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_課程設計__萬向節(jié)_傳動叉(滑動叉)正文_第1頁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_課程設計__萬向節(jié)_傳動叉(滑動叉)正文_第2頁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_課程設計__萬向節(jié)_傳動叉(滑動叉)正文_第3頁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_課程設計__萬向節(jié)_傳動叉(滑動叉)正文_第4頁
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_課程設計__萬向節(jié)_傳動叉(滑動叉)正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摘 要萬向節(jié)滑動叉位于傳動軸的端部。它的主要作用:一是傳遞扭矩,使汽車獲得前進的動力;二是當汽車后橋鋼板彈簧處在不同的狀態(tài)時,由本零件可以調(diào)整傳動軸的長短及其位置。零件的兩個叉頭部位上有兩個孔,用以安裝滾針軸承并與十字軸相連,起萬向聯(lián)軸節(jié)的作用。零件上的花鍵孔與傳動軸端部的花鍵軸相配合,用于傳遞動力之用。此次設計是在學完機械制造工藝學及機床夾具設計課程,并進行了生產(chǎn)實習的基礎上完成的。本設計主要編制該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并設計其中一道工序的專用夾具,并撰寫設計說明書。此次設計培養(yǎng)了我熟悉并運用有關手冊、規(guī)范、圖表等技術(shù)資料的能力。進一步鍛煉了我識圖、制圖、運算、編寫技術(shù)文件和操作CAD等基

2、本能力。關鍵字:萬向節(jié)滑動叉、工藝、專用夾具AbstractUniversal joint glide fork is located the drive shaft the nose.Its main function: One, the transmission torque, causes the automobile to obtain the advance the power; Two is when the automobile rear axle of car spring occupies the different condition, may adjust the dri

3、ve shaft by this components the length and the position. In the components two jaw spot has two holes, with installs the needle bearing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oss axle, plays the rotary shaft coupling role. On the components colored key hole and the drive shaft nose spline shaft coordinates, to

4、 use in transmitting using of the power.This design is in study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curriculum, and carried on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foundation to complete. This design mainly establishes this components the machine-finishing technological process, a

5、nd designs working procedure the unit clamp, and composes the design instruction booklet.This design trained me to be familiar with and to utilize related technical data and so on the handbook, standard, graph abilities.Further exercised me to know the chart, the charting, the operation, the compila

6、tion technology document and operates CAD and so on the basic capability.Keyword: Universal joint glide fork, craft, unit clamp.第一章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放牌汽車底盤傳動軸上的萬向節(jié)滑動叉,它位于傳動軸的端部。主要作用一是傳遞扭 矩,使汽車獲得前進的動力;二是當汽車后橋鋼板彈簧處在不同的狀態(tài)時,由本零件可以調(diào)整傳動軸的長短及其 位置。零件的兩個叉頭部位上有兩個39mm的孔,用以安裝該針軸承并與十字軸相連,起萬向聯(lián)軸節(jié)的作用。零 件65mm外圓內(nèi)為50mm花鍵孔與傳動

7、軸端部的花鍵軸相配合,用于傳遞動力之用。2零件的工藝分析萬向節(jié)滑動叉共有兩組加工表面,它們之間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現(xiàn)分述如下:(1)以39mm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兩個39mm的孔及其倒角,尺寸為118mm的與兩個孔39mm相垂直的平面,還有在平面上的四個M8螺孔。其中,主要加工表面為39mm的兩個孔。(2)以50mm花鍵孔為中心的加工表面 這一組加工表面包括:50mm十六齒方齒花鍵孔,55mm階梯孔,以及65mm的外圓表面和M60X16mm的外螺紋表面。 這兩組加工表面之間有著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50mm花鍵孔與39二孔中心聯(lián)線的垂直度公差為100:0.2; 2)39

