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對比閱讀及答案_第1頁
《出師表》對比閱讀及答案_第2頁
《出師表》對比閱讀及答案_第3頁
《出師表》對比閱讀及答案_第4頁
《出師表》對比閱讀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出師表對比閱讀(甲)侍中、,可計日而待也。(乙)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逼焦唬骸敖夂亲又鹨??”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逼焦唬骸吧啤!彼煊弥?,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逼焦唬骸拔绶亲又右??”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庇炙煊弥朔Q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1.解釋加線詞的意思。(1)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3)其誰可而為之( )(4)居有間,平公又

2、問祁黃羊(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2)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3.甲乙兩文都說到“用人”的問題,但兩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諸葛亮出師前給后主劉禪所提出的中肯建議,其核心是:_ _ _ _;乙文中祁黃羊舉薦賢人的特點是:_ (用原文回答)4.選擇一個角度,談談你讀了(甲)文或(乙)文后獲得的啟示。 甲、先帝知臣謹慎,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乙、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愿,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

3、之時也。(節(jié)選自諸葛亮后出師表)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線的詞語。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今賊適疲于西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項是:()A.先帝知臣謹慎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C.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愿 D.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還于舊都顧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B. 以奉先帝之遺愿 輟耕之壟上C而議者謂為非計水落而石出者 D.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8.翻譯下面句子。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并日而食9.縱觀甲乙兩段內容,簡要概括諸葛亮請

4、求興北伐的三個理由甲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曹操觀滄海)乙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臣不勝受恩感激。(選自出師表)丙 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曰:“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碧谥^封德彝曰: “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深鄙其為人,如此,豈可堪為教令?”謂上書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注

5、釋 的知:確切知道。封德彝:人名,太宗身邊大臣。人庶:人臣庶民。 魏武帝:曹操。教令:教化,命令。 (選自貞觀政要誠信10.下列句中加線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A.有上書請去佞臣者 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B.流水清濁,在其源也 不可知其源C.深鄙其為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 犧牲玉錦,弗敢加也,必以信11.下列句中的“以”與“以告先帝之靈”中“以”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皆以為賢 B.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詭詐 D.不欲以詐道訓俗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2)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13. 甲文中描寫水的句子是“_”“

6、_”,他們表現(xiàn)大海的遼闊壯美;丙文中“流水清濁,在其源也”也是寫水的,其作用是_14.曹操歷來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乙文中的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別是如何評價他的?讀了觀滄海后,你認為曹操是怎樣的一個人?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乙齊桓公見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見。從者曰:“萬乘之主,見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見,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驁祿爵者,固輕其主,其主驁霸王者,亦輕其士??v夫子驁祿爵,吾庸敢驁霸王乎?”遂見之,不可止。(呂氏春秋下賢)注:稷(j):人名

7、。乘(shn):量詞。古時一車四馬叫“乘”。 驁祿爵者:指看輕功名利祿的人。 庸:怎么。15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 躬耕于南陽 躬: (2)猥自枉屈猥: (3)攘除奸兇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見 弗: 16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17諸葛亮的“不求聞達于諸侯”和稷的“驁祿爵”的價值取向對你有什么啟示? 18結合文意,說說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處是什么? 19請從內容或形式上對出師表作簡要評析。 出師表對比閱讀答案1.(1)給予 (2)痛心遺憾 (3)做、擔任 (4)過了2. (1)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所以興隆的原因。(2)您問

8、的是誰可以擔任(縣令),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3.(1)親賢臣,遠小人(2)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4.本題可從選用人才、舉薦人才、結交朋友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加以完整闡述即可得滿分。5.寄:托付攘除:鏟除宜:應該適:正好,正逢(只寫對一個不得分,寫對兩個得1分,寫對三個得1分)6.B 7.D8.這就是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莊稼的荒涼地方,兩天才吃一頓飯。(意思正確即可,關健詞譯錯的酌情扣分)9.是自己報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職責;南方叛亂已經平定,武器裝備已經充足;敵方受到東西方威脅,正處于疲憊之時。10. B 11. B 12.(1)希望陛下把完成討伐奸賊,復興漢朝王業(yè)的任務交給我 (2)這猶如源頭混濁卻希望水流清澈,是沒有道理的。13.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 運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議論,說明君王的以身作則重要。14.諸葛亮稱其為“賊”,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詭詐”(用自己的話說亦可)曹操是個具有宏偉的政治抱負、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并且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的人。15.(1)躬:親自。 (2)猥: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3)攘:排除,鏟除。 (4)弗:不,沒有。16譯文:(只希望)在動亂中茍且保全生命,不希求在諸侯中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