研究進展J.北京體育學院報.1993(4):326.6 張愛芳.實用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29-35.7 張英根.運動疲勞與中醫(yī)虛損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35-37.8 李承道.過度訓練綜合癥的中醫(yī)防治現(xiàn)狀與分析J.1996.37(5):12-15.9 馮美云.運動疲勞的突變理論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1984.3(3):55-57.10 王守訓.運動疲勞及其恢復過程中血清酶活性的變化J.濰坊醫(yī)學報.1997(1):65-67.11 楊潤琴,李承道.中藥消除運動性疲勞的研究進展J.中醫(yī)雜志.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