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植物的土肥水管理_第1頁
園藝植物的土肥水管理_第2頁
園藝植物的土肥水管理_第3頁
園藝植物的土肥水管理_第4頁
園藝植物的土肥水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園藝植物的土肥水管理教學內容:第一節(jié)土壤管理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生理和施肥第三節(jié)水分生理和水分管理教學要求:通過本章的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不同劣質土壤的改良方法;了解種植園土壤耕作管理方法;了解園藝植物的營養(yǎng)特性并且掌握其施肥方法;了解園藝植物隊對水分的需求生理并掌握主要的灌溉方法。土壤是園藝植物根系生長、吸取養(yǎng)分和水分的基礎,土壤結構、營養(yǎng)水平、水分狀況決定著土壤養(yǎng)分對植物的供給,直接影響到園藝植物生長發(fā)育。種植園土肥水管理的目的就是人為地給予或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使園藝植物在其最適宜的土肥水條件下得以健壯生長,這對園藝植物豐產、穩(wěn)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章將重點介紹園藝植物種植園的土壤管理、營養(yǎng)

2、和施肥、灌排水和節(jié)水栽培的技術和要求。土壤管理(soilmanagerment):是指土壤耕作、土壤改良、施肥、灌水和排水、雜草防除等一系列技術措施。其目的在于:a.擴大根域土壤范圍和深度,為園藝植物創(chuàng)造適宜的土壤環(huán)境;b.調節(jié)和供給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增加和保持土壤肥力;c.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向縱橫向伸展;d.保持或減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土性能,同時注意排水,以保證園藝植物的根系活力??傊?,土壤管理就是改善和調控園藝植物與土壤環(huán)境的關系,達到高產、優(yōu)質、低耗的目的。土壤是園藝植物生產的基礎,因此搞好園藝植物的土壤管理對其生產意義重大。第一節(jié)土壤管理一、土壤耕作方法土壤

3、耕作方法(soilcultivatioregime),又稱土壤耕作制度,是指根據植物對土壤的要求和土壤的特性,采用機械或非機械方法改善土壤耕層結構和理化性狀,以達到提高土壤肥力、消滅病蟲雜草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耕作措施,它是提高園藝植物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園藝植物土壤耕作方法有:( 1)清耕法(cleantillage)在生長季內多次淺清耕,松土除草,一般灌溉后或雜草長到一定高度即中耕。此法在果園、菜地、花圃均可應用。其優(yōu)點是a.經常中耕除草,作物間通氣好;b.采收產品較干凈,如葉菜類的蔬菜等;c.春季土壤溫度上升較快,有利于育苗。但其缺點是a.土肥水流失嚴重,尤其是在有坡度的種植園;b.長期

4、清耕,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快,增加了對人工施肥的依賴;c.犁底層堅硬,不利于土壤透氣、透水,影響作物根系生長;d.無草的種植園生態(tài)條件不好,作物害蟲的天敵少了;e.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工。因此,在實施清耕法時應盡量減少次數,或者在長期施用免耕法、生草法后進行短期性清耕??傊?,清耕法弊病很多,不應再提倡使用。( 2)免耕法(non-tillage)不耕作或極少耕作,用化學除草劑除草。免耕法在果園、菜地、花圃都可施作。其優(yōu)點是a.堅硬的犁底層,保持土壤自然結構;b.作物間通風透光;c.可結合地面噴施除草劑,利于機械化管理,省時省工。但其缺點是a.長期免耕,土壤有機含量下降快,增加了對工人施肥的依賴;b

5、.受除草劑種類、濃度等限制,易形成除草劑脅迫現象。因此,近些年在發(fā)達國家,主張采用半殺性除草,即只控制雜草的有害時期或過旺的生長,保持雜草的一定產草量,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又稱改良免耕法。改良免耕法在我國的果園和成年木本花圃的土壤管理中更為適用。( 3)覆蓋法(mulch)利用各種材料,如作物秸稈、雜草、藻類、地衣植物、塑料薄膜、沙礫等覆蓋在土壤表面,代替土壤耕作,可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改善土壤結構和物理性質,抑制土壤水分的蒸發(fā),調節(jié)地表溫度。此法在果園、菜地、花圃常用,但各自使用的材料各有不同。在果園,通常采用秸稈和塑料薄膜在果樹樹盤和行間進行覆蓋。有機物覆蓋厚度一般在20cm以

6、上,可使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增加,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增強保肥、保水能力和通透性;塑料薄膜覆蓋除具備有機物覆蓋的優(yōu)點外,特別在提高早春土壤溫度、促進果實著色、提高果實含糖量、提早果實成熟期、減輕病蟲害、抑制雜草生長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但是,采用有機物覆蓋,需大量秸稈或稻草,易招致蟲害和鼠害,長期使用易導致植物根系上浮,在土壤水分急劇減少時易引起干旱;此外,使用含氮少的作物秸稈和雜草進行覆蓋時,早期會使土壤中的無機氮減少。采用塑料薄膜覆蓋需要一兩年更換1次,投資較大,土壤肥力下降較快,需大量施肥,且對自然降雨利用率差,通常需要薄膜上打孔,以利滲雨水。在菜地,常用0.010.02mm的塑料薄膜緊

7、貼地面進行覆蓋,它可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狀,加速有機質分解,減少肥料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對蔬菜的生長發(fā)育極為有利。尤其是早春覆蓋可使出苗整齊,緩苗快,開花結果早,一般比露地提早收獲1020d,增產20%30%,對緩解春季蔬菜生產淡季起到顯著作用。保護地也可應用地膜覆蓋,有以下幾種方式a.大棚地膜覆蓋栽培:比不覆蓋提早57d播種或定植,提前10d左右收獲;b.溫室地膜覆蓋栽培:可節(jié)省能源,提高地溫,減少灌溉次數,有利根系生長;c.小棚地膜覆蓋栽培:比不覆蓋增溫保溫效果好,可提早成熟57d,還延長了生長期和結果期,提高單產。因此,地膜覆蓋是現代蔬菜生產中最常見的增產、增收的栽培技