8、mm二孔外端面對公39孔垂直度公差為0.1mm; 3)50花鍵槽寬中心線與39mm中心線偏轉(zhuǎn)角度公差為2°。 由以上分析可知,對于這兩組加工表面而言,可以先加工其中一組表面,然后借助于專用夾具加工另一組表面,并且保證它們之間的位置精度要求。第二章確定毛坯,畫毛坯-零件合圖零件材料為45鋼??紤]到汽車在運行中要經(jīng)常加速及正、反向行駛,零件在工作過程中則經(jīng)常承受交變載荷及沖擊性載荷,因此應該選用鍛件,以使金屬纖維盡量不被切斷,保證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年產(chǎn)量為4000件,已達大批生產(chǎn)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輪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模鍛成型。這從提高生產(chǎn)率、保證加工精度上考慮,也是應該的

9、。2.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根據(jù)零件材料、硬度、毛坯重量及生產(chǎn)類型、鍛造方法等原始資料和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1) 外圓表面(62mm及M60X1mm) 考慮其加工長度為90mm,與其聯(lián)結(jié)的非加工外圓表面直徑為65mm,為簡化模鍛毛坯的外形,現(xiàn)直接取其外圓表面直徑為65mm。62mm表面為自由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值要求為Rz200m,只要求相加工,此時直徑余量2z3mm已能滿足加工要求。(2)外圓表面沿軸線長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M60X1mm端面) 查機械制造工藝設計簡明手冊(以下簡稱工藝手冊)表2.2l 4,其中鍛件重量為6k

10、g,鍛件復雜形狀系數(shù)為S1,鍛件材質(zhì)系數(shù)取M1,鍛件輪廓尺寸(長度方向)180315mm。長度方向的余量查工藝手冊表2.22.5,其余量值規(guī)定為2.0一2.5mm,現(xiàn)取2.0mm。(3)兩內(nèi)孔毛坯為實心,不沖出孔。兩內(nèi)孔精度要求界于IT7一IT8之間,參照工藝手冊表2.3-9及表2.312確定工序尺寸及余量為: 鉆孔:25mm 鉆孔:37mm 2z12mm 精鏜;38.9mm 2Z(4)花鍵孔 要求花鍵孔為外徑定心,故采用拉削加工。參照工藝手冊表2.39確定孔的加工余量分配: 鉆孔25mm 鉆孔41mm 擴鉆42mm 拉花鍵孔(1650mm*43mm*5mm) 花鍵孔要求外徑定心,拉削時的加工

11、余量參照工藝手冊表2.319取2z1mm。(5)39mm 二孔外端面的加工余量(加工與量的計算長度為118mm) 1) 按照工藝手冊表2.225,取加工精度F2,鍛件復雜系數(shù)S3,鍛件重6kg,則二孔外端面的單邊加工余量為2.0一3.0mm,取Z2mm。鍛件的公差按工藝手冊表2.214,材質(zhì)系數(shù)取M1,復雜系數(shù)S3, 則鍛件的偏差。 2) 磨削余量:單邊0.2mm,(見二藝手冊表2.321),磨削公差及零件公差一0.07mm。 3) 銑削余量:銑削的公稱余量(單邊)為:Z2.0一0.21.8(mm) 銑削公差:現(xiàn)規(guī)定本工序(粗銑)的加工精度為ITll級,因此可知本工序的加工公差為-22M(入體

12、方)。 由于毛坯及以后各道二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加工公差,因此所規(guī)定的加工余量其實只是名義上的加工余量。 實際上,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及最小加工余量之分。出于本設計規(guī)定的零件為大批生產(chǎn),應該采用調(diào)整法加工,因此在計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時, 應按調(diào)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確定。 39mm二孔外端面尺寸加工余量和工序間余量及公差分布圖見圖7: 由圖可知:毛坯名義尺寸:118十2×2122(mm) 毛坯最大尺寸:122十1.3×2124.6(mm) 毛坯最小尺寸:1220.7×2120.6(mm) 粗銑后最大尺寸:118十O.2×2118.4(mm) 粗銑后最小尺

