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評派的范例及其歷史意義-_第1頁
新批評派的范例及其歷史意義-_第2頁
新批評派的范例及其歷史意義-_第3頁
新批評派的范例及其歷史意義-_第4頁
新批評派的范例及其歷史意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09年第2期(總第181期學習與探索Study&Exp l orati onNo.2,2009Serial.No.181當代文藝理論與思潮新探索“新批評”派的“范例”及其歷史意義黃光偉1,2(1.南京大學文學院,南京210093;2.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哈爾濱150025摘要:新批評的某些理論觀念無可置疑地衰落了,但是,其“細讀”法卻至今影響深遠。庫恩的“范式”理論讓我們從一個新的視角考察新批評的理論創(chuàng)造。新批評的“細讀”法及依此編寫的文學教材構成了文學研究的“范例”,這一范例奠定了新批評在西方文學理論發(fā)展史上的地位。新批評的“范例”具有客觀性、系統(tǒng)性、可操作性等特征。新批評的范

2、例即語義分析方法,切合文學作品是語言編織物這一本質,其理論探討的空間仍然十分巨大,這對于我們在新世紀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與啟示意義。關鍵詞:西方文學理論;新批評;范式理論;細讀法;語義批評;庫恩中圖分類號:I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462X(200902-0188-04新批評“它是像一個威嚴而令人敬畏的父親那樣死去”1??ɡ帐墙鈽嬛髁x的代表人物,他不滿意新批評派的理論原則及批評實踐,但是,他對新批評派批評方法所產生的影響還是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他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新批評受到挑戰(zhàn),甚至貶斥,但人們卻難以全然置之不理。它的對立面不是怯怯縮縮地回避它的影響

3、,而是無法回避,這足以說明它在美國和英國大學中已占據主宰地位。盡管它受到種種攻擊,盡管它缺乏有組織、有系統(tǒng)地辯護,然而,說新批評在這一時期處于壟斷地位,說它對我們的文學批評和教學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似乎也不為過。無論我們宣布自己具有什么批評傾向,我們都是新批評派,因為要想擺脫文學作品的自足性、闡述作品的統(tǒng)一性,以及細讀的必要性等觀念,實在是難上加難的事?!?新批評給理論界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正如蘭鮑在談到新批評派時所說,“它死了死于自己的巨大成功”,因為,“不論我們是否樂意承認,我們現在全都屬于新批評派的陣營,我們在閱讀詩歌時,已經無力回避對詩中的含混性等質素的喜愛與賞識”3。為什么解構主義批評

4、對新批評派狹隘的文學本質理論觀念持反對意見,甚至進行了尖銳的批判,卻又不得不承認自己受惠于新批評派的批評方法,而且是“細讀”方法的繼承者?為什么新批評派的理論觀念被人們宣布過時、衰落,甚至被唾棄,然而,他們的批評方法如“細讀”法收稿日期:2008-12-02作者簡介:黃光偉(1960-,男,山東平陰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從事西方美學與文學理論研究。卻仍然是美國大學文學教育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為什么“細讀”法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仍然是人們閱讀、欣賞、闡釋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新批評派的“細讀”的機制及影響因素是什么,其對于我們今天的文學理論建設、文學教育有何

5、重要的啟示意義?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本文嘗試運用庫恩的“范式”理論對這一現象作一粗淺探討。一托馬斯庫恩在其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問世七年之后,進一步提出了“范例”的問題。庫恩認為“范例”關系到(常規(guī)科學存在的基礎,是“學科基質”的要素之一。對此,他寫道:“范式一詞有兩種意義不同的使用方式。一方面,它代表著一個特定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信念、價值、技術等等構成的整體。另一方面,它指謂著那個整體的一種元素,即具體的謎題解答;把它們當做模型和范例,可以取代明確的規(guī)則以作為常規(guī)科學中其他謎題解答的基礎。”4157可以說,“范例”是庫恩晚近科學哲學思想的一個新發(fā)展,他用這個詞來豐富、深化早期“范式