8、術措施。在花圃,成年木本花卉的樹盤和行間采用有機物覆蓋,如堆肥、作物秸稈、腐葉、松針、鋸末、泥炭蘚、樹皮、甘蔗渣、花生殼等,覆蓋厚度一般為310cm,不宜太厚,以防雜草生長為目的。另外,根據不同種類花卉生長發(fā)育對土壤酸堿度的要求,通過選擇不同的有機覆蓋物來改善土壤的質地,如對于原產南方的花木,可覆蓋松針、櫟樹葉、泥炭蘚等,腐爛腐爛后略呈堿性反后土壤呈酸性反應;而對北方原產的花木則可覆蓋楓樹類和榆樹類葉子,應。草花育苗圃則一般采用地膜覆蓋。(4)生草法(sward)用種植草來控制地面,不耕作,一般選擇禾本科、豆科等牧草種植,通過刈割控制過旺的生長和增加一定的產草量。此法在果園、風景園林和大面積公

9、共綠地(草坪)均可施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已廣泛使用在果園和風景園林的土壤管理上。其優(yōu)點是a.保持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有機質;b.保水、保肥、保土作用顯著;c.種植園有良好的生態(tài)平衡條件,地表晝夜和季節(jié)溫度變化減小,利于根系生長;d.便于機械化作業(yè),管理省工、高效。但是,生草法易造成間作植物和生草類與果樹和園林樹木在養(yǎng)分和水分上的競爭,如氮素營養(yǎng),以果樹、花木和禾本科植物的競爭最為明顯,而與豆科植物的競爭則不明顯。人工生草的種類有:豆科植物,白三葉又名白車軸草,匍匐箭舌豌豆又名春巢菜,扁莖黃氏又名蔓黃氏,雞眼草又名掐不齊,扁宿豆又名野苜蓿,多變小冠花。禾本科植物,草地早熟禾又名六月禾,匍匐

10、剪股穎,野牛草,羊草又名堿草,結縷草又名錐子草,貓尾草又名梯枚草。人工生草雖然整齊,但是種子昂貴,成本太高,所以國外普遍使用自然生草,即保留和利用果園和園林綠地中的自然野生的雜草??衫玫囊吧s草很多,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假儉草、馬唐、虎尾草、星星草、畫眉草、蟋蟀草、狗尾草;車前科的車前;莎草科的羊胡子草;茜草科的豬殃殃;菊科的山馬蘭、紫菀、旋覆花、鯉腸、蒲公英、飛廉、刺兒菜、麻頭花、苦苣菜、苦菜等;鴨石草科的鴨跖草;十字花科的二月蘭、獨荇菜、薺菜、葶藶、離子菜、糖薺等;薔薇科的蛇莓、匐枝萎陵菜、翻白草、豆茶決明等;酢漿草科的酢漿草;大戟科的地錦草;堇菜科的紫花地丁、斑葉堇菜等;蓼科的扁蓄;藜科

11、的地膚、堿蓬、豬毛菜等;莧科的凹頭莧;馬齒莧科的馬齒莧;毛茛科的白頭翁等。生草可只種單一的一種,也可兩種以上混播。實施生草后需加強管理,尤其是要注意控制草的旺長,1個生長季應進行13次刈割,這不僅控制了草的高度,而且還可促進分蘗或分枝,提高覆蓋率和產草量,也緩解了草與果樹、花木與水、養(yǎng)分之爭。刈割時間由草長的高度來定,一般當草長到30cm以上就可刈割。留茬的高度視草的種類、株高、生長速度等因素而定,一般禾本科要刈割到心葉以下,保住其生長點,豆科草則需保住莖的一兩節(jié);植株高大、生長快的草應重割,反之留茬適當高些。秋季長起來的草不再刈割,冬季留茬覆蓋。此外,生草后在施肥、灌水、病蟲害防治、清園、草

12、的更新等方面也要加強管理,否則種植園將造成草害。(5)休閑輪作(fallowrotation)種植某種園藝作物后休閑一段時間,具有使土壤肥力自然恢復和提高,減輕作物病蟲草害,合理利用農業(yè)資源,經濟有效地提高作物產量的優(yōu)點。但是對土地資源緊張、人口眾多的中國不宜施用,不過近些年已在我國北方干旱地區(qū)開始試行。從園藝作物種類上說,對于多年生的果樹不易實施。但在蔬菜、瓜類和草本花卉上可以施用。例如蔬菜,休閑輪作周期要依各類蔬菜病原菌在栽培環(huán)境中存活和侵染的情況而定,相隔兩三年的有馬鈴薯、山藥、姜、黃瓜、辣椒等,相隔三四年的有茭白、芋頭、番茄、大白菜、茄子、冬瓜、甜瓜、豌豆、大蒜、芫荽等,西瓜則宜在六七

13、年以上。一般十字花科、百合科、傘形科較耐連作,但以輪作為好。茄科、葫蘆科(南瓜例外)、豆科、菊科連作危害較大。芹菜、甘藍、花椰菜、蔥蒜類、慈姑等在沒有嚴重發(fā)病的地塊上可連作幾茬,但需增施基肥。草花也是如此,特別是球根花卉一般需相隔68年。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soilanendment),包括土壤熟化、不同土壤類型改良以及土壤酸堿度的調節(jié)。1土壤熟化一般果樹、觀賞樹木、深根性宿根花卉應有80120cm的土層,蔬菜的根系80%集中在050cm范圍內,其中50%分布在020cm的表土層,因此在有效土層淺的果園、菜地、花圃土壤進行深翻改良非常重要。深翻可改善根際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從而改善園藝植物