13、寸:118.40.22ll8.18(mm) 最后,將上述計算的工序間尺寸及公差整理成表3:第三章工藝規(guī)程設計1.基面的選擇基面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孢x擇得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zhì)量得到保證,生產(chǎn)率得以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問題百出,更有甚者,還會造成零件大批報廢,使生產(chǎn)無法正常進行。(1)粗基準的選擇 對于一般的軸類零件而言,以外圓作為粗基準是完全合理的。但對于本零件來說,如果以65mm外圓(或62mm外圓)表面作基準(四點定位),則可能造成這一組內(nèi)外圓柱表面與零件的叉部外形不對稱。按照有關粗基準的選擇原則(即當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時,應以這些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若零件有若

14、干個不加工表面時,則應以與加工表面要求相對位置精度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現(xiàn)選取叉部兩個39mm孔的不加工外輪廓表面作為粗基準,利用一組共兩個短形塊支承這兩個39mm的外輪廓作主要定位面,以消除、四個自由度,再用一對自動定心的窄口卡爪,夾持在65mm外圓柱面上,用以消除、兩個自由度,達到完全定位。 (2)精基準的選擇 主要應該考慮基準重合的問題。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這在以后還要專門計算 ,此處不再重復。2.制定工藝路線制訂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shù)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chǎn)綱領已確定為大批生產(chǎn)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

15、性機床配以專用工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chǎn)率。除此以外,還應當考慮經(jīng)濟效果,以便使生產(chǎn)成本盡量下降。(1)工藝路線方案一工序一:車外圓62mm,60mm,車螺紋M60X1mm;工序二:兩次鉆孔并擴鉆花鍵底孔43mm,淴沉頭孔55mm;工序三:倒角5X30°;工序四:鉆Rc1/8底孔;工序五:拉花鍵孔;工序六:粗銑39mm二孔端面;工序七:精銑39mm二孔端面;工序八:鉆、擴、粗鉸、精鉸兩個39mm孔至圖樣尺寸并淴倒角2X45°;工序九:鉆M8mm底孔6.7mm,倒角120°;工序十:攻螺紋M8mm,Rc1/8;工序十一:沖箭頭;工序十二:檢查。(2)工藝路線

16、方案二工序一:粗銑39mm二孔端面;工序二:精銑39mm二孔端面;工序三:鉆39mm二孔;工序四:鏜39mm二孔;工序五:精鏜39mm二孔;工序六:車外圓62mm,60mm,車螺紋M60X1mm;工序七:鉆、鏜孔43mm,并淴沉頭孔55mm;工序八:倒角5X30°;工序九:鉆Rc1/8底孔;工序十:拉花鍵孔。工序十一:鉆M8mm螺紋的底孔6.7mm孔,倒角120°;工序十二:攻螺紋M8mm,Rc1/8;工序十三:沖箭頭;工序十四:檢查。上述兩個工藝方案的特點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以花鍵孔為中心的一組表面,然后以此為基面加工39mm二孔,而方案二則與此相反,先是加工39mm孔,

17、然后再以此二孔為基準加工花鍵孔及其外表面。兩相比較可以看出,先加工花鍵孔后再以花鍵孔定位加工39二孔,這時的位置精度較易保證,并且定位及裝夾等都比較方便。但方案一中的工序八雖然代替了方案二中的工序三、四、五,減少了裝夾次數(shù),但在一道工序中要完成這么多工作,除了選用專門設計的組合機床(但在成批生產(chǎn)時,在能保證加工精度的情況下,應盡量不選用專用組合機床)外,只能選用轉(zhuǎn)塔車床,利用轉(zhuǎn)塔頭進行加工。而轉(zhuǎn)塔車床目前大多適用于粗加工,用來在此處加工39mm二孔是不合適的,因此決定將方案二中的工序三、四、五移入方案一,改為兩道工序加工。具體工藝過程如下:工序一:車外圓62mm,60mm,車螺紋M60X1mm

