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綠化種植土厚度_第1頁
屋頂綠化種植土厚度_第2頁
屋頂綠化種植土厚度_第3頁
屋頂綠化種植土厚度_第4頁
屋頂綠化種植土厚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13.3平臺上種植土厚度必須滿足植物生長的要求,一般參考控制厚度見下表,對于較高大的樹木,可在平臺上設置樹池栽植。4.14屋頂綠化4.14.1建筑屋頂自然環(huán)境與地面有所不同,日照、溫度、風力和空氣成份等隨建筑物高度而變化。(1)屋頂接受太陽輻射強,光照時間長,對植物生長有利。(2)溫差變化大,夏季白天溫度比地面高3-5,夜間又比地面低2-3;冬季屋面溫度比地面高,有利植物生長。(3)屋頂風力比地面大1-2級,對植物發(fā)育不利。(4)相對濕度比地面低10-20,植物蒸騰作用強,更需保水。4.14.2屋頂綠地分為坡屋面和平屋面綠化兩種,應根據上述生態(tài)條件種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強、抗風力強、外形

2、較低矮的植物。坡屋面多選擇貼伏狀藤本或攀緣植物。平屋頂以種植觀賞性較強的花木為主,并適當配置水池、花架等小品,形成周邊式和庭園式綠化。4.14.3屋頂綠化數量和建筑小品放置位置,需經過荷載計算確定。考慮綠化的平屋頂荷載為500-1000kg/m2,為了減輕屋頂的荷載,栽培介質常用輕質材料按需要比例混合而成(如營養(yǎng)土、土屑、蛭石等)。4.14.4屋頂綠化可用人工澆灌,也可采用小型噴灌系統(tǒng)和低壓滴灌系統(tǒng)。屋頂多采用屋面找坡,設排水溝和排水管的方式解決排水問題,避免積水造成植物根系腐爛。4.15停車場綠化車場的綠化景觀可分為:周界綠化、車位間綠化和地面綠化及鋪裝。(見下表)4.16古樹名木保護4.1

3、6.1古樹,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名木,指國內外稀有的以及具有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等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古樹名木分為一級和二級。凡是樹齡在300年以上,或特別珍貴稀有,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重要科研價值的古樹名木為一級;其余為二級。古樹名木是人類的財富,也是國家的活文物,一級古樹名木要報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二級古樹名木要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工程影響古樹名木生長的,建設單位必須提出避讓和保護措施。4.16.2古樹名木的保護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古樹名木保護范圍的劃定必須符合下列要求:成行地帶外綠樹樹冠垂直投影及其外側5m寬和樹干基部外

4、緣水平距離為樹胸徑20倍以內。(2)保護范圍內不得損壞表土層和改變地表高程,除保護及加固設施外,不得設置建筑物、構筑物及架(埋)設各種過境管線,不得栽植纏繞古樹名木的藤本植物。(3)保護維護附近,不得設置造成古樹名木的有害水、氣的設施。(4)采取有效的工程技術措施和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維護其正常生長。國家嚴禁砍伐、移植古樹名木,或轉讓買賣古樹名木。在綠化設計中要盡量發(fā)揮古樹名木的文化歷史價值的作用,豐富環(huán)境的文化內涵。5道路景觀5.1景觀功能5.1.1道路作為車輛和人員的匯流途徑,具有明確的導向性,道路兩側的環(huán)境景觀應符合導向要求,并達到步移景移的視覺效果。道路邊的綠化種植及路面質地色彩的選擇

5、應具有韻律感和觀賞性。5.1.2在滿足交通需求的同時,道路可形成重要的視線走廊,因此,要注意道路的對景和遠景設計,以強化視線集中的觀景。5.1.3休閑性人行道、園道兩側的綠化種植,要盡可能形成綠蔭帶,并串連花臺、亭廊、水景、游樂場等,形成休閑空間的有序展開,增強環(huán)境景觀的層次。5.1.4居住區(qū)內的消防車道占人行道、院落車行道合并使用時,可設計成隱蔽式車道,即在4米幅寬的消防車道內種植不妨礙消防車通行的草坪花卉,鋪設人行步道,平日作為綠地使用,應急時供消防車使用,有效地弱化了單純消防車道的生硬感,提高了環(huán)境和景觀效果。5.2居住區(qū)道路寬度5.3道路及綠地最大坡度5.4路面分類及適用場地5.5路緣