14、根系生長和吸收的環(huán)境,促進地上部生長,提高園藝產量和品質。在深翻的同時,施入腐熟有機肥,土壤改良效果更為明顯。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深翻,但一般在秋季結合施基肥深翻效果最佳,且深翻施肥后立即灌透水,有助于有機物的分解和園藝作物根系的吸收。果園、木本花卉翻耕的深度應略深于根系分布區(qū),未抽條的果園一般深翻達到80cm,山地、黏性土壤、土層淺的果園宜深些;沙質土壤、土層厚的宜淺些。菜地和多年生花卉花圃一般深翻至2040cm,且深翻土層逐步加深。2不同類型土壤的改良和配制不論果樹、蔬菜還是觀賞植物的栽培,都要求團粒結構良好,土層深厚,水、肥、氣、熱協調的土壤,一般壤土、沙壤土、黏壤土都適合果、菜、花的栽培,

15、但遇到理化性狀較差的黏性土和沙性土時就需要進行土壤改良。(1)黏性土土壤空氣含量少。在摻沙的同時混入纖維含量高的作物秸稈、稻殼等有機肥,可有效地改良此類土壤的通透性。(2)沙性土保水、保肥性能差,有機質含量低,土表溫度變化劇烈。常采用“填淤”(摻入塘泥、河泥)結合增施纖維含量高的有機肥來改良。近年來國外已有使用“土壤結構改良劑”的報道。改良劑多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施用于沙性土壤作為保水劑或促使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在觀賞植物的生產中,盆栽(盆花、觀葉植物、盆景等)是主要方式之一,而盆栽基質或稱盆土一般是由人工配制的,常用材料有:園土、腐葉土、堆肥土、塘泥、泥炭、珍珠巖蛭石、苔群、木炭、椰殼纖

16、維、碧糠灰(稻殼灰)、黃沙等。配制的方法見表7-1。3劣質土壤的改良(1)鹽堿地的改良鹽堿地的主要危害是土壤含鹽量高和離子毒害。當土壤的含鹽量高于土壤含鹽量的臨界值0.2%,土壤溶液濃度過高,植物根系很難從中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物質,引起“生理干旱”和營養(yǎng)缺乏癥。另外鹽堿地的土壤酸堿度高,一般pH值都在8以上,使土壤中各種營養(yǎng)物質的有效性降低。改良的技術措施有:表7-1觀賞植物盆栽基質的配制國家適用范圍成分體積比中國觀賞植物園土+腐葉+黃沙+骨粉6:8:6:1通用泥炭+黃沙+骨粉12:8:1草花腐葉土+園土+碧糠灰2:3:1花木類堆肥土+園土1:1宿根、球根花卉堆肥土+園土+草木灰+細沙2:2:1:

17、1多漿植物腐葉土+園土+黃沙2:1:1山茶、杜鵑、秋海棠腐葉土+少量黃沙地生蘭類、八仙花等氣生蘭類苔鮮、椰殼纖維或木炭塊國外種苗和托插苗壤土+泥炭+沙2:1:1另加過磷酸鈣117g和生石灰58g杜鵑荷蘭盆栽通用英國盆栽通用美國盆栽通用壤土+泥炭或腐葉+沙1:3:1腐葉+黑色腐葉+河沙10:10:1腐葉土+細沙3:1腐葉土+小粒珍珠巖+中粒珍珠巖2:1:1適時合理地灌溉,洗鹽或以水壓鹽。多施有機肥,種植綠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脈根、田菁、扁蓿豆、偃麥草、黑麥草、燕麥、綠豆等,以改善土壤不良結構,提高土壤中營養(yǎng)物質的有效性?;瘜W改良,施用土壤改良劑,提高土壤的團粒結構和保水性能。中耕(切斷土表的

18、毛細管),地表覆蓋,減少地面過度蒸發(fā),防止鹽堿上升。(2)黏重土壤的改良在我國長江以南的丘陵山區(qū)多為紅壤土,土質極其黏重,容易板結,有機質含量少,且嚴重酸性化。改良的技術措施有:摻沙,又稱客土,一般1份黏土+兩三份沙。增施有機肥和廣種綠肥作物,提高土壤肥力和調節(jié)酸堿度。但盡量避免施用酸性肥料,可用磷肥和石灰(7501050kg/hm2)等。適用的綠肥作物有:肥田蘿卜、紫云英、金光菊、或豆、蠶豆、二月蘭、大米草、毛葉苕子、油菜等。合理耕作,實施免耕或少耕,實施生草法等土壤管理。(3)沙荒地的改良在我國黃河故道和西北地區(qū)有大面積的沙荒地,這些地域的土壤構成主要為沙粒,有機質極為缺乏,溫、濕度變化大

19、,無保水、保肥能力。改良的技術措施有:設置防風林網,防風固沙。發(fā)掘灌溉水源,地表種植綠肥作物,加強覆蓋。培土填淤與增施有機肥結合。施用土壤改良劑。(4)土壤酸堿度的調節(jié)土壤的酸堿度對各種園藝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影響很大,土壤中必需營養(yǎng)元素的可給性,土壤微生物的活動,根部吸水、吸肥的能力以及有害物質對根部的作用等,都與土壤pH值有關。園藝植物產自世界各地,因此對土壤的酸堿度要求反應不一,見表7-2。表7-2常見園藝植物最適宜的土壤酸堿度(pH)葡萄7.58.5大白菜6.87.5金魚草6.07.5西府海棠6.58.5蘿卜6.07.5雞冠花6.07.5山荊子6.57.5花椰菜6.57.0仙客來6.07.5

20、蘋果5.48.0禺苣6.07.0石竹6.08.0棗5.08.0芹菜6.07.5一品紅6.07.5梨5.58.5黃瓜6.37.0郁金香6.57.5柿子6.57.5冬瓜6.07.5鳳仙花5.56.5櫻桃6.07.5菜豆6.57.0芍藥6.07.5柑橘6.06.5冊于6.57.3杜鵑4.56.0桃5.57.0番茄6.07.5秋海棠5.57.0板栗5.56.8大蔥6.07.5山茶4.55.5枇杷5.56.5大蒜6.07.0君子蘭5.56.5香蕉4.57.5韭菜5.57.0菊花6.07.5忙果4.57.0洋蔥6.06.5八仙花4.65.0波蘿4.55.5馬鈴薯7.07.5月季花6.07.0蘭科植物4.5