6、”理論?!耙院?不斷有學者用范式理論來闡述各學科的理論變遷。”5庫恩是很看重“范例”這一要素的,如果說庫恩早期使用“范式”這一概念比較看重其“形而上”的思想層面,即“科學共同體”共有的信念、價值觀等等,那么庫恩后期強調“范例”則側重在“形而下”的實踐層面,側重考察“科學共同體”在實際的科學研究尤其是在科學教育過程中是以什么方式具體工作的,也就是說“科學共同體”的理念、思想是如何在科學實踐中具體展開的。而正是在這日復一日的常規(guī)科學研究與教育實踐中才能考察到“范式”881的存在。由此,庫恩敏銳、深邃的科學哲學思考延伸、拓展到了科學研究及教育的具體實踐層面?!胺独弊屛覀兛吹搅?常規(guī)科學存在的基本方

7、式。庫恩很看重科學教育這一環(huán)節(jié),這是學生在進入科學研究領域之前的必要的訓練過程,他以為這是考察“范式”存在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正是在這一層面上他提到了“范例”。何謂“范例”?對此,庫恩談道,“范例”首先指的是學生們在他們科學教育一開始就遇到的具體問題解答,包括在實驗室、考試或教科書每章結束時遇到的。此外,這些共有的范例還包括某些期刊文獻中常見的技術性問題解答,這些文獻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基礎性讀物,是指導學生如何進行科學實驗的行動指南。例如所有的物理學家都從學習同樣的范例開始:如斜面、圓錐擺、開普勒軌道這樣的問題,以及像游標尺、量熱器、惠斯登電橋這樣的儀器。但是隨著他們訓練的展開,會逐步用不同的范例

8、來說明他們的共有的符號概括4168。“范例”在這里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所遇到具體問題的解答;一是科學研究文獻中常見的技術性操作的若干規(guī)范。正是對“范例”的學習及有效的訓練,才使得學生打下了科學研究的必要基礎。幾乎每一個要進入科學研究大門的學生都必須經過這樣系統(tǒng)的學科訓練及科學精神的洗禮?!胺独比绾未嬖?依庫恩所言,“范例”主要存在于教育教學領域以及必要的科學訓練領域。如果我們不是狹隘地理解庫恩的科學哲學思想,可以將庫恩的“范例”看成一個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教學模式,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可以不斷充實并完善的教學模式,它包括教材、教學術語、教學方法、教學實踐以及教學考察手段等等。也

9、就是說我們把庫恩的“范例”思想放大來考察科學存在的基礎,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視角。庫恩的“范例”思想給了我們一個很大的啟迪,我們依此來考察“新批評”派在文學教學領域建構文學教學“范例”的過程、結果及其重大的歷史意義。二新批評之所以能壓倒印象式批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批評創(chuàng)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批評術語和方法,并終結了當時美國批評界尤其是文學教育界的混亂局面。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大學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各階層青年涌入大學,青年們期待接受職業(yè)教育,文學教學需要規(guī)范化的方式,學生要求學到一套術語、一套批評程式,以提高語言學習和表達的能力,而不是模糊的因人而異的印象、雜亂無章的主觀感受。而在新

10、批評之前,美國大學文學教學還沒有形成有成效的教學系統(tǒng),至少從語言分析的角度來看沒有比較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美國大學里盛行的仍然是社會歷史、作者心理的闡釋方法,而且這一方法在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極易產生混亂。對于這一點,布魯克斯在為新批評辯護的文章新批評中寫道,當時“我們發(fā)現,雖然學生中許多人智力頗佳,有相當的想象力,生活經歷也很豐富,但是他們不懂得怎樣去讀短篇小說和戲劇,尤其不懂讀詩。有的學生這方面根本沒有得到過指導,而許多人得到的又完全是瞎指導。有的讀濟慈的夜鶯頌就像讀地方小報社論或者讀現在西爾斯魯柏克百貨公司商品介紹目錄上的廣告,其指導思想和所抱的期望居然毫無二致?!?596應當說,

