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設計_圖文_第1頁
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設計_圖文_第2頁
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設計_圖文_第3頁
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設計_圖文_第4頁
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設計_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設計龔云峰,謝擁軍,岳 亮,王元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線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陜西西安 710071摘 要:系統(tǒng)地給出了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設計。利用內(nèi)壁光滑的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滿足高功率微波天線對饋源高功率容量和良好輻射特性的要求,并將介質(zhì)透鏡加載于喇叭饋源口面,以保證對天線副面進行平面波照射。通過優(yōu)化設計,得到X 頻段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結構尺寸,使其理論功率容量大于600mW 。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證明該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關鍵詞:高功率微波;卡塞格倫天線;多模饋源;介質(zhì)透鏡;高功率容量中圖分類號:T N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

2、73X(200913-001-04Design of High-power Near-field C assegrain AntennaGO NG Yunfeng ,XI E Y ong jun,YU E L iang,WA N G Y uany uan(National K e y L abo ratory of Antenna s and Microwav e T echno logy ,Xidian University,Xi c an,710071,Chi naAbstract :T he design o f high-power near-field Cassegr ain ant

3、e nna is given detailedly.Co nsidering that the H PM anten -na requires the feeds w hich hav e hig h pow er capacity and favo rable radiatio n per for mance,the mult imode and smooth -w all exponent ial ho rn is used.And loading the hor n feed wit h the dielectr ic lens can ensure the subreflect or

4、of ant enna can be irr ad-i ated by the plane w ave.T hro ug h optimizatio n and desig n,the mo del of the near -field Casseg rain antenna at X-band is o b -ta ined,w hose po wer capacity is lar ger than 600M W in theo ry.T he measur ed results agr ee w ell with the simulated r esults,which demo nst

5、r ate feasibilit y of t he design.Keywords :high-pow er micr ow ave;Cassegr ain antenna;multi-mode f eed;dielectr ic lens;hig h po wer ca pacity收稿日期:2008-10-16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0771040;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資助項目(9140C53060106040 引 言高功率微波1-3(H ig h Pow er M icr ow av e,H PM 或稱高能微波,一般指峰值功率在100mW 以上,工作頻率在130GH z(相

6、應波長為30010mm 的電磁波。研究表明,當微波功率密度達0.011L W/cm 2時,可使工作在相應頻段上的雷達和通訊設備受到干擾,不能正常工作;當功率密度達0.011W/cm 2時,可使雷達、通信、導航等設備的微波器件性能降低或失效;當功率密度達10100W/cm 2時,可使工作在任何波段的電子元器件失效,導致武器設備喪失功能,造成機毀人亡的后果。因此,對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系統(tǒng)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統(tǒng)中,天線的主要作用就是把輻射的高功率微波電磁能量聚集成極窄的波束,使微波能量高度集中,從而以極高的能量強度發(fā)射出去照射目標,破壞武器系統(tǒng)和損傷作戰(zhàn)人員。目前,國內(nèi)外通常選

7、擇雙反射面天線作為該系統(tǒng)的基本形式。高功率微波天線與常規(guī)天線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其功率容量。為了避免出現(xiàn)打火現(xiàn)象,將排除環(huán)焦天線4和格里高利天線4,原因在于其固有結構會因二次聚焦而出現(xiàn)嚴重的空氣擊穿,故選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4形式。在實際工程設計中,受工作平臺尺寸的限制,為了獲得好的性能指標需要平衡兩個矛盾:(1高功率與高指標之間的矛盾,即高功率要求饋源口徑尺寸很大,就意味著副面的尺寸不能太小,否則會有漏射,故而會降低主面的有效面積;(2有限空間與高指標之間的矛盾,天線的主面尺寸和副面尺寸不能同時滿足副面繞射損失足夠小和副面電平足夠低的要求,因此主瓣增益會有損失。本文系統(tǒng)地給出了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

8、線的設計。利用內(nèi)壁光滑的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滿足高功率微波天線對饋源高功率容量和良好輻射特性的要求。內(nèi)壁光滑的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加載介質(zhì)透鏡可以實現(xiàn)對近場卡塞格倫天線副面的平面波照射。最后,在平衡兩個矛盾的基礎上通過優(yōu)化設計獲得了X 頻段的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結構尺寸,其理論功率容量大于600mW 。實測結果1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證明該設計方案的可行性。1 近場卡式天線模型的分析 如圖1所示,近場卡塞格倫天線是卡塞格倫天線的一種特例,它用拋物面作為副面,用平面波照射副面,構成這種天線的主面和副面共焦于O 點。多模喇叭5-7加載介質(zhì)透鏡作為饋源,該饋源能夠輻射出平面波。該饋源有如下優(yōu)點:(1軸向輻射,方