21、5.0鳳梨科植物4.0仙人掌類7.58.0土壤過酸時可加入磷肥、適量石灰,或種植堿性綠肥作物如肥田蘿卜、紫云英、金光菊、或豆、蠶豆、二月蘭、大米草、毛葉苕子、油菜等來調節(jié);土壤偏堿時宜加入適量的硫酸亞鐵,或種植酸性綠肥作物如苜蓿、草木樨、百脈根、田菁、扁蓿豆、偃麥草、黑麥草、燕麥、綠豆等來調節(jié)。三、土壤消毒土壤消毒(soildisinfection)是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理耕作的土壤,以達到控制土壤病蟲害,克服土壤連作障礙,保證園藝作物高產優(yōu)質的目的。尤其在保護地栽培中,由于復種指數高,難以合理輪作,加之常處于高溫、高濕微環(huán)境下,極有利于病蟲害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且一旦發(fā)生了病蟲害侵染、蔓延的速度極快

22、,常造成比露地嚴重得多的損失。因此,土壤消毒是保護地果、菜、花栽培中一項非常重要和常見的土壤管理措施。土壤消毒的方法有物理和化學消毒兩種。(1)物理消毒多用蒸汽消毒,結合溫室加溫進行。將帶孔的鋼管或瓦管埋入地下40cm處,地表覆蓋厚氈布,然后通入高溫蒸汽消毒。蒸汽溫度與處理時間因消毒的對象而異。多數土壤病原菌用60C,消毒30min即可殺死,大多數雜草種子需用80c左右消毒10min,對于煙草花葉病等病毒,則需90c消毒10min,而此時土壤中很多氨化和硝化細菌等有益微生物也被殺死,因此為達到既殺死土壤有害病菌又保留有益微生物的目的,一般采用82.2C消毒30min的處理。蒸汽消毒具有:較廣譜

23、的殺菌、消毒、除雜草的功效。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的能力。不需增加其他設備,與采暖爐兼用。但是,蒸汽消毒需要埋設地下管道,費用較高,費用費工;另外較高溫度消毒后,往往是氨化細菌還在而硝化細菌已被殺死,造成土壤銨態(tài)氮積累。對pH值在5.5以上的酸性土壤進行蒸汽消毒時,會引起可溶性錳、鋁增加,從而導致植株產生生育障礙。(2)化學消毒即化學藥劑消毒法。常的藥劑有40%甲醛(福爾馬林)、氯化苦、溴甲烷等。40%甲醛:將甲醛液均勻地灑拌在土中,用量為400500ml/m3,用塑料薄膜覆蓋24h后打開,在通風條件下經三四天待藥揮發(fā)后即可播種。甲醛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價格便宜,是目

24、前保護地土壤消毒最常用的藥劑。氯化苦:用來防治土壤中的菌類、線蟲,還能抑制雜草發(fā)芽。施藥前先耕地,當土溫達到10c以上,1520C為最佳施藥期,以30cm左右的間隔交錯注入藥液35ml,深度達1015cm,覆蓋塑料薄膜,夏季需7d,冬季需10d左右,然后打開將藥揮發(fā)后(夏季約10d,冬季約1個月)即可播種。氯化苦對鐮刀菌引志的萎蔫病、瓜類的蔓割病,由細菌引起的香石竹萎蔫病防治效果較好,但對番茄的青枯病效果不大。另外,使用氯化苦后要注意控制銨態(tài)氮的施用。氯化苦的氣體還對人體黏膜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因此,在保護地內施藥時,應先將門窗打開操作,然后再密閉門窗。溴甲烷:對黃瓜疫病、雜草種子、線蟲有較好的

25、防治作用,但對鐮刀菌和絲核菌效果稍差。用量為1545g/m3。溴甲烷比氯化苦的沸點低,具有可在低溫下使用的優(yōu)點,但是其氣體比空氣重,若土壤不平整,用藥后氣體易聚積在凹陷部分,對植株造成毒害。另外,在栽培面積較小的育苗床上,可用50%多菌靈或50%苯菌靈或50%托布津與土拌勻進行土壤消毒,用藥量為3040g/m3,也可在定植幼苗時,每穴施0.5g藥劑與土拌勻,這種方法對黃瓜枯萎病和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第二節(jié)營養(yǎng)生理和施肥肥料是園藝植物的“糧食”,化肥和平衡施肥技術的出現是第一次農業(yè)科學技術革命的產物和重要特征,但由于化肥使用不當或使用過量,不但造成浪費,而且導致環(huán)境污染和產品品質的下降,因此

26、了解植物所需營養(yǎng)(nutrition),掌握施肥(fertilization)技術十分重要。園藝植物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不僅需要二氧化碳和水,還要不斷地從外界環(huán)境中獲得大量的礦質營養(yǎng),以滿足自身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土壤中有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但遠遠不能滿足園藝植物高產、優(yōu)質的生產要求,因此要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植物營養(yǎng)特點與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及肥料自身的特性,科學施肥,才能使肥料真正起到增產的效果。一、園藝植物所需營養(yǎng)的多樣性園藝植物體內發(fā)現了100多種元素,但經過反復研究發(fā)現,園藝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有16種,包括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硼、鎰、鋅、銅、鋁、氯。其中對碳、氫、氧、氮、

27、磷、鉀、鈣、鎂、硫9種元素的需要量大,稱為大量無素(majorelement);而鐵、硼、鎰、鋅、銅、電目、氯7種元素的需要量小,稱為微量元素(traceelement),見表7-3。植物對營養(yǎng)無素的需要量雖然有多少之分,但它們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微量元素需要量雖少,但缺少時同樣會產生某些病癥,例如,許多植物缺鋅時表現出小葉病,缺硼時表現出葉片薄厚不均,易黃化脫落。這16種元素缺一不可,而且不同種類植物在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對這些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植物、甚至同一種植物的不同器官所必需元素乃至礦質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也是不一樣的,見表7-4。同樣即使是同一器官在不同的季節(jié)各元素的含量也