11、布魯克斯和沃倫當年編寫教科書怎樣讀詩(1938的針對性和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運用新批評的理論觀念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材來改變美國文學教育界的混亂局面。他們的初衷很快就得到了回應,學生普遍歡迎這種既有具體的語義分析,又有整體的意象描述,課后有詳細思考題的教材及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戰(zhàn)后一個時期,新批評派的理論聲譽達到了頂峰,他們在文學教學領域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時間美國各大學紛紛設立文學批評這一課程,他們編寫的教材也成了影響最大的著作。不少當代批評家和詩人都承認新批評派“教會了整整一代人如何讀作品”。應當指出,新批評的理論觀念在本質上是片面甚至偏激的,即他們把文學作品視做唯一的、有意

12、義的研究對象,使文學研究僅僅局限在封閉的文學作品內部,而排斥外在于文學作品的作者因素(“意圖謬誤”、讀者因素(“感受謬誤”,而置文學活動的其他主要因素如作家、讀者、社會生活于不顧,追求文學研究的所謂科學性、客觀性。這是有很大的歷史局限的。但是,他們的理論思考中也有較大的合理性成分,片面、偏激中蘊涵著某種深刻,他們專注于文學作品本身,將思考與探索的目光聚焦于文學作品內部的語義構成,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語義分析方法即“細讀法”。新批評的語義分析方法有深厚的歷史淵源,“新批評派獨特的分析方法卻是源自諸如理查茲的實用批評(Practical Criticis m,1929和威廉燕卜蓀的七種含義(Sev

13、en Types of Ambiguities,1930之類的論著”4212。威廉燕卜蓀對詩歌語義的精微體察給其他新批評派成員以深刻的啟迪,他們相繼提出了反諷理論、張力詩學、悖論批評等。這些概念雖然將詩歌本身那對立調和的意義結構具體化、擴大化了,但在探尋詩歌語言和結構的復雜性這一點上,卻都是一致的,即詩歌包含對立和沖突的因素越多,結構越復雜,價值就越大??梢哉f,新批評所推崇的作品幾乎都是充滿了“含混”、“張力”、“悖論”、“反諷”、“隱喻”等復雜質素的詩作。顯然,瀏覽式的閱讀和簡單的分析是無法揭示這樣一個復雜的客體的,因此,新批評設計了文本“細讀法”。新批評發(fā)明的“細讀法”十分精細而又非常獨特

14、。新批評最重要的批評方式“細讀”(cl ose reading法,“細讀是對一部文學作品的徹底的和細致入微的分析,尤其強調文學各個組成成分(典故、意象、聲音效果等的相互關系”7。韋勒克針對細讀用了個生動形象的比喻。他說,細讀“如同任何知識的生長只能通過對客體的全神981貫注的、細致入微的審視來推進,通過將事物放在顯微鏡下審視來推進”8。所謂“細讀”法,就是要求讀者在閱讀文學作品時,從細節(jié)著手,耐心揣摩、仔細推敲文學作品的語言和結構。其具體步驟一般包括分析語調、語法、語義、格律、音步、意象、隱喻、寓言、神話等因素,以便使讀者細細品味作品中的張力、反諷、悖論等詩歌質素,并揭示出作品的內在有機結構和

15、內在意蘊。美國最活躍的新批評派成員布魯克斯正是按照這一思想把新批評的詩論落實到具體詩歌批評之中,并把新批評的原則具體化。他為新批評提出了具體的操作原則,那就是:在處理詩的結構方面,應把握“反諷”和“詩的戲劇化結構”;在處理詩的語言方面,應把握“含混”和“悖論”。應當指出的是,這種“細讀”法特別適合簡短抒情詩的處理,而不太適合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靶屡u”派將其理論追求落實在教學實踐的具體層面上,形成了一整套文學教育的教學體系,創(chuàng)立了獨特的教學方法,這就使得其理論建構具有特殊的意義。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將其看做文學研究的準常規(guī)科學的形態(tài)。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新批評派的“細讀”法在教學領

16、域里的應用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范例”。這一“范例”大體上包括兩個層面:其一是以“細讀”法為主要內容的教材,這包括語義分析方法的引導以及相關習題和習題解答;其二是對閱讀方法的具體技巧的展示與實踐,如新批評派的怎樣讀詩(Understanding Poetry,1938、怎樣讀小說(Understanding Ficti on,1943、怎樣讀戲劇(Understanding D ra ma,1945等教材的編撰以及具體的文學教育實踐?!靶屡u”派的文學教學模式,它的教材、術語、教學方法等等,是其理論能夠產生持久影響力的重要基礎??梢哉f,若沒有這一逐漸完善的教育教學體系,新批評派恐怕早就退出歷史舞