9、向性好;(2結構簡單,功率容量高;(3利用平面波照射,副面的漏射小;(4便于密封,喇叭口徑上的介質(zhì)透鏡同時可以作為密封罩。 圖1 近場卡式天線1.1 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 多模喇叭的物理機制可表述如下:通常由于主模為TE 11模的喇叭,其E 面方向圖比H 面方向圖窄,不能形成旋轉(zhuǎn)軸對稱的輻射方向圖,其峰值交叉極化電平也必然高。T E 1n 模對H 面和E 面的方向圖都有貢獻,而TM 1n 模上對E 面方向圖有貢獻,對H 面方向圖沒有貢獻。如果在主模饋源中引入產(chǎn)生高次模T M 11及其他高次模的裝置,而且合適地配置高次模與主模的相對相位,充分利用TM 1n 模只對E 面方向圖有貢獻,而對H 面方向圖沒

10、有貢獻這一特性,就可獲得旋轉(zhuǎn)軸對稱的方向圖,實現(xiàn)等化波束的目的。內(nèi)壁光滑的指數(shù)型曲線喇叭工作的基本機制是:隨著喇叭曲線曲率的不斷變化會不斷激勵出高次模,這樣就可以通過曲線對波束進行賦形,最終使喇叭輻射的方向圖具有旋轉(zhuǎn)軸對稱性。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的結構如圖2所示。其主要參數(shù)有:輸入端圓波導的直徑d 1、指數(shù)型喇叭口面直徑d 2、輸入端圓波導的長度L 1和喇叭指數(shù)線部分的長度L 2。其中,指數(shù)曲線滿足下面的指數(shù)方程:x =aqz /k+c(1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設計的原則是改變指數(shù)方程參數(shù)對波束進行賦形,最終使喇叭輻射的方向圖具有旋轉(zhuǎn)軸對稱性。如果令a=1和c =0,那么指數(shù)方程的可調(diào)參量就剩下k 和q 。

11、利用電磁仿真軟件可以完成對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進行仿真優(yōu)化,確定指數(shù)方程中的k 和q ,得到滿足要求的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圖2 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結構1.2 雙曲型介質(zhì)透鏡介質(zhì)透鏡喇叭天線是一種傳統(tǒng)的微波天線,獲得了廣泛的應用8-10。考慮到工程上的可實現(xiàn)性以及功率容量問題。設計緊湊型高功率饋源,首選介質(zhì)透鏡。介質(zhì)透鏡的折射率都大于1,是根據(jù)幾何光學的兩個基本原理設計的:費馬原理:光或電磁波沿著光程為極值的路程傳播;斯奈爾定律:光或電磁波通過兩種不同介質(zhì)邊界面時的折射率定律為:sin H i =n sin H t(2式中:H i 為入射角;H t 為折射角;n 為第二種介質(zhì)相對于第一種介質(zhì)的折射率。圖3所示

12、為雙曲型介質(zhì)透鏡示意圖,它是一種單面透鏡,即只有一個面使微波射線發(fā)生折射,其第一個面(照明面為旋轉(zhuǎn)雙曲面,第二個面為平面。其中,旋轉(zhuǎn)拋物面方程為:r (H =(n -1fn cos H -1(3圖3 雙曲型介質(zhì)透鏡對于要加載在喇叭口徑上的介質(zhì)透鏡,若喇叭的半張角為H 0,喇叭口徑為D,則由幾何關系可以求得喇叭透鏡焦點到透鏡第二個面(平面的距離為:F =D 2cot H 0(42通過式(3和式(4進一步可求得透鏡雙曲面的頂點到焦點的距離(即焦距f 和透鏡厚度d 。對于透鏡的設計原則:首先找出喇叭的相位中心,確定F 的值;進而根據(jù)D 值,確定H 0的值;最后根據(jù)需要選擇透鏡的材料,并確定f 值。1

13、.3 功率容量的分析通過計算可以求得對應輸入功率為1W 時介質(zhì)透鏡外表面的最大電場E max 。由于功率與電場的幅值平方成正比,當饋源輸入的最大功率為P imax 時,可以得到介質(zhì)透鏡外表面的電場為:E =P imax1E max <30kV/cm (5一般認為空氣中連續(xù)波電場擊穿閾值為30kV/cm,因此在饋源輸出功率滿足式(5的情況下,口徑上不會發(fā)生空氣擊穿現(xiàn)象。事實上,目前的高功率微波多為幾十納秒的短脈沖微波,在短脈沖情況下大氣的擊穿閾值要大于30kV/cm,因此從介質(zhì)透鏡表面的空氣擊穿角度考慮,該饋源的功率容量大于P imax 。1.4 近場卡式天線的主、副面圖4為近場卡塞格倫天