28、是多變化的。見圖7-1。表7-3植物必需營養(yǎng)元素的平均含量(Epstein,1965)兀索干物質中的元素含量(大約值)%或mg/kgug/g以Mo作為1時的原子比H6%6000060000000C45%4000040000000O45%3000030000000N1.5%10001000000人里呂K1.0%250250000亓兒系Ca0.5%125125000Mg0.2%8080000P0.2%6060000S0.1%3030000Cl100mg/kg3.03000B20mg/kg2.02000Fe100mg/kg2.02000微量營Mn50mg/kg1.01000亓兒系Zn20mg/kg0

29、.3300Cu6mg/kg0.1100Mo0.1mg/kg0.0011表7-4桃樹小同器官中主要營養(yǎng)兀素含量(占干重的%)器官NPKCaMgCuFeMnZn葉2.710.0880.331.420.3730.00210.0170.01200.0022果實1.740.1040.950.040.0410.00130.00540.00360.0026短枝1.370.0320.691.520.1920.00090.00580.00380.0035大枝0.220.0090.080.270.0320.00040.00320.00080.0010樹干0.210.0100.070.260.0240.00050.

30、00350.00080.0008根0.820.0970.270.160.0620.00040.01400.00220.0015園藝植物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中,碳來自空氣,氫、氧來自水,氮來自土壤中有機物和空氣中淋溶下的含氮化合物,其他元素通常從土壤礦物質中獲得。除了從二氧化碳和水中攝取碳、氫、氧以外,園藝植物生長所需的其他營養(yǎng)元素在大部分地區(qū)常感到不足,因此必須因地、因物、因時制宜,補充植物所需營養(yǎng),做到合理平衡施肥。營養(yǎng)元素與園藝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關系園藝植物從土壤礦質中所獲得的其他必需營養(yǎng)元素,重要的有氮、磷、鉀、鈣、鎂、硫、鐵、硼、鋅、鎰等,而銅、鉆、氯等,在其生長發(fā)育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當植物缺乏

31、時其生長發(fā)育就受到一定的影響。從生理學觀點粘看,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植物體中同等重要,有時某些元素的含量差異也不大。還有一些元素,如鈉、硅、鋁等,盡管不是所有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但它們是部分園藝植物所必需的,例如,毛竹需要硅,豆科植物固氮需要鉆等等,因此,針對一些植物的特殊要求還需要進行合理的營養(yǎng)物質供給調整。我們還應當注意,雖然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進程是隨著營養(yǎng)元素供應的增加而進行的,但是供應量超過一定的限度時,再供應這種營養(yǎng)無素就會出現危害,見圖7-2??梢姡柿喜皇窃蕉嘣胶?,不同種類的園藝植物、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各營養(yǎng)元素之間又存在著拮抗作用或增效作用,因而施肥中切

32、勿單一施肥、盲目混施、過量增施,應該注意各種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科學施肥。二、園藝植物營養(yǎng)診斷營養(yǎng)診斷(nutritiondiagnose)是通過植株分析、土壤分析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以及植株的外觀形態(tài)觀察等途徑對植物營養(yǎng)狀況進行客觀的判斷,從而指導科學施肥、改進管理措施的一項技術。通過營養(yǎng)診斷技術判斷植物需肥狀況是進行科學施肥的基礎,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對癥下藥,做到平衡合理施肥??梢姞I養(yǎng)診斷是果樹、蔬菜及花卉等園藝植物生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對園藝植物進行營養(yǎng)診斷的途徑主要有缺素的外面診斷(appearancediagnose)、土壤分析(soilanalysis)、植株養(yǎng)分分析(p

33、lantnutritionanalysis)主要是葉片分析法(foliageanalysis)及其他一些理化性狀的測定等。在生產實踐中,前3種途徑應用較多,而理化性狀測定受儀器、技術等多種條件的限制,因而還不能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實踐。(1)缺素的外觀診斷外觀診斷是短時間內了解植株營養(yǎng)狀況的一個良好指標,簡單易行,快速實用。根據植株的外觀特征規(guī)律制成的缺素檢索表如下:1、病癥在衰老的組織中先出現2、老組織中不易出現斑點3、新葉淡綠色,老葉黃化枯焦,早衰缺氮3、莖葉暗綠色或呈紫紅色,生育期延遲缺磷2、老組織中易出現斑點4、葉尖及邊緣枯焦,并出現斑點,癥狀隨生育期的延長而加重缺鉀4、葉小,簇生,葉面斑

34、點可能在主脈兩側先出現,生育期延遲缺鋅4、葉脈間明顯失綠,出現清晰網狀脈,有多種色澤斑點或斑塊缺鎂1、病癥在新生的幼嫩組織中先出現5、頂芽易枯死缺鈣6、葉尖彎溝狀,并粘在一起,不易伸展缺鈣6、莖、葉柄粗壯,薄脆易碎裂,花朵發(fā)育異常,生育期延長缺硼5、頂芽不易枯死7、新葉黃化,均勻失綠,生育期延遲缺硫7、葉脈間失綠,出現褐色斑點,組織有壞死缺錳7、嫩葉萎蔫,有白色斑點,花朵、果實發(fā)育異常缺銅7、葉脈間失綠,嚴重時整個葉片黃化甚至變白缺鐵7、畸形葉片較多,且葉尖上出現斑點缺鈷外觀診斷不失為一種簡潔有效的診斷方法,但如果同時缺乏兩種或兩種以上營養(yǎng)元素時,或出現非營養(yǎng)元素缺乏癥時,易于造成誤診,不易判

35、斷癥狀的根源。有些情況下,一旦通過觀察發(fā)現缺素癥時,采取補救措施則為時已晚,所以外觀診斷在實際生產中還存在著顯著的不足之處。(2)土壤分析診斷通過分析土壤質地、有機質含量、pH值、全氮和硝態(tài)氮含量及礦質營養(yǎng)的動態(tài)變化水平,提出土壤養(yǎng)分的供應狀況、植物吸收水平及養(yǎng)分的虧缺程度,從而選擇適宜的肥料補充養(yǎng)分之不足。雖然采用土壤分析進行營養(yǎng)診斷會受到多種因素,如天氣條件、土壤水分、通氣狀況、元素間的相互作用等影響,使得土壤分析難以直接準確地反映植株的養(yǎng)分供求狀況。但是土壤分析可以為外觀診斷及其他診斷方法提供一些提示和線索,提出缺素癥的限制因子,印證營養(yǎng)診斷的結果。(3)植株營養(yǎng)診斷植株營養(yǎng)診斷是以植株