18、;工序二:兩次鉆孔并擴鉆花鍵底孔43mm,淴沉頭孔55mm,以62mm外圓為定位基準;工序三:倒角5X30°;工序四:鉆Rc1/8底孔;工序五:拉花鍵孔;工序六:粗銑39mm二孔端面,以花鍵孔及其端面為基準;工序七:精銑39mm二孔端面;工序八:鉆孔兩次并擴孔39mm;工序九:精鏜并細鏜39mm二孔,倒角2X45°;工序十:鉆M8mm底孔6.7mm,倒角120°;工序十一:攻螺紋M8mm,Rc1/8;工序十二:沖箭頭;工序十三:檢查;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來還是合理的.但通過仔細考慮零件的技術(shù)要求以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仍有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39mm兩個孔及

19、其端面加工要求上。圖樣規(guī)定39mm二孔中心線應與55mm花鍵孔垂直,垂直度公差為100:0.2;39mm二孔與其外端面應垂直,垂直度公差為0.1mm。由此可以看出;因為39mm二孔的中心線要求與花鍵孔中心線相垂直,因此,加工及測量39mm孔時應以花鍵孔為基準。這樣做,能保證設計基準與工藝基 準相重合。在上述工藝路線制訂中也是這樣做了的。同理,39mm二孔與其外端面的垂直度(0.1mm)的技術(shù)要求在加工與測量時也應遵循上述原則。但在已制訂的工藝路線中卻沒有這樣做:39mm孔加工時,以55mm花鍵孔定位(這是正確的);而孔的外端面加工時,也是以55mm花鍵孔定位。這樣做,從裝夾上看似乎比較方便,但

20、卻違反了基準重合的原則,造成了不必要的基準不重合誤差。具體來說,當39mm二孔的外端面以花鍵孔為基準加工時,如果兩個端面與花鍵孔中心線已保證絕對平行的話(這是很難的),那么由于39mm二孔中心線與花鍵孔仍有100:0.2的垂直度公差,則39mm孔與其外端面的垂直度誤差就會很大,甚至會造成超差而報廢。這就是由于基被不重合而造成的惡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原有的加工路線可仍大致保持不變,只是在39mm二孔加工完了以后,再增加一道工序以39mm孔為基準,磨39mm二孔外端面。這樣做,可以修正由于基準不重合造成的加工誤差,同時也照顧了原有的加工路線中裝夾較方便的特點。因此,最后的加工路線確定如下:工序一

21、:車端面及外圓62mm,60mm,車螺紋M60X1mm。以兩個叉耳外輪廓及65mm外圓為粗基準,選用C6201臥式車床并加專用夾具;工序二:鉆、擴花鍵底孔43mm,淴沉頭孔55mm,以62mm外圓為定位基準,選用c365L轉(zhuǎn)塔車床;工序三:內(nèi)花鍵孔5X30°倒角。選用c620-1車床加專用夾具;工序四:鉆錐螺紋Rc1/8底孔。選用z525立式鉆床及專用鉆模。這里安排鉆Rcl8底孔主要是為了下道工序拉花鍵孔時為消除回轉(zhuǎn)自由度面設置的一個定位基準。本工序以花鍵內(nèi)底孔定位,并利用叉部外輪廓消除回轉(zhuǎn)自由度;工序五:拉花鍵孔。利用花鍵內(nèi)底孔。55mm端面及Rcl8錐螺紋底孔定位,選用L6120

22、臥式拉床加工;工序六:粗銑39mm二孔端面,以花鍵孔及其端面為基準。選用x63臥式銑床加工;工序七:鉆、擴39mm二孔及倒角。以花鍵孔及端面定位,選用z535立式鉆床加工;工序八:精鏜并細鏜39mm二孔。 選用T740型臥式金剛鏜床及專用夾具加工,以花鍵內(nèi)孔及其端面定位;工序九:磨39mm二孔端面,保證尺寸,以39mm孔及花鍵孔定位,選用M7l30平面磨床及專用夾具加工;工序十:鉆叉部四個M8mm螺紋底孔并倒角。選用z525立式鉆床及專用夾具加工,以花鍵孔及39mm孔定位;工序十一:攻螺紋4-M8mm,Rc1/8;工序十二:沖箭頭;工序十三:檢查。以上工藝過程詳見“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片”4