14、線結構示意圖。 圖4 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結構 從P 點出發(fā)的入射線經(jīng)副面拋物面和主面拋物面依次反射后,到達平面波前上各點的波程都相等。因而在饋源所輻射的平面波前,經(jīng)過兩次反射后仍然呈現(xiàn)為平面波前,呈現(xiàn)同向場,使近場卡式天線同樣具有銳波束、高增益的性能。圖4中:D m 為主面口徑,水平方向投影圓的直徑;V s 為副面口徑,水平方向投影圓的直徑;F 為主面焦距;f 為副面焦距;H 為主、副面半張角。設計步驟如下:(1確定主面、副面口徑D m 和V s ,雙反射面天線一般取V s /D m 為0.080.15。(2確定焦徑比k,通常取k 為0.30.45。(3主面焦距為:F =D m k(6副面焦距為

15、:f =V s F/D m(7 (4主、副面半張角為:H =2arctan (1/4k(82 設計及實驗結果根據(jù)指標要求,利用電磁仿真軟件優(yōu)化設計并加工了一個X 頻段的近場卡塞格倫天線,對其電性能進行實際測量,比較了饋源的仿真結果和測量結果。其中,該天線系統(tǒng)的各個部分尺寸如下: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尺寸:d 1=0.05m,d 2=0.266m,L 1=0.013m,L 2=0.507m ;指數(shù)方程參量:a =1,c =0,k =0.333,q =3。雙曲型介質(zhì)透鏡尺寸:F =0.5m,f =0.465m,n =1.5,H 0=14.9b ,介質(zhì)透鏡的材料選用聚乙烯。近場卡式天線主、副面尺寸:D m

16、= 2.2m,V s =0.332m,F =0.836m,f =0.126m,H =66.58b 。如圖5所示是近場卡塞格倫天線實物。該天線在微波暗室進行測量。由圖6可以看出,介質(zhì)透鏡外表面的最大電場小于110V/m,當輸入功率為600mW 時,滿足式(5,因此該饋源的功率容量大于600mW。圖5 天線實物圖6 饋源口面電場分布圖7和圖8分別示出加載介質(zhì)透鏡的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E 面和H 面的仿真結果和測量結果。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說明饋源設計符合要求。圖9和圖10分別給出設計的近場卡塞格倫天線水平面(E 面方向圖和俯仰面(H 面方向圖的測量結果。測量結果表明,設計的天線

17、電性能完全滿足指標要求。這也說明指數(shù)型喇叭是一種高效率饋源,而且具有高功率容量和軸對稱的方向圖,適合用來作為高功率近3場卡塞格倫天線的饋源。 圖7 透鏡喇叭E面仿真與測量結果 圖8 透鏡喇叭H面仿真與測量結果 圖9 天線E面方向圖的測量結果圖10 天線H 面方向圖的測量結果3 結 語系統(tǒng)地給出了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的設計方案。針對高功率微波天線對饋源高功率容量和良好輻射特性的要求,選擇用內(nèi)壁光滑的指數(shù)型多模喇叭。對多模喇叭口面加載介質(zhì)透鏡,以滿足對天線副面進行平面波照射。通過優(yōu)化設計,最終獲得了功率容量大于600mW 的X 頻段高功率近場卡塞格倫天線,且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吻合良好。由此證明該

18、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參 考 文 獻1K ristiansen M ,Schamilo glu E,G ilg enbach R,et al .M U RIPr og ram H ig h Energ y M icrow ave Dev ice Consor tium R.Final Repo rt,2000.2Baco n L D,Rinehart L F.A Br ief T echnolog y Sur vey ofH ig h-po wer M icro wav e So urcesR.Sandia R epo rt,2001.3Ro ber t J B,Edl S.H ig h -pow

19、 er M icro wave Sources andT echno lo giesM .N ew Yo rk:T he Institute o f Electr ical and Electr onics Eng ineer ,Inc.,2001.4楊可忠.現(xiàn)代面天線新技術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3.5M ulti-mo ded Feeds in Reflecto r Antenna Systems-ex em -plified by PlanckR .T ICRA -Repo rt,2000.6Bondo T ,Sor ensen S B,N ielsen P H,et al .

20、M ulti-modedHo rns in Reflecto r Antenna Sy st ems Ex emplified by the Planck T elescopeJ.A ntennas and P ropag ation So ciety In -ter national Sy mpo sium,2001,2(2:312-315.7H iro yuki Deg uchi,M ikio T suji,H ir oshi Shig esaw a.M ult-imo de H orn Antenna with Bo th H ig h Efficiency and L o w Cross Pola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