36、體內營養(yǎng)狀態(tài)與生長發(fā)育之間的密切關系為根據的,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并非一成不變,在某些生長發(fā)育階段營養(yǎng)的供給量與植物的生長量成正相關,但達到某一臨界濃度時,就會出現相關性逐漸減少的情況,最終出現限制生長發(fā)育的負面效應。在植物吸收利用營養(yǎng)元素的過程中,元素的變化會引起其他元素的缺乏或過量,而在進行營養(yǎng)診斷時不能只注重單一元素在組織中的濃度,還要考慮到各種元素間的平衡關系。目前在園藝植物植株營養(yǎng)診斷上最常用的方法是葉片分析法,也就是說化學分析的組織是葉片,大多數落葉果樹、蔬菜及花卉等都是應用此種方法,但也有一些植物運用其他器官,如葡萄以葉柄最為理想,石刁柏以幼莖為最佳等等。不但不同植物在器官選取上存

37、在著不同,有時同一植物為測定不同元素的含量也要采用不同的器官。此外植物器官中養(yǎng)分的濃度又受取樣時期的影響,如桃、蘋果等落葉果樹在8月份體內的養(yǎng)分比較穩(wěn)定,大多數蔬菜在生長中期以前生長速度較慢,體內養(yǎng)分很少降至臨界值,所以取樣多在生長中期及生長后期。綜上所述,植株營養(yǎng)分析受遺傳特性、生態(tài)條件及人工管理等多方面的影響,因而對所得結果要善于分析和判斷,以便準確全面診斷。植株營養(yǎng)的測定,還可以用一些生理功能、生化過程的測定來表示,如光合強度、酶活性等。(4)實驗診斷用以上診斷方法初步確定營養(yǎng)元素缺乏或過量后,可以用補充施肥或在田間實驗減少施肥的方法,進一步證實。最簡單的方法如葉面涂抹或噴施尿素可以很快

38、看出植株是否缺氮的癥狀消失。三、施肥技術在了解了營養(yǎng)元素與園藝植物生長發(fā)育關系的基礎上,對園藝植物采取合理、科學的施肥技術,即把握施肥時期、施肥種類和數量、施肥方法等方面的技術??茖W施肥是保證園藝植物高產、優(yōu)質、高效的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施肥時期的確定可以遵循以下原則:第一,園藝植物需肥時期也就是吸收的旺盛期,一般在開花前植株迅速和長期,此時根系較為發(fā)達;第二,園藝植物在沒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要有差別,一般生長前期氮肥的需要量較大,后期應多施用鉀、鈣、磷等肥料;第三,掌握肥料的性質,速效肥在需要前追肥,長效肥則要早施,且多作基肥。無論是大田農作物還是園藝植物,所施用肥料的種類主要是無機肥和有

39、機肥兩大類?;手饕愿旎虬敫斓挠袡C肥為主,如堆肥、廄肥、餅肥、糞肥、綠肥、秸稈、雜草等,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在總量中應占有70%90%。1年2茬的菜地、瓜地應施用優(yōu)質有機肥7500010500kg/hm2,多年生盛果期果樹應施用6000075000kg/hm2。同時基肥中也可以施入一部分無機肥,包括化肥和微量元素,其作用是增進肥效,如尿素、過磷酸鈣、骨粉、硫銨等。追肥主要以無機肥為主,一般為速效肥料,常見的有尿素、硫銨、硝銨、硫酸鉀、氯化鉀、磷酸二氫鉀、硼酸及復合肥等。化學肥料的研制與推廣曾主導了第一次農業(yè)技術革新,但大量施用化肥,特別是化肥施用的不當帶來了許多問題,如土壤結構惡化

40、、肥力下降、環(huán)境污染嚴重等等,不利于農業(yè)和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此人們探索出微生物肥料的發(fā)展途徑,并形成今后科研領域中的重點發(fā)展對象。目前,微生物肥料已得到了一定范圍的應用與推廣,尤其是對蔬菜植物,它主要是依靠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提供或改善作物生長的營養(yǎng)條件,微生物肥料主要包括3大類:共生菌肥,包括豆科植物根瘤菌肥和菌根肥料;自生性菌肥,包括固氮菌肥、磷細菌肥、鉀細菌肥和復合菌肥;抗生性菌肥,包括5406抗生菌肥及寄-4抗生菌肥。對于果樹、蔬菜、花卉3大類園藝植物來說由于其生長發(fā)育特性的不同及對產品的要求不同,因而施肥時期、施肥量、施肥方法等存在著差異,下面就果樹、蔬菜、花卉植物的施肥技術分別簡要

41、介紹。(1)果樹施肥大多數果樹是多年生木本植物,一經定植根系就在同一塊土地內選擇吸收自己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很易造成營養(yǎng)元素的虧缺,不能滿足生長發(fā)育的需要,因此必須補充營養(yǎng)供給,即給果樹施肥。與蔬菜、花卉等其他植物相比較,果樹需肥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生命周期長,營養(yǎng)需求高。幼齡期的果樹對肥料的需求量不大,但非常敏感,要有充足的磷肥,同時配合施用鉀肥和氮肥;生長結實期的果樹在施基肥的基礎上,增施磷、鉀肥;盛果期的果樹施肥要協調氮、磷、鉀的比例,尤其要提高鉀肥的比例;老齡期的果樹應多施用氮肥,有利于更新復壯樹勢。第二,平衡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需肥要求,兩者協調才能獲得高產、優(yōu)質的商品果實。若肥力不足,