6、石及邊溝5.5.1路緣石設置功能:確保行人安全,進行交通引導。保持水土,保護種植,區(qū)分路面鋪裝。5.5.2路緣石可采用預制混凝土、磚、石料和合成樹脂材料,高度為100-150mm為宜。5.5.3區(qū)分路面的路緣,要求鋪設高度整齊統(tǒng)一,局部可采用與路面材料相搭配的花磚或石料;綠地與混凝土路面、花磚路面、石路面交界處可不設路緣;與瀝青路面交界處應設路緣。5.5.4邊溝是用于道路或地面排水的,車行道排水多用帶鐵篦子的L形邊溝和U形邊溝;廣場地面多用蝶形狀和縫形邊溝;鋪地磚的地面多用加裝飾的邊溝,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平面型邊溝水篦格柵寬度要參考排水量和排水坡度確定,一般采用250-300mm;縫型邊溝一般

7、縫隙不小于20mm。5.6道路車檔、纜柱5.6.1車檔和纜柱是限制車輛通行和停放的路障設施,其造型設置地點應與道路的景觀相協(xié)調。車檔和纜柱分為固定和可移動式的,固定車檔可加鎖由私人管理。5.6.2車檔材料一般采用鋼管和不銹鋼制作,高度為70cm左右;通常設計間距為60cm;但有輪椅和其他殘疾人用車地區(qū),一般按90-120cm的間距設置,并在車檔前后設置約150cm左右的平路,以便輪椅的通行。5.6.3纜柱分為有鏈條式和無鏈條式兩種。纜柱可用鑄鐵、不銹鋼、混凝土、石材等材料制作,纜柱高度一般為40-50cm左右,可作為街道坐凳使用;纜柱間距宜為120cm左右。帶鏈條的纜柱間距也可由鏈條長度決定,

8、一般不超過2m。纜柱鏈條可采用鐵鏈、塑料鏈和粗麻繩制作。6場所景觀6.1健身運動場6.1.1居住小區(qū)的運動場所分為專用運動場和一般的健身運動場,小區(qū)的專用運動場多指網球場、羽毛球場、門球場和室內外游泳場,這些運動場應按其技術要求由專業(yè)人員進行設計。健身運動場應分散在住區(qū)方便居民就近使用又不擾民的區(qū)域。不允許有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穿越運動場地。6.1.2健身運動場包括運動區(qū)和休息區(qū)。運動區(qū)應保證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風,地面宜選用平整防滑適于運動的鋪裝材料,同時滿足易清洗、耐磨、耐腐蝕的要求。室外健身器材要考慮老年人的使用特點,要采取防跌倒措施。休息區(qū)布置在運動區(qū)周圍,供健身運動的居民休息和存放物品。休息

9、區(qū)宜種植遮陽喬木,并設置適量的座椅。有條件的小區(qū)可設置直飲水裝置(飲泉)。6.2休閑廣場6.2.1休閑廣場應設于住區(qū)的人流集散地(如中心區(qū)、主入口處),面積應根據住區(qū)規(guī)模和規(guī)劃設計要求確定,形式宜結合地方特色和建筑風格考慮。廣場上應保證大部分面積有日照和遮風條件。6.2.2廣場周邊宜種植適量庭蔭樹和休息座椅,為居民提供休息、活動、交往的設施,在不干擾鄰近居民休息的前提下保證適度的燈光照度。6.2.3廣場鋪裝以硬質材料為主,形式及色彩搭配應具有一定的圖案感,不宜采用無防滑措施的光面石材、地磚、玻璃等。廣場出入口應符合無障礙設計要求。(廣場地面材料選擇可參見5.4路面分類及適用場地)6.3游樂場6

10、.3.1兒童游樂場應該在景觀綠地中劃出固定的區(qū)域,一般均為開敞式。游樂場地必須陽光充足,空氣清潔,能避開強風的襲擾。應與住區(qū)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離,減少汽車噪聲的影響并保障兒童的安全。游樂場的選址還應充分考慮兒童活動產生的嘈雜聲對附近居民的影響,離開居民窗戶10m遠為宜。6.3.2兒童游樂場周圍不宜種植遮擋視線的樹木,保持較好的可通視性,便于成人對兒童進行目光監(jiān)護。6.3.3兒童游樂場設施的選擇應能吸引和調動兒童參與游戲的熱情,兼顧實用性與美觀。色彩可鮮艷但應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游戲器械選擇和設計應尺度適宜,避免兒童被器械劃傷或從高處跌落,可設置保護欄、柔軟地墊、警示牌等。6.3.4居住區(qū)中心較具規(guī)模的游樂場附近應為兒童提供飲用水和游戲水,便于兒童飲用、沖洗和進行筑沙游戲等。6.3.5兒童游樂設施設計要點7硬質景觀7.1雕塑小品7.1.1硬質景觀是相對種植綠化這類軟質景觀而確定的名稱,泛指用質地較硬的材料組成的景觀。硬質景觀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圍墻/柵欄、擋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