17、臺了。三新批評的教學“范例”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業(yè)績?為什么能長久地占領美國大學的講臺?為什么新批評的理論思考與建設偃旗息鼓之后仍然能影響嗣后的解構主義文論?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幾點:其一,新批評“范例”的客觀性或曰科學化追求。這一客觀性或曰科學化追求就是將文學作品作為文學研究的唯一對象,作為獨立自足的客體,排斥文學活動中外在的因素如作者(“意圖謬誤”與讀者(“感受謬誤”,將文學研究納入到科學研究的軌道,使之科學化,這是新批評文學理論的核心思想之一。這也正是新批評格外推崇“細讀”法的原因所在。這與浪漫主義文論注重情感表現、注重作者個性及才情,注重作者心理因素是完全相反

18、的。新批評認為批評與科學一樣,它需要建立在客觀的基礎上,因此特別強調文學批評的客觀性。艾略特就說詩“主要是作為詩,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4211,他主張在作品有機整體構成觀的前提下,批評家應冷靜地分析作品,從而啟示了新批評的科學化方法論追求。蘭色姆在批評公司中說,批評應恪守的第一條法律就是客觀。即使絕對的客觀是不可能的,批評家也不要氣餒,應該把它作為一個目標去努力追求。作品這個唯一合法的批評對象為文學批評的客觀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脫離開客觀的批評態(tài)度,“本體批評”就無從談起。新批評派一直都在提倡和實踐著文學批評的科學化,非常重視文學批評與科學活動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韋勒克非常明確地將文學批評看做

19、科學認知,“批評是理性的認識,或以這樣的認識為其目的。它終極目的必然是有關文學的系統(tǒng)知識,是文學理論”。對于文學理論的研究對象,韋勒克、沃倫認為,“文學研究應該是絕對文學的”9。正如有的學者指出的那樣,新批評確有“科學化”傾向?!叭鹎〈葻嶂杂诎盐恼摽茖W化,他甚至把文學批評稱為應用科學;燕卜遜接過這口號,他自居為分析批評家而反對欣賞性批評家,他有一句名言:無法解釋的美使我惱怒,蘭色姆贊揚布魯克斯,說他做到了使詩歌科學化,因為他已經看到詩歌可以有精美的結構,這前面一個詩歌是說錯了,新批評派的理論出發(fā)點就是反對把詩歌與科學混為一談,他指的應當是詩學”?!耙灿行┬屡u派反對科學化,但仔細觀察一下就可以

20、發(fā)現,他們反對的只是這口號而不是實質。例如布拉克墨爾咬定文學批評不是科學,卻認為文學研究有大量公式和經驗法則”682??偟膩砜?新批評在批評對象、批評原則和批評方法上對客觀性、實證性、精密性乃至模式性的追求都體現了批評的科學化傾向。這樣的結果,使文學批評也像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形成了一種有一定規(guī)律和規(guī)范的學科,并適應了文學教學的需要而成為大學里的一門課程。有意味的是,新批評一方面重視文學批評與科學活動在某一方面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強調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的差異與對立,這不能不說是新批評的吊詭與矛盾之處。其二,新批評“范例”的相對系統(tǒng)性。相對系統(tǒng)性一是指新批評將文學作品視作一個有機統(tǒng)一體,一個意義完

21、整的整體,在教學過程中追求解釋作品意義的完整性。如怎樣讀詩中的克麗奧帕特拉德悲悼、怎樣讀小說中的邪惡的發(fā)現:殺人者分析等文章。二是指細致深微的語義解讀方式?!霸敿毥庹f原文”,是新批評的語義批評特色。“新批評派的獨特的批評手法是解說,或稱作字義分析,即對一篇作品的組成要素的復雜的相互關系和歧義(Ambiguities(多種含義作細致敏銳的分析”4212。經過長期的批評實踐,新批評逐漸形成了一整套可以具體操作且影響巨大的批評方法,即微觀的實踐的語義學批評。其三,新批評“細讀”范例的可操作性。學生可以按照(步驟程序反復練習與操作,這是“范例”的有效性保91證。作為一個以批評實踐著稱的批評派別,新批評