42、營養(yǎng)生長不良,那么花芽則由于營養(yǎng)不足而不能良好發(fā)育,最終導致果實減產,品質降低;若施肥過量則造成樹體徒長,花芽也會因營養(yǎng)過剩而發(fā)育不良,易落花落果。所以施肥要考慮樹體與果實之間的營養(yǎng)平衡。第三,營養(yǎng)供應要“瞻前顧后”,以免浪費。果樹作為多年生植物,樹體能夠貯藏養(yǎng)分,因而施肥既要考慮樹體貯藏營養(yǎng)的水平,又要考慮除滿足當年的營養(yǎng)需要外,對來年的生長會有何影響。第四,對各種營養(yǎng)缺乏的敏感性,有時因缺素而并發(fā)幾種缺素癥,所以施肥時要考慮多種營養(yǎng)元素的平衡狀態(tài)。施肥時期:合理的施肥時期應根據果樹的物候期、土壤內營養(yǎng)無素和水分的變化規(guī)律等,選取適宜的肥料進行施肥。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隨著果樹物候期的變更,

43、養(yǎng)分在樹體內具有不同的分配中心。據陜西果樹研究所報道,養(yǎng)分的分配以坐果為中心時要追肥,即使過量也有利于提高坐果率,而錯過了這一時期,追肥量不多也會加速營養(yǎng)生長,加劇生理落果。河北農業(yè)大學在研究棗的生長習性中又發(fā)現,果樹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物候期有重疊情況,坐果與營養(yǎng)生長同時進行,養(yǎng)分分配有兩個中心,出現養(yǎng)分競爭,此時追肥最為重要。在果樹生長的年周期中,對氮、磷、鉀的需求有周期性的變化,一般在春季發(fā)梢期對氮的需求量較大,而在7月份以后迅速下降,果實采收后需要量相對穩(wěn)定。鉀在生長初期需求較大,在果實迅速生長的中期吸收量達到最大值,80%90%的鉀肥在這一時期被吸收。磷的需求量在生長初期有所增加,中后期

44、變化較小。不同種類的果樹對氮、磷、鉀的吸收亦有差異。在大量的試驗研究和長期的生產實踐的基礎上已經總結出了果樹的最適宜的施肥時間。基肥自采果后到萌芽前施用,以秋施為好,且宜早不宜晚,這時正值根系再次生長的高峰期,適時施基肥有助于傷口的愈合,發(fā)生新根,而且肥料經過冬、春兩季分解可及時供應生長、開花和坐果的需要,對果樹當年樹勢的恢復及次年的生長發(fā)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施用追肥應根據果樹生長物候期的營養(yǎng)狀態(tài)、需肥特點等狀況,適時補充,從而保證果樹的正常生長發(fā)育。主要的追肥時期有以下幾個:花前追肥,一般在4月中下旬果樹萌芽前后進行,促進萌芽整齊一致,有利于授粉,提高坐果率。肥料以氮肥為主,適量加施硼肥;花

45、后追肥,一般在5月中下旬落花后進行,加強營養(yǎng)生長,減少生理落果,增大果實。這個時期也以氮肥為主,適量配施磷、鉀肥;催果肥,一般在6月份果實膨大和花芽分化期進行,促進果實膨大、花芽分化及枝條成熟,以氮、磷、鉀肥3要素配合追施;果實生長后期追肥,也就是果實著色到成熟前的兩周進行,補充果樹由于結實造成的營養(yǎng)虧缺,并滿足花芽分化所需要的大量營養(yǎng),追肥以氮、磷、鉀配合施用效果為佳。施用量:果樹的施肥量應根據果樹種類與品種、發(fā)育狀況、土壤條件、肥料特性、目標產量、管理水平和經濟能力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來確定,非常復雜。因此不同地區(qū)、不同果樹很難確定一個統(tǒng)一的精確施肥量標準,可以參照一定的辦法,但絕對無一成不

46、變的模式。一般情況下,幼年果樹新梢生長量和成年果樹果實年產量是確定施肥量的重要依據。試驗發(fā)現,幼樹期間氮、磷、鉀的施肥比例一般是2:2:1或1:2:1,結果期間的比例是2:1:2。不同果樹對肥料的需求不同,一般蘋果、梨、桃、葡萄等果樹要求較少。山地、沙地等果園的肥力較差,施肥量宜大,平地果園基礎較好,可以酌情少施。豐產品種及喜肥品種,如蘋果中的紅星、紅富士、金冠、青香蕉等,葡萄中的玫瑰香,梨中的酥梨、慈梨等品種,宜多施肥。為確定某一果園的正確施肥量,科學的方法是通過土壤分析或葉片來確定,即分析該園土壤和果樹葉片各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狀況,缺什么補什么,缺多少補多少。近30年來,目前通過葉分析法對果樹

47、進行營養(yǎng)國外廣泛應用的是葉分析法來確定和調整果樹的施肥量。診斷和推薦施肥的研究比較深入,應用較為廣泛。國內外多數研究認為,按干物質計算,蘋果葉片中氮、磷、鉀的含量分別以2%,0.2%和1.5%為宜,梨葉片中氮、磷、鉀的含量分別以2.3%3.3%,0.1%0.24%和0.8%2.4%為宜,桃葉片中氮、磷、鉀的含量分別以3.4%3.5%,0.2%和1.6%2%為宜,葡萄葉片中氮、磷、鉀的含量分別以2.6%3.9%,0.15%0.4%和0.6%1.8%為宜,但葉分析法又存在著地區(qū)性和品種間的差異,因此確定最佳施肥量應以當地樹種、品種的葉分析法為基礎。此外,可能參考下列公式來計算施肥量:施肥量=(果樹

48、吸收肥料中的元素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的利用率,一般來說氮為50%,磷為30%,鉀為40%。土壤的供肥量中氮為吸收量的1/3,磷與鉀為吸收量的1/2來計算。從理論上計算施肥量也可使果樹施肥走向科學化和經濟化。但是,在我國葉分析法和理論計算施肥量還沒有廣泛地應用于生產實踐中,尚有待于進一步驗證和推廣實踐。施肥方法:果樹進行施肥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土壤施肥(soilfertilization)和根外追肥(soliagedressing),其中土壤施肥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施肥方法。A. 土壤施肥:將肥料施在根系分布層以內,有利于根系吸收,并誘導根系向縱深與水平方向擴展,從而獲取最大肥效。果樹水