23、.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工序1:車削端面、外圓及螺紋。本工序采用計算法確定切削用量;工序2:鉆、擴花鍵底孔43mm,及淴沉頭孔55mm,選用機床C365L;工序3:43mm內(nèi)孔50*30°倒角,選用臥式車床C620-1。由于最后的切削寬度很大,故按成形車削制定進給量;工序4:鉆錐螺紋Rc1/8底孔(8.8mm);工序5:拉花鍵孔;工序6:粗銑39mm二孔端面,保證尺寸;工序7:鉆、擴39mm二孔及倒角;工序8:精、細鏜38.9mm二孔,選用機床:T740金剛鏜床;工序9:磨39mm二孔端面,保證尺寸;工序10:鉆螺紋底孔4-6.7mm,并倒角120°;工序11:攻螺紋4M8

24、mm及Rc1/8。 需用到的典型夾具機構(gòu) 最后,將以上各工序切削用量、工時定額的計算結(jié)果,連同其它加工數(shù)據(jù),一并填入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綜合卡。 (見附圖)第四章夾具設計 本夾具主要用來粗銑39mm二孔的兩個端面,這兩個端面對39mm孔及花鍵孔都有一定的技術(shù)要求。但加工本道工序時,39mm孔尚未加工,而且這兩個端面在工序還要進行磨加工。因此,在本道工序加工時,主要應考慮如何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降低勞動強度,面精度則不是主要問題。(1)定位基準的選擇 由零件圖可知,39mm二孔端面應對花鍵孔中心線有平行度及對稱度要求,其設計基準為花鍵孔中心線。為了使定位誤差為零,應該選擇以花鍵孔定位的自動定心夾具。但這

25、種自動定心夾具在結(jié)構(gòu)上將過于復雜,因此這里只選用以花鍵孔為主要定位基面。 為了提高加工效率,現(xiàn)決定用兩把鑲齒三面刃銑刀對兩個孔端面同時進行加工。同時,為了縮短輔助時間,準備采用氣動夾緊。(2)切削力及夾緊力計算 刀具:高速鋼鑲齒三面刃銑刀, z20 (見切削手冊表3.28) 其中:Cr65050,a=3.1mm,x1.0,f=0.08mm,y0.72,a40mm(在加工面上側(cè)量的近似值)O.86,d=225mm,qO.86,w=0,z20所以 當用兩把刀銑削時,F(xiàn)'2F2912(N) 水平分力:Fe1.1 F'3203(N) 垂直分力:Fv=0.3F'873(N) 在計

26、算切削力時,必須把安全系數(shù)考慮在內(nèi)。安全系數(shù)KK1K2K3K4。 (參見常用設計資料) 其中:K1為基本安全系數(shù)1.5; K2為加工性質(zhì)系數(shù)1.1; K3為刀具鈍化系數(shù)1.1; K4為斷續(xù)切削系數(shù)1.1。 所以F'=KH1.5×1.1×1.1×1.1×3203=6395(N) 選用氣缸一斜楔夾緊機構(gòu),楔角=10,其結(jié)構(gòu)形式選用w型,則擴力比i3.42。 為克服水平切削力,實際夾緊力N應為: N(f1十f2)KH 所以 其中f1及f2為夾具定位面及夾緊面上的摩擦系數(shù),f1=f20.25。則   氣缸選用100mm。當壓縮空氣單位壓力p0.