22、的“細讀”法有其操作步驟。在瑞恰茲那里,這個步驟是文字、聲音、意象、隱喻及語義聯想。艾略特提供的路徑也大致如此。他強調:“我希望我們能更多地關注詩歌表達的精確性,它的明晰或模糊,它的語法上的準確與錯誤,詞語選擇的恰當與不當,高雅與粗俗?!?0布魯克斯和沃倫專為學生所寫的怎樣讀詩主要將重心集中于文本,除非在對說明作品意義有幫助的情況下,否則較少涉及作品的社會歷史或作者傳記信息。該書設計了進入詩歌的階段性步驟:從簡單的敘述與描寫開始,再到關注詩歌的意象、語調與態(tài)度。怎樣讀詩、怎樣讀小說等教材在每一單元后面都有針對文本分析、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的思考題。四新批評的語義批評實踐或者說“范例”是厚重的歷史

23、積淀,是一份寶貴的思想遺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與現實意義。其一,新批評派在20世紀乃至今天仍有很大的影響,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其在教學領域有一整套比較完善的文學教育方法和理論體系,這一文學教學領域里的“范例”構成了文學研究常規(guī)科學的一部分。這對于當代中國文學理論建設仍然具有巨大的啟發(fā)意義?;仡櫢母镩_放三十年的歷史進程,我們在理論觀念的更新上花樣翻新、追風逐浪,然而在文學教學領域,我們還拿不出一份如新批評那樣在理論建設與批評實踐上自成一家、卓有成效的文學教材。當然,新批評派的理論與實踐是有極大的歷史局限的。新批評派的“客觀批評”(作品中心論理論觀念呈現出無視作者、讀者以及生活世界的封閉、狹隘的缺陷

24、,被歷史所淘汰,這是歷史的必然。然而,“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新批評在語義批評實踐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影響是有目共睹的。韋勒克曾經這樣評價新批評的貢獻:新批評論證了“審美的具體性,藝術作品的標準的存在,它形成了一個結構、一個統(tǒng)一體、一種連續(xù)性、一個整體,而這種東西又不能隨意解釋,并且相對獨立于它的起源與效果。新批評還令人信服地論述了文學的功能不在于提供抽象的知識或資料、信息或陳述的思想。他們發(fā)明了一種詮釋技巧,常常能成功地揭示暗含的作者的態(tài)度與解決的和未解決的張力及對立,而不是詩的所謂形式。美國大學文學系文學批評學科的設置,與新批評堅持不懈的努力有著很大的關系。”11102-103其二,“細讀

25、”法本質上講是一種語義分析的方法,而文學文本恰恰是語言的編織物,新批評的語義批評實踐證明語義分析是探索文學語言奧秘的一種有效途徑,應當說這是符合文學研究的客觀規(guī)律的。20世紀語言學轉向的積極成果被新批評等形式主義理論所吸收,并轉化為有成效的理論方法及教學體系,這是形式主義批評實踐的重大收獲,也為今天的文學理論研究及文學教育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應當說,科學地總結20世紀語言學轉向的文學理論思想遺產,包括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英美新批評等批評流派在語言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收獲是我們一項緊迫工作,這一工作的展開將有利于我們在新的世紀卓有成效地創(chuàng)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學理論。其三,新批評的“細讀”法及其實踐還只是文學理論研究的準科學形態(tài),大體上是一種準常規(guī)科學或者說常規(guī)科學初級階段,其所提供的“范例”還很不完善。新批評之后,從語言學角度如何結合其他學科的積極成果進一步完善“細讀”法,由于各種原因中斷了,使得這一非常有價值的探討被懸置起來,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我們也知道,新批評的“細讀”法相對于詩歌是比較適用的,而相對于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的分析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局限。因此,我們理應看到,在小說、戲劇批評等領域仍然有著巨大的理論探討與教學實踐的空間,在文學語言研究方面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天地。新批評在語義批評實踐方面的探索為后世樹立了光輝的歷史紀念碑。這是一次未完成的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