49、平吸收根多分布在樹冠外圍,所以施肥位置應在根系分布區(qū)稍深、稍遠的地方,利用根的趨肥性,誘導根系向深度、廣度方向伸展,擴大吸收面積。不同樹種、品種、樹齡的果樹,施肥的深度和廣度也有所不同,如蘋果、梨、核桃、板栗的根系發(fā)達,施肥宜深、宜廣;桃、杏、李及矮化果樹根系范圍小且淺,因而施肥宜淺、宜窄。幼樹宜小范圍淺施,隨著樹齡的增大,施肥范圍也隨之擴大和加深。不同土壤情況、肥料種類、施肥的深度和范圍亦有差異。沙地、坡地基肥宜深施,追肥宜少量多次、局部淺施。沙質土壤中,磷的移動范圍為1015cm,鉀為2335cm,氮為3545cm,所以氮肥宜淺施,磷、鉀肥應當深施。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因而施過磷酸鈣和骨粉

50、時應與有機糞肥堆漚腐熟后混合施用。追施化肥后不要立即澆水,施后10d以內不能灌大水。土壤施肥的方法較多,可以視具體情況來確定。環(huán)狀溝施:是在樹冠投影外圍稍遠處挖寬3050cm、深4060cm的環(huán)狀溝,將肥料與土拌勻后施入溝內,覆土填平即可,操作方便,用肥經濟,但傷根較多,范圍較小。幼樹施基肥我采用此種方法,追肥時溝挖在投影的邊緣,溝深20cm即可(圖7-3)。輻射狀溝施:是在距樹干1m處和外挖輻射狀溝48條,溝寬3065cm,深3065cm,長度要超過樹冠投影的外緣,且內淺外深,內窄外寬,施肥覆土即可,傷根少,施肥范圍大,適宜大樹施用基肥(圖7-4)。條施:是在果樹行間開溝施肥,基肥溝寬305

51、0cm,深4060cm,追肥溝寬2030cm,深1520cm。此法可以進行機械操作,適宜寬行密植果園(圖7-5)。 穴施:是在樹冠垂直投影邊緣的內外不同方向挖若干個坑,施肥填平即可,追肥時穴直徑2030cm,深2030cm,施基肥時穴的直徑為4050cm,深4060cm。穴施每年要更換穴的位置,適用性廣泛(圖7-6)。 撒施:包括全園撒施和局部撒施,前者將肥料均勻撒在整個地面,翻入土中,深約20cm,基肥、追肥均可應用,施肥范圍大,能夠充分發(fā)揮肥效。注意若施基肥較淺,根系易上浮,全國撒施與輻射狀施肥法交替使用,在成年果園應用較廣;局部撒施是將肥料撒在樹盤或樹行上,翻入土中,施肥范圍廣且不傷根,

52、適用于幼齡果園的基肥、追肥的施用方法。灌溉施肥:是結合樹行、樹盤灌溉進行施肥的方法,將肥料摻入水中,從而使得灌溉與施肥同時進行,人糞尿做追肥采用此法,而施用無機化肥采用此法則營養(yǎng)元素易流失。B. 根外追肥:是果樹豐產豐收普遍采用的一項新措施,它是利用葉片、嫩枝及幼果具有吸收肥料的能力將液體肥料噴施于樹體表面的一種追肥方法。果樹整個生長期內均可以應用此種方法,其優(yōu)點是:操作簡便,用量少,見效快,噴后1224h就可見效,滿足樹體對營養(yǎng)的急需;減少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分解、淋溶等損失,提高利用率,預防和矯正某些缺素癥;直接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促進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提高抗性。根外追肥所施用的肥

53、料有限,目前主要以尿素、磷酸二氫鉀、硼酸、硫酸鐵、硝酸鈣為主,而且施用時期、施用濃度、施用量有限。據青海省平安縣果樹葉面噴施技術報道,花期和花后以0.2%硼砂和0.4%0.5%尿素混合噴施可提高坐果率和幼果細胞分裂之需;抽梢到果實采摘前噴施0.4%0.5%尿素或0.1%0.3%硫酸銨24次,可促進枝條健壯生長,增強光合作用和花芽形成;果實采前2個月內少量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或2%10%草木灰浸出液,或0.3%0.5%的磷酸鉀24次,有利于花芽分化、果實膨大和果品優(yōu)質;果實采后少量噴施0.4%0.5%尿素1次,可促進營養(yǎng)積累和明春花芽分化的進程及質量。一般情況下,葉面噴施應選無風、晴

54、朗、濕潤的天氣,最好在上午10時以前或下午4時以后。同時由于果樹的幼葉比老葉、葉背面比葉正面吸收肥料更快,效率更高,枝梢的吸收能力也較強,因此多均勻噴在葉背面或新梢上半部。根外追肥也可采用枝干涂抹或注射及產品采后浸泡等方法。目前山東省生物研究所研制的光合微肥是具有光合肥和微肥雙重作用的一種新型肥料,主要是采用葉面噴施,從坐果后到落葉前均可噴施,濃度為500倍,可提高產量10%20%以上,而且方便無污染。強力樹干注射施肥是利用高壓將液體從樹干輸送到根、莖、葉部,可直接利用營養(yǎng)或貯藏在木質部中長期發(fā)揮肥效。(2)蔬菜施肥蔬菜的種類繁多,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求也有差異,但總的來看,蔬菜生產是多肥栽培,科學施肥是保證其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的重要技術環(huán)節(jié)。蔬菜在營養(yǎng)需求方面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蔬菜是喜肥植物,需肥量比大田作物多。蔬菜植物根系的陽離子代換量比大田作物高,吸收Ca2+,Mg2+離子多,即吸收養(yǎng)分的能力強,土壤肥力要求高。將蔬菜與小麥養(yǎng)分的吸收量做一比較,蔬菜吸氮量比小麥高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