27、5MPa時,氣缸推力為3900N。由于己知新楔機構(gòu)的擴力比i3.42,故由氣缸產(chǎn)生的實際夾緊力為 Nq3900i3900×3.4213338(N) 此時Nq已大于所需的12790N的夾緊力,故本夾具可安全工作。3.定位誤差分析 (1)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確定。夾具的主要定位元件為一花鍵軸,該定位花鍵軸的尺寸與公差現(xiàn)規(guī)定為與本零件在工作時與其相配花鍵軸的尺寸與公差相同,即16x43H11×50H8×5H10mm。(2)零件圖樣規(guī)定50mm花鍵孔鍵槽寬中心線與39mm兩孔中心線轉(zhuǎn)角公差為2°。由于39mm孔中心線應與其外端面垂直,故要求39mm二孔端面之垂線

28、應與50mm?;ㄦI孔鍵槽寬中心線轉(zhuǎn)角公差為2°。此項技術(shù)要求主要應由花鍵槽寬配合中的側(cè)向間隙保證。 已知花鍵孔鍵槽寬為5mm,夾具中定位花鍵軸鍵寬為5mm,因此當零件安裝在夾具中時,鍵槽處的最大側(cè)向間隙為: 0.048-(-0.065)=0.113(mm) 由此而引起的零件最大轉(zhuǎn)角為: 所以 =0.258° 即最大側(cè)隙能滿足零件的精度要求。(3)計算39mm二孔外端面銑加工后與花鍵孔中心線的最大平行度誤差。 零件花鍵孔與定位心軸外徑的最大間隙為: 0.048-(-0.083)=0.131(mm) 當定位花鍵軸的長度取l00mm時,則由上述間隙引起的最大傾角為0.131100

29、。此即為由于定位問題而引起的孔端面對花鍵孔中心線的最大平行度誤差。由于39mm孔外端面以后還要進行磨削加工,故上述平行度誤差值可以允許。 如前所述,在設計夾具時,應該注意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為此,應首先著眼機動夾緊而不采用手動夾緊。因為這是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的重要途徑。本道工序的銑床夾具就選擇了氣動夾緊方式。本工序由于是粗加工,切削力較大,為了夾緊工件,勢必要增大氣缸直徑,而這樣將使整個夾具過于龐大。因此,應首先設法降低切削力。目前采取的措施有三:一是提高毛坯的制造精度,使最大切削深度降低,以降低切削力;二是選擇一種比較理想的斜楔夾緊機構(gòu),盡量增加該夾緊機構(gòu)的擴力比,三是在可能的情況下,適當提高壓縮空

30、氣的工作壓力(由0.4MPa增至0.5MPa),以增加氣缸推力。結(jié)果,本夾具總的感覺還比較緊湊。夾具上裝有對刀塊,可使夾具在一批零件的加工之前很好地對刀(與塞尺配合使用);同時,夾具體底面上的一對定位鍵可使整個夾具在機床工作臺上有一正確的安裝位置,以利于銑削加工。5.銑床夾具的裝配圖及夾具體零件圖見附錄碩士論文 是碩士研究生所撰寫的學術(shù)論文,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更高的學術(shù)水平,更加強調(diào)作者思想觀點的獨創(chuàng)性,以及研究成果應具備更強的實用價值和更高的科學價值。碩士論文是碩士研究生所撰寫的學術(shù)論文。優(yōu)秀的碩士論文能夠反映出作者對所學習專業(yè)的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和水平,能夠幫助作者構(gòu)建起良好的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能夠反映作者獨立的科研能力和學術(shù)理論的應用水平,對研究的課題的思考和獨立見解。較之學士論文,碩士論文應當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更高的學術(shù)水平,更加強調(diào)作者思想觀點的獨創(chuàng)性,以及研究成果應具備更強的實用價值和更高的科學價值。因而撰寫碩士論文將對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數(shù)據(jù)資料翔實充分、論證分析詳盡縝密、推理演算思路清晰、論文結(jié)構(gòu)規(guī)范清晰、專業(yè)詞匯運用準確。電路與系統(tǒng) 學科研究電路與系統(tǒng)的理論、分析、測試、設計和物理實現(xiàn)